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子练习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子练习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子练习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句子练习题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2、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3、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4、我们眼前出现了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缩

句)

5、我们把美丽的火烧云拍下来了.(改为被字句)

6、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小红说话的声音.(修改病句)

7、今天老师讲的题.我基本上全懂了.(修改病句)

8、宽阔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9、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修改病句)

10、树叶很密.(扩句.至少两处)

11、一只画眉鸟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缩句)

12、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修改病句)

13、小鸟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

14、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

民谈论的一个焦点.(修改病句)

15、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修

改病句)

16、小鸟在树上飞.(改为拟人句)

17、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缩句)

18、天空中跑来一条狗.(扩句.至少两处)

19、其他的峡谷怎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呢?(改为

陈述句)

20、小英说:“这次文艺汇演我要表演一个节目.”(改为转述句)

21、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缩句)

22、小红认真专注地听着悠扬的琴声.(修改病句)

23、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仿

写比喻句)

2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缩句)

25、这难道不是惊人的发现吗?(改为陈述句)

25、济南的夏天是个游览的好地方.(修改病句)

27、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缩写句子)

28、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句子.注意加点词语)

29、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缩写句子)

30、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缩写句子)

31、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缩写句子)

3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缩写句子)

33、蟋蟀建筑住宅并没有特别好的工具.(改为设问句)

34、这是一种巧合.(改为反问句)

35、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缩写句子)

36、爬山虎的脚不大引人注意.(改为设问句)

37、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奖励了他.(修改病句)

38、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缩写句子)

39、他是那么天真可爱.你见了.绝不会责打他.(改为反问句)

40、一条全黑的尾巴.悠然自得地摇摆着.(缩写句子)

41、我肯定王晓大概生病了.(修改病句)

42、这里是鸟的天堂.(改为反问句)

43、太阳下山了.(改为比喻句)

44、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

45、学校操场的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缩写句子)

46、食物巢穴蟋蟀经常找离到很远地方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47、这难道不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吗?(改为陈述句)

48、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缩写句子)

49、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50、花园里洋溢着笑声.(扩句.至少两处)

51、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缩写句子)

52、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改为把字句)

53、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缩写句子)

54、树苗长成大树.(扩句.至少两处)

55、三个孩子常常从村子里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改为

被字句)

56、我当过消防员.我做过花匠.(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

成一句话)

57、伐木工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缩写句子)

58、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改为拟人句)

59、小木偶怎么会有办法?(改为陈述句)

60、小木偶很伤心.小木偶却不会哭.(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61、我能帮助别人.因为感到幸福.(修改病句)

62、她是一位谦虚、美丽、漂亮的姑娘.(修改病句)

63、童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64、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65、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缩写句子)

66、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缩写句子)

67、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换个说法.保持意思

不变)

68、巨人终于明白清楚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修改病句)

69、巨人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70、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改成反问句)

71、我们的学校是个美丽的地方.(改成比喻句)

72、他把花园给了孩子们.(改成被字句)

73、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感到很幸福.(改为双重否定句)

74、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缩写句子)

75、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很伤心.(改为反问句)

76、大红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逃跑.(缩写句子)

77、小木偶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改为感叹句)

78、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缩写句子)

79、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改为感叹句)

80、我能帮助别人.我感到幸福.(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81、寒冷的冬天来了.鸟儿必须飞到南方去过冬.(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82、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改为陈述句)

83、美丽的花园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缩写句子)

84、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改为把字句)

85、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田野.笔直地伸向远方.(修改

病句)

86、我断定估计小鸟明年不会再回来了.(修改病句)

87、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母鸡没完没了的叫声.(修改病句)

88、、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修改病句)

89、、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修改病句)

90、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修改病句)

91、昨天.五个美国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修改病句)

92、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改为感叹句)

93、小鸟唱歌.(扩句.至少两处)

94、天上的星星闪烁.(改为拟人句)

95、这难道是一个单纯的质量问题吗?(改为陈述句)

96、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缩写句子)

97、我抱着这白雪的“大鸟”回家.(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98、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改为反问句)

99、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不改变意思.

换种说法)

100、它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缩写句子)

101、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缩写句子)

102、大家都认为.昨天的劳动是愉快的一天.(修改病句)

103、上个星期.去了三峡旅游.(修改病句)

104、这是一场热烈的足球赛.(修改病句)

105、我很喜欢童话故事.比如《巨人花园》《去年的树》《鸟的天堂》等.(修改病句)

106、那只高傲的鹅傲然地站着.(修改病句)

107、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动物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缩写句

子)

108、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缩写句子)

109、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修改病句) 110、这节体育课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修改病句)

111、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修改病句)

112、猫会在稿纸上踩上几个脏脚印.(改为比喻句)

113、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改为反问句)

114、多读课外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115、那棵大树被大风吹断了枝干.(改为把字句)

116、颐和园是公园.(扩句.至少两处)

117、昆明湖很静.很美.(改为比喻句)

118、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缩句)

119、秦兵马俑让中国人感到骄傲.(改为反问句)

120、英语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12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122、湖堤两岸栽着垂柳.(扩句.至少两处)

12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缩句)

124、劳动人民用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把条石抬上山岭.(改为被字句)125、远看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12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127、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28、坑里的兵马俑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缩句)

129、颐和园的景色很美.(改为感叹句)

130、堤岸两旁栽着数不清的不可计数的垂柳.(修改病句)

131、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132、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仿写比喻句)

133、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134、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135、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136、血汗和智慧凝结成长城.(扩句.至少两处)

137、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修改病句)

138、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修改病句)

139、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修改病句)

140、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修改病句)

141、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被字句)

142、台湾青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143、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缩句)144、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小钱是幸运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145、阳光密布了美丽的杭州市.(修改病句)

146、李博士不得不停止了工作.(改为肯定句)

147、海峡两岸的人们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改为被字句)

148、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缩句)

149、在家乡的小溪里摆着一排排搭石.(改为比喻句)

150、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他很悲痛.(改为反问句)

151、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缩句)

152、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调换顺序.意思不变)153、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154、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呢?(改为陈述句)

155、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写句

子)

156、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增长.(修改病句)

157、俊锋不但很胖.但是动作灵敏.(修改病句)

158、奶奶触景生情.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159、许多附近的老人和孩子差不多都全部跑来看节目.(修改病句)160、写字非常认真.(修改病句)

161、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修改病句)

162、在这短短的评语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修改病句)

163、在小刚和小明的意见中.我们同意他的方案.(修改病句)164、我们做作业应细心.尽量避免不发生错误.(修改病句)

165、朝霞被天空映红了.(修改病句)

16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修改病句)

167、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168、叶圣陶爷爷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缩

写句子)

169、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改成拟人句)

170、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改为把字句)171、这是中国的土地.(改为反问句)

172、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

的心融化了.(改为反问句)

173、我的作文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缩写句子)

174、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修改病句)

175、经过老师的帮助.终于有了进步.(修改病句)

176、叶老写了评语.(扩句.至少两处)

177、去见叶圣陶先生的头天晚上.我激动得昼夜不眠.(修改病句)

178、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改为转述句)

179、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高兴地看书.(缩写句子)180、你的信使我很难过.不仅为你的处境.而且为你的心态.

(修改病句)

181、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的妈妈呀.(缩写句子)

182、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改为陈述句)183、乌塔还认真地告诉我要陆续挣钱.以后去中国旅游.(修改病句)

184、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讲礼貌.(修改病句)185、昨天中午刮了一天的风.(修改病句)

186、小红端正了学习目的和态度.(修改病句)

187、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修改病句)

188、同学们迎着早晨的朝阳做早操.(修改病句)

189、在百米跨栏比赛中.夏红首先第一个冲到了终点.(修改病句)

190、文具盒里有笔、橡皮、口哨、尺子等学习用品.(修改病句)

191、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感触很深.(修改病句)192、这则简短的评语.确立了我写作的信心.(修改病句)193、北海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修改病句)

194、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改为陈述句)

195、我亲自来到意大利.它的美丽深深感动了我.(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96、中国的有些家长太爱孩子.他们不放心让孩子独自一人出远门.(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97、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 闪烁着迷离的光点.(仿写句子)

198、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着哭泣的小男孩.(缩写句子)

190、文具盒里有笔、橡皮、口哨、尺子等学习用品.(修改病

句)

191、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感触很深.(修改病句)

192、这则简短的评语.确立了我写作的信心.(修改病句)

193、北海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修改病句)

194、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改为陈述句)

195、我亲自来到意大利.它的美丽深深感动了我.(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话)

196、中国的有些家长太爱孩子.他们不放心让孩子独自一人出

远门.(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97、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

闪烁着迷离的光点.(仿写句子)

198、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着哭泣的小男孩.(缩写句子)

199、小小的年纪便独自远行.你爸爸妈妈怎么能不担心呢?

(改为陈述句)

200、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后.使我受到了深刻的

教育.(修改病句)

201、真是太神奇了.(修改病句)

202、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小明一人还没有来.(修改病句)

203、电脑储存了中餐、西餐、中国菜和日本菜等的烹调方法的资料.(修改病句)

204、我怀着高兴喜悦的心情走上了领奖台.(修改病句)

205、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1)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手法. (2)仿写句子:

206、其实.它们(植物种子)已搭乘过先前发射的神州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算得上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

207、人类依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改为陈述句)208、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改为被字句)

209、科学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美好的生活.(缩写句子)210、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们欢欣鼓舞呢?(改为陈述句)

211、恐龙的体表长出了羽毛.(扩句)

212、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写句子)

213、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214、这可真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改为反问句)

215、狮子屹立在石柱上.(改为拟人句)

216、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差不多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修改病句)

217、电脑住宅为主人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改为反问句)

218、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19、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修改病句)

220、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用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奇迹.(缩写句子)

221、各种各样的太空蔬菜已经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缩写句子)

222、我们的祖先的确大概谁也没哟料到幻想纷纷变成现实.(修改病句)

223、难道不是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吗?(改为陈述句)

224、科学技术创造奇迹.(扩句.至少两处)

225、一只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缩写句子)

小学语文五大题型考试答题方法及技巧

小学语文五大题型考试答题方法及技巧 1汉字类考题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 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容: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我们称它们为同音字。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区分。 常见题型: ⑴多音字组词。⑵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⑶给一个音节写出3个(或若干个)以上的汉字。 2.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区别形近字,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字音、字

形、字义上仔细区别。 常见题型: ⑴写出汉字的笔画(或笔顺)。⑵按汉字的结构要求写字。⑶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⑷选字填空。⑸区别形近字组词。⑹找出错别字并改正。⑺把下面繁体字的简化字写出来。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我们还要能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常见题型: ⑴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⑵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⑶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2词语类考题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一)我们要正确地认读和书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尤其要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及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词语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弄懂它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词典得到确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c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 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一. 关联词语填空: 1. 小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下雨,地()湿。 3.()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4. 诸葛亮()精通兵法,()熟知天文地理。 5.()答应了,你()应该办到。 6.()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 7. 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他感情脆弱,()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8.我们读文章,()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文章的细节,()仔细体会那些细节,()理解得更深刻。 9. 鲁迅先生对青年十分关心,()写信人署的是假名,他()认真地回信指导。 10.()明天不下雨,我们()去春游。 二.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 2. “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 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

4.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5. 他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 6. 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把功课学好。 7. 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 8. 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 9. 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10. 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册。 三.排列错乱的句子: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四. 将下列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 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草儿发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桃花开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考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

小学四年级语文考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汉字类考题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学会查字典。 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内容: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 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我们称它们为同音字。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区分。 常见题型: ⑴多音字组词。 ⑵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⑶给一个音节写出3个(或若干个)以上的汉字。 2、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 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 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区别形近字,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字音、字形、字义上仔细区别。 常见题型: ⑴写出汉字的笔画(或笔顺)。 ⑵按汉字的结构要求写字。 ⑶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 ⑷选字填空。 ⑸区别形近字组词。 ⑹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⑺把下面繁体字的简化字写出来。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我们还要能运

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 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常见题型: ⑴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⑵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⑶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词语类考题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一)我们要正确地认读和书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 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尤其要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及 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词语不能靠死 记硬背,要弄懂它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词典得到确切的解释外,还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 1、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一丝不苟”。“苟”就是“马虎”,“一丝不苟”就是“一点也不马虎”。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富裕”就是“富足”。还有的词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作 解释。如“慷慨”就是“情绪激昂的样子”。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4、注意词的褒贬义。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判断词的感情色彩。如,“果断”和“武断”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骄傲”则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 ⑴给带点字写出(或选择)正确的解释。 ⑵一词多义。 ⑶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⑷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或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类。) (二)我们要能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汉语词汇丰富多彩,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近、反 义词很多。近义词中,意义完全相同的叫等义词。辨析近义词,要注意: 1.分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的是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战斗”和“战争”;有的是词 义轻重不同,如“优秀”和“卓越”。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之句型转换练习题带答案

句型转换练习题带答案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朋友们马上把我的错误纠正了。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约5公里。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停。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难道猫的性格没有些古怪吗?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吗?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珊迪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小明走进食堂拿起碗走向窗口。(连动句)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训练

个性化辅导讲义 年级:五年级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课题句子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1.了解修改病句、改句的基本题型; 2.掌握修改病句、改句的方法。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知识梳理】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3、扩句与缩句。 4、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5、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子的构成。——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 谓语:句子陈述的内容---------- 宾语:动词性谓语中被动词支配的对象~~~~~~~ 补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所做的主语和宾语的中心语( ) 状语: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所做的谓语中心语[ ]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练一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⑴他在座谈会上()自己的意见。 ⑵今天是()。 ⑶()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⑷大家都积极地参加()。 ⑸1946年人们()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⑹在党的培养下,雷锋成长为一个伟大的()。 2、句式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1、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2.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解题技巧与答题模板

小学语文阅读题目分析与解题方法 、解题步骤: 熟读全文, 整体把握――仔细读题, 弄清题意――确定区域, 深入思考――答题准确,有理有据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基础知识点: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 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1.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3.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其中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常见的考题题型: 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 、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 、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

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训练改变句型: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3)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5)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5)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向秦王转述) (向他人转述)

(6)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被动句)(把字句) 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被动句)(把字句)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多么幸福啊!(陈述句) 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疑问句): 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反问句) 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 (析使句) 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感叹句) 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惊人。(感叹句) 这是多么感人的事迹啊!(陈述句) 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疑问句)

小学语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常见考试题型 及答题技巧 一、汉字类考题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容: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我们称它们为同音字。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区分。 常见题型: ⑴多音字组词。 ⑵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⑶给一个音节写出3个(或若干个)以上的汉字。 2、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 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大的字。 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 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 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

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 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 区别形近字,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字音、字形、字义上仔细区别。 常见题型: ⑴写出汉字的笔画(或笔顺)。 ⑵按汉字的结构要求写字。 ⑶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 ⑷选字填空。 ⑸区别形近字组词。 ⑹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⑺把下面繁体字的简化字写出来。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我们还要能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常见题型: ⑴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⑵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⑶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二、词语类考题

小学语文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大总结

小学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 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以及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如何读懂文章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读懂文章”:即读完文章后,(1)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再来再生的时候,从而更强调了时光的匆匆和珍贵。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题集

小学语文各种句子训练题集 一、我能根据不同的句子形式,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 1、你妈妈在干什么?() 2、地震夺走了多少无辜的生命啊!() 3、海底的鱼会发出声音吗?会的。() 4、这件事要干好不是那么容易的。() 5、你难道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6、给我倒杯水来。() 二、我会填修辞句的修辞手法。 1、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2、老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 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5、小鸟在欢唱。() 三、句子大变脸。 (一)、不改变意思,换个表达方式。(一句变2句) 上海人民修建了新展览馆。 1、 ---------------------------------------------------------------------------------------------------------------------- 2、 ---------------------------------------------------------------------------------------------------------------------- (二)、加上标点,意思不一样。(一句变2句) 上海队打败了福建队赢了 1、 ------------------------------------------------------------------------------------------ 2、 四、仿写句子。 1、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2、假如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万物;假如我是森林,----------------------------------; 假如我是大海----------------------------------;假如我是-----------------,---------------------------------。

小学语文句子(含练习)

小学语文句子(含练习)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考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考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汉字类考题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 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内容: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我们称它们为同音字。 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区分。 常见题型: ⑴多音字组词。 ⑵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⑶给一个音节写出3个(或若干个)以上的汉字。 2、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 区别形近字;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字音、字形、字义上仔细区别。常见题型: ⑴写出汉字的笔画(或笔顺)。 ⑵按汉字的结构要求写字。 ⑶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 ⑷选字填空。 ⑸区别形近字组词。 ⑹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⑺把下面繁体字的简化字写出来。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

义。我们还要能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常见题型: ⑴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⑵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⑶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词语类考题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一)我们要正确地认读和书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尤其要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及同一词语的 不同含义;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词语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弄懂它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词典得到确切的解释外;还可以采用下 面的一些方法: 1、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一丝不苟”。“苟”就是“马虎”;“一丝不苟”就是“一点也不马虎”。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富裕”就是“富足”。还有的词可以用 简洁的语言作解释。如“慷慨”就是“情绪激昂的样子”。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4、注意词的褒贬义。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判断词的感情色彩。 如;“果断”和“武断”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骄傲”则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 ⑴给带点字写出(或选择)正确的解释。 ⑵一词多义。 ⑶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⑷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或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类。) (二)我们要能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汉语词汇丰富多彩;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近、反义词很多。近义词中;意义完全相同的叫等义词。辨析近义词;要注意:1.分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的是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战斗”和“战争”;有的是词义轻重不同;如“优秀”和“卓越”。 2.分辨色彩上的细微差别。有褒贬之分;书面语和口语之分。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版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版(不限 于小学) 2013-05-06 00:00 音字词 【词义】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题型 有两种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一种更为完整,该词语后,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 公式: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2、……描写了(或刻画了)……3、……意思是…… 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的心情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句子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比喻、拟人、夸张: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物)……)(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动。)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物……的特点)(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的特点)(……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了语言的气势。)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的主旨”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情)(……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也更强烈。)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7、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8、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 仿写句子。 公式:1、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例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模版】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节的发展。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专项练习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________________。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