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厂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厂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前期阶段和实际生产阶段,大家会经常看到一些关于炼厂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对不经常接触技术经济评价的技术人员来说比较陌生,有时也苦于得到一个准确的解释。以下收集整理了十九项这方面的一些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学习。

1.综合商品率

定义:报告期内石油产品商品量占原油和外购原料油加工量的百分比。

综合商品率= (石油产品商品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100

注:综合商品率越高,说明从一定量原油(包括外购原料油)中得到的石油产品商品量越多;或者说生产一定量的石油产品商品,所用原油(包括外购原料油)越少

2.可比综合商品率

定义:报告期内板块内加工过程中可比综合商品量占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的百分比。

可比综合商品率= (可比综合商品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100

可比综合商品量= (石油产品商品量+ 外销蒸汽折燃料- 外购蒸汽折燃料+ 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

注:外购蒸汽折燃料:是指报告期内从板块外购入的蒸汽折合燃料按热焓进行折算;

外销蒸汽折合燃料:是指报告期内销售给板块外的蒸汽(非CFB锅炉、煤制氢装置产出并网蒸汽)折合燃料按生产蒸汽实际消耗的燃料折算;

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报告期内半成品期末库存总量与半成品期初库存总量差值,主要表达半成品总库存增减值;

3.综商指数

定义:报告期内综合商品率、综合能耗、综合损失相结合的综合指标。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炼油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炼油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炼油知识学习交流,把项目的各种效益说得再突出,这个项目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更不可能真正的发挥除了经济效益外的更多的诸如社会效益方面的效益。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炼油知识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炼油知识学习心得体会1根据公司的统一安排,从4月10日至5月12日,我们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更新了观念,掌握了许多工作方法,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就是更进一步懂得了如何去思考,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下面就把自己学习后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向组织作以汇报。 美国哈佛大学有种理念是:表达能力是你的第一亮点,创造能力是你的第二本能,思考能力是你的第三只眼。世界上的机会比比皆是,大凡用我们肉眼观察到的“机会”已经不是“机会”了,你能看到的,别人同样也能看到,只有用“第三眼”观察到的“机会”才是难能可贵的。用“第三只眼”观察世界的人,则会发现奇迹,创造奇迹。有许多管理人员不能合理地运用复杂社会环境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思考能力,不善于思考,不懂得用“第三只眼”观察社会,也就没有捕捉到良好的机会。其实思考是一种我们可以改善和提高的能力。也是

我们不可缺少的能力。 人类正是利用思考的力量,一步步走向繁荣,走向文明。在古时,人们看到天然森林大火而想到保存火种,进而钻木取火;人类只需挖一个陷井,在陷井口盖些茅草,便能让最凶猛的野兽束手就擒,正是利用思考的力量,人类设计出千万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的每一种行为,每一种进步都与自己的思考能力息息相关的,既然我们被赋予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应该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应用于实践,利用思考的力量,造福企业,造福社会。 一、要学会系统思考 我们通常分析和思考问题时常常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整体到要素,这是一般的思考方式,而系统思考就是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要素到整体。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整体功能和效益做为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单独地考虑某一要素,要看到它与其他要素的关联。不能追求个别要素功能的优化,结果导致整体功能的下降。企业的发展更为如此,如果我们都站在局部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那么可能某一局部优化了、发展了,但是我们整体就得不到优化,这就形成我们常说的“瓶颈”。其实这种“瓶颈”的形成恰恰是缺乏系统思考能力的结果,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状态,所以学会系统地

化工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化工工艺基础知识概论一、炼油工艺基本流程图 常压蒸馏

二、化工基础概念介绍 由常压蒸馏分离过程引出以下概念: 分离: A 固液分离: 常见化工操作形式:离心操作,过滤操作,干燥 B 液液分离 常见化工操作形式:萃取操作,蒸馏,精馏, 1、萃取操作是向欲分离的液体混合和物(原料液)中,加入一种与其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溶剂(萃取剂),形成两相体系。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实现原料液中各组份一定程度的分离。常称抽提。 2、过滤操作是用某种多孔物质作为介质来处理悬浮液以得到固液分离的操作。 3、精馏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 3.1精馏原理:为什么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多次部分冷凝,就能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呢?对于一次汽化,冷凝来说,由于液体混合物中所含的组分的沸点不同,当其在一定温度下部分汽化时,因低沸点物易于气化,故它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而液相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这就改变了气液两相的组成。当对部分汽化所得蒸汽进行部分冷凝时,因高沸点物易于冷凝,使冷凝液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而为冷凝气中低沸点物的浓度比冷凝液中要高。这样经过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通过各组分浓度的改变得到了初步分

离。如果多次的这样进行下去,将最终在液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高沸点的组分,在气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低沸点的组分。由此可见,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同时进行,就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 液体气化要吸收热量,气体冷凝要放出热量。为了合理的利用热量,我们可以把气体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供给液体气化时使用,也就是使气液两相直接接触,在传热同时进行传质。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实践中,这种多次部分汽化伴随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是逆流作用的板式设备中进行的。所谓逆流,就是因液体受热而产生的温度较高的气体,自下而上地同塔顶因冷凝而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回流液体(富含低沸点组分)作逆向流动。塔内所发生的传热传质过程如下1)气液两相进行热的交换,利用部分汽化所得气体混合物中的热来加热部分冷凝所得的液体混合物;2)气液两相在热交换的同时进行质的交换。温度较低的液体混合物被温度较高的气体混合物加热二部分汽化。此时,因挥发能力的差异(低沸点物挥发能力强,高沸点物挥发能力差),低沸点物比高沸点物挥发多,结果表现为低沸点组分从液相转为气相,气相中易挥发组分增浓;同理,温度较高的气相混合物,因加热了温度较低的液体混合物,而使自己部分冷凝,同样因为挥发能力的差异,使高沸点组分从气相转为液相,液相中难挥发组分增浓。 精馏塔是由若干塔板组成的,塔的最上部称为塔顶,塔的最下部称为塔釜。塔内的一块塔盘只进行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塔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

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1、什么叫原油? 答:原油是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一般认为,古代生物体通过地壳运动而沉积形成了有机淤泥,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有机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在沉积物成岩过程中,通过红菌、压力、温度、催化剂以及放射性元素等的作用,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了石油。经过勘探、开采和与处理且尚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 2、石油产品的馏分一般是如何划分的? 答:石油产品的馏分的划分一般为: (1)<200℃为汽油馏分或低沸点馏分; (2)200—350℃为煤油、柴油馏分或中间馏分; (3)350—500℃为润滑油馏分或重沸点馏分。 3、什么叫蒸汽压? 答: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在它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时,由此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4、油品蒸汽压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答:同一馏分相同组分的油品其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5、油品的蒸汽压与其组分有什么关系? 答:在一定温度下,油品组分越重,其蒸汽压越小。 6、什么叫油品的馏程? 答:油品的馏程即油品的沸程。由于油品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的组分之沸点各不相同,所以,在外压一定时,当加热油品而达到某一温度时,低沸点组分首先汽化,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油品由轻组分到重组分不断汽化,直到油品被全部蒸化,因此,油品的沸点应是某一温度范围。该温度范围即称为该油品的馏程或沸程。 7、什么叫初馏点? 答:油品在恩氏蒸馏装置上加热蒸馏时流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气相温度称为油品的初馏点。

8、什么是油品的密度?其单位是什么? 答:单位体积下油品的质量称为油品的密度。其单位为g/cm3。 9、什么是油品的比重? 答:油品在t℃时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4℃时的质量比称为油品的比重,或油品在t℃时的密度与4℃时的纯水的密度比。 10、油品比重与温度有什么关系?如何换算? 答:温度升高,油品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比重减小,反之则增大。 不同温度下的油品比重按下式换算:d t4=d204—r(t—20) 式中:d t4——油品在t℃时的比重; d204——油品在20℃时的比重; r——油品比重的平均温度校正系数,即温度改变1℃时油品比重的变化值; t——油品的温度 11、什么叫凝点? 答: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当油品在试管中被冷却到某一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角,经一分钟后液面未见有位置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凝固,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高温度称为该油品的凝点。 12、什么叫闪点? 答: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时,液体表面上的油蒸气和周围空气组成一种爆炸性的混合气,当火焰与其接近时,发生闪火或爆燃的最低温度自然数该油品的闪点。 13、什么叫开口闪点? 答:开口闪点是指在特定的开口仪器中加热油料,当发生闪火现象时的最低油温称为开口闪点。 14、什么叫闭口闪点? 答:在闭口仪器中加热油品,使液体表面的空间形成空气和油气的混合气,当混合气的油气气浓度达到一定的限度时,移近火焰发生闪点现象时的最低油温称为闭口闪点。 15、什么是辛烷值?

石油炼化公司的各个装置工艺的流程图大全及其简介

炼化公司的各个装置工艺的流程图大全及其简介 从油田送往炼油厂的原油往往含盐(主要是氧化物)带水(溶于油或呈乳化状态),

可导致设备的腐蚀,在设备内壁结垢和影响成品油的组成,需在加工前脱除。电脱盐基本原理: 为了脱掉原油中的盐份,要注入一定数量的新鲜水,使原油中的盐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石油与水的乳化液。 在强弱电场与破乳剂的作用下,破坏了乳化液的保护膜,使水滴由小变大,不断聚合形成较大的水滴,借助于重力与电场的作用沉降下来与油分离,因为盐溶于水,所以脱水的过程也就是脱盐的过程。 CDU装置即常压蒸馏部分 常压蒸馏原理:

精馏又称分馏,它是在精馏塔内同时进行的液体多次部分汽化和汽体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 原油之所以能够利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油内部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在原油加工过程中,把原油加热到360~370℃左右进入常压分馏塔,在汽化段进行部分汽化,其中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这些较低沸点的馏分优先汽化成为气体,而蜡油、渣油仍为液体。 VDU装置即减压蒸馏部分

减压蒸馏原理: 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是蒸汽压必须等于外界压力。 降低外界压力就等效于降低液体的沸点。压力愈小,沸点降的愈低。如果蒸馏过程的压力低于大气压以下进行,这种过程称为减压蒸馏。 轻烃回收装置是轻烃的回收设备,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将天然气中比甲烷或乙烷更重的组分以液态形式回收。

RDS即渣油加氢装置,渣油加氢技术包含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切换床渣油加氢处理、移动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悬浮床渣油加氢裂化、渣油加氢一体化技术及相应的组合工艺技术。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炼油工艺流程简介

炼油工艺流程简介 2007年08月

石油的组成与性质简介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 混合物。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一般为0.8~1.0克/厘米3,凝固点-60~30℃,沸点范围从常温至500℃以上,可 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石油的组成与性质简介 石油组成:C(83%~87%)、H(11%~14%)、S (0.06%~0.8%)、N(0.02%~1.7%)、O(0.08 %~1.82%)、Ni、V、Fe。 碳氢化合物(烃类)是石油的主要成分,约占95%~99%。 烃类中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石蜡基石油; 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石油---环烃基石油; 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间基石油。

炼油厂的分类 1)燃料油型炼厂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和各类工业燃料油。 2)燃料-润滑油型炼厂除生产各种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 3)燃料-化工型炼厂以生产燃料油和化工产品为主。 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炼厂是综合型炼厂,既生产各种燃料、化工原料或产品同时又生产润滑油。

炼厂的一、二、三次加工装置 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叫一次加工; 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 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 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 、烷基化、加氢精制等。 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 等化工原料。

油的基础知识

二章化工工艺基础 2.1 原料资源及其加工 2.1.1.1 主要无机化学矿 盐矿,硫矿,磷矿,钾盐矿,铝土矿,硼矿,锰矿,钛矿,锌矿,钡矿,天然沸石,硅藻土等. 2.1.1.2 磷矿和硫铁矿的加工 磷矿是生产磷肥,磷酸,单质磷,磷化物和磷酸盐的原料. 85%以上的磷矿用于制造磷肥,生 产磷肥的方法有两大类: 酸法用硫酸或硝酸等无机酸来处理磷矿石,最常用的是硫酸. 热法利用高温分解磷矿石,并进一步制成可被农作物吸收的磷酸盐. 硫铁矿用于制造硫酸,生产硫酸的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2.1.2 石油及其加工 石油化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 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的产品中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 90%左右的有机化工产品上有原料可归结为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和甲醇. 三烯主要由石油制取,三苯,萘和甲醇可由石油,天然气和煤制取. 2.1.2.1 石油的组成 石油是一种有气味的棕黑色或黄褐色粘稠状液体,相对密度大约在0.75~1.0. 石油是由分子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其中化合物的沸点从常温到500℃以上均有. 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烃类,非烃类以及胶质和沥青三大类. 烃类化合物在石油中占绝大部分,约几万种.其中链式饱和烃含量最多,有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在石油中约占50~70%(质量). 环烷烃含量仅次于链烷烃,具饱和环状结构.芳香烃具有不饱和环状结构,有单环的苯系芳烃,双环的萘及其衍生物和联苯系芳烃,以及稠环芳烃. 以上烃类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工的基本原料,石油中几乎没有烯烃和炔烃这两类化合物,它们确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 非烃化合物中有硫化物,氮化物,含氧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含量虽然很低,但对石油加工过程以及石油产品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有的还使催化剂中毒,有的腐蚀管道和设备,有的使用时污染环境等,所以石油加工时均需要脱硫,脱氮,脱金属预先将其除去和回收利用. 胶质和沥青质主要存在于渣油中,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稠环环烷烃,稠环芳香烃和含S,N等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 2.1.2.2 油品的概念 根据沸程的不同,将油品分类 石脑油(轻汽油) 50-140℃ 汽油140-200℃ 航空煤油140-230℃ 煤油180-310℃ 柴油260-350℃ 润滑油350-520℃ 重,渣油>520℃

5供水工艺流程图及文字说明

5.供水工艺流程图及文字说明 5.1、工艺流程图如下: 5.2、地下水群井取水,由一级泵站加压到净水厂清水池进行调蓄,消毒后由二级泵站加压经管网到用户。

6、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6.1编制目的 为应对农村饮水安全卫生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卫生应急机制,正确应对和高效处置农村饮水安全卫生突发性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2指挥体系 区人民政府成立任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卫生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区长担任,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副总指挥,区政府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环保局、区公安局、区广电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其负责同志为应急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水务局局长兼任。 各镇(街道)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由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各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6.3饮水安全组织机构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 2、及时了解掌握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需要向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应急措施; 3、审定全区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4、在应急响应时,负责协调公安、水务、环保、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负责指导、督促、检查下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二、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起草全区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负责农村饮水突发性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协调指导事发地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力量开展抢险排险、应急加固、恢复重建工作;负责协调公安、水务、环保、卫生等部门组织救援工作;协助专家组的有关工作;负责对潜在隐患工程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传达和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新闻发布工作。 三、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重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物资储备计划下达。 区财政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经费、恢复重建费用及时安排和下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区公安局:负责维持水事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饮水工程设施安全。 区民政局:负责统计核实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灾情;负责协助区、镇政府做好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群众的生活救济工作。 区水务局:负责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提供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信息、预案以及工作方案;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区卫生局:负责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村、镇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及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和卫生保障。 区环保局:负责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制止向河流、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应急处理水污染事件。 区广电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法规、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报道

炼油基础知识

8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8.1 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8.2 石油工业生产过程 8.3 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化学组成 石油与原油二者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包括气体、液体及固体(煤炭除外),而原油是指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液体油料。不过,习惯上一般将石油与原油二词交换使用或相提并论。

8.3.1 石油的一般性状 石油是一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常温下多为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大部分是有事暗色的,通常呈黑色、褐色或浅黄色。 相对密度在0.8—0.98之间。我国主要油区原油的相对密度躲在0.85—0.95之间,凝点及蜡含量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属偏重的常规原油。 许多石油含有一些有臭味的硫化合物,有浓烈的特殊气味。我国原油一般含流量都较低,一般都在0.5%以下,只有胜利原油、新疆塔河原油和孤岛原油含硫量较高。 8.3.2 石油的元素组成 基本上由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所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碳和氢,占96%--99% ,其余的硫、氮、氧和微量元素总含量不超过1%—4% 。氯、碘、磷、砷、硅等微量非金属元素和铁、钒、镍、铜、铅、钙、钠、镁、钛、钴、锌等微量金属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石油中的含量极低,但对石油加工过程,特别是对催化加工等二次加工过程影响很大。 石油中的各种元素不是以单质存在,而是以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形态存在。 8.3.3 石油的馏分组成 馏分就是一定沸点范围的分馏馏出物。馏分的沸点范围简称为馏程或沸程。原油直接分馏得到的馏分称为直馏馏分,基本保留石油原来的组成和性质。 一般把原油中从常减压蒸馏开始馏出的温度(初馏点)到200℃(或180℃)的轻馏分称为汽油馏分或称石脑油馏分,常压蒸馏200℃(或180℃)—350℃的中间馏分称为煤柴油馏分或称常压瓦斯油(简称AGO)。将常压蒸馏>350℃的馏分称为常压渣油或常压重油(简称AR)。由于原油从350℃开始有明显的分解现象,所以对于沸点高于350℃的馏分,需在减压下进行蒸馏,将减压下蒸出馏分的沸点再换算成常压沸点。一般将相当于常压下350℃—500℃的高沸点馏分称为减压馏分或称润滑油馏分或称减压瓦斯由(简称VGO);而减压蒸馏后残留的>500℃的馏分称为减压渣油(简称VR)。 我国原油馏分组成的一个特点是VR的含量都较高,<200℃的汽油馏分含量较少。 8.3.4 石油的烃类组成

炼油生产安全技术—催化裂化的装置简介类型及工艺流程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炼油生产安全技术—催化裂化的装置简介类型及工 艺流程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978-61 炼油生产安全技术—催化裂化的装置简介类型及工艺流程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其类型 1.装置发展 催化裂化工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炼油厂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的一种重油轻质化的工艺。 20世纪50年代初由ESSO公司(美国)推出了Ⅳ型流出催化装置,使用微球催化剂(平均粒径为60—70tan),从而使催化裂化工艺得到极大发展。 1958年我国第一套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在兰州炼油厂投产。1965年我国自己设计制造施工的Ⅳ型催化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投产。经过近40年的发展,催化裂化已成为炼油厂最重要的加工装置。截止1999年底,我国催化裂化加工能力达8809。5×104t/a,占

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的33.5%,是加工比例最高的一种装置,装置规模由(34—60)×104t/a发展到国内最大300×104t/a,国外为675×104t/a。 随着催化剂和催化裂化工艺的发展,其加工原料由重质化、劣质化发展至目前全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有追求最大气体收率的催化裂解装置(DCC),有追求最大液化气收率的最大量高辛烷值汽油的MGG工艺等,为了适应以上的发展,相应推出了二段再生、富氧再生等工艺,从而使催化裂化装置向着工艺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 2.装置的主要类型 催化裂化装置的核心部分为反应—再生单元。反应部分有床层反应和提升管反应两种,随着催化剂的发展,目前提升管反应已取代了床层反应。 再生部分可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一段再生和二段再生(完全再生即指再生烟气中CO含量为10—6级)。从反应与再生设备的平面布置来讲又可分为高低并列式和同轴式,典型的反应—再生单元见图

炼油基础知识

第一章炼油基础知识 第1题什么就是石油?石油得一般性质就是什么? 答:石油主要就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得化合物得混合物。 天然石油又称原油。原油就是淡黄色到黑色、流动或半流动得、带有浓烈气味得粘稠液体,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世界各地所产原油从外观到性质都有不同程度得差异。从颜色瞧,绝大多数原油都就是黑色得,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色;从凝固点来瞧也有很大差异,我国沈北混合原油高达54℃,而新疆克拉玛依原油则低于-50℃。 第2题石油由哪些主要元素组成?石油中各元素组成得大致含量就是多少? 答:石油得主要元素就是碳(C)与氢(H),它们占元素总量得96~99%。其中碳元素含量占83~87%,氢元素占11~14%;其次,含有硫、氮、氧,它们在石油中总含量占1~4%;再就就是微量得重金属元素,如钒V、镍Ni、钠Na、铜Cu、铁Fe、铅Pb……,其含量只有ppm级;以及微量得非金属元素,如砷As、磷P、氯Cl……,其含量只有ppm 级或ppb级。 第3题石油馏份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 答:汽油馏份(低于200℃)中,含有C 6~C 11 得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单 环芳香烃;煤油、柴油馏份(200~350℃)中,含有C 11~C 20 得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 环环烷烃及双环、三环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与三环芳香烃;蜡油馏份(350~520℃) 中,含有C 20~C 36 得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及三环以上得环烷烃与芳香烃。 第4题简述石油中得烃类得组成? 答:石油中烃类主要就是由烷烃、环烷烃与芳香烃以及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得混合烃构成。 第5题简述石油中得非烃类得组成? 答:石油中得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第6题简述石油中得硫化物得分布? 答:通常将含硫量高于2、0%(wt)得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0、5%(wt)得称为低硫石油,介于0、5~2、0%(wt)之间得称为含硫石油。我国原油大多属于低硫石油(如大庆原油等)与含硫石油(如孤岛原油等)。硫在石油馏份中得分布一般就是随着石油馏份沸程

炼油厂工艺流程

炼油厂结构的分析模式 撰文/甄镭(本文来自《程序员》杂志2002年11期) 本文包括四个分析模式,这些模式描述了炼油厂的结构,包括:生产装置模式(Refinery Production Unit Pattern)描述了装置与装置组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油品储存模式(Oil Storage Pattern)描述了储罐与罐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油品运输模式(Oil Delivery Pattern)描述了与油品进出厂相关的码头、车站等储运单元;加工流程模式(Production Process Pattern)描述了加工流程的组成。 1. 引言 1.1 目的 笔者曾经参与开发了许多炼油厂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几乎涉及到炼油厂的所有管理层次,既有供车间使用的装置单元操作系统,也有供领导使用的决策支持系统。在开发这些系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与行业知识相关的障碍,例如,由于缺乏对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参与项目的软件工程师经常会混淆一些术语,虽然这些术语在字面是相同的,但其对于不同层次的用户而言含义往往不同。有人说,参与项目的工程师需要了解行业背景知识,但是为了开发一个信息系统,究竟了解多少才合适呢? 通常情况下,如果开发团队具备该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会使应用软件的开发更加顺利。对于某些常见的应用系统,开发团队往往比较容易掌握有关背景知识,例如对于一般软件工程师来说,了解一个图书馆的管理过程就比较容易。但是由于炼油工程离普通人生活太远,在很多情况下,让软件工程师理解某些炼油工艺的术语是非常困难的,并且,让软件工程师掌握过多的炼油工艺知识,既无必要也会大大增加项目成本。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系列相关的分析模式,作为炼油厂信息系统的开发指南。本文的读者主要是系统分析员、

炼油化工装置的具体工艺流程

炼油化工装置的具体工艺流程 一般炼油厂主要由炼油工艺装置和辅助设施构成。炼油工艺装置的作用是将原油加工成液体的轻质燃料和重质燃料,其中轻质燃料包括汽油、煤油、轻柴油,重质燃料包括重柴油和锅炉专用燃料等。此外,通过炼油工艺装置,还能将原油分解成润滑油、气态烃、液态烃、化工原料、沥青、石油焦、石蜡等。根据产品类别分类的话,就分为了燃料型、燃料-化工型、燃料-润滑油型。 一、常减压蒸馏的主要工艺流程 常减压蒸馏主要分为4个步骤,分别为:原油脱盐脱水、初馏、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1原油脱盐脱水

从地下采出的原油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这部分水分中含有矿物质盐类。如果原油中水分过大的话,不利于蒸馏塔稳定,容易损坏蒸馏塔。此外,水分过大势必需要延迟加热时间,增加了热量的吸取,增加了原料成本。水分中含有的矿物质盐会在蒸馏过程中产生腐蚀性的盐垢,附着在管道上,这样就会无形当中增加了原油的流动阻力,减慢了流动速度,增加了燃料消耗,所以需要对原油进行脱盐脱水处理。 2初馏 经过了第一步的脱盐脱水操作之后,原油要经过换热器提高温度,当温度达到200℃~250℃时,才可以进入初馏塔装置。在这里,将原油里剩余的水分、腐蚀性气体和轻汽油排出,这样就减少了塔的负担,保证了塔的稳定状态,起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尽可能多的回收原油的效果。 3常压蒸馏 从上一步骤出来的油叫拔顶油。经过输送泵进入常压炉后加热,加热要求是360℃左右,然后进入常压塔。从塔顶分离出来的油和气,经过冷凝和换热后,一些就成为汽油,一些就成为了煤油和柴油。 4减压蒸馏 减压蒸馏的主要工艺装置是减压塔,减压塔是将从常压塔里出来的重油,通过减压的方式进行二次加工和深加工。 二、催化裂化的主要工艺流程 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材料是需要二次加工和深加工的重质油。通过这道工序,可以将重质油裂解为我们需要的轻质油。 催化裂化的主要步骤为: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

(完整word版)中海石油炼化基本知识问答

炼化知识问答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CNOOC Oil & Petrochemicals CO.,Ltd

炼化知识问答 前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以下简称“总公司”)成立以来,在主营业务勘探和开发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0年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总公司开始加快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炼油石化业务的开发和项目建设,目前炼油、石化各项事业均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根据总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部署,为构筑炼化高水平产业体系,经总公司研究决定,成立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炼化公司”)。 炼化公司将充分发挥总公司资源优势,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质量发展炼油石化和成品油销售,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油、石化生产厂和成品油营销体系;在完善企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同时,建立先进的炼化管理体系,建设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炼化团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产业;为实现总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奠定重要基础。 炼油石化是总公司新兴的支柱产业,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炼油石化基础知识,炼化公司组织编写了这本《炼化知识问答》,希望对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炼油石化行业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欢迎指正。王仲华同志参与了这本小册子内容的审核,在此表示感谢。 郑长波 2005 年9 月

目录 基本概念篇 1、原油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原油可以分为哪几类? 3、石油产品可以分为哪几类? 4、石油工业按其工业流程,可以分为上游、下游业务。上下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5、何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6、何为石油化工?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是什么? 7、石油化学工业与石油炼制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8、石油化学工业与其它化学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9、石油化工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有哪些? 10、石油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11、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2、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炼油篇 13、炼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4、国际炼油工业的发展简史是什么? 15、国际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6、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简史是什么? 17、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8、中国炼油业与国际水平的存在哪些差距? 19、炼油主要加工过程是什么? 20、炼油工艺有哪些? 21、何为原油蒸馏工艺? 22、何为二次加工工艺? 23、何为油品精制工艺? 24、炼油主要设备有哪些? 25、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如何? 26、国内炼油竞争力状况如何? 27、国内炼油产业有什么发展规划

产品生产流程图及工艺控制说明

产品生产流程图

3.4回流炉的温度设定依照后页的温度曲线要求。 3.5目检作业依照《PCBA目检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3.6焊接 3.6.1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 (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大约1~2秒钟。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件

来说,要注意使烙铁同时接触焊盘的元器件的引线。 (3)、送入焊丝;焊接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 (4)、移开焊丝;当焊锡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0 方向移开焊锡丝。 (5)、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的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0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从第三步开始到第五步结束, 时间大约1~3秒钟。 3.6.2常见的不良焊点及其形成原因

3.6.3正确的防静电操作 1操作ES D元件时必须始终配戴不良好的接地的手带,手带须与人的皮肤相触。 2必须用保护罩运送和储存静电敏感元件。 3清点元器件时尽可能不将其从保护套中取出来。 4只有在无静电工作台才可以将元件从保护套中取出来。 5在无防静电设备时,不准将静电敏感元件用手传递。 6避免衣服和其它纺织品与元件接触。 7最好是穿棉布衣服和混棉料的短袖衣。 8将元件装入或拿出保护套时,保护套要与抗静电面接触。 9保护工作台或无保护的器件远离所有绝缘材料。 10当工作完成后将元件放回保护套中。 11必须要用的文件图纸要放入防静电套中,纸会产生静电。 12不可让没带手带者触摸元件,对参观者要留意这点。 13不可在有静电敏感的地方更换衣服。 14取元件时只可拿元件的主体。 15不可将元件在任何表面滑动。 16每日测试手带 3.7组装 组装流程 3.8功能检测 将阅读器通过RS-232或USB连接PC,在PC上向阅读器发送操作指令,把阅读距离测试模拟卡放在阅读器上 方3mm~10mm之间,阅读器对操作指令进行应答,并把结果返回PC。 3.9产品包装 3.9.1码放规格:

炼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前期阶段和实际生产阶段,大家会经常看到一些关于炼厂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对不经常接触技术经济评价的技术人员来说比较陌生,有时也苦于得到一个准确的解释。以下收集整理了十九项这方面的一些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综合商品率定义:报告期内石油产品商品量占原油和外购原料油加工量的百分比。综合商品率=(石油产品商品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100 注:综合商品率越高,说明从一定量原油(包括外购原料油)中得到的石油产品商品量越多;或者说生产一定量的石油产品商品,所用原油(包括外购原料油)越少 2.可比综合商品率定义:报告期内板块内加工过程中可比综合商品量占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的百分比。 可比综合商品率=(可比综合商品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100 可比综合商品量=(石油产品商品量+外销蒸汽折燃料-外购蒸汽折燃料+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 注:外购蒸汽折燃料:是指报告期内从板块外购入的蒸汽折合燃料按热焓进行折算;外销蒸汽折合燃料:是指报告期内销售给板块外的蒸汽(非CFB锅炉、煤制氢装置产出并网蒸汽)折合燃料按生产蒸汽实际消耗的燃料折算;半成品期末期 初差额:是指报告期内半成品期末库存总量与半成品期初库存总量差值,主要表达半成品总库存增减值; 3.综商指数定义:报告期内综合商品率、综合能耗、综合损失相结合的综合指标。综商指数=(可比综合商品率/ (可比综合商品率+综合能耗/10+综合损失率))*100;=(可比综合商品量/(可比综合商品量+炼油综合能耗+综合损失量) *100 ; 4.综合自用率 定义:报告期内板块内生产的、已作本企业产量统计的、又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 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使用的产品数量之和占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的百分比。 综合自用率=(综合自用量/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100;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一)常减压: 1、原料:原油等; 2、产出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生产工艺: 第一阶段:原油预处理 原油预处理: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 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4、常减压设备: 常压塔、减压塔为常减压工序的核心设备尤其是常压塔,其也合称蒸馏塔,

两塔相连而矗,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 120吨万常减压设备评估价值4600万元。 (二)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炼化企业开始在原料中搀加减压渣油,甚至直接以常压渣油作为原料进行炼制。 2、产品:汽油、柴油、油浆(重质馏分油)、液体丙烯、液化气;各自占比汽油占42%,柴油占21.5%,丙烯占5.8%,液化气占8%,油浆占12%。 3、生产工艺: 常渣和腊油经过原料油缓冲罐进入提升管、沉降器、再生器形成油气,进入分馏塔,一部分油气进入粗汽油塔、吸收塔、空压机进入凝缩油罐,经过再吸收塔、稳定塔、最后进行汽油精制,生产出汽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柴油汽提塔,然后进行柴油精制,生产出柴油。一部分油气经过分馏塔进入油浆循环,最后生产出油浆。一部分油气经分馏塔进入液态烃缓冲罐,经过脱硫吸附罐、砂滤塔、水洗罐、脱硫醇抽提塔、预碱洗罐、胺液回收器、脱硫抽提塔、缓冲塔,最后进入液态烃罐,形成液化气。一部分油气经过液态烃缓冲罐进入脱丙烷塔、回流塔、脱乙烷塔、精丙稀塔、回流罐,最后进入丙稀区球罐,形成液体丙稀。液体丙稀再经过聚丙稀车间的进一步加工生产出聚丙稀。 4、生产设备: (三)延迟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