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7982475.html,

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

作者:周明珍温丽娟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麻醉和外科并发症。本文综述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止术中病人低体温的护理。

【关键词】围手术期;低体温;护理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间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体温,而围术期由于各种原因使该平衡破坏。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而术中低体温是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核体温低于36℃以下,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可达50%-70%。围手术期的低体温可导

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如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和住院时间的延长等应引起重视。

1 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1心理因素患者因恐惧、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对外界事物反应加强,会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了回心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过于紧张焦虑的患者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体温。

1.2室温手术室环境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2-24℃,室温

1.3手术床、棉被手术病人躺在太凉的手术床或盖太凉的棉被可通过传导作用丧失体内热量。

1.4通风设备气流的交换室内通风设备通过对流散热的比例高达61%,蒸发散热为19%。

1.5麻醉及麻醉用药的影响麻醉剂对体温调节抑制作用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大脑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神经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但麻醉剂的使用既损害中枢温度调节,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

1.6输液和输血术中病人输入大量低温的液体或快速输注大量冷藏库血,则对病人机体中液体造成“冷稀释”作用,从而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1.7皮肤的暴露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皮肤是体内热量散发的主要部位,手术过程皮肤消毒时裸露皮肤面积较大、碘酒酒精涂擦病人皮肤上的挥发作用、使用冷液体冲洗体腔、大手术胸腹腔长时间暴露等,使外周血管出现收缩反应,热量丢失,体核温度可下降至33-35℃之间。这是手术导致体内热量散失的重要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