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解析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解析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解析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20年下半年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名著阅读课后,教师安排学生积累国内外作家创作的文学部曲”,下列整理正确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茅盾:《春蚕》《秋收》《午夜》

C.但丁“神曲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

D.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高中》《我的大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

A项,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应是《雾》《雨》《电》,“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A项有误。

B项,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B项错误。

C项,但丁的“神曲三部曲”是《地狱》《炼狱》《天堂》,C项正确。

D项,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2.古诗词专项复习课,学生整理诗词中运用的典故,下列句运用典故的是()。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C.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D.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2.【答案】D

【解析】D项“九万里风鹏正举”用典,典出《庄子·逍遥游》,原文“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着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诗人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故本题选D。

3.学习《木兰诗》,教师讲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其他诗句,赏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下列句子不合适的是()。

A.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

D.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

3.【答案】A

【解析】题干“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运用了互文的修辞。

A项“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前一句写女子自己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失,后一句意为想象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没有互文手法。

B项“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指秦汉时期的明月边关。

C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意为日月群星的运行和灿烂,好像都是出自大海的怀抱。

D项“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互文,意为晴天和夜晚欢快地吹奏羌笛,划船采菱唱歌。故本题选A。

4.辅导文言文专题复习课,教师安排学生梳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下列语句包含通假字的是()。

A.目似暝,意暇甚(《狼》)

B.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两章)

D.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4.【答案】C

【解析】C项,“衡于虑”意为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故本题选C。

5.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教师组合其他运用想象的作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杨利伟《太空一日》

B.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C.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D.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教学。

A项《太空一日》是杨利伟写的散文,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地描述。

B项《美丽的颜色》是传记作品介绍居里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下,在棚屋中提取镭的过程C项《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D项《带上她的眼睛》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故本题选D。

6.学完初中教材后,教师建议学生整理文言文中包含“而的语句,并理解它在句中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此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表顺接:然后(《小石潭记》)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马说》)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递进:而且(《醉

翁亭记》)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表并列:并且(《论语》)

6.【答案】C

【解析】C项中“而”表示因果关系,所以。四季的风光不同,所以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故本题选C。

7.学习复句的基本类型,教师从不同材料中任选语句,向学生讲解递进复句的具体特点,下列句子适合的是()。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店铺门前的铜牌也要晒化了

B.天空中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变成了绯红,绯红变成了紫红

C.虽然我一见就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

D.倘若没有解放军战士战斗在一线,老百姓损失更大

7.【答案】A

【解析】A项“甚至于”表递进。B项“深红变成了绯红,绯红变成了紫红”,顺承复句。C项“虽然……但是”转折复句。D项“倘若……就”假设复句。故本题选A。

8.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师安排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烘托征人凄婉的愁思

D.上阙描写塞下秋景之异,下阙抒发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8.【答案】

【解析】B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的是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故本题选B。

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阅读教学的精读提出具体评价重点,下列对评价重点的描述,符合第四学段要求的是()。

A.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以及重要语句的积累

B.考察对文章大意的把握,以及阅读的方法和速度

C.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的了解,以及表达方法的理解

D.考察对文章思路的梳理,以及问题探究的学习成效

9.【答案】D

【解析】对于第四学段精读的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建议是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A项是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

B项是第二学段的评价建议。

C项是第三学段的评价建议。故本题选D。

10.某教研室集体研讨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指导青年教师合理使用教科书,下列归纳不正确的是()。

A.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

B.注意多层次地建构助学系统,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C.设计完整的精读、略读、范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D.注重选文经典性和多样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0.【答案】

【解析】部编教材构建了一个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

体系。故本题选C

11.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

准备《背影》教学方案的过程,……与此同时,我融入《背影》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对上述教学述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品读父亲爬月台的场景是本方案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B.背后的故事应该作为背景知识在教学导入环节交待

C.语言品味与情感体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学习阶段

D.可以结合张岱《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理解白描手法

11.【答案】B

【解析】背后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比如研读望父买橘的过程中交待也是可以的。故本题选B。

12-15缺题。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20分,第17小题8分,第18小题12分,共40分)

案例

阅读两则《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的教学反思,完成第16题。

反思一:

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教师应当深入研读作品,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对作品有初步的认识。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只是对《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熟悉,对散文集整体特点和其他作品则较为陌生。课上,我开展了三方面的教学活动。

首先是题目品析,讨论《朝花夕拾》这一题目较之《旧事重提》好在哪里。其次是整体把握,思考《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可以分为几类,并阐述依据。最后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艺术风格,研讨话题如下:

①有人说《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鲁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②有人说《朝花夕拾》的主题是“救救孩子”,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点拨追问,力求和学生一起走进《朝花夕拾》,实现对作品的精细研读。

反思二:

这学期带领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我希望引领他们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的温

情童趣,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理性批判。整个阅读活动分四周进行,考虑到鲁迅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品反映的社会场景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我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鲁迅传记资料和相关评论,了解作家作品的一些情况学生初步了解作品之后,我在课堂中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方法分享。学生收集了很多鲁迅的生活趣事,在对话中激发阅读兴趣,通过研讨对《朝花夕拾》有了深入理解。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初中名著导读教学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学生名著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强,相关知识积累不够。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展开。

问题:

16.(1)根据两位教师的反思,总结名著导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10分)

(2)根据两位教师的反思,提出《朝花夕拾》阅读过程的评价建议。(10分)

16.【参考答案】

(1)①名著导读教学要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比如在两则反思中,教师都实施了讨论交流的环节,这是落实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的初读,能建立阅读信心,也是自己获得初步认知与思考,更好进行研读的基础。

②名著导读教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适时建立问题框架,给予学生定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使学生有章可循,正确有效地进行教学。比如“反思一”教师建立研讨话题、“反思二”教师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都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体现。

③名著导读教学,要给予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获得认识的提升和发展。两位老师所使用的讨论交流就是很好的引领学生自我展示和发展的方式,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升华对本文的认识,更是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

④名著导读教学,不仅要关注阅读量,还要关注阅读面,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如“反思一”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朝花夕拾》的整体特点和主题,“反思二”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展开讨论等,都是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作品,并全方位进行文本阅读的体现。因此,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也非常重要。

(2)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因此,在《朝花夕拾》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朗读文本的能力。

②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名著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更要重视学生个人的体会。

③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于第四学段的学生来说,阅读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名著中的形象情感、语言等都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鉴赏角度。

④关注学生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学生对《朝花夕拾》有所认识后,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兴趣等,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考查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是拓宽学习领域,丰富语文学习的体现。

⑤关注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语文的学习不仅要关注人文性,更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教学中关注学生资料的获得方法,能够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丰富他们学习的方式17-18题缺失。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9-21题。

欧阳修《卖油翁》原文

卖油翁①欧阳修

陈康肃公②善射③,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④。尝射于家圃⑤,有卖油翁释担⑥而立,睨⑦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⑧。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⑨,但手熟尔⑩。”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

①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陈康肃公〕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阆(lang)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北宋官员。公,对男子的尊称。

③〔善射〕擅长射箭。

④〔自矜(jin)〕自夸。

⑤〔圃(pu)〕园子。

⑥〔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

⑦〔睨(ni)〕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⑧[但微颔(han)之]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费许)。但,只。颔,点头。

⑨〔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⑩〔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fen)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安〕怎么。

? (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

?〔以我酌(zhu6)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

?〔杓〕同“勺”。

?〔遣之〕让他走。造,打发。

预习提示

先不看注释读一遍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

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

思考探究

一复述课文,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

二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积累拓展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亦以此自·矜。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尔安敢轻·吾射!

4.康肃笑而遣·之。

四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葫芦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觉得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有意思?

单元介绍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生情况

七年级,班级人数40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9.从“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角度,写出你对《卖油翁》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20分)

19.【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生,他们阅读的文言文较少,对实词、虚词的用法了解不够。因此,教师要在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如“自矜”“睨”“颔”等实词和“于”“而”等虚词,主动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加强阅读训练,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语言积累。教师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之上,呈现无任何标点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尝试阅读,注重对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的语感。再尝试概述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是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课文精炼生动,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理解。

第三,通过品味语言,感知任务形象。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紧扣人物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揣摩人物心理,进而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感

悟本文的主旨。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会利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不骄傲自满。

确定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该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相渗透,融为一体,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理念。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根据以上要求,设定了该三维教学目标。

(2)教材。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言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是叙事性作品,故事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情节简单,但波澜起伏;文字浅显,却韵味无穷;笔墨不多,人物却鲜明生动,所以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

(3)学情。本文是一篇简短且浅显易懂的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理解文意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本文内容距离现在有些久远,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且较难理解特殊的文言实词、虚词,且对学习文言文的意义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打好知识基础,丰富语言积累,并从文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21.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21.【参考答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会利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片段:

(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以对偶的形式把两个人的事概括出来,如: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沥油,钱眼不湿。

(二)研读课文,分析形象

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抓住人物的特长、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说说这些都反映了他们怎样的个性特点。教师巡视反馈,指导学生立足文本,说清理由。

第一,揣摩心理

1. 阅读第一自然段,关注卖油翁“睨之”“颔之”这两个细节,想象卖油翁当时的心理活动,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以卖油翁的口吻来表达。教师强调“微颔”,只是略微地表示点头赞许,明确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是从观望到有限的肯定。

2.小组合作探究,品味“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这三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并抓住先“汝”后“尔”的称谓变化,体会陈尧咨盛气凌人、骄傲自大的态度。

3.学生自读卖油翁酌油的语句,抓住“取”“置”“覆”“酌”“沥”这些动词,体会卖油翁精湛的酌油技艺和镇定、自信的个性特点。

4.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康肃公后来“笑而遣之”的“笑”意味着什么?这是什么样的笑?教师引导点拔,明确这“笑”可能是惭愧之笑、自嘲之笑,也可能是心悦诚服之笑。

第二,总结特点

1.学生同桌交流,总结人物的特点:陈尧咨骄傲自大、自鸣得意、不可一世;卖油翁心平气和、从容不迫、不卑不亢。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时要注意人物的心理、语气,要有感染力。

(三)升华感悟,提高认知

1.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人物描写、详略安排方面的技巧,师生共同总结:(1)语言精炼;(2)对比鲜明;(3)详略得当。

2.学生分享本课学到的“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人。

3.学生复述课文,表演情景剧。由一个人复述故事,同时两个人来表演故事。复述要尽量声情并茂,情节完整;表演时要注意人物的语气,要形神兼备,活灵活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