南方地形地籍成图软件CASS92新功能简介

南方地形地籍成图软件CASS92新功能简介
南方地形地籍成图软件CASS92新功能简介

升级概述

1.图形平台升级

支持AutoCAD2002-2014。

2.支持操作系统升级

软件运行的操作系统包括win8、win7、XP。

3.配置文件更新,增加23类地物。为文字注记,用户可自定义文字样式、字高、

图层等信息。并放置在右侧屏幕菜单,和绘制地物相同的方式,通过点击幻灯片来绘制文字注记。

4.启用配置文件“CodeField.MDB”,(存放路径:cass\system)。通过此文件,

可以设定每个有CASS编码实体的独立属性项和颜色。以前版本,属性项和颜色都是随层设定的,导致不完全符合国标数据字典的要求。

1. 转换为国标CMYK分色图

菜单位置:文件-转换为国标CMYK分色图(命令:Pbrushcolor)

功能:将当前CASS图形,按国标图式颜色设置要求,转换成CMYK分色图。操作:打开一幅CASS图形,执行本命令。即可实现色值转换。

转换前CASS图形转换后的分色图

2. 查看CMYK分色值

菜单位置:文件-查看CMYK分色值。(命令:cmyk)

功能:查询所选实体的CMYK色值。

操作:执行本命令,选择需要查询色值的实体。回车后,在命令行中提示查询结果。如下图示。

3. 生成纯CAD快捷方式

菜单位置:生成纯CAD快捷方式。(命令:createshortcut)

功能:在桌面生成,当前使用的CASS软件所使用的AutoCAD的快捷图标。如使用CASS9.2 for AutoCAD2005,执行本菜单,将在桌面生成ACAD2005的快捷图标,启动改图标,将会直接进入AutoCAD2005.而不是进入CASS

操作:执行本命令,命令行会出现如下提示。

4.道路生成方式设置

菜单位置:文件-CASS参数配置-测量参数-地物绘制

功能:设置道路、桥梁、河流等双线地物的绘制方式。

边线生成:绘制边线的方式绘制符号

中心线生成:绘制中心线的方式绘制符号。

生成中心线:绘制完成后,自动生成中心线。

生成面:绘制完成后,自动构面。

5.SHP扣面设置

菜单位置:文件-CASS参数配置-测量参数-高级设置。

功能:设置输出SHP文件时的扣面关系。比如大片草地中,有个封闭池塘。

输出SHP文件时,可设置植被面扣除水系面。避免面域重复输出。

6. CASS远程加次数

菜单位置:CASS远程加次数。(命令:appendtimes)

功能:为试用版软件锁增加使用次数。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下图界面中,选择与软件锁对应的延长文件,回车。

7. 图层显示顺序调整

菜单位置:显示-图层显示顺序调整。(命令:setlyrorder)

功能:调整当前图形的图层显示顺序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下图界面中,选择要调整显示顺序的图层,进行调整。

调整结果可保存。

8. 高程点消隐

菜单位置:绘图处理-高程点处理-高程点消隐。(命令:gcdxy)

功能:对全图高程点点位压盖的实体,进行消隐,生成如下图所示结果。

操作:打开一幅CASS制作的地形图,执行本命令,全图高程点将自动消隐。

9. 绘制海图图框

菜单位置:绘图处理-水上成图-绘制海图图框。(命令:haitutk)

功能:设置海图图框基本参数信息,并绘制海图图框。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如下图的界面内,设置海图图框参数,点击“确定”

后生成标准海图图框。

10. 绘制内河图幅

菜单位置:绘图处理-水上成图-绘制内河图幅(命令:neihetk)

功能:设置内河图框基本参数,并绘制内河图框。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如下图的界面内,设置内河图框参数,点击“确定”

后生成标准内河图框。

11.内河建立格网

菜单位置:绘图处理-水上成图-内河建立格网(命令:NHFENFU)

功能:建立内河图幅批量分幅网格。

操作:执行本命令,命令行提示见下图。按提示操作,生成分幅网格。

12. 内河分幅输出

菜单位置:绘图处理-水上成图-内河分幅输出(命令:NHFENFUOUT)

功能:设置绘图基本参数,批量输出内河图幅。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如下图界面中,设置绘图基本参数和保存路径。点击“确定”后,批量输出内河图幅。

13.绘制权属线

菜单位置:地籍-绘制权属线(命令:JZLINE)

功能:绘制界址线,设置宗地基本参数。参照TDT 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命令行提示下,绘制界址线,绘制完成后,在如下图界面内设置权属区属性。然后指定宗地注记的位置。

14.地籍参数设置

菜单位置:文件-CASS参数配置-地籍参数-地籍图及宗地图

功能:

绘制宗地时消隐界址点:是否在绘制宗地图时,同时消隐界址点。

地籍区位数:按新规程,固定为3位。

地籍子区位数:按新规程,固定为3位。

测量说明:设置注记在宗地图框左下角的说明文字。

制图单位:设置注记在宗地图框左侧的制图单位名称。

15.新规程宗地图框

菜单位置:地籍-绘制宗地图框-新规程宗地图框

功能:单个或批量生成符合新规程要求的宗地图框。

操作:执行本命令,选择单个或多个宗地。按命令行提示操作,输出新规程宗地图框。如下图示。

16.地籍调查表

菜单位置:地籍-绘制地籍表格-地籍调查表

功能:输出所选宗地的新规程调查表

操作:执行本命令,选择要输出表格的宗地,在下图所示界面内,设置调查表字段内容。已经在宗地属性内添加的字段,软件会自动填入。其余

字段内容,用户可自行添加。点击“确定”后,选择保存路径,即可

输出调查表。

17.地籍区绘制

菜单位置:土地利用-面状行政区-地籍区绘制

功能:绘制新规程地籍区界线。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命令行提示下,绘制完成后,在下图所示界面里,输入区划代码,点击“确定”之后,指定注记插入点。

18.地籍子区

菜单位置:土地利用-面状行政区-地籍子区绘制

功能:绘制新规程地籍区子界线。

操作:执行本命令,在命令行提示下,绘制完成后,在下图所示界面里,输入区划代码,点击“确定”之后,指定注记插入点。

19.房檐改正(完善)

菜单位置:地物编辑-房檐改正

功能:改正房屋的边线,并批量删除。可以直接点选要改正的边,改正后原边以虚线表现,放到一个新层上,确认无误后批量删除。

操作:执行本命令,选择房屋边线,按命令行提示操作,选择改正方向和距离。

20.块参照重命名

菜单位置:地物编辑-块参照重命名(命令:renameblk)

功能:由于CASS所有版本参照的图式有新旧两个,老版本绘的图,在新版本CASS中打开,会出现绘制错误的情况。比如,绘“人行横道信

号灯”符号,绘制出来确实“不依比例地下室天窗”,编码却仍然是

“人行横道信号灯”。此功能是将老图中所有gc开头的图块都重新

命名(在原图块前加一个south)。再在老版本CASS图形中,绘制

独立符号,不会出现以上错误。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点在为,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虚部为。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

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 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

最新整理常用地形图式规范.doc

常用图式、规范 贵州省第一测绘院 2010年3月16日

引言 为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测绘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测绘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为可靠的测绘保障服务,促进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贵州省第一测绘院决定举办“2010度职工岗位培训”,这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测绘质量管理工作,强化测绘质量管理,进一步全面提升测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是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 测绘质量关系到各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人民日常社会生活,关系到经济社会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关系到国家主权、利益和民族尊严,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测绘质量,是国家信息化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是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测绘项目出资人要依法择优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并自觉接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设计单位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项目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应无条件帮助解决因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并承担设计质量责任;施测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标准、项目设计书施测,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软件、测绘成果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测绘成果质量负责;负责质量检验或验收的单位及专家,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设计书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检验或验收,并对作出的结论负责。 测绘质量管理涉及到测绘项目出资人、设计单位、施测单位、测绘监理单位、负责质量检验或验收的单位及专家等,测绘项目参与各方共同对测绘项目质量负责。这五家只有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加强测绘质量管理,才能实现进一步提高测绘产品质量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目标。针对这些情况,本讲内容涉及面较广,又因时间短,对内容的选取,组织安排产生了难度。只能在顾及面的基础上,重点地讲一些重要而又突出的问题,作为学习和实践的引导和钥匙。主要的还靠大家的聪明才智来搞好这项工作。

资料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资料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 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4 文字注记 注记的排列形式: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注记的方向:各种注记一般为正向~字头朝北图廓~但街道名称、河名、道路注记、管线类别注记的字向和字序依走向注记。 注记的间隔:接近字隔,0.5,1mm,、普通字隔,1,3mm,、隔离字隔,字大的1,5倍,。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等线体正等线体正等线体注记文字注记坐标注地坪高 厕所注记砖房注记混合结构 5 控制点注记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点在为,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虚部为。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 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1:10000地形图绘制标准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本图式适用于1:100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旁只注一个尺寸的,表示圆或外接圆的直径、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边长;两个尺寸并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高度,第二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宽度;线状符号一端的数字,单线是指其粗度,两平行线是指含线划粗的宽度(街道是指其空白部分的宽度)。符号上需要特别标注的尺寸,则用点线引示。 (3)符号线划的粗细、线段的长短和交叉线段的夹角等,没有标明的均以本图式的符号为准。一般情况下,线划粗为0.12mm,点的直径为0.2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划长为0.0.4mm,非垂直交叉线段的夹角为45o或60o。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1)符号图形中有一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2)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在其几何图形中心。 (3)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在底线中心。 (0.4)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在直角的顶点。 (5)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敖包、教堂、气象站等)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6)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在其下方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7)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溶斗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8)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 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

38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 地图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其它辅助性要素三部分构成,其中地理要素是地图的主体。这些要素可由多种地图语言来表达,由于地理要素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因此常使用图形语言(即图形符号)对其进行描述。根据地图描述的对象和使用目的不同,可以构造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地理、人文实体。专题地图一般都用专门设计的图形来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而1:500、1:1000、1:2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所使用的符号进行了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图形有利于地图的通用性和大众化。 一、地物符号(如7-9所示) 根据国家测绘总局颁发的《地形图图式》,地物符号分为三种: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 1、比例符号 能将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按比例尺缩小绘在图上以表达其轮廓特征的符号。这类符号一般是用实线或点线表示其外围轮廓,如房屋、湖泊、森林、农田等。 2、非比例符号 对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物,轮廓较小,不能按比例尺缩小绘在图上时,就采用统一尺寸的规定符号来表示,如三角点、水准点、烟囱、消防栓等。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表示地 物的中心位置,不能表示其形状和大小(即这类符号只有定位功能)。 3、半比例符号 一些呈线状延伸的地物,其长度能按比例尺缩小绘在图上,而其宽度不能按比例缩绘,需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如表示铁路、公路、通讯线等的符号,这类符号只能表示地物的位置(以符号的中心线定位)和其长度,而不能表示其宽度。 二、地貌符号 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地貌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按其起伏变化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四种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一般在2°以下,高差不超过20m的,称为平地;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在2°~6°,高差不超过150m的,称为丘陵地;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一般为6°~25°,高差一般在150m以上的,称为山地;倾斜角大多数超过25°的,称为高山地。 在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多种,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相应的表示方法,如由于雨水的冲刷而形成的冲沟用冲沟符号表示、坡度超过70°以上的地貌通常用陡崖符号表示、而对于堆积有大量砾石的河岸滩则用点线标明砾石堆积的范围,在其范围内绘以砾石符号表示。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等高线加高程注记的方法来表达地貌。 三、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光滑的闭合曲线。 设有一山头,如果以一系列等间距的水准面与它相截,各水准面与山头表面的交线, 就是等高线,如7-10所示,再把这些等高线沿铅垂方向投影在水平面上,再按规定的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用等高线表示的该山头的地貌图。

新旧版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解读

新旧版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解读 本文通过对新版本《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的解读,按地形图要素分类比较并归纳新旧两套图式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了该《图式》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使广大从事测绘工作的人员能更快适应和理解新图式。 标签:数字地图地形图图式变化及特点 1引言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上表示各种地物和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颜色的规则和标准,是测绘和使用地形图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之一,由测绘主管部门立法颁布实行。 地形图图式是一个活动的载体,其负载的各种符号、形状、大小、多少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物地貌等各种形式自然变化和人类人为的各种活动,这样中国就有1964年版、1974年版、1977年版、1996年版、2007年版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图式的变化和修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07版图式中各种地物的表示更加简捷,符号更加形象和完整。新版《图式》的出发点,着眼于数字化地形图的出图及入库,抛弃了手工绘图,便于识图。更能适应数字测绘现状和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新版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2解读 通过07版新图式与96版旧图式相比,07 版新图式变化较大。新版图式中符号尺寸的尺 寸说明比较详细到位、分类(层)较明确,新版《图式》在符号的尺寸及符号间相互关系上更趋于严谨,便于出图。调整并规范了《图式》符号的标准结构,提高了在应用领域的兼容性。新版《图式》的变化及特点有以下几点: (1)地形图颜色规定不同。96 版图式对于地形图颜色规定采用蓝晒复制或单色印刷,视用图需要可以使用黑棕绿三色印刷。而07版图式规定地形图颜色除可使用单色外,也可用四色(CMYK),按规定色值进行分色。 (2)新版《图式》在符号与注记上共分为九个类别: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注记。与原有的96版《图式》的符号与注记进行相比,将96版《图式》的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划归到居民地及设施,将地貌和土质拆分开,土质划归到植被与土质分项。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 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1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4 文字注记 注记的排列形式: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注记的方向:各种注记一般为正向,字头朝北图廓,但街道名称、河名、道路注记、管线类别注记的字向和字序依走向注记。 注记的间隔:接近字隔(0.5,1mm)、普通字隔(1,3mm)、隔离字隔(字大的1,5倍)。 名称 符号等线体 注记文字 厕所注记 5 控制点注记名称三角点 土堆上的小三角点

地形图绘制实用标准.doc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本图式适用于 1:500 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 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符号的尺寸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点在为,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非垂 直交叉线的夹角为 45°或 60°。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虚部为。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 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 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 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 的中心。 (8)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3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 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 1~3 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 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 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 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 向。 4文字注记 注记的排列形式: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注记的方向:各种注记一般为正向,字头朝北图廓,但街道名称、河名、道路注记、管线类 别注记的字向和字序依走向注记。 1~5 倍)。注记的间隔:接近字隔(~1mm)、普通字隔( 1~3mm)、隔离字隔(字大的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表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表 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 (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 (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 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4 文字注记 注记的排列形式: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注记的方向:各种注记一般为正向,字头朝北图廓,但街道名称、河名、道路注记、管线类别注记的字向和字序依走向注记。 注记的间隔:接近字隔(0.5~1mm)、普通字隔(1~3mm)、隔离字隔(字大的1~5倍)。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注记文字等线体 注记坐标 正等线体 注地坪高 正等线体 厕所注记砖房注记混合结构

1:500地形图要求(20200815053023)

1:500地形图测绘 2.3.1基本要求 a)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b)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c)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d)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e)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2.3.2数据采集方法 a)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 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簿。 b)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 的原则。 2.3.3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 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 b)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 c)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2.3.4数据处理 将RTK手簿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 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2.3.5图形编辑 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2.3.6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 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a)测量控制点测绘 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将测区 范围内的所有图根点,按图式规定的符号,准确的展绘到地形图上。 b)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 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临

对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中几种符号的看法

对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中几种符号的看法 摘要:作者在安徽省基础测绘外业调绘,运用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符号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实地情况,与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比较,并结合外业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附图b.22(p.83)4.4.14机耕路(大路)4.3.48坟地公墓4.8.26白板地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较之于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在结构体系上能更加适应数字测绘生产的需要,与时俱进地为新的地形图数据生产与应用建立了新的标准体系。但在外业调绘中,我们发现有几种符号却不能十分准确地表达实地情况(或符号本身定义含糊)。 2.具体示例 附图b.22(p.83) 注解:堤顶宽度在图上小于0.5?L的沟渠。

这样的注解与4.2.36(p.17)对干堤的定义是矛盾的。按4.2.36的定义,只要满足以下任何一种条件下的堤均为干堤 1)具有重要防洪、防潮作用。 2)堤顶宽度在图上大于0.5?L。 3)实地基底宽度大于10m。 4)堤高大于3 m。 作者可能是只注重2)这个条件,而忽略了1)3)4)3个充分条件了。 2.2、4.4.14机耕路(大路) GB/T20257.2-2006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我认为这个符号的设计和定义不如GB/T5791-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机耕路括号内的附注“大路”画蛇添足,并且让人费解。简要说明栏形象地解释了机耕路,“大路”只会让人疑惑,让读图的人在脑子里产生迷蒙混沌的感觉。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北京”,难道上北京的路都是“大路(机耕路)”吗? 新版机耕路在符号设计上不太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