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校本研修说课材料

如何做校本研修说课材料
如何做校本研修说课材料

如何做校本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校本研修。只要你承担着教师这一角色,你就必须要学会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实际上是把学校和教师的日常工作加以整合,是学校、教师进行教研、科研和培训的统一体。那么如何做校本研修呢?

我们给校本研修这样下个定义,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学校、教师的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师发展小组)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依托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并具体组织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教师终身学习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教学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的有机融合,是促进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活动。校本研修的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简称“研训一体化”或“研培一体化”。

校本研修基本内涵有三个方面:

第一,校本研修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校本研修是以促进学校、教师发展为目的,改进学校课堂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注重学校个性化、人性化、特色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谋求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第二,校本研修基于学校和教师而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以问题为出发点,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包括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专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即学校、教师是研修的主体,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校长和教师,只有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才能充满活力。

第三,校本研修通过学校和教师来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在学校中,通过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教育(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活动,使两项活动从目的、目标、内容、形式、活动及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研与修”的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要

表现是“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即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学校发展只能在学校中进行,要靠学校自我觉醒、自我努力和自我提升。

从我县各中小学和教师实际情况看,校本研修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被动形式化的做校本研修。迫于形势需要,学校不得不做。毕竟今后省、州教育行政部门要检查校本研修开展情况,没办法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东查西找的搜集些资料,冠以校本研修的名称,做为迎检档案,来应付了事。

二是出现“教”“研”分离现象。个别学校、教师对校本研修认识不够,研修与教学过程脱离,活动开展的多,但与教学紧密相关的问题研究和解决得不够;本来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而在某些学校校本研修成为个别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专利”,不少教师游离于校本研修之外,群体性的合作研究共同体没有形成。

三是校本研修中的“问题泛化”。经过前一阶段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的探索,学校和教师普遍具有问题意识,但在众多的问题中却不知如何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核心问题;或者对于摆在面前的实际的教学问题不去研究,却热衷于一些热点问题、宏大问题的研究。

四是校本研修中的“内容窄化”。有的学校和教师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强调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业考试科目的研究,忽略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程开发的研究,忽略学生能力的发展、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研究。

当然,我们进行的校本研修出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如学校教师开展备课改革后的教案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案的检查要求不相配套,基于学校现实问题解决的教师行动研究课题与上级教育科学规划管理部门的课题要求不一致,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已经成套地制定,但只停留在文本上,没有完全落实在日常教学与活动中,等等,也在个别学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校本研修中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1.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的场所是发生在学校内部。而校本研修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关键在校长。有的校长对校本研修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模糊,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对

学校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学校应具体研究什么问题,怎么进行研究都不太清楚。

2.个别校内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学主管领导,缺乏独立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问题筛选的能力和教研指导的能力,难以提出能让更多教师认同和予以推广应用的解决策略,遇到问题浅尝辄止,缺乏对于问题持续深入的关注和研究,导致成效不明显。

3.某些规模小的学校,有些学科只有1名教师,校内没有同伴可以交流研讨,只能在联片内或联谊学校之间进行交流,但由于片内缺乏有指导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使有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4.有些教师“身兼数职”,同时跨几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不可能同时参加几个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导致教师在某些学科方面的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

问题和成因我们大多找到了,那么学校和教师该如何做校本研修呢?

★学校是校本研修的具体领导者。要整体把握好学校的校本研修验证命题,犹如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一样,选好命题,是校本研修成功的开始。命题的选取不能一蹴而就,要有学校校本研修总命题,然后分担给教导处、各教研组和各备课组各自的研修任务。要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确定校本研修的命题。如:某项研修活动如果不能改善学校教师的日常生活,并且与学校教师的日常生活不是一件事而是两件事,这种研修活动就是无效的、无用的。又如:某种研修活动在较长时间不能被教师接受和欣赏,那么,问题可能就不在教师,而在于研修活动所坚持的理论假设本身需要修改和调整。因此,学校确定校本研修的命题要慎重。当然,学校的研修命题是学校相关工作的综合归纳,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假设,让教导处、各教研组和各备课组先进行假设性研修,然后,根据研修的进展情况、学生的反映、教师的反映矫正研修工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思”或“验证”。

★教导处是学校校本研修的实际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导主任,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思想、教学及研修能力,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感召力,实现“带头”和“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导处和教导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强力支撑。教导处和教导主任在组织校本研修时,必须把握如下工作思路:

(一)思考“调研、研究、引领”三环节工作模式,增强校本研修针对性。

1.调研是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工作,确定研修课题的关键环节。教导主任要经常深入课堂,准确了解一线教师需求。调研的目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中问题,找到研修课题或内容,以便增强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理论培训的针对性。在调研中,教导主任不仅要作好教学指导,解决一线教师眼前的困惑,还要着眼于教师发展,根据教师学历、水平、知识、经验、教学风格等,找到不同教师的研修发展突破口,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2.研究是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工作的行动环节,即对调研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办法,为组织校本研修提供教师需求的内容和指导奠定基础的工作环节。就研究的方式而言,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教导主任的独立研究,即教导主任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研究,获得成果,然后将成果运用于教师培训与教学指导。二是教导主任指导下的教师研究。实践证明:教师专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能缩短教师成长周期,保持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引领。引领环节是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工作的实施与反馈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导主任将研究环节所取得的成果用于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同时又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收集反馈意见,发现新的问题,进入下一轮的研究、培训。这样,整个工作呈环状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教学调研、教学研究、专业引领三者就能达成有机统一。总之,调研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是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引领则是着力于解决问题。

(二)探讨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模式,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性。

教师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校本研修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根据学校主客观条件,着力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向建构,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性。根据研修目的与内容,在突出教师主体的前提下,可选择以下几种研修模式。

(1)专业引领研修模式。

操作方式: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质疑答难、互动交流。

目的:提高理论素养,能自觉运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课例研讨研修模式。

操作方式:研究课例+执教反思+交流点评、互动研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