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空气成分的探究·知识基础与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空气成分的探究·知识基础与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空气成分的探究·知识基础与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空气成分的探究·知识基础与巩固练习

【考纲要求】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主要用途;能根据一些实验事实和现象,证明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及氮气的存在。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

3.了解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知识网络】

①氮气占78% 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途:制氮肥,作保护气等

②氧气占2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成分(体积分数)③稀有气体占0.94%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作保护气等

④二氧化碳占0.03% 用途:灭火,制冷剂

⑤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空气

二氧化氮

气态 二氧化硫

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

可吸入颗粒物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改进燃料结构

污染防治措施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考点梳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飞行、登山、潜水、炼钢、焊接切割金属等。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较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以防腐。

2.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过去又叫惰性气体,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考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并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且氧气约占空气的

5

1结论。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4P+5O 22P 2O 5(白色粉末),消耗掉氧气后使容器中气压减小,水被压入容器中,而进入水的体积约等于被消耗氧气的体积。

2.选择反应物的要求:

可燃物必须选用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不能选用木炭、硫等,因为木炭、硫燃烧产

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

3.实验装置如右图:

4.实验成功的关键:

(1)红磷必须足量;

(2)装置不能漏气;

(3)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

(4)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

(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实验误差分析: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5

1的可能原因是: (1)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 (2)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即装置气密性不好);

(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要点诠释:

1.空气的组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应注意事项:

(1)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密闭容器内水面不能上升到原气体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实验装置的密封性要好。如果密封性不好,则密闭容器外的空气会进入密闭容器内,导致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

(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氧气的体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导致密闭容器内水面不会上升。

考点三、空气的污染防治

1.空气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

气态 二氧化硫 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

颗粒物

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 2、CO 、NO 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空气质量级别有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等几类。

要点诠释:

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污染了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要从自身做起,应采取:消除污染源;使用洁净能源;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到环保标准后再排放;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等措施。

2.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固有成分,虽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能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空气的物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之一,是地球上碳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二氧化碳,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命就难以存在。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

A. 21%

B. 31%

C. 50%

D. 78%

【思路点拨】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答案】D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

造成酸雨

2.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思路点拨】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A

【解析】食物露置在空气中变质,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总结升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等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可以使食物隔绝氧气,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有关氮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氮气易溶于水

C.一般情况下,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相同条件下,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答案】B

【变式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 B.生铁 C.氯酸钾 D.金刚石

【答案】B

【解析】氧气、氯酸钾、金刚石都分别由一种物质组成,都是纯净物。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因为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故属于混合物。

类型二、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内容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可燃物只能选只与氧气反应,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答案】D

【解析】可燃物不能选用木炭、硫,因为木炭、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BC都不是正确选项。

【总结升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利用了可燃物燃烧消耗了氧气,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内。可燃物必须选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

4.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液态的五氧化二磷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思路点拨】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方法以及误差分析。可燃物不能选用木炭、硫等,因为木炭、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的五氧化二磷是固态的;B选项中的硫和木炭燃烧后的产物是气体,会填补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不能使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水位上升的高度是由消耗掉的氧气的量决定的,当氧气全部消耗后,反应就停止了,不是红磷越多,水位上升就越高。

【总结升华】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要点及实验现象和结论,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

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思路点拨】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案】C

【解析】若在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因集气瓶中的温度过高使水不能完全的被倒吸入集气瓶中,使测量结果偏低。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红磷必须足量;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举一反三:

【变式】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组成的结论。

【答案】氮气

类型三、考查空气的污染防治

6.为美化城市,还市民以清新的空间,近年来,市政府加大投入,改造城区市容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治理河道,修建污水处理厂;

②将水泥厂、化肥厂搬离城区,并对排放的尾气进行达标监测;

③发展燃料事业,减少劣质煤的燃烧;

④大力提倡绿化,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以上各项措施中,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污染物的是(填序号),能减少空气中粉尘污染物的是。

【思路点拨】知道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方法。

【答案】②③③④

【解析】化工厂排放的尾气以及含硫煤的燃烧能造成空气的污染;劣质煤燃烧排放的烟尘能增加空气中的粉尘污染,改变燃料类别以及增加绿化带能减少粉尘污染物。

【总结升华】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其中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气被污染的结果。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举一反三:

【变式】为了把我市建设成生态城市,市政府规定:禁止在市区燃烧煤。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告诉广大市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有(写出一种)。

【答案】二氧化硫

【解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煤中的硫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

A .N2 B.O2 C.He D.CO2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水泥沙浆C.干冰D.汽水

4.下列气体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汽车的尾气C.水蒸气D.香烟的烟气

5.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CO2B.SO2C.CO D.O3

6.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B.一氧化碳C.烟尘D.氮的氧化物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空气质量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10.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制氮肥B.直接作燃料C.作灯泡填充气D.作瓜果保护气

11.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二、填空题

12.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现有四种物质:①小苏打②干冰③氮气④熟石灰,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1)③(2)①(3)④(4)②

13.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焊接金属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属于大气污染物;氧气支持燃烧;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氧气与硫反应,生成了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

15.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易导致。

三、实验题

16. 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说明。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2.【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答案】C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泥沙浆中含有水泥、沙子、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汽水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4.【答案】C

【解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汽车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故A、B、D都属于混合物。水蒸气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5.【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此外氮氧化物也会引起酸雨。

6.【答案】A

【解析】空气污染物主要有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可吸入颗粒,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7.【答案】A

【解析】本题以学生熟悉的空气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空气的用途、空气质量和人类的关系以及光合作用的产物,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8.【答案】B

【解析】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A说法正确。氧气在燃烧中起到助然的作用,但其本身不具有可燃性,所以B说法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C说法正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防止灯丝氧化,可使其耐用,所以D说法正确。

9.【答案】C

【解析】空气的含量是按体积计算的。

10.【答案】B

【解析】氮气不能燃烧,所以不能作燃料。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灯泡填充气和瓜果等食品的保护气;氮气由氮元素组成,可以用作制氮肥。

11.【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光合作用要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12.【答案】(1)③(2)①(3)④(4)②

【解析】

(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因此氮气含量最多,故答案为:③;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名是小苏打;故答案为:①;

(3)熟石灰属于碱,能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④;

(4)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②。

13.【答案】(1)SO2 (2)O2 (3)N2 (4)CO2

14.【答案】N2(或氮气)SO2(或二氧化硫)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15.【答案】水蒸气温室效应

16.【答案】

(1)达到它的着火点氧气耗尽

(2)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

【解析】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说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耗尽。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包装印刷印刷最基础知识(doc 7页)

包装印刷印刷最基础知识(doc 7页)

印刷最基础的知识(从业人员手册) 1.纸的单位: A.克:一平方米的重量(长×宽÷2)=g为重量 B.令:500张纸单位称:令(出厂规格) C.吨:与平常单位一样1吨=1000公斤,用于算纸价。 2.纸的规格及名称: A.纸最常见有四种规格: (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见纸价分类)。 B.纸张最常见的名称:

(1).拷贝纸:17g正度规格:用于增值税票,礼品内包装,一般是纯白色。 (2).打字纸:28g正度规格:用于联单.表格,有七种色分:白.红.黄.兰.绿.淡绿.紫色。 (3).有光纸:35-40g正度规格:一面有光,用于联单.表格.便笺,为低档印刷纸张。 (4).书写纸:50-10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低档印刷品,以国产纸最多。 (5).双胶纸:60-18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中档印刷品以国产.合资及进口常见。 (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7).无碳纸: 40-150g大度.正度均有,有直接复写功能,分上.中.下纸, 上中下纸不能调换或翻用,纸价不同,有七种颜色,常用于联单.表格。 (8).铜版纸: A.双铜80-400g正度.大度均有,用于高档印刷品。 B.单铜:用于纸盒.纸箱.手挽袋.药盒等中.高档印刷。 (9).亚粉纸:105-400g用于雅观.高档彩印。

(7).语言和气:讲礼貌.讲文明.先笑后讲.不卑不亢。 4校稿和交货技巧: (1).校稿让对方重视,注意文字.规格,色样.交货时间,等并让客户核准.签字。 (2).交货时分散客户注意力(产品不足之处)以优介绍,以客户关心点介绍,让客户满意为终止。5收定金和货款技巧: (1).向客户讲明定金原因: A.打稿.打样.投资成本 B.让客户有诚意 C.拒绝有欺骗言语表情,让客户理解定金必然性。 (2).货验收后一定要让客户签单(送货单),然后再向客户提供收款凭证(收据.发票),让客户履行协议或合同收款方式。 多讲我们的难点,少讲对方不是,让客户不付款有点理缺感。 实在因其它原因不能付款,让对方领导签没付款字样并写明下次付款时间。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空气的成分 a、所选物质要求:1、 2、 3、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1、空气是混合物; 2、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循环: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 产生氧气的途径: 典型练习题:

1.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B.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 C.空气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2. 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①燃烧烟煤;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飞机、汽车排放尾气;⑥ 人和动物的呼吸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双氧水 B.二氧化碳 C.液氧 D.二氧化锰 4、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 .木炭 B .硫磺 C .铁丝 D .红磷 19.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 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 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 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 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如上图测空气中氧气含量:(1)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下表,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记录该实验的现象 (3)装置中的小气球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中剩余的主要气体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5、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氧气8L 。我们每人每节课(45分钟计)大约需要空气 L ,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 L 6、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原理是利用 的比 沸点低, 首先蒸发出来 2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①氯化钠___②硫化锌___③四氧化三铁______④KCl ____⑤SO 2___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写元素符号,以下同)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9、“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请你从氧循环的角度说明生活中纸张双面使用的意义 ①Mg 2+ ②SO 2 ③2CO ④CuO ⑤2PO 43- +2

印制电路板基础知识

印制板基础知识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 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标准的PCB长得就像这样。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 Si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cket)。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下面看到的是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拨插力式)插座,它可以让零件(这里指的是CPU)可以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插座旁的固定杆,可以在您插进零件后将其固定。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 connector)。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布线的一部份。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 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颜色。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d)。 单面板(Single-Sided Boards) 我们刚刚提到过,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 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为布线可以

最新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经典

最新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经典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选项治理工地扬尘,防止空气中大的颗粒物增加; B选项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增加空气中PM2.5; C选项使用公共自行车,会减少空气中PM2.5; D选项禁止焚烧秸秆,会减少空气中PM2.5;故答案选择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石墨晶体是灰黑色的固体,所以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灰)黑色的 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化合物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以上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以上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A 不正确; B、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都是(灰)黑色的,比如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故B不正确; 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化合物,比如海水,故C 正确; D、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3.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不是16g,故A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择量程比所量取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所以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故B说法正确; C、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pH值的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气约占21%,故D说法错误。故选B 5.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C.质子数为53 D.原子序数为53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碘元素的名称及汉字偏旁为“石”,可得到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A错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

————————————————————————————————作者:————————————————————————————————日期:

2.1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2.了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成分 2.通过对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氧化镁等几种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 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空气的成分、组成;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空气成分的确定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设疑引入——实验探究——空气组成——氮气、稀有气体——纯净物和混合物—拓展、提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在你眼前10公分内,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空气。空气不仅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是,人们发现空气 的成分却比较晚,原因就是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问不到气味的气 体。那么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如果不是那空气究竟是由那些物质组 成的呢?让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探究活动】:(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介绍仪器: 2、操作顺序:(五等分集气瓶、检查气密性、点燃红磷立即深入、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3、提示学生观察、操作要点: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现象,冷却后水进 入集气瓶的体积。 【反应原理】:利用红磷(过量)燃烧耗尽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导致水被吸入集气瓶内约五分之一体积。(强调)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五分之一体积。

实用的印刷基本知识分享

实用的印刷基本知识分享 机器类型:是指全开机、对开机、四开机、六开机、八开机。也是指印刷机器的规格大小。 机器品牌:常见印刷机品牌:海德堡、曼罗兰、小森、三菱、北人、营口机、上海印刷机。 机器印色:是指印刷机能印几个颜色: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五色机、六色机、八色机. 纸张类型:常见纸张类型:双铜纸、双胶纸、书写纸、白卡纸、白板纸、无碳纸、牛皮纸…… 纸张品牌:常见纸张品牌:金东牌、东帆牌、太阳牌、亚太牌、长鹤牌、晨呜牌、胜利牌…… 纸张厚薄:常见纸张厚薄:60克、70克、80克、100克、105克、120克、128克、157克、200克、230克、250克、300克、350克……(是每平方米的重量,也是厚度)。 一、画册、书籍类 1、什么叫特殊尺寸? 就是成品画册尺寸,有另一个规格尺寸在同一个成品尺寸里。如大16开成品,有一张四开地图或8开表格,可以进行改变印刷方式和印刷尺寸叫特殊尺寸。 2、什么叫护封?

就是画册、书籍增加一个保护的封面的封套叫护封。选择护封印刷,一定要在勒口栏目填写勒口尺寸。一定要选择两边裁切。 3、什么叫勒口? 是封面增加50-80mm的护保封面的加长部分叫勒口。选择勒口印刷,一定要在勒口栏目填写勒口尺寸。还要选择两边裁切,(因勒口不能裁切)。 4、什么叫两边裁切? 是指有勒口的画册、书籍封面不能三边裁,只能先把内文裁切一次,包好封面后,裁切上下两边叫两边裁切。 5、什么叫特殊要求? 是指画册、书籍封面精装的工艺叫特殊要求,如开窗、吸塑、硬壳封面、真皮封面、布料、皮革封面等等精装封面。 6、什么叫正反面印色? 普通彩印是四种印色《黄、红、蓝、黑》电脑分色后输出网点四色胶片。在用四种墨色印刷出彩色印刷产品。因一张印刷彩色产品又分正反面是否有几种印色,通常叫双面四色彩印为4+4。 7、什么叫装订方式: A、中式装订:是指直放书本打开观看,书脊为长度边。 B、西式装订:是指横放书本打开观看,书脊为宽度边。 C、无线胶装:没有穿线的胶装书籍和画册。 D、有线胶装:是指穿线胶装书籍和画册。 E、有线精装:是用高级材料包装封面的书籍和画册。 F、骑马钉:是书籍和画册,成品展开居中订钉叫骑马钉。 二、挂历、台历类 1.基本功能:同画册一样,多一个底托栏目,印后工艺多一个裱纸。没有P数选择是张数选择。其它都是正常报价版面功能。记着,底托规格多见大于内文尺寸。请用选择填写特殊尺寸报价和施工。 2.底托:是挂历、台历下层所用的底托材料纸叫底托。常见纸张、塑料、木制。金属等作底拖材料。 3.装订方式:这里的装订方式不同其它印刷装订方式:规格与成品规格相符。分YO装订,夹式装订,木式夹式装订。以个数为单位为报价。 三、彩盒、纸盒类 1、什么叫正面纸?

最新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最新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保持不变,图像描述正确。 B、刚开始加热就有高锰酸钾分解,直到分解完全,图像描述加热很长时间才开始分解,质量开始减少,故图像描述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不可能减少到零,故图像描述错误。 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在不断增加,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质量不再变化,故图像描述错误。 故选A。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2H B.3个亚铁离子——3Fe+2 C.氢氧化铝——AlOH3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A

【分析】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在数字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点电荷时,1要省略;化合价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书写。 【详解】 A、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概念,表示几个该原子,2个氢原子可以写成 2H,故A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在数字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点电荷时,1要省略;3个亚铁离子应该写成,故B 不正确; C、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书写,氢氧化铝应写成,故C不正确; D、化合价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 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点睛】 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三种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 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2,表示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表示原子序数为2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正确。

印刷试题基础知识部分

印刷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 1、丝网印刷的四要素是:丝网、油墨、承印物、刮刀;其中油墨和承印物在我们印刷工序来说应该是和。 2、印刷工序现在生产用的银铝浆型号,要求的称重范围、铝浆型号,要求的称重范围正银的浆料型号, 要求的称重范围(现用银浆配合村上-04丝网)、(现用银浆配合村上-03丝网)。 3、硅是半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4、印刷的网布类型分为、、。现在生产用的丝网网布类型。 5、Centrotherm烧结炉总共有9个温区,前3个温区的作用烘干,后6个温区的作用烧结。 6、写出测试的各个电参数的中文意思:Voc,Isc,Rs,Rsh,FF,Eff,Irev1。 7、测试的光强要求的范围是,如果测试界面出现E too low 的原因是。 8、测试用的光源是,选用这种光源的原因。 9、包装标签上的quantity一栏填写,screen一栏填写,grade一栏填写,paste一栏填写。 10、A等电池对电参数的要求:效率、填充因子、并联电阻、反向电流,对外形尺寸和外观的要求:缺口、弯曲度、背电场脱落面积、位移偏差。

11、斑点片电池的类别、、、、。(列举5种就可以) 12、现在电池三车间生产中生产的电池片的正银有根细栅线。 13、印刷工序有哪些危险源、 14、电参数不合格电池分为Eff、Rsh、FF、Irev1 。(要求写上单位) 二、简答题(初级工) 1、进入车间为什么要进行风淋?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员工必须佩带好手套和口罩? 保证车间的净化度,保护员工安全,防止污染硅片。 2、叙述印刷、测试、包装各工段的目的。 印刷:在硅片上下表面形成电极,以利于电荷的收集;测试:按照电学参数(效率、FF、反向电流等),将电池归类分档;包装:按照颜色和电参数,以一定数量进行包装 3、baccini印刷线印完背电极烘干后,从传送带上拿下,容易对电池的那些电参数造成影响?如果印二前面的正片器报警从线上取下的片,再次放到传送带上时,背电极应与传送带平行还是垂直? 答:容易对硅片进行污染,导致并联电阻低,反向电流大,出现58、59仓不合格。背电极应该与传送带垂直。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 答:不能用木炭或硫(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6、实际实验中,如果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 性差;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 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 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 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烟尘。 点燃

空气的成分教案

21.空气的成分 大果子一.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二.教学重点 1.实验:燃烧需要空气; 2.实验二:空气的成分实验; 3.对空气成分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1.认识空气中所包含的不同成分; 2.了解氧气的不同用途。 四.教学准备 玻璃皿、火柴、蜡烛、大小饮料瓶各一个、红色墨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实验一:哪支蜡烛会先灭? 展示教具,介绍实验方法。 2.问题探究: 师:猜一猜,哪支蜡烛会先灭,为什么? 生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给出各种回答。 师:大家的猜测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空气的成分 3. 演示实验:请两名同学上台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二)探究新知: 1.实验结果: 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大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的那支蜡烛没有熄灭。蜡烛熄灭后饮料瓶里进了水,水面高于外面的水面。 师:这样的实验结果符合你预期的猜想吗? 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 问题一:水进入了饮料瓶,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杯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问题二:为什么饮料瓶内的空气会减少?是空气跑走了吗?这与什么有关系? 生:空气的减少与蜡烛的减少有关系。 问题三:饮料瓶内还有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据杯内的全部空间。 生:杯内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据杯内的全部空间。 通过以上问题得出实验结论:燃烧只消耗了一部分空气,瓶内还有一部分空气。 2. 实验二:瓶内剩下的空气还支持燃烧吗? A.猜想: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B.实验结果:当把火柴放进实验用过的塑料瓶后,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师:火柴为什么会熄灭,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PPT展示根据实验解说推导实验结论的过程。 结论: 根据实验,可初步断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 C. 实验总结: ①观看PPT,了解空气的成分。 ②讲解空气成分比例图 (三)自由活动 1.让学生体验空气与生命的关系。 A.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憋气,体验到人的生命不能没有空气,知道人的呼吸需要氧气。 B.找学生到讲台上做原地踏步跑,结束后请其他同学观察这些同学的表现。发现运动越剧烈,需要的空气越多。 2.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氧气的应用。 让学生观看PPT上的图片,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卡,介绍人类的活动与空气密不可分,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四)拓展活动 二氧化碳是什么样的?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 (五)总结回顾 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包装印刷印刷材料基础知识概述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一.../../../Users/zxf/Documents/WIN95Desktop新建文件夹%22l - D1jm常用 我们常见的普通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适应特殊用途,逐渐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特殊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主要是讲印刷方面纸张。 1、植物纤维 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就是纸浆。纸浆是造纸的基本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等。纸张中的植物纤维,主要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 纸张的辅料主要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接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需经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高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高成纸的不透明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定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空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在抄造印刷纸时,一般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3)染料:在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制造白色或有色纸张,都需要对浆料进行调色或染色处理。在制造白色纸张时,为了对已漂白的纸浆调色,一般在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使纸张对光的反射增加,显的更白,达到所要求的色泽或增加外观的美感。对纸浆进行漂白、调色或增白等所用的材料,统称为色料。 二. 纸张的质量对印刷过程中的操作和印品的的质量影响极大。了解纸张的质量状况或基本性质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地说,纸张的基本性质,是外在和内在质量的综合反映,它是通过对纸张的外在质量和理化性质的检验获得的。 1、外观质量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为您提供的空气的成分知识点,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知识点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 1、实验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的物质(如: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如果将其打开与外界相连且一端伸入盛水烧杯中导管上的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密闭容器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填补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剧烈燃烧,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3、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①点燃红磷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红磷要过量(或足量) ③点燃红磷前要夹紧止水夹 ④当燃烧停止,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⑤不能用碳、硫、蜡烛来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后都有气体生成。使瓶内气体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化,瓶内外气压差很小,水不能进入或进入的水很少,但如果在瓶内先放入能与生成气体反应的物质除去该气体,也能用碳、硫、蜡烛等代替红磷 ⑥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镁也能与氮气反应,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大 4、做测定氧气的实验时选用的固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不与其它气体反应,只与氧气反应 ③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是固体 5、对做完实验后水量的分析 (1)吸入瓶内的水不足1/5的原因分析 ①红磷量太少,消耗O2太少。 ②气密性差,漏气。 ③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2)吸入瓶内的水大于1/5的原因分析 ①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时赶跑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 ②点燃红磷前未夹紧止水夹,使瓶内的空气沿导管跑出 ③可能选用了能与氮气反应的物质,如:镁等。 6、实验结论: 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包装印刷印刷材料基础知识概述(doc 8页)

包装印刷印刷材料基础知识概述(doc 8页)

印刷材料基础知识 一.../../../Users/zxf/Documents/WIN95Desktop新建文件夹%22 l - D1jm常用 我们常见的普通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和辅料组成的。其原料诸如木材、芦苇、竹子、蔗渣、稻草、麦秸、树皮、棉麻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适应特殊用途,逐渐生产了非植物纤维的特殊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丙烯合成纸,使现代纸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主要是讲印刷方面纸张。 1、植物纤维 纤维通常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从木材类植物体中提取的。在造纸上,提取纤维的过程称为制浆,其产品就是纸浆。纸浆是造纸的基本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残留的木素及残留的其他杂质

等。纸张中的植物纤维,主要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 2、辅料 纸张的辅料主要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等。纸浆虽是造纸原料,但如果直接用纸浆造纸,得到的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需经过打浆处理,并在打浆过程中添加辅料,以提高和改善成纸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填料:在纸浆中加入适量的粉末状白土粉、滑石粉,用以提高成纸的不透明性、平滑度,改善其白度与弹性,减少吸湿性,并使其尺寸保持相对稳定性。 2)胶料:加填料只能起到填塞纤维间的空隙的作用,用施胶则起着堵塞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或使纸面生成胶膜。通过不同的施胶处理,可以提高成纸的抗水性、增加纸的机械强度等。在抄造印刷纸时,一般常用松香和硫酸铝溶液作为胶料,使之被纤维吸附沉淀下来,当湿纸页烘干时,表面胶粒便熔为一层微薄的胶膜。

【特色练习】空气的成分知识点解析Z

【特色练习】空气的成分知识点解析Z 【一】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1、知识要点: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典例分析: 例一〔2019·湖南株洲〕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人类每时每刻部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氧气约占〔〕 A、78% B、21% C、50% D、1% 解析:空气中氮气总体积的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答案:B 点拨:空气中的成分指的是气体的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1、知识要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命题的热点。命题时常把课本中的验证型实验改为探究型实验,不论怎么改变,原理是相似的。通常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导致容器内的气压减小,使水进入容器内,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等于红磷燃烧过程中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典例分析: 例二〔2019·辽宁鞍山〕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 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 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 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 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解析:25mL的空气密闭在两个注射器内,为了使其中的氧气充分反应,需要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当铜丝无变化时,说明氧气已完全反应,那么注射器内减少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5mL—22mL〕/25mL=12%<21%, 加热 可能的原因有①氧气没有完全消耗,导致测定结果偏小;②未冷却到室温,那么剩余气体膨胀,所占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小;③铜丝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等原因。〔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利用的是将氧气消耗,测定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从而得出氧气的体积。 答案:〔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铜+氧气=======氧化铜 〔3〕< ①②③〔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方法点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利用物质在密闭空气中燃烧,消耗其中的氧气,导致原容器中压强减小,从而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装置应密闭,试剂应足量,实验完毕冷却到室温再

印刷方面的基本知识

公式 印张 总页数/开数=印张 比如一本书的页数为240页,开数为16开,则用240/16=15 即表示此书的印张为16印张。 计算机一本书(不计封面)需用的纸张数量: 册数*页数=需要用的纸张数 印于纸张两面的页数 由给定纸量计算印书册数: 纸张数*印于纸张两面的页数=印书册数 书本页数 例如: 纸张规格:大度用纸,即尺寸为850*1168(单位mm) 本杂志尺寸:210*280(单位mm) 开本=纸张规格/杂志尺寸=992800(850*1168)/58800(210*280)=16.884353741497 所以,本杂志为16开 也就是说,一张大纸可裁剪成16份。 印张公式: 印张=页码/开本=56/16=3.5 也就是,3. 5个印张。印张指的是一张纸的一面(单面),一张纸有双面,也就是有2个印张,一张纸32个页码。本杂志内页56个页码。 册数*页数=需要用的纸张数 印于纸张两面的页数 所以,纸张总数=1500*56/32=84000/32=2625(按1500册计算)

封面纸张 1500*4/32=6000/32=187.5(按1500册计算) 纸张总定价=内页用纸定价+封面用纸价=2625*1.1+187.5(约等于188)*封面纸单价=? 最近《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笔者看到有人在网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常用图书开本与印张有什么关系?并提出索要《图书开本印张系数表》。对此,笔者就此作出如下解答,以飨网友。 所谓图书开本就是指图书的成品规格折合多少开,比如说,有一本书是正度32开本的流程,那么,这个规格就是正度全开纸的32分之一。也正是由于一个正度全开纸可以印刷32页32开的图书内页,因此,它就是正度32开本的图书,其它的开本依此相应类推。而一个印张不论是正度或大度的纸张规格教育,还是其它特定规格的全开纸,只要是全开纸的2分之一的幅面,它就是算一个印张。也就是说,一个全开纸可以分切成2张对开的纸,即2个印张重组,那么,对开纸张的幅面里就含有16个或16页32开的规格。可见,图书开本与印张的关系,就是一个对开幅面的纸张中包含多少个图书开本幅面的概念。如果反过来说,一个32开本规格的图书折合多少印张版材,它就是图书开本的印张系数,若用公式计算,那就是:2÷32=0.0625,“2”是来源于2开的印张,“32”是图书的开本EFI,它们之间就是被除数与除数的关系,得数“0.0625”,也就是32开本的印张系数。要是16开本的图书,其系数就是2÷16=0.125,这个0.125就是16开本图书的印张系数了。同样的道理流程,其它的开本,也可照此公式计算出各开本的印张系数。模切烫印压痕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掌握了图书开本与印张的关系,知道一个全开纸就是2个印张的规格,这样喷墨印刷,用2除以图书的开数(除数),就可以迅速计算出图书各种开本的印张系数了。所以,其实用不着找谁去索要《图书开本印张系数表》了,更没有必要去死记硬背《图书开本印张系数表》,只要记住“2”这个固定的“系数”秋山国际,即被除数是“2”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便于对照,笔者还是将图书或小册子等主要开本印张系数的计算结果编入以下表格,供网友参考。术语 利用图书开本的印张系数也可以求出印刷图书的用纸数量(全开纸的数量或令数),其计算公式为:系数×页数×印刷本数÷2或÷500承印材料,可以看出,这个计算方式需要先得知道图书开本的印张系数,然后再根据图书的页数和印刷数量,才可以计算出图书用纸的数

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4P + 5O2点燃 2P2O5 实验装置: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 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1.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空气的成分教案

2.1 空气的成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 (2)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空气成分的认识,了解和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以便更好 的服务于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混合物与纯净物。 【教学难点】: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工具】:用于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器材;相关各种气体用途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课和初中生物课中,学生对空气和呼吸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2-1],由学生推理出结论:空气中含有约1/5体积的O2,这些O2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要向学生讲解烧杯中的水倒流人集气瓶内的物理学原因。 空气各种成分的含量多少是以体积分数表示的。部分学生对体积分数的概念不易理解,必要时可向学生解释:对照课本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表中数据,若把21mLO2、78mLN2与0.94mL稀有气体、0.03mLCO2以及0.03mL的水蒸气或其他杂质混合到一个100mL的容器内,各种气体是极易扩散均匀的,这样就人工造成100mL空气了。每种气体的体积与总体积相比,就是这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既是相对稳定的,又不是绝对不变的,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里,空气的某些成分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例如,人口密集或工厂密集的地区,CO2的含量会偏高。人们常把CO2、H2O和其他杂质称为空气的可变成分,它们占空气的分数虽然很少,但其效果不容忽视。 在学习N2和稀有气体的用途时,要充分利用图2-5,培养学生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维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