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4-08T15:22:46.9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周梅万秀明

[导读]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产后抑郁症为在产褥期出现抑郁,属于产后的精神疾病,一般产后第六周会出现。

周梅万秀明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可是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降低抑郁症的出现,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产后抑郁症为在产褥期出现抑郁,属于产后的精神疾病,一般产后第六周会出现,患者会有烦躁、抑郁、激动、沮丧等情绪,病情严重者甚至还存在自杀和幻觉等,属于常见的心理疾病[1]。该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婴幼儿的发育、行为、智力、情绪上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家庭和社会。为使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重要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36例,最小23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为:(31.08±3.16)岁,7例为经产妇,29例为初产妇,文化程度:12例为高中及以下,19例为专科,5例为本科及以上。对照组患者26例,最小22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为:(31.75±3.42)岁,5例为经产妇,21例为初产妇,文化程度:10例为高中及以下,12例为专科,4例为本科及以上。两组患者没有身体资料上的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怀孕这一事件会使孕妇有较大压力,同时在分娩后因为其生理上的变化也要不断调整产妇的心理。生产2周后产妇的情绪不稳定,较为敏感,因为在这一时期产妇在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患者经常会在这一阶段出现产后抑郁症。对此护理人员一定要与产妇加强沟通和交流,指导其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2]。在交流中要解答患者的疑惑并开导,使其可以较快的缓解或者消除产妇的抑郁、紧张和焦虑等情绪,树立良好的生育观。特别是对于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不要因为孩子性别而产生心理负担。

1.2.2家庭支持护理护理人员要给予产妇和家属讲解生育观,全面了解产妇的家庭情况,取得产妇家属知识,给予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使家人,尤其丈夫可以体谅产妇,在精神上给予强大的支持,并在新生儿的照料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分担产妇的辛苦[3]。要为其营造安静、温馨的环境,产妇在出院前还要给予良好的指导工作,详细说明产后应注意的事项,和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

1.2.3分散患注意力的护理首先要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通风,充足的阳光,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使其保持放松的心情,并采取肌松训练和呼吸调节,以及生物反馈的心理放松技术,使其保持身心放松。同时在产妇身体得到较好的恢复后,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

1.3 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测评,爱丁堡评分,实验组治疗前为:(8.79±1.88)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2±1.81)分,实验组治疗后为:(4.92±1.28)分,对照组治疗后为:(7.22±2.14)分。汉密尔顿量表,实验组治疗前为:(12.79±3.22)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2.86±3.17)分,实验组治疗后为:(10.02±2.35)分,对照组治疗后为:(11.96±3.64)分。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抑郁主要因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性格因素、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严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所以针对患有产后抑郁的产妇,在治疗基础上要采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良好的情绪。实验组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其中包括心理护理、家庭支持护理、转移注意力的护理,使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不良情绪,及时调整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对照组也给予相应的护理操作,但是效果一般,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其进行各项抑郁量表的测评,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生儿身上,保持良好情绪。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可是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降低抑郁症的出现,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赵方芳,孙延霞,高华,杨传华,路红.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 当代医学,2011,25:137-138.

[2] 武稚雅.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230-231.

[3] 杨雪梅,修晓光,姜涛,曹晶,任重贤.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2:443-444.

[4] 梅艳. 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5:2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