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地图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测量与地图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测量与地图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测量与地图学》作业二

一、选择题

1水准面的铅直距离称为( B)。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假定高程

D、指定高程

2、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A、5

B、3

C、2

D、4

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4、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5、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A、+0′24″

B、-0′24″

C、+0′12″

D、-0′12″

6、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 A )m。

A、-0.016

B、0.016

C、-0.032

D、1.987 ( -h2/2s)

7、用一把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25M的钢尺量得某段距离为221.756M,则该距离的尺长改正为( A)。( 1-(30.0025/30))* 221.756M

A、0.0185

B、-0.0185

C、0.5544

D、-0.5544

8、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 )m。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9、水准仪的使用步骤为( A)。

A、粗平 -- 照准 -- 精平 -- 读数;

B、安置 -- 精平 -- 照准 -- 读数;

C、粗平 -- 精平 -- 照准 -- 读数;

D、安置 -- 照准 -- 精平 -- 读数。

10、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B)m。

A、1.678

B、3.074

C、0.698

D、2.376

11、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 。

A、90°

B、180°

C、270°

D、360°

12、A、B的往测为213.41m,返测为213.35m ,其相对误差为(B )。

A、1/3000

B、1/3500

C、1/4000

D、1/5000

13、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D、中误差

14、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C)m 。

A、± 0.001

B、±0.002

C、±0.003

D、±0.004

15、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坐标为:xA=100.01m, yA=200.04m;xB

=150.01m,yB=150.04m,则AB距离为(B )。

A、50.00 B 70.70 C、100.00 D、141.42

16、相对高程的起算面为( C ).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任一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

17、J6型光学经纬仪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是( A ).

A、±6″

B、±3″

C、±12″

D、±9″

18、象限角的范围是( B ).

A、0°~180°

B、0°~90°

C、0°~360°

D、90°~270°

20、高程测量中,最精确的方法是( B )。

A 、三角高程

B 、水准测量

C 、气压高程

D 、绝对高程

21、三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双面尺进行读数,若后视尺尺常数为4.687米,当后视黑尺读

数为1.478米,前视黑尺读数为1.234米,则正确的前视红尺面读数应为( D )。

A 、6.265米

B 、6.6165米

C 、0.244米

D 、6.021米

22、已知A、B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为100米,其在1:500的地形图上的距离是

( D )。

A、0.2mm B、2mm

C、20mm D、200mm

二、填空题

1、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

2、距离丈量通常使用的主要工具有钢尺、皮尺、测绳、经纬仪;辅助工具有花杆、插钎、和垂球等。

3、各种DJ6级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大致相同,它主要由____照准部、_水平度盘___和_基座 ___

三部分组成。

4、角度测量包括__水平__角测量和__竖直__角测量。

5、采用精确密方法测设已知长度的水平距离时,需进行尺长 __改正, 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

6、经纬仪各轴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 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十字丝的竖丝垂直于横轴、视准轴垂直于水平轴、水平轴垂直于竖轴。

7、视距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直线定线、测量和记录。

8、观测水平角时,当需要观测几个测回时,规定要将水平盘的起始读数改为1800/m (m为测回数)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度盘分划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9、视距测量中,视线水平时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公式是D=kn,H=i-l ;视线倾斜时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公式是D=kncos2α , h=Dtgα+i-l

10、已知某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f x=-72mm;f y=+32mm;导线全长为351m,则导线全

长相对闭合差为1/2103 。

11、四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是:水准仪等级为DS3 、视线长度为≤100m、前后

视距差为≤ 5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5 mm 。

二、名词解释

1.视差:

2.直线定线:

3.转点:

4.方位角:

5. 直线定向:

6.高差闭合差:

7.水平角:

8.测站:

9.对中(经纬仪)

19.整平

11.竖直角

12.竖盘指标差

13.2C值

14.测回法

15.坐标正算

16.坐标反算

三、简答题

1、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些?

2、.水准路线形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3、微倾式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其中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什么?测量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安置经纬仪时,要求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对中、整平?

6、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在距离测量及高程测量中的限度是多少?

7、水准测量由后视转为前视时,能否再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8、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如何表示的?

9、钢尺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数是什么?如何计算?

10、高差闭合差与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有什么不同?

11、如已知经纬仪竖盘存在指标差,你能否测出正确的竖直角?其角值如何计算?

12、丈量AB边长往测为106.962米,返测为106.932米,试求丈量相对精度?

四、计算题

1.请将图中的水准测量观测数据填入表中,计算出各点的高差及B 点的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10分)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

2.钢尺丈量AB 的水平距离,往测为375.31m ,返测为375.43m ;丈量CD 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63.37m ,返测为263.47m ,最后得距离D AB 、D CD 及它们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 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

()”

B

4.下图所示附合水准路线,已知水准点A、B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试求1、2、3点高程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

1. 用J6经纬仪按测回法测水平角,观测数据如图所示,试计算∠AOB的角值。

1650 31'51"(注意半测回限差≤36’’)

2.已知导线AB的方位角αAB=30°,且X A=500.00 m,Y A=500.0 m;D AB=240 m.求X B和Y B. (620,707.84) (注意方位角的起始点是真北)

建筑力学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向、作用点。 2、力对矩心的矩,是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效应的度量。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压缩)变形、弯曲、剪切和扭转四种。 4、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的力。 5、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规定受拉为正,受压为负。 6、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的 4 倍。 7、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来的 0.25 倍。 8、在力法程中,主系数δii恒大于零。 9、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10、梁的变形和抗弯截面系数成反比。 11、结构位移产生的原因有荷载作用、温度作用、支座沉降等。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C)个约束反力。 (A)一(B)二(C)三(D)四 2.如右图所示结构为(A)。 C.几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3.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A)。 A.大小相等,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D.大小相等。 4.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D),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B.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C.任意转动D.任意移动和转动

5.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C)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不变体系。 A.两根共线的链杆B.两根不共线的链杆 C.三根不共线的链杆D.三根共线的链杆 6.静定结构的几组成特征是(D)。 A.体系几可变B.体系几瞬变 C.体系几不变D.体系几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7.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 D)。 A B C D 8.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B)。 A. F QC(左)=F QC(右),M C(左)=M C(右) B.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C.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D.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9.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应力作为设计依据:[] n σ σ=。其值为极限应力0σ除以安全系数n,其中n为(D)。 A.1≥B.1≤C.<1 D.>1 10.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 1 Z轴的惯性矩为(D)。 A. 12 3 bh B. 6 3 bh C. 4 3 bh D. 3 3 bh 11. 如图所示的矩形截面柱,受F P1和F P2力作用,将产生 (C)的组合变形。 b 2 h 2 h C Z Z1

建筑力学作业+1.2.4.5答案.doc

建筑力学(第二次作业) 1、 T形截面悬臂梁的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截面的惯性矩IZ=10180cm4,y2=9.64cm。已知 P=40kN,许用拉应力40MPa,许用压应力80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15分) 2、T形截面悬臂梁的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截面的惯性矩IZ=10180cm4,y2=9.64cm。已知P=40kN,许用拉应力40MPa,许用压应力80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15分)

解: 3、铁梁的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示,材料的许可拉应力[σt]=40MPa,许可压应力[σc]=60MPa,已知:F1=12kN, F2=4.5kN,I z=765×10-8m4,y1=52mm, y2=88mm。不考虑弯曲切应力,试校核梁的强度。

4、T字形截面悬臂梁的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示,已知截面惯性矩I z=101.7×106mm4,形心坐标yc=153.6mm,试求: (1)最大拉应力; (2)最大压应力。

5、T字形截面悬臂梁,截面形状、尺寸和所受外力如图示。已知Z为形心轴,y C=153.6mm, I z=101.7×106mm 4。材料的许可拉应力[σt]=40MPa,许可压应力[σc]=15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建筑力学(第一次作业) 一、一直梁承受下图所示载荷,请求A、C的支反力。 二、求图示梁的支座反力。

三、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10kN/m,力偶矩M=40kN?m,不计梁重,试求支座A、B、D的约束力。 四、已知:外伸梁ABC的尺寸与载荷情况如图所示,其中:m=2 kN.m,P=3kN,q=1 kN/m。求:A、B两支座处的反力。 答案: 建筑力学(第四次)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资料提纲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第一章测量工作的前期准备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 2、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3、椭球定位—含义:将地面的观测成果划算到椭球体上。 参考托球体 4、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在测量学中地面点 的位置由坐标和高程表示。(坐标及高程的含义) 5、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天文坐标 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托球体上的位置。基准线为法线。 6、投影(此处融合地图学有关投影章节) 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 ①几何投影:方位投影 圆柱投影 圆锥投影 ②解析投影或数学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①等角投影(或正形投影)--特点:经纬线正交、长度比固定、面积和长度变化、比例尺不变适用场合:交通图、洋流图、风向图②等积投影–特点:角度和形态发生变化适用场所:资源分布图③等距投影(任意投影)

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的一种 高斯投影的规律、投影分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见书P11-P13) 7、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 8、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①距离:以10KM为半径的测区内 可忽略不计②角度:测区面积<100K㎡ ,可忽略不计③高程—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地球曲率地他的影响 9、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内容:高程、距离、角度 原则:①精度—先高级再低级次序—先控制再碎步 ②步步有检核 注:控制点与碎步点:若要确定1点的位置,需知道A、B的位置。那么A、B为控制点,1点为碎步点 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点位的测量工作 碎步测量:确定碎步点点位的测量工作 第二章测量的具体工作 一、测高程—水准测量 P 1、水准测量原理:利用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的仪器,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已知一点的高程推算另一点的高程的一种方法。 2、熟悉DS3型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P21-P25 注:粗平时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气泡运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一定要遵循先两个再一个的顺序。气泡永远

川大《建筑力学(Ⅰ)(上)2408》20春在线作业1答案

《建筑力学(Ⅰ)(上)2408》18春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外力偶作用而产生扭转变形,横截面上的最大许可荷载(扭矩)为T,若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则其最大许可荷载为()。 A.2T B.4T C. D. 答案:D 2. A.200 B.100 C.50 D.0 答案:B 3.空心圆轴外径为D,内径为d,其抗扭截面模量(系数)Wp或Wn为()。 A. B. C. D. 答案:C 4.其他条件不变时,细长压杆的长度增加一倍,则其临界压力将()。 A.增加一倍 B.变为原来的1/2 C.增加到原来的4倍 D.变为原来的1/4 答案:D 5.某些受力构件上,例如在()的一点,不属于二向应力状态 A.扭转圆轴横截面边缘上 B.简支梁中性层上 C.悬臂梁横截面内部 D.火车车轮与钢轨接触处 答案:D 6.一标准试件标距原始长度50.00 mm,拉断后标距之间的长度为64.24 mm,则其延伸率? 应为()。 A.28.5 B.28.5% C.22.2

D.22.2% 答案:B 7. A.大小相等 B. C. D. 答案:D 8. A.A B.B C.C D.D 答案:C 9.过平面图形内一点可作无限多对直角坐标轴,图形对每一对直角坐标轴的两个惯性矩之和是()的。 A.为零 B.可大可小 C.总大于对该点的极惯性矩 D.不变 答案:D 10.作用和反作用大小相等、()。 A.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体 B.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体 C.方向相同、作用于同一物体 D.方向相同、作用于不同物体 答案:B 11. A.(1)和(2) B.(2)和(3) C.(3)和(4) D.(4)和(1) 答案:A 12.一人拉车,另一人推车,关于人和车之间的作用问题,有两种说法:(1)人拉车的力大于车拉人的力,(2)人推车的力等于车推人的力。以下四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1)和(2)都不正确 B.(1)和(2)都正确 C.(1)正确、(2)错误

建筑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01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 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 A.固定铰支座 B.固定端支座 c C.可动铰支座 D.光滑接触面 2.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体系中的每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取决于() A. 体系的形式 B. 约束的形式 C. 荷载 D. 无条件,必定处于平衡状态 3. 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A.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 一个平面力偶系 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 无法分解 4. 最大静摩擦力(乙A.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B.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D.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5.

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9. ? A.任意移动 rfi B. 任意转动 一 一 C. 任意移动和转动 4 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6. 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独立的平衡方程。 n A. 4 B. 3 C. 2 n D. 1 8. 一般情况下,平面内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简化中心简化,可以得到一个主矢和主矩( ) A. 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B. 主矢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C.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D.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7. 平面一般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求知量。

平面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一般有( )个。 D. 10. 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为( 方向和作用线 二、判断题(共 20道试题,共 60分。) 1. 光滑接触面对它所约束的物体的约束反力必定沿着接触面的公切线垂直作用在物体上。 ( ) a 错误 A. a B. 正确 2. 力与运动分别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 r A. 错误 正确 B. 3.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 ) A. B. r : C.三 A. 方向和作用点 B. 方位和作用点 C. 指向和作用点

川大《建筑力学上Ⅰ》次作业答案

《建筑力学(上)(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94.0 完成日期:2014年08月04日 01点19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力的平移定理,适合于(). ( A ) A.刚体 B.质点 C.变形体 D.钢材 2. ( C ) A. A B. B C. C D. D 3.应为(). 一标准试件标距原始长度50.00 mm,拉断后标距之间的长度为 64.24 mm,则其延伸率 ( B ) A.28.5 B.28.5% C.22.2 D.22.2% 4. ( D ) A. A B. B

C. C D. D 5.作用和反作用大小相等、(). ( B ) A.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体 B.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体 C.方向相同、作用于同一物体 D.方向相同、作用于不同物体 6.一圆截面直杆两端受到轴向拉力的作用,若将其直径增大一倍,则杆的抗拉刚度将 变为原来的 ( ).倍. ( C ) A.8 B. 6 C. 4 D. 2 7.物体受力F1、F2、F3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必然满足关系: ( ).. ( D ) A.大小相等 B.方向互成120 C.作用线相互垂直 D.. 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8.在梁的集中力偶作用处,其左、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的剪力是()的. ( B ) A.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B.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C.大小和符号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 D.有大小改变的趋势,但符号不变 9.()梁在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压应力绝对值是不相等的. ( C ) A.圆形截面 B.矩形截面 C. T形截面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要点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要点 总体要求:掌握三基:基础理论(概念、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学会三会:认识地图、使用地图、编绘地图。 第1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测量学、地图学、地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 3、地图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4、地图的分类 5、地图的成图过程; 6、地图的功能 第2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大地水准面、方位角、象限角、高程测量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测绘坐标系; 2、测绘的过程; 3、水准测量的原理:H B= H A + h AB,h AB =a-b; 4、水平角测量的原理:β=b-a 5、平板仪测量的原理 三、基本技能 1、直线丈量的一般方法; 2、水准测量的方法; 3、水平角测量的方法; 4、平板仪测图的方法步骤

第3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变形、变形椭圆、长度比和长度变形、面积比与面积变形、角度变形、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比例尺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地图投影的实质; 2、地图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大小的计算方法; 3、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构成方法分类:特点(经纬线网的形状、变形分布规律)和用途;(2)按变形性质分类:投影条件和用途 4、常用的地图投影:如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和优点; 5、比例尺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三、基本技能 1、地图投影的判别和选择 2、比例尺的计算 第4章地图语言 一、基本概念: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地图注记、图例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地图符号的特征和分类; 2、地图符号的量表方法; 3、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作用:形状、尺寸、方向、色彩、亮度和网纹; 4、色彩三要素及其作用; 5、地图注记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6、地图注记的排列方法和位置。 三、基本技能 1、地图符号的设计; 2、色彩的调配; 3、会书写注记。

测量与地图学----计算题

四.计算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8题) 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解:据题意, (1),此丈量结果能满足要求的精度。 (2)设丈量100m距离往返丈量按此要求的精度的误差为 时,则 ,则 ,即往返丈量较差最大可允许相差为。 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1。 注:表中后四栏中的数字为计算数字。表17:距离丈量记录表 3.在对S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和B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1.573m,b1=1.415m,然后将仪器搬到A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1.834m,b2=1.696m,问 (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解:据题意知: (1)正确的高差 (2), 而,=0.02m超过5mm,说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需要校正。

(3)校正方法:水准仪照准B尺,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对准1.676m处,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央,拨调水准管的校正螺旋(左右螺丝松开、下螺丝退,上螺丝进)使气泡居中(或符合),拧紧左右螺丝,校正完毕. 4.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 图1 校核:,,。 5.在水准点B和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已知B的高程为5.612m,的高程为5.400m。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建筑力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建筑力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序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F R =0,主矩M 1≠0,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B )。 A :F R ≠0,M 2≠0; B :F R =0,M 2≠M 1; C :F R =0,M 2=M 1; D :F R ≠0,M 2=M 1。 2. 大小相等的四个力,作用在同一平面上且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C ,试比较四个力对平面上点O 的力矩,哪个力对O 点之矩最大( B ) A .力P 1 B .力P 2 C .力P 3 D .力P 4 3. 两端铰支的等直压杆,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试问压杆失稳时,压杆将绕横截面上哪一根轴转动?(B ) Z y Z 1 y 1 P A. Z 轴 B. Y 轴 C. Z 1轴 D. Y 1轴 4. 如图所示矩形截面,判断与形心轴z 平行的各轴中,截面对哪根轴的惯性距最小以下结论哪个正确?( D ) A. 截面对Z 1 轴的惯性矩最小 B. 截面对Z 2 轴的惯性矩最小 C. 截面对与Z 轴距离最远的轴之惯性矩最小 D. 截面对Z 轴惯性矩最小 5. 指出以下应力分布图中哪些是正确的( D ) · C O P 1 P 2 P 3

A. 图(a)(b) 正确 B. 图(b)(c) 正确 C. 图(c)(d) 正确 D. 图(b) (d) 正确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此力系必然平衡。( × ) 2. 一空间力系,若各力作用线平行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只有3个。 ( × ) 3. 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如考虑附加弯矩的影响,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 4. 下图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矩形截面梁受横向力作用而弯曲时,其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的大小是平均剪应力的3倍。(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横截面面积A=10cm 2 的拉杆,P=40KN ,当α=60°斜面上的σ = 40MPa ,σα= 10MPa ,τα= 。 2.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包括 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剪切 ,扭转 和 弯曲。 3. 空间固定支座的支座反力包括 X , Y , Z , M x , M y , M z 。 4. 如图所示的组合图形的形心坐标c y = 23mm ,c z = 53mm 。 四、作图题(不用写出中间过程,本题共15分。) 1. 作下杆的轴力图。(不考虑自重,分) 2. 作圆轴的扭矩图。(分) 3 3 8kN 6kN 2 2 2kN 2kN 1 1 16kN 14kN 1题图 4题图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笔记

测量与地图学 前11章复习总结 绪论 第一节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分类 一、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测绘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的有关信息。 三、它研究的内容是对这些与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 四、它既要研究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以及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形态;又要结合社会和自然信息的 地理分布,研究绘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前者和后者构成测绘学。 五、测量与地图是测绘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测量与地图学的任务与分类: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科学。 A.其任务主要表现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和其它信息测绘成图。 B.测量学的任务,具体有:1)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确定地面上和空间各点的相对位置或某一坐标系统的统一位置:即把地面上施 测区域绘制成图;3)构筑物放样:将土地及其附属物的开发、利用、建设的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定,即将各种工程设计测设到现场;4)变形监测:已有工程或其它设施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测量。 C.概括起来地图学的任务是:1)研究地图本身及其各要素的表示方法的演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2)研究地球椭球体(或球体)表面描写 到平面上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图投影的变形规律以及不同投影的转换问题;3)研究地图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地图的编绘和复制等一系列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并尽可能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于地图的生产,以缩短成图周期,提高成图质量和增加新的地图品种;4)研究地图的使用、量算以及对地图产品的评价问题等。 三、测量学的发展已经包括以下几个分支学科: 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工程测量学 海洋大地测量学地图(制图)学 测量学 地图学现代科学体系框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地图应用学三个部分 第二节地图的产品 一、随着测绘技术的进步,现代地图及其产品有了明显的变化,已出现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全息像片等新品种。在生产部门,4D 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地图 二、我国规定1:5 000、1 :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1:50万、1:100万等八种比例尺地形 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第一章测量与地图学基础知识 一、水准面:假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海上一个点的铅垂线均与该点的重力方向重合。由于 海水面受潮汐影响而有涨有落,所以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有一个与假想的静止海水 面相吻合,称为大地水准面。 二、地面上选一点P,令P的铅垂线和椭球面上相应P0点的法线重合,并使P0点的椭 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相切。这里的P点称为大地原点,旋转后的椭球面称作参考椭球 面,其包围的形体称作参考椭球体。 第二节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一、坐标 A.地理坐标:天文地理坐标: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用天文经度与天文纬度表示。大地地理坐标:表示地面点在 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与大地纬度B表示。 经纬度:

建筑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01任务0 测试时间: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道试题,共40 分。)10 一、单项选择题(共 ) 1. 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 A. 固定铰支座 B. 固定端支座 C. 可动铰支座 D. 光滑接触面 2.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体系中的每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取决于( 体系的形式A. 约束的形式B. 荷载C. D. 无条件,必定处于平衡状态)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3. A.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B. 一个平面力偶系 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 无法分解)最大静摩擦力(4. A.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B.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同,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D. 方向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反比。 5.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A. B. 任意转动任意移动和转动 C. 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D. 6. )独立的平衡方程。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A. 3 B. 4 C. 5 D. 6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求知量。平面一般力系有(7. A. 4 B. 3 C. 2 D. 1 8. )一般情况下,平面内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简化中心简化,可以得到一个主矢和主矩( A. 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B. 主矢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C.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D. 主矢与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9. )个。平面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一般有( A. 一 B.

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0分,将相应的空格内,对的打“√”,错的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结构受力分析 1、结构就是建筑物中起支承与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 2、静止状态就就是平衡状态。(√) 3、平衡就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 4、刚体就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与形状绝对不改变的物体。(√) 5、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就是使物体移动。( ×)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就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人小。( ×) 9、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之改变。( √ ) 10、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 ) 11、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就是作用于刚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2、平衡力系就就是合力等于零的力系。( √ ) 13、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 14、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移动而作用效果不变。( ×) 15、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16、合力就是分力的等效力系。( √ ) 17、当两分力的夹角为钝角时,其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 ) 18、力的合成只有唯一的结果。( √ ) 19、力的分解有无穷多种结果。( √ ) 20、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 2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汇交力必然使物体处于平衡。( ×) 22、在刚体上作用的三个相互平衡力必然汇交于一点。( √ ) 2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也就是矢量。( ×) 24、当力平行于坐标轴时其投影等于零。( ×) 25、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 ) 26、两个力在同一轴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 ×) 27、合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与。( √ ) 28、力可使刚体绕某点转动,对其转动效果的度量称弯矩。( ×) 29、力臂就就是力到转动中心的距离。( ×) 30、在力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力越大,力矩也就越大。( √ ) 31、在力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力臂越大,力矩就越小。( ×) 32、力矩的大小与矩心位置无关。( ×) 3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力称为力偶。( ×) 34、在力偶中的力越大,力偶臂越大,力偶矩就越小。( ×) 35、力偶不能用力来代替,但可以用力来平衡。( ×) 36、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就是转动与移动。( ×) 37、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或转动而不改变作用效果。( √ ) 38、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与转向不变的情况下,可任意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长短, 而不改变对刚体的转动效果。( √ ) 39、力偶矩的大小与矩心位置有关。( ×) 40、若两个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臂的长短相同,则两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41、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的平行移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42、荷载就是主动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 √ )

《测量学与地图学》复习题集

地图学导论 1、概念:地图地图学 ①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②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2、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数学要素图形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3、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地图的成图方式有哪些? 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 5、实测成图过程可分哪四个步骤?编绘成图过程可分哪四个步骤? ①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②传统编绘成图过程:资料收集地图设计地图原图编绘地图出版准备地图制印 遥感制图法编制专题地图的流程如下: 遥感图像资料获取 遥感图像处理 专题要素信息识别与提取 地理底图编绘与专题要素转绘 6、地图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7、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测量与地图的用途有哪些。 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第六章、地形图的应用 一、名词解释 1.普通地图普通地图使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势、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2.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3. 地理图相对概括地表示制图区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通地

建筑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建筑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 2、力对矩心的矩,是力使物体绕矩心效应的度量。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和扭转四种。 4、轴力是指沿着的内力。 5、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规定为正, 6、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的 7、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来的 8、在力法方程中,主系数δii恒大于零。 9、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和。10、梁的变形和抗弯截面系数成比。 11、结构位移产生的原因有、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C )个约束反力。 (A)一(B)二(C)三(D)四2.如右图所示结构为(A )。 A.几何瞬变体系B. 几何可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3.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A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D.大小相等。 4.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D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B.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C.任意转动D.任意移动和转动 5.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C )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两根共线的链杆B.两根不共线的链杆C.三根不共线的链杆D.三根共线的链杆6.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D )。 A.体系几何可变B.体系几何瞬变 C.体系几何不变D.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7.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 D )。 A B C D 8.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B )。A. FQC(左)=FQC(右),MC(左)=MC(右) B. FQC(左)=FQC(右)-F,MC(左)=MC(右) C. FQC(左)=FQC(右)+F,MC(左)=MC(右) D. FQC(左)=FQC(右)-F,MC(左)≠MC(右) 9.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 [σ]=σ0 n 。其值为极限应力σ0 除 以安全系数n,其中n为(D )。 1 A.≥1 B.≤1

陕师大地图与测量学实习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测量与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科目: 测量与地图学 指导教师: 貟疆薛亮 实习时间: 撰写报告时间:

一、实习区域背景概述 本次实习着重对四个地区进行了考察,一是长安大学,二是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三是临潼骊山,四是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 现对其概述如下: 长安大学地质灾害大型物理模拟实验中心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长安大学共同建设成立,主要有滑坡平台和沉降平台,主要研究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评价和防治。长大地学科机大厦具有土真三轴实验室、非饱和土力学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和地质博物馆。 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空间数据处理及建库、SCADA监控系统设计及实施、3G(GIS、GPS、GSM\GPRS)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 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骊山”。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所在地,因此得名。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离宫别墅众多。其中著名的有西周时营建的举火楼、烽火台以及唐华清宫长生殿遗址,现代史上西安事变的历史见证“兵谏亭”(原“捉蒋亭”)也位于骊山之上。“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泉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曾题诗对骊山胜景以及它的历史地位做了恰当准确的概括。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还有几十处文物胜迹: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寺、举火楼、遇仙桥、秤砣石、鸡上架、三元洞等。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实习目标与任务 1、对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评价和防治有所了解。具象认识观赏石、岩石与矿物和史前生物。 2、了解航测与专题地图编图过程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专题地图设计的技能,学习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3、学会使用罗盘辨别方向、地形野外判读、掌握地图定位和站立点定位的基本方法、掌握GPS数据采集基本方法。 4、学习掌握经纬仪的测量方法。 三、实习内容 专题一实习时间:4月7日上午 实习地点:长安大学研究生院 实习目的:对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评价和防治有所了解。具象认识观赏石、岩石与矿物和史前生物。 1、在长安大学地质灾害大型物理模拟实验中心,了解了滑坡的防治,并初步认识了模拟桥段的沉降平台和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建筑物断开来防治由于地震和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灾害的变形缝,了解了滑坡实验与平面实验。 2、参观长安大学的重点实验室,在非饱和土力学实验室中,我们认识了压力

测量学期末重点总结

测量学:研究和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以及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放样,研究地球或其某一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科学测量学的两大任务:图上→实地;实地→图上 测量学的分类:1.大地测量学:测量与描绘地球表面形状。2.地形测量学:测定地物、地形并绘制地形图。3.工程测量学:各项工程各个阶段的测绘工作。4. 制图学:制图理论、工艺技术和应用等的科学。 地图特点:①地图是客观世界的缩小版,缩小须符合一定比例尺②地图以平面形式(纸、屏幕)表现了球面世界③地图准确的反映了实体的位置及实体间的邻接关系④地图是客观世界的概括⑤地图中对实体的表示须采用标准的符号库 地图涵义: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制图综合的方法,以专门的图式符号系统把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就是地图。 地图学定义: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一门学科。 地图学分支:①理论地图学②地图制图学③应用地图学 水准面: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参考椭球面:接近大地水准面而又规则的数学形体。 参考椭球体的定位:确定椭球体与大地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固定下来。 高斯投影——等角投影(角度变形为零),也叫正形投影。 投影分带:①6o分带:从首子午线起,自西向东经差6o分一个带,全球共分60带。编号为1、2、……60,其轴子午线经度L0与带号N6间的关系为:L0=6N6-3② 3o分带:从经度1o30’这条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经差3o为一带,全球共分120带。编号为1、2、……120,其轴子午线经度L与带号N3间的关系为:L=3N3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A表示A点的高程。 相对高程:从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 A表示A点的相对高程。hAB=HB-HA=H’B-H’A 比例尺:图上某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比例尺精度:图纸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会换算)例如:1:1万的比例尺的精度是1m。 选择比例尺的方法标准:图上需要表示出的最小地物有多大,两点间的距离要精确到什么程度地图比例尺大小怎么分辨:大比例尺地图范围大,不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范围小,详细 测量基本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差测量。 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从单个误差看其大小和符号的出现,没有明显的规律,但从一系列误差总体看,则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真误差公式:△=V观测-V真值 例题1:一段距离的真实长度为237.57m,某人一次观测得到的距离为237.48m,求此次观测的真误差?△=V观测-V真值=237.48-237.57=-0.09m 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n次观测,结果为l1、l2……l n。每个观测值真误差分别为△1、△2 ……△n。取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之平方根m,作为评定这组观测值精度的标准,即:m=±[(△12+△22+……△n2)/n]1/2 =±(△△/n)1/2,称m 为中误差或者叫均方差。 例题2:设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角度进行了六次观测,观测结果见下表,经精密仪器测定,该角度值为71°32′02″(因其观测精度很高,相对本例的观测值来说可视为真值)。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0分,将相应的空格内,对的打“√”,错的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结构受力分析 1、结构是建筑物中起支承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2、静止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3、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刚体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状绝对不改变的物体。(√) 5、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移动。(×)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人小。(×) 9、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之改变。(√) 10、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11、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刚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平衡力系就是合力等于零的力系。(√) 13、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14、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移动而作用效果不变。(×) 15、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16、合力是分力的等效力系。(√) 17、当两分力的夹角为钝角时,其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18、力的合成只有唯一的结果。(√) 19、力的分解有无穷多种结果。(√) 20、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2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汇交力必然使物体处于平衡。(×) 22、在刚体上作用的三个相互平衡力必然汇交于一点。(√) 2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也是矢量。(×) 24、当力平行于坐标轴时其投影等于零。(×) 25、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6、两个力在同一轴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 27、合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28、力可使刚体绕某点转动,对其转动效果的度量称弯矩。(×) 29、力臂就是力到转动中心的距离。(×) 30、在力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力越大,力矩也就越大。(√) 31、在力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力臂越大,力矩就越小。(×) 32、力矩的大小与矩心位置无关。(×) 3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力称为力偶。(×) 34、在力偶中的力越大,力偶臂越大,力偶矩就越小。(×) 35、力偶不能用力来代替,但可以用力来平衡。(×) 36、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转动和移动。(×) 37、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或转动而不改变作用效果。(√) 38、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的情况下,可任意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对刚体的转动效果。(√) 39、力偶矩的大小与矩心位置有关。(×) 40、若两个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相同,则两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41、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的平行移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42、荷载是主动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

地图测量学复习

1. 什么是水平角?经纬仪如何能测水平角? ? 答:水平角定义:(1)为地面上O 点至A 和B 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P 上投影的夹角β,称为水平角。 (2)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二面角。 2. 什么是竖直角?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答: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值小于等于90度; 仰角为0~90;俯角为-90~0;视线水平时竖直角α=0°。 1.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何作用? 答: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 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特性: 唯一性、等位面、 不规则曲面; 作用: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 2.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几种?各有何特点?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 答: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4. 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两点间的高差如何计算? 答:绝对高程H (海拔):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H':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高差h :地面两点高程之差;''A B A B AB H H H H h -=-=。 5. 什么是测量中的基准线与基准面?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与基准线与基准面建立联系? 答:重力方向线即铅垂线,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上统一以大地水准面为野外测量工作基准面。地面点空间位置一般采用三个量表示。其中两个量是地面点沿投影线(铅垂线)在投影面(大地水准面)上的坐标;第三个量是点沿着投影线到投影面的距离(高度)。 6.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哪些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答:测量工作应遵循两个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为了减少误差结累;加快测量速度,这项原则是对总体工作);前项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从而保证成果质量,是对测绘具体工作)。 2.何为视准轴?何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 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主条件?为什么? 答:水准仪的轴线主要有:视准轴CC ,水准管轴LL ,圆水准轴'L 'L ,仪器竖轴VV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L 'L ∥VV ); 2) 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中丝应水平); 3) 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LL ∥CC )。 H I =48.966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