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说课稿

冷却系统说课稿
冷却系统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改革规划教材《汽车维护与保养》学习情

景三《发动机系统维护与保养》任务二《冷却系统维护与保养》中的内容。下面我从

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该节内容是在认识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两大机构后,所要认识的第一个

发动机基本构造中的系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涉及到一些关于发动机在高温工作时,

带来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冷却系在

发动机工作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并对日后冷却系检测和维修的学习有初步的认识,从

教学的角度来讲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本节内容是今后进

行汽车检测和维修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期我们学校对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

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本节课我确定目标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冷却系在发动机工作中承担的任务

(2)能够按冷却方式不同给冷却系分类

(3)准确说组成冷却系的各零件的名称

(4)了解冷却系的工作过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初步检测冷却系及各零件的工作情况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与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思想目标:(1)结合实例向学生渗透节能环保的知识

(2)介绍冷却系的发展,突出科技进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科

学爱进步的积极思想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概念性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

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目标和思想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为本节理实一体课,从概念的建立到实体的观摩,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在汽车

维修专业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知识的掌握熟练到位。我认为本节的重点:冷却系的组成。难点:冷却系的工作过程

4、教学用具

根据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自主能力情况,本节课我采用实物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教学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视频短片,诱导学生思考,鼓励交流,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

学活动中的教学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

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中交流合作的思想。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三.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0.5min)

(2)复习提问(2.5min)

1 发动机按冷却方式分为哪两种?2.发动机的五大基础组成部分

通过复习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以前讲过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回家后的复习情况,又能

为本节课的新内容打下伏笔。

(3)导入新课(3min)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了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赛车。在世界一级方程式

锦标赛第11站——匈牙利大奖赛的亨格罗宁赛。经过70圈的激烈争夺,最终迈凯轮

车队的科瓦莱宁凭借着马萨在最后时刻的爆缸幸运地获得了本站比赛的冠军。在为马

萨惋惜的同时,和学生一起观看多媒体播放法拉利漂移暴缸视频动画时,我会描述视

频中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发动机大负荷工作后,突然发出巨响,失去动力,冒出浓烟,可能是发动机什么故障?引起这种鼓掌的原因有哪些?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一分钟时间

小组讨论思考回答。这些会引起学生热烈的探讨,有的学生会联系以往的知识回答出,可能由于发动机过热。这时我会即使的给予学生表扬并总结,引发课题冷却系的作用。

(4)讲授新课(30min)

(一)冷却系的任务

有了视频短片的基础,我会接着启发引导学生回答,发动机冷却不到位还会会引起哪

些问题呢?那么冷却系的作用是什么?通过短片,和日常生活的积累回答问题,可以

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学生可以回答出冷却系的一个作用,为保证发动机正常

工作,必须对在高温条件下的机件进行冷却。这时候我会接着提问,冷却是不是强度

越大越好?并请学生讲述几个生活实例。例如北方冬季出车的时候,我们要“暖车”。

冬天的客车要用棉布盖住水箱位置。要关闭百叶窗等。等学生发言完毕,我会因势利

导提出下一个个问题。并允许学生自由讨论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发动机太冷会

有哪些影响呢?这样的启发引导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日常的观察能力,激

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学生讨论结束,我会和学生总结。如果冷却过度会引起热

损失增加,动力性经济性变坏,磨损加剧。所以得到结论所以发动机的冷却必须适度。此时引导学生总结冷却系的任务;而我用标准的文字把它描述下来使工作中的发动机

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二)冷却系的分类

冷却系的分类属于曾经讲过的知识,此处我通过带领学生回忆,按冷却方式给发动机

分类,分为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那么冷却系分类有几种?引导学生回答冷

却系的分类为风冷式,水冷式。再次回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达

到教学目标。接着我为学生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冷式的汽车发动机已经被淘汰,现在使用的都是强制水冷式,采用水冷式应该使汽缸盖内的冷却水温度在353-363K 之间。以前只用水进行冷却,现在都使用冷却液。我会请学生根据常识,介绍一下冷

却液的作用。但学生回答后,我会及时表扬,并总结冷却液由水和防冻液配置而成。

具有防冻,防沸腾防锈蚀,抑制泡沫产生的作用。突出了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

来了更多的快捷方便。从而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

(三)冷却系的组成

接着我由冷却系的作用,引出冷却系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只有掌握

了这部分内容,才能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学习。所以我安排先引导学生回答,学生知道

的在发动机上起冷却保温作用的零件都知道哪些?接着老师补充总结,并引出水冷系

的组成由冷却装置,冷却强度调节装置和水温显示装置组成。请学生思考后将冷却系

的各组成零件分到三大部分当中去。通过视频和实物让学生了解认识冷却系的各个零件。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实现自我的认可。多媒体视频

可以在实物的基础上更直观更形象的便于学生观察零件的内部结构。

四)冷却系的工作过程

本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我由冷却系的各零件配合起到冷却的作用,引出冷却系的工

作过程。以水泵为起点介绍冷却液在冷却系当中的循环。在学生掌握后,带领学生在

练习本上画出冷却系的工作过程图。我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老师辅助介绍,学生自行总结的方法,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

(五)总结全课(3min)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40分钟内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巩固。本环节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一个全面的总结,整节课,我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视频断片引入,积极讨论,交流感受,互动合作,和课外延伸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知识,学知识,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感受

(六)课堂练习(5min)

为了加深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突破重点和难点,体现学习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1 .冷却系的功用是对发动机(),保证发动机在()温度下工作

2 .根据所用冷却介质不同,发动机冷却系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水冷系应该使气缸盖的冷却水温度在(K)之间

4. 冷却系的三大部分( )

5,防冻液的作用是()

6,请画出发动机冷却系的工作过程图

本节的练习主要围绕本节课的内容来进行的,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掌握,通过练习可以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到了知识性与技能性的完美结合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屏弃了复杂的概念式板书,力求用简洁的文字把概念表诉清楚。用学生总结的文字既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四章第一节发动机冷却系构造与工作原理

一冷却系的任务三冷却系的组成

适度冷却冷却装置,冷却强度调节装置,水温显示装置

二冷却系的分类四四冷却系的工作过程

风冷式水冷式

(八)布置作业(1min)

请学生课后思考冷却系是怎样实现既冷却又保温的作用的?想一想是哪一个零件在起调节作用?

捷达轿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修

捷达轿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修 目录 1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冷却系统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2.1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5) 2.2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类型 (6) 2.3捷达轿车冷却系统的组成 (4) 2.3.1散热器 (8) 2.3.2冷却风扇 (8) 2.3.3冷却水泵 (9) 2.3.4节温器 (9) 2.3.5冷却液介质 (10) 2.3.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10) 2.4捷达轿车冷却系统工作原理11 3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检修 (10) 3.1发动机过热. (10) 3.2发动机升温缓慢或工作温度过低 (13) 3.3冷却系主要部件故障检修 (11) 4捷达冷却系统的案例分析与维修 (14) 4.1实际案例分析与维修 (14)

4.2冷却系统的特点 (18) 5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6) 5.1使用防冻液注意事项 (17) 5.2冷却系统水垢形成原因与清除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2)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捷达轿车冷却系统常见故障检修 摘要:汽车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发动机采用更加紧凑的设计和具有更大的比功率,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密度也随之明显增大。一些关键区域,如排气门周围散热问题需优先考虑,冷却系统即便出现小的故障也可能在这样的区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能避免因冷却系的故障造成的车辆问题。为了人们能了解冷却系常见故障及检修知识,本文列举冷却系统一些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关键词:捷达轿车,冷却系统,工作过程,常见故障 1.绪论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冷系统,另一类是风冷系统。车用发动机大多采用水冷系统进行冷却。水冷系大都是强制循环式水冷系,利用

冷却系的维护与保养

冷却系的维护与保养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保护 实习指导教师:闫英 一、引言: 如果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冷却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尤如人体的皮肤汗腺,如果有一天,人体的汗 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身体内的热量将无法散去,轻则产生中暑,重则休克。 二、冷却系统的作用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带走发动机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发动机维持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发动机冷却的方式可分为风冷式发动机及水冷式发动机,水冷式发动机是靠发动机冷却水在中循环来冷却。 三、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

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一般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小循环。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在散热器后面安装风扇强制通风。以前的轿车散热器风扇是由曲轴皮带直接带动的,发动机启动它就要转,不能视发动机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调节散热器的冷却力,要在散热器上装上活动百页窗以控制风

冷却系统说课稿之欧阳家百创编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改革规划教材《汽车维护与保养》学习情景三《发动机系统维护与保养》任务二《冷却系统维护与保养》中的内容。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教材分析 1、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该节内容是在认识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两大机构后,所要认识的第一个发动机基本构造中的系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涉及到一些关于发动机在高温工作时,带来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冷却系在发动机工作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并对日后冷却系检测和维修的学习有初步的认识,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本节内容是今后进行汽车检测和维修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期我们学校对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本节课我确定目标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冷却系在发动机工作中承担的任务 (2)能够按冷却方式不同给冷却系分类 (3)准确说组成冷却系的各零件的名称 (4)了解冷却系的工作过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初步检测冷却系及各零件的工作情况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与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思想目标:(1)结合实例向学生渗透节能环保的知识 (2)介绍冷却系的发展,突出科技进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科学爱进步的积极思想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概念性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目标和思想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为本节理实一体课,从概念的建立到实体的观摩,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在汽车维修专业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知识的掌握熟练到位。我认为本节的重点:冷却系的组成。难点:冷却系的工作过程 4、教学用具 根据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自主能力情况,本节课我采用实物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教学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视频短片,诱导学生思考,鼓励交流,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中交流合作的思想。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三 . 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0.5min) (2)复习提问(2.5min)

最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保养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保养 作者:孙守平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年第02期 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高达2000 ℃左右,如果不对发动机采取必要的冷却措施,将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冷却系统是调节发动机工作温度的系统,其任务是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使发动机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在使用中要及时维护保养,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1. 冷却液的加注和放出 加注冷却液前要拧开散热器上方的加水口盖,打开调温器上部的放气阀,向散热器加水口加注冷却液;当放气阀口流出冷却液时将放气阀关闭,继续向加水口加注冷却液,加满后装好散热器盖。启动发动机试运转,当手摸散热器上部感到热时表明发动机缸套中的水已流入散热器;熄火后打开散热器盖,如液面下降再添加冷却液,直到膨胀水箱的液面达到最高标记处。为使液面高度能够保持在标记处,可反复运转发动机并在散热器加水口加入冷却液,必要时也可向膨胀水箱加注冷却液。如果冷却系统处于放尽冷却液状态,一桶25 L的冷却液几乎要全部加入;如果是补充冷却液,不要在热状态下打开散热器盖,避免散热器内有一定的热气喷出烫伤手脸;如需要开盖,至少也要等约15 min,再用较厚的布垫在散热器盖上或包住散热器盖,慢慢拧动散热器盖到第一个止口位置,使散热器卸压后再拧下散热器盖。 放冷却液时要打开气缸体上方的和散热器下方的防水开关,装有暖风的应将暖风上的温度选择器调到全开位置。为使水流较快,可以拧开调温器上方的气阀。为使冷却液全部放完,在膨胀水箱的冷却液没有放尽时,可以把连接在散热器加水口座溢流管上的软管拆下,放净后再装上。 2. 清除发动机水垢 发动机散热部位的水垢,不但浪费燃料,使散热效能降低,而且易造成金属局部过热,引起事故。 (1)水垢的分类。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四类:①碳酸盐水垢:指碳酸钙含量在50%以上的水垢;②硫酸盐水垢:指硫酸钙含量在50%以上的水垢;③硅酸盐水垢:指二氧化硅含量大于20%的水垢;④混合型水垢:指没有一种主体成分的水垢。

全国“xx杯”汽车与维修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说课材料 说课:张新国 单位:大连市交通口岸学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教师,我叫张新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设计和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同时也恳请各位老师指导和批评。 (一)教材分析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培养汽车维修初中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我们学校汽车运用专业已有60余年历史,近年来以汽车市场为向导,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汽车维修行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在职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基本的汽修技能。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选用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版)。该教材参照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时计划: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企业实际需要,将本课程总学时设为120学时,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满足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要在学时的分配上向实践倾斜,设置为理论70学时,实践50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机械维修的常识。 教材处理: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要尽力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者“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化”。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教学、进行直观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工作原理,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认识过程、加深理解。可以在演示中讲解,边讲解边演示,多讲授些稳定性、经验性的知识,并且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很快能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论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题目:论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汽车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带走引擎因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引擎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范围内。引擎依照冷却的方式可分为风冷系及水冷系,风冷系是靠引擎带动风扇及车辆行驶时的气流来冷却引擎;水冷系则是靠冷却水在引擎中循环来冷却引擎。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引擎在各样行驶环境都不致过热。 水冷系 水冷系是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通过冷却液将高温零件的热量带走,再以一定的方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使发动机的温度降低而进行冷却的一系列装置。通常,冷却液在水冷系内的循环流动路线有两条,一条为大循环,另一条是小循环,两者由冷却液是否流经散热器而进行区别,冷却强度也不同。小循环是指冷却水仅在引擎内循环,而大循环则是冷却水在引擎与热交换器 (水箱) 间循环。 冷却系统的循环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为强制循环水冷系,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冷却系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水泵将冷却液由机外吸人并加压,使之经分水管流入发动机缸体水套。这样,冷却水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流到气缸盖水套,再次受热升温后,沿水管进入散热器内。经风扇的强力抽吸,空气流由前向后高速通过散热器。最终使受热后的冷却水在流经散热器的过程中,其热量不断地通过散热器,散发到大气中去。同时,使水本身得到冷却。冷却了的冷却液流到散热器的底部后,又在水泵的加压下,经水管再压入水套,如此不断地循环。从而使得发动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件不断地得到冷却,从而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水冷却形式具有冷却可靠、布置紧凑、噪声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风冷系 这种冷却方法不是在发动机中进行液体循环,而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 风冷系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利用汽车行驶时的高速空气流,将高温零件表面的热量吹散到大气中去。风冷系的汽车发动机一般采用由传热性能较好的铝合金铸成的汽缸和汽缸盖,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各汽缸一般都分开制造,并且在汽缸和汽缸盖表面分布许多均匀的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为了有效地利用空气流和保证各汽缸冷却均匀,有的发动机上装有导流罩及分流板等部件。风冷系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少、无需特殊保养、维护简便、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

学生毕业论文 汽车工程系 汽车专业 题目: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 班级:汽车班 学号: 学生姓名: xx 指导教师:xxxx 年月日

摘要 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的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同时论述了冷却系统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并举例做出简单介绍。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温度设定点;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cooling system, composition, main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intenance, fault detection procedure and method, and discusses the cooling system of systematic, modular design method, and cooling system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Key words: cool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maintenance; temperature setpoint; cooling system intelligent control

目录 引言 (1) 1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2) 1.1 冷却系统的作用 (2)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2) 1.2.1 水泵和节温器 (2) 1.2.2 空气的流动 (2) 1.2.3 散热器 (2) 1.2.4 冷却介质 (3) 2 冷却系统的构造及维护 (4) 3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6) 4 冷却系统的检修 (7) 5 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8) 5.1 系统组成 (9) 5.2 单片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9) 5.3 单片机系统控制过程 (9) 6 现代汽车冷却系统应用的发展趋势 (10) 6.1 提高温度设定点 (10) 6.2 降低温度设定点 (11) 6.3 精确冷却系统 (11) 结论 (12) 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3)

最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毕业论文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系(分院)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摘要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功率的不断提高,对冷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也愈来愈深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如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很高,就会引起发动机其他部件的损坏,使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1 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空调冷凝器通常与其装在一起。 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目前最先进的水泵是宝马新一代直六发动机上采用的电动水泵,它能精确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出功率的损耗。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小循环。 空气的流动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在散热器后面安装风扇强制通风。以前的轿车散热器风扇是由曲轴皮带直接带动的,发动机启动它就要转,不能视发动机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调节散热器的冷却力,要在散热器上装上活动百页窗以控制风力进入。现在已经普遍使用风扇电磁离合器或者电子风扇,当水温比较低时离合器与转轴分离,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维护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维护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2) 第一章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1冷却系统的作用 (2) 2冷却系统的组成 (2) 第二章冷却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冷却系统的构造及维护 (2) 2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4) 第三章冷却系统的特点与检修 1 冷却系统的特点 (4) 2 冷却系统的检修 (4) 第四章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1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6) 2 系统组成 (6) 3单片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6) 4 单片机系统控制工作过程 (6) 结论 (10) 谢辞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的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同时论述了冷却系统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并举例做出简单介绍。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温度设定点冷却系统智能控制 1 引言:如果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冷却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尤如人体的皮肤汗腺,如果有一天,人体的汗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身体内的热量将无法散去,轻则产生中暑,重则休克。 2 冷却系统的作用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带走引擎因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引擎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范围内。引擎依照冷却的方式可分为气冷式引擎及水冷式引擎,气冷式引擎是靠引擎带动风扇及车辆行驶时的气流来冷却引擎;水冷式引擎则是靠冷却水在引擎中循环来冷却引擎。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引擎在各样行驶环境都不致过热。 3 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空调冷凝器通常与其装在一起。 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目前最先进的水泵是宝马新一代直六发动机上采用的电动水泵,它能精确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出功率的损耗。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小循环。 空气的流动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在散热器后面安装风扇强制通风。以前的轿车散热器风扇是由曲轴皮带直接带动的,发动机启动它就要转,不能视发动机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调节散热器的冷却力,要在散热器上装上活动百页窗以控制风力进入。现在已经普遍使用风扇电磁离合器或者电子风扇,当水温比较低时离合器与转轴分离,风扇不动,当水温比较高时由温度传感器接通电源,使离合器与转轴接合,风扇转动。同样,电子风扇由电动机直接带动,由温度传感器控制电动机运转。这两种形式的散热器电扇运转实际上都由温度传感器控制。散热器 散热器兼作储水及散热作用,再此之上还装有膨胀水箱。因为单纯依赖散热器有几个缺点,一是水泵吸水一侧因压力低而容易沸腾,水泵的叶轮容易穴蚀;二是气水分离会产生气阻;三是温度高冷却液容易沸腾。因此设计师就加装了膨胀水箱,它的上下两根水管分别与散热器上部和水泵进水口联接,防止上述问题的产生。 冷却介质 虽然我们称其为水冷但冷却介质并不是单纯的水,而是由水、防冻液和各种专门用途的防腐剂组成的混合物,也称为冷却液。这些冷却液中的防冻液含量占30%~50%,提高了液体的凝固点,防止在低温下结冰而损坏发动机。整个冷却系统并不与大气相通,相当于高压锅的作用,水箱盖则相当于高压阀,一般情况下,轿车冷却液的允许工作温度可达摄氏120度,提高传热能 4 冷却系统的构造及维护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 冷却水温不适时会造成发动机低温运转或过热;水质不良将引起水垢、腐蚀及气蚀;冷却水内漏、水质不良均会引起故障。 1、过冷运转 发动机在水温低于65C下运行叫做冷运转。发动机未曾充分运转使水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工作,或者当节温器开启温度过低时,冷却水过早进入大循环,都会引起过冷运转。当汽缸壁温度从80 C降至50C时,缸套的磨损增加约5倍。而在汽缸壁温度达到80~85C时,磨损量明显降低。水温过低,柴油在燃烧室温升较慢,滞燃期长,燃烧过程恶化,发动机运转不良。 低温运转的主要原因是节温器失效。检查方法如下:(1) 检查冷却水的温升速度。观察仪表板水温表,如水温升得很慢则说明节温器工作不正常。(2) 检查散热器水温,把数字式温度计的传感器插入水箱,测量上水室与水温表读数(发运机水套温度)并作比较。水温升到68~72C 以前,发动机启动不久,散热器的水温就和水套的水温一同升高,表明节温器不良。(3) 拆检节温器,确认故障。将节温器放在热水中,检查节温器阀门开启和完全开启的温度是否符合修理手册的规定。 节温器失效应及时更换,否则会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过热运转为使发动机处于热平衡状态,要用冷却水把20%~30%的热量带走,使冷却水套中的水温保持在80~90C。发动机水温超过95C 运行叫做过热运转。 (1) 水温过高的运行作业中,应注意水温表和变矩器油温表读数。

发现发动机过热运转,应停止作业,让发动机转速降到中速 (1000~1100r/min)。切勿在过热时直接加冷却水。温度高达400~500C 的缸盖在急剧降温时容易发生热裂。热机停车前应让发动机怠速几分钟,以防止高温的活塞和其它零件的油膜结胶与焦化。 (2) 过热运转时易引起的故障有:a) 充气系数下降,混合气燃烧不正常,引起敲缸、爆燃,功率下降。b) 缸盖、气门、缸套、活塞、活塞环 等受热零件热应力增大,常产生热裂。c) 破坏滑动配合的正常间隙,稀释油膜,造成活塞拉缸。d)烧坏缸套的防水胶圈。E机油早期劣化变质,造成润滑不良,容易烧瓦。 发动机产生过热的原因有:a) 发热过度。原因是:发动机正时不良,点火过迟:燃烧室中窜入机油或喷入过量柴油:长时间超负荷作业;变矩器或变速器故障引起传动系油温过高:液压油温过高。b)散热不足。原因是:水量不足,缺水运行;水质不良,水中混入机油,降低热传导性;水质过硬产生大量水垢,严重影响散热效果;水中混入气泡降低其冷却能力;节温器不良,大循环开度不够;泥砂、锈皮、水垢等杂质堵水箱;水箱格栅被树枝、泥砂、杂物堵塞; 水泵不良,风扇皮带松驰、风扇叶片变形,造成强制制冷不足等。 3、水质监测 发动机用冷却水主要测试其以下 3 项性能指标: (1)亚硝酸离子浓度测试冷却水长期使用后缓蚀剂耗损,防腐蚀器失效,应控制缓蚀剂含量( 见表1) 。 表1 N02-5000以下500~800800~22402240以上

发动机的构造说课稿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及依据、说学法及依据、说教学过程及分析、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是《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第一章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本书的概论部分,了解了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本章节进一步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发动机的组成和作用,这为今后学习详细的具体构造、原理和维修打下基础,起到过渡作用。学好本章节也能起到提升学生对汽车核心部分的认识,培养对今后学习的兴趣,并为实训课打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汽修专业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即“两大机构、五大系”,以及它们的作用,了解零件的专用名词,连接关系。 2. 能力目标: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多听、多看、多问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会独立思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发动机内部结构的认识,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对本专业的热爱。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只有掌握了总体构造和作用才有利于接下来对各部分的具体原理及维修的理解,依此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每部分的作用。虽然有图片展示,但具体大小及安装部位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它们见到最多的还是汽车表面的构造。依此确立本节课的难点是各部分的具体组成零件,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安装部位等。 二、说学情 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而对内容枯燥的理论则学习效率低。另处,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学生之前学到的发动机概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留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有效运用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及依据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汽车内部结构想了解,但缺乏相关知识,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经验认识,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认真学好结构组成,了解专用名词,更多的掌握“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举例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本课的教学应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并有部分零件实物,如:连杆活塞、活塞环凸轮轴、摇臂、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系统维护摘要:汽车的发动机是动力的来源,它的出现给汽车带来了强劲的动 力,它就像人的心脏一样那样重要,但是人不只是有心脏,还有别的器官,心脏在这些器官的辅助下,才能发挥它原本的能力。这器官就是冷却系。它让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的作用、组成、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 关键词:冷却系统;过热、过冷的危害;冷却系统维护; 如果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冷却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尤如人体的皮肤汗腺,如果有一天,人体的汗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身体内的热量将无法散去,轻则产生中暑,重则休克。 一、冷却系的组成与作用 (一)作用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带走引擎因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引擎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范围内。引擎依照冷却的方式可分为气冷式引擎及水冷式引擎,气冷式引擎是靠引擎带动风扇及车辆行驶时的气流来冷却引擎;水冷式引擎则是靠冷却水在引擎中循环来冷却引擎。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引擎在各样行驶环境都不致过热。 (二)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空调冷凝器通常与其装在一起。 1.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目前最先进的水泵是宝马新一代直六发动机上采用的电动水泵,它能精确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出功率的损耗。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日常维护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日常维护 冷却水温不适时会造成发动机低温运转或过热;水质不良将引起水垢、腐蚀及气蚀;冷却水内漏、水质不良均会引起故障。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1、过冷运转 发动机在水温低于65℃下运行叫做冷运转。发动机未曾充分运转使水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工作,或者当节温器开启温度过低时,冷却水过早进入大循环,都会引起过冷运转。当汽缸壁温度从80℃降至50℃时,缸套的磨损增加约5倍。而在汽缸壁温度达到80~85℃时,磨损量明显降低。水温过低,柴油在燃烧室温升较慢,滞燃期长,燃烧过程恶化,发动机运转不良。 低温运转的主要原因是节温器失效。 检查方法如下: (1)检查冷却水的温升速度。观察仪表板水温表,如水温升得很慢则说明节温器工作不正常。 (2)检查散热器水温,把数字式温度计的传感器插入水箱,测量上水室与水温表读数(发运机水套温度)并作比较。水温升到68~72℃以前,发动机启动不久,散热器的水温就和水套的水温一同升高,表明节温器不良。 (3)拆检节温器,确认故障。将节温器放在热水中,检查节温器阀门开启和完全开启的温度是否符合修理手册的规定。 节温器失效应及时更换,否则会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过热运转 为使发动机处于热平衡状态,要用冷却水把20%~30%的热量带走,使冷却水套中的水温保持在80~90℃。发动机水温超过95℃运行叫做过热运转。 (1)水温过高的运行作业中,应注意水温表和变矩器油温表读数。发现发动机过热运转,应停止作业,让发动机转速降到中速(1000~1100r/min)。切勿在过热时直接加冷却水。温度高达400~500℃的缸盖在急剧降温时容易发生热裂。热机停车前应让发动机怠速几分钟,以防止高温的活塞和其它零件的油膜结胶与焦化。 (2)过热运转时易引起的故障有: a)充气系数下降,混合气燃烧不正常,引起敲缸、爆燃,功率下降。

发动机说课稿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号参赛选手。今天要说课的课程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我将从以下这六个方面逐一向大家汇报。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随着汽车市场不断地发展,汽车市场急需大量专业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本专业主要是为汽车后市场服务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根据企业人才的需要,本课程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一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汽车运用工作打下基础。本门课程构建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气压与气动》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故障诊断》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各教学情景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检修方面的系统知识,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检修”领域内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同时会使用检测仪器对发动机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检修的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培养学生专业必备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认识,拆装和检修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与工作实践为起点,通过设计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锻炼职业技能,通过完成系列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未来所必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2、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根据课程特色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职业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学习领域。将工作任务按汽车发动机总成的拆装维修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依托一体化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原理与维护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原理与维护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原理与维护 一、冷却系统组成材质及作用 为了避免发动机过热,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缸套、缸盖、气门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内燃机的冷却装置有三种形式,水冷却、油冷却和空气冷却。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以水冷却为主,用气缸水道内的循环水进行冷却,把水道内受热的水引入散热器(水箱),再通过风冷却后返回到水道内。 为了保证冷却效果,汽车冷却系统主要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缸体水道、缸盖水道、风扇等组成。 1、散热器: a.散热器主要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 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 b.当开动一辆汽车的时候,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足以摧毁汽车本身。因此汽车上安装了一套冷 却系统保护它免受损害,并使发动机处于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散热器是冷却系统的主要部分,目的是保护发动机避免因过热造成的破坏。散热器的原理是利用冷空气降低散热器内来自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

2、节温器 a.大循环就是指冷却液经过水箱再到发动机,它要发机达到一定温度使节温器开启! 小循环 就是内部冷却! b.节温器功用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 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如节温器主阀门开启过迟,就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当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过高(超过100度)的话,发动机中的冷却水就会达到沸点进而沸腾,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开锅”,发动机将无法正常运转,会减少发动机的寿命。主阀门开启过早,就会造成发动机汽缸内的燃油混合物雾化不良,在启动,尤其是冷启动的时候会造成延长热车时间,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永远无法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这不不仅对于发动机会造成损害,甚至会危及到行车安全。 3、水泵: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水泵叶轮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 e.冷却液膨胀箱:闭式膨胀水箱一般叫做定压罐,而膨胀水箱一般都指开式的水箱。都有膨胀和定压的作用。闭式膨胀定压罐的控制可以有两种方式,一般常用的是压力控制。当然也可用水位控制,但不如用压力简单。说到系统的定压作用:因为无论是采暖还是空调,水循环系统都是闭式的,系统需要一个恒压点,也就是定压系统的定压点。定压点压力的高低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系统运行时任一点都不超压,二是系统停运时系统不倒空。从水压图的分析可以看得很清楚。显然,如果定压点的压力过高,那么系统中的每一点的压力也就相应的高,如果超过了管道、阀门或设备的承压能力,就要出事故。太低的话,一旦停泵(指循环泵),系统顶部就成了负压,系统就会倒空,下一次运行时就要进行放气,不然就会出现气堵。定压罐的内

发动机冷却系统日常维护及保养

济南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发动机冷却系统日常维护及保养 姓名:杨凯 指导教师:于宁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级: 08级机设三班 学号: 200809023133 时间: 2011-4-25 目录 前言 (2) 1 冷却系统的概述及特点 (3) 1.1 概述 (3) 1.2 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特点 (4) 2 冷却系的组成及常见故障 (5) 2.1 冷却系的组成 (5) 2.2 经常出现的几种冷却系统故障 (7) 2.2.1 发动机过热 (7) 2.2.1.1 使用时突然过热 (7) 2.2.1.2 冷却水不足而过热 (7) 2.2.1.3 其他原因导致过热 (8) 2.2.2 发动机漏水 (10) 3 桑塔纳轿车冷却系日常维护 (11) 3.1 该车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故障及检修 (12) 3.2 三个主要部件的维护方法 (12) 4结论 (15) 5致谢 (16) 6参考文献 (17)

前言 发动机冷却系是汽车的重要部分。不重视以及有误的操作都是造成汽车故障的隐患。及时地对发动机冷却系进行提前预防及保养可是防止汽车发生故障的最佳途径。 本文论述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概述、特点、组成、主要故障、二级维护, 着重论述了发动机过热、发动机漏水故障及其排除。同时以桑塔纳轿车为例论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日常维护,主要部件的故障检修。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于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1 冷却系统的概述及特点 1.1 概述 随着发动机采用更加紧凑的设计和具有更大的比功率,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密度也随之明显增大。一些关键区域,如排气门周围散热问题需优先考虑,冷却系统即便出现小的故障也可能在这样的区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一般应满足发动机满负荷时的散热需求,因为此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最大。然而,在部分负荷时,冷却系统会发生功率损失,水泵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量超过所需的流量。我们希望发动机冷启动时间尽可能短。因为发动机怠速时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油耗也大。冷却系统的结构对发动机的冷启动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冷却系统的作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按照介质不同,冷却系可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是直接散入大气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风冷式。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水散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水冷式冷却系。水冷式与风冷式想比较,冷却均匀,效果好,而且发动机运转噪声小,所以汽车发动机上广泛采用的是水冷式。水冷式冷却系是以水作为冷却的介质,把发动机受热零件吸收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目前汽车发动机上采用的水冷式冷却系大都是强制循环式,利用水泵强制水在冷却系中进行循环流动。它由散热器、水泵、风扇、冷却水套和节温器等组成。那么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它的原理是将散热器内的冷却水加压后通过气缸体进水孔压送到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内,冷却水在吸收了机体大量热量后经气缸盖出水孔流回散热器。由于有风扇的强力抽吸,空气流由前向后高速通过散热器。因此,受热后的冷却水在流过散热器芯的过程中,热量不断地散发到大气中去,冷却后的水流到散热器的底部,又被水泵抽出,再次压送到发动机的水套中,因此不断循环,把热量不断地送到大气中去,使发动机不断地得到冷却。通常冷却水在冷却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发表时间:2017-10-20T14:00:13.9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作者:刘洋[导读] 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冷却水套、冷却水泵、节温器及冷却风扇等部件组成。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摘要:早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虽能满足汽车的基本使用要求,但在满载或者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出现问题。在当今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提倡节能和舒适性的情况下,发动机的结构、性能和汽车整体性能都有很大的发展,冷却系统正朝着轻型化、紧凑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此,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研究及发展情况,并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介质;冷却机理 1发动机冷却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的重要构件。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冷却水套、冷却水泵、节温器及冷却风扇等部件组成。传统冷却系统采用的是冷却风扇或离合器式冷却风扇,两种风扇均由发动机曲轴通过皮带驱动,其冷却调节的灵敏度不高,功率损失也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自控电动冷却风扇。2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 目前,发动机广泛采用液态水作冷却液。水作为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具有很多优点:在性能方面,它性能稳定、热容量大、导热性好、沸点较高;在经济性能方面,它资源丰富、容易获取。但另一方面,水作为冷却介质也存在着两个较大的缺点:一是冰点高,在0℃时结冰,造成冬季使用困难;二是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损害作用。另外,水做冷却液的冷却系统,体积较庞大,不利于汽车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整体质量的减少,增加了发动机功率的额外消耗。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部分矿物盐类(MgCl2、Ca(HCO3)2等),当水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受热时,碳酸盐会在冷却系的壁上形成很难除去的水垢。导热性能很差。当水垢聚积过多时,会使发动机冷却性能恶化而导致过热。另外,溶解在水中的某些盐类(如MgCl2)在受热时产生水解作用,生成Mg(OH)2和HCl。其中HCl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因此,当水中含矿物盐类过多时,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很不利的。为了防止水垢的产生和水的腐蚀作用,在冷却水中加入了防腐蚀剂(重铬酸钾K2Cr2O7);为了解决水在0℃时结冰的问题,一般采用防冻液来作冷却液,常见的有丙稀二醇、甘醇、硅酸盐、有机酸等。3冷却系统向高效低能耗方向发展 发动机冷却系统效率的提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一,新材料的应用及部件结构的新设计;其二,部件的智能驱动方式。传统冷却系统中,风扇和水泵的效率普遍不高,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为提高冷却风扇的效率,用塑料翼形风扇取代圆弧型直叶片冷却风扇。从气体动力学的角度分析,翼形风扇能够改善风扇流场,提高风扇的效率和静压,使风扇高效区变宽;另外,塑料表面的光洁度较高。传统的冷却风扇由发动机驱动,装风扇的发动机与装有风罩的散热器必须分别用弹性支座固定在车架。为避免在汽车运行中因振动而引起风扇与风罩相碰,风扇叶轮与风罩的径向间隙的设计数值大于20mm,这必然大幅度降低风扇的容积效率。风扇的总效率取决于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液力效率的乘积,即 η总 ??η机 ??η容 ??η液。传统风扇叶片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其液力效率 η液较低,又加上皮带传动存在打滑损失,其机械效率 η杨也不高,从而导致传统冷却风扇的总效率只有30%左右。采用电控风扇,由电机直接驱动风扇,与原来的皮带传动相比,机械效率 η机提高了。电控冷却风扇完全脱离发动机,与风罩、散热器安装为一体,保证了风扇与风罩的同心度,进一步减小了径向间隙,导致风扇容积效率 η容大幅度提高;另外,采用翼形端面塑料和流线型风罩,使风扇气流入口形成良好的流线型气流,可提高风扇的液力效率 η液,综合各项措施最终使电动风扇的效率达到78%。4冷却系统新的冷却机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提出了“绝热发动机”,其基本思路是对组成发动机燃烧室的零部件表面,喷涂耐高温的陶瓷覆层或使用陶瓷零部件,从而大大减少散热损失。经过20年的研制,绝热发动机在高温陶瓷零件(镶块或涂层)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7、8]。绝热发动机(无外部冷却装置)的整机热效率接近40%,复合式绝热发动机的整机热效率达到了40%以上[9]。这种以高度隔热层为主要手段的绝热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较同类常规发动机(水冷或风冷)高出5%~15%。虽然绝热发动机提高了整机热效率和功率,同时降低了成本,但受材料和镶涂工艺的限制,还不能在普通车辆上使用,而且在高温条件下,发动机的润滑机油粘度降低,润滑效果变差,需要安装专门的散热装置;另外,气缸的充气效率会降低5%~10%。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冷却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德国的Elsbett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车用发动机[10],它采用新的燃烧系统与新的冷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以传热系数低的普通金属材料和巧妙的结构设计,大幅度减少了散热损失,取消了外部冷却装置。该机新的燃烧系统减少散热的原理是在球型燃烧室中有强烈的空气涡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燃烧室壁形成一层相对较冷的空气区,“旋流式喷油器”喷出一股雾化锥角很大、射程近、射速慢的空心涡流雾锥[11~13]。这股油雾随空气涡流旋转,不与燃烧室壁接触,在燃烧室中心混合燃烧,形成了热的燃烧中心—“热区”和周边温度较低的冷却空气层—“冷区” 这种燃烧系统。有“冷区”包围着“热区”,从而使燃烧室壁接受和传出的燃烧热量大为减少。Elsbett发动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减少传热损失的设计[14],选用铸铁做活塞顶;将活塞环按内腔设置隔热槽,以截断热流通道,减少传向环槽的热量。上述3项措施使燃烧经活塞传到气缸壁的热量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加上以机油循环冷却气缸盖内腔和缸体上部的油道,用机油喷射冷却活塞内腔,实现了无水冷强制风冷的新的冷却机理。目前,还出现了发动机常规冷却机理中的强化冷却措施,如活塞的“内油冷”、排气门的“钠冷”以及喷油嘴的“内油冷”等内冷技术[15]。另外,采用的一些节油技术也具有内部冷却的功能[15],如乳化柴油、进气喷水、进气引汽、代用燃料冷却和过量空气冷却等。 5结论 (1)冷却系统实现智能化,工作协调性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