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膀胱功能训练

最新膀胱功能训练
最新膀胱功能训练

1

膀胱功能训练

2

1.脊髓休克期的膀胱功能训练

3

在留置导尿第二天可训练膀胱功能,采取定时开放,定时夹闭方法,避免膀

4

胱过度充盈输液患者每2小时放尿一次,未输液患者每私枭时放尿一次。放尿

5

前瞩患者及家属抚触腹部,了解膀胱充盈状态,放尿时指导患者有意识的进行

6

排尿动作,保持每次放尿300~500毫升,以逐步建立膀胱容量进行放尿的机制。7

2.建立自律性膀胱的训练

8

留置尿管2~3周后试行拔管,拔管前夹闭尿管3~4小时,瞩患者饮水1000~1500

9

毫升,使膀胱充盈后再拔除尿管。此后可采取间歇导管,每4~6小时时导尿一

次,2次导尿之间帮助患者排尿,定时使用便器。起初每一到两小时一次,以后

10

11

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同时行盆底肌肉锻

炼,患者取坐或卧位,试做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锻炼,再缓缓放松,12

13

每次十秒连续十遍,每日数次以不觉疲乏为宜,经过间歇导尿膀胱训练残余量

14

小于300毫升者每天导尿2次,小于100毫升者每天导尿1次,小于50毫升者

15

可以停止导尿。停止导尿后膀胱逼尿肌收缩仍不强,应用手法辅助排尿,在膀

16

胱充盈膀胱抵达脐下2指时,将一手掌触摸涨大的膀胱,由底部向体部环形按

17

摩,动作要均匀,由轻到重,待膀胱缩成球状,用手托住膀胱底部向会阴部挤

压,挤压使瞩患者使用腹压,直接排除尿液。

18

19

3.留置导尿期间注意点

20

严格导尿术和定期更换尿管,注意尿道口的清洁消毒。正确进行膀胱冲洗,

21

鼓励患者多饮水。日间饮水大于3000毫升包括饮食含水量以利于增加尿量,稀

22

释尿液减少细菌进入的机会,维持每4小时理想尿量350~400毫升,达到刺激

23

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若尿量小于300毫升不易诱导自解,亦无法充分

24

稀释膀胱内的细菌与沉錠物,发现导尿周围有尿液流出,说明膀胱以建立反射

25

排尿机制,可予拔管。本组12例留置尿管2~3周拔除,采取间歇导尿,两次导

26

尿之间帮助患者自行排尿;8例不能自行排尿患者继续留置尿管,每1~2周更换

27

1次导尿管,80d内均可拔除尿管。

4.建立自利性膀胱训练注意点

28

29

腹部按摩时注意患者排尿后再加压一次,力求排尽;对尿失禁患者,用力要

30

稍大,方向朝向会阴,防止不正确方法挤压膀胱导致尿液逆流;寻找扳机点,

即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反复刺激患者下腹部、大腿内侧、阴茎体部或

31

32

会阴部,以寻找引发排尿的部位,建立自律性膀胱;脊柱外伤经复位植骨内固33

定手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其稳定性,指导患者坐在轮椅上进行排尿,坐位是由于尿液重力作用对尿道内口直接产生压力,在利用腹圧或叩击使之排尿。

34

35

膀胱括约肌的功能控制训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膀胱括约肌的功能控制训练 导语:膀胱括约肌对于一个人的泌尿系统是特别重要的,膀胱括约肌功能比较强,就意味着自己的膀胱特别的健康,所以很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膀胱括约 膀胱括约肌对于一个人的泌尿系统是特别重要的,膀胱括约肌功能比较强,就意味着自己的膀胱特别的健康,所以很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膀胱括约肌更健康,想了解一下膀胱括约肌的功能以及控制训练,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一起看看下面介绍吧。 1、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常用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 s,重复10次,每日3~5次。 2、排尿反射训练发现或诱发“触发点”,通过反射机制促发避尿肌收缩,以进行主动排尿。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扣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均为辅助性措施。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叩。重叩可引起膀胱尿道功能失调。扣击频率50~100次/min,扣击次数100~500次。较高位的脊髓损伤一般都可以恢复反射性排尿。 3、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通过手法和增加腹压等方式促进排尿,主要包括: (1)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2)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膀胱压力过高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何锻炼膀胱肌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如何锻炼膀胱肌肉 导语:膀胱肌肉与盆底肌肉关系紧密,所以说,一般不单独进行膀胱肌肉的锻炼,而是在锻炼盆底肌肉的时候,同时使得膀胱肌肉得到训练。之所以需要对 膀胱肌肉与盆底肌肉关系紧密,所以说,一般不单独进行膀胱肌肉的锻炼,而是在锻炼盆底肌肉的时候,同时使得膀胱肌肉得到训练。之所以需要对盆底肌肉进行训练,是因为有的人可能有小便失禁的现象,比如平时轻微用力,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尿液就会不自主地溢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膀胱肌肉或者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的。 盆底肌训练。进行盆底肌训练前,首先应该要知道自己的盆底肌长在哪个地方。在上厕所用力排尿时,下身正在发力的肌肉群就是盆底肌。先迅速收缩、放松盆底肌肉,每次持续5秒,连续做6组,每组间隔5秒。然后,继续重复一缩一放的动作,每次持续10秒,连续做6组,每组间隔10秒。最后,紧缩盆底肌肉,维持20秒,做6组,每组间隔20秒。这套训练,每天最少练习两次。 仰卧在地垫上。弯曲膝盖,将足部放平。保持背部放平,骨盆稍向后倾。尝试主动将耻骨和尾骨靠近。放松,然后反复练习。尝试感觉盆底中线的收缩。不要收缩盆底深层肌,也不要有上提的感觉。仅集中注意力前后收缩。你可放置一根指头在中心肌腱上,或将手放置在整个骨盆底来检查动作是否正确。收缩浅层盆底肌的运动和感觉仅仅是沿着盆底中线,且接近皮肤。要避免括约肌的收缩。 上面介绍的有关盆底肌肉的训练方法其实相对来说很简单,训练可以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比如坐公交的时候,或者是坐着看电视的时候,亦或者是平时空余时间充裕的时候都可以训练。坚持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以使得压迫性尿失禁得到很大改善。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膀胱功能训练流程指引

膀胱功能训练 【护理目标】 定期排空膀胱,维持膀胱功能,预防泌尿系感染。 【操作重点及步骤】 1.评估有无影响排尿的因素,如心理因素、排尿习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结石 和肿瘤、外科手术、外科检查以及使用影响排尿的药物等。 2..评估患者的排尿活动,观察有无少尿、多尿、尿失禁、尿潴留、漏尿、膀胱刺激征 3.告知患者/家属:膀胱功能训练目的和方法,指导患者配合 4.准备安静私密的环境 5.膀胱功能训练包括使用便器习惯训练、饮水训练、指导患者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 6. 留置尿管患者:间断夹闭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 胱功能恢复。 7. 训练过程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心悸症状。 8.观察训练效果并记录,限水的患者严格记录进水量。 【结果标准】 1.患者能自行控制排尿。 2.无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训练流程及要点】 核对 患者床号、姓名 1、如心理因素、排尿习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结石和肿瘤、外科手术、外科检查以及使用影响排尿的药物 2、观察有无少尿、多尿、尿失禁、尿潴留、漏尿、膀胱刺激征 评估:1、有无影响排尿的因素 2、患者的排尿活动 告知: 患者/家属:膀胱功能训练目的和方法,指导患者配合 准备 1、私密、安静环境 2、用物:便器 实施 1、使用便器习惯训练: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 2、饮水训练:在日间给予饮水,每小时饮水100-150ml 。 3、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视患者情况取卧位、站位、坐位,试作排尿或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紧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使骨盆底肌上提,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收缩不小于3秒,放松时间10秒,连续10次,每日5-10次。 4、留置尿管患者:间断夹闭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每次开放尿管时做排尿的动作。 观察及记录 观察训练效果,记录进水量 1、日间每2小时给予便器排尿,夜间每隔4h 予便器排尿 2、每日摄入水量1500-2000ml , 限水患者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水肿等不宜进行饮水训练。注意入睡前限饮水,减少夜间尿量 3、训练过程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心悸症状。询问患者感受,排尿时有无疼痛感 限水的患者严格记录进水量

最新膀胱功能训练

1 膀胱功能训练 2 1.脊髓休克期的膀胱功能训练 3 在留置导尿第二天可训练膀胱功能,采取定时开放,定时夹闭方法,避免膀 4 胱过度充盈输液患者每2小时放尿一次,未输液患者每私枭时放尿一次。放尿 5 前瞩患者及家属抚触腹部,了解膀胱充盈状态,放尿时指导患者有意识的进行 6 排尿动作,保持每次放尿300~500毫升,以逐步建立膀胱容量进行放尿的机制。7 2.建立自律性膀胱的训练 8 留置尿管2~3周后试行拔管,拔管前夹闭尿管3~4小时,瞩患者饮水1000~1500 9 毫升,使膀胱充盈后再拔除尿管。此后可采取间歇导管,每4~6小时时导尿一 次,2次导尿之间帮助患者排尿,定时使用便器。起初每一到两小时一次,以后 10 11 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同时行盆底肌肉锻 炼,患者取坐或卧位,试做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锻炼,再缓缓放松,12 13 每次十秒连续十遍,每日数次以不觉疲乏为宜,经过间歇导尿膀胱训练残余量 14 小于300毫升者每天导尿2次,小于100毫升者每天导尿1次,小于50毫升者 15 可以停止导尿。停止导尿后膀胱逼尿肌收缩仍不强,应用手法辅助排尿,在膀 16 胱充盈膀胱抵达脐下2指时,将一手掌触摸涨大的膀胱,由底部向体部环形按 17 摩,动作要均匀,由轻到重,待膀胱缩成球状,用手托住膀胱底部向会阴部挤 压,挤压使瞩患者使用腹压,直接排除尿液。 18 19 3.留置导尿期间注意点 20 严格导尿术和定期更换尿管,注意尿道口的清洁消毒。正确进行膀胱冲洗, 21 鼓励患者多饮水。日间饮水大于3000毫升包括饮食含水量以利于增加尿量,稀 22 释尿液减少细菌进入的机会,维持每4小时理想尿量350~400毫升,达到刺激 23 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若尿量小于300毫升不易诱导自解,亦无法充分 24 稀释膀胱内的细菌与沉錠物,发现导尿周围有尿液流出,说明膀胱以建立反射 25 排尿机制,可予拔管。本组12例留置尿管2~3周拔除,采取间歇导尿,两次导 26 尿之间帮助患者自行排尿;8例不能自行排尿患者继续留置尿管,每1~2周更换 27 1次导尿管,80d内均可拔除尿管。 4.建立自利性膀胱训练注意点 28 29 腹部按摩时注意患者排尿后再加压一次,力求排尽;对尿失禁患者,用力要 30 稍大,方向朝向会阴,防止不正确方法挤压膀胱导致尿液逆流;寻找扳机点,

运动养生-膀胱功能训练方法

文章导读 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膀胱问题在现在不少见,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不少朋友的身体健康亮出红灯,要怎样才可以让膀胱恢复健康,要怎样才可以更好的生活,日常的锻炼是不是能帮助身体恢复原本的健康,那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来读读下面的文章,希望相关的内容能有效解决大家的问题! 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在哺乳类,它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一个囊形结构,位于骨盆内,其后端开口与尿道相通。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有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 训练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点: 1、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 常用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 s,重复10次,每日3~5次。 2、排尿反射训练 发现或诱发“触发点”,通过反射机制促发避尿肌收缩,以进行主动排尿。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扣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龟头等。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均为辅助性措施。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叩。重叩可引起膀胱尿道功能失调。扣击频率50~100次/min,扣击次数100~500次。较高位的脊髓损伤一般都可以恢复反射性排尿。 3、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通过手法和增加腹压等方式促进排尿,主要包括: (1)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2)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 4、水出入量控制训练建立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的制度。这是各种膀胱训练的基础措施。由于膀胱的生理容量以为400 ml左右,因此每次饮水量以400~450 ml为宜,以使其后排尿时的膀胱容量达到400 ml左右。饮水和排尿的时间间隔一般在1~2 h,与体位和气温有关。卧位和气温低时排尿间隔时间缩短,反之延长。每日总尿量800~1000 ml为宜。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训练 【定义与目的】 1、定义膀胱功能训练技术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 功能异常而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空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 复治疗措施。治疗效果取决于对患者处理策略是否正确, 患者参与程度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排尿习 惯训练、反射性排尿训练、代偿性排尿训练、肛门牵张排尿 及盆底肌训练。 2、目的促进膀胱排空,避免感染,保护肾功能,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 【适应范围】适用于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合并膀胱控制障碍,包括脊髓损伤、脑卒中(中风)、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等患者。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手功能良好时可以独立完成,或由陪护者进行,以维持和改善排尿功能。 【禁忌症】 1.神志不清,或无法配合治疗。 2.膀胱或尿路感染。 3.严重前列腺肥大或肿瘤。 4?患者存在以下情况,禁忌进行反射性排尿训练:①逼尿肌收缩不良;②引发非协调排尿,膀胱内压力长时间>40cmH2O;③膀胱-输尿管反流;④膀胱容量过小,复发性 尿路感染持续存在。

5?患者存在以下情况,禁忌将进行代偿性排尿训练:①膀胱输尿管-肾反流;⑤颅内高压;⑥尿道异常;⑦有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不适合屏气动作者。 【操作准备】 1.准备安静、私密的环境,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 2.评估有无影响排尿的因素,如心理因素、排尿习惯、中枢神经系 统性疾病、泌尿系结石和肿瘤、外科手术、外科检查及使用影响排尿的药物。 3.评估患者的排尿活动,膀胱功能和分型,制定具体训练计划。 4.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相应的用物。 【操作流程】 核对有效遗嘱T评估、解释T确定训练方法T告知患者取得配合T环境准备和物品准备T实施训练T安置病人T观察及记录 【操作要点】 排尿习惯训练 ⑴详细记录患者3d 的排尿的情况,以确定患者的排尿模式⑵根据患者排尿模式和日常习惯,确立排尿的间隔时间表。⑶排尿时间不少于2h,在预订时间协助并提示患者排尿。⑷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诱导排尿 ① 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能离床的患者,协助患到洗手间, 坐在坐厕上,打开水龙头让患者听流水声。对需卧床的患者,放置便器,用热毛巾外敷膀胱区或用温水冲洗会阴,边冲洗边按摩

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是根据学习理论和条件反射原理,通过患者的主观意识活动或功能锻炼来改善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 1、行为技巧、反射性排尿训练 2、代偿性排尿训练(Valsalva屏气发和Grede手法) 3、肛门牵张训练 4、盆底肌训练 行为技巧 1.习惯训练:习惯训练是基于排尿规律安排患者如厕的时间的方法。这种训练的方法不仅能提醒患者定时排尿,还可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应鼓励患者避免在安排时间以外排尿。但这在尿急时常会难以控制。 2.延时排尿:对于因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而产生尿急症状和反射性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此法,部分患者在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启动前可感觉尿急,并能收缩括约肌阻断尿流出现,最终中断逼尿肌的收缩。治疗目标为形成3-4h的排尿间期,无尿失禁发生。 排尿意识训练

适用于留置导尿的患者,每次放尿前5min,患者卧于床上,指导其全身放松,想象自己在一个安静、宽敞的卫生间,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准备排尿,并试图自己排尿,然后由陪同人员缓缓放尿,强调患者利用全部感觉,开始时可由护士指导,当患者掌握正确方法后,可由患者自己训练,护士每天督促、询问训练情况。 反射性排尿训练 在导尿前半小时,通过寻找刺激点,如轻轻叩击耻骨上去或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牵拉阴毛或挤压阴蒂(茎)或用手刺激肛门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代偿性排尿训练 1、Crede按压法:用拳头于脐下3cm深按压,并向耻骨方向滚动,动作缓慢柔和,同时嘱患者增加腹压帮助排尿。 2、Valsalva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屏气呼吸,增加腹压,向下用力做排便动作帮助排除尿液。适应症:用于逼尿肌和括约肌均活动不足的患者。 禁忌症:括约肌发射亢进;逼尿肌括约肌失调;膀胱出口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颅内高压;尿道异常;

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 1.脊髓休克期的膀胱功能训练 在留置导尿第二天可训练膀胱功能,采取定时开放,定时夹闭方法,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输液患者每2小时放尿一次,未输液患者每私枭时放尿一次。放尿前瞩患者及家属抚触腹部,了解膀胱充盈状态,放尿时指导患者有意识的进行排尿动作,保持每次放尿300~500毫升,以逐步建立膀胱容量进行放尿的机制。 2.建立自律性膀胱的训练 留置尿管2~3周后试行拔管,拔管前夹闭尿管3~4小时,瞩患者饮水1000~1500毫升,使膀胱充盈后再拔除尿管。此后可采取间歇导管,每4~6小时时导尿一次,2次导尿之间帮助患者排尿,定时使用便器。起初每一到两小时一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同时行盆底肌肉锻炼,患者取坐或卧位,试做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锻炼,再缓缓放松,每次十秒连续十遍,每日数次以不觉疲乏为宜,经过间歇导尿膀胱训练残余量小于300毫升者每天导尿2次,小于100毫升者每天导尿1次,小于50毫升者可以停止导尿。停止导尿后膀胱逼尿肌收缩仍不强,应用手法辅助排尿,在膀胱充盈膀胱抵达脐下2指时,将一手掌触摸涨大的膀胱,由底部向体部环形按摩,动作要均匀,由轻到重,待膀胱缩成球状,用手托住膀胱底部向会阴部挤压,挤压使瞩患者使用腹压,直接排除尿液。 3.留置导尿期间注意点 严格导尿术和定期更换尿管,注意尿道口的清洁消毒。正确进行膀胱冲洗,鼓励患者多饮水。日间饮水大于3000毫升包括饮食含水量以利于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减少细菌进入的机会,维持每4小时理想尿量350~400毫升,达到刺激膀胱壁逼尿肌的反射性收缩,若尿量小于300毫升不易诱导自解,亦无法充分稀释膀胱内的细菌与沉錠物,发现导尿周围有尿液流出,说明膀胱以建立反射排尿机制,可予拔管。本组12例留置尿管2~3周拔除,采取间歇导尿,两次导尿之间帮助患者自行排尿;8例不能自行排尿患者继续留置尿管,每1~2周更换1次导尿管,80d内均可拔除尿管。 4.建立自利性膀胱训练注意点 腹部按摩时注意患者排尿后再加压一次,力求排尽;对尿失禁患者,用力要稍大,方向朝向会阴,防止不正确方法挤压膀胱导致尿液逆流;寻找扳机点,即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反复刺激患者下腹部、大腿内侧、阴茎体部或会阴部,以寻找引发排尿的部位,建立自律性膀胱;脊柱外伤经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其稳定性,指导患者坐在轮椅上进行排尿,坐位是由于尿液重力作用对尿道内口直接产生压力,在利用腹圧或叩击使之排尿。

膀胱括约肌的功能控制训练

膀胱括约肌的功能控制训练 膀胱括约肌对于一个人的泌尿系统是特别重要的,膀胱括约肌功能比较强,就意味着自己的膀胱特别的健康,所以很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膀胱括约肌更健康,想了解一下膀胱括约肌的功能以及控制训练,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一起看看下面介绍吧。 1、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常用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 s,重复10次,每日3~5次。 2、排尿反射训练发现或诱发“触发点”,通过反射机制促发避尿肌收缩,以进行主动排尿。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扣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均为辅助性措施。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叩。重叩可引起膀胱尿道功能失调。扣击频率50~100次/min,扣击次数100~500次。较高位的脊髓损伤一般都可以恢复反射性排尿。

3、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通过手法和增加腹压等方式促进排尿,主要包括: (1)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2)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膀胱压力过高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 4、水出入量控制训练建立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的制度。这是各种膀胱训练的基础措施。由于膀胱的生理容量以为400 ml左右,因此每次饮水量以400~450 ml为宜,以使其后排尿时的膀胱容量达到400 ml左右。饮水和排尿的时间间隔一般在1~2 h,与体位和气温有关。卧位和气温低时排尿间隔时间缩短,反之延长。每日总尿量800~1000 ml为宜。 5、清洁导尿(间歇性导尿) 清洁导尿是结束保留导尿的最初步骤,从而使上述膀胱训练可以有效地进行。同时在上述方法不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及程序 3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可以储存尿液,当尿液充满膀胱时,您就会产生尿意。此时,膀胱会向大脑传送信息,而这一信息就会使您产生尿意。在理想状态下,(此时正好有厕所),大脑就会将信息传达至膀胱,允许膀胱放空。如果在膀胱已满的情况下没有厕所,大脑就会向膀胱传达信息,命令其收缩括约肌来继续储存尿液,这样您就可以等找到厕所时再将尿液排出。 脊椎受损后,神经细胞不能像以往一样传达信息,所以您就无法控制小便。所以医护人员会将导尿管插入您的膀胱使尿液排出至一个体外尿袋。 一、需要您注意并配合我们做好以下事情: 1、您要保证尿袋的清洁以避免尿路感染,不要挤压导尿管,并且使尿袋始终低于导尿管。当尿液充满袋子的三分之二时,倒掉尿液。 2、在您住院治疗期间,我们会对您的膀胱进行测试。随后将根据您的测试结果来为您实施治疗。您也将学习如何进行自我间断导尿,用尿袋收集尿液。请不要为此担心,护士会清楚明了地为您讲述这种简单的方法。如果您确实无法完成导尿,我们会将这一操作教给您的家人。 3、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水。但请不要喝太多含气或含奶的饮品。每天最多可以喝一罐软饮料或者一杯牛奶。 4、一直吃医生为您开的药,如果没有得到医生的允许,请不要擅自停药。 5、您应该学习并练习护士所教授的保持您膀胱健康的各个步骤,此外,您应有规律地在护士给您的小便日记上填写有关小便的各种信息。 6、如果您有发烧、感觉寒冷、尿血及尿液发臭的迹象,请及时告知您的主治医师。如果尿液发黑或发臭,要喝比正常时更多的水。尿路感染的信号包括高烧、尿液发黑或发臭。 7、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是膀胱训练的基础方法。膀胱的安全生理容量是400—500ml,因此每次导尿量以500ml为限。间歇导尿的时间为4小时1次,导尿前可尝试自解小便,了解自解能力,导尿量大于500ml时,缩短两次导尿间隔;小于300ml时,可延长间隔时间。残余尿少于80—100ml时,可停止导尿。 8、促使自解小便的方法: (1)在耻骨上区用手指轻快扣击,每次30分钟,频率100次/分,摩擦大腿内侧,提拉阴毛或温水擦洗、听流水声等; (2)将手掌放在膀胱区上面触摸到膀胱底部后,缓向下压挤中间,不要停顿或放松。(注:痉挛性膀胱或膀胱输尿管返流者禁用此法。) (3)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5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由家属辅助),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4)主动收缩肛门括约肌(提肛运动),每次收缩持续10s,重复10次,每日3—5次。 二、如果您达到了以下指标中的任意一项,您的膀胱功能训练就已完成: 1、不用导尿管,能自主排尿,无残余尿或残余尿少于100ml。 2、没有自主排尿,但学会了间歇清洁导尿(自己或家人)。 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时间一般为一月一次,以便更好的观察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为使您尽早达到膀胱功能训练的预期目标,请一定按照以上要求配合治疗,如您有疑问或不解,可随时与我们进行沟通,我们将会努力为您服务。 神经康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