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企业成长理论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线索:

古典经济学基于分工的成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规模调整的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基于交易费用的成长理论→基于制度变迁的成长理论

→演化经济学的成长理论

→基于资源、能力、知识的成长理论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成长理论

→基于创新的成长理论

→基于学习的成长理论

→基于生命周期的成长理论

成长概念的英文是Growth,中文可译为生长、发展、成长、增长、增加等,在经济学中多用增长一词。如增长经济学、增长理论等。在管理学中,则多用成长一词,如成长战略,成长曲线等。本文是关于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故而采用成长一词。

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用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分工→规模经济利益→企业成长),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歇尔(Marshall)、斯蒂格利茨(Stigler)等。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分工能获得更高的产量而成本更低。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的自我繁殖,新企业不断形成。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

斯密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均忽视对稳定的均衡条件的分析,因此对企业随分工成长会导致的垄断问题暂时被放置一边,普遍接受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决定企业成长这一观点。但当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试图综合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理论时,发现了两者的矛盾。他通过引入外部经济性、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争的困难性三个因素,把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古典的企业成长理论协调起来。马歇尔认为,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企业灵活性的下降,从而企业竞争力下降,成长的负面效应最终会超过正面效应,使企业失去成长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成长,企业家的精力和寿命均会对企业成长形成制约,而且新企业和年轻企业家的进入竞争,会对原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制约了行业垄断结构的维持。

斯蒂格利茨(1951)从产业寿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容的原因。他认为在一个产业的形成初期,企业成长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来实现,企业大多数是“全能”企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原有企业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产业的社会分工扩大则导致企业数量的增加。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是分工的产物,市场规模决定企业成长规模和数量;获取规模经济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规模经济存在临界点,超出了临界点,企业就从规模经济变成了规模不经济;企业成长受制于所处的产业发展前景。

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说明了一个重要原理:分工不足,规模经济利益不

能实现;分工过度,导致规模经济利益下降。

管理学中有关分工与规模经济的研究和解释?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规模调整的企业成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个生产函数,作为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组件,企业内部的复杂安排均被抽象掉,“代表性企业”概念排除了实际企业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

该理论以产业作为主要分析层次,把同一产业内的企业看成是同质的:同质的投入产出系统,相同的内部运行机制,相同的成本和需求曲线,只有规模可以不同。企业本身是一个“黑匣子”,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边际替代的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并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最优生产规模,制订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的过程,或者说是从非最优规模走向最优规模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最优化规则进行的被动选择,没有企业任何主动性的余地(纳尔逊和温特,1982)。

新古典经济的企业成长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最优规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成长与利润之间没有预期的关系,只是在短期会出现资源向利润率高的企业或产业移动,这时形成企业成长与利润之间的正向关系。当引入时间因素时,可以建立一种动态均衡模型,这时企业解决的是跨时约束最大化问题,企业目标相应地是实现未来利润流现值的最大化,这种情况下,即使目前企业处于最优规模,如果未来预期的“最优”规模大于目前的最优规模,企业也会扩大产量,出现企业成长。(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实中许多企业会出现快速扩张的可能,也许是盲目的)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成长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发端于对企业性质的研究(科斯,Coase,1937),其中的交易费用理论侧重于探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试图把握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的边界。企业成长通常既表现为经营规模的扩大,也表现为企业功能的扩展,即企业把一些以前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活动纳入企业内部进行,这意味着企业边界的扩大,因此从新制度经济学来看,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边界扩大的过程,分析企业成长因素也就是探讨决定企业边界的因素,企业成长的动因在于节约交易费用。企业的边界分为纵向边界、横向边界、多元化经营边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主要

分析纵向边界的扩展。

科斯认为,由于市场交易存在诸如签约、监督履约和追索违约等相关的交易费用,这种情况下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由企业家权威来支配资源,就可以节约上述利用市场机制的交易费用,因此,企业组织是上述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市场交易费用与组织协调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水平确定了组织的边界,节约交易费用的考虑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但是,一般而言,市场交易费用是与市场发达程度成反向关系的,即市场发达程度越高,交易费用越低,反之亦然。按科斯理论的预测,市场发达程度越高,则企业成长的动力越低,这与现实明显不符,因为现实中通常是市场发达程度与企业成长呈现正相关关系。为此,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认为应该考虑经济主体的交易效率因素,即市场发达程度提高,扩大市场交易范围,一方面增加了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交易效率,并且后一方面更为重要,只要交易效率提高的利益大于交易费用,市场的发达与企业的成长就可以齐头并进。

威廉姆森(Williamson, 1975,1985)从资产专业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效率三个维度定义了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边界确定的原则,同时还从企业核心技术角度提出企业“有效边界”的概念。企业是一种连续生产过程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这个连续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如果通过市场交易关系相联系,就需要签订一系列的合约,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签订的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这就给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条件,这样就会导致专用性资产事前投资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会通过前向或后向的一体化,把原来属于市场交易的某些阶段纳入企业内部,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成长就表现为企业纵向边界的扩展。

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 Hart, 1986)通过强调资产所有权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纵向一体化的含义。他将企业的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即企业契约是不完备的,谁能对企业中不完备的地方拥有决策权,谁就是雇主,谁就有权获得企业产生的剩余收入。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纵向一体化能否发生,取决于一体化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带来的合并费用之间的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纵向一体化就会发生。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内容上:实现了从制度既定到制度变迁、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从完全信息到信息不对称、从无摩擦社会到正交易费用的修正、补充与拓展。方法上: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边际分析与成本—收益等分析方法,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问题。但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它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而是沿用了静态均衡和

最优化方法,从而无法合理解释某些现实问题,忽视了企业中独特性资产和能力的所有权及其利用问题。其次,交易成本难以说明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即为什么在相似的激励安排下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而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最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关注的是有形资产的交易,对品牌、声誉和组织学习等无形资产关注不够,完全忽视了知识这一重要资产。

四、基于制度变迁的企业成长理论(主要考察组织结构制度变迁)

对企业成长制度变迁理论的探讨,钱德勒(1977,1992)是从历史和宏观角度进行的。而威廉姆森(1975,1985)的主要贡献是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组织结构的演变,以及不同组织形态的效率。钱德勒认为从组织制度上可以把企业分为古典企业(古典企业的组织结构为直线制结构,中间没有管理层,结构简单)和现代企业,企业成长中由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这种制度变迁,不仅对企业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制度变迁是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张而出现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维持和促进规模扩张的必要条件,企业经营规模扩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分配和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大规模分配是指大批量经销商品的现代商业企业的出现,是运输和通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结果;大规模生产的出现晚于大规模分配,是因为前者除需要运输和通讯技术变革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上的突破。二是把两者结合于一个单一公司之内的一体化,这种结合导致大量市场交易活动的内部化,结合主要是通过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实现的。

钱德勒通过对企业成长路径的经验研究,发现管理层级制是现代工商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历史看,现代企业曾先后采用过三种内部管理层级制:第一种是控股公司结构(holding company,集团公司),即H型结构,是现代企业成长中第一次主要的组织制度创新;第二种是以权力集中为特征的功能垂直型结构(unitary structure),简称U型结构;第三种是以分权为特征的事业部制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简称M型结构。M型结构被钱德勒看成是对企业成长的一个反应,特别是对于现代企业多样化经营的一个反应。

在钱德勒看来,真正的企业成长是现代工商企业出现之后的事情,而现代工商企业的出现是与两项重大的企业制度变迁相联系的,一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二是企业内部层级制管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张及与之伴随的技术和管理过程复杂化,导致了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分离的具体形式依内部扩张的筹资方式不同而不同。在那些依靠内部资金发展起来的纵向一体化企业中,企业主本人或其家族在企业高层管理中居于支配地位,所发展起来的是中层管理者。在那些依靠外部资金发展起来的企业中,则是支薪经理在高层管理中居

于支配地位。

由于企业成长意味着一部分原先的市场交易内部化于企业之中,这就需要企业内部的行政协调机制的相应发达,因此,企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就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钱德勒认为,伴随现代企业诞生成长的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即由企业科层组织和经理层组成的管理协调机制。现代企业成长的历史就是企业科层制形成的历史。他认为,现代企业的成长是适应市场扩大和技术创新在组织机构方面出现的反应。首先,科层制的形成减弱了企业受个人原因造成的经营中断的威胁,保证了企业持续成长的基础;另外,经理层出于自身职业生涯的考虑,将减少损害公司持续成长的短期行为,而选择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政策。以上两点就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强大动力。因此企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就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导致组织分工朝两个维度发展:水平维度的职能部门的产生和垂直维度管理层级的产生。这种组织结构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企业持续成长和规模的不断扩张。(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张,企业快速成长超过其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企业组织的结构臃肿,组织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企业衰败)

五、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是从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最优化行为假设开始的。该理论通过引入不确定性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提出了挑战。

阿尔钦(Alchain,1950)首先从预期不确定性的角度对上述假设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由于缺乏完全性知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不确定的,而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等最优分析只是一种理想的抽象,没有任何实际指导意义。

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1982,1997)在阿尔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解释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在其演化理论中,企业被看作是由利润推动并寻求途径去增加其利润的组织,他们的行为却不被假定为在明确界定的和

外在给定的选择集合上使利润最大化。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行为的最大限制是知识的不完全性。企业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能力和决策规则的生产者,即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他们用“惯例”表示企业组织演化中所形成的生产性知识和能力。他们的演化理论主要围绕三项基本要素展开:一是企业惯例;二是搜寻;三是选择环境。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在满意原则的指导下,企业根据惯例行事,当惯例出现问题时,企业就搜寻更好的惯例,但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事先确定最佳做事方式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即竞争)的重要功能是激励试验并选择最佳的反应。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惯例”适应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企业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过程就是惯例化的过程,在环境选择机制作用下,企业现有惯例或知识基础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行为的结果,企业的成长就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不断循环的过程。

可见,在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框架中,企业是异质性资源和这些资源产生的服务的集合体,他们在一个管理框架内被组织起来。这些异质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资源是在不完全要素市场上获得的,它们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能够产生租金,并创造出持续的竞争优势。惯例是“组织的技巧”,它包含着在某些特定环境下重复使用专有资源所需的知识,这种知识是通过在竞争压力下的边干边学,并基于模仿和试错积累起来的。能力(或动态能力)是惯例的一种表现,表示企业能够维持一种协调的惯例格局,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学习可能在企业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但是,由于被锁定于特定的情景,所以能力、惯例和学习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能比市场更有效地生产、贮存和利用知识,特别是意会性知识,而不是因为它们对激励冲突提供了更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边界是由与知识相关的因素决定的,特别是企业内部哪些非竞争性的、特异性的知识资产,企业一般避免整合那些与已有知识资产极不相同的知识资产。企业的内部组织能够创造出一种有助于整合和利用内外部知识的共同环境(企业文化)。

演化经济学中的企业成长理论主要从企业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学习过程入手,来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无法处理的企业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元化等问题。

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为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

六、基于资源、能力和知识的企业成长论(内生成长论)

企业内生成长论起源于潘罗斯,并经沃纳菲尔特,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等继

承与发展,形成了企业成长的资源观、能力观和知识观。

伊迪丝·潘罗斯(Edith Penrose,1959)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和成长机制,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潘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企业的本性中,是否存在着什么内在的力量既促进企业的增长而又必然限制着企业增长的速度?这个问题本身及其回答就是对新古典经济均衡论的颠覆。企业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被看作“黑匣”,实际上,正是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该理论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资源不足,企业成长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能力与资源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与前图1,企业管理能力与事业规模协同性关系一致)。“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元,而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着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因此,她深入分析了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突出特征和功能,并把资源和能力作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潘罗斯强调相关多元化作为企业成长的一种方式,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程度和公司掌握的资源量有关,成功率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企业进入领域的数目、相关行业的跨度要收到公司资源及原有独特专长的约束。同时,她强调了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认为产品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企业成长的主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

马利斯(R.J.Marris,1960)继承了上述观点,认为企业的内部资源制约着企业的成长速度。分析企业的成长应把企业的需求增长和供给增长结合起来,企业最优的成长速度是能够使效率最大化的速度。把经理追求的目标作为企业目标,经理的目标是使企业的增长率最大化,只有当企业需求增长率和供给增长率相等时的最大企业增长率才是稳定的,从而构建了一个企业稳定增长的模型。

后来一些学者对潘罗斯的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企业成长的资源基础学派、能力学派及知识学派。

资源学派是竞争战略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其某些理论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以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大为·柯林斯(David J.Collis)、塞西尔·蒙哥马利(Cynthin A.Montgomery)等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是目前最为流行、主导企业竞争力理论论著基调的主流学派。自从1984年沃纳菲尔特在美国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学说》一文。从此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

资源学派主要著作及代表人物有:《企业资源学说》(沃纳菲尔特,1984),

《企业战略理论》(罗特尔曼,1984),《知识和能力作为战略资产》(温特,1987)《战略管理和经济学》(罗特尔曼、提斯(David J.Teece),1991),《竞争优势的奠基石:一种资源观》(皮特瑞夫,1993)等等。

资源差异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在资源差异能够产生收益的差异的假定下,该学派认为企业的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资源优势会产生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竞争力就是那些特殊的资源。

资源的价值性——资源学派打破了经济利润来自垄断的传统经济学思想,认为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价值性和稀缺性是其经济利润的来源。所谓价值性,意指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能帮助企业开发新的机会和抵御威胁,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

●例如,索尼公司在设计、制造和销售微型化电子技术上具有大量的经验,

利用这些经验,索尼公司开发了许多市场机会,包括便携式录音机、唱

片机和微型摄像机等。

●3M公司运用它在感光底层和粘贴胶上的技能与经验以及奖励创新的文

化,开发了在办公用品方面无数的市场机会。

●并非所有的资源与能力都有价值。

●摩托罗拉公司在模拟传输技术上的能力就没能使之及时抓住数字时代

的机遇,把在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领导地位让给的诺基亚。

●美国钢铁公司在传统炼钢技术和市场方面的经验也几乎没能使之对钢

铁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做出识别与响应。

一种能让企业捕捉更多的机遇或化解企业风险的资源和能力才是一种有价值的,才能带来经济利润。如果众多的企业都拥有某种有价值的资源与能力,这种资源与能力也不可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和经济利润的来源,相反,它是企业竞争均势的源泉。

●NEC和AT&T在全球通讯和计算机产业里竞争,其资源与能力都有价

值,但并不稀缺,因此无论NEC还是AT&T都不可能因此获得竞争优

势和经济利润。

资源的稀缺性——只有资源和能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时,拥有这种资源与能力的企业才能因此获得经济利润。

●丰田公司在控制成本上的技能,沃尔玛运用采购点收集的数据有效地控

制库存的技能都是别人没有的,因此才成其企业经济利润的来源。

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组成的结合,

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创新、变革和强化管理等手段积蓄、整合并促进资源增值进而追求企业持续成长的过程。资源观存在一个隐形假设,即资源的效用可以脱离人的活动而存在,该理论把竞争优势的源泉定义在具体的作为物的资源上,完全忽视了企业中人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其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资源异质性的背后是人的异质性。

资源价值评价标准。柯林斯和蒙哥马利认为,资源价值的评价不能局限在企业本身,而要将企业的资源置于其所面对的产业环境,并通过与其竞争对手所拥有资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柯林斯和蒙哥马利提出资源价值评价的五项标准:

?不可模仿性:资源是否难以为竞争对手所复制;

?持久性:判断资源价值贬值的速度;

?占有性:分析资源所创造价值为谁占有;

?替代性:预测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否为另一种更好的资源代替;

?竞争优势性:在自身资源和竞争对手的资源中,谁的资源更具有优越性。

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战略选择的基础,每个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这种资源与能力上的差异导致了企业战略选择上的差异。为什么相互竞争的企业拥有各不相同的资源和能力,为什么成功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难以被学习和摸仿?资源学派认为有四个原因:

1、历史与路径依赖性。资源学派认为,有些资源和能力的形成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和路径依赖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那些经历过特殊的历史的企业才具有某种特有的资源和能力。那些在特殊时期没能得到这种资源和能力的企业,要在未来某个时期以同样的成本获取这种资源和能力将是极其困难的。就好比一个人10年前用极低的价格购买的一大批房地产,如今成了创造租金的资源,现在有人要以同样低的价格获得这样的资源显然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企业通过历史和路径依赖得到的资源和能力成为竞争优势时,竞争性企业模仿或复制这种资源和能力的代价将是十分高昂的,当模仿和复制的成本高昂时,这种资源和能力便可成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润的来源。

2、因果模糊性。因果模糊性意指人们弄不清楚成功企业的成功原因是什么,它们为什么具有竞争优势和经济利润,其竞争优势和经济利润来自何处。正因如此,竞争对手才不知道如何去模仿或学习它的这种能力,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应当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去实施一种什么战略。模糊性还体现在人们不清楚自己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其竞争优势来自何处,自己拥有哪些特殊的资源和能力。如果每

个人能将自己自已成功的原因说清楚,那么它的竞争对手也同样能够弄清楚这一点,他们就能够成功地学习和模仿。一旦这些成功的做法被其他企业成功地模仿,这种资源和能力就不再是该企业特有的了,作为竞争优势就不存在了。

3、社会复杂性。资源学派认为,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有时是一些复杂的社会资源,例如,企业高管层的人际关系,企业的文化、企业在供应商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各种社会关系等。具有这种资源和能力的企业,战略选择的空间比那些不具备这种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大得多。社会资源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人们看得到,但缺乏这些资源和能力的企业不一定都能成功地获得这些资源和能力。有的企业虽然可达获得,但获取这些资源和能力的成本却比那些通过自然进化而获得这种资源和能力的企业高得多。当获取这种资源和能力的成本高于收益时,它就不成其为竞争优势了。

4、小决策的重要性。资源学派将决策分为大决策和小决策,大决策是由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小决策是企业的职员每天做出的决策。大决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是明显的,但更经常的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依赖小决策,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要经过许多的小决策而发挥作用。例如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员工日常决策,如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是否精益求精等。从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看,小决策比大决策更有某种优势,因为小决策比大决策更难摸仿。很多绩效明显优于同行的企业,从大的决策是很难找出其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把几件大事做对,而且取决于把许多的小事做对,细节决定战略的成败。

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 Hamel,1990)为代表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对企业资源论作了进一步引申,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即企业核心能力。该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它是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决定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广度和深度。核心能力来自于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集体学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它是分布于组织内部以及跨越组织边界的特殊物质。”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所具有的因果关系的模糊性、路径依赖性和社会复杂性形成一种“隔离机制”,使得其他企业的模仿行为即使是可能的,也将面临着相关的很高的成本约束。企业的成长表现为企业之间不断的模仿和创新性竞争活动,而这些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如何快速而有效地积累起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因此,企业成长是内生性的,即企业内部持续的知识积累过程。巴尼

(Barney,1991)进一步认为企业生存和成长取决于企业内部长期知识和资源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长期的动态生产成本优势。

提斯、皮萨罗和肖恩(David J.Teece, Gary Pisano &Amy Shuen, 1997)基于核心能力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所谓动态能力就是整合、建设、重构组织内部和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具有有限动态能力的企业不能够培养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具有强的动态能力的企业能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不断积累增强,并能够有效利用市场上新的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因此,战略分析的基本元素不再是笼统的“资源”,而是有利于形成和维持动态能力的组织过程、专有资产状况和获得这些资源和能力的路径。应该说,动态能力理论是对企业资源理论很好的补充和创新,它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来考察企业的战略问题,并有效地解释了战略联盟、企业网络等不断变化的企业边界问题。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决定了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在对企业核心能力深层次决定因素的追寻过程中,出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的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正是企业知识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理论是对企业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引申。典型人物为德姆塞茨。德姆塞茨(Demsetz,1988)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集合体,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从而最终在产出及市场中体现出竞争优势;同时,知识具有难以模仿性,它通过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积累过程才能获得并发挥作用,使得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下去;而由知识决定的认知学习能力是企业开发新的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1994)认为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尤其是一些默会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当前的知识存在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的差别都是由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可见,企业内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具有内生性,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和知识等才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原因,从企业内部构建企业独特的知识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手段和内在动力,企业成长决定于如何构建这些不可交易的知识和能力。

七、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而企业成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的理论建立在贝恩·梅森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的额“结构—行

为—绩效”(SCP)分析范式基础上,该理论认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竞争优势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主导力量。企业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有吸引力的产业和选定产业内的相对位势。波特建立的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作用力模型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由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所决定的,这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的产业结构状况决定了产业的竞争程度,从而决定了产业最终的获利能力,也最终决定了企业持续成长问题。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又进一步指出企业的持续成长还外生于国家竞争优势和具有吸引力的产业集群等产业组织。

波特的理论从企业外部行业环境寻求企业持续成长的原因是对企业成长理论体系的有力补充,走出了早期管理学界仅仅从企业内部寻找持续成长驱动因素的片面性。但波特的理论仿佛过于强调企业生存的产业环境,又回到了传统经济学那种视企业为“黑箱”的分析范式中,忽略了企业自身的特质性。另外,该理论对企业生存环境因素的分析也不完全,更偏重于行业环境,也不能解释“产业内的利润差异比产业间的利润差异还要大”以及同处有吸引力的产业,有的企业赢利,而有的企业却亏损甚至破产等现象。

八、基于创新的企业成长理论

九、基于学习的企业成长理论

十、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成长理论

哈佛商学院教授拉里·克黎那认为,组织就像有机体一样有生命周期,企业会随着其成长与所经历的时间,依次进入五个阶段,而且必须突破各阶段的“组织革命”才能成长。作为管理者应该首先明确和界定企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存在何种危机,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去克服危机,不断地突破经营管理的“瓶颈”,把企业带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持续成长需要组织在每一个阶段进行不断演进。

第一阶段:组织初创时期。员工数量少,经营规模小,组织不正规,通常采取“集权式”领导方式,创业家的主要精力是从事生产与经营。随着生产、销售的发展和人员的增多,客观上要求把企业重点转向管理。领导人往往不熟悉管理,仍注重技术、生产、市场,遇到第一个危机——“领导危机”。

第二阶段:组织成长阶段。存在着由于委让权限所引发的混乱的危机,即“自主危机”。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设立一些职能机构,有一支管理队伍,管理开始走上正规化。在这一阶段,会产生“集权”与“分权”的矛盾,要求下方部分权力,尊重和发挥下属的自主权,高层主管必须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研究企业重大问题,建立企业决策系统、指挥系统。

第三阶段:组织规范阶段。存在着分权化所引起的本位主义危机,即“控制危机”。在这一阶段,企业内部分工明确、职责相称,一切都有章可循。所有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内容都以文件的形式记录保存。但可能存在着官僚主义、无序指挥、机构僵化、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内耗丛生,出现失控的危机。在这种情形下,领导者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共同目标教育,采取相应有力措施协调各部门工作,邀请专家进行诊断,采取激励手段,重点发展企业文化。

第四阶段:组织扩张阶段。存在着官僚的形式主义、繁文缛节的危机,即“官僚危机”。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预见性,过分强调正规化管理和严密控制,易出现机构臃肿、管理过于繁琐。对此,应采取精简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

第五阶段:组织创新阶段。协调作战——矩阵组织所带来的成长,存在着未明确的危机。

表组织变革阶段及各阶段特征

十一、二次创业——和君创业的观点

企业初创、扩张阶段主要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企业专业化管理阶段需要的是理性组织。

二次创业是相对于较早发展起来、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企业而言的,是企业如何向更高层次过渡、取得更大的发展及在市场体系中维持一席之地的必经之路。而二次创业的核心任务不仅仅是提升品牌、提升商誉,谋联合、上规模、降成本、消除过度竞争,还要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济结构,着眼布局更大市场。总之,就是要以专业化整合为主题,以扩大规模向全球市场布局为思路,以品牌创建为灵魂,在人才储备、产品研发、渠道建设等方面做广做深。

二次创业成败的关键是企业最高领导层观念的更新,制度规范化、资本股份化、队伍职业化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包括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由“经

验管理”向“职业管理”转变、由“削履适足”向“削足适履”转变、由“职业经理人精神”向“事业经理人精神”转变…… 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意识形态转变到新的格局中来,企业二次创业所带来的风险将有可能使企业前期的业绩化为乌有。

一次创业:

●新建企业阶段:

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挑战及问题是界定市场需要和开发适当的产品、服务来满足这些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是典型的企业家的技巧:探明市场需要的能力,承担投资风险,建立一个满足这种需求的企业,创建一个能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企业最初基础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可能是长期单调的计划和研究的产物,也可能源于一次杰出但往往是意外的顿悟。

●扩张阶段:

竞争的内容改变了,企业面临的关键任务转变为:获得资源并有效地管理资源的能力,建立一个更加健全的经营系统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聚集更多来自于企业家的个人能力和魅力。

二次创业——建立理性组织:

通过一次创业的发展,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能力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经营能力快速发展,表现为企业高速发展。但同时由于其快速成长超过其管理能力和

发展能力,一系列问题将出现,此时二次创业问题——建立理性组织的要求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

1、树立理性权威、理性标准——确立管理阶层合法性地位

从创业者在群体中确定个人权威,开始走向按组织本身要求树立理性权威,建立理性法则,建立系统思想;从一个人代表公正,走向以组织的正义来代表公正,并以公正作为管理基础,重新确立起管理者合法的基础。具体而言,组织将建立以公正为前提的一系列制度;个人权力的获得将基于贡献,权力的实施将基于制度;将权力、利益、机会全部捆绑于贡献业绩上,每个人都依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确立起自己的利益。

2、实现职业理性管理

(1)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制度

(2)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3、树立核心价值观——弘扬企业文化

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西方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摘要】对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源”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企业能力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理论很好地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发展至今,企业能力理论已经形成了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动力能力论、知识基础论等不同的理论和流派,而资源基础理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将会成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领域发展最快的分支。 关键词: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的热点;企业能力理论学科前沿 引言:企业能力理论是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其后,马歇尔、潘罗斯以及理查德森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时至今日,企业能力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四大流派:沃纳菲尔特的“企业资源基础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核心能力论”、提斯、匹斯奥和舒恩的“企业动力能力论”以及哈罗德·德姆赛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战略管理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组织如何获得和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围绕着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他认为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分析法提供了制定战略的具体分析方法,指明了获得优势的具体途径,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然而,它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差异,即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正是由于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了企业内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战略的聚焦点来看,就可以发现企业能力理论大致经历了从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以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特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为标志,该学派相关的经典著作有巴尼1991年发表的《公司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以及彼特瑞夫1993年发表的《竞争优势的里程碑:一个基于资源的观点》等文章。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后来经过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蒂斯、匹萨若、苏安、福斯、贺尼等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蒂斯于1994年发表的《The dynam ic capability of firm: An inroduction 》一文为标志,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其后动态能力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关注,研究的范围从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扩大到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企业知识理论以德姆赛茨和格兰特为代表,格兰特1996年发表的《基于知识的公司理论》一文堪称企业知识理论的经典之作。企业知识理论强调了知识在创造竞争优势中的作用,知识是竞争致胜的基础。要在知识竞争中获得成功,就要协调战略与知识管理,培育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业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理论部分: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观点: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其分工程度正相关,分工使得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取得规模效益。 马歇尔观点:认为新加入企业带来的竞争、企业家寿命有限性对企业成长的制约、企业在规模扩大时带来的灵活性降低都会使企业规模达到一种均衡。 新古典经济学: 基于对价格机制有效性的研究,认为企业会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安排生产,确定最有生产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当企业调整至最有生产规模时,即实现了企业成长。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 忽略了企业资源、技术条件、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更加关注于企业规模的确定和调整上,而且更多的是一种静态均衡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 科斯观点: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相比较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新制度经济学缺点: 在考察企业成长方面,更多地关注于企业和市场的边界问题,也是一种静态分析。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一)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企业成长是资源和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普拉哈拉德提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 (三)提斯、皮萨罗、肖恩提出“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企业整合、重构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技能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四)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理论,企业成长过程中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向曲线左右两端(即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转型,在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企业内生增长理论优点: 占据主流,强调企业要不断创新,协调好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应用部分:转型升级的多种路径 (一)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通过产业创新实现升级。 1.产业内创新升级。不是靠“转行”去做芯片、太阳能等高科技新兴产业,而是立足于原有传统行业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努力从

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国外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萌芽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劳动分上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上,企业内部的能力分上决定企业的成长。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这可能是竞争力概念的雏形。1959年,潘罗斯(Edith Penrose)发表了其经典著作《企业成长论》(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潘罗斯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大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所以采用这种战略思维模式的企业不应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选择上,而应放在取得竞争对手不可能模仿(或者难于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上。她从分析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入手,对企业拥有的能够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两种主要的内在机制:1、企业所积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方面的知识的机制;2、企业所积累的用于产生“非标准化操作规程” 和“非程序性决策”的新知识的机制。她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到了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 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1989年夏爱温和料克尔斯提出核心技巧说,认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而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 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当属Prahalad和Hame。 Prahalad和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Prahalad和Hamel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以及各种组织知识的整合与提升。核心能力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则,被认为是迄今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它对指导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无疑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文章发表以来,一场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热潮得以掀起。1993年Foss 发表的“核心、能力论”以及1994年哈默和哈尼发表的“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等,这一时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战略管理》、《管理》和《哈佛商业评论》等美国知名度很高的期刊上关注的热点。 Prahalad和Hamel在1990年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之后,还通过对很多企业的分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重要观点如下:1、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判别标准: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2、树型理

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1.1 钱德勒:“组织跟随战略”学说 “组织跟随战略”理论是围绕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展开的。在详细回顾美国著名大企业杜邦、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西尔斯等公司成长历史的基础上,钱德勒提出了“组织跟随战略”的观点,这个观点实证基础是“成长企业具有的历史变革特征”。这个观点隐含的逻辑关系是:企业成长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调整,而组织结构的调整又是企业根据技术、市场环境变化实施一定战略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战略调整促使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进一步加速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可见,只有能够不断调整组织结构适应企业战略的企业,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能够不断成长。针对组织结构的变迁,他认为现代企业是通过四种方式或基本战略获得成长的,这四种战略就是横向合并、垂直一体化、地理上的扩散和多元化。 1.2 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的市场环境战略 安东尼(1965)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基础上,将计划和控制的职能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分别对应于组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将战略管理从公司一般管理活动中独立出来,但是安东尼的战略理论只关注公司的战略规划。安索夫和安德鲁斯进一步完善了安东尼的战略思想,提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逐步调整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只有当环境——战略——组织协调一致时,企业经营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成为20世纪70年代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一种战略理论。 归纳该理论范式的要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①竞争优势体现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强调环境、战略、组织配适协调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③外部环境是制定企业战略的起点。 由上面的战略,安索夫将企业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采取市场渗透的策略,藉由促销或是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方式来说服消费者改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说服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增加购买量。 (2)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方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不必改变。 (3)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通常是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的顾客,提高该厂商在消费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4)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样化策略。其中成功的企业多半能在销售、通路或产品技术等know-how上取得某种综效(Synergy),否则多样化的失败机率很高。 1.3波特的行业定位战略 20世纪60年代,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在市场结构不完全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效率(即SCP)分析范式,认为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广告、销售、研究等行为也有所不同,而这种企业行为又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波特进一步将SCP范式的分析延伸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可以采取那些具

小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微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小微型企业的相关问题成为备受各界研究者的热点,备受关注。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微型企业的概念、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归纳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及最新发展趋势。 标签: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评价;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并针对小微型企业在金融危机后遇到的困难,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小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理论研究者和从事小微型企业活动的实施者从不同视角对小微型企业的有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如何评价小微型企业行业的成长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国内外关于小微型企业的概念与界定、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以及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 1小微型企业与小微型工业企业的界定 各国对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内外对小微型企业界定标准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这两方面展开的。就国外而言,美国从定性方面衡量企业大小,标准是非垄断性的市场地位;英国从定量方面衡量企业的大小,以销售金额和投资规模来区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但是,由于定量的标准简单而且直观,便于进行统计和比较,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得到普遍采用。就国内来看,“微型企业”最早出现在1999年7月《人民日报》关于辽宁省抚顺市组织下岗职工创业的报道中。莫荣(2002)首次提出微型企业的标准是:凡在7人以下的注册企业和大量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均是微型企业。王振(2002)认为,微型企业是属于中小企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群体,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规模非常小,从业人员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二是销售收入也只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三是管理结构非常简单,不设专门的管理职能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绝大部分为个体或合伙的私营企业,另外,私营企业中的多数企业也属于微型企业。陈剑林(2007)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小于10人、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细小的企业组织。 综上研究可见,国内外对小微型企业的界定主要从是否从工商部门注册、从业人员、销售收入以及企业管理组织的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界定。但是,均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 直到2011年,政府层面对小型微型企业做出明确界定,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在此前中型、小型两类划分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较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相比,在原有行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林、牧、渔业,仓储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

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三):生命周期理论 1.生命周期理论的流变 自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以来,来自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研究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尼尔森(Nelson,1982)和温特(Winter,1984)等学者,从生物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要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演化。企业具有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三个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成长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来推动,借助多样性、遗传性和选择性来完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在由一个生命阶段过渡至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折点上,企业将面临独特的升级问题,质变前后企业将呈现非常不同的状态,质变后企业的功能和能力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会显著变更。 邱吉尔(Churchill,1983)、奎因(Quinn,1983)和艾迪斯(Ichak.Adizes,1989,1999)等人,将考察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等问题上,并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多个角度认知企业的生命周期。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企业在各个阶段通常经历一段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成长期,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对企业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这些周期的存在和共同叠加产生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迪斯的分法。艾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见图1)。 各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即心智、躯体、精神一应俱全的生物法人,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深入考察企业从创立、成长到衰亡的全部过程,动态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演进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及成长与老化衰亡的关键因素和深层原因,揭示企业持续成长的规律,寻求企业长寿之道和修炼途径。认识企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是为了认识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知道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以最佳姿态进入盛年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延长盛年期,延缓企业衰退期的到来,从而使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生命。但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企业作为人工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在生命决定机制、进化机制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其演变尽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不一定按照生物体的生命演变规律进行。比如,企业生命的发展有时可能倒退回某阶段,这种现象在生物界不会出现。二是企业作为一个同时具有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开放复杂系统,其发展在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下,表现为一个从孕育、创立、成长到成熟、变异的动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_洪广欣

作者简介:洪广欣,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兼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特 曼(Frederik Terman )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并由此诞生了全球第一个大学科技园———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即现在的硅谷)。此后半个多世纪,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随之不 断推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运行等方面均有涉及,并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涉及多方主体和目标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很难用单一理论对其做出全面、科学的解释,需要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研究。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多植根于区域发展和园区发展等理论,这些理论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宏观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宏观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和三元参与论。其中,增长极理论是宏观发展的阶段理论,三元参与论是宏观发展的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学者佩鲁(Perlloux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指出,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自身成长迅 速、并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是指极点能够对外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将外区的资源吸引而来,从而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后者是指极点能够通过资源流动,向外传输经济动力与创新成 果,从而带动周边地区、 整个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也由于极点的空间、环境和经济容量有限,当增长极上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会带来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就应当取代极化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心,大学科技园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发挥增长极的作用。根据增长极理论,大学科技园投资目标的重点不应是推动型产业部门本身,而应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其他基础设施、或与大学有联系的企业。大学科技园应发挥研究性资源的优势,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先进的高技术公司在此建立研发机构。这样,大学科技园才能通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 洪广欣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北京100872)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生事物,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 注。本文首先总结了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而后从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存在的缺陷,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厘清思路。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8)12-0067-04—67—

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总结

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总结 摘要:企业成长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然而,企业 成长理论的研究却长时间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本文将零星散 布于企业理论历史长河中的企业成长理论做一简单的回顾与梳理,期望能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日后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成长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企业而不是国家是现代社会最 为重要的核心组织,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最终依靠。因此,企业的成长问题理应备受经济学家关注。然而,企业 成长理论的研究却长时间徘徊于主流经济学之外。尽管在经济理 论史中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关于企业成长理论有价值的观点,并且Edith Penrose 女士在1959年发表的专著——《企业成长理论》(英文名《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为企业成长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目前对于企业成长的 系统研究仍然是十分匮乏,这一点在经济学文献中表露无疑。本 文尝试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做以简要的回顾。 一、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成长的分析——从亚当?斯密、小穆勒到马歇尔

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解释企业存在与扩 张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 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 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 企业的成长。 (一)亚当?斯密和小穆勒的企业成长观 最早在著述中涉及到企业成长思想的当属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开创者亚当?思想汇报专题斯密。在他的传世巨著《国富论》中, 斯密非常重视专业化和分工协作所带来的报酬递增现象。他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 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1972,p5)虽然斯密的理论没有直接具体地给出企业形成和扩张的原因,但 是毫无疑问,分工与企业的形成及扩张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正是因为有了分工,才使得每个人不是各自为营地生产和交易, 而是将生产过程分割成若干的工序和工种,由工人在企业中“集 中地”分工作业,这样既“提高了每个工人的灵巧性”“发明了 许多方便和节省劳动的机器”同时也“节约了更换活计时通常会 损失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推动了生产规模的 扩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就可能采用更加不可分的 技术,这种技术使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引起规模报酬递增,企 业规模自然也在进一步扩大,最终实现企业的成长。

财务杠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财务杠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外部的、制度性的制约因素,还存在内部的、经济性制约因素,因此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其研究重点有所差异,其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与深化,形成了多样性的研究结论。公司的成长离不开资金,公司的成长与财务杠杆的存在息息相关,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借助财务杠杆实现了稳步增长,但是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却存在争议,甚至偏向于认为财务杠杆对企业成长具有负面影响。 一、理论研究: (1)认为二者是正相关的研究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的净收益理论认为,假设负债资本成本和股权成本均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那么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重要分支——权衡理论,认为代理成本、税收和破产成本导致高绩效的公司倾向于更高的账面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就是在债务的纳税优势和破产成本现值之间的权衡。 在新资本结构理论阶段,Jensen从代理成本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最优外部融资的规模和结构。他们认为,由于债务融资会增加经理的持股份额,也就协调了经理与股东的利益,降低了由经理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增加了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债务融资又会刺激股东追求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可能因此造成企业价值的损失。 Jensen提出的“自由现金流假设”认为,财务杠杆的利息压力能够迫使管理层吐出现金,从而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及其所衍生出的代理成本。 (2)认为二者是负相关的研究 在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中的优序融资理论中,Myers提出,随着公司负债比率的增高,其破产风险也会相应提高。一旦破产,公司就完全丧失了成长机会,债务合约的刚性特征和债务偿付的优先性会迫使股东放弃一部分有价值的投资机会,由此产生了投资不足问题,说明公司财务杠杆会减缓公司的成长。因此,财务杠杆给企业的成长性带来了负面影响,具备成长性的企业往往会尽量避免发行债务。 新资本结构理论阶段,Hart &Moore认为如果新的投资项目需要负债融资,新的债权人和原来的债权人相比将处于后偿的地位,如果没有其他优惠条件,过高的负债水平无法吸引债权人,企业就无法筹集到资金。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线索: 古典经济学基于分工的成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规模调整的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基于交易费用的成长理论→基于制度变迁的成长理论 →演化经济学的成长理论 →基于资源、能力、知识的成长理论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成长理论 →基于创新的成长理论 →基于学习的成长理论 →基于生命周期的成长理论

成长概念的英文是Growth,中文可译为生长、发展、成长、增长、增加等,在经济学中多用增长一词。如增长经济学、增长理论等。在管理学中,则多用成长一词,如成长战略,成长曲线等。本文是关于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故而采用成长一词。 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用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分工→规模经济利益→企业成长),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歇尔(Marshall)、斯蒂格利茨(Stigler)等。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分工能获得更高的产量而成本更低。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的自我繁殖,新企业不断形成。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 斯密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均忽视对稳定的均衡条件的分析,因此对企业随分工成长会导致的垄断问题暂时被放置一边,普遍接受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决定企业成长这一观点。但当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试图综合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理论时,发现了两者的矛盾。他通过引入外部经济性、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争的困难性三个因素,把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古典的企业成长理论协调起来。马歇尔认为,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企业灵活性的下降,从而企业竞争力下降,成长的负面效应最终会超过正面效应,使企业失去成长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成长,企业家的精力和寿命均会对企业成长形成制约,而且新企业和年轻企业家的进入竞争,会对原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制约了行业垄断结构的维持。 斯蒂格利茨(1951)从产业寿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容的原因。他认为在一个产业的形成初期,企业成长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来实现,企业大多数是“全能”企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原有企业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产业的社会分工扩大则导致企业数量的增加。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是分工的产物,市场规模决定企业成长规模和数量;获取规模经济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规模经济存在临界点,超出了临界点,企业就从规模经济变成了规模不经济;企业成长受制于所处的产业发展前景。 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说明了一个重要原理:分工不足,规模经济利益不

企业发展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三):生命周期理论 【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 2006年11月13日 14:33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作者:徐飞 1.生命周期理论的流变 自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以来,来自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研究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 尼尔森(Nelson,1982)和温特(Winter,1984)等学者,从生物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要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演化。企业具有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三个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成长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来推动,借助多样性、遗传性和选择性来完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在由一个生命阶段过渡至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折点上,企业将面临独特的升级问题,质变前后企业将呈现非常不同的状态,质变后企业的功能和能力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会显著变更。 邱吉尔(Churchill,1983)、奎因(Quinn,1983)和艾迪斯(Ichak.Adizes,1989,1999)等人,将考察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等问题上,并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多个角度认知企业的生命周期。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企业在各个阶段通常经历一段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成长期,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对企业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这些周期的存在和共同叠加产生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迪斯的分法。艾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见图1)。 各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即心智、躯体、精神一应俱全的生物法人,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深入考察企业从创立、成长到衰亡的全部过程,动态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演进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及成长与老化衰亡的关键因素和深层原因,揭示企业持续成长的规律,寻求企业长寿之道和修炼途径。认识企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是为了认识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知道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以最佳姿态进入盛年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延长盛年期,延缓企业衰退期的到来,从而使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生命。 但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企业作为人工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在生命决定机制、进化机制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其演变尽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不一定按照生物体的生命演变规律进行。比如,企业生命的发展有时可能倒退回某阶段,这种现象在生物界不会出现。二是企业作为一个同时具有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开放复杂系统,其发展在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下,表现为一个从孕育、创立、成长到成熟、变异的动态演化过程,这过程使企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混沌性。人们可以预测自然生命体的生命周期和周期内的各阶段,但对一个企业却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企业生命周期是否真正存在明显的阶段性这一问题,研究者还远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三是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只是概念上的,虽然在逻辑上能自恰、形式上

现代管理学理论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商场现代化》2007年3月(下旬刊)总第498期 391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但以泰勒(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的原理》以及法约尔(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管理学诞生的标志,那么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不到100年。在不足100年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者与学习者实践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韦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管理职能分析、古典组织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的管理,研究方法以工业工程方法为基础。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以梅奥韦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及随后发展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研究的重心转向“人”,研究方法上注重采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实验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后,管理学的发展被孔茨描述成“管理理论丛林”的阶段,孔茨的两篇著名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分析归纳得出,截止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11个学派,包括管理程序学派、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提出各自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也体现了多样性和创新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孔茨认为所谓“学派”更适合称为“方法”。 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研究方法引入管理学研究领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系统中各部分即使并不优越,但构成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却可产生优越的功能。反之,即使各部分是优越的,缺乏协调统一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整体可能并不优越。系统论应用于管理科学,是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来考究企业组织,分析组织的构造是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及管理过程进 行系统性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实现管理的最佳目标和效率。控制论描绘了管理形态和运动规律的多样性,强调系统的反馈和前馈控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反馈控制、功能模拟和黑箱辨识。信息论将运用概率论等方法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科学引入了管理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为代表的系统自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系统自发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的内在机制。这些理论将组织看作系统,不仅关注系统的各个部分,而且更加注重系统各个部分的联系,信息的传递、控制及系统的自组织因而成为各不相同但是又紧密相关的一个体系,强调实现组织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二、以数学(包括统计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引入近年来,数学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越来越活跃,主要运用于建立模型和进行定量分析,常用的数学包括统计学、组合数学、数学规划、离散数学等。所谓定量分析,就是用数学的语言(数学表达式、图、表等)和数据(数字、符号、图片等)描述所研究对象系统的状态并分析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活动或内容。尽管一些人指出单纯的数学模型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的复杂的管理问题,更不能完全替代人的管理,但是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代表,以数学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正在管理领域的因素量化、建立模型和定量分析方面展开研究,特别在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数学研究方法正在深入渗透管理科学研究领域。上面提到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也主要是以运筹学等数学理论为基础,包括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对策论、决策论、排队论和可靠性理论等,由此可见,系统分析也是定量化分析,分析方法是组织管理技术,管理中的最优目标选择、统筹规划、人员匹配以及计划决策等无一不是系统论(运筹学)所包容的内容。根据John G. Wacker的研究,1991年~1995年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55.19%的论文都采用了数学分析方法。 三、案例研究方法的使用 经验主义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两个管理学派都高度重视案例研究方法,虽然二者在研究思路上又各有不同——经验主义学派侧重于研究个体企业管理实践,在服务于个案研究这一目标之 现代管理学理论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陈黎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摘 要] 现代管理理论呈现着多样化的特征,特别是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出现了系统管理学派、决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多个流派,呈现出管理的“丛林”。 [关键词] 管理学 研究方法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综述上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综述(上) 商晨阳 2012-11-19 11:06:04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2期摘要:企业成长理论是当今管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国内外企业成长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按照这些理论的发展历程和逻辑脉络,对国内外主要企业成长主要理论包括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企业成长、资源基础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等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对国内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企业成长,企业生命周期,综述 一、引言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最基本的组织。成长是事物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从而实现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成长的追求体现在经济发展中就是企业对成长的追求。特别是在今天,企业面临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企业的持续成长问题更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研究者的时代背景不同,对企业成长研究的关心主题以及研究方法各异。早在18世纪,以Smith(1776)、Marshall(1890)和Charles Babbage (1860)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把企业的成长解释为社会分工和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Samuelson从宏观经济视角研究了企业成长问题,他认为企业成长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的过程。随后,Penrose(1959)的《企业成长理论》的出版,标志着企业成长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而Penrose建立的资源—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成为后世很多研究者所遵循的基本逻辑。

Coase(1937)从交易成本概念出发,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机制。企业用一个长期契约替代市场上的一系列契约,企业家用契约的效力取代纯市场的价格机制的协调。Schumpeter(1912)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认为,企业成长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企业家的出现和其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创立了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按照时间顺序把企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的思想,从而开创了一种更具实践意义的企业成长研究方式。 本文将按照这些理论的发展历程和逻辑脉络,对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并对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二、企业成长理论的萌芽 企业成长理论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0年前的古典经济学。Adam Smith的《国富论》(1776)阐述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其原因,并把企业的成长解释为社会分工和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分工在提高每个个体的生产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单位成本,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的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存在自我扩张倾向,即分工的参与者相比其他主体更加依赖其他分工者,因此会自动强化分工过程。John Stuart Mill(1865)作为Adam Smith思想的继承者,他的关注点除了Adam Smith 提出的分工和规模经济外,还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企业资本。他认为,劳动者的联合需要用足够的资本启动和维持,企业资本量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规模和成长。他认为,正是由于资本对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重大作用,使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已成为企业成长的常态。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1890)中引入了外部经济的概念,把企业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外部经济给企业成长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内

熊彼特的企业成长

熊彼特的企业成长理论 1.创新的含义: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和“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 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创新”与“发明”、“试验”不同: 发明是一个新的人造装置或工序,可以取得专利。试验是一种科技实践行为,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发明和试验都是科技行为,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而创新则是经济行为,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而创造并执行一种新方案的过程和行为。这种新方案可以基于,但并不一定必须基于什么“发明”、“试验”。“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这同它的发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因此,创新从根本上说“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 2.创新的主体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实现新组合的人,所以他们不一定要同个别厂商有永久联系,许多金融家、发起人可以是企业家,但是他们并不包括各个厂商所有的“头目们或经理们或工业家们”,因为他们只是经营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而经营旧企业则大部分只是例行事务。 实现新组合是作出并执行新战略上的决定,而不是企业的日常管理的例行工作。所以,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特别纯粹的。“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当他建立起他的企业以后,也就是当他安定下来经营这个企业,就像其他的人经营他们的企业一样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这个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