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复习提纲

一、期末考卷题型

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二、知识点复习

1. 统计学分类、指标、变量、参数、统计量等概念,以及各种统计图形;

2.统计数据的相关内容,以及测量数据分布的测度的描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 3. 调查的各种方式; 4. 组距数列的相关概念。

5. 置信区间的相关概念,以及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

6. 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

7. 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

8.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相关知识;

9. 一元、二元回归模型的EXCEL操作结果的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10. 时间序列的各种分类;平均速度等指标、移动平均法的概念等;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 11.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制作综合指数要点和原则,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

1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

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1.算术平均数。也叫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主要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

2.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主要用于测度定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是先根据出现次数确定众数所在组,然后利用下列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M?L?0f?f?1?i (f?f?1)?(f?f?1) 3.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主要用于测度定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先根据公式

N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2N?Sm?1中位数的近似值: M?L?2?i efm4.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x?Me?Mo,数据是对称分布; x<Me<Mo,数据是左偏分布; x>Me>Mo,数据是右偏分布。例题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

人均月收入400以下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合计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

数、中位数。

2

户数 50 100 450 xx年收入情况,抽取一个80户组成

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出每户农民年平均收入为3210元,标

准差为xx年平均收入和全村年总收入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

区间。

例题2:有一大批糖果,现从中随机地取16袋, 称得重

量(克)如下: 506508499503504510497512 ,设袋装糖果的

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试求总体514505493496506502509496

均值? 的置信水平为的置信区间.

例题3:为调查某市郊区72000户农民家庭中拥有彩电

的成数,随机抽取了其中的400户,结果有92户有彩电,

试求总体成数和拥有彩电户数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三.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

确定样本容量首先必须满足抽样推断需要达到的置信

度和精确度,可以根据估计总体均值确定样本容量、和根据

估计总体比率确定样本容量。

2Z???22(1)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X222

(2)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2Z??p(1?p)?p

(3)有限总体问题 A.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

确定:n?2Z???2N2

2?XN?Z???222B. 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n?4

2Z??p(1?p)N2?pN?Z??p(1?p)222

例题1:检验某食品厂本月生产的10000袋产品的重量,根据上月资料,这种产品每袋重量的标准差为25克。要求在%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平均每袋重量的误差范围不超过5克,应抽查多少袋产品?

例题2:一个市场分析人员想知道:为了确定某小区内看过某种报纸广告的家庭占多大成数,想要从该区抽选多少家庭作样本。这个居民区共有1000户,分析人员希望以95%的置信度对这个成数作出估计,并使估计值处在真正成数附近范围之内。在一个先前抽取的样本中,有25%的家庭看过这种广告。试问应抽取多大的样本?

例题3:回顾本章开头的引例(已知X=4小时,n=100,?=小时)如果已知居民每天观看该电视台节目时间的总体方差为1小时。试求:

(1)该地区内居民每天观看该电视台节目的平均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度是95%); (2)如果要求估计的误差不超过27分钟,这时置信度是多少?

四.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

类型条件检验统计量 (1) H0,H1 拒绝域 H0:???0 H1:???0 H0:???0 H1:???0 H0:???0 H1:???0 H0:???0 H1:???0 z?Z?/2 z?Z? I 正态总体 ?2已知 Z?x??0?n (2)

(3)z??Z? (1) 正态总体II (n?30) t?t?/2?n?1? t?t??n?1? t??t??n?1? t?x??0Sn (2)(3) ?2未知

H0:???0 H1:???0 H0:???0 H1:???0 5

方差分析表方差来源组内平方和自度均方和 F 值 F?SA(m?1)=? SE(n?m) 临界值 SA SE ST m?1 SA?SA m?1

组间总和 n?m n?1 SE?SE n?m Fa

例题1:(第五章习题)某牌号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 000小时,厂家采取改进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 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

例题2: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

油习惯。在一周内,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

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加仑,样本标准差是加仑,有

19人购买无铅汽油。试问以的显著性水平,是否有证据说明

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

例题3:某电器零件的平均电阻一直保持在Ω,改变加

工工艺后,测得100个零件的平均电阻为Ω,如改变工艺前

后电阻的标准差保持在Ω,问新工艺对此零件的电阻有无显

著影响(α=)?

6

例题4:从某种试验物中取出24个样品,测量其发热量,

计算得x=11958,样本标准差s=323,问以5%的显著水平是否可认为发热量的期望值是12100(假定发热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例题5. 有一批产品,取50个样品,其中含有4个次品。在这样情况下,判断假设H0:p≤是否成立(α=)?

五.一元、二元回归模型EXCEL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例题1:

例题2:P278

7

六.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

1、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水平指标动态指标序时平均数序时平均数环比增长量定基增长量平均增长量计算公式 a??ai/n 1 1a1?a2???an?1?an 2a?2 n?1a?a4a1?a2?f1?3?f2 a?(22 a?an ???n?1?fn?1)?2 (f1?f2???fn?1) c?a/b △?at?at?1 △?an?a0 △?(an?a0)/n 2?(at?a0)△? n(n?1)说明适用于时期总量指标和按日连续登记的时点指标数列。适用于不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指标数列。适用于不连续登记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指标数列。分子 a和分母b 按各自数列的指标形式参照(1)、(2)、(3)求序时平均数。水平法适用

于多期增长量平稳变化的数列。累计法适用于各期增长变化较大的数列。 8

速度指标环比发展速度定期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年份aa1a2 ,,?,na0a1an?1 aa1a2 ,,?,na0a0a0 n nx?xi i?1 x?x2?x3???xn??aia0 ? 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几何平均法适用于水平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累计法可查《平均发展速度查对表》。平均发展速度-100% xx年末居民存款余额如下表:存款余额 7 034 9 110 11 545 14 746 21 519 29 662 试计算该地区“十五”期间居民年平均存款余额。

例题2、某工厂xx年第一季度人事变动资料登记如下:日期人数资料 1月1日 258 1月25日 264 2月4日275 3月6日 270 3月23日 273 直到3月底均为273人,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厂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例题3、某酿酒厂成品库xx年各月库存量资料如下:月份库存量 1月1日 326 2月1日 330 4月1日 335 6月1日 408 9月1日 414 12月1日 412 另:xx年初的库存量为400箱。试计算该成品库xx年的平均库存量。

9

2、季节变动的测定按月平均法季度年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三年合计同季平均数季节指数% 季度 (1)同季平均数 (2)趋势增量 (3) =(1)-(2) (4)季节

指数% 一二三四全年12个季度合计 12个季度平均 100% 长期趋势剔除法一二三四平均 12个季度平均——总平均(无趋势) 100% 例题4 (习题7)某商店xx年各月销售量资料如下,用按月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月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 80 150 240 280 345 2 60 90 150 140 210 3 20 40 60 80 90 4 10 25 40 30 45 5 6 10 20 12 10 6 4 8 11 9 9 7 8 12 32 37 18 8 12 20 40 48 32 9 20 35 70 83 65 10 50 85 150 140 180 11 210 340 420 470 450 12 250 350 480 510 530

七.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

1、

指数化因素×同度量因素总量指标 = 综合指数= 指数化因素×同度量因素总量指标

所要研究其变动程度的引入一个同一时期的经济量,

两个时期的某一经济变量起到媒介或权数的作用用10

2、数量指标的综合指数以基期价格计算

的报告期销售额 ?q1?P0?q1P0

销售量指数?? 基期实际销售额 ?q0?P0?q0P0 报告期和基期的销售基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量,为指数化

因素该指数说明多种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分子、分母之差: ?q1P??q0P0??(q10 说明产量变动带来的销售额的增量。

?q0)?P03、质量指标的综合指数

报告期实际销售额价格 ?P?q1?Pq111??

指数 ?P0?q1?P0q1

报告期销售量以报告期销售量报告期和基期的价格

计算的基期销售额

该指数说明多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

q??P0q1??(P1?P0)?q1分子、分母之差: ?P11说明价格变动带来的销售额的增量。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原则:

同度量因素与指数化因素相乘后必须是有实际经济意义的总量指标;数量指标指数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比较:用哪种公式好?

?销售量 Kq?

指数Kq?q1?q0p0q0?qP?10?q0p0?q0P0?q1p1?qP?11q?q0P1?0?q1p 1q1价格

指数

?P1q1?P1q1KP??P0?P0q1?P1q1P1?KP?P1?P0q0P0?Pq?10

?P0q011 ?P0q0例题1: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

品种白菜黄瓜萝卜西红柿合计销售量 ( 公斤 ) 基期 550 224 308 168 1250 计算期 560 250 3xx年单位成本 1100 1000 3000 —— xx年产量 138 90 60 ——单位成本 1050 1000 3100 ——产量 100 90 70 ——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15

10. 某仓库某年产品库存量资料如下:

某仓库某年产品库存量日/月 1/1 1/4 1/9 31/12 库存量求该仓库当年平均库存量。

11.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万亿元。“九五”的奋斗目标是,到xx年增加到万亿元;远景目标是,xx年比xx年翻一番。问:按这一目标,“九五”期间有多大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6-xx年平均每年发展速度多大才能实现远景目标?

12.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下:产品 A B C 计量单位件个公斤出厂价格基期 8 10 6 报告期 8.5 11 5

基期13500 11000 4000 产量报告期15000 10xx

年 ??pq??pq?(元)

?产品 xx年产量单位成本z0 1100 1000 3000 ——销

售额单位成本z1 1050 1000 3100 ——产量qz qz qz 001011q甲乙丙合计 0 q1 1000 1000 3100 1000 100 90 70 —— 138 90 60 ——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为:kq????% 41?q0z0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为:

?q1z0??q0z0??41?(万元)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

kz????%

?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为:

?q1z1??q1z0????(万元)

????3??5??422210、平均库存量??(万元)

3?5?419

11、(1)平均增长速度:?1?% ?2?%

产值 q1 15000 10xx年平均每年发展速度:1512.计算

结果如下表:产品 A B C 合计计量单位件个公斤—

出厂价格 p0 8 10 6 — 110产量 q0 13500 11000 4000 —

p1 11 5 — pq?总产值指数=

?pq0?263700?%

242000?pq??pq11001000?21700元

产量指数=

?pq?pq0010?250800?%

242000??pq??pq11?8800元

出厂价格指数=

?pq?pq1101263700?%

250800?pq??pq01?12900元

20

统计学复习提纲

一、期末考卷题型

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二、知识点复习

1. 统计学分类、指标、变量、参数、统计量等概念,以及各种统计图形;

2.统计数据的相关内容,以及测量数据分布的测度的描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 3. 调查的各种方式; 4. 组距数列的相关概念。

5. 置信区间的相关概念,以及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

6. 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

7. 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

8.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相关知识;

9. 一元、二元回归模型的EXCEL操作结果的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10. 时间序列的各种分类;平均速度等指标、移动平均法的概念等;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 11.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制作综合指数要点和原则,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

1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

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1.算术平均数。也叫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主要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

2.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主要用于测度定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是先根据出现次数确定众数所在组,然后利用下列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M?L?0f?f?1?i (f?f?1)?(f?f?1) 3.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主要用于测度定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先根据公式

N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2N?Sm?1中位数的近似值: M?L?2?i efm4.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x?Me?Mo,数据是对称分布; x<Me<Mo,数据是左偏分布; x>Me>Mo,数据是右偏分布。例题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

人均月收入400以下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合计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

户数 50 100 450 xx年收入情况,抽取一个80户组成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出每户农民年平均收入为3210元,标准差为xx年平均收入和全村年总收入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例题2:有一大批糖果,现从中随机地取16袋, 称得重量(克)如下: 506508499503504510497512 ,设袋装糖果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试求总体514505493496506502509496均值? 的置信水平为的置信区间.

例题3:为调查某市郊区72000户农民家庭中拥有彩电的成数,随机抽取了其中的400户,结果有92户有彩电,试求总体成数和拥有彩电户数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三.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

确定样本容量首先必须满足抽样推断需要达到的置信

度和精确度,可以根据估计总体均值确定样本容量、和根据

估计总体比率确定样本容量。

2Z???22(1)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X222

(2)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2Z??p(1?p)?p

(3)有限总体问题 A.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

确定:n?2Z???2N2

2?XN?Z???222B. 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4

2Z??p(1?p)N2?pN?Z??p(1?p)222

例题1:检验某食品厂本月生产的10000袋产品的重量,

根据上月资料,这种产品每袋重量的标准差为25克。要求在%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平均每袋重量的误差范围不超过5克,应抽查多少袋产品?

例题2:一个市场分析人员想知道:为了确定某小区内

看过某种报纸广告的家庭占多大成数,想要从该区抽选多少

家庭作样本。这个居民区共有1000户,分析人员希望以95%

的置信度对这个成数作出估计,并使估计值处在真正成数附

近范围之内。在一个先前抽取的样本中,有25%的家庭看过

这种广告。试问应抽取多大的样本?

例题3:回顾本章开头的引例(已知X=4小时,n=100,?=

小时)如果已知居民每天观看该电视台节目时间的总体方差

为1小时。试求:

(1)该地区内居民每天观看该电视台节目的平均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度是95%); (2)如果要求估计的误差不超过27分钟,这时置信度是多少?

四.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

类型条件检验统计量 (1) H0,H1 拒绝域 H0:???0 H1:???0 H0:???0 H1:???0 H0:???0 H1:???0 H0:???0 H1:???0 z?Z?/2 z?Z? I 正态总体 ?2已知 Z?x??0?n (2) (3)z??Z? (1) 正态总体II (n?30) t?t?/2?n?1? t?t??n?1? t??t??n?1? t?x??0Sn (2)(3) ?2未知H0:???0 H1:???0 H0:???0 H1:???0 5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1某车间有30个工人看管机器数量的资料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5 4 3 4 2 6 4 4 2 5 3 4 5 3 2 4 3 6 3 5 4 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答案: 说明:对离散变量,如果变量值的变动幅度小,就能够一 68898884868775737268 75829758815479769576 71609065767276858992 645783817877726170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80分为中,80 —90分为良,90 —100分为优。要求: (1) 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 次数分配表。 (2)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 考试情况。 答案:(1) 个变量值对应一组,用单项式分组。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 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正态分 布”的形态。 3某企业10月份生产情况(单位:台): 计算该企业各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成 %。 计算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全厂产量计划完成96.8%,尚差3.2% 4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工资情况 按月工资(元)分组 企业个数 各组工人所占比重(%) 计算该集团工人的平均工资。 计算表如下 月工资组中值X 各组工人比重 f ( %) f X?丄 f 450 20 90.0 550 25 137.5 650 30 195.0 750 15 112.5 850 10 5.0 合计 100 620.0 x x ?f 620元 f 该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平均工资 620元。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 第一车间头际产量为 190件,完成计划 95%;第二车间实际 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 609件,完成 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95 % 100 % 105 % 100% 3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管理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 ●一个统计总体(单项选择题)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对连续型变量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一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 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1)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2)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3)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4)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这种调查方法是(B)。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 D、普查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 行检验B、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 ●某班级40名学生外语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87 65 86 92 76 73 56 60 83 79 80 91 95 88 71 77 68 70 96 69 73 53 79 81 74 64 89 78 75 66 72 93 69 70 87 76 82 79 65 84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组距为10的分布数列, 绘制直方图(纵轴:频数) ●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某工厂12名工人完成同一工件所需的时间(分钟)为: 3134 29 32 35 38 34 30 29 32 31 26 32 试计算这些数据的众数,极值,极差,平均数,中位数, 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答: Statistics VAR00001 N Valid 13 Missing 0 Mean 31.7692 Median 32.0000 Mode 32.00 Range 12.00 Minimum 26.00 Maximum 38.00 Percentiles 25 29.5000 50 32.0000 75 34.0000 VAR00001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2 ?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 20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品 188件。要求: (1) 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 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 )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解:n =200,n =188 (1)合格率 = 1?^ = 94% n 200 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p(1 — p) 「0.94 x 0.06 J0.0564 . ---------- 0.000282 = 0.01679 = 1.679%(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 p i n , 200 \ 200 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二Z 」p =2 1.68% =3.36% p - :p =94% -3.36% =90.64% p :P =94% 3.36% =97.36% 该批零件合格率区间为: 990.64%乞P 乞97.36% 要求: (1) 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 (2) 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 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 x =1 10% =110% 71 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 解: (1) 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472 二 108.76% a 0 434 a 2 516 109.32 % 472 a g 584 a 2 516 = 113.18% 618 =105.82% a 4 年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个数 …=618一434」84=46 4 4 4 (2)如果从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 3.标志是( 3 )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多项选择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 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 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 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 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 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①该市全部商品销售额②该市商业企业的总和③该市各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④该市所有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 3.统计整理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一个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有_4___。 ①分组标志和指标②数量分组标志值和频数③品质分组标志和频数④分组标志及次数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__1___。 ①230 ②560 ③185 ④515 3.有20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3,5,4,6,5,2,3,4,4,3,4,2,3,5,4,4,5,3,3,4,按上述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___1___。 ①单项分组②组距分组③等距分组④异距分组 4.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_2_____。 ①组中值②组距和组数③全距④总体单位数 多项选择题 1.对离散型变量分组_12345____。 ①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②也可采用组距分组③相邻组的组限可以不重④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 ⑤要按“上组限不在本组内”的原则处理与上组限相同的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_134____。 ①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②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⑤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判断:将某市500家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形 成的变量数列,其次数是各厂的产值数。 4.综合指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将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a ) a.抽象化 b.具体化 c.一般化 d.形象化 2. 加权算术平均方法中的权数为( d ) a.标志值 b.标志总量 c.次数之和 d.单位数比重 3. 某公司有十个下属企业,现已知每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资料,计算该公司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时,所采用的权数应该是(c ) a.企业数 b.工人数 c.实际产值 d.计划产值 4. 计算平均比率最适宜的平均数是(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5. 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6.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 相等,则 ( b ) a.众数为零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c.众数不能确定 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 7.已知甲数列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乙数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由此可断言(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统计学复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 四、计算题 1.某企业的工人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工人人数结构相对指标: (2)分析各工种工人的月工资额2006年比2005年均有提高,但全厂工人的月工资额却下降了,其原因是什么? 解:(1) (2)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月工资额2006年比2005年相比有所提高,但全厂全体工人平均工资却下降20元,其原因是工人工种结构发生了变化。月工资额较高的技术工人的人数比重减少了,从2005年的60%下降为2006年的40%;而月工资额

比较低的辅助工人的人数比重增加了,由2005年的40%提高到60%。 2.某企业所属三个分厂2005年下半年的利润额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计算空格指标数值,并指出(1)~(7)是何种统计指标? (2)如果未完成计划的分厂能完成计划,则该企业的利润将增加多少?超额完成计划多少? 解:

(2)/∑(2)= (4) /∑ (4) =(4) /(2) (4)/ (1) A厂B厂C厂1082 1418 915 1234 1724 1085.71 30.52 42.63 26.85 1358 1637.8 1140 32.84 39.60 27.56 110.05 95 105 125.51 115.50 124.59 合计34154043.71100.004135.8100.0 0 102.2 8 121.11 (1):表中(1)(2)(4)为总量指标,(3)(5)(6)(7)为相对指标。其中(3)(5)为结构相对指标,(6)为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7)为动态相对指标。 (2)B分厂计划利润1724万元,实际只完成1637.8万元。如果B分厂能完成计划,则该企业的利润将增加86.2万元(1724-1637.8=86.2),超额完成计划178.29万元,[(4135.8+86.2)-4043.71=178.29],超额4.41%.(178.29/4043.71=4.41%) 3.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 要求:计算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9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2018年【统计学原理】考试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计算题)(新)1

统计学原理复习(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 5 .5/==∑∑= 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50.291001345343538251515=?+?+?+?== ∑∑f xf X (件) 986.8) (2 =-= ∑∑f f X x σ(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6.9===X V σ甲 305.05 .29986.8===X V σ乙 因为0.305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4.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1.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41252947383430384340 46364537373645433344 35284634303744263844 42363737493942323635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解:频数分布表如下: 2.甲、乙两个生产班组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分别计算两个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并说明哪个班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解: 甲 x=8.5 ,乙x=11.75 σ 甲=2.22 ,σ 乙 =2,74 ∴乙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3.请根据下表资料计算商品数量综合指数、价格综合指数,并运用指数体系对影响销售额的因素进行指数分析。

解:数量指数:%37.112180400 202720K 0001 ===∑∑p q p q q 202720-180400=22320(元) 质量指数:%52.101202720 205800K 0111 ===∑∑p q p q p 205800-202720=3080(元) 销售额总变动指数:%08.114180*********K 0011===∑∑q p q p pq 205800-180400=25400(元) 综合指数体系:)(1804002058000011∑∑q p q p )(1804002027200001∑∑=p q p q )(2027202058000 11 1∑∑?p q p q 绝对数:25400=22320+3080 4.希望集团公司所属三个子公司均生产同类型产品PS-101,它们的单位产品价格及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利用指数体系分析希望集团公司PS-101产品的总产值的变动情况。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题

3、某乡2004年种小麦1000亩,按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36亩进行产量实测。结果,平均亩产为450公斤,亩产量的标准差为50公斤。现在要求用这36亩的情况推断1000亩的情况,试计算:(10分) (1) 平均亩产量的抽样平均误差; (2) 在95%(2 1.96Z α=,0301.2)136(2 =-αt )的概率保证下,估计平均 亩产量的置信区间; (3) 在概率为95%的条件下,估计1000亩小麦总产量的区间 3、解:(1)抽样平均误差; 18.81000 36 13650 12 2 =-= -= )()()(N n n S x σ(公斤) (2)平均亩产量的置信区间: 03 .1645018.896.14502 ±=?±=?±=)(x Z x σμα 即:433.97~466.03公斤之间 (3)总产量的区间:[433.97?1000;466.03?1000],即433970公斤~466030公斤之间

5、1999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 销售量和销售额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 格。 5、解: X(甲)=(∑xf)/∑f=(700*105+120*900+137*1100)/2700=123.04(元/件) X(乙)=(∑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117.74(元/件)

6、某乡甲、乙两个村的粮食生产情况如下: 试分别计算甲、乙两个村的平均亩产。根据表 列资料及计算结果,比较分析哪一个村的生产 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并简述作出这一结论的 理由。 X(甲)=(∑M)/(∑M/X)=675000/(25000/100+150000/150+500000/400)=270(kg/亩) X(乙)=(∑xf)/∑f=625000/2500=250(kg/亩) 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但由于甲村的平原地所占比重大,山地所占比重小,乙村则相反,由于权数的作用,使得甲村的总平均单产高于乙村。 4、某农技站试验两种油菜新品种,各试验了5个田块(每块面积均为2亩),其 收成如下:(10分)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00974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 c = 56 + 8x,这意味着( C ) 3、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4、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C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 A.减少15% B.增加15% C.不变化 D.判断不出 6、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 B. % C. 7% D. 11% 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B )。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电大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考试复习必备) 1某车间有30个工人看管机器数量的资料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5 4 3 4 2 6 4 4 2 5 3 4 5 3 2 4 3 6 3 5 4 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答案: 就能够一 个变量值对应一组, 用单项式分组。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 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 分组方法的类型; 分析本班学生 考试情况。 答案:(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 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 布”的形态。 3某企业10月份生产情况( 单位: 台) : 计算该企业各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成%。 计算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全厂产量计划完成96.8%, 尚差3.2%。 4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工资情况 计算表如下: 元 620 = ∑ ? ∑ = f x x 该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平均工资620元。 5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 完成计划95%; 第二车间实际 产量250件, 完成计划100%; 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 完成 计划105%, 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100 3 % 105 % 100 % 95 = + + 另外, 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 二车间产品单位成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一、时间序列: 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就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解: 1.2562 12232 2591252225822623250=++++?+?+?+?+?= = ∑∑f af a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与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解: 2.(1)这就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2)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K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 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580 6005502 500万元=+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 67 .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K a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23、33万元、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解: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0322 1221020 10501210501002人=+?++?+=a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3 21321008 102022102010501210501002=++?++?++?+=a 解: 解:产品总产量 ∑=+++++=)(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 ∑=+++++=)(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平均单位成本)/(52.70210001.148件元件 万元 总产量总成本= = ∑∑∑a b c 或:平均单位成本)(52.706 2100010000 61 .148万元=?= =a b c 答: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70.52元/件。 要求:(1)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地区1997—2001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1998—200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解: (1)计算表如下: 某地区1996--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2) )(88.545 9.61585.6811.459.40万元=++++== ∑n a a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 (计算题)

第四章----第一部分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4.1:(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5%,比上年增长7%,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2)单位产品成本上年为420元,计划规定今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今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字和实际数字,并计算出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3)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1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4.2:某市三个企业某年的下半年产值及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要求: [1]试计算并填写上表空栏,并分别说明(3)、(5)、(6)、(7)是何种相对数; [2]丙企业若能完成计划,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说明该市三个企业将超额完成计划多少? 4.3:我国2008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 单位: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设计表格: (1)计算各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 (2)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上年对比的增长率; (3)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变动情况。 4.4:某公司下属四个企业的有关销售资料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 (1)完成上述表格中空栏数据的计算; (2)若A能完成计划,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 (3)若每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都达到B企业的水平,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 第四章-----第二部分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4.5: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4.6:已知某厂三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其废品率、产量和工时资料如下: 计算:(1)三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2)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但独立完成,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某一产品,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 4.7:对某车间甲、乙两工人当日产品中各抽取1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得资料如下: 试比较甲乙两工人谁生产的零件质量较稳定。 4.8:某企业工人基本工资资料如下:

管理统计学期末复习典型例题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包括:1.数据搜集:例如,调查与试验;2.数据整理:例如,分组;3.数据展示:例如,图和表;4.数据分析:例如,回归分析。 统计学的分科:按内容分为描述统计学(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和推断统计学(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按性质分为理论统计学(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数学原理)和应用统计学(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描述统计学的典型例题 【例3.3】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单位:个) 117 122 124 129 139 107 117 130 122 125 108 131 125 117 122 133 126 122 118 108 110 118 123 126 133 134 127 123 118 112 112 134 127 123 119 113 120 123 127 135 137 114 120 128 124 115 139 128 124 121 要求:请对上述数据进行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并对该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可以按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1+lgn/lg2 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 等距分组表(上下组限重叠——不重不漏:左闭右开)(上下组限间断)

面积来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在直角坐标中,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下的总面积等于1。 分组数据—直方图(直方图的绘制) 对该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略) 【例3.4】在某地区调查120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月工资收入,进行分组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二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二

————————————————————————————————作者:————————————————————————————————日期: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二 5.从某行业随机抽取6家企业进行调查,所得有关数据如下: 要求:(1)拟合销售利润(y)对产品销售额(x)的回归直 线,并说明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2)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销售利润为多少? 解: 企业 产品销售额(万元)x 销售利润(万元)y xy x^2 1 50 1 2 600 2500 2 15 4 60 225 3 25 6 150 625 4 37 8 296 1369 5 48 15 720 2304 6 65 25 1625 4225 240 70 3451 11248 (1)配合回归方程 y=a+bx ∑∑∑∑∑--=22) (x x n y x xy n b =3950.0)240(11248670 240345162=-??-? x b y a -== 1343.46 240 3950.0670-=?- 回归方程为:y=-4.1343+0.3950x 回归系数b=0.3950,表示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销售利润平均增加0.3950万元。 (2)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即x=100,代入回归方程: y=-4.1343+0.3950×100=35.37(万元) 6. 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商品 单位 销售量 单价(元) 基期 计算期 基期 计算期 甲 乙 件 公斤 50 150 60 160 8 12 10 14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企业 产品销售额(万元) 销售利润(万元) 1 2 3 4 5 6 50 15 25 37 48 65 12 4 6 8 15 25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经济统计学》习题(计算题) 1. 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数 工人数(人) 10~20 15 20~30 38 30~40 34 40~50 13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 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 日产量计数 组中值x 工人数(人)f xf 2x f 10~20 15 15 225 3375 20~30 25 38 950 23750 30~40 35 34 1190 41650 40~50 45 13 585 26325 合计 - 100 2950 95100 (1) 乙组 平均每人日产量:件)乙 (5.29100 2950 ==∑∑= f xf x 标 准 差

)(99.85.29100 951002 2 2 2 件)()()(乙乙乙=-= -∑?∑= ∑-∑= x x x f f f f x σ (2)267.036 6 .9== = 甲 甲 甲x V σσ 305.05 .2999 .8== = 乙 乙 乙x V σσ ∵乙 甲 σσV V π ∴乙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2.某企业2011年四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 下: 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平均工人数。 解:4月份平均工人数15 51015 130051*********++?+?+?= ∑∑ =a af a =1260(人)——间隔不 等连续时点数列 3.某企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的资料如下: 月份 3 4 5 6 月总产值(万元) 1150 1170 1200 1370 月末职工人数(千人) 6.5 6.7 6.9 7.1

统计学计算题练习

第四章统计资料整理 一、单选题 1.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A.510 B.520 C.500 D.490 3.对某一总体同时选择三个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各个标志所分组数分别分2、4、3,则最后所得组数为()。 A.3 B.9 C.24 D.27 二、操作题 某班50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如下: 50 70 71 72 73 73 72 71 60 68 69 70 70 81 82 75 76 78 78 81 81 83 84 86 91 92 96 86 88 84 89 90 92 93 95 78 79 80 76 74 56 72 69 70 80 81 84 48 53 68 要求:1、按考试成绩分组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出各组频率和组中值。 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和径叶图。 第五章统计比较分析法 一、单选题 1.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比上年提高8%,实际仅提高4%,则其计划完成百分数为()。 A.4% B.50% C.96.30% D.103.85% 2.某企业某型号电视机,上年实际成本每台600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该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为()。 A.1% B.104.0% C.98.96% D.95% 二、计算或分析题 1.某企业2010年某产品单位成本为4200元,计划规定2010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2011年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2.(1)某企业2011年产品销售计划为上年的110%,实际为上年的114%,试计算该企业2011年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数。 (2)某企业2011年劳动生产率增长计划完成102%,这一年劳动生产率为2010年的107%,试计算该企业2011年劳动生产率计划比2010年增长百分数。 3.某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资料如下表:

《管理系统统计学》综合练习题

1 、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态曲线。试根据图象写出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并 求出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 解:从正态曲线的图象可知,该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20对称,最大值为1 2π ,所以μ= 20, 1 2πσ = 1 2π ,于是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式为φμ,σ(x)= 1 2π e- x-202 4 ,x ∈(-∞,+∞)。总体随机变量的期望是μ=20,方差是σ2=(2)2=2。 2、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2,σ2),且P(ξ<4)=0.8,求P(0<ξ<2) 解:∵P(ξ<4)=0.8,∴P(ξ>4)=0.2,由题意知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2,P(ξ<0) =P(ξ>4)=0.2,∴P(0<ξ<4)=1-P(ξ<0)-P(ξ>4)=0.6.∴P(0<ξ<2)=1 2 P(0<ξ<4) =0.3. 3、在一次测试中,测量结果X服从正态分布N(2,σ2)(σ>0),若X在(0,2)取值的概率为0.2,求:(1)X在(0,4)取值的概率;(2)P(X>4). 解:(1)由于X~N(2,σ2),对称轴x=2,画出示意图,∵P(0<X<2)=P(2<X<4),∴P(0<X<4)=2P(0<X<2)=2×0.2=0.4.

(2)P(X >4)=12[1-P(0<X <4)]=1 2 (1-0.4)=0.3. 4、某年级的一次信息技术测验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 (70,102 ),如果此年级共有 1 000名学生,求:(1)成绩低于60分的约有多少人?(2)成绩在80~90的约有多少人? 解:(1)设学生的得分情况为随机变量X ,X ~N(70,102 ),则μ=70,σ=10.分析在60~80之间的学生的比为P(70-10<X ≤70+10)=0.682 6 所以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的比为1 2(1 -0.682 6)=0.158 7,即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约有1 000×0.158 7≈159(人). (2)成绩在80~90的学生的比为12[P(70-2×10<x ≤70+2×10)-0.682 6]=1 2(0.954 4- 0.682 6)=0.135 9. 即成绩在80~90间的学生约有1 000×0.135 9≈136(人). 5、设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某班学生的分数服从X ~N (110,202 ),且知满分150分,这个班的学生共54人.求这个班在这次数学考试中及格(不小于90分)的人数和130分以上的人数. 解:因为X ~N(110,202),所以μ=110,σ=20,P(110-20130的概率为1 2(1-0.682 6)=0.158 7.所以X ≥90的概率为0.682 6+0.158 7=0.841 3, 所以及格的人数为54×0.841 3≈45(人),130分以上的人数为54×0.158 7≈9(人).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有一个班40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如表所示。 表 40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表 89 88 76 99 74 60 82 60 93 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