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

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
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

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

江油实验学校陈福胜

我一直坚信,不管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机缘加入了教师队伍,只要我们还在这个队伍中,我们就一定渴望成长,尽管在很多时候,这种渴望并没有被明确表白,而只是存留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从未认为我是名师,但我想说,成为名师可以作为我前行的方向,但它永远不会是我的目标。方向意味着无限,它告诉我朝哪里行走,而目标则意味着行走的终点。对于我来说,教育的本质与意义都决定了这项工作将永远充满挑战,这条路永远只有行走的过程,而没有既定的终点,当我们不仅仅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我们就会一直走在路上。行走的力量何处来呢?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呢?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

我是一个充满自卑的人。同时,我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样的矛盾体,让我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对自己对周围总充满着怀疑,充满着恐惧。有太多的东西给我的是压力,更多的是迷惘。这里让我最感欣慰的是,阅读给了我的方向。在越来越长久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也越来越坚持着阅读。我开始对经典的好书一本本地开始研读,因为好书太难读,要精读,虽我读得还很浅薄、还很粗糙,但这一本本书给了我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严格说不是震撼,而是如一股股细泉缓缓地注入我干涸地职业内心。《教学勇气》让我明白了教师对内心的自我认同和完整认识有多重要,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克服内心的恐惧,当然,这种经典,我还远远没有读到精髓,还要重读,再读;《静悄悄地革命》让我明白了何为润泽地教室,如何做到对话与倾听;《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柱,原来教室可以这样的完美,课程可以这样的卓越;还看了许许多多的书,这些书给了我前进的方向,更关键的是给了我迷惘和专业上无助时的宁静和坚守,《中国哲学简史》《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后现代课程观》《理想课堂的三得境界》《论对话》《爱的艺术》《给教师的建议》《老师阅读地图》《新教育之梦》等等,这些让我知道的,原来在中国的教育大地还有一批这样执著的教育工作者。

每天在繁忙中渐渐静下来,开始了教学工作空隙中的读书,早读,我会读《新月集》、《小王子》,上午会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午读《给教师的建议》,并写下读书笔记,下午读孙绍振的《名作细读》、王晓春的《做专业的班主任》等,晚上回家读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和实用的专业书籍,《瓦尔登湖》、《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唐宋

词十七讲》《问题学生的诊断手册》等,周末空闲下来读读文学作品《天行者》和《语文教学通讯》《语文知识》等杂志。阅读让我在工作中更加沉静和平静,但绝不缺少那份希望和执著。

教师应该读书。教师应该首先是个读书人。教师应该通过读书丰厚自己的底蕴。教师应该通过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教育教学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一直在想:无论我们处于多么不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无论我们所面对的是怎样令人焦虑的教育现实,我们都应该首先使作为教师的自己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读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是个笨拙的人,若说是什么让我有了一些教育教学上的进步,那就是读书。我不敢自称“优秀教师”,但我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读书,您可以不相信我,但请相信阅读,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如果一名教师不读书,他就不能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很远。爱课堂,爱学生,爱教育,当然是一种起码的教育情怀。但对于一个渴望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教师来说,只有爱是不够的。

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名利所牵绊,你要有更远的理想,不要眼光短浅,想一干就能马上得到什么成绩,要有“独上高楼”的高瞻远瞩的目光,静下心来读书吧。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我已经从教二十年。这二十年来,可以说我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之极。教学上,我尽其所能,上好每节课,我会认真批改作业,特别是在课下,我会尽其所能,为每个薄弱学生补课,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教学上,我走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中,尽量找其平衡。我既尽量使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也为他们的顺利升学而努力。

在这一届班级的教学上,我进行了许多的教育教学改变,语文课上,我增加了电影课程、晨读课程,让学生看精彩的电影写影评,让学生读美的诗歌谈感悟,还增添了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好的书籍,师生一起共读、一起共赏,在课堂上,还尽量给学生补充大量的阅读材料,这一切学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1.作业随笔。

自从我对作业进行改革,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连词成段成为我唯一的家庭作业。今天,又在批改学生的练笔本,感觉好极了!

学生写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仿写的,有叙事的,有写传奇的,有写历史的,有写诗的,平时难以发现学生的细节描写,在这里却是生动传神,看来,不是学生写不好,而是我们平

时太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心想:做语文教师真好,改这样的作业,简直就是享受。在这里我看到了学生的情感,看到了学生的想法。真希望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他们真正的语文素养,又能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告诉学生,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练笔本,因为看得出来,学生很喜欢这种作业方式,我鼓励他们:用心下去,让练笔本成为自己成长的足迹。

2.晨读随笔。

今天早读,在学生进行课本自我复习后的二十分钟,又开始泰戈尔的《新月集》的晨读。

伴着班德瑞的《爱》,映在PPT的美好画面中的《审判官》:“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我开始了朗读,没有技巧,没有美妙的声音,只有心与心的交流,读一句,分析(是情感的流露和引导)一句,就这样慢慢走来,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我告诉学生,父母的爱,包括惩罚,告诉孩子,爱是基础,在“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中做了不断地反复,看着学生若有所思的状态,我也感觉好极了。接着,让学生看大屏幕,看推荐语:就好像遗忘也是一种记忆,痛苦也是一种恩赐一样,许多时候,责罚,是另一种形式的甚至必不可少的爱。当然,出于冷漠甚至仇恨的责罚例外。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这就是母性之爱的真谛。这种时候,就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相连,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相融相契。因此,当母亲责罚孩子的时候,同时也是他们进一步建立关系的时候,――母亲也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更像自己,进一步地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彼此驯养的另一种方式。

“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这句话,所有的老师都应该铭刻于心。怀着爱的严厉,是爱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似乎明白了爱的更深的内涵,我再深入,讲了东方爱孩子的方式,和西方的不同;然后在朗读方法上给予指导,只是通过快慢,声音的控制,传递情感,没有更多的技巧和表演。

这样的晨读,我想学生会更有收获,更加喜欢。

再来一起读下全诗,听:孩子们有了情感,看:孩子们,读得很专注。20分钟的晨读很快就结束了。

让孩子有美的体验,多和孩子一起多读些好诗吧,阅读与共读,会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3.课堂随笔。

用了两节课上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第一课我和学生一起赏析了这篇经典演讲。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可同桌,可自己,大声读,想用什么感情,就怎么读?然后解决了本课众多的字词,就进入了朗读指导,我让学生放开喉咙读,进行了第一段指导,然后个别读,品读,点读,最后站起来,进行读,注意表情、姿态,包括眼神,孩子们读得很投入,语文课的朗读竟然成了一种久别的盛典!

第二节课,我选择了放视频资料:品读《我有一个梦想》。我在期待着我的梦想,总有那么一天,我的语文课堂上,既充满了心灵的对话,更有思想深度的对撞。

4.课外书推荐课。

今晚自习,学生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这又到了每月课外阅读的总结交流时间。离上次我开篇导读《老人与海》相隔一个月了,学生这个月的课外阅读如何,今晚同学们要大显身手了。记得在导读时,我朗读了部分的精彩内容,在PPT上显示了精彩语段,并对“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进行了阐释。在“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让希望看得见。阅读,照亮我们自己。以书为翼,让梦飞翔!”的朗读中,我放了名家朗读片段,放了电影片段,对整本书的精彩情节做了描绘。现在,要看孩子的阅读情况了。首先,用PPT显示了部分学生的优秀读后感,然后,就开始了本书的趣味竞赛,让学生在一个个的问题中,重温经典,并对答得好的同学给予小小的奖品。孩子们对我提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一节课下来,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发亮的眼睛,我想,为孩子的生活中增添一缕书香吧。

在现实与梦想,在实际应试与阅读理想中,我不断地挣扎着,不断地成熟着,渐渐地有了对教育教学的坚信,更多的是多了份坚守的内心的静谧和常态。我知道教育是一份坚守,教育是一种信仰。相信阅读,相信岁月,相信种子!

我从不否认成绩对学生的重要性,但我更愿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伊”而不断努力的探索。因为真正追求大事业,你是要付出代价,但不是那些个急功好利、想走捷径来求取最大的成果,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惜牺牲的追求精神。若是计较眼前的一点小的功利成绩,就不会有坚持为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力量。

我常常觉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看不到什么回报,我们为此感到苦恼甚至绝望。教育不仅没给我带来愉悦与成就感,反而使师生一起丧失了尊严。我们卑琐、暴躁、怨天尤人。问题出在哪儿?也许我们已经走了很多路,但还必须再往前走一步。当我们怀着“再往前走一步”的信念,行走本身就成了一种期待。相信建立在深沉的悲悯情怀上的对孩子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究竟有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灵,我们要做的决不仅仅是

教会他们生存,我们还有更高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树立生活的信念,让他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做人的尊严,而不仅仅是他的成绩!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这是事业最高的境界。

大家都追求万紫千红,大家都在繁华灿烂的地方,但我最后发现,真正追求得到的是在灯火阑珊的地方,绝对没有盲目的只追求眼前的繁华的人能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一定要能够忍耐孤独,付出牺牲,勤劳的代价,才能取得成功。“那人”是“在灯火阑珊处”的地方,绝不是众人喧哗的所在。或许,我永远也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愿用爱心、努力行走在教育这条艰辛的路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行走在路上为中考作文800字

以行走在路上为中考作文800字 走在路上,我们学会欣赏,懂的道理,学会学习。我会在我的路上继续走着。下面是橙子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行走在路上为中考作文800字。 行走在路上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我们一点一点成长。走在这条成长的路上,我们获得过成功,经历过失败;体验过喜悦,品尝过痛苦。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体验,我们才能被磨砺,才能慢慢长大。 儿时的第一次登山,便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记得那时才九岁,初登黄山,十分的兴奋,前一段路程一直是蹦蹦跳跳地走,但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体力渐渐下降,小腿已经微微酸痛了起来。我也不疯闹了,只是沉默地走着、攀爬着。前看后看,全是沉重的石阶,带着露水,延伸上去看不见尽头。看着这不知终点的路,我忽然想放弃。但我咬咬牙,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终于,我踏上了最后一级台阶,站起身,望着茫茫云海,一种难言的喜悦涌上心头,我体会这坚持的喜悦。 走在路上,我学会了坚持。 六年级的毕业季,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时光。那时正忙着毕业考,又忙着准备钢琴考级,再加上周末的培优课,使我极度劳累。每天放学回家,便开始匆忙地写作业,随后便要揉揉酸痛的双手,碰触钢琴的黑白按键。一天晚上,我正在练习一段复杂的曲子,弹了十几遍都弹不好,在焦躁和疼痛中,我终是没忍住,哭了出来。母亲望着我,

没有安慰,只是平静地说:“人都会遇到一段难过的时期,但只要你挺过去,便能笑待痛苦了。”我擦干泪水,不语,只是按下琴键,继续训练。终于,我在考试和考级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我拿着证书,品味着之前的痛苦,忽然觉得,这痛苦的经历看起来没那么令人畏惧了。 走在路上,我体验了痛苦。 上初中以后,我的英语一直不错,因此也有些得意,也有些傲气。但一次期末考试,我英语竟然跌下了110分,平常比我弱一点的同学们都在我之上。我望着试卷,不知言语。好友的一番话却让我顿时醒悟:“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发现自己的问题啊!”从此,我记住了中失败的教训,也在不断完善自己,向前努力。 走在路上,我明白了失败的意义。 走在路上,我学会了坚持,经历了痛苦,体验了失败,我满怀期待地走在这成长的道路上。 行走在路上 生活就好像一条路,一条蜿蜒而曲折但总能引领你找到梦想,找到目标,找到希望的路。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便背上了行囊,踏上了这条不能回头的小路。一路走来,领略了四季,领略了辛酸,也领略了快乐与甜蜜,但无论酸甜苦辣,最后回眸,那终会成为成长路上最美的记忆。 走在路上,我尝到了“酸”。当那一张带有鲜红分数的试卷飘落在桌上时,我只瞟了一眼便以最快的速度将它藏进抽屉。但藏终究是

《悟空传》:行走在一条自我的路上

《悟空传》:行走在一条自我的路上 汉师0901严梦丹 1502090116 摘要:小说《悟空传》以多重主题重新架构了西游,多个主题都围绕“自我”展开。人们生存在世界之中,处在价值体系之内,以自我个体存在,却不能突破自我,当自我成为自己的禁锢,既存价值体系内的人该何去何从,是妥协还是抗争?迷失自我、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行走在一条自我的路上,这就是《悟空传》的深刻意义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悟空传》;自我; 从2001年2月北京第一版到2011年7月第一版,今何在再次推出《悟空传(完美纪念版)》。新书更是打出了“畅销十年不朽经典·影响千万人青春”的宣传语。① 《悟空传》作为影响最为深远的网络小说之一,其主题被广为讨论,有人认为爱情是小说的主要描写,小说中描写了悟空与紫霞的爱情,猪八戒与阿月的爱情,唐僧与小白龙的爱情,所以,爱情当是小说的主题;有人认为描写理想与现在的冲突与矛盾是小说的主题;[1]有人认为对秩序的颠覆,对现存秩序做出勇敢的质疑是小说的主题;[2]有人认为“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活的像自己一样”才是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所在。[3]在我而言,这就相当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角度的解读当有不同的认知,各种命题同时存在于小说中,并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多主题的故事,不局限于单单表达某一方面。而将这些串联起来的却是一条名为“自我”的线,《悟空传》始终行走在一条自我的路上。 一、在追求中迷失自我 我们总是在追求些什么,或者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是自由,同时我们也总是在追求中陷入一个个的怪圈,不停的行走在追求之路上,却在蓦然回首时发现自己一直都未走出这个圈子。②这个圈子有着太多的诱惑,有些我们得到了,有些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窥探天之一角,而那些我们不得追求到的便是“神”所不愿我们得到的,这是“神”在统治世界之时定下的秩序与规则,我们必须遵守,我们不得不遵守,因为我们生存在这个神掌管的世界。然而这世上总还有那么几个逆天者,这便是以金蝉子和孙悟空为代表的一行人。 金蝉子作为如来座下的二弟子,却质疑如来佛法,终也是落入人世成为陈江流。③一个得道,却忘不了这时间千万受苦之人,这本该是大慈大善的菩萨心,在《悟空传》中却成了金蝉子最大的错误,在这个忘记了自我的神界中,又岂会顾着那世间受苦的民众。为了追求心中的大乘佛法,他用千年修行与如来赌个胜负,却终不知这场赌局本就在局中,落入了尘世,忘记了自己。 孙悟空作为石头中蹦出来的一只猴子,脱离神仙所创造的世界范畴,却又生活在神仙所创造的世界中,他不符合世界既定的体系规则,不愿受任何的约束。于是,在体系世界中,孙悟空被定义为妖: “可我不是!我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生我者天地,谁也没资格管俺老孙生死,管他是阎王老子还是玉皇大帝!”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太和双庙小学创建读书示范校汇报材料 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教育同仁: 上午好! 当新教育实验在整个神州大地如火如荼的展开,也在茨河岸边双庙小学这片土地上扎根、开花。一年了,新教育实验宛如一道明媚的阳光亮丽了我们的校园,回顾一年来参加新教育实验的工作,在我们成长的生命历程中,又增添了一笔厚重的印记,那里蕴含着成功的欢笑,失败的思考……所有这一切,都编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绚丽在我们前进的征途! 又是一年秋来到,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港一小也收获了新教育的丰硕成果,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港务局第一小学,就我校全面开展和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的一些做法,坦诚地和大家做一汇报,希望得到您的指导,以此坚定我们的信心,将以后的新教育之路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一、走进新教育。 走近新教育我们是带着敬畏和虔诚的。第一次了解新教育是在2010年,(……),新教育响亮的提出了改变老师学生的行走方式,让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时我就被这一教育愿景深深吸引,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遐想。回来后…学校首先召开了“新教育实验动员大会”,启动了新教育实验。学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带动下,各领一职,各负其责,与全体师生一起开始了集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理想教育于一体的新教育工程,我们成立了……,制定了新教育实验活动方案,围绕新教育我校制订了实施方案,确立了教师和学生培养的目标……,围绕新教育我校制订了实施方案,……学校秉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理念,选择了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作为重点实验项目,从此新教育正式走进港一小校园,从此我们踏上了新教育的探索之路,从此我们以一种专注的、执着的教育精神,在校园中感受新教育,认识新教育,享受新教育,努力让新教育的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都开出花来,让每位老师在新教育的路途中都能找到一种激情飞翔的高贵姿态,成了我们心中最

行走在梦想的道路上_优秀作文

行走在梦想的道路上 河北省廊坊市刘晓荣指导教师:刘素锦 梦想,是压在每个人心底的那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题记 梦想中包含着我们那蠢蠢欲动的热情,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包含着我们心中最美妙的情感。 我的“医生梦”是从那时开始的。 那年冬天,我九岁,奶奶生了病,那时她已经八十多岁了,由于病的很严重,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连翻身都需要人来帮忙。那时,也不知道哪里生病了,突然连话都无法说出,后来,甚至连喝水都咽不下,更别提吃饭了,喂的奶粉也都吐了出来。家里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爸爸、妈妈、叔叔和姑姑们,经常躲在角落里黯然神伤,那时的我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奶奶只是像往常一样生了病,因为以前奶奶也经常生病。 直到那天晚上,我从一屋子的哭泣声中醒来,才知道奶奶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些最爱她的人。我突然想到,爸爸说过,几天前,奶奶突然用力的喊出我的名字。这可是奶奶患病以来第一次说出话来。那一瞬间,我哭了,哭得撕心裂肺。从那开始,我的“医生梦”诞生了。 几年之后,同样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爸爸突发脑出血被送进了医院。那天,我一直在爸爸身边,直到把他送到重症监护室后,我才被

医生拉了出来,就在门被关上的那一刻,我真的好害怕,害怕这个我还没来得及报答的最亲的人,就这样匆匆地离开我。后来,我和姑姑被医生叫过去谈病情,我站在那个办公室,看着那X光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很严重。医生的声音渐渐消失,X光片越来越模糊……我坐在地上痛哭了起来。 万幸的是,爸爸渐渐好了起来,遗憾的是,留下了后遗症。从那以后,爸爸仿佛一夜之间变老了。每每看到他走路倾斜的样子,真想上去扶他一把。好担心,他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那一刻,我的“医生梦”发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我身边离去的亲人越来越多,那份痛也越来越沉重。与此同时,我的“医生梦”快速成长起来。将来我做了医生,我不让那么多病人因疾病的折磨而饱受痛苦;不让那么多人因亲人生病而担惊受怕;不让那么多人因亲人的离去而伤心欲绝。 就像陈欧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语:“行走在梦想的道路上,一定会布满荆棘”。但是,我有信心,有勇气,有动力,一路披荆斩棘,定能看到梦想花开! 教师评语:自己梦想的来源写得真实而具体、细腻而悲情。相信你真的会为了这个美好的梦想付出毕生的努力,给自己和更多的家庭带来不断的欢声笑语!

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在路上——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在路上——优秀教 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在路上——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xx同志,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站在乡村教学一线已整整22年。22年来,她始终以满腔的热情,诚挚的爱心,辛勤地耕耘在教育教学这片热土上。她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业务主任,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曾先后被评为铜山区教科研先进个人、铜山区优秀班主任、铜山区优秀读书个人、徐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开发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师德先进个人。 工作中她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她响应区教体局交流轮岗号召,第一个报名去边远的苑山小学交流,担任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和五年级一班的科学教学。她相信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她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位率先垂范,勇于奉献的党员教师。 由于表现突出,2017年8月,经徐庄镇小学中心校推荐,

王老师被区教体局安排到徐庄镇时楼小学负责业务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自从走上管理岗位,王老师更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有时加班到后半夜才回家。忘我的工作作风不知不觉中影响到身边六年级组的年轻教师。王老师还成立了时楼小学书友会,带着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读书、在群里阅读打卡、写论文、做课题,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位有责任心、无私奉献、注重专业化发展的科研型教师。 王老师始终不离教学一线,教学上精益求精,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作为业务管理人员,王老师本可以给自己分一门轻松的课程,但她承担了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和综合3(书法)课。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她结合全新的学讲理念,大胆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学,她在第一课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上,将“预习学案”引入课堂,形成了“学生读书自学—自编预习学案—小组内交流—分组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评价预习成果—学生质疑预习—课堂检测预习效果”的七步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镇业务领导的肯定。2015年辅导青年老师获徐州市首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她本人获区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开发区“一师一优课”评比二等奖、开发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这是一位立足课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创新型教师。

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

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读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新教育路上》一书,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一不有莫大的鼓舞,带给我理想以信念。《走在教育的路上》主要记录了朱老师关于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中可以听到的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这本书,共分“总得有人去擦星星、熬一锅石头汤吧、书写生命的传奇、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五部分。 读朱永新老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时不时被他对教育独到的感受所感动,在一篇篇美文中,在一句句精辟的话语间,我倾听着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感受着他的新教育实验梦想,汲取着他的教育思想精髓,体会着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朱教授写道。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 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我的理解是: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会成功。何尝不是呢,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憧憬诸多而实现甚少,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超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不要太多响亮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当下的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因为我们有梦。 关于点滴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定势。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无穷。在书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对于日记习惯培养的提倡。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可以锻炼意志,开阔心胸,净化心灵。甚至可以说,写日记也是一种持效的“道德长跑”方式。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与自己对话,让一个自我战胜另一个自我。总之,日记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新的感

马东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他用自己对教育的忠诚与笃行,踏着坚实的步履,在新教育实验的大潮中奋力搏击 在西安高新第四小学的校园里,有一动一静两个最美的画面,“动”即每天的晨练和大课间活动,师生们有组织的进行体育锻炼;“静”即每天中午午饭后20分钟的阅读时间,大家都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书中,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丝声音。 现任西安高新第四小学校长的马东,从2011年12月27日任职以来,一直带领四小团队,以“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核心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身心素质高,思想境界高,学法水平高”的三高学子,坚持新教育特色发展,扎实推进新教育特色课程研究、开发与实践,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近几年,高新四小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版画教育基地学校、西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陕西省足球特色学校、陕西省影子校长培训基地、西安市青少年书法教育基地等;连年荣获“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等殊荣。 竞聘上任只为教育理想 2011年是马东个人事业的一个转折年,这一年,他通过竞聘上岗成为西安高新四小的校长,这也是他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新起点。 早在1992年,刚参加工作仅仅三年的马东,就凭借自己的出色工作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西安交大附小的副校长。因为对高新区这片热土的向往以及对家庭的关爱,1998年,他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毅然辞职,来到了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高新区,做了高新一小的一名普通教师。 “来到高新区的学校之后,深刻的感受到处处彰显着的独特气息,这里是民办体制,学校的发展生存完全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美誉度决定了是否能够吸引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师资。所以,在高新区的教育机制里,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学校领导,干劲都很足,每一个岗位上都能感受到积极自主、勤奋肯干的作风。”面对新环境,马东信心十足,适应也非常快。在一小工作的三年中,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兼任副班主任,他都干劲十足。 马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视,作为副班主任的他经常带着学生在早晨、课间一起锻炼。很快他所带班级学生的体质增强,班级体育成绩名列前茅,参与体育比赛也是无人能敌。他个人在这方面的积极举措,得到了当时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不仅如此,马东带的毕业班成绩也非常突出,在当年的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中还夺得了“状元”。马东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深得学校领导、广大学生家长,特别是孩子们的认可。2011年,高新二小建校的时候,马东被择优选聘到新学校,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这一工作就是10年,从数学教师、教导主任,直至成为学校教学副校长。 2011年,随着高新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地域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于优秀学校和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强烈。 “当初的高新四小本身是高新三小的一个分校,高新区民办学校理事会为了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决定正式成立高新四小,并为高新四小选聘优秀校长。因为我一直做副职,符合聘任条件,更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非常想通过一所学校实现自己心目中的教育梦。带着这种强烈的冲动,我在看到通知之后就报名了。” 当时的优秀应聘者众多,竞争也十分激烈,马东在其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但由于在高新开发区工作时间比较长,而且兼具了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工作的双重经验,他成功“胜出”,来到了高新四小,踌躇满志地开始了实现教育理想的奋斗历程。 新教育再创新特色,“为幸福人生奠基” 高新四小虽是2007年建校,但之前一直作为三小的分校。建校之初,学校周边人口密度小,学校发展比较缓慢。“我去的时候学校招生还需要对外发通告,学校的新教育实验也刚刚起步,还在摸索中。到四小之后,要把这个学校往哪里带,如何按照我心目中的教育去做,还要先研究,看看学校的底子、土壤是怎样的,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马东大量阅读新教育

一生的路该怎么走美文欣赏_在行走中寻找快乐

一生的路该怎么走美文欣赏_在行走中寻找快乐 人活在世上,每一成长阶段都有要完成的功课,稍有偏离,就会走得更加辛苦,甚至会沦为动物一样的一生。所以,每走一步都要细细思量,要考虑到怎么走?到天命之年会得到哪样结果?当然,最能把握的是当下。因为过去是不变的,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而将来是变化的,是难已预测的,而当下是在不变和变化当中,不变的是现具有的条件和处的环境,而变化的是该怎么走?履霜,坚冰至。脚踩在霜上,就知道寒冷结冰的日子会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往哪走,也会知道我们要的那种生活迟早会到来。 圣贤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总结了人生奋斗的总纲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用现在的话说十五岁以前不立志向,只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在十五岁以后才决定往哪方向学习,往哪方向走。三十以后才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以后对人生目标不能再动摇了,若再动摇重新来过,会很难有好的结果。到了五十岁,你还在按三十岁定的人生目标走到现在的话,你就不要改了,就按走过来的路走下去吧,不要还有其他想法,因为一个人走到现在还是这种状况,是你从小到大累积的结果,不能怪天怨地。五十岁以后应明白自己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是你自己选择一路走过来的。四十岁到五十岁是人生最重大的关健所在。固五十岁以前尽人事,五十岁以后听天命。明确了一辈子的目标,就全心全意做下去。六十以后要乐以忘忧,别人说你,你要耳顺。到了六十岁要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按既定的目标走下去。到了七十岁,除了做未尽的事业,那就心情愉悦,跟着感觉走,不要做违背自己一生原则的事。 人活在世上,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事,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自然规律。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只要自己按自然规律办事,老天也会帮助我,没有办不成的事。办事要守时,时很重要,时不到苦死也枉然。孔明就是时不到就下山了,未能统一全国,只能三分天下。未到时,就充实自己,准备时来时,才能担当大任。 人一生下来,祖宗和父母的基因就传下来了,先天的命运也随着诞生一世而伴随。后天的命运由于时间、出生地及环境的影响,后天走的路不可能跟先天的路吻合?既使走也可能是泥水一路。但只要按自然规律走下去,才能天佑之,走好自已的一生。 感谢您的阅读!

培训心得做教育,我们在路上

培训心得做教育,我们在路上 乙未年初秋的九月中旬,有幸参加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苏州大学培训班。本着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更多教育方法与技巧的想法,我们每场报告都按时到场,认真听讲,用心笔记。全部聆听了近二十余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和智者的教诲,心灵也受到了美丽苏州细雨的洗礼。 一、做教育,首先是要用自己的爱心。 本次培训,印象最深刻首先给我最大震撼的是于洁老师用心去爱学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实践。她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理论去说教什么,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叙述了自己做教育中如何用爱心去关爱学生,感化并顺应学生发展,那纠正学生偏差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个故事,如细细的苏州秋雨,慢慢润进了我们的心田,心里湿漉漉的舒服:教育就该这样做。 其实反观于老师的一个个案例,体会到她的一个个成功,其中渗透着每个教育者必备的素质——爱学生。第一,本能的爱学生,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的无私爱,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

其实,看到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一个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对他们的爱心就会不由的充满心田。第二,会爱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爱。有时对学生的关爱,是要用到点子上的。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关爱之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由衷的感受老师的爱。虽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回报,但你对学生付出了自己的爱,他们却体会不到或者茫然不知,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最要紧的是能够“沉”下去,沉到课堂里去,沉到学生中去,沉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进入教室,和孩子们一起,真正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所思所想,只有我们对孩子,对学生付出了最朴素最真挚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爱与尊重。 二、做教育,要有“静等花开”的耐心。 现在社会充满浮躁,也无形之中渗进教育行业。主要表现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教育功利化,把潜移默化的教育充满功利性。听了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的报告,深受启发:原来教育要有“静等花开”的意境!教育就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成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原文

高考作文升格训练新探 作文辅导是一条艰辛的路,跋涉在这条泥泞的小路上,我们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也经历着探索的艰难。特别是走入高三,学生的作文怎样辅导才真正对他们有帮助?这个问题让我绞尽了脑汁。教材作文的序列化安排显然不能完全适应高考作文的需要。经历了两年多的作文辅导与训练,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已经能达到常规作文的要求,但要想把作文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发展等级,却显得很困难。 为此,我改进了以往老套的训练方式,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训练之后,尝试着对每次训练中的“典型例文”进行个性修改,注重学生作文的升格训练,获得了一定的收益。现在我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首先要求教师要全批学生作文,选准“典型例文”,这是升格辅导的前提;其次要找准作文症结,精改“典型例文”。我们具体从六个方面入手进行升格辅导:(一)转换表述方式,使文章语言更精美 一篇文章,同样的内容,如果改换一种表述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例如,我们学生以“走出圈子”为话题创作文章,有不少议论文都阐述敢于创新,而且,文章大多流于空洞的说教,缺乏感染力。其实,一篇好的议论文固然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其实这已经很象时下那些抒情性的议论文了)。怎样增强文章的情感力量呢?就要把本来平实乏力的语言转换成生动而有感召力的语言。如:例1:(2)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没有它也就没有了生命的进步。科学家说,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因为进化,才有了我们发达的大脑。那为什么还有猿类呢?如果是自然界的变化,那么应该不会有猿类,所有的都是人。可事实不是这样。现在的猿类依旧承袭着从祖上传下的优秀“传统”,以野果为食,头脑简单……人类却有着超凡的智慧,那是创新的结果。因为有了创新,才有了人类的直立行走,才有了人类大脑的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现在的你我也许都还是一个个全身长毛的野猴子,哪里还会有今天这般美好的生活。所以,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是人前进的动力。 这是一位学生文章的第2段,谈“创新对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读来如同政治教科书,没有新意,不吸引人,缺少自己的思想,语言也呈低幼化倾向,没有个性。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升格,就必须让它生动起来。怎么生动?内容不能变,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读后感

教育路上的行者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披星戴月,在教育的路上,我计划着行程,思考着方向,中国教育缺什么,义务教育谁买单,民办教育路何方;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走遍了祖国的天涯海角......”朱永新教授这几行诗,充满了赤子情怀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深深的吸引了我,吸引着我一口气便读完了《走在教育的路上》这本书。 全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分别收录了作者十多首教育诗,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诗意热情;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以及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作为一个工作了十余年的教师,很容易受到“职业倦怠”感的威胁。如何在日常教育工作者中,保持新鲜劲和冲劲,去除麻木,是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的重点和难点。朱永新教授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以及心怀天下的人文理念,值得我好好学习和领悟。

一、教育的激情。不是新老师,不是老教师,没有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热情和冲劲,更没有老教师的从容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教学经验。因此,我们主要缺乏是激情。教育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整个生命去拥抱教育,使自己的身心灵肉与教育水乳交融;就是教师对教育的痴迷达到忘我的境界;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诚挚而火热的心去呵护学生的灵气,催化学生的创造,陪伴学生的成长;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对学生负责,爱学生;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创造谱写教育的辉煌。只有激情,才会有生命勃动的韵律,才会拨动学生的智慧之弦,奏出生命的灿烂乐章;只有激情,才会激发学生自己的同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的创造火花而成燎原之势;只有激情,才会使师生收获到创造的成果,共同成长的快乐,体验生命的价值。朱永新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激情,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教育的人文情怀。人之所以为人、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情怀,有精神文化。人文情怀关注并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与情感,着重创造想象性和多元化的生活,对人类遗存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充分肯定,对完善人性与维护自由、公平和秩序高度认同。朱永新教授作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一直心怀天下,坚守教育的人文情怀,努力建设具有人文情怀的现代教育,使每一个青年学生不仅拥有知识、经验、理性与科学素养,拥有一颗善良、丰盈和美好的心灵,在生活与工作中,能懂得尊重与感恩,能宽容与理解,崇尚自由与公平,遵守秩序与法则,做到互助与友爱,得到发展与完善。作为体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

行走在路上

行走在路上——读书促我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海滨二校的地理教师杨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促我智慧教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两千多年前的《礼记·学记》中非常精辟地道出了教育的规律。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要想教好学生,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读书就是我的学习方式。 一、更好的明晰教学目的及实施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阅读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学意义和目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初登讲台时,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多依赖于教学参考书,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对于地理课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了不少,课堂的达标检测结果也是一塌糊涂。于是,一次练习之后,带着对自己质疑,询问学生们其中的原因,一阵沉默之后,平日课堂上较为活跃的一个男生小声的说:老师,地理太难了,我,我不想学了。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该怎么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的应该怎样实施,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这是摆在我眼前的首要问题。带着困惑我又翻开了《国际地理教育宪章》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行为表现说明》,他们系统地阐述了地理的上位要素,以及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确定学习目标,针对要素知识的学习分步实施,带着问题再去阅读学习,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人教版的地理课本将工具学习放在最前面,在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学习能力尚待发展时学习,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适当地缩减降低地球与地图这一章知识难度的学习,在未掌握的知识点上做勾选,有选择的分步实施,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能够帮助我更好的确定和实施教学目标,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高效的趣味地理课堂 地理课作为非中考科目,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注意较少,尽可能多的给学生留出课下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课上的四十五分钟,达到课堂的高效。而达到课堂的高效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感兴趣,爱上地理课。让学生对地理课堂感兴趣有众多的接驳点,其中现代教学媒体以其特有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功能,具传统地理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第六章常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第四节运用地理多媒体的技能读完后思考种种。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教学难点一般集中在距离遥远,了解甚少,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因此就地理位置的学习中分别应用了google earth 和百度地图,尽可能多的收集区域差异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景观图片,通过差异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地图的应用中,学生对于传统地图的学习之外更关注电子地图的使用,在课上展示百度或高德地图,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如大众点评网、随便走等APP的实际使用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是有用的。在针对一些难记必记的内容,提供给他们各种的声音和图像,辅助联想记忆,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三、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阅读不仅能够促进我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学习,更能够使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的完善自我。在三年地理教学的实践中,虽然知识点落实的很扎实,课堂也总是很热闹,学生们对于地理课也很喜爱,但总是少了点什么。一次偶然,翻到了张素娟老师《》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旨趣所在——行知,即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教育》中提到:开展研学旅行,正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这段话传递出了重要的思想:最好的教育不止在学校,还在路上。 府东街小学德育处秉承“研学旅行教育先行”的理念,20XX年10月,在孝义市教育局的鼎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率先开始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初步尝试。“早市卖柿助民解忧”的成功尝试打响了研学旅行的第一战。 一年多以来,我们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课程的需要,开发利用地域资源,生存资源,文化内涵等资源。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校累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达58次,实践活动基地扩展到三皇庙、气象站、敬老院、消防队、热力公司、胜溪湖森林公园、皮影木偶影视基地、孝义市国防教育基地、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等,研学行程走出孝义,走向了汾阳洒厂、文水刘胡兰纪念馆、介休张壁

古堡、清徐航校、太原科技馆,研学内容辐射到传统文化、中华美德、自然科学、安全教育、红色革命等方面,丰富多彩且富有实践意义的研学旅行活动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 特别是依托孝义市国防教育基地的“国防教育之旅”和依托孝义市皮影木偶影视基地的“传统文化之旅”研学旅行活动,作为我校的主打研学项目,成效显著。孝义电视台新闻频道、孝义电视台加油宝贝栏目、山西网、黄河新闻网、今日头条、军报记者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校的研学旅行。中国邮政以我校的研学旅行为背景发行了明信片,《青少年日记》20xx年第12期的封面专门宣传了我校的研学旅行活动。同时,我们以此为契机,申报了“国防教育示范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有关部门实地调研、多方考查,我校于20xx年12月被評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20xx年1月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研学旅行活动是我校开展的一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育活动。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从形式、内容、管理模式及评价方式建立完整的体系,促使研学旅行活动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机结合,确立了“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的活动理念,初步形成了“确立主题——前期调研——周密策划——申报市局——家委组织——整体安排——分步实施——全员参与——交流研讨——成果展示——评价反思”的研学旅行活动机制,使研学旅行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绘制“孝义故土——三晋大地——华夏文明”的研习课程游学蓝图。?

读《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读《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先生所著,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携手圆梦”收录了作者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与网络、媒体以及新教育共面体对话和交往的一些起令人感动的细节。“行者心语”记录了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教育的感慨、感悟和建议。身为教育者,读书看报应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特别是读书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行走教育的方式。书香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让人愉悦、精神焕发的世界,让人成长、陶醉的世界。 有人说“朱永新骨子里是一个诗人”。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朱永新教授正是在用诗文来表达思想教育。我们从《校园的守望者》可以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我们要享受教育,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那句话“对我来说,读书也是一种行走

教育的方式,书香世界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啊,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读书也是学生们道德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一种热爱读书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就会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朱老师写道。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我作为一个刚刚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年轻行者,也有自己最初踏上这条路时的感动和激情。朱永新老师营造的这个梦,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一次净化,一度遥远的理想,也渐渐变的清晰起来。 其实每一个真心服务教育事业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梦,我的梦,就是能把自己的课上的炉火纯青,学生爱听;我的梦,就是希望我的学生经过我的教育,能充分发挥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最大潜能,我的梦,就是我的孩子们都能乐观向上,觉得人生不虚此行……这个梦,只要我不撤离这个岗位,我想我每天都会做它,而且每天都在尽我所能的丰富它。非常喜欢朱教授的这句话:“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导读:本文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一) ——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 有缘聆听 听说朱永新教授的大名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真正聆听朱教授的讲座是在2011年,朱教授莅临泰安一中的泰山大讲堂给泰安的教育同行们做的一堂精彩的讲座。当时最大的收获是他的新教育在管理方面,最重要的铁律是“底线+榜样”。在实验管理上,“底线+榜样”,其实就是“课题管理+榜样引领”。想想看,如果没有榜样的言说,新教育会怎么样?新教育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不取决于研究中心出多少学术成果,而取决于新教育能够出现多少榜样,其中走得最快的榜样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榜样的高度,代表了新教育在实践领域的高度,因为榜样是相对而言比较完美地实践研究成果的人或团队。“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本书 《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

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同时,还收录了作者2003年南美之行期间的16篇“教育游记”,读者不但可以从中领略到异国他乡的教育风光,更可以从中体悟到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吾爱吾师 很是为朱教授的新教育所感动,买了朱教授的一些书,可直到这个寒假才真正的捧起来认真拜读了一下,收获颇丰。真正最能打动我的是其中一篇诗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现实 现实工作中,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就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反应。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总之一句话,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

匆匆行走在路上

匆匆行走在路上,脚步从容,为了怀抱一种理想,完成一份责任,遵守一个规律。亲爱的人儿,你必须坚强、勇敢,愿快乐与你一路同行。一路的行走,一路的风景,但他没有陶醉擦身而过的青山绿水,惧怕随时出没的恶人凶兽,只为追寻一个梦,孤身做了徒步的苦行僧。他叫雷殿生,在1998-2008这十年中,徒步走遍中国,总行程81000公里,是世界上连续徒步距离最远的人,也是历史上只身徒步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的第一人。十年风雨行,他走掉了19个脚趾甲,穿烂了52双鞋;?遭遇19次抢劫,九死一生;探密神农架,生吞蛇肉充饥;夜宿无人区,孤身战群狼;茫茫戈壁,靠喝尿幸存……十年艰辛,只为了一句话:“人生苦短,千万不可蹉跎了光阴,越是在金钱社会越是不可贪着。”一路的行走,一路的风景,但他没有迷恋喧嚣的灯红酒绿,旁顾嘈杂的车水马龙,坚定前行,只因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他是一位刚入职不到三年的草原牧区记者,800多个为采访而奔波的日夜,脚踏实地的行走在5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深入草原深处,戈壁尽头,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着所采访的牧民们的艰辛和幸福,失落和收获,纵然步履蹒跚,也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她从一个普通家庭妇女,转型为管理全村大小事务的“一把手”,10年来,筹资金、修村路、装路灯、建村委会、跑项目……村路铺了,井水甜了,沟渠通了,村民富了,“之前的任何辛酸和不易,在这一刻,都值了。”她没有满足,继续上路,她要四处筹资给正在建的老年活动室配备上健身设施,让老人们有地方去;再建一所幼儿园,让方圆五六个村的孩子都能上;对全村18岁以上的村民进行公民素质教育,提升村民整体的文明程度。他是一位医生,下周一,他就可以脱去这身白大褂光荣退休,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昨晚做的一台手术到凌晨才完成,回家后胡乱吃了一口,倒头便睡。今天轮休,晚饭后,他打算早早地上床休息了。这时,电话响了,是值班主任打来的,一个危重病人,急等手术。抬手看表,二十一点整,他想向老婆解释,她朝他笑笑。在开车去医院的路上,无暇观赏美丽的街景,专心开车,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这台手术做得最完美!一路的行走,一路的风景,但你没有厌倦琐碎生活的冲淡,没在沉湎于事业辉煌,没有因同行的亲人掉队而放弃前行。因为你懂得生命是一条河流,要永不止息地一路奔腾,停止脚步就以为着干涸。片片如烟往事,幕幕浮现眼前:寒风凛凛,我躺在产房里,你焦急守在外面,只为等待着我们的孩子降生。后半夜,我们的孩子平安落地,当我和孩子躺在急救床上被你有力的大手接过去的时候,我是那么的踏实,你说:“老婆,谢谢你!”炎炎夏日,你为我们有个安适的小家而四处筹借房款的时候,你急得上了火,我低声地宽慰你,你朝我笑笑说:“快凑齐了!”你为了多挣加班费,经常去单位值班加班,夜色深沉才回来,我埋怨地从被窝里探出头,撅着嘴,你捏着我鼻子说了句“天快亮了,晚安!”然后,沉沉睡去……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也伴随着争争吵吵。相濡以沫久了,我们明白了生活和爱都需要沉淀,与子偕老要学会淡定从容,共度如水的岁月。?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的作者何向阳,是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她曾说过“更深入地写作仍然要求着更贴近地行走。”她是这样说的,更是一直在路上,不停息地行走着,“立马北风寒,回首孤云白”。她在《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写道:“我们追求、我们寻找、我们在路上、我们忍受焦灼与饥渴、我们把青春、爱情、生命都搭了进去,或许奋斗到底依然看不见可意的结局,可是生命毕竟燃烧过,粉碎过,奔涌过,升腾过,扪胸自问,承受了智者必会承受的寂寞,比较世俗的喧嚣之声,我们期望的怎能是后者?”她怀抱着热切的盼望,在黄河之畔顽强地行走。她没有失望,从社会的最基层,从农舍和帐蓬间,从许多平凡的生命中,她发现了心灵的启迪者。正如古人所云:“学在民间,道在山林。”何向阳永远行走在路上,她以“路上”姿态保持着她思想的务实与亲证,写作的求真与年轻。又送走一位亲人以后,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震撼,陡然觉得生命竟如此之卑微、脆弱。活着的人为长逝者举行告别、祭奠、殡葬仪式,用痛彻心扉的恸哭声向止步者做最后的交。这种撕心裂肺的悲痛久久难以平复,让我时刻想追随而去。春夏秋冬又一载,时间的流逝并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