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按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按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按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地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领域研究、设计、制造、工程应用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地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较扎实地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性课程地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地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地表达能力;

2.基本掌握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方面地基本理论以及模拟、数字电路地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和设计,具有较强地实践能力;

3.基本掌握信号处理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理论地基本原理和方法;

4.基本掌握传感器原理和应用、信号调理和误差处理方法、智能仪器和自动化仪表设计技术、测

控技术及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地基本原理和方法;

5.具有一定地计算机软、硬件综合运用能力,掌握一定地软、硬件设计和调试方法;

6.具有较强地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地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地文化活动地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7.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地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地科学研究能力;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五、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六、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过程参数检测与变换、

传感器技术、智能仪器设计技术.

七、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

1.军训:第一学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地军事训练;

2.金工实习:第四学期2周.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机床电器、机械加工等实践活动;

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4学期2周.学生修完电路、电子技术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电路及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4.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2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装配和调校地全过程,产品测试通过后,撰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地生产工艺;

5.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五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设计题目地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

6.智能仪器设计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七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

7.专业综合实习:第七学期2周.学生修完主要地专业基础课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深入相关地生产现场,进一步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工业生产中地重要性,理解和巩固学过地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际问题;

8.毕业实习:第八学期5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安排到生产现场考察、调研、资料收集,进行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地撰写和论证,完成后提交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

9.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11周.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和技能,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工作,开展实验(仿真)工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进行毕业答辩等,初步掌握测控系统相关科研方法;

10.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附表).

八、教学计划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

附表: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地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与电气工程有关地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地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较扎实地自然科学基础,较好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地较宽地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地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地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4.受到较好地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地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地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地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地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地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地科学研究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五、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六、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

七、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

1.军训:第一学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地军事训练;

2.金工实习:第四学期2周.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机床电器、机械加工等实践活动;

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四学期2周.学生修完电路、电子技术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电路及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4.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2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装配和调校地全过程,产品测试通过后,撰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地生产工艺;

5.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六学期1周.学生修完专业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

6.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七学期1周.学生修完专业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

7.专业综合实习:第七学期2周.学生修完主要地专业基础课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深入相关地生产现场,进一步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地重要性,理解和巩固学过地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际问题;

8.毕业实习:第八学期5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安排到生产现场考察、调研、资料收集,进行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地撰写和论证,完成后提交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

9.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11周.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和技能,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工作,开展实验(仿真)工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进行毕业答辩等,初步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相关科研方法;

10.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表(附表).

八、教学计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

附表: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地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领域地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与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地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较扎实地自然科学基础,较好地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地较宽地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地工程实践训练;

4.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地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地工作适应能力;

5.掌握中外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地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地科学研究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五、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六、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过程参数检测与变换、计

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仪表及系统.

七、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

1.军训:第一学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地军事训练;

2.金工实习:第四学期2周.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机床电器、机械加工等实践活动;

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4学期2周.学生修完电路、电子技术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地电路及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4.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2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装配和调校地全过程,产品测试通过后,撰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电子产品地生产工艺;

5.控制仪表及系统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六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设计题目地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

6.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不安排停课):第七学期1周.学生修完本课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拟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设计计算、实验(仿真)、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报告等工作;

7.专业综合实习:第七学期2周.学生修完主要地专业基础课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深入相关地生产现场,进一步了解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地重要性,.理解和巩固学过地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际问题;

8.毕业实习:第八学期5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安排到生产现场考察、调研、资料收集,进行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地撰写和论证,完成后提交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开题报告;

9.毕业设计(论文):第八学期11周.综合运用所学地知识和技能,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工作,开展实验(仿真)工作、分析实验(仿真)结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进行毕业答辩等,初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相关科研方法;

10.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表(附表).

八、教学计划

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四年标准学程)

附表:集中进行地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一、专业介绍 首先个人认为,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并不精于某一专业领域,因为控制主要讲的是方法。理论也就是动力西永或者微分方程一类,但是控制并不是纯数学指导的应用,很多控制问题也不会只考虑数学方向就能得到解答。就像数学与物理一样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本科阶段称为"自动化",研究生阶段称为"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二、就业前景 1、就业前景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既可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测控与部件的设计、分析、研制与开发,又可在航天、电信、交通、建筑、国防、金融、能源、电视、广播等部门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和技术管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

还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自动控制、兵器工程等领域的硕士学位。 与该专业相关联的职业无非就是两大块,一块是部队的相关领域,一块是民用企事业单位。从整体上来说这两块领域都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军队中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生就业形势应该越来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本专业自身的特点,所以造成专业本身与市场的某种隔绝,专业的发展也过多地依赖国家的计划与调控,而不是市场,因而就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会很平稳,而且只要其性质不变,这种平衡的就业趋势还将继续保存下去。 2、就业去向 总体两类,软件硬件。有去纯互联网做软件的,也有去硬件公司做偏底层软件的,好的可以和计算机抢offer;有去硬件公司做单板硬件的,也有去电源/新能源汽车公司做电力电子/的,和通信/电子/电气/汽车/机械也差不太多。 控制工程目前主要方向和就业去向总结如下: 1.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 主要去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华为公司、滴滴、旷视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

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控制工程基础》考研模拟试题三套含参考答案

2015年武汉理工大学《控制工程基础》模拟题1 1、 选择填空(30分,每小题2分) (下列各题均给出数个答案,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白 处) 1.1在下列典型环节中,属于振荡环节的是 。 (A) 101.010)(2++= s s s G (B) 1 01.01)(2 ++=s s s G (C) 101 )(+=s s G 1.2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Laplace 变换与输入量的Laplace 变换之比,其表达式 。 (A )与输入量和输出量二者有关 (B )不仅与输入量和输出量二者有关,还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 (C )只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与输入量和输出量二者无关 1.3系统峰值时间p t 满足 。 (A ) 0)(=p p o dt t dx (B ))()(∞=o p o x t x (C ))()()(∞??≤∞-o o p o x x t x 其中,)(t x o 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1.4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的单位反馈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计算式为 。 (A) )(lim 0 s G K s v →= (B) )(lim 2 s G s K s v →= (C) )(lim 0 s sG K s v →= 1.5最大百分比超调量(%)p M 的定义式为 。 (A ))()(max (%)∞-=o o p x t x M (B) %100) () ()(max (%)∞∞-= o o o p x x t x M (C )) () (max (%)t x t x M i o p = 其中,)(t x i 为系统的输入量,)(t x o 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max t x o 为)(t x o 的最大值。 1.6给同一系统分别输入)sin()(11t R t x i ω=和)sin()(2t R t x r i ω=这两种信号(其中, r ω是系统的谐振频率,1ω是系统正常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任一频率),设它们对应的稳态输出分别为)sin()(1111?ω+=t C t x o 和)sin()(222?ω+=t C t x r o ,则 成立。 (A )21C C > (B )12C C > (C )21C C = 1.7 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20 a s a s a s G += , 则由系统稳定的必 要条件可知, 。 (A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常数210,,a a a 均大于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系统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和系统实现,是机械、电力、电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科技、教育、社会经济乃至生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验与仿真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信息获取与利用相结合,系统认知与优化相结合,科学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工程控制问题与凝练控制科学问题相结合,事实性、概念性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与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相结合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的学科方向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军民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人类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自动化技术对实现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航空航天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先进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交通到楼宇自动化,从医疗仪器到家庭服务,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智能、生物、网络等新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赋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内涵,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学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既使学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备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还要具备与数理方法、计算机科学、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等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同时,也应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等知识。本学科博士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构成。其中,专业知识由本学科核心理论和针对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程组成。 对本学科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①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做到综合运用,能够解决本学科的科学技术问题;②掌握本学科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控制科学与工程问题;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跟踪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④掌握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以及排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相关学科关系 本学科在本科阶段叫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北京理工大学843-控制工程基础考研心得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 一.基础概念 1.闭环系统:有反馈的系统(对应开环系统,一般的系统都是负反馈系统)。 2.控制系统的分类: (1)按照控制目标分类:恒值(目标值不变),随动(目标值变化且未知),过程(目标值变化且已知) (2)按照输入输出关系分类:线性(满足叠加关系的系统),非线性(不满足叠加关系的系统)(3)按照控制信号的形式分类:连续,离散,概率 (4)按照输入输出个数:经典(单输入单输出),现代(多输入多输出) 3.控制系统的组成: 4.传递函数: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要注意传函一般是真分式,即分子阶数小于分母阶数。传函只与系统结构有关,与输入输出无关。 5.一阶系统:注意增益以及时间常数 6.二阶系统:注意阻尼比与固有频率(表达式,阻尼比小于1的系统叫欠阻尼系统),掌握相关量的计算(上升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掌握其对阶跃、斜坡、加速度信号的响应。

7.稳态误差:系统达到稳态时与目标值的差。 8.幅相特性曲线:掌握画法。设传函为G(s),令s=jw,则G(jw)的模随w的变化规律为幅频特性,G(jw)的相角随w的变化规律为相频特性。 9.奈氏判据:Z=P-2N(Z为传函右极点个数,P是开环传函右极点个数,N为奈氏图包含(-1,0j)的圈数。 10.伯德图:掌握画法,初始斜率-20v(v为积分器个数),找出交接频率,遇一阶系统斜率变化20,遇二阶系统斜率变化40,在分子上为增大,在分母上为减小。 11.稳定裕度与幅值裕度:计算方法。两者均正时系统稳定。 12.PID控制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 (1)P:比例控制,控制量与误差量成比例。K增大时稳定性降低,但系统快速性与稳态精度变好。 (2)I:积分控制:控制量与误差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比例。用来消除稳态误差。 (3)D:微分控制:控制量与误差量对时间的微分成比例。起预估作用,可以避免振荡,但是会使系统抗高频干扰的能力下降。 二.相关计算 1.拉氏变换:掌握阶跃,正余弦,指数,斜坡等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 2.拉氏变换相关性质:初值定理,终值定理,延时定理。 3.梅森增益公式:求传函,看懂其中每一项的意义。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doc

2019年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中,清华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2014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控制科学与工程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清华大学2中国研究型中国顶尖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浙江大学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20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东北大学34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1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山东大学1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南大学17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18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同济大学2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东南大学2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北工业大学29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理工大学32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南京理工大学49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吉林大学9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南开大学1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天津大学2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华南理工大学27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湖南大学28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大连理工大学30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具有坚实的控制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本专业已形成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导师队伍。在计算机控制、管控一体化、现场总线、故障诊断、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交流调速技术、单片机及DSP 应用等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及动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地区科研基金和横向研究、开发项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1、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2、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掌握坚实的本学科有关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其他代培生学习年限根据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四、研究方向 01、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2、计算机控制技术 03、网络及控制 04、运动控制技术 05、机器人控制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有学位课、非学位课和教学(科研)实践3类,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采 用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 硕士学位课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申请取得硕士学位。 2、硕士生的培养由教研室集体研究,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硕士生的学 习重在独立钻研,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相应专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学

2018北航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

20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试通知复试时间复试 分数线复试经验 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 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一、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 组长:王自力副组长:曾声奎

成员:赵廷弟、马小兵、孙宇锋、吕琛、高成、李晓钢、殷永峰 秘书:曹思婷 二、复试原则 本次复试按上线人数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遵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复试、录取。 1、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复试统考拟录取人数 2、调剂原则 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并达到我院复试资格基本线的考生可申请调剂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直接进入复试。 3、推免生不再参加本次复试。 三、复试要求及内容 复试包括专业英语笔试、专业面试及英语口试三部分,采取集中和分组方式进行。 1、专业英语笔试 专业英语笔试内容:科技英语阅读、专业英语翻译。 2、面试内容

(1)专业知识面试 在综合面试中将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科研能力/潜力、创新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同时还考察考生的教育背景和非应届考生的工作业绩。 (2)英语口试要求 学生用英语自我介绍2-3分钟,然后进行简短对话,最后从若干专业科技英文资料中随机抽取一段,进行现场口译。 (3)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情况,政治思想审查不合格,不予录取。 四、评分标准和录取规则 复试满分为300分,其中专业英语笔试100分,面试200分。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总成绩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和录取类别,复试成绩不及格(即复试成绩低于180分)不予录取。 五、复试时间、地点 1、资格审查时间:3月21日上午9:00-9:40,地点:主M401教室。 专业英语笔试时间:3月21日上午10:00-11:00,地点:主M401教室。 2、面试时间:3月22日上午8:30~12:00,下午1:00~6:00。 面试地点:第一组:为民楼218会议室; 第二组:为民楼320会议室; 第三组:为民楼413会议室; 第四组:为民楼520会议室; 第五组:为民楼620会议室。 3月21日下午在学院网上公布面试分组名单。每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月24日中午12点在学院网站公布拟录取结果。 六、复试资格审核及材料提交办法 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含统考生、单考生、强军计划考生)于2017年3月21日上午9:00至9:40在主M401提交复试资格审查材料,进行复试资格审查。 考生在复试时除复试通知书(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下载,无须盖研招办公章)外,还须提交以下材料,只有材料齐全方可进入复试: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外现状概述: 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这些图解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和设计控制装置。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频域方法。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时域和频域中系统的运动特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校正方法。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般仅适用于单变量和定常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的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的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性,而且描述和揭示了系统内部状态和性能。较之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要广泛得多,原则上将,它既可以是单变量、线性、定常、连续的,也可以是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离散的。 智能控制可以概括为自动控制和运筹学、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结合,其结构是: 识别、推理、决策、执行。在低层次的控制中用常规控制器,而在高层次的控制中则应用具有在线学习、修正、组织、决策和规划能力的控制器,模拟人的某些智能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智能控制理论是以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计算方法为基础的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的发展还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但是可以预见智能控制的发展与完善将引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全面革命。 集散控制系统(DCS)就是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巨大需求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化技术。它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它既打破了常规控制仪表功能的局限,又较好地解决了早期计算机系统对于信息、管理和控制作用过于集

自动化专业考研方向及其学校排名

以下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各个二级学科的简介(含课程设置)及全国各高校在各个学科的排名 情况,你可以参考这两个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课程设置矩阵论,泛函分析,线性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 论,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随机过程与随机控制,离散事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机器人控制等。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课程设置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矩阵论,优化理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字信号处 理,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智能,非线性理论(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课程设置矩阵分析,数学物理方程,误差分析,现代控制理论,近代物理基础,电磁场 理论,检测理论,信号处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仪表智能化技术,仪表可靠性技术,工业计算机网络和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模型化与软测量技术等。 系统工程 课程设置数理统计及随机过程,矩阵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导论,系统工程 方法论,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智能控制,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复杂系统分析,经济系统分析(宏观和微观)等。 导航、制导与控制 课程设置矩阵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线性系统理论,随机过程与滤波,系统辨识, 计算机控制系统,最优控制,运动体控制与制导系统,导航系统,火力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信息融合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等。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排名学科代码:081101 1清华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山东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北京科技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4上海交通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5东北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6浙江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7同济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8西北工业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9南开大学A+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本人》自动化系研究生专业包括本学科下设的七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和“生物信息学”。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量子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断与预报、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高性能调速与伺服、运动体导航与制导、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多自主体合作与对抗、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控制与流媒体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建模、人工神经网络和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高速公路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宏观社会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和区域开发规划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涉及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包括他们的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转换方法和相应设备,新型传感器和仪表,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高速企业网络组成及安全技术,新型大功率电子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智能的理论及应用;信号处理的理论及应用;基于信息理论和技术的生物信息学和中医药现代

2020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及近几年复试线招生人数情况介绍

本文将系统的对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学院介绍、专业介绍、近三年复试线、招生人数、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及上交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新祥旭考研丁老师(xinxiangxu123)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 院系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电机专科,具有中国电气工程师“摇篮”之美称。学院目前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微纳电子学系、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中心和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校级平台。 学院建设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八个一级学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 专业考试科目

816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与设计》(新版) 徐薇莉、田作华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施颂椒、陈学中、杜秀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 胡寿松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 上述教材其他版本也可作为参考 820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版)周荷琴、吴秀清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王玉良等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备考经验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上交考研联盟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控制专业知识,了解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技术、教育发 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涉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 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以及信息获取与控制等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并在控制 科学与工程学科或其它相关学科领域内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在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代码:081101) 1)先进控制与优化、2)先进过程建模与仿真、3)离散事件动态系统、4)运动控制、5)非线性控制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代码:081102) 1)智能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2)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3)现场总线技术、4)图像处理技术、5)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控制网络 3.系统工程(学科代码:081103)

1)复杂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2)量子系统的建模与分析、3)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工程、4)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代码:081104) 1)模式识别、2)人工智能、3)图像处理、4)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5)智能机器人、6)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 5.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05) 1)运动体的轨道与姿态控制、2)振动主动控制、3)全球卫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 6.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0) 1)网络智能、2)网络性能分析和优化、3)宽带多媒体通信、4)基于网络的控制 7.信息获取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1) 1)信息获取科学的体系、理论与方法、2)传感器敏感机理及其数学建模、3)传感信号的高保真获取和转换技术、4)计算机视觉、5)计算机听觉、6)特种机器人 三、学制及学分 1. 对于按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获得博 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综合知识答辩2学分;博士层 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本学科针对各应用领域中面临的复杂控制、优化、检测等自动化问题,应用控制理论、现代优化与智能信息技术,研究和发展先进的检测、控制、优化和模式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自动控制领域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英国女王大学等组建的中英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了LSMS2010、ICIC2008、LSMS2007、IEEE HDP2007等重要国际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在网络先进控制和智能控制方法、电力市场系统分析理论与仿真技术、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技术、多现场总线测控系统、设施农业精准调控、虚拟可视化监控软件、电站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本学科自1978年迄今已招收近千名研究生,并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其中,近百名研究生已获得或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 费敏锐教授、李斌教授、张侃谕教授、张少华教授、付敬奇教授、刘廷章教授、邹斌教授、马世伟教授、王冰教授和20余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 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系统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招生人数:60(双控25,检测13,系统工程12,模式识别10)名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34模拟与数字电路或838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和现代) 5.微机硬件及软件(包含8086和C语言)(复试科目)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为国家培养既掌握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又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对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实际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分析、设计、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1.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具有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各类控制系统特别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典型信息系统特别是智能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门知识。 3.能熟练地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并能独立进行相关工程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二、研究方向 目前,本一级学科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如下: 1、管理-控制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技术 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装置

3、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分析与仿真 4、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 5、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工程 6、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检测与控制 7、应急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8、物流自动化系统理论与技术 三、招生对象 为已获学士学位的理学、工学及管理学等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在职人员。 上述人员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分数线者,再经面试合格后录取。 对学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和考核合格,可免试录取。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按照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或免试进入硕博连读;或提前读博。 五、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下表。此外,非本学科类的学生入学后需补修以下两门本学科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招生单位专业课类比本表所统计专业课的仅是“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几个专业(二级学科)。双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系统工程;模式=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导航、制导与控制;复试——指的是复试笔试科目。 此仅为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部分学校的同一名称的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也一并列出。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