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逆差分析

中美贸易逆差分析
中美贸易逆差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地理》课程论文

中美贸易逆差分析

班级国贸09级4班

学生姓名管菀柳

学号 200901061604

摘要:中美贸易关系在两国经济关系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中美两国不仅仅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军事,艺术,文化交流上,同样也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和美国自1972年实现关系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此期间,虽然双方贸易增长很快,但由于基数低,从贸易总额上看是很少量的。按美国商务部统计,1972 年双边贸易总额为0.92亿美元。1978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1.45亿美元,7 年间双边贸易增长率为1145%,年均增长23%。

关键字:中美贸易;储蓄与投资;产业结构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同时西方社会又遭到了08年次贷危机的打击,中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上甚至出现G2的说法,中国经济已经渐渐的强大起来。

中美贸易关系在两国经济关系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中美两国不仅仅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军事,艺术,文化交流上,同样也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和美国自1972年实现关系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此期间,虽然双方贸易增长很快,但由于基数低,从贸易总额上看是很少量的。按美国商务部统计,1972 年双边贸易总额为0.92亿美元。1978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1.45亿美元,7 年间双边贸易增长率为1145%,年均增长23%。

而到了21世纪,中美双边贸易额飞速增长,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已成为中国出口商品最大的海外实销市场。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加,两国的贸易摩擦也就越来越多。

一、中美贸易逆差现状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以来,中美贸易之间美国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逆差额为63亿美元,2009年逆差额为1142.6亿美元,2009年的逆差额是1993年的18.1倍。期间仅有2001年和2009年两年逆差额较上一年有所缩小,其余年份逆差额一直以较大的幅度增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报表显示,2010年较2009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这一现象应该与政府去年的特殊政策有关,所以这里就暂不予以讨论。

对于中美贸易逆差的这一现状,美国方面一直认为是人民币方面的问题,人民币币值过低,于是导致了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些年来,美国一直在对人民币施压,对此要求人民币升值。

美国政府一直在鼓吹,声称如果中国采用一个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则能解决中国的通胀和经济中的泡沫,使不平衡的世界经济达到平衡。美国占最大投票权的IMF在它的半年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出,中国等国家积累了过多的贸易顺差,如果提高币值,同时采取扩大内需、完善金融市场的政策,则会减少顺差,同时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但是不管美国怎样鼓吹,怎样煽动人民币升值,中美的贸易逆差始终存在。

二、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1、中美两国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

造成了两国贸易失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余额等于贸易差额。一国如果国内储蓄大于投资,出口就会大于进口,在贸易上表现为贸易顺差;而当国内投资大于储蓄,进口就会大于出口,在贸易上表现为贸易逆差。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储蓄相对于投资太低。美国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不断高涨所产生的巨大财富效应,带来了实际消费的上升,实际消费的上升导致储蓄率下降,所以美国经济始终处于一个低储蓄率的周期。而且,众所周知,美国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储蓄习惯,反之,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超前消费国家,很难有良好的储蓄保障。同时美国社会步入老龄化也使得美国消费上升储蓄下降。和储蓄率相比,美国的投资率却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储蓄和投资的差额为负值,形成严重的储蓄投资缺口,反映在贸易差额上,自然是贸易逆差。而中国的情况和美国相反,中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这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中国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体系都不够完善,百姓为了将来或一些不可遇见的情况,往往会选择储蓄而不是头巨大风险的投资,从而消费率较低,储蓄率很高。1990年~2001年平均储蓄占有率为40.4%。另外,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投资渠道不通畅,使得中国的储蓄投资差额为正值,反映在贸易差额上,自然是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是美国宏观经济失衡所造成的,不是双边贸易问题,更不是汇率问题。美国要想消灭贸易逆差,必须努力提高国民个人储蓄,增加政府财政结余。

2、中美两国统计方法的不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贸易在统计上是不一致的,美方统计严重夸大了逆差规模。2009年,中方统计的逆差是803亿美元,美方统计则为1620亿美元;美方预测今年对中国逆差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方预测是1000多亿美元。

双方在统计上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有几个:香港是单独关税区,对美国出口本应单独计算,但美方却把这部分也算进去了。输往美国的产品除了有原产地问题,还有中转增值问题,美国进口商把中国产品在中转地重新改进包装,使产品大大增值,据估算,增值大约在30%至70%,美方在统计中把这些增值后的价值都计算在中国的出口中了,这些累积起来是很大的。现有的原产地规则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加大了双方统计的差异。

贸易逆差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是转移性的贸易逆差,并非简单的一对一的贸易逆差。这种逆差是互补的、结构性的,不是竞争性的。事实上,美国已经把过去对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了中国,美国现在不再去买那么多日本、韩国的东西,而是到中国来买。与此同时,中国对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都出现了相当的逆差。所谓互补性,即美国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现在生产的基本上都是高中端产品,对于许多中低端产品,他们不从中国进口,也要从别的国家进口。

计算中美间的经济利益,不能只看货物贸易数字,还要看彼此占有对方市场的程度。中国对美出口主要是货物贸易,而美国对华出口除货物外,还有大量美资企业在华生产、销售产品,是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带动出口。比如,去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销售商品750多亿美元,另有同等规模的商品以中国为生产基地实现了出口,这都是美方在货物贸易以外、在市场占有方面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双方的利益是互惠的、平衡的。

3、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中美贸易失衡

资本总是流向能带来更高利润的地方。资本的逐利性带来了产业结构在全球的调整。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金融、保险、信息产业以及产品研发、设计、包装、物流等。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中国工人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把低级的、没有竞争力的、高耗能、高环境污染的夕阳产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在其国内则侧重于发展以高科

技行业、服务业为主的产品附加值很高的产业。

美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初是转移到了东亚国家,东亚各国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使得这些国家开始将纺织品、服装、电子机械、玩具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中国大陆。从而将以前美国对东亚国家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了中国。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通过研究证明,90%的美国自华进口只是替代了来自东亚和东南亚低工资经济体的进口,大部分是低技术含量的电子机械、玩具、皮靴、服装,只有10%的自华进口商品直接与美国本土产品形成竞争。例如台湾的源兴科技公司向美国戴尔和惠普公司提供纯平显示器及打印机等产品,它把制造基地设在中国大陆,在台湾只有3000员工,在大陆却设有18家工厂,员工达30万人。该公司40亿美元的年收入中90%来自祖国大陆。它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地进口元器件,在中国大陆加工制造,然后出口到美国。这样,在贸易平衡上表现为中国大陆对台湾、韩国、日本、东南亚是贸易逆差,而对美国则是巨额贸易顺差。据美国学者估计,如果把中国大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看成100%,则其中大陆得到的仅为20%,其他80%都被其他经济体得去了,其中就包括了以中国大陆为制造基地的许多美国公司,但贸易逆差则全部算在中国大陆的账上。

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中国,美国对东亚的贸易逆差可能比现在的还要大;由于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过来的,因此,只要这种趋势不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就不可能完全解决。而这种生产转移的趋势估计是不会改变的,因为这是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国际间比较优势转变所造成的。

4、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中美两国的贸易结构是互补的,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的比较优势是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对美国出口多是因为中国释放了比较优势,美国对中国出口少,是因为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进行了严格的管制。美国的很多产品,中国需要,可是美国却拒绝对中国销售这些产品。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所指出的,中国人不能老是坐着飞机吃大豆,我们也需要其他产品。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强调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又对华出口进行管制。

据统计,2008年,中国从欧盟的高技术进口比200 年增加了110%,增加了一倍多,从日本进口增加191%,将近两倍,而从美国的进口只增长91.4%,低于欧盟和日本。美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18%下降到2007的9%。这些数据表

明,美国对华出口的管制给中美贸易设置了障碍。美国在华商会每年都会派代表团去美国国会解释美国在华企业的利益,坚决反对美国对华进行出口管制。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美贸易顺差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结构中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同时,中美两国统计口径的不一致以及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限制,进一步加剧了两国的贸易差额。中美两国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币值低估没有必然联系。

三、中国如何应对中美贸易逆差

1、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美国、日本、欧盟和香港特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往往使中国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目前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曼谷协定》的签订,积极同东盟及南亚国家开展贸易;2005年底,中智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以及以合作论坛的形式积极发展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等。可以预见,这种多元化战略对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发展,降低贸易风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多元化出口战略虽然有助于分散贸易风险,减少中美贸易逆差,但不能改变美、欧发达国家是中国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的事实。因此,减少贸易逆差还有赖于中国企业积极的海外直接投资行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台湾省或韩国的以往经验。中国企业可以在美国以外的国家设立生产加工基地,然后通过这些国家将产品出售到美国。中国与东盟、南亚、拉美等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包含了市场准入和促进投资的内容,客观上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目前需要做的是,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在企业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3、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中美逆差很大部分归因于加工贸易以及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外资企业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发挥国内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投资,不利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而且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水平的投资,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限制和调整,既有利于减少中美贸易逆差,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4、建立服务贸易国别统计,全口径衡量国别贸易平衡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服务贸易竞争能力较弱,是净输入国,2007年逆差达49.3亿美元。随着我服务市场开放度加大,发达国家对我服务贸易的顺差还会进一步增大,并形成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差额互补的格局。鉴于这种趋势,如我只单一发布货物贸易国别统计,在对美、欧经贸交往中将越来越被动。

为了能更好地对我服务贸易进行宏观调控,为国内企业参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提供必要的咨询,减少我方在中美、中欧贸易谈判中的被动,建议加强我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并尽快建立服务贸易的国别统计月报和年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月公布分国别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平衡情况。同时,我也应该在加快对内开放的基础上,结合WTO谈判,适度加快电信、商业、外贸、旅游、运输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引人竞争机制,促进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四、关于中美贸易逆差的几点思考

1、中美贸易顺差,受益的并不都是中国。可以说,贸易逆差是美国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

要。古往今来,并不存在两国贸易间,一国一直处于逆差阶段。反观美国现在的重视程度,应该会有所改变,使美国经济有很大的改善。

2、我国应该重视中美贸易间的差额,一直存在顺差并不是一种经济一直在繁荣的景象。要

知道,中国在中美贸易间,一直是靠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长此以往下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更不要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

3、改变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产业质量。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影响(2020年整理).pdf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蔡学林卢平 【摘要】中美贸易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更加频繁,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形式也更加多样。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原因及对我国的主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达到改善中美贸易状况和实现二者之间互利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特点原因影响及策略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1、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 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02 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3867亿美元,中国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4%,仅次于加拿大的18%。健康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对两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40%。但是,

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中美经贸关系,随着双方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也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而愈演愈烈。1979-198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实施配额限制主要涉及纺织品和一些工业品。2000年后,美国对华反倾销数量逐年增多,从纺织、轻工等领域逐步蔓延到化工、钢铁、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领域。2001年入世后,美国力求通过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施压,美国向中国提出的要求扩展到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入、保险和电信市场准入、补贴等众多领域。中美贸易摩擦正在从单纯的贸易领域上升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层面,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劳工问题。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带头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了许多新的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和纷争,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然成为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首要对象。2009——2012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对相关商品出口造成严重阻碍。如2009年9月美国决定对我国轮胎产品连续3年加征待别关税,2010年2月5日美国对华礼品盒和包装丝带征收高达231%的反倾销税,2012年3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产品的“双反”(反补贴和反倾销)裁决。初裁认定,中国输美的此类太阳能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幅度为2.9%至4.73%。 由上述可看出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主要表现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对华“双反”问题和美国对我国的贸易歧视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经贸摩擦程度也日趋加剧,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美国经济衰退和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以及随着全球贸易形势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摩擦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2、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1)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由贸易不平衡引起的摩擦加剧

中美贸易关系简介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摘要: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FDI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背景下,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收支统计能够捕捉FDI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根据测算,美国自2000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净收益约占其贸易赤字的25%~30%。同时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调整后发现,中美贸易顺差根源于FDI,这与现有有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的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的。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提供了口实;第三,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陷入因内外均衡的冲突而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探究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真实原因,从而重估中美间的贸易差额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国际压力,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政策层、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讨论,提出了争议极强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美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对国际市场出口(包括对美国出口)方面有大量的政策鼓励和制度激励,人为地导致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种种政策性和制度性的限制,以至于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非常大,致使两国贸易不平衡。这一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政策层,认为中国实行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中美两个经济体储蓄率的不同所导致。这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结果,因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国的贸易顺差的本质就是储蓄过剩,逆差就是储蓄不足。 第四种观点在关注中美贸易失衡时,主要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了,其原因是由于进出口统计的产销国原则、进出口计价因素、香港转口贸易因素、服务贸易因素等所导致的。如Fung 等(2006)认为,应该在现行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基础上作如下四项调整:一是船边交货记录原则转化为船上交货记录原则及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调整;二是通过香港或其它地方的转口贸易扣除;三是转口贸易加价;四是服务贸易调整。经过四项调整之后,他们测算得出中美2005年的贸易差额应该为1707亿美元,这高于中国海关的统计(1142亿美元)而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亿美元)。而Schindler等(2005)在分析中美贸易差额时,尤其强调香港在中国转口贸易中的显著作用,他们认为现行的报告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因而误解了中国的进出口实际情况。他们经过重新测算后认为,2004年的中美贸易差额在530亿美元到1290亿美元之间,低于美国的统计而高于中国的统计。但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解释中方和美方所报告的数据为什么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探索。 第五种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以及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使得现行的贸易统计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国际商业活动,从而夸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如郭彦英(2005)强调国际产业分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认为中美贸易差额的不平衡实质是国际产业分工所处位置高低导致的利益分配链条上的层级关系;而贾怀勤(2006)和李月芬(2006)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得传统贸易统计背离了国际交易当事方利得。这种观点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基础,但是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而姚枝仲等(2006)虽然提出了“中国国民对外贸易差额”的概念,并进行了一些很粗略的估算,但只能说明中美贸易差额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无法真正揭示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 因而在引进美国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框架的前提下,以所有权为贸易统计原则,通过捕捉FDI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发现中美贸易顺差大部分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致,从而正确评估中美贸易不平衡,使得理论界、实务界以及决策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认识。 所有权原则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失衡 由于现行贸易统计体系在统计外国附属机构这种更为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数据上的无能为力,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doc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7亿美元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世界排名已上升至第三位,而伴随着贸易地位的快速上升,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对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美方的指责包括多方面:中国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国内市场尤其是服务行业不够放开;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商品倾销;政府对一些行业和企业实行补贴等。实际上,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有很多。 一、美方高估对华贸易逆差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1996年顺差为105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包括多方面,美方主观上有高估逆差的意向。美国商务部统计的对华出口额不包括对香港的出口额,而在统计来自中国的进口贸易额时,却包括了来自香港特区的进口贸易额. 表1 2001—2006年美对华以及香港特区进出口数据统计单位:亿美元 导致这种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型企业从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配件进行加工,然后将制成品从中国出口到主要的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最后全部统计为中国的出口额。 表2 东南亚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对华贸易平衡状况单位:亿美元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引言 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在技术实力差距基础上建立的贸易关系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技术实力较弱的一方明显不利。随着中关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步转变为竞争型为主。 本文对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美两国在进出口构成上的差别和产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而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从贸易结构上说明中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非竞争性。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1]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的研究,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使中国正确清晰的认识到双方的真实贸易现状。

1 中美贸易的现状和分析 1.1中美贸易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越来越繁荣和中国的入世。中美近年来正是在全球化这种大背景下,使双方的经济贸易额逐年大步提升使中美两国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然而双方在获得共赢的局面下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竞争摩擦。 通过数年来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主要使是有机电产品、鞋类、玩具、服装、服饰、皮革制品、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中国也已成为美国飞机、机电设备、纸及纸制品、化肥、谷物、化工、石油设备等的主要购买者之一。 与此同时,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为入世7年来最低点。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17.4%,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对美贸易实现顺差1708.6亿美元,增长4.6%。近年来,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美国《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企业中至今已有200多家在中国落户。美商对华投资涉及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农业和医药等。此外,美商投资服务业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在金融、保险、商业、会计和旅馆等领域。中国对美的投资规模较小,集中在服务业,至今不足5亿美元。[2]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协议。美国政府还承诺无条件地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并提交美国国会批准。这将一劳永逸地消除多年来在中美经贸关系上没完没了、纠缠不断的痼疾,为新世纪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 由於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不时出现一些摩擦、争议乃至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足为奇的。目前,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贸易不平衡、反倾销、经济制裁和高科技出口管制、纺织品贸易、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劳改产品出口以及动植物检疫等。

2019年中美贸易关税传导路径和影响分析报告

2019年中美贸易关税传导路径和影响分析报告 2019年7月

目录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以及加收关税的主要产品 (7) 二、加收关税商品与未加收关税商品对美出口的变化 (10) 三、关税提升对中国下半年出口影响的测算 (16) 四、关税提升冲击在行业中的传导路径以及对增加值影响 (19) 五、关税提升对下半年就业的影响 (28) 六、3000亿美元商品加收关税情景假设 (29) 七、贸易战对中国技术的短期影响 (31) 八、贸易战对中国技术的长期影响以及经济未来展望 (36)

此轮中美贸易战开始于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中国发起301贸易调查。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美国已经对中国出口的2500亿美元商品加收了25%关税,导致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大幅度下滑。从世界产业链来说,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一些为中国提供中间品的国家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关于中美贸易战影响的分析,市场上已有报告存在以下不合理之处:第一,测算不合理,关于对出口影响方面,市面上的报告大部分都基于Gallaway(2003)的Arminton弹性计算影响,但是2003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6年,这期间商品的种类、结构、国际生产分工的形式、全球信息化的程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对于GDP影响测算没有考虑剔除为了出口而进口的中间品的大小;对于就业的影响,没有考虑到贸易影响在行业间的扩散作用,从而影响的行业范围更大;第二,没有指出影响的时间,大部分报告都给出了贸易战造成的影响,但是没有指出这个影响是多长时间的影响,加收关税之后多久影响达到最大;第三,没有给出关税加收后对中国各个产业冲击的传导路径与增加值的影响大小,只停留在贸易战对出口产业的影响上,但是产业间是互相联系的,各个产业出口的减少会一步步向其上游产业进行传递;第四,贸易战对于技术的影响方面说的过于笼统,没有给出具体的影响路径。 本文将对上面提到的缺陷进行改进,并对中国未来经济做一些展望。改进的方法如下:第一,目前500亿的25%关税和2000亿的10%关税对于我国的影响已经体现,重要的是今年5月份2500亿关税从10%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影响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及影响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06-08中国与美国贸易统计表金额单位: 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减%年份进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进口200626,268,05020,347,1985,920, 85324.2 24.9 21.,208,27123,270,3986,937, 87415.0 14.4 17.,373,76325,229,7348,144, 02910.5 8.4 17.4中美建交以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 2008年中国向美国出口达25,229,734万美元,中国从美国进口达 8,144,029万美元(如表一)。 但与此同时,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不断引发贸易争端和摩擦,据统计,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呢?第一,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继续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

这些产业最终落到了中国大陆,中国向周边经济体紧扣原材料和中间品,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 由此,中国对周边经济体逆差增加,而对美顺差扩大,但同期美对亚洲整体的逆差占其逆差总额的比重并未明显增加。 因此,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美国即使限制自华进口,也难以使传统制造业回流,只能转而从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求替代。 第二,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明显高估。 主要原因在于,原产中国的货物通过其他经济体转口至美国过程中的增加部分被计算为中方顺差,同时,在对美加工贸易出口中,中国企业通常只负责接单生产,不掌控设计、运输、销售等环节,美方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方出口报关价格,进而推高中方顺差。 第三,美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其中包括对华的出口管制。 此点将在下文做详尽阐述。 第四,美国长期逆差与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地位有关。 美元目前仍然面临着既要通过经常项目逆差为世界提供流动性,又要确保美元稳定的两难窘境。 第五,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表明,一国本币升值对调解贸易收支的作用有限。 第六,原产地规则的差异的影响。 由于原产地规则的差异导致许多产品被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增加了中国的顺差数字。 著名经济研究机构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说过,从1994年至2003年中,中国的出口从1210亿美元发展到3654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公司或合资公司贡献了出口增长的65%。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论文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论文题目: 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马超 学生学号:20062010409 专业班级:法学2006级4班 学院名称:法学院 指导老师:李小明 2010年1月12日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 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 哪 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 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失衡;贸易格局;贸易对策 纵观中美双边贸易的历史,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几经起伏和曲折,甚至一度出现过中断,但是由于中美经济具有巨大的互补性和市场容量,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中美贸易关系就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在中美经贸关系开始的初期,中美贸易就已经出现了债务纠纷、质量纠纷等贸易摩擦。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摩擦焦点 1.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中美自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关系虽受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经历了许多波折,但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5.7%,美国是居日本之后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商务部负责亚太政策的副助理亨利·莱文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不仅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还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中增长最迅速的出口市场”。2002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4年中美贸易总额为16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自美进口额为4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0%,中国顺差额为802.7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为487.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创下了中美贸易顺差的新高。 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鞋类、服装和玩具等传统产品,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则是飞机、电站设备、电子和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互补性特征决定,中美发展经贸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利益。 2. 中美贸易摩擦焦点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大国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项卫星 〔内容摘要〕中美建交20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目前影响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最惠国待遇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增长强势国家与竞争强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日趋开放的潜力最大的市场与最大的开放市场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经济贸易关系 中美两国经贸往来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784年“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纽约开往广州的航程;而现代中美经贸关系则始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发表。特别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在中美建交20周年和《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20周年之际,对2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2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 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两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中美经济贸易从此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据中国方面的统计, 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415亿美元,到1998年增至54914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22倍多。在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双边贸易额累计达到3645亿美元(而美方统计显示,双边贸易在20年内增长了35倍)。中国价廉物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弥补了美国市场因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低档消费品停止生产或生产不足造成的需求缺口;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努力则为美国的技术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1979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1996年成为第2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在1980年是美国第24位贸易伙伴,目前已上升为第4大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美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为26581个,协议金额为46218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为21411亿美元。以协议金额排序,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居各国对华投资首位。至于美商对华投资的领域,则涉及中国的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农业、医药、房地 东 北 亚 论 坛1999年 第3期

美国国际贸易逆差的原因、影响与应对措施方案

内容提要美国贸易逆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形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和维持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关键词贸易逆差美国经济 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由来已久,而且,美国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不见收敛。为什么美国会出现持续的巨额贸易逆差?本文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状况和形成原因作如下的分析。 一、美国贸易逆差现状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已持续了30多年。美国在1971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之后,除197 3年、1975年出现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而且逆差额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200 4年全部贸易逆差为617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2003年增加24.4%,占美国 GDP的比重为5.3%。美国早就成为当今世界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那么,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源之于何处呢? 1.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论地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地是太平洋地区,其次是西欧,再次是北美。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中南美洲和石油输出国。论国别,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贸易逆差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是中国、加拿大和日本。 表1 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与国别分布(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和经济分析局。 2.商品结构分析 美国贸易逆差来自于不断扩大的货物贸易逆差。2004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达到6661.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1.7%;服务贸易则是顺差,其顺差额48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在美国的货物贸易中,呈现贸易逆差的最主要的货物有以下几种(见表2)。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应对策略(定稿)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中文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和中美经贸联系的不断加深,中国已取代欧盟和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及第三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并成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与经贸合作并存的却是经贸摩擦,合作越密切也就意味着冲突和摩擦越强烈。就当前矛盾焦点来看,美国屡次以人民币汇率和贸易失衡问题为借口向中国发难施压,使两国之间贸易摩擦日益激烈,受到了各国和各经济体的较大关注。引发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原因,一是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二是两国劳动力的成本差异,三是出于渲染中国威胁论的需要,四是其它政治上的影响。当前,如何应对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促使中美经贸更好的合作与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来减缓贸易摩擦就成了处理中美贸易关系的当务之急。主要从企业以及政府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摩擦产生的原因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分析,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中国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而言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上的些许策略,希望能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中美贸易经贸摩擦策略

目录 引言 (1)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和历史演进 (1)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1)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 (1)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与趋势 (2)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2) (二)中美贸易摩擦趋势 (2) 三、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3) (一)美国产业结构转变的结果 (3) (二)中美劳动力成本差异 (3) (三)中国威胁论在作祟 (3) (四)美国的政治需要加剧贸易摩擦 (4) 四、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4) (一)政府策略 (4) (二)企业策略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7)

中美贸易战之我见

中美贸易战之我见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中美贸易战之我见 光电一班余鑫一 近日,我们全年级前往报告厅听取了关于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的影响,以及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应该采取的态度和行动。主讲人钱老师慷慨陈词,我感慨万千,遂写下此文以表感想。 一、中美贸易战来龙去脉 贸易战(trade war)又称“商战”,指的是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 而就在今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其实在此之前,美国的咄咄逼人态势已有端倪。1月份,特朗普政府就宣布“对进口大型洗衣机和光伏产品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并分别征收最高税率达30%和50%的关税”。一个月后,特朗普政府宣布“对

进口中国的铸铁污水管道配件征收%的反倾销关税”。2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铝箔产品厂商征收反倾销税以及反补贴税。 7月10日,美国政府公布进一步对华加征关税清单,拟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其中包括海产品、农产品、水果、日用品等项目。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声明称拟将加征税率提高至25%。 8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第二批对价值16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8月23日起生效。最终清单包含了2018年6月15日公布的284个关税项目中的279个,包括摩托车、蒸汽轮机等产品,将征收25%关税。 二、贸易战的产生背景和原因 美国贸易市场体量庞大,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的霸主,而中国在入世前后,经济增长势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尤为担忧这个新生的威胁。尽管中美贸易日益密切,但是摩擦接踵而至,并且十分激烈。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寿松教授曾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中国改开之后,成为了世界市场上的一位合格的衬衫制造商,这正是发达国家缺少的产品;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生产了大量新兴电子产品,正好多了一位有力的买家,他们和中国和平往来,贸易互补。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衬衫制造商也慢慢具备了制造新兴产品的能力,而西方国家变得更加依赖他的手工业,因此一场巨大的贸易不平衡由此产生。他们能不吵架吗

中美贸易差异原因

中美贸易差异原因双边贸易差额状况及原因 自1980年开始,中美关于贸易顺差的统计就开始存在差异,但当时中美两国间的贸易量较小,这种差异不明显。自1995年开始,中美贸易量扩大与之对应两国关于贸易顺差的统计差异日见扩大,探讨贸易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中美双方在统计计价方法上的差异 中美贸易顺差规模的统计差异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中美关于贸易差额的统计方法差异。双边贸易统计方法差异的主要表现是中美凉宫之间进出口几家方式不同。中国的出口数据是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惯例一句离岸价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FOB(free on board)价统计的。与大多数国家出口几家不同,没过出口数据是按照船边交货价,也就是FAS(free alongside ship)价统计的,这与国际惯例有别。由于未包含商品装上船的成本,故FAS价的数值小于FOB 价。并且中美两国都是依据到岸价格,也就是CIF价统计进口。这样,由于中美进出口几家基础不同,自然而然会造成双边贸易统计差异。因而就需要把双方进出口数据转化成统一的离岸价计算,这样才能比较中美贸易顺差规模计算上的失衡程度。为此,按照国际通行的转换方法,以FOB价为基础,把美国的以FAS几家的出口值加上1%的成本转换成FOB值。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转换做法,把中美两国的以CIF价计算的进口值扣除10%来得到FOB。为什么要用同一种方法计算进出口数据呢?运营是当贸易数值庞大时,FOB价与CIF价的差异会造成显著的由计价方式不同带来的差异。比如如果以FOB价计算,中国,美国每年对另一方的商品出口为500亿美元。双边贸易笨应该刚好平衡,但现在美国会认为,本国对中国出口是500亿美元,但从中国进口是550亿美元,原因就是后者以CIF价格计算。这使得美国以为自己有50亿美元的逆差。烦过来,中国对美国出口以FOB价计算是500亿美元,但进口以CIF价计算是550亿美元,以致中国也认为自己有50亿美元的逆差。一项本来平衡的贸易,现在变得双方都认为自己有了“逆差”。因此,用不同的基准价格计算进出口会造成一定数额的误差。 当我们按照国际通行的转换方法,以FOB价为基础,办美国的以FAS计价的出口值加上1%的成本转换成FOB值,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转换做法,把美中两国的以CIF 价计算的进出口值扣除10%来得到FOB值,双方哎统计几家方法完全以致情况下计算出的经过修订的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数值增加了,美国队中国的进口额数值减少了,同样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进口额也减少了。这样,经修订后,双边贸易顺差规模的差异有了一定数量的减少。而且从几家方法上明显看出,美方的统计数据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 二~所谓转口亦即香港买家依法取得某批进口商品的所有权后随即售出,运送给第三国家或地区的另一个买家,香港买家将进口商品再出口前,或会略微加工,但不影响商品性质,故不会把香港变成原产地。这种转口使中美双边的贸易统计数据出现差异。美国方面在计算进口时,由于美国海关追查所有进口商品,包括转口商品的原产地来源,美国的进口数据应该已经包括了直接进口和间接进口,无需另加转口。 现实中,中国使用的是目的地原则,往往不统计部分经由香港对美国转口商品。如果这部分转口在中美贸易中微不足道,或可忽略,但现实中刚好相反。香港经济研究中心学者Fung and Lau根据香港贸发局提供的数据研究后发现,以2000年为例,,美国有61亿美元的制成品经由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占美国对中国出口官方数据的37%。同期中国内地有365亿美元的制成品经由香港转口到美国,占中国对美国出口官方数字的70%。如此高的比例,原因在于中国以目的地为原则的统计方法没有统计经香港转口商品的数额,美方资料显示,中国的货物只有20%直接运往美国,其余80%是通过第三方转口到美国的,中方对转口贸易不计入贸易额的统计方法,倒桩中国统计的对美出口普遍低估,而美国由于在进口贸易中统计转口部分,使得美方统计的自华进口普遍高估,这导致中美贸易顺差规模统计数据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得发展,中国和美国贸易增长的速度和幅度都非常迅速。自从中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贸易关系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贸易摩擦越演越烈。贸易赤字、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成为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分析了入世后中美贸易摩擦是趋激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激烈;原因;对策。 一、近两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情况 立案时间涉及产品贸易摩擦后续进展 2010.11 多层实木复 合地板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1年10月1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终裁,只有浙 江裕华实木公司完全褒賜梟所有应诉企业均需支 付不超过5%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而未参加应诉企 业交综含性税率达85.57% 2011.4 钢制轮毂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2年3月19日美国商务部―终裁,认定中国 输美钢制轮毅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如果美国国 际贸易委员会也做出肯定性终裁,美方将据此对 该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2011.4 光学增白剂反倾销2012年3月20日,美囯商务部—终裁,认定反倾销调査中国大陆和台湾输美光学增白剂存在倾销行为,大陆产品的倾销幅度介于63.98% 至109. 95%劣之间

2011.4 镀锌钢丝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2年3月20日,美商务部公布终裁,认定中国 输美镀锌钢丝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为 194%至235%,补贴幅度为19. 06%至223^.27% 2011.5 钢制高压气 瓶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2012年3月,美商务部做出初裁补充裁定,中国涉 案企业关税提萵到24.21% 2011.11 太阳能电池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2012年3月20日,美商务部做出初裁,决定对输美产品征收2.9%至4.73%货的反补贴税 2012.1 应用级风塔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布初 裁,裁定涉案产品的倾销行为和补贴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威胁 2012.3 不锈钢制水 槽反倾销反补贴含 并调査 尚无 20121.3 稀土、钨矿 钼矿美、日、欧盟向世 贸组织争端解决机 构联合提出磋商申 请 尚无 随着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奥巴马政府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的态度越来越强硬。每逢美国总统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各种问题宣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同时,美国政府和国会就中美贸易争端采取各种贸易保护和制裁措施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加。对中国频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充分反映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也反映出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现状。由于中国没有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在应对美国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时,中国企业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近些年来,中国企业为了争取公平贸易的机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惜重金聘请美国的法律工作者向美国的商务部提出自己的法律意见。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收效甚微。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拥有庞大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拖沓的办事效率,给美国以可乘之机。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策略探究.docx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策略探究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头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潜在市场最大与竞争实力最强、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一、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现状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自然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致使30多年来美中贸易持续增长。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美贸易取得了更加快速地发展。中美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成为影响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表1是20XX年中美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及其变化(注:中方角度)。 二、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理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来发展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美贸易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19XX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又在20XX年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根据美国20XX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到了20XX年,我国取代墨西哥成为了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国。现如今,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由此可见,中美双边贸易已经成为两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建交30多年来,无论两国政Z关系上出现风风雨雨,还是美国经济增速放慢,甚至衰退,两国经贸关系一直强劲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之所以不受干扰、持续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经贸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首先,互补性体现在中美两国的要素比例和比较优势不同。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一来,双方均可以获利。同时,H—O理论告诉我们,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决定比较优势的最基本因素。由于两国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倾向和比较利益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以及双方在资源禀赋方面的不同,使中美两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差距非常大。对于中国来说,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而美国有丰富的资本与技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家电和旅行箱包等,这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结构,而从美国进口的主要是飞机、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也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结构。同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不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竞争性的,贸易的性质更多的是满足双方当地市场的供应不足。其次,互利性体现在,美国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可以腾出资金和劳动力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技术工业和服务行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进口廉价的中国商品有利于美国的消费者,还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在增加就业方面,双边贸易直接或间接为美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贸易战的看法 一、美国贸易战回顾 当今世界,中、欧、美、日、俄形成了世界上5大力量中心。而美国在历史上与其他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贸易冲突。 1.1 二战后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的小型省油轿车迅速占领美国市场。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此相反,美国的大汽车公司经营业绩直线下降。于是美国针对日本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投资及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决定通过贸易战来抑制日本出口,进而降低其经济竞争。这使日本与美国等国家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随后美国对日本展开贸易、金融、汇率等多维打击,日本的贸易顺差与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之后,日本虽通过国际并购与境外投资刺激了经济,且国际资本受日元持续强劲升值预期的吸引进入日本的股市与房地产,但日本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国内的股市、房市很快呈现泡沫化,且日趋严重。而同期日本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境外投资、国内房地产与金融市场泡沫化的重大风险,以致在泡沫自然破裂后,日本房市与股市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持续下行,日本经济遂陷入长期低迷,迎来了“失去的20 年”。 1.2 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欧共体成立后,规定了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建立了共同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建立了共同农业基金,同时,还主动调节农产品市场,对

出口进行补贴并进行技术革新等。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提升了西欧各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使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及农产品产量获得大幅度提升,西欧各国也逐渐从农业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这显然对美国的农业市场构成了威胁。于是美国开始针对欧共体内部的调节手段进行批评,认为欧共体在农产品领域的高额关税行为属于“贸易保护”,并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但并未能阻挡欧共体继续提升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随着欧共体农产品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并影响到美国的出口市场,美国对欧共体的指责也从征收高额关税等“贸易保护行为”转为出口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上。 在钢铁领域,美国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等七家钢铁企业以联邦德国等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接受政府补贴,并以低于成本以下的价格向美国倾销钢材为由,在1982 年1 月中上旬,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针对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诉讼。之后美欧在钢铁领域的贸易战显着升级。2001 年 6 月,全球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国内钢铁厂商经营困难。于是,在行业协会要求下,美国针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品出口可能给美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从而涉嫌违反“201 条款”进行了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最终的调查结果确认上述国家钢铁出口违反了“201 条款”。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报告后,布什总统裁定,自2002 年3月20 日开始,对大多数种类钢材进口征收为期3 年,最高达30% 的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额,同时实行钢材进口许可制度。受此影响,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出口量大减。 1.3 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俄罗斯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转为争霸,美苏贸易在此期间充当了美苏关系的“指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