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翻身医疗床课程设计

绪论

中国老龄人口数目日益增多,为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护理床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强和迫切,作者在对国外护理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护理床最新技术的发展,研制了具有电动辅助左右侧翻身的医疗床。

残疾人和瘫痪病人所患疾病经常会要求长期卧床, 这样在重力作用下, 病人后背和臀部将会长期受压, 产生褥疮。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需要护士或家人经常为病人翻身, 但费时费力, 效果不佳。于是, 这就为自动翻身床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老龄化等。一些城市出现/ 空巢家庭0,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病人长期得不到照顾。由于老年人所患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 需长期进行物理方式护理, 因此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 尤其是一种能够由病人自己控制的护理翻身床就显得十分急需。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 发现目前国医疗护理床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半卧起坐立床(支背曲腿型), 主要目的是实现病人上半身的直立坐起, 达到身体舒适位置,以方便进食服药。这种护理床很普遍, 但未能解决褥疮这一医护难题。第二类为侧翻翻身床, 主要目的是解决褥疮问题。但是由于机构设计的局限性, 这类床的翻身角度一般只有30°— 50°, 原未达到人体生理翻身的最舒适状态90°, 病人后背依然压在床褥上, 根本未有效解决褥疮的产

生。第三类为多功能翻身床, 能够实现多种变形, 完成支背、曲腿、侧翻等动作要求。这类翻身床多为国外进口, 价格昂贵, 而且结构复杂, 机构运动空间受到限制, 大部分产品侧翻角不理想。

从医院和病人的角度分析,使用普通的医疗床确实可以节省费用,减轻医疗负担,能改善医院的经营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设备的更新。但也对病人存在不利的因素,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要看到辅助侧翻身医疗床的出现和普遍应用。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壮大,使用的侧翻身医疗床越来越普遍,质量越来越高,要求再生的声音也会增大,必将出现相关的法规进行规,到时也会出现像国外一样的医疗器械企业,同时会带来医疗费用的改善。

电动控制侧翻身医疗床的设计解决了以上三大类医疗床的不足之处,它能在稳定性好,具有动作自然、价格低廉等基础上不需患者主动转换体位,不受患者的病情限制,避免由于主动转换体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影响极改善医技操作者的工作条件,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一、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1.1、系统综述

阐述了医疗床床驱动系统的特殊要求,简要介绍了侧翻身医疗床的优点,对比分析了几种目前常用的普通医疗床的性能及特点,比较其利弊,得出了采用电动机驱动蜗杆涡轮传动以及连杆机构可以满足其驱动要求的结论。辅助侧翻身医疗床包括床架、床板、电机和蜗杆传动机构等。其特殊之处是床板由头端的前左、前右和脚端的后左、后右 4 块面板构成,它们之间分别由铰链相连。利用涡轮蜗杆传动在普通医疗床上来实现左右侧翻身。

本文针对辅助侧翻身电动医疗床的驱动需求, 给出一个由电动机、涡轮蜗杆传动和连杆机构实现点动控制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简单紧凑、响应速度快、调试方便、可靠性高、运行平稳、性价比高、具备位置记忆功能等特点, 显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机械的设计方面, 使用绿色健康的材料, 并采用不绣钢的钢材制作床体,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电机和齿轮传动产生的噪声, 采用自动和手动的完美结合, 实现了二者之间的优化。

二、系统硬件设计

2.1、涡轮蜗杆的选型

1、滚柱包络蜗杆传动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近年来相关学者基于共轭曲面啮合原理,创新提出的一种以圆柱滚子为蜗轮轮齿,通过柱面包络生成环面蜗杆的新型传动机构。这种蜗杆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蜗轮去掉轮齿,外径按齿根园直径加工成蜗轮体,垂直于其圆周面均匀加工若干孔,孔的数量等于所需的蜗轮齿数,孔装入可绕其自身心轴灵活转动的刚性滚动体,作为新的蜗轮轮齿。当蜗杆转动时,蜗杆螺旋产生的轴向推力,使刚性滚动体绕蜗轮心轴作圆周运动,实现机械传动。

图2-1

2、这种传动型式有如下优点:(1)蜗杆与滚柱的相对速度在整个啮合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滚柱以滚动为主,存在少许滑动,因而传动效率高,而且有利于该类机构的润滑。(2)蜗轮轮齿强度提高,承载能力强。(3)蜗轮齿形改变,不需滚齿加工,制造工艺简单,加

工成本大为减低。(4)维修方便,特别是对于部分轮齿磨损,只需更换相应轮齿即可。该蜗杆传动的蜗轮“轮齿”是若干能绕自身轴转动的圆锥滚子,而蜗杆则是以此锥面为工具母面经包络形成的环面蜗杆[22]。并且滚锥与其轴颈之间可安装滚针轴承,滚针大端可安装止推滚动轴承,从而将蜗杆传动中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基本上全部转变成相对滚动。

图2-2

3、滚锥蜗杆传动中存在两大问题:(1)同时参加啮合的滚锥数目少,每个蜗轮齿受载大,且齿面实际接触面积小,机构的传动功率受到较大限制;(2)蜗轮齿数常常随传动比之不同而在较大围变动。为此又研制出两种新的滚锥蜗杆传动。

4、经研究分析,滚锥蜗杆传动的主要性能特点如下:(1)任一瞬时两齿面接触点的相对速度均与滚锥的轴线接近垂直,滚锥能够良好自转,啮合齿面间呈相对滚动,效率高。(2)由于滚锥的良好自转,故啮合区域遍布整个滚锥工作表面。(3)润滑角可达 85°左右,并且各处变化甚微,这对齿面间润滑油膜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4)该

传动的一类界限靠近蜗杆轴线。按常规选择设计参数蜗杆蜗轮均不会发生根切,齿顶也不会变尖。(5)蜗杆和蜗轮滚锥均可用高强度材料制造,均可淬火磨削,表面硬度、精度和光洁度均可以做得很高,而且蜗轮轮齿损坏可以更换,该传动具有效率高、承载大、寿命长、造价低、制造维修方便的优点。(6)齿面诱导法曲率不够理想,该传动的诱导法曲率主要取决于滚锥的大小,因此该传动更适合于大中心距的场合。

2.2、电动机的选型

1、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功率)

选择电动机容量就是合理的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决定电动机功率时要考虑电动机的发热、过载能力和起动能力三个方面因素,但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容量主要由运行发热条件而定。电动机发热与其工作情况有关。对于载荷不变或变化不大,且在常温喜爱长期连续运转的电动机,只要其所需输出功率不超过其额定功率,工作时就不会过热,可以不用进行发热计算。则:

1)工作机所需的功率Pw 工作机所需功率Pw 机器工作阻力和运动参数计算确定。根据前面提到的,取F=25N,取半径为12cm,和转速取1000r/min,则工作机主轴所需功率

=0.314

kW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为电动机至工作

主轴之间的总效率,即

经查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4联轴器效率取0.99,

滚动轴承效率取0.98。则总效率

=0.99*0.98 =0.9702

3)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

根据计算的功率可选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使

等于或稍大于

2、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同一类型、功率相同的电动机具有多种转速。如选用转速较高的电动机,其尺寸重量小,价格较低,但会使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结构尺寸和重量增加。选用转速较低的电动机则情况相反。因此,因综合考虑电机及传动装置的尺寸、价格,分析比较,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电机转速。

确定转速时,可先根据工作机的主轴转速

和传动系统中的各级传动

比围,推算,,传动比近似于1。所以电机的转速围也在1000~1500r/min。

3、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选定的电动机类型、结构型式、功率和转速,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0-1、表20-2查出电动机的型号及额定功率、满载转速、外形和安装尺寸(如中心高度、轴伸长度及键联接尺寸、机座尺寸)及机器所需要的各种规格,选择电动机型号。

2.3、医疗床的选型

医院病房的病床大多都是纯机械式的,在需要调节病人的舒适姿态时,医生是通过摇动床的腰杆来调节床的位置实现的,这种机械式调节床的升降或者俯仰来调整病人姿态,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机械的因素,床的起停升降都很不柔和,出力不均匀,震动大,病人感觉不舒适。因此医疗床必须从病人和医生双方出发,同时满足病人的舒适性和医生工作的方便性;其次,由于使用电驱动设备,还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对于不同体重的病人,例如很重的病人,床体能否实现升降俯仰,就要考虑到整个驱动系统的带载、过载能力,此外,当然还涉及整个系统的成本问题。考虑到电动床后背的俯仰及整体的升降由两轴驱动即可满足整体要求。因此,驱动系统采用双电机控制方式,一个电机支持后背的俯仰,另一个电机支持床体的升降。可见,电机是其中最关键的部件,如论文选题涉及项目简介当中所述,其具有体积小、负荷能力大、平稳性好、噪声低等突出优点,正好适合于电动床的要求。控制方案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专用控制芯片和单片机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器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线路设计,提高了综合性能,降低了整体成本,并且对于实现诸如位置记忆等智能化的控制,都给出了可实现的硬件条件,此外,此种驱动系统还可以扩展到诸如汽车、制造业流水线机器人、工业伺服、航空航天等领域,不仅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还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

三、系统软件设计

3.1 运动方案设计

多功能翻身床需有三套运动机构, 分别实现支背、曲腿和侧翻运动。同时各机构间的干涉问题和多功能床板的设计也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

( 1)干涉问题的解决和机构的综合作用效果

干涉问题是国外多功能翻身床设计的瓶颈所在。首先, 针对三套机构的机构特点和空间布局的要求, 对床下空间进行划分, 如图3-1所示。床下共20000 mm2 的面积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A部分用来安置支背机构, B部分用来安置侧翻机构, C 部分用来安置曲腿机构。最终希望实现的效果图见图3-2。

图3-1 空间布局示意图图3-2 布局效果

然后设计床板。为实现所要求的三种功能, 床板要先后被三套机构作用, 产生三种不同的变形。为满足这种多变形的要求, 确定采用组合床板的设计, 如图3-3所示。

图3-3 组合床板示意图

这种设计虽然成功解决了床板多变形的要求, 但却严重降低了床板的承重性能。为增加承重性, 提出双层床板的设计, 在组合床板下安装一层承托床板如图3-4所示。

图3-4 双层床板效果图

三套机构的综合作用效果由图3-2和图3-19至图3-20所示。

( 2)支背机构运动方案

支背运动实现的运动较为简单, 但支起角度要达到80°,且可以任意角度停留。确定采用丝杠进行传动, 利用丝杠行程围较大且能实现反行程自锁的特点。前端由电机驱动,中间以丝杠进行传动, 电机轴和丝杠间用由万向节和含有推力轴承的连接件相连, 后端通过连杆作用支起翻板, 运动机构原理图见图3-5和图3-6。

图3-5支背机构原理图——静止

图3-6 支背机构原理图——运动

( 3) 曲腿机构运动方案

曲腿机构与支背相类似, 是一个丝杠和四杆机构的组合。前端由电机驱动, 中间以丝杠进行传动, 电机轴和丝杠间用由万向节和含有推力轴承的连接件相连, 后端通过连杆作用支起大腿翻板, 通过中间连杆带动小腿翻板, 运动机构

原理图见图3-7和图3-8。

图3-7曲腿机构原理图- 静止状态

图3-8曲腿机构原理图- 运动状态

( 4) 侧翻机构运动方案

图3-9侧翻机构原理图

侧翻运动的关键是要达到双向90°, 且结构应简单,以节省空间。确定采用变机架的四杆机构, 用同一个机构实现两个相似的运动。原理图见图3-9。机架变换通过分别安装在D1 和D2 的两个电磁铁装置交

替吸合来实现。电机固定在A处, 驱动主动杆AB。向左翻时, D1 固定, D2 自由,被动杆BC顶起翻板。向右翻时: D2 固定, D1 自由, 被动杆BC顶起翻板。

3.2 运动学的分析

对提出的运动方案进行计算, 分析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由于翻身床运动较缓慢, 可假设其在运动的每一时刻都处在静力学状态。

1、支背机构

对上一章确定的支背机构方案进行简化, 如图3-10所示。

图3-10 支背机构简化图(1)

图3-11 支背机构简化图(2)

5万吨每年甲醛固定床反应器课程设计参考

目录 5.0×104t/y甲醛生产用固定床反应器设计 (1) Fixed-bed Reactor Design of 5.0×104t/y Formaldehyde (1) 1. 概述 (2) 1.1银法制甲醛生产工艺 (2) 1.2铁钼催化氧化法 (2) 2. 原料、辅助原料、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 (4) 2.1银法和铁钼法生产甲醛的技术经济指标 (4) 2.2原辅料规格及消耗配比 (4) 2.3产品质量标准 (5) 3. 反应工段工艺简介 (6) 4. 反应工段工艺计算 (7) 4.1催化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 (7) 4.1.1 计算用原始数据 (7) 4.1.2 化学反应 (7) 4.2合成甲醛过程的热量衡算 (9) 4.2.1 各物质比热容的计算 (9) 4.2.2 各物质焓值的计算 (10) 5.反应器工艺尺寸计算 (12) 5.1反应器型式的确定 (12) 5.2合成甲醛反应器几何尺寸的确定 (12) 5.2.1 设计依据 (12) 5.2.3 列管根数的确定 (15) 5.2.4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体内径的确定 (15) 6. 设计体会 (18) 参考文献 (19)

3.6×104t/y甲醛生产用固定床反应器设计 根据自己的产量确定题目 摘要:本文选用铁钼法,以甲醇、空气和水蒸气为原料,经预热、反应、换热后得甲醛产品。设计规模为3.6万吨/年的工业级甲醛。根据反应特征,采用等温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通过物料衡算,确定了反应器的工艺参数、类型及特征尺寸,容器内径1500 mm、列管根数为1805根、三角形排列、管长6000mm。 关键词:甲醛;甲醇;设计;固定床反应器(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的路线确定关键词) Fixed-bed Reactor Design of 5.0×104t/y Formaldehyde Abstract:Industrial grade formaldehyde of 50, 000 ton per year was designed via iron molybdenum process, methanol, air, and water vapor as raw material by preheating, the reaction, and heat transfer. According to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isothermal packed-bed reactor tube was chose, and at same time according to material balance, process parameters, type and feature size determine. The reactor diameter is 1, 500 mm, the number of tubes is 1805, equilateral triangle arranged and the length of tube is 6000mm. Key words: Formaldehyde; Methanol; Design; Fixed-bed reactor 请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润色修改完善!

插床导杆机构课程设计

大学普通高等教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题号:插床导杆机构位置3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成绩: 2013 年7月 2 日

目录 一、工作原理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数据 四、设计容及工作量五. 设计计算过程 (一). 方案比较与选择 (二). 导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1.机构的尺寸综合 2.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工作原理: 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下图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6沿导路y —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 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 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 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 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D O l 8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二、设计要求: 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平行,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允许曲柄2转速偏差为±5%。要求导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不得小于60o ;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摆动从动件8的升、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系统有过载保护。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三、插床导杆机构设计数据 四、设计容及工作量: 1、根据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46.0~5.0BO BC l l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 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分析导杆摆到两个极限位置及摆到与机架O 2O 4位于同一直线位置时,滑块6的速度和加速度。 4、凸轮机构设计。根据所给定的已知参数,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基圆半径r o 、机架82O O l 和滚子半径r b ),并将运算结果写在说明书中。用几何法画出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程等。 6、按1:2绘制所设计的机构运动简图。

A5版1 手电一体多功能护理床使用说明

目录 一、产品介绍 (01) 二、适用人群 (02) 三、主要技术参数 (02) 四、产品结构说明 (03) 五、控制器示意图 (04) 六、ABS摇柄演示 (04) 七、产品安装说明 (05) 八、产品功能介绍 (09) 九、常用功能操作方法 (10) 十、注意事项 (15) 十一、维护保养 (15) 十二、售后说明 (16)

一、产品介绍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老年性常见病发病率急剧提高,其明显的社会特征就是卧床,给患者造成了不少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给患者家属和亲朋增加了繁重的护理任务,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支出,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护理工作量。 患者卧床身体不能自主翻身,致使身体和床面长时间接触造成潮湿和挤压,累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受压部位初起红斑,继而坏死溃烂,临床称之褥疮。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一旦发生不仅患者极端痛苦,而且极易感染,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通过我们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不断变换患者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能有效地缓解肌肉的压迫,促进血液的循环,避免发生压迫性溃疡。为此,我们设计出了“手电一体多功能护理床”,实现背部升降、腿部升降、左右翻身、防坠落、大小便、护理床移动的功能,给患者减轻了痛苦,该款电动产品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1

二、适用人群 适用于中风、肌无力、脊髓疾病、骨折、大面积烧伤、烫伤、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卧床不能自理的患者。 三、主要技术参数 1.产品名称:手电一体多功能护理床 2.产品尺寸:□2130*950*470MM □2130*1100*470MM 3.产品原料:冷轧钢材、ABS工程塑料 4.控制器技术指标: 5.功能参数: 2

管式反应器课程设计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管式反应器设计 化工系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设计文档质量评分表(100分) 评委签名: 日期:

目录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1设计内容与方法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器设计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方法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器类型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器选择及操作条件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2工艺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物性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确定管长,主副反应收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数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3压降计算公式................................................错误!未定义书签。4催化剂用量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5换热面积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6反应器外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壁厚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筒体封头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9管板厚度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10设计结果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11设计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原理插床设计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插床导杆机构

已知O2O3=160mm,BC/BO3=1,行程H=120mm,行程比系数K=2,根据以上信息确定曲柄O2A ,BC,BO3长度,以及O3到YY轴的距离。 导杆机构的设计 计算过程计算结果O2A长度的确定 由) 180 /( ) 180 (0 0θ θ- + = K,得极为夹角: 60 = θ, 首先做出曲柄的运动轨迹,以O2为圆心,O2A为半径做 圆,随着曲柄的转动,有图知道,当O2A转到9,于圆相切 于上面时,刀具处于下极限位置;当O2A转到1,与圆相切 于下面时,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于是可得到1与9的夹角 即为极为夹角0 60 = θ。由几何关系知,9 1 2 3 2 3 O O O O∠ = ∠, 于是可得, 9 1 2 3 2 3 O O O O∠ = ∠? =60。由几何关系可得: ? =COS60 2 3 2 O O A O 代入数据,O2O3=160mm,得 柄长为80mm。 60 = θ O2A=80mm

2.杆 2 BO BC、的长度的确定 当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C2和下极限位置C1时,C1C2长 度即为最大行程H =120mm,即有C1C2=120mm。在确定曲 柄长度过程中,我们得到9 1 2 3 2 3 O O O O∠ = ∠? =60,那么可得 到? = ∠60 2 3 1 B O B,那么可知道三角形△B 1 O3B2是等边三角 形。 由几何关系知道B1B2C2C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 B2B1=C2C1,又上面讨论知△B1O3B2为等边三角形,于是有 B1O3=B1B2,那么可得到BO3=100mm 又知BC/BO3=1,所以有 BC=100mm BO2=120mm BC=120mm 3.O3到YY轴的距离的确定 YY轴由 3 3 1 1 y y y y移动到过程中,同一点的压力角先减小, 后又增大,那么在中间某处必有一个最佳位置,使得每个位 置的压力角最佳。 考虑两个位置: 1当YY轴与圆弧 1 2 B B刚相接触时,即图3中左边的那 条点化线,与圆弧 1 2 B B相切与B1点时,当B点转到 1 2 ,B B, 将会出现最大压力角。

多功能翻身护理床说明书中英文双版概论

多功能翻身护理床 POWER DRIVING MULTIFUNCTIONAL TURNING OVER NURSING BED 说明书 INSTRUCTIONS 多功能翻身护理床是深圳市寿百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医疗护理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它丰富了护理床的功能,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简单、轻松,在不需要与被护理人员身体接触情况,完成翻身、清洁、方便等日常护理工作,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多功能护理床上,配备了自动循环功能,使被护理人员在床上实现自动、定时翻身,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自动化。同时,减轻了被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增加

被护理人员的舒适性。 POWER DRIVING MUTIFUCTIONAL TURNING OVER NURSING BED , a kind of nursing machine that has self-own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by SHENZHEN SHOUBAIRUI MA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The use of the equipment makes the nursing work easy and simple, enriches the function of the nursing bed,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ncreases nursing work efficiency. Without physical touch with the patients, it becomes convenient for the nursing staff to do the job of turning over, body-washing and other daily nursing work. The equipment also has the feature of automation, and it reduces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the patient. The automatic function of the equipment increases the nursing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 一、多功能翻身护理床的功能与特点 Ⅰ.FUNCTIONS AND FEATURES 1多功能护理床适用对象:骨折、瘫痪、残疾等生活不能全部自理的人群。1. Applicable object for the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bed: Patients who lack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suffer from paralysis, fracture or disability. 2.多功能护理床内采用24V低压安全电路设计,在电性能上保障本产品的安全使用。 low-pressure safety circuit design is used in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bed, and the safety of use is guaranteed by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 3多功能护理床能够轻松的通过线控器控制被护理人员左右翻身,调节翻身的角度、高度,减轻护理人员的护理强度,提高被护理人员的舒适性;独有的自动循环系统,使护理工作趋于规范化、自动化,保证护理工作到位。 liner remote controller,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bed can help the patient turn over left to right while adjusting the height and angle. The use of this function can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the nursing staff and make patient feel comfortable. The unique automatic cycling system of this bed makes nursing work become more automated and standardized, and ensures the perfect nursing work.

课程设计--插床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3)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说明书 1.机构的运动简图 (5) 2.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6) 3.动态静力分析 (9) 4.齿轮机构设计 (10)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螺丝锉床是锉削螺丝用的一种机床。电动机经皮带、齿轮Z1-Z2传动以及六连杆机构1-2-3-4-5-6是动螺丝搓板6做往复运动。这样便可将装置在动搓板和固定于机架上的定螺丝搓板之间的螺丝毛培,依靠两螺丝搓板的相对压挫而挫出螺纹。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已知曲柄2转数n2,各构件尺寸及重心S的位置。 要求作机构运动简图,机构两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静力分析和齿轮设计。图解分析画在1号图纸上。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说明书

<1>机构的运动简图 以O3为原点定出坐标系,根据尺寸分别定出O2点,B 点,C 点。确定机构运动时的左右极限位置。曲柄位置图的作法为:取1’和8’为动搓板6在两极限位置时对应的两个曲柄位置,1’和7’为动搓板受力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2’是动搓板受力最大是对应的曲柄位置,动搓板这三个位置可以从挫压切向工作阻力曲线中求得;4’和10’是曲柄2与倒杆4重合的位置;其余2、3…12是由位置1起,顺ω2方向将曲柄圆作12等分的位置(如下图)。 O 2 1 2 34 5 6 789 10 12 1'2' 7'8' A 机构运动简图如下:

B C A 1 2 45 6 3 S O O S n 2 3 2 6 5 <2>速度加速度分析 1.对位置9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a ) 速度分析 V 3A =V 2A =2ω×2 AO l =0.68 m/s 对A 点: V 4A = V 3A + V 3A4A 方向: ⊥AO 3 ⊥AO 2 ∥BO 3 大小: ? √ ? 取P 1作为速度图的极点,μ2=0.01(m/s )/mm ,作速度分 析图如图a 所示,则: V 4A =μ2×41 p l =0.34 m/s(⊥AO 3向下) 4ω =V 4A /3 AO l =0.92 rad/s V 4B =4ω?3 BO l =0.73 m/s(⊥BO 3) V 3A4B =0.59 m/s 对C 点:V 5C = V 4B + V 5C4B 方向: ∥SC ⊥BO 3 ⊥BC

(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307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内容与步骤(以插床为例) 1、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已知:行程速度系数K ,滑块5的行程H ,中心距32O O l ,比值B O BC l l 3/,各构件质心S 的 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n 1。 要求:设计导杆机构,作导杆机构的运动简图;作机构2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 边形,对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3号图纸上(每个位 置各画一张)(参考图例);做滑块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做在一张4号图纸上。整理说明书。 步骤: 1)设计导杆机构。按已知条件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其中滑块5的导路y -y 的位置 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y -y 应位于B 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 图例1)。 2)作机构运动简图。选取长度比例尺μl )m/mm (按位置分配表所分配的2个曲柄位置作出 机构运动简图,其中1个位置用粗实线画出。 3)作速度、加速度多边形。选取速度比例尺μv )mm s /m (和加速度比例尺μa )mm s /m (2 ,用相对运 动图解法作该2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并将其结果列入下表。 4)作滑块的位置线图。根据机构的各个位置,找出滑块5上C 点的各对应位置,以位置1 为起始点,量取滑块的相应位移,取位移比例尺μs )m/mm (,作s C (t )线图。为了能直接从机 构运动简图上量取滑块位移,建议取μs =μl 。 5)绘制滑块的速度线图。列表汇集同组同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得的各个位置的速度v C , 绘制速度v C (t )线图。 6)绘制滑块的加速度线图。列表汇集同组同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得的各个位置的加速度 C a ,绘制加速度)(t a C 线图。 7)整理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已知条件与要求;所选比例尺;导杆机构设计简述;以一 个机构位置为例,说明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另一位置 只需画出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列出计算结果。

自动翻身医疗床课程设计

绪论 中国老龄人口数目日益增多,为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护理床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强和迫切,作者在对国外护理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护理床最新技术的发展,研制了具有电动辅助左右侧翻身的医疗床。 残疾人和瘫痪病人所患疾病经常会要求长期卧床, 这样在重力作用下, 病人后背和臀部将会长期受压, 产生褥疮。传统的解决办法是需要护士或家人经常为病人翻身, 但费时费力, 效果不佳。于是, 这就为自动翻身床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老龄化等。一些城市出现/ 空巢家庭0,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病人长期得不到照顾。由于老年人所患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 需长期进行物理方式护理, 因此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 尤其是一种能够由病人自己控制的护理翻身床就显得十分急需。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 发现目前国医疗护理床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半卧起坐立床(支背曲腿型), 主要目的是实现病人上半身的直立坐起, 达到身体舒适位置,以方便进食服药。这种护理床很普遍, 但未能解决褥疮这一医护难题。第二类为侧翻翻身床, 主要目的是解决褥疮问题。但是由于机构设计的局限性, 这类床的翻身角度一般只有30°— 50°, 原未达到人体生理翻身的最舒适状态90°, 病人后背依然压在床褥上, 根本未有效解决褥疮的产

生。第三类为多功能翻身床, 能够实现多种变形, 完成支背、曲腿、侧翻等动作要求。这类翻身床多为国外进口, 价格昂贵, 而且结构复杂, 机构运动空间受到限制, 大部分产品侧翻角不理想。 从医院和病人的角度分析,使用普通的医疗床确实可以节省费用,减轻医疗负担,能改善医院的经营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设备的更新。但也对病人存在不利的因素,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要看到辅助侧翻身医疗床的出现和普遍应用。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壮大,使用的侧翻身医疗床越来越普遍,质量越来越高,要求再生的声音也会增大,必将出现相关的法规进行规,到时也会出现像国外一样的医疗器械企业,同时会带来医疗费用的改善。 电动控制侧翻身医疗床的设计解决了以上三大类医疗床的不足之处,它能在稳定性好,具有动作自然、价格低廉等基础上不需患者主动转换体位,不受患者的病情限制,避免由于主动转换体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影响极改善医技操作者的工作条件,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插床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课题名称:插床机构的设计 姓名:超 院别:工学院 学号: 2012010803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设1201班 指导教师:原芳 2014年6 月7日

工学院课程设计评审表

设计目录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 1.2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4) 1.3设计容 (6) 1.4设计步骤和要求 (6) 2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设计 (7) 1.1 插床简介 (7) 1.2 设计数据.................................................................. (8) 3 插床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 3、1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 3、2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14) 3、3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8) 4 凸轮机构设计 (21) .心得与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 超 班级 1201 学号 2012010803 位置 10 设计题目一:插床机构设计及分析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 用图解法对插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设计凸轮机构。要求画出A 1图纸一,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 二、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1.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1z 、2z )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2O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 4D 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为了缩短空回形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在工作行程中,刀具上作用有相当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行程的前后各有一段0.05H (H 为刀具行程)行程,如图2所示。而在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刀具受力变化很大,从而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为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需采用飞轮调速,以减小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 插床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题目数据列于表1。 图1 插床机构简图

一部分插床导杆机构综合及运动任务

一部分插床导杆机构综合及运动任务

————————————————————————————————作者:————————————————————————————————日期:

第一部分插床导杆机构综合及运动的任务 一、已知条件 形成速度变化系数K,铰链中心和之间的距离,滑块5的冲程H,杆长比 ,滑块5的导路方向y-y垂直于导杆3摆角的分角线,并使导杆机构 在整个行程中都能得到较小的压力角,曲柄转速及指定的相对运动图解法的作业位置。 二、基本要求 1)确定图中给出的机构相关尺寸,即需确定下列尺寸: 曲柄1的长度,导杆3的长度,连杆4的长度,固定铰 链中心到滑块5的导路y-y的距离h(此处,y-y是和铰链中心C的轨迹相重合的直线); 2)按指定的作业位置作出机构运动简图,并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滑块5的速度和加速度,质心的加速度; 3)作出滑块5的位移曲线,并用图解微分法求出速度曲线,将结果与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得的滑块速度 作比较。 三、完成内容 在计算说明书上,应完成下列内容: 1)列出基本方程式及主要运算过程和数据; 2)列出主要的求解结果(包括机构的各主要尺寸,各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3)列表比较相对运动图解法和图解微分法所得的值。 第二部分插床导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任务

一、已知条件 插床导杆机构综合与运动分析的结果,曲柄转速,切削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线位置;滑块5的重量及其质心的位置;导杆3具有与其运动平面相平行的对称平面,导杆3的重量,质心的位置及对其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计其余活动构件的质量;不计各运动副中的摩擦。 二、基本要求 1、按指定的作业位置,求出机构各运动副中的作用力; 2、按指定的作业位置,求出加于曲柄1的平衡力矩。要求分别用力多变形法和速度多变形杠杆法求解平衡力矩,并比较所得结果,计算相对误差 式中,—用力多变形法求得的平衡力矩; —用速度多变形法求得的平衡力矩。 三、完成任务 在计算说明书上,应完成下列内容: 1、列出各构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计算结果; 2、列出各示力体的平衡方程式及未知力的求解结果; 3、列出用速度多变形杠杆法求平衡力矩 的力矩平衡方程和求解结果; 4、列表比较和,按照上面公式求得相对误差。

护理床的技术参数.结构组成和使用方法

护理床的技术参数.结构组成和使用方法 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的技术参数 电动护理床的技术参数 标准的电动护理床一定要用好的各构成条件如下: 1、规格:2200×900×500/700㎜。 2、床面采用上海宝钢Q195冷轧钢板1.2㎜厚,一次冲压成型,表面无焊点;筐架采用1.5mm 壁厚钢管,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满焊工艺。 3、床头床尾板采用进口ABS材质整体吹塑成型,表面光滑;开关设在外面,可轻松装卸,可插床头卡。 4、ABS护栏,采用阻尼器装置控制速度及噪音,护理人员一只手用微小的力可轻松操作升降 5、配置φ130中控制动脚轮,高稳定性连动系统,刹车稳定方便。脚轮主体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密封轴承,防水、防尘,双轮饼设计以增加着地面积,增加稳定性。聚氨脂材料不掉色,耐磨擦。 6、配置丹麦LINAK安全电压直线电机,性能稳定可靠,带有蓄电池,连续断电工作4小时。无噪音,使用寿命长,是一般国产电机的3倍。 7、床两侧备有两只可折起的输液架插孔以及四支引流挂钩;床下配有脸盆架8、可由手持开关控制各种功能:整体升降500-700㎜;背板与水平面夹角0-70度,小腿板与水平面夹角0-20度,大腿板与水平面夹角0-30度;床面整体前倾、后倾角度≥12度。 9、病床整体采用瑞士“金马”全自动流水喷涂线,采用阿克苏粉末静电喷涂,色泽鲜艳,附着牢固。 手动护理床的技术参数: 标准的手动护理床一定要用好的各构成条件如下: 一、手动护理床按功能基本技术规格可分为: 1、手动三摇床的规格常用规格定为:2150*1000*520/720mm。 2、手动双摇床的规格常用规格定为:2150*1000*520mm。 3、手动普通病床的规格常用规定定为:2020*900*500mm。 二、手动护理床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1、三摇床、双摇床及普通病床的外形要整齐,表面不得有锋棱,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滑、均匀; 2、床架弯圆处的管子外径应圆滑喷塑层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 3、床身与床架装配后应固定牢固,不得松动。手柄转动灵活,不用时可折回; 4、三摇床背位床面可调整范围:80°±5°,大腿位调节范围:40°±5°及整体升降范围:520~720mm;双摇床背位床面可调整范围:80°±5°,大腿位调节范围:40°±5°;普通病床即固定的高度为500mm左右。 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各结构组成 电动护理床结构组成 1、头板架 2、脚板架

迈德斯特护理床初选攻略

护理床初选攻略 一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行动不便、不能自理,为了更方便照顾他们,家人会在家里准备护理床,对于护理床的这几大功能要好好了解一下。 家用护理床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尊重了使用者的情况,用最全面和贴心的设计,让卧床不起、不能自理的人们有了一个能够实现基本生活自理的能力,并且不会产生压抑感。 一、手动、电动护理床的区别? 手动护理床最大的特点是需要有人陪护,帮助操作护理,电动护理床最大的特点是使用者可以自己遥控控制,不需要他人帮助。 手动护理床适用于使用者一个短期的护理需要,在短期内解决一个护理难问题。电动护理床适用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人,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的负担,更重要的是,电动护理床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操控和调整,大大提高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也提高行动不便的人对生活的信心。 二、护理床有哪些功能? 一般家用护理床的有以下几个功能,也不是说一定功能越多就越好,主要是看使用者身体状况适用哪些,功能太少达不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功能太多有些功能又用不到。 1.背部升降功能 这个功能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促进血液循环,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可以坐起来吃饭、看书,能解决很多问题,这也是市面上的护理床都具备的功能。迈德斯特护理床可实现0~70°起背,满足日常护理需求。 2.抬落腿功能

基本上分向腿部向上抬起和向下放着,向上向下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各人有各人的需求,市面上有些护理床只有向上或向下一个功能。迈德斯特电动护理床可实现抬落腿两个功能,适合使用者日常腿部活动。 3.翻身功能 瘫痪、昏迷、部分外伤等长期卧床的人,需要经常翻身以预防褥疮。人工翻身需1~2人以上才能完成。翻身后,护理人员可协助调整侧睡姿势,使其更舒适地休息。迈德斯特电动护理床可定时设置1°~50°左右翻身,缓解局部长期受压。 4.移动功能 这个功能很实用,让使用者可以像在椅子上坐起来,推着到处走动一下。 5.大小便功能 电动便盆开启,配合使用起背、曲腿功能,可实现人体坐立式大小便,方便后为被护理者做清理工作。 6.洗头洗脚功能 将护理床头部位置的床垫取下,嵌入为行动不便的人配备的专用洗头盆,配合一定角度的起背功能,即可实现洗头功能。还可以摘去床尾,配合轮椅功能可以更方便给人洗脚,按摩。 7.折叠护栏功能 这个功能主要是方便护理用的,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人上下床,建议选好一点的护栏,否则卡在那里不上不下的,反倒更不好。 以上这些功能迈德斯特护理床全都包含,并且采用的是网状垫套,面料柔软,舒适透气。市场上的家用护理床看似大同小异,其实不然,看似很小的细节差异在实际护理过程中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 说明书文档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第三章插床切削主体结构运动分析第四章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第五章工作台设计方案 第六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的题目:插床运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此设计是工科专业在学习《机械原理》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设计训练,其目的: 1.巩固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建立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分析概念; 3.进行计算、绘图、正确应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的能力训练。 三,主要内容: 1.确定插床主要尺寸,然后按1:1的比例画出图形。对插刀进行运动分析,选取适当比例尺画出不同点速度,加速度矢量图得到不同点的速度,加速度,并对两处位移,作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同转角的图像 2.在内容1运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运动循环图,在运动循环图的指导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工作台进给运动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包括上下滑板1和2进给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回转台3分度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刀具与工作台在运动中的协调性分析;) 3.整理和编写说明书一份,对图纸进行详细说明 时间安排 (1).第一天 明确任务,准备作图工具,并打扫教室。 (2). 第二、三天 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构建尺寸,作出机构简图,并进行运动分析,并作出一个周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转角变化的图像 (3). 第四、五天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台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并画出传动示意图。 (4). 第六、七、八天 自己总结,整理并编写说明书一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设计题目插床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主要内容 1)对指定的机械进行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2)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简图设计(含必要的机构创意实验); 3)飞轮设计;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 插床是用于加工各种内外平面、成形表面,特别是键槽和带有棱角的内孔等的机床(如图1所示),已知数据如下表(参考图2)。 参数n r H L O1O2C1C2C3C4G3G5J S3Q K δ 单位rpm mm mm mm mm mm mm N N Kgm2N 数据60 100 150 120 50 50 120 160 320 0.14 1000 2 0.05 另:l BC/l BO2=1,工作台每次进给量0.5mm,刀具受力情况参考图2。机床外形尺寸及各部份联系尺寸如图1所示(其中:l1 =1600,l2 =1200, l3 =740, l4 =640, l5 =580, l6 =560, l7 =200, l8 =320, l9 =150, l10 =360, l11 =1200,单位均为mm,其余尺寸自定。 四、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号图一张,内容包括:插床机构运动简图、速度及加速度多边形图、S(φ)-φ曲线、 V(φ)-φ曲线和a(φ)-φ曲线; 3) 三号坐标纸一张:Med(φ)、Me r(φ)-φ曲线; 4) 一号图一张,内容包括:插床工作循环图、工作台传动方案图。 五、推荐参考资料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华大学机械学院基础教学部编) 2)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机械原理较程》(孙桓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十) 姓名 苑煜家 专业 液压传动与控制 班级 液压09-1 学号 0907240125 一、设计题目:插床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二、系统简图: 三、工作条件 3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1n 。 四、原始数据 五、要求: 1)设计导杆机构; 2)显示机构两个位置; 3)作滑块的运动线图(编程设计); 4)编写说明书。 指导教师:郝志勇 席本强 开始日期: 2011 年 6 月 26 日 完成日期: 2011 年 6 月 30 日

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2.数学模型的建立3.程序框图 4.程序清单及运算结果5.总结和目的 6. 参考文献

1数学模型 急位夹角60°,θA 2=75mm,a=b=100mm 1.()55θt ωt = 2.5 65 5tx sin θθarctan x cos θ= ()0556x ωωcos θθy =- 3.θ1=θ 6 -180. ()()()2655655656561εx εcos θθx ωsin θθωωsin θθy ??= ---+-?? 4.连杆的角位移方案15asin θc θarcsin b -?? = ??? 5.滑块5的位移方程(ε5=0) 11asin θc d acos θbcos arcsin b -?? ??=- ?????? ? 6.BC 杆角速度61 22 a ωcos θωbcos θ=

7.滑块速度方程() 12c 62 sin θθv a ωcos θ-= 8.22 516122 22 a εcos θa ωcos θ b ωsin θεbcos θ-+= 9.2k c 22226161a b εsin θb ωcos θa εsin θa ωcos θ=+-- 2.程序框图

床边护理查房流程

床边护理查房流程 办 公 室 病 房 办 公 室

耳部疾病床边护理查房流程 办公室: 查房前准备:病人准备选择病例,说明查房目的,征得病人理解,在不影响病人休息、安 全、舒适的前提下进行。 护理人员自身准备 环境准备光线适宜、安静 物品准备查房车、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手消毒液、病历、记 录纸、笔、弯盘、纱布 主查者讲明查房目的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病人的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症状、主要治疗、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既往史、采取的护理措施等。 要求:结合病情、个案特征,体现动态过程。 病房: 床边护理评估:观察意识状态、营养状态、皮肤、粘膜、四肢活动、病人心理状态等。 交谈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饮食、休息与睡眠、排泄、自理情 况、保健措施、嗜好、精神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心理状态、性格与交往能 力、家庭关系、经济状况。 一、健康史 1、了解病人此次患病的经历,有无明显诱因,患病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2、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有无高血压、血液病、营养不良等相关性疾病,有无家族史、外伤史、手术史、过敏史等。女性病人还应了解月经史和生育史。 二、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的评估侧重于耳、鼻、面部、咽、喉、口腔、头颈部位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表现,包括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同时也要重视全身健康状况的评估。 (一)耳 1、耳部常见的临床症状 (1)耳廓形状异常(2)耳痛:(3)耳漏(4)耳聋(5)耳鸣(6)眩晕 2、耳部常见的体征:(1)鼓膜充血(2)鼓膜穿孔(3)鼓室积液 (二)鼻 1、鼻部常见的症状:(1)鼻塞(2)鼻漏(3)鼻出血(4)嗅觉障碍 2、鼻部常见体征:(1)鼻粘膜充血、肿胀,鼻甲充血、肿大。(2)鼻粘膜干燥、鼻甲缩小。(3)鼻窦面部投射点红肿和压痛,多见于炎症较重的急性鼻窦炎病人。 (三)咽 1、咽部常见的症状(1)咽痛(2)咽部感觉异常(3)吞咽困难(功能障碍性、梗阻性、麻痹性)(4)打鼾 2、咽部常见体征(1)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2)腭扁桃体肥大(3)

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周波主编.反应过程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四、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 经验法的设计依据主要来自于实验室、中间试验装置或工厂实际生产装置的数据。对中间试验和实验室研究阶段提供的主要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转化率、选择性、催化剂空时收率、催化剂负荷和催化剂用量等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从而可预测出工业化生产装置工艺参数和催化剂用量等。 固定床反应器的主要计算任务包括催化剂用量、床层高度和直径、床层压降和传热面积等。(一)催化剂用量的计算 经验法比较简单,常取实验或实际生产中催化剂或床层的重要操作参数作为设计依据直接计算得到。1.空间速度 空间速度Sv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催化剂的原料处理量,单位为s-1。它是衡量固定床反应器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36) 式中: 2.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r指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气体反应物在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单位为s。 式中:; 停留时间与空间速度的关系为

。(二)反应器床层高度及直径的计算 催化剂的用量确定后,催化剂床层的有效体积也就确定。很明显,床层高度增高,床层截面积将变小,操作气速、流体阻力(动力)将增大;反之,床层高度降低必然引起截面积(直径)增大,对传热不利或易产生短路等现象。因此,床层高度与直径应通过操作流速、压降(即动力消耗)、传热、床层均匀性等影响因素作综合评价来确定。 通常,床层高度或直径的计算是根据固定床反应器某一重要操作参数范围或经验选取,然后校验其他操作参数是否合理,如床层压降不超过总压力的15%。床层高度与直径的计算步骤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