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第一章:计算机组装基础1.1 计算机硬件概述-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主板等-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处理器等- 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和作用:控制、运算、存储、输入与输出1.2 计算机组装准备工作- 工具准备:螺丝刀、尖嘴钳、电源线等- 防静电措施:使用静电手环、触电插座等- 组装空间准备:准备宽敞、清洁的工作台面1.3 计算机组装步骤- 安装主板:插入CPU、内存、显卡等- 安装电源:连接主板、硬盘和其他设备- 连接硬盘和光驱:插入SATA或IDE接口- 连接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安装操作系统:从光盘或USB启动安装程序1.4 常见问题与解决- 启动故障:检查电源连接、硬盘和内存是否正常- 无法安装操作系统:检查光驱或安装媒体是否损坏- 触电风险:正确使用工具,严禁插拔设备时开机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维护2.1 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 蓝屏问题:检查硬件兼容性、驱动程序是否最新等- 重启问题:检查电源、内存、硬盘是否正常工作- 运行缓慢:清理临时文件、升级硬件等提升性能2.2 计算机硬件保养- 清洁硬件:定期清理机箱、内存插槽、风扇等- 优化系统:升级驱动程序、清理注册表、优化启动项等 -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2.3 硬件更换和升级- 内存升级:了解并选择适合主板的内存条- 硬盘更换:备份数据并了解不同接口类型的硬盘- 显卡更换:选择性能更强的显卡提升图形处理能力2.4 常见问题与解决- 操作系统不稳定: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升级补丁- 无法启动:检查电源、内存、硬盘是否完好连接- 电脑过热:清理风扇、更换散热剂或散热器第三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3.1 操作系统安装- 准备安装媒体:光盘、USB等- 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版本:Windows、Linux等-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选择语言、分区、输入序列号等3.2 驱动程序安装- 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主板、显卡、声卡等- 安装驱动程序: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和配置3.3 系统配置与优化- 配置网络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优化系统性能:关闭开机自启动、禁用不必要的服务等- 安装常用软件:浏览器、办公软件等3.4 常见问题与解决- 驱动程序兼容性问题:下载最新驱动或使用兼容模式- 系统死机或蓝屏:检查硬件兼容性、散热是否正常- 网络无法连接:检查网线、网络设置、驱动程序等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维护、硬件故障排除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五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工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五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工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五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工业)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什么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又可以分为哪几类?计算机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实体的各个部件,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等。

计算机硬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2.主存储器(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3.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等。

4.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5.辅助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如硬盘、光盘等。

6.扩展设备:如网络设备、声卡、显卡等。

2. 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又可以分为哪几类?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

2.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娱乐软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3.开发工具软件:包括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等,用于开发其他软件。

3. 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分别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和控制器/调度器。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如硬盘、光盘等。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控制器/调度器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

4. 什么是计算机的位数?计算机位数的提升对计算机性能有什么影响?计算机的位数是指计算机中用于表示数据的二进制位的位数。

常见的计算机位数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

计算机位数的提升对计算机性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内存容量:位数的提升可以扩大计算机内存的寻址范围,使计算机能够处理更大容量的数据。

2.计算速度:位数的提升可以增加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

计算机组装和维修的基本常识

计算机组装和维修的基本常识
24
1.4 兼容机及品牌机的选择
• 兼容机及品牌机的差异 • 1. 价格 • 2. 配置 • 3. 效劳 • 4. 外观
25
如何选择品牌机
1. 看品牌 2. 看配置 3. 看价格 4. 看包装 5.看效劳
26
组装和维修的根本常识
一般来说,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 准备工作,如工具、需要的配件,有时也需要用到系 统软件和一些常用软件。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的硬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 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相关的程序和数据协调高效 地工作的软件。 应用软件实际上是一组具有通用的程序,由于计算机 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所以应用软件也是多种 多样的。
21
1.2 计算机配件的选购常识
• 计算机的性能参数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由五个单元结构组成,即输入设备、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存储单元、输出设备和控制单元, 这是计算机最根本的单元结构。
3
计算机的组成
主机
硬件系统
外设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储器(RAM、ROM)
软盘
外存储器
硬盘 光盘
磁带
输入设备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光笔
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绘图仪
运算器 控制器
12
计算机的组成
7.声卡
声卡是多媒体计算机重要组件之一,各种游戏、视频 播放、CD音乐效果都是通过声卡来实现的。
8.网卡
网卡是网络接口卡的简称,它的作用是向网络发送数 据、控制数据、接收并转换数据。它安装在计算机的 扩展槽中,充当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
13
计算机的组成
9.机箱和电源
机箱是安装和保护主机内各种配件的外壳。计算机里 所有的配件都靠电源来供电。因此,电源质量的好坏 对计算机整体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质量低劣的话, 还可能会损坏机器中的配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一篇:计算机组装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是指将各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完成整台计算机的搭建。

相对于购买品牌机,组装计算机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和可扩展性,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配置。

下面就是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帮助你了解组装所需要的零部件和注意事项。

一、所需零部件1.主板:计算机各个零部件的核心,主板的型号与CPU 和内存的类型有关。

2.CPU: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控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按照主板的型号选择对应的CPU。

3.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视频的显示,提供游戏和多媒体软件的硬件加速。

4.内存:计算机的短期存储空间,应根据主板的规格选择相应的速度和容量。

5.硬盘:计算机的长期存储空间,可依据需求选择大容量机械硬盘或高速固态硬盘。

6.电源:提供计算机各个部件所需的电力,应注意功率和接口标准。

7.机箱:保护和固定计算机内部部件,可根据喜好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机箱。

8.散热器:维护CPU的温度,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应根据CPU的类型和整体配置选择。

9.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外设:可根据需求和预算自选。

二、组装流程1.安装主板: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连接主板电源和前置接口线,插入CPU和内存。

2.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的对应卡槽,固定在机箱内,连接电源和显示器。

3.连接硬盘:将硬盘固定在机箱内,连接SATA数据线和电源线。

4.连接电源:将电源固定在机箱底部或后方,连接主板和各个部件所需的电源线。

5.安装散热器:将散热器和CPU插座对应,固定在主板上。

6.接线整理:整理主板、电源和各个零部件的接口线,保证内部布线整洁明了。

7.开机测试:连接电源和显示器,启动计算机进行测试,检查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三、注意事项1.预算: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相应的配件,不要追求无谓的高配置。

2.合适的主板及配件:计算机组装的成功与否与主板及其他部件的兼容性有直接关系,选购时应注意不同配件之间的规格、接口和功率等参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第一章 基础知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第一章 基础知识


游戏、杀毒
3DMAX、FLASH等
D
PART FOUR
作业
用一张A4纸,画出我们的计算机系统组成图,附上名字、班级、日期 要求:内容充实、完整,字体美观,线条横平竖直
1. 计算机实操,拆装机
实操各零部件的拆机及装机过程
2. 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安装
讲述Windows 系统知识、安装方法及常用软件的安装方法
4. 软、硬件故障的排除
讲述了常用软件错误的处理和硬件故障的排查方式等知识
1、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又叫电脑
是一种可以高速、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的电子设备, 同时它还具有逻辑和判断的能力。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8年)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9~1965年)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5年)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5年至今)
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微型化: 巨型化: 光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由神经控制的计算机 6、计算机用途: 科学计算,信息处理, 计算机通信,计算机辅助工程, 人工智能,实时控制(工业应用), 现实模拟,休闲娱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这两者缺一不可。 硬件越全、软件越多计算机的功能将越强大。
9、存储容量单位: 1、单位定义:
在计算机中所有信息只能用二进制来表示,即用一连串的“0”和 “1”组合编码来表示,这就是机器语言。8位二进制称为一个字节, 字节是计算机中表示存储容量大小的最小单位。
2、六级单位 字节(Byte、B)、千字节(KB、K)、兆字节(MB、M) 吉字节(GB、G)、太字节(TB、T)、皮字节(PB、P)
A
PART ONE
重难点分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讲解计算机的分类: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等讲解硬件的性能指标和选购技巧1.3 计算机软件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螺丝刀、主板安装架、数据线等2.2 组装步骤详细讲解组装计算机的步骤: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连接数据线、安装外设等2.3 组装注意事项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防止静电、正确安装硬件、连接数据线等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系统维护讲解系统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理垃圾文件、优化系统设置、更新驱动程序等3.2 硬件维护介绍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技巧:清洁硬件、检查硬件连接、替换损坏硬件等3.3 数据备份与恢复讲解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和技巧:使用系统备份工具、使用外部存储设备备份、恢复丢失数据等第四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讲解计算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故障现象、使用诊断工具、查找故障原因等4.2 常见故障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电脑无法启动、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4.3 维修注意事项讲解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第一、防止静电、正确拆卸硬件等第五章:计算机性能优化5.1 CPU优化讲解CPU性能优化的方法:超频、更换散热器等5.2 内存优化讲解内存性能优化的方法:增加内存条、使用内存加速软件等5.3 显卡优化讲解显卡性能优化的方法:更新显卡驱动程序、更换显卡散热器等5.4 系统优化讲解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优化系统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等第六章:硬盘与存储设备6.1 硬盘概述介绍硬盘的类型: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讲解硬盘的性能指标:容量、转速、缓存等6.2 硬盘安装与分区讲解硬盘的安装方法:IDE、SATA、NVMe接口的使用介绍硬盘分区的操作:使用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格式化等6.3 存储设备扩展讲解存储设备的扩展方法:硬盘架、硬盘盒、固态硬盘扩展卡等第七章:外设与接口7.1 常见外设介绍介绍计算机常见外设: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7.2 接口类型与连接讲解计算机接口的类型:USB、HDMI、VGA、DVI等介绍接口的连接方法:使用数据线、转接头等连接外设7.3 外设驱动程序安装讲解外设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使用随机光盘、官方网站等第八章:网络连接与设置8.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讲解网络协议:TCP/IP、DNS、等8.2 网络连接设备介绍网络连接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讲解网络连接的方法: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8.3 网络设置与优化讲解网络设置的方法: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介绍网络优化的方法: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攻击等第九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9.1 操作系统安装准备讲解操作系统安装的准备工作:安装镜像、制作启动盘等9.2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分区、引导、安装界面、选择安装选项等9.3 操作系统配置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设置系统主题、安装常用软件、配置网络等第十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策略10.1 计算机安全知识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介绍常用的安全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监控等10.2 维护策略与技巧讲解计算机维护的策略与技巧:定期检查硬件、更新软件、备份数据等10.3 安全与维护实例介绍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的实例:修复系统漏洞、清除病毒、恢复丢失的数据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性能指标解析: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理解硬件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对于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至关重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解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说明计算机的用途和重要性1.2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说明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作用1.3 计算机软件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说明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软件的特点和用途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组装工具与设备介绍常用的组装工具和设备解释螺丝刀、主板、机箱等工具和设备的作用2.2 组装步骤说明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过程强调组装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2.3 组装示例提供具体的组装示例包括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组装实践第三章:计算机维护3.1 维护基本知识介绍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性和目的解释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2 清洁与保养说明计算机清洁和保养的方法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屏等设备的清洁和保养3.3 故障排除与维修介绍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解释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四章: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4.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和用途4.2 安装操作系统说明操作系统安装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硬盘分区、安装文件传输等操作4.3 配置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配置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设置桌面环境、网络连接、驱动程序安装等第五章:计算机安全与维护5.1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工具的作用5.2 数据备份与恢复说明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外部存储设备、云存储等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5.3 计算机维护与升级介绍计算机维护和升级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硬件升级、系统更新等操作第六章:硬件故障诊断与处理6.1 硬件故障分类介绍硬件故障的常见类型,如电源故障、内存故障、硬盘故障等。

解释各种故障的特点和影响。

6.2 硬件诊断工具介绍常用的硬件诊断工具,如测量仪器、诊断软件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一章课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一章课件

04
CATALOGUE
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
操作系统安装
总结词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石,其安装过 程需要谨慎操作。
详细描述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准备安装 介质,设置启动顺序,进入安装界面 ,按照提示完成安装过程,包括分区 、格式化等操作。
应用软件安装与配置
总结词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发挥功能的关键,需根据需求选择并正确 安装配置。
计算机分类与特点
01
台式机
性能稳定、价格适中、维护方便, 适合家庭和办公使用。
平板电脑
触控操作、轻便易携带,适合娱乐 和简单办公。
03
02
笔记本电脑
便携轻便、电池续航时间长,适合 移动办公和学习。
服务器
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 适合企业级应用和云计算。
04
计算机组成结构
01
02
03
硬件系统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的原则、制度和措施,以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安装主板
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连接电源 、控制线等。
安装显卡和其他扩展卡
将显卡插入主板的PCI-E插槽中, 连接显示电缆,并根据需要安装 其他扩展卡。
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防止静电
在组装过程中,确保工作区域 没有静电,避免直接接触主板
和其他电子部件。
检查接口兼容性
确保所有硬件都与主板兼容, 特别是CPU、内存和显卡。
在必要时进行操作系统迁移或重装,以彻 底解决系统问题。
系统故障排查与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维护
维护是使计算机部件和程序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的活动,包括检 查、测试、调整、更换、修理等。
3. 故障
故障是使用计算机硬件或程序不能实现其正常功能的事件。分为: 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4. 故障诊断
确定故障设备,进行故障定位
1.1 基本概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5. 故障维修
是指计算机发生故障后,通过检查某些元器件的机械、电气性能, 或更换已失效的可更换部件,使计算机系统功能恢复的手段和过 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4 硬件故障诊断
1. 开机阶段常见故障
(1)电源风扇不转动 (2)屏幕无显示、无报警声 (3)硬盘指标灯常亮
2. 致命性硬件故障
由CPU、主板、内存、显卡等关键设备引起的故障
3. 非致命性硬件故障
主要是由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它非关键设备引起的 故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2. 维修的原则
(1)先软件后硬件 (2)先外围后主板 (3)先测试后分析 (4)先确诊后处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3 硬件故障的维修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2. 敲击与手压法 3. 插拔法 4. 替换法 5. 升降温法 6. 电源拉偏法 7. 利用软件工具
1. 非关键性故障 2. 关键性故障
3. 按故障的持续时间分类
1. 间歇性故障 2. 固定性故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1. 维修准备工作
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结构、性能及特点 掌握有关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熟悉各种计算机检测程序及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
方法 准备一定数量的备件,并确保其完好 准备好检测维修仪器 认真做好维修检测记录
应用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应用软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 计算机故障的分类及维修
计算机故障维修分类
一级维修:对设备故障定位、替换、排除 二级维修:对板卡、元器件、芯片等维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1 故障的分类
1. 按软、硬件分类
1. 硬件故障 2. 软件故障
2. 按故障的影响程序分类
6. 故障定位
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确定设备发生故障的地方
7. 故障测试
就是利用设备向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输入测试码,并观察其输出响 应,以确定电路中是否有故障并指出故障的位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 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1.机箱
1.2.1 硬件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卧式机箱
立式机箱
2.电源
1.2.1 硬件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ATX电源
Flex-ATX电源
3.主板
1.2.1 硬件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1 硬件系统
4.CPU(中央处理器)
5.内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1 硬件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1 硬件系统
6.外部存储器
U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硬盘
光盘
7.声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内容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1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第2章 主板的使用与维修 第3章 主板芯片组 第4章 CPU的使用与维修 第5章 存储器 第6章 显示系统
教学内容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7章 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 第8章 系统功能扩展卡 第9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安装与BIOS设置 第10章 计算机系统的软件 第11章 常用工具软件 第12章 计算机外部设备 第13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
1.2.1 硬件系统
8.显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1 硬件系统
9.显示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1 硬件系统
CRT显示器
LCD显示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2.1 硬件系统
10.键盘、鼠标
1.2.2 软件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 系统服务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1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 了解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 掌握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了解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要求
1.1 基本概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 计算机的安装
(1)硬件的安装 (2)软件的安装
1.4 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要求
1. 电源:220V,50HZ交流电 2. 温度:21℃±3℃ 3. 湿度:45%~65% 4. 清洁度 5. 避免振动冲击
本章小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本章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
念、计算机的系统构成、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 法和维修方法、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要求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