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有四项:系统总结近三年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安排部署2014年82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考核验收工作,加紧启动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三项改革。刚才,我们实地观摩了牌坊乡美丽乡镇、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市美丽办、文明办和市财政局分别就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专项资金安排作了通报,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牌坊乡就美丽乡村建设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的都很好,我完全赞成。下面,就扎实抓好今年工作,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系统谋划,精心实施,扎实推进省级重点中心村建设、全域环境整治和环巢湖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新亮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惠及全市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3年来,全市规划建设省级中心村211个,整治自然村庄2326个,环巢湖3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崭现新面貌。以“清洁家园”、“三线三边”为抓手,以整治“脏”“乱”“差”和“植绿”为重点,全域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坚持强化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成为统揽“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各级各部门把美丽乡村建设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议程,深化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近三年来,成为我市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增收最多的三年,开创了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三是坚持“四化同步”,带动了公共资源下乡,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工程”。突出表现为“两个第一次”、“两个加强”。第一次全面系统编制了农村建设规划,全市规划中心村951个,保留基层村3903个。第一次有力整合了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市县安排专项资金9.04亿元,整合各类资金14.3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8.38

亿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中心村道路915公里,建设农民文化乐园118个,实现省级中心村通村达户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电气化改造、农家书屋、标准化卫生室五个全覆盖。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新建综合服务中心173个。

四是坚持产业富民,增强乡村发展新动力,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富民工程”。突出表现为写好“业兴、民富、村强、景美”四篇文章。三年来,全市共培育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乡镇)178个,发展农民合作社225个、家庭农场150家;为130个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培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星级农家乐175家。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了新机制新模式,成为“大湖名城”的“品牌工程”。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市直有关部门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逐步摸索形成了“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财政主导、社会参与、农民筹资酬劳”的多元投入体系,“组织领导、四级联创、调度推进、督查考核”的推进机制。各地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多元化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