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设计答案

挡土墙设计答案
挡土墙设计答案

要求:

**场地建设需对该滑坡坡脚进行开挖,为了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和开挖边坡安全稳定性要求,特在前缘中部设计C型抗滑桩,在抗滑桩两侧设计毛石挡土墙。

挡土墙基础为红粘土,滑坡体土体为红粘土,滑床基岩为灰岩。

依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中10.2内容规定,挡土墙工程结构设计安全系数如下:基本载荷情况下,抗滑稳定性Ks=1.3;抗倾覆稳定性Ks=1.5。挡土墙计算模型见图1。

b

1

m

H

2

m

d

L

3

m

h

B

图1 挡土墙计算模型

(1)设计参数

据《场地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滑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边坡防治工程参数如下:

墙后填土容重: 18.40kN/m3 地基土容重:18.30kN/m3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Φ=7.00°墙后填土粘聚力:C=46.0kPa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δ=5.0°基底摩擦系数:μ =0.26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180kPa 毛石挡墙重度:ρ=23kN/m3

挡土墙墙背与铅垂线间的夹角:α=0

另外:

A、滑体

①红粘土

天然重度:18.40kN/m3饱和重度:18.45kN/m3

抗剪强度:C =63.4 kPa,φ=8.1°

渗透系数:1.0 10-4 m/s

B 、滑带土抗剪强度

天然重度:18.40kN/m 3 饱和重度:18.45kN/m 3 天然抗剪强度 C =10kPa ,φ=9° 饱和抗剪强度 C =9kPa ,φ=7° C 、滑床(灰岩)

天然重度:28.00 kN/m 3 饱和抗压强度:31.2 MPa 水平抗力系数:304 MN/m 3 地基承载力:3500kPa 基底摩擦系数:0.60

(2)挡土墙的截面尺寸设计

挡墙设计高度(H )及其截面尺寸(见表1)。包括:墙顶宽度b 、墙底水平宽度B 、墙趾高h 、墙趾宽d 、挡墙墙面倾斜度m 1、挡墙墙背倾斜度m 2及挡墙基底倾斜度m 3。

表1 挡土墙拟定截面尺寸

墙高H (m )

墙顶宽度

b(m)

墙底水平宽度

B(m) 墙趾高

h(m) 墙趾宽

d(m) 挡墙墙面倾

斜度m 1 挡墙墙背倾

斜度m 2 挡墙基底

倾斜度m 3 8.5 1.0

2.8

1.0

0.3

1:0.20

1:0.000

0. 00:1

(3)主动土压力计算

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的库仑土压力公式计算:

a a K H F 25.0ρ=

其中主动土压力系数:

()

()()()()()()()2

2

2cos cos sin sin 1cos cos cos cos ?

?????-++--++++--=

βαηδαηβφδφηδααηηαφa K

式中:ρ-------墙后填土的重度(kN/m 3);

Φ-------填土内摩擦角(度); η--------地震角(度);

δ-------墙背与填土之间摩擦角(度); β-------墙后边坡角(度);

α-------挡土墙墙背与铅垂线的夹角(度)。

将有关参数代入上式计算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Fa=62.704kN 。

(4)结构及承载力的校核

①抗滑验算与抗倾覆验算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挡土墙抗滑安全系数应符合下要求:

3

.1)(≥-+=

t

at an n s G E E G K μ

0cos αG G n = 0sin αG G t =

式中:G-------挡墙每延米自重(kN/m ); Ea-------每延米主动岩土压力合力(kN/m ); α0-------挡墙基底倾角(度); α-------挡墙墙背倾角(度); δ-------岩土对挡墙墙背摩擦角(度)。

μ-------岩土对挡墙基底的摩擦系数,宜由试验确定。 抗倾覆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6

.10≥+=

f

ax f

az t z E x E Gx K

()δα-=sin a ax E E ()δα-=cos a az E E

αzctg b x f -= α

btg z z f -=

式中:G-------挡墙每延米自重(kN/m ); Ea-------每延米主动岩土压力合力(kN/m ); z-------岩土压力作用点至墙踵的高度(m ); x 0-------挡墙中心至墙趾的水平距离(m ); b-------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m )。

将有关参数代入上式计算得挡土墙抗滑与抗倾覆稳定性系数见表2。

表2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成果表

挡土墙类型 抗滑移稳定性系数

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挡土墙

1.643

2.238

所以抗滑与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②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的验算中,地基平均应力:p≤f;地基最大应力:p max≥1.2f。

其中:f为修正后的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当基底为0.1﹕1时,f将减为0.9f;基底为0.2:1时,f将折减为0.8f。

地基为岩基时偏心距e≤b/4,地基为土质地基时偏心距:e≤b/6。

其中:b为挡土墙底面宽。

地基承载力验算成果见表3。

表3 地基承载力验算成果表

挡土墙类型基底的合力偏心距地基平均承载力挡土墙e=-0.376 <= 0.250*2.940 = 0.735(m) 压应力=110.403 <= 180.000(kPa)

所以挡土墙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③墙身强度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墙身强度验算成果见表4和表5。

表4 墙底强度验算成果表

挡土墙类型截面偏心距验算压应力验算剪应力验算

挡土墙e1= -0.408 <= 0.300*2.925 =

0.878(m) 计算值= 194.631 <=

9600.000(kPa)

计算值= -21.047 <=

110.000(kPa)

表5 台顶强度验算成果表

挡土墙类型截面偏心距验算压应力验算剪应力验算

挡土墙e1= -0.336 <= 0.300*2.625 =

0.788(m) 计算值= 183.232 <=

9600.000(kPa)

计算值= -36.331 <=

110.000(kPa)

所以挡土墙墙身的强度验算均满足要求。

五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

挡土墙设计实例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地;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 本实例中主要讲述了5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 1、重力式挡土墙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6.500(m) 墙顶宽: 0.660(m)

面坡倾斜坡度: 1:0.250 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300(m) 墙趾台阶h1: 0.5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200:1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500 砌体种类: 片石砌体 砂浆标号: 5 石料强度(MPa): 3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500.000(kPa)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5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2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3.000 2.000 0 2 5.000 0.000 0 坡面起始距离: 0.000(m)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 组合1(仅取一种组合计算)

挡土墙施工设计说明

挡土墙施工设计说明 (1)材料及要求: 砌筑挡土墙所用石料分为片石、块石等,浇筑墙身材料有片石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一般原则:1)石料比较充足的地区,当挡土墙高度≤4米时,可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片块石,其比例为片石占70%,块石占30%计;2)4米<挡土墙高度≤12米时,采用C20片石混凝土。3)挡土墙高度>12米时,原则上应采用C20水泥混凝土。4)有影响景观的全段应采用同一墙身结构。5)为方便施工,同一分段挡土墙宜采用同一种材料施工。 石料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石料强度等级一般不小于MU40。强度等级以5cm×5cm×5cm含水饱和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为准。 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反滤层可选用砂砾石等具有反滤作用的粗颗粒透水性材料。 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标号大于32.5号普通硅酸盐或旋窑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为了防止挡土墙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化引起挡土墙裂缝而破坏,需设置变形缝(沉降缝和伸缩缝一般宽度为2~3cm),并在缝内填塞填缝料。为保证变形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须整齐垂直、上下贯通,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的石料须修凿。接缝中需要填塞防水材料(如沥青麻絮),

可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墙壁内、外、顶三边塞满、挤紧,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以满足防水要求。 片石混凝土片石含量不得多于挡墙体积的20%,片石的强度不得低于MU50,片石混凝土施工时,应用质地坚硬、密实、耐久、无裂纹和无风化的石料,片石的厚度应为150~300mm。在混凝土中埋放片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片石应清洗干净并完全饱水,应在浇注时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 2)当气温小于0摄氏度时,不得埋放片石。 3)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边缘距结构物侧面和顶面的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不得触及构造钢筋和预埋件。 4)混凝土应采用分层浇(砌)筑的方式,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应超过300m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加片石。 片石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相关规定。 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挡土墙施工缝和衡重式挡土墙的变截面处,应采用短钢筋加强、设置不少于占截面面积20%的榫头等措施提高抗剪强度。 (2)施工准备及放样: 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必须对设挡土墙段落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

挡土墙工程质量控制

挡土墙工程质量控制 由于赤水港东门码头为重力式码头,挡土墙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后方的安全,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主要措施如下: (1)确保挡土墙的基础严格按图施工。基槽开挖底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后,监理工程师核对其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了认真核实,符合设计要求,方进行隐蔽工程基础验收有关工作,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控制标准,直至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及时会同业主、质监、设计等单位进行基础验收,验收合格后方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挡土墙基础的施工。 (2)挡土墙混凝土与墙身结构处理,现场监理工程师严格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混凝土与浆砌条石之间结合面的处理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对结合面进行处理,确保了混凝土与浆砌条石之间结构的连续性。 (3)现场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对泄水孔的数量、位置及高度、间距、孔径尺寸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倒滤层的施工。挡土墙墙背回填之前,再次对泄水孔、倒滤层是否畅通进行实况检查。 (4)现场监理工程师严格监督砌筑砂浆的品种、配合比设计、砂浆试件材料试验报告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强度必须符合规范有关规定。并督促施工单位按规范规定坚持每50m3砌体留置一组砂浆试块,不足50m3砌体的也应留置一组砂浆试块的见证取样制度。 3.4.2 回填工程质量控制 赤水河东门码头水位变幅较大,挡土墙高度较高,形成陆域回填量较大。而回填质量直接影响到挡土墙的稳定及后方陆域的沉降与否,因此,现场监理工程师在回填质量控制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现场监理工程师按照设计严格控制各层填料的质量,不合格填料严禁入场,所需填料必须按设计要求级配均匀。 (2)挡土墙墙后回填必须在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允许值范围内后,

挡土墙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资料: 某新建公路K2+345~K2+379路段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具体设计资料列于下: 1.路线技术标准,山岭重丘区一般二级公路,路基宽8.5m ,路面宽7.0m 。 2.车辆荷载,计算荷载为汽车-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00。 3.横断面原地面实测值及路基设计标高如表1所示。 4.K2+361挡墙横断面布置及挡墙型式如图1所示(注:参考尺寸: 1 1.4b =m,d l =0.40m,d h =0.60m ) 。 5.填料为砂性土,其密度=γ18KN/m 3,计算摩擦角φ=35,填料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2/φ。 6.地基为整体性较好的石灰岩,其允许承载力[]0σ=450Kpa ,基地摩擦系数为f =0.45。 7.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图1 K2+361挡墙横断面布置及挡墙型式示意图 (二)设置挡土墙的理由: 该地段地形复杂,山坡较陡,大多数路基属于半填半挖式,且填方量较大。为了减少工程造价,常常因地制宜,设置高低错落的台地。台地边界的处理一般采用二种方式,一种是自然放坡方式;另外一种是当自然放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或由于使用等理由,要求设计边坡超过土体允许最大边坡时,为防止土体坍塌或滑动,应设置不同形式的支挡构筑物,而挡土墙是最常见的形式。为了防止填方路基滑动,并且减少填方的数量,需要设置挡土墙。同时,该处路基挖方量较少,边坡能够在开挖后较稳定,所以不用设置路堑墙,只用设置防止路基沿边坡下滑的路肩墙或路堤墙即可。 经过比较,决定设置路堤墙,因为若用路肩墙,经过初步估算,其承受的土的主动土压力较大,使其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较差,很容易让路基随其沿着山坡下滑,导致路基的破坏,因而不宜选用。

挡土墙例题原版

3.3.3.1 设计参数 挡土墙墙高=10m H ,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 ,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 L=10m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仰斜坡度1:0.25,14.04α= -,墙底(基 底)倾斜度0tan 0.19α=,倾斜角010.76α= ;墙顶填土高度 2.5a m =,填土边坡坡度1:1.5,()1 arctan 1.533.69β-== ,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0.5d m =;墙后 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35φ= ,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217.5δφ== ,填土容重 319/kN m γ=; 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墙身砌体容重322/k kN m γ=砌体容许压应力[]600a kPa σ=,砌体容许剪应力[]100kPa τ=,砌体容许拉应力 []60wl kPa σ=;地基容许承载力[]0250kPa σ=。

3.3.3.2 车辆荷载换算 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换算 查《路基路面工程》书中表6-5可得当墙高6m 时,附加荷载强度315/q kN m =。 则换算等代均布土层厚度0/15/190.79h q m γ=== 3.3.3.3主动土压力计算 a 计算破裂角θ 直线形仰斜墙背,且墙背倾角α较小,不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假定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 则: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89 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1.7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破裂面与荷载的交点到墙踵的距离: m=(H+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2.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89=6.6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荷载内边缘到墙踵的距离: p=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d=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25+3.75+0.5=5.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荷载外边缘到墙踵的距离: q=p+(26-0.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5.5+24.8=30.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P <m <q ∴ 假设正确 b 计算主动土压力a E 及其作用点位置

挡土墙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资料: 某新建公路K2+345~K2+379路段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具体设计资料列于下: 1.路线技术标准,山岭重丘区一般二级公路,路基宽8.5m ,路面宽7.0m 。 2.车辆荷载,计算荷载为汽车-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00。 3.横断面原地面实测值及路基设计标高如表1所示。 4.K2+361挡墙横断面布置及挡墙型式如图1所示(注:参考尺寸:1 1.4b =m,d l =0.40m,d h =0.60m ) 。 5.填料为砂性土,其密度=γ18KN/m 3,计算内摩擦角φ=35,填料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2/φ。 6.地基为整体性较好的石灰岩,其允许承载力[]0σ=450Kpa ,基地摩擦系数为f =0.45。 7.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横断面原地面实测值及路基设计标高 表1

图1 K2+361挡墙横断面布置及挡墙型式示意图 (二)设置挡土墙的理由: 该地段地形复杂,山坡较陡,大多数路基属于半填半挖式,且填方量较大。为了减少工程造价,常常因地制宜,设置高低错落的台地。台地边界的处理一般采用二种方式,一种是自然放坡方式;另外一种是当自然放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或由于使用等理由,要求设计边坡超过土体允许最大边坡时,为防止土体坍塌或滑动,应设置不同形式的支挡构筑物,而挡土墙是最常见的形式。为了防止填方路基滑动,并且减少填方的数量,需要设置挡土墙。同时,该处路基挖方量较少,边坡能够在开挖后较稳定,所以不用设置路堑墙,只用设置防止路基沿边坡下滑的路肩墙或路堤墙即可。 经过比较,决定设置路堤墙,因为若用路肩墙,经过初步估算,其承受的土的主动土压力较大,使其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较差,很容易让路基随其沿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计算过程

挡土墙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内容 1.根据所给设计资料分析确定的挡土墙位置和类型; 2.进行挡土墙结构设计; 3.进行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4.挡土墙排水设计; 5.对挡土墙的圬工材料及施工提出要求。 二、设计步骤 1.根据所给设计资料分析挡土墙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次设计的浆砌石挡土墙是为防止墙后堆积的煤矸石坍滑而修筑的,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 2.拟定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断面尺寸 给定资料:挡土墙高3.5m,堆渣坡坡比为 1:0.5 。设此挡土墙为重力式挡土墙,为增加挡土墙的稳定性,设置水平基底,为方便计算,挡土墙长度取单位长度L=1m。设墙顶宽为b1=0.5m,墙背坡比为1:0.5 ,墙面坡比为1:0.2 ,地基深h=1m,前墙趾宽为0.5m,后墙趾宽为0.5m。则可计算基底宽B=3.95m,墙身与基底交接除宽b2=2.95m。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浆砌石重度γ=22kN/m3,煤矸石堆积重度γ煤=12 kN/m3~18 kN/m3,取15 kN/m3,煤矸石内摩擦角φ=33°。地基与墙底的摩擦系数0.4 μ=,墙背与填土间的摩擦角为 δ=0.67φ=22.11°。

挡土墙草图 3.土压力计算 计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a E ,首先要确定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系数 Ka ,计算公式如下: 222)cos()cos()sin()sin(1)cos(cos )(cos ??????-+-++ +-=βεεδβ?δ?δεεε?a K ① Ea=1/2*γ煤H 2Ea ② 式中: Ea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kN/m ),其作用点距基底h ′(土压力图形的形心距基底的距离)。

挡土墙施工设计说明

(1)材料及要求: 砌筑挡土墙所用石料分为片石、块石等,浇筑墙身材料有片石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一般原则:1 )石料比较充足的地区,当挡土墙高度W 4米时,可采用M 7.5水泥砂浆砌筑片块石,其比例为片石占70%块石占30%计;2)4米V挡土墙高度W 12米时,采用C20片石混凝土。3)挡土墙高度> 12米时,原则上应采用C20 水泥混凝土。4)有影响景观的全段应采用同一墙身结构。5)为方便施工,同一分段挡土墙宜采用同一种材料施工。 石料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石料强度等级一般不小于MU40强度等级以5cm< 5cm< 5cm含水饱和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为准。 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反滤层可选用砂砾石等具有反滤作用的粗颗粒透水性材料。 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标号大于32.5号普通硅酸盐或旋窑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为了防止挡土墙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化引起挡土墙裂缝而破坏,需设置变形缝(沉降缝和伸缩缝一般宽度为2?3cm , 并在缝内填塞填缝料。为保证变形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须整齐垂直、上下贯通,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的石料须修凿。接缝中需要填塞防水材料(如沥青麻絮),可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 墙壁内、外、顶三边塞满、挤紧,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以 满足防水要求。 片石混凝土片石含量不得多于挡墙体积的20%片石的强度不得低于MU50片石混凝土施工时,应用质地坚硬、密实、耐久、无裂纹和无风化的石料,片石的厚度应为150—300mm在混凝土中埋放片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片石应清洗干净并完全饱水,应在浇注时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

很全的挡土墙设计

挡土墙设计 第8-1节概述 一、挡土墙的分类及用途 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称为挡土墙。在公路工程中,它广泛地用于支撑路堤填土或路堑边坡,以及桥台、隧道洞口和河流堤岸等处。 路基工程中,挡土墙的建筑费用较高,故路基设计时,应与其他可能的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定。 公路工程中的挡土墙主要按下述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堑墙、路堤墙、路肩墙和山坡墙等类型,如图2-5-1所示。 按照结构形式,挡土墙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 按照墙体材料,挡土墙可分为: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板挡土墙等。 挡土墙各部分名称如图2-5-1a)所示。靠回填土或山体的一侧面称为墒背;外露的一侧面称为墙面.也称墙胸;墙的顶面部分称为墙顶;墙的底面部分称为基底或墙底;墙面与墙底的交线称为墙趾;墙背与墙底的变线称为墙踵;墙背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墙背倾角a。 挡土墙设置位置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 路堑墙设置在路堑边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山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挖方边坡的高度(图2-5-1a)。 路堤墙设置在高填土路提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堤边坡或路堤沿基底滑动,同时可以收缩路堤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图2-5-1b)。 路肩墙设置在路肩部位,墙顶是路肩的组成部分,其用途与路堤墙相同。它还可以保护临近路线的既有的重要建筑物(图2-5-1c)。沿河路堤,在傍水的一侧设置挡土墙,可以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的有效措施(图2-5-1d)。 山坡墙设置在路堑或路堤上方,用于支撑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破碎岩层或山体滑坡(图2-5-1e、图2-5-1f)。

挡土墙设计详解

加筋土支挡结构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6年12月

第一章加筋土挡土墙 一、概述 加筋土挡土墙指的是由填土、拉带和镶面砌块组成的加筋土承受土体侧力的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挡土墙是公路工程中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构筑物。是一种支撑路堤土和山体土坡,防止填土和土体变形失稳,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出行的需要,高速公路建设要求也日益增高,挡土墙也显着越来越重要。其结构形式也向着多样化发展,设计理念也不断创新,可谓是与时俱进。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 二、加筋土挡土墙特点 加筋土实质上是填土、拉筋、面板三者的结合体。土和拉筋之间的摩擦改善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使土与拉筋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起控制作用的是填土与拉筋间的摩擦力。面板的作用是阻挡填土或填砂的坍塌挤出,迫使填料与拉筋结合为整体。加筋土挡墙就是利用填土与拉筋的摩擦力去平衡填土的侧压力。这样就使得加筋土挡墙更加轻型化和简单化。近年来加筋土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其优越性愈来愈明显。 经归纳,其特点概括如下: (1)组成加筋土的面板和筋带可以预先制作,在现场用机械(或人工)分层

填筑,这种装配式的方法,施工简便、快速,并且节省劳力和缩短工期; (2)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 能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 (3)加筋土挡土墙抗振动性强,因此它也是一种良好的抗震结构物; (4)加筋土挡土墙节约占地, 造型美观。加筋土挡土墙的墙面板可以垂直砌筑,可大量减少占地。挡土墙的总体布设和面板的型式图案可根据周围环境特点和需要进行设计; (5)加筋土挡土墙造价比较低。加筋土挡土墙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相比,可减少造价一半;与石砌重力式挡土墙比较,也可节约20%以上。同时,加筋土挡土墙的造价随墙高的增加而节省效果愈显著。因此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工作原理 加筋土的工作原理是拉筋与填土(通常是颗粒材料)之间的摩擦作用,可以解释为:加筋土看作是由拉筋和土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三轴试验表明,对干燥的砂土试样施加竖向压力,试样会产生侧向膨胀;如果土中水平放置不易延伸的拉筋后,由于筋土的摩擦作用,使拉筋受到拉力,而给予土料的侧向位移以约束力,这就好象在试样上又施加一个侧向压力。当竖向压力增加时,侧向约束力随之增大,直到土与拉筋之间出现滑移或拉筋断裂,试样才破坏。因而,加筋土的强度相应获得提高。 为使侧向约束力较大,一方面要设法增加土粒和拉筋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也就是采用料径较大的填料和表面粗糙的扁形拉筋;另一方面,应使用延展性较差的材料做拉筋;材料的延展性过大,拉筋将随土料侧向位移一起变形,而起不到侧向约束使用,就不能提高土的强度。拉筋一般应水平布设并垂直于墙面,拉筋在稳定区内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以防止拉筋被拔出。 五、加筋土挡墙的形式 常见的加筋土挡土墙形式有下列几种: (1)单面式加筋土挡土墙; (2)双面式加筋土挡土墙,双面式中又分为分离式、交错式以及对拉式加筋土挡土墙; (3)台阶式加筋土挡土墙; (4)无面板加筋墙。

06章挡土墙设计-习题答案路基路面工程

第六章挡土墙设计 一、名词解释 1.挡土墙 2. 主要力系 3. 主动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 5.锚定板挡土墙 6. 第二破裂面 1.挡土墙:为防止土体坍塌而修筑的,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 2.主要力系: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 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位移或倾覆),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 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 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墙背的抗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5.锚定板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定板以及其间的填土共同形成的一 种组合挡土结构 6.第二破裂面: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墙 背滑动,而是沿着第一破裂面与假想墙背之间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三、计算题: 1.某挡土墙高H=6m,墙顶宽度B=0.7m,墙底宽度B’= 2.5m;墙背直立(α=0)填土表面水平(β=0),墙背光滑(δ=0),用毛石和水泥砂浆砌筑;砌体容重为22KN/m3;填土内摩擦角φ=40°,填土粘聚力c=0,填土容重为19KN/m3,基底摩擦系数为0.5,地基承载力抗力值为f=180kPa,试验算该挡土墙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提示:土压力计算采用公式6-6或采用土力学中朗金(Rankine)主动土压力公式,土压力作用点位于墙高H/3位置)。 解:

(1)土压力计算: m kN H E a /4.74)24045(tan 61921)2 45(tan 21022022=-???=-=?γ 由于挡土墙后土压力沿着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因此土压力作用点距离墙底的距离为: z=H/3=6/3=2m (2)挡土墙自重及重心: 将挡土墙截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分别计算自重: m kN G /119226)7.05.2(2 11=??-= m kN G /4.922267.02=??= G1和G2的作用点离O 点的距离分别为 m a 2.18.13 21=?= m a 15.27.02 18.12=?+= (3)倾覆稳定验算: 5.129.22 4.741 5.24.922.11192211>=??+?=+=z E a G a G K a O 挡土墙满足抗倾覆稳定设计要求 (4)滑动稳定验算: 3.142.14 .745.0)4.92119()(21>=?+=+=a C E G G K μ 挡土墙满足抗滑稳定设计要求 (5)地基承载力验算 作用于基底的总垂直力

理正挡土墙设计详解

1第一章功能概述 挡土墙是岩土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土工构筑物之一。为了满足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理正开发了本挡土墙软件。下面介绍挡土墙软件的主要功能: ⑴包括13种类型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加筋土式、半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桩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垂直预应力锚杆式、装配式悬臂、装配式扶壁、卸荷板式; ⑵参照公路、铁路、水利、市政、工民建等行业的规范及标准,适应各个行业的要求;可进行公路、铁路、水利、水运、矿山、市政、工民建等行业挡土墙的设计。 ⑶适用的地区有:一般地区、浸水地区、抗震地区、抗震浸水地区; ⑷挡土墙基础的形式有:天然地基、钢筋砼底板、台阶式、换填土式、锚桩式; ⑸挡土墙计算中关键点之一是土压力的计算。理正岩土软件依据库仑土压力理论,采用优化的数值扫描法,对不同的边界条件,均可快速、确定地计算其土体破坏楔形体的第一、第二破裂面角度。避免公式方法对边界条件有限值的弊病。尤其是衡重式挡土墙下墙土压力的计算,过去有延长墙背法、修正延长墙背法及等效荷载法等,在理论上均有不合理的一面。理正岩土软件综合考虑分析上、下墙的土压力,接力运行,得到合理的上、下墙的土压力。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⑹除土压力外,还可考虑地震作用、外加荷载、水等对挡土墙设计、验算的影响; ⑺计算内容完善――土压力、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地基强

度验算及墙身强度的验算等一起呵成。且可以生成图文并茂的计算书,大量节省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第二章快速操作指南 2.1操作流程 图2.1-1 操作流程 2.2快速操作指南 2.2.1选择工作路径 图2.2-1 指定工作路径 注意:此处指定的工作路径是所有岩土模块的工作路径。进入某一计算模块后,还可以通过按钮【选工程】重新指定此模块的工作路径。

挡土墙施工设计结构设计说明

挡土墙施工设计结构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在编制本标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仔细阅读了招标文件。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根据施工场地状况,以信守合同、确保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生产、持续注重环保、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为指导思想,经过细心研究形成了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其中阐述了本工程实施时的施工设备、施工计划安排、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实施方法及顺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主要措施,以及安全、文明、环境保护措施。在编制过程中,择优选择施工方案,做到科学合理、经济方便,为工程施工统筹安排提供技术支持。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2.1编制依据 1、挡土墙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有关参考资料。 2、我公司的施工现场考察及标前有关会议精神。 3、部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现行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标准及规范。2.2编制原则

1、根据工程特点、自然条件及工期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法,筹划人力安排,调配所需的机械设备,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确保人力、物力充分发挥作用,使绩效最大化。 2、详细辨别各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顺序和相互制约关系,认真研究,统筹安排,理清控制因素与被控制因素,形成连贯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 3、对施工的重点工序和难点工序进行科学分析、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做到切实可行、合理经济。 4、根据各级政府部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建立各项保证体系前制定完善的保证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各项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5、充分利用我公司人力资源、机具设备、可动员资源以及工程区域内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三、工程管理目标 工期目标:180天 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合同履约率达100%。 安全目标: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施工安全规程,杜绝伤亡、重大交通、火灾、机损等事故。 环境目标:保护环境,文明施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保护好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灭尘降噪,减少污染。挂牌上岗、文明施工。 四、工程概况

挡土墙设计的基础资料及设计参数

1 前言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石砌重力式、石砌衡重式、加筋土轻型式、砼半重力式、钢筋砼悬臂式和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及垛式等类型;按其中路基横断面上的位置,又可分:路肩墙、路堤墙及路堑墙;按所处的环境条件,又可分为:一般地区挡墙、浸水地区挡土墙及地震地区挡土墙。考虑挡土墙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其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经济的合理性,然后才确定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挡土墙的选型。 在山区公路中,由于地形条件更为复杂,地势更为陡峭,因此,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近几年来,笔者参加了二十多段、共三百多公里的山区公路(二、三级)的设计,主要负责路基防护工程,特别是挡土墙的设计,对山区公路挡土墙的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在此提出,仅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 2 挡土墙设计的基础资料及设计参数 2.1 基础资料 挡土墙设计时,必须具备以下资料: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地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物探报告),地震勘探报告,水文资料,总体设计资料及构造物一览表等。 2.2 设计参数的选取 2.2.1 墙背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对于山岭重丘二、三级公路的挡土墙设计,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填料的计算内摩擦角及容重可参照表1及表2选用: 表1 填料内摩擦角ψ参考值 表2 填料标准容重

2.2.2 墙背摩擦角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应根据墙背的粗糙程度及排水条件确定。山区公路中,对于浆砌片石墙体、排水条件良好,均可采用δ=ψ/2。 2.2.3 基底摩擦系数基底摩擦系数μ应依据基底粗糙程度、排水条件和土质确 定。 2.2.4 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容许承载力可按照《公路设计手册2路基》及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2.2.5 建筑材料的容重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2.2.6 砌体的容许应力和设计强度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2.2.7 砼的容许应力和设计强度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3 挡土墙的选型 3.1 材料选择 浆砌片石挡土墙取材容易,施工简便,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山区公路中,石料资源较为丰富,在挡土墙高≤10米时,因地制宜,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可以较好地满足经济、安全方面的要求。 3.2 截面形式选择 根据挡土墙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当墙高<5时,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可以发挥其形式简单,施工方便的优势。同时,由于山区公路地面横坡比较陡峭,若采用仰斜式挡土墙,会过多增加墙高,断面增大,造成浪费,采用俯斜式挡土墙会比较经济合理。一般在路堑墙、墙趾处地面平缓的路肩墙或路堤墙等情况下,才考虑采用仰斜式挡土墙。当墙高≥5且地基条件较好时,采用衡重式挡土墙,可以有效地减小截面,节省材料。 3.3 位置选择 在挖方边坡比较陡峭时,采用路堑挡土墙,可以降低边坡高度,减少山坡开挖,避免破坏山体平衡;在地质条件不良情况下,还可以支挡可能坍滑的山坡土体。

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目次 1 总则 ┈┈┈┈┈┈┈┈┈┈┈┈┈┈┈┈┈┈┈┈┈┈┈┈┈(48) 3 级别划分与设计标准 ┈┈┈┈┈┈┈┈┈┈┈┈┈┈┈┈┈┈┈(50) 3.1 级别划分 ┈┈┈┈┈┈┈┈┈┈┈┈┈┈┈┈┈┈┈┈┈(50) 3.2 设计标准 ┈┈┈┈┈┈┈┈┈┈┈┈┈┈┈┈┈┈┈┈┈(51) 4 工程布置 ┈┈┈┈┈┈┈┈┈┈┈┈┈┈┈┈┈┈┈┈┈┈┈┈(55) 4.1 一般规定 ┈┈┈┈┈┈┈┈┈┈┈┈┈┈┈┈┈┈┈┈┈(55) 4.2 结构布置 ┈┈┈┈┈┈┈┈┈┈┈┈┈┈┈┈┈┈┈┈┈(56) 4.3 防渗与排水布置 ┈┈┈┈┈┈┈┈┈┈┈┈┈┈┈┈┈┈(64) 5 荷载 ┈┈┈┈┈┈┈┈┈┈┈┈┈┈┈┈┈┈┈┈┈┈┈┈┈┈(66) 5.1 荷载分类及组合 ┈┈┈┈┈┈┈┈┈┈┈┈┈┈┈┈┈┈(66) 5.2 荷载计算 ┈┈┈┈┈┈┈┈┈┈┈┈┈┈┈┈┈┈┈┈┈(66) 6 稳定计算 ┈┈┈┈┈┈┈┈┈┈┈┈┈┈┈┈┈┈┈┈┈┈┈┈(69) 6.1 一般规定 ┈┈┈┈┈┈┈┈┈┈┈┈┈┈┈┈┈┈┈┈┈(69) 6.2 抗渗稳定计算 ┈┈┈┈┈┈┈┈┈┈┈┈┈┈┈┈┈┈┈(7 1) 6.3 抗滑稳定计算 ┈┈┈┈┈┈┈┈┈┈┈┈┈┈┈┈┈┈┈(7

2) 6.4 抗倾覆稳定计算 ┈┈┈┈┈┈┈┈┈┈┈┈┈┈┈┈┈┈(76) 6.5 抗浮稳定计算 ┈┈┈┈┈┈┈┈┈┈┈┈┈┈┈┈┈┈┈(7 6) 6.6 地基整体稳定计算 ┈┈┈┈┈┈┈┈┈┈┈┈┈┈┈┈┈(76) 6.7 地基沉降计算 ┈┈┈┈┈┈┈┈┈┈┈┈┈┈┈┈┈┈┈(7 7) 7 结构计算 ┈┈┈┈┈┈┈┈┈┈┈┈┈┈┈┈┈┈┈┈┈┈┈┈(79) 7.1 一般规定 ┈┈┈┈┈┈┈┈┈┈┈┈┈┈┈┈┈┈┈┈┈(79) 7.2 结构应力分析 ┈┈┈┈┈┈┈┈┈┈┈┈┈┈┈┈┈┈┈(8 1) 8 地基处理 ┈┈┈┈┈┈┈┈┈┈┈┈┈┈┈┈┈┈┈┈┈┈┈┈(84) 8.1 一般规定 ┈┈┈┈┈┈┈┈┈┈┈┈┈┈┈┈┈┈┈┈┈(84) 8.2 岩石地基处理 ┈┈┈┈┈┈┈┈┈┈┈┈┈┈┈┈┈┈┈(8 4) 8.3 土质地基处理 ┈┈┈┈┈┈┈┈┈┈┈┈┈┈┈┈┈┈┈(8 5)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一、 计算资料 某二级公路,路基宽8.5m ,拟设计一段路堤挡土墙,进行稳定性验算。 1.墙身构造:拟采用混凝土重力式路堤墙,见下图。填土高a=2m ,填土边坡1:1.5('?=4133β),墙身分段长度10m 。2.车辆荷载:二级荷载 3.填料:砂土,容重3 /18m KN =γ,计算内摩擦角?=35?,填料与墙背的摩擦角2 ? δ= 。 4.地基情况:中密砾石土,地基承载力抗力a KP f 500=,基底摩擦系数5.0=μ。 5.墙身材料:10#砌浆片石,砌体容重3 /22m KN a =γ,容许压应力[a σ]a KP 1250=, 容许剪应力[τ]a KP 175= 二、挡土墙尺寸设计 初拟墙高H=6m ,墙背俯斜,倾角'?=2618α(1:0.33),墙顶宽b 1=0.94m ,墙底宽B=2.92m 。 三、计算与验算 1.车辆荷载换算 当m 2≤H 时,a KP q 0.20=;当m H 10≥时,a KP q 10= 由直线内插法得:H=6m 时,()a KP q 1510102021026=+-??? ? ??--=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m r q h 83.018 150=== 2.主动土压力计算(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 (1)破裂角θ 由'?== ?='?=30172 352618? δ?α,, 得: '?='?+'?+?=++=56703017261835δα?ω 149 .028 .77318.2381.1183.022*********.024665.0383.025.1222222000-=-=?+++' ??++-+?+??= +++++-++= ) )(()()() )(()() (tg h a H a H tg h a H H d b h ab A α 55 .0443.3893.2149.0893.2893.2428.1893.2149.056705670355670=+-=-++-=-'?'?+?+'?-=+++-=))(())(() )((tg tg ctg tg A tg tg ctg tg tg ωω?ωθ '?=?=492881.28θ 验核破裂面位置: 路堤破裂面距路基内侧水平距离: m b Htg tg a H 4.3333.0655.0)26()(=-?+?+=-++αθ 荷载外边缘距路基内侧水平距离: 5.5+0.5=6m 因为:0.5〈3.4〈6,所以破裂面交于荷载内,假设成立 (2)主动土压力系数K 和1K 152.2261855.055.0231='?+?-=+-= tg tg tg atg b h αθθ566.0261855.05 .02=' ?+=+=tg tg tg d h αθ 282.3566.0152.26213=--=--=h h H h 395 .0261855.0() 56704928sin() 354928cos(()sin()cos(=?+'?+'??+'?=+++= ) )tg tg tg K αθωθφθ 698 .1151.0547.016282 .383.02)12152.21(6412)21(212 23011=++=??+ -+=+-+ =H h h H h H a K (3)求主动土压力a E 及土压力的作用点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示例

路基与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一)初始条件: (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路基宽度26m,路肩宽度3.0m; (2)基底倾斜角0α:tan 0α=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0.5m; (3)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值按公路-I 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当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 (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γ=183 /m kN ,填料与墙背的外摩擦角τ=0.5φ;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a kP ; (5)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k γ=223 /m kN ,容许压应力a a kP 600][=σ,容许剪应力a j kP 100][][==στ,容许拉应力a L kP 60][=σ; 墙后砂性土填料的内摩擦角φ:34°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坡度(1:n ): 1:0.25墙高H:7m 墙顶填土高a : 3.0m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4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 (1)车辆荷载换算; (2)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a E 及其作用点位置; (3)设计挡土墙截面,墙顶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抗滑动稳定性验算及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4)基础稳定性验算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5)挡土墙正截面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设计参数 挡土墙墙高H=7m,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L=10m;路基宽度26m,路肩宽度3.0m;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仰斜坡度1:0.25,α=-14.03°,墙底(基底)倾斜度tan 0α=0.190,倾斜角0α=10.76°; 墙顶填土高度a =3.0m,填土边坡坡度1:1.5,β=arctan(1.5)1-=33.69°, 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 =0.5m 墙后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φ=?34,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δ=φ/2=?17,填 土容重γ=18kN/m 3 ;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墙身砌体容重 k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 a σ]=600kPa,砌体容许剪应力[τ]=100kPa,砌体容许拉应力[wl σ]=60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kPa。 2车辆荷载换算 0.78m 3主动土压力计算 3.1计算破裂角θ ===18 140γq h

挡土墙设计说明书

挡土墙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的规范为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设计参数 1) 设计汽车荷载:公路--Ⅱ级; 2) 路基宽度:; 3) 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f0=; 4) 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φ=35°; 5) 墙背填料重度r=18KN/m3 ; 6) 墙身重度rk=24KN/m3 ; 7) 挡土墙稳定系数:抗滑动稳定系数kc≥; 抗倾覆稳定系数ko≥。 3、材料要求 1)K4+765~K4+790段挡土墙墙身及基础采用水泥砂浆砌MU40片石;K790~K4+810段挡土墙墙身采用水泥砂浆砌MU40片石,基础采用C20片石混凝土。片石强度等级不低于MU40级,墙身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 2)片石规格应符合石料有关技术要求。 4、施工注意事项: 1) 挡土墙基底倒坡为:1,应切实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得任意 改缓或改陡基底倒坡,以免影响墙身稳定。 2) 挡土墙施工时,基底土壤的容许承压应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时,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和墙趾外襟边宽度必须满足设计的最低尺寸要求,对于粗粒土地基的基础埋置深度≥、墙趾外襟边宽度≥2m,强风化硬质岩石或弱风化软质岩石地基的基础埋置深度≥、墙趾外襟边宽度≥1m。 4)挡土墙位于沿路线方向的纵坡小于或等于5%时,挡土墙的基底可布设成与路线相同的纵坡;若路线纵坡大于5%时,应将基底随地形变化布设成水平台阶,且每一台阶的水平长度不得小于米,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3。 5)挡土墙一般应安排在旱季施工,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及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放样,以确保施工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6)挡土墙基坑开挖的位置、深度及基底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如地基承载力与设计图的要求不符,或者地基承载力虽然满足设计要求,但地基土为粉土、粘土、易软化的软质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粘土岩及泥灰岩等)时,不得直接作为挡土墙基础的持力层,应根据开挖后实际的地质、水文情况,采取加深基础埋置深度、换填砂砾垫层及砂桩加固等措施,并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实施。 第 2 页共 2 页 7)挡土墙墙基开挖应采取开槽的方法,不得将墙趾外原地面挖成平台,以保证基础嵌入原状岩层或土层;开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保留10-20厘米的土厚,在基础施工前突击开挖,并修凿平整,经监理工程师验基后,立即砌(浇)筑基础。 8)挡土墙及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夯实,墙趾部分的基坑回填,应做成外倾斜坡,土质地基应将基坑用粘性土回填夯实,以免积水下渗软化墙基。 9)砌筑的砂浆及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时应按确定的配合比选用组成材料,要求采用机械拌和并按规定检查砂浆及混凝土的标号;挡土墙砌筑应严格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加强养生,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