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资料三篇

2020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资料三篇
2020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资料三篇

2020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资料三篇

最近几年来,以投资理财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猖獗,活动情势花样翻新,有的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倡绿色健康消费”等旗号,有的借用私募基金、P2P、众筹等概念,欺骗性强,危害性大。第1文档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2020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扬资料11、“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扬月活动

2020年6月是第8个防范非法集资宣扬月。主题是“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4川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肯定6月15日为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扬日。防范非法集资宣扬目的在于通过聚焦网络借贷、私募基金、养老服务、虚拟货币、区块链、电子商务、房地产等行业领域,针对老年人、青年学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着眼社区(村镇)、拆迁区、商务写字楼、“信息金融会聚区”等非法集资易发地区,和车站广场、市场商区、电梯间等人流量较大地区,切实提高宣扬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完善防范非法集资宣扬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公众进1步提高风险辨认和防范能力,建立理性投资、风险自担意识,推动构成全社会共同抵制非法集资行动的良好氛围。

2、非法集资的定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利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非法集资是违背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动。

3、非法集资主要表现以下几种情势

非法集资活动触及内容广,表现情势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

看,主要包括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4大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势:

1、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分、入股份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同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拜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7、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8、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情势进行非法集资。

9、利用“电子黄金投资”情势进行非法集资。

4、非法集资4个常见遵法

1是许诺高额回报。不法份子编造“天上掉馅饼”“1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欺骗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早期常常按时足额兑现许诺本息,待集资到达1定范围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叛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2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份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展开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乃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欺骗社会公众信任。

3是以虚假宣扬造势。不法份子在宣扬上常常1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扬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4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事迹,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取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范围不断扩大。

5、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中,非法集资根据主观态度、行动方式、危害结果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构成相应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中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第192条集资欺骗罪。

《刑法》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10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欺骗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10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6、参与非法集资,法律不保护,政府不买单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而遭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当,所构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其它任何单位。集资款的清退应根据清算后剩余的资金,依照集资人参与的比例给予统1的清退。经人民法院履行,集资者仍不能

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者自行承当损失。这意味着1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其利益不受法律保护,所受损失不得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承当。

7、去不正规的理财公司工作要慎重,做业务员也是有风险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法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1)如遇以下情形向公众集资的,务必提高警惕:

1、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为幌子的;

2、以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以房”养老等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5、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6、以“扶贫”“互助”“慈善”“影视文化”等为幌子的;

7、在街头、商场、超市等发放投资理财等内容广告传单的;

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大众的;

9、“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2)防范非法集资的“4看3思等1夜”法

4看。1看融资合法性,除看是不是获得企业营业执照,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