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合集下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狂犬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因为狂犬病一旦感染就会危及生命,所以疫苗的使用非常重要。

狂犬疫苗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对疫苗接种者的健康和治疗过程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着重介绍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疫苗接种者在面对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

我们来了解一下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头痛、疲倦、肌肉酸痛等轻度不良反应;少数病例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会在接种后的1-2天内出现,并且通常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

对于少数情况下的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情况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是轻度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等。

对于这些轻度不良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摩擦和挤压;②冷敷或热敷可以缓解注射部位的疼痛和红肿;③多喝水,适当休息,可以缓解头痛和疲倦等症状;④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肌肉酸痛等症状。

这些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疫苗接种者缓解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需要采取更加紧急的护理措施。

首先要立即停止疫苗接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组胺药物、补液和吸氧等。

其次要及时送医院就诊,确保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等待救护车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家人或朋友可以帮助患者保持镇定,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对于严重不良反应,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急救措施。

狂犬疫苗接种者在接种后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家人和朋友也要密切关注接种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接种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不要擅自减少或停止药物使用,以免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陈庆梅【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8)11【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rabies vaccination and the related nursing methods.MethodsA total of 800 cases of outpatients vaccinated with rabies vaccine in our hospital,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100 cases. Before the injection, Nursing care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with age, gender and the times of injection and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sex,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bout who less than 10 years o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ge groups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injection of ifrst need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econd needles, third needles, fourth needles, iffth needl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y signiifcant (P<0.05). The high proportion of symptoms of the injection site which appear redness, pain, itching and induration, followed by fever, fatigue, the least is lymph node enlargement.ConclusionAdverse reactions mainly occur less than 10 years old and more than 60 years old, after the first needling injection occurred mor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local adverse reactions, according to the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ed treatment, th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reaction.%目的: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方法。

注射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注射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注射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30例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年龄结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结果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以1~10岁占比最大,其次为>60岁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上,以接种后1~12h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

30例患者不良反应均为中轻度一般反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疼痛、发热/乏力、头晕/头疼、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丘疹/红斑/荨麻疹等症状,经过针对性护理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消退,安全度过接种期并完成全程接种,无免疫失败发病病例。

结论接种狂犬疫苗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其原因众多,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对此提高重视程度,接种过程和接种后密切观察,及时干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或降低其危害程度。

【关键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护理【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nursing measures after injection of rabies vaccine. Methods The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with rabies vaccine were collected, the time, age structure and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and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were taken. Results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with rabies vaccine was 1 to 10 years old, followed by patients > 60 years old. In termsof 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propor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within 1~12h after inoculation was the highest. In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re mildgeneral reaction,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main show is at the injection site redness/induration/pain, fever, fatigue, dizziness,headache, nausea/vomiting/symptoms such as anorexia, papuleerythema/urticaria, after targeted nursing, all patients symptoms had faded, security through inoculation period and complete the vaccinations, There were no cases of immune failure.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of rabies vaccine. Clinical nur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observe closely during and after vaccination, intervene in time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r reduce the degree of harm.【 Key words 】 Rabies vaccine; Adverse reactions; nursing狂犬病是因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以特异性恐风、恐水、进行性瘫痪为主要表现。

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

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

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出现不良反应后的
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
一、不良反应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容易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心慌、乏力、表情淡漠、头晕或意识改变,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

二、处理措施
1、轻者给予去枕平卧、保暖、口服糖水、嘱病人做深呼吸。

2、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合并昏厥者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多巴胺、阿托品等药物对症治疗。

三、预防措施
1、心理护理:操作前向病人讲解狂犬病预防知识、介绍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全过程,告知病人注射部位、注射方法及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病人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

必要时可简单模拟注射过程的操作。

2、增加血容量:注射前询问病人是否感到饥饿,有无进食,若处于饥饿状态或未进食,应告知病人进食后不感到饥饿再注射;对伤口大, 失血较多者要给予及时止血, 遵医嘱适当补液,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对于大量出汗者应给予适量饮水后再行注射。

3、减轻疼痛:病人取合适体位,做到进针拔针快推药慢,注射过程中可与病人沟通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严密观察:注射过程中倾听病人主诉,密切观察其意识、面色、呼吸、表情等情况,注射完毕告知病人在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待没有任何不适反应方可离开。

一旦病人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表现应立即停止操作,遵医嘱采取对症处理。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在接种狂犬疫苗后可能
会出现一些反应。

本文将介绍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的原则。

1.常见的狂犬疫苗接种反应:
-注射部位疼痛、红肿:这是最常见的反应之一,多数情况下会在1-
2天内自行缓解。

-全身性不适: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一般在接种
后24-48小时出现,持续时间较短。

-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对疫苗中
的一些成分过敏所致。

-神经系统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短暂昏倒等神经系
统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不会超过24小时。

2.处理原则:
-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可以将冰袋或冷敷物贴在注射部位,缓解疼
痛和红肿,避免剧烈运动和按摩接种部位。

-过敏反应: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给予适
当的抗过敏治疗。

-神经系统反应:一般情况下自行缓解,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种狂犬疫苗的情况。

3.注意事项:
-接种狂犬疫苗后,一般应在接种医院观察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的急性反应。

对于有皮肤过敏或过敏体质的患者,观察时间应延长至60分钟。

-接种狂犬疫苗前,应告知医生个人的过敏史和其他相关疾病情况,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和建议。

-接种狂犬疫苗后,应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若出现接种疫苗后反应较为严重或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的诊疗和治疗。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狂犬疫苗是一种预防狂犬病的疫苗,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狂犬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1. 局部反应:包括红肿、疼痛、硬结和发热等。

针对局部反应的护理措施包括:- 定期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等情况。

如果局部出现红肿和疼痛,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局部消炎药,如外用红霉素软膏等。

- 避免擦拭或按摩注射部位,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 总体注意卫生,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 如有明显红肿和疼痛,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2. 全身反应:包括发热、疲倦、肌肉酸痛、头痛、恶心、呕吐等。

针对全身反应的护理措施包括:- 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缓解疲倦和肌肉酸痛。

- 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 如有恶心和呕吐,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水果等。

-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除了以上常见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喉头水肿等。

如果出现这些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已接种了狂犬疫苗。

特定人群如孕妇、哺乳妇女、免疫系统受损人群等在使用狂犬疫苗时需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使用狂犬疫苗过程中,及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出现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饮食,合理休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 接种部位疼痛和炎症:部分人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和发热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 鼓励患者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帮助减轻接种部位的疼痛。

- 使用冷敷或热敷减轻红肿和发热。

- 可给予适量的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但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2. 过敏反应:极少数人接种狂犬疫苗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和喉头水肿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随时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如出现呼吸急促或气道阻塞等紧急症状,需立即报警和就医。

- 将患者从可能引起过敏的病原体或环境中迅速转移。

- 对于患者极度的过敏反应,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如注射肾上腺素或使用呼吸机。

3. 神经系统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和肌肉痛等神经系统反应。

护理措施包括:- 鼓励患者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

- 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过度疲劳和刺激。

- 如有需要,可以给予非处方药物如普瑞巴林或按摩等控制头痛和肌肉疼痛。

4. 消化系统反应:一部分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

护理措施包括:-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和咖啡等。

- 如症状严重,可以给予药物控制恶心和呕吐,但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5. 全身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发热、寒战、心悸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体温和心率,如体温持续升高或心率异常,需立即报警和就医。

- 维持患者的水分和营养平衡,以促进康复。

狂犬疫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反应都是轻微和自限性的。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医生接种狂犬疫苗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

狂犬疫苗使用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的措施1、低烧。

使用狂犬疫苗注射后,有可能出现低烧,但往往是短暂的,大多在24小时之内自行消失,无需担心。

2、皮肤反应。

有时会出现搔痒,发红或刺痛的皮肤反应,尤其是注射部位,也可能出现肿胀或溃疡,有时可以出现过敏反应,持续时间在1~2周,严重者可出现生疱疹、水疱等现象。

3、全身反应。

有时会出现轻微的头痛、关节疼痛,也会出现嗜睡、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反应,大多在注射后3~7天自行消失。

4、神经系统反应。

出现惊厥、焦虑、不安、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有时会出现发热,脊髓炎、脑炎等疾病。

5、免疫系统反应。

有时会出现发热、发红、持续几天不退、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脏功能异常等免疫系统反应,一般都是较轻度的,仅有少数个案出现较严重反应,肉瘤发生等症状,此类症状往往轻后也会消失。

狂犬疫苗护理措施:1、卫生护理。

使用狂犬疫苗注射后,应将注射部位及周围区域妥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2、消炎止痛。

有时会出现搔痒、刺痛、肿胀、溃疡等不良反应,应及时用消炎止痛药膏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3、注意定期随访。

使用狂犬疫苗后,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定期检查注射部位反应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准备应急药物。

使用狂犬疫苗后,应准备一些应急药物,以备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使用,预防症状恶化。

5、保持休息。

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减少过度劳累,促进恢复。

总之,所有使用狂犬疫苗注射的患者都要及时了解其不良反应情况,注意护理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发表时间:2014-07-17T17:22:19.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何明芬
[导读] 对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一般资料、发生时间、临床反应进行研究分析。

何明芬(四川省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方法:对100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一般资料、发生时间、临床反应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接种狂犬疫苗后有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8%,其中,1至10岁的小儿占12例,60岁及以上老人占6例,并且以局部反应居多,所有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人没有因接种疫苗而发生意外,均可安全度过用药期。

结论:虽然接种狂犬病疫苗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因此,必须密切关注接种后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对于降低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提高安全接种率与免疫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接种;反应原因;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219-02
狂犬病是一种被犬或者其他动物咬伤后由狂犬病毒而引起的人兽共患自然的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则是百分百的死亡率,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高达五六万,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亚洲与非洲中发生,因此,狂犬疫苗的接种义不容辞,虽然有一部分人在接种狂犬疫苗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是由于狂犬病疫苗的普遍运用,使得狂犬病的发病率得到很好的抑制,同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策略结合狂犬病的疫苗接种护理,对于安全有效的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非常关键,文章通过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发生的反应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护理策略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选择100例进行狂犬病疫接种的人群中,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年龄为44岁,在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前无其他与接种狂犬病疫苗具有冲突性疾病,因此,具有可分析性。

1.2治疗方法
对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一般资料、发生时间、临床反应进行研究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运用描述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年龄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概率,运用X2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得出结论。

2.结果
2.1不良反应的表现在不同年龄之间发生的概率
在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的一百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十八例,占研究人数的百分之十八,其中,以单纯发烧7例,注射部位红肿疼痛3例,出现皮疹4例,发烧合并皮疹2例,发烧合并呕吐2例。

详见表1.
表1不良反应的表现在不同年龄之间发生的概率
2.2不良反应的原因
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分别是:一,年龄差异。

经统计可以看出,年龄越小,发生不良反应率就越高,存在着线性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二,受伤程度不同。

当受伤程度为Ⅱ级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是受伤程度为Ⅲ级时的两倍多。

三,致伤动物不同。

为不同的动物所致的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不同,若为猫所伤,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若为狗所伤,则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就最低。

由此可知,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对症进行护理。

2.3护理策略
一,心理护理。

狂犬病的暴露,患者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向患者与家属解释狂犬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狂犬病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讲解接种的目的、步骤以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二,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受真菌、细菌、寄生虫与病毒等污染,接种期间不能饮酒、喝浓茶与醋,少吃或不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进食清淡且易消化的饮食,对与进食困难的人,两餐之间宜喝一些果汁与蛋白粉等,保证营养的供给。

三,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被褥与皮肤的清洁,勤洗澡,勤换衣,不用碱性的肥皂,局部反应部位不能用浴巾用力擦,注意皮肤的保护,注意修剪指甲,瘙痒时不能过度抓挠,避免抓伤皮肤,造成局部再次感染,影响治疗。

人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四,局部反应与全身反应的护理。

局部反应中若红肿直径≤2.5厘米时的反应比较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经过适当的休息就可以恢复,当红肿直径>2.5<5cm时为中等反应,需用热毛巾联合消炎止痛膏每日敷几次,连续敷几日即可,当红肿直径>5.1cm时为强烈反应,局部肿胀面积大,淋巴结肿大,结合以上的治疗还需给小剂量的解热镇痛药,连续治疗一两天即可。

在全身反应中,若是单纯的发热,只需适当休息,加强观察,不需作任何处理,若全身反应严重的要对症处理,可用适量酒精加温水擦浴,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进行降温,如果出现体温急剧下降的情况,要立即停止降温,及时保暖等。

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彻底冲洗可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进行消毒。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接种疫苗最好在受伤后24小时内,同时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完成所需的接种次数。

3.讨论
综上所述,经过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的提出,我们知道,接种狂犬病疫苗对防止狂犬病的发生与降低狂犬
病患者的死亡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

参考文献
[1]赵洪铭,戚吉祥.加强农村预防狂犬病的几点对策[J].江苏卫生保健. 2010,03(03):300-216
[2]王安岗.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4个问题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1, 08(01):368-102
[3]许真,刘波,殷文武,李群,冯子健.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0,09(05):220-6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