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温馨提示:1.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变化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

2.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也不是反应前后分子数守恒。

3.不能把“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简单地理解为“各种反应物”,因为化学反应中往往存在“某些物质过量”的问题。

2.化学反应的实质(1)宏观上,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在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组成物质的种类不变。

(2)微观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变化。

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设计常利用天平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容器内进行。

5.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4)判断化学反应或反应类型例1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Zn(NO3)2+2H2O+2X↑,则X为( ) A.H2B.NH3C.NO D.NO2例2 2.3 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例3 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 g A与24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 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56 g B.62 g C.52 g D.60 g例4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0 80 10 25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11 0 1 3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A、A+B→C+DB、B+C+D→AC、A→B+C+DD、B+D→A+C例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物质质量/g 90 10 8 2反应后物质质量/ g 11 59.25 29.75 12该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例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拓展]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4.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易错易混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练习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20 m16 14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50 A.m的数值为64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D .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2.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6.5g 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混合物为Zn ,Mg ,m 可能是0.2g B .若混合物为Zn ,Fe ,m 等于0.2gC .若混合物为Zn ,Fe ,m 等于0.1g ,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D .若混合物为Zn ,Mg ,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A .40%B .60%C .30%D .50%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I (浓)=====△MnCl 2+2X+Cl 2↑,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H 2O B. H 2O 2 C. HClO D. O 25.下列有关“2CO+O 2=======点燃2CO 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 .若56g 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 2的质量一定是32gB .若16g O 2参加反应,则生成CO 2的质量一定是44gC .若10g CO 2生成,则消耗CO 和O 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 .若5g CO 和2g O 2混合点燃,则CO 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6.在某H 2O 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 该H 2O 2溶液中加入1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 .1gB .1.6gC .4.2gD .8.5g7.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 2。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①参加化学反应时,所给予的物质不一定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②“质量总和”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
①该定律的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

(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守恒
(生成物与反应物均是气体,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的物质的质量,不是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

例:2g氢气与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多少g的水?
C+O2 点燃
CO2
1.12g碳与4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生成多少g的二氧化碳?
2.12g碳与16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2g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
⑴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①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
②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③反应条件
④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⑤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之间的体积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涉及物 理变化。 4.“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该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 质量,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质量无关。 5.“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 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思考: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 烧后质量减小了,而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请你分 析下这些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木炭燃烧 C + O2 CO2 生成物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所 以质量减少了。
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不变 【解析】选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 质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不改变; 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2 g氢气在16 g氧气中燃烧,生成18 g水
量轻,故D正确。
3.如图所示,每两分子的甲反应后生成一分子的乙和两 分子的丙。已知甲、乙、丙分别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丙 物质的化学式是( )
A.A2
B.AB2
C.A2B
D.A4B2
【解析】选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则2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A原子,2个B原子,则丙的化学
式为A2B,故选C。
4.m g汽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总和是( )
A.等于 m g
C.大于 m g
B.小于 m g
D.无法判断
【解析】选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汽 油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 因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一定大于汽油的质
量。
Hale Waihona Puke 5.(2009·达州中考)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

质量守恒定律是

质量守恒定律是

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

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也称物质不灭定律。

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A+B=C+D的化学反应,其中A和B的质量和等于C和D的质量和。

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不会变的。

物质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但是,一个物体在作用时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质量才会相同,若是在大气中,某些反应质量会变重,是因为与空气结合。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基本介绍中文名:质量守恒定律外文名: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别称:物质不灭定理提出者:罗蒙诺索夫提出时间:1756年套用学科:物理化学适用领域范围:巨观物质、微观物质适用领域范围:功能转换定义,解释,验证,范围,发展,套用领域,物理套用,化学套用,综合套用,套用实例,影响,发现者,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2)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3.适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无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典例1(2020·葫芦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B.1 L氢气和8 L氧气反应,能生成9 L水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D.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不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故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9 L水,故不正确;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故正确;D、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小试牛刀
【例7】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
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作
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
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 式是( )
A.O2
B.CO
C.Mg(OH)2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小试牛刀 【例1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分子的数目 三个可能改变 物质的状态
元素的化合价
2
学习殿堂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
小试牛刀
【例1】下列事实:
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
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
③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
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
应固体质量小;
小试牛刀
【例1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学习殿堂
4.微观解释 以水通电分解为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规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③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①适用范围: 化学变化②守恒的方面: 质量,不是体积③“参加化学反应的”----真正参与化学反应的那部分质量(注意过量的情况)【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二.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化学方程式。

实例:C+O2 CO2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例:C+O2 CO2 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端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等式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2)注:在短线上注明条件。

常见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3)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总数相同。

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4)标: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①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②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5)查:检查是否写对了。

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种类不变例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等于镁条质量B.小于镁条质量C.大于镁条质量D.与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例3.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B.4P和5P等于2 P2O5C.在点燃条件下,4个磷和5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D.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例4.在X+2O2CO2+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CH4B.C2H5OHC.CH3OHD.CO例5.已知R+2O2 =CO2+2H2O,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恰当的是()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例6.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B.7克C.8克D.6克例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 g B.11 g C.8 g D.5.5 g例8.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1) C2H2 + O2CO2+H2O (2) 2HgO 2Hg + O2(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4) Zn + CuSO4 === Cu↓ + ZnSO4例9.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u + O2 CuO Al + O2 — Al2O3 Fe + HCl — FeCl2 + H2HgO Hg + O2↑ KMnO4 K2MnO4 + MnO2 + O2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①⑥D.①③⑥2.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②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而总质量却不变呢?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分解重新组合聚合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围观解释
结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练一练
1、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3L水,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3.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
B.2g氢气与18g 氧气反应生成20g水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D.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4、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__克.
5、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归纳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中考链接:
一、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2、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该物质( )
A.一定是氢气
B.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氢元素
D.一定含有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二、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3、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 + 5CO =I2 + 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则X的化学式为。

4、在反应Y2+2Z 4XY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2
B.X2Y
C.X3Y4
D.XY2
三、微粒图形分析
5.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C.该示意图中共有3种分子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
为1∶1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考查理解质量守恒)
8、在右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 __。

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x为79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 g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