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入门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入门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入门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会计:用于决策的信息

会计信息:达到目的之手段

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会计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之手段。会计信息的最终产品是决策。无论决策者是所有者、管理层、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工会或是与企业财务业绩相关的其他许多团体,其决策都会因为使用会计信息而得到加强。

由于会计被广泛用来反映各种商业活动,所以会计有时被称为商业语言。成本、价格、销售量、利润及投资报酬率都是会计计量指标。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和其他企业财务利益相关者,如果想要了解和沟通企业情况,就需要清晰把握会计术语和概念。

会计信息的类型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这三个术语通常被用来描述企业界广泛使用的三种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指的是那些反映某个经济主体(组织或个人)财务资源、责任和经营活动的信息。会计人员用“财务状况”这一术语来描述经营主体在某个时点的财务资源和责任,用“经营成果”这一术语来描述经营主体一年内的财务活动。

财务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决定如何安排稀缺的投资资源。这些决定对社会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决定了哪些公司和行业可获得增长所需的财务资源。经理者也常常使用财务会计信息,此外,这些信息也被用于所得税纳税申报。事实上,财务会计信息可用于多种目的,因此常被称为“一般用途”会计信息。

【例】财务会计的主要作用是()

A、仅记收入与费用

B、仅记现金收付

C、仅记债券与债务

D、提供财务资讯给有关人员作决策参考

【答案】D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的目的就是形成并解释专门用来帮助管理层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借助这信息,管理人员就可以制定公司的总体目标,评价部门和个人业绩,决定是否引入新的生产线,并作出各种类型的管理决策。

税务会计

编制纳税申报表是会计中专门的领域。不做重点介绍。

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包括被组织用于形成会计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决策制定者的人员、程序、设备和记录。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对于不同的组织差别很大。对于小企业,会计系统可能只包括收银机、支票簿以及每年一次与纳税申报人员的会面;对于大企业,会计系统包括计算机、训练有素的人员以及会影响各个部门日常经营的会计报告。不管怎样,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相同:尽可能有效的满足组织对信息的需求。

影响会计系统结构的因素主要有:(1)公司对会计信息的需求(2)系统运作所能获得的资源。

确定信息需求

公司形成的会计信息种类因以下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组织的规模、是否为公众公司、管理层对信息的需求等。对有些类型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可能是由于法律规定的。这些报表必须提交证券交易委员会并向股东公布,同时要便于公众获取。其他类型会计信息则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提供

会计系统的基本功能

会计系统具有以下的基本职能:(1)解释并记录企业交易的影响;(2)对类

似交易的影响进行归类,从而形成对管理层有用并可用于会计报告的各项总计和小计;(3)汇总并向决策者沟通会计系统所包含的信息。

会计系统的差异主要起因于实现这些职能的方式、频率和速度。

【例】会计系统的目标不包括:

A、解释和记录经济业务的影响

B、对交易的影响进行分类以便报告的编制

C、总结并向决策制定者传递信息

D、指定企业可以从事的具体经济业务类型

【答案】D

内部控制要素

在开发会计系统时,组织也必须重视强大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组织财务报告可靠、符合法律法规并确保报告编制有效并且合理而设计的。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都对内部控制建设和监控有责任。

组织的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所有要素的基础,为组织设定了基调。影响公司控制环境的因素包括:(1)公司员工的正直性、道德观及能力;(2)管理层的哲学环绕经营风格;(3)管理层关于权力与责任的分配;(4)员工雇用和培训程序;(5)董事会的监督。由于虚假财务报告通常来自无效的控制环境,因此控制环境特别重要。

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分析和管理那些威胁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

控制活动是管理层针对风险评估过程所识别的风险而设置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包括批准、授权、验证、协调、复核经营业绩、保障资产安全和职责分离。信息与沟通包括开发信息系统以捕捉和沟通企业经营所需的与经营、财务和法规遵循有关的信息。有效信息系统既可获得内部信息也可获得外部信息。而且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促进信息在组织内自上而下(从管理层到员工)、自下而上(从员工到管理层)和横向流动。员工必须收到高层管理者重视内部控制的消息,并且必须理解自己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人的角色。

所有内部系统均需接受监督。监督能使公司对一段时间内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监督一般通过持续的管理、监控活动和定期单独评估内部控制来实现,绝大多数大型组织强调内部审计职能,内审活动就是对内部控制的单独评估。

财务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财务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指那些对报告企业拥有当前或潜在财务利益但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个人和企业。财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包括:所有者、供应商、债权人、客户、潜在投资者、商业协会、工会、公众、政府机构。

【例】下列哪项不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A、债权人

B、员工

C、分店经理

D、首席执行官

【答案】B

对外财务报告的目的

会计职业界已经明确了对外财务报告的某些目标,以指导如何改善和提高向外部决策者报告的信息。

第一个目标是最为一般性的目标:提供用于制定投资和信贷决策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对外财务报告关注的重点使用者。

第二个目标比第一个目标更具体:提供用于评估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最关心他们在未来能够获得的现金流量。因此,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供能够进行这种分析的通用信息。

对外财务报告最具体的目标是提供关于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资源与要求求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企业的资源常被称为资产,对那些资源的主要要求权来自债权人和所有者,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公司是否能够进行未来现金支付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

检查和分析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一般而言,财务报表披露的仅仅是公司认为真实的情况。在会计师编制财务报表时,他们用财务术语描述他们认为公允反映了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些属性。

编制时期短于一年的财务报表被称为中期财务报表。

主要的财务报表包括:

(1)财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应的是公司特定日期的财务状态。

(2)利润表。。利润表反应的是公司在某一个时期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和结果。(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公司在某个时期里现金活动的具体情况。

三大财务报表的名称就是对报表内容的描述。

对外报告信息的特点

为了最大化信息的有用性,报告给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报告企业之其他外补人猿的财务信息应具有可理解的某些特征。

1、财务报告:一种手段

财务信息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目的。提供财务信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外部人员的决策质量。财务报表本身仅是达到此目的的一种手段。

2、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比较

财务报告比财务报表范围更广。换言之,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所包括全部信息的一个子集。

3、历史性特征

对外报告的财务信息本质上大多属于历史信息,是对过去的回顾,报告的是已经发生的事项和交易结果。历史信息对评价未来非常有用,但信息本身是关于过去而不是未来的额。

4、计量具有近似性而非精确性

对外报告财务信息表面上看似高度精确,但实际上很多信息都是基于过去和未来所必须进行的评估、判断和假设。

5、通用目的假设

假设通过提供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的信息,我们同时也满足了其他人员的信息需求。如果企业能对每一个潜在外部使用者分别编制不同信息,那么企业就能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不过,这种方法往往不显示。相反,企业多倾向于编制对绝大多数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这种信息被称为通用信息。

6、通过解释可增加有用性

会计职业界认为,对外报告信息的价值因有了管理层的解释而得到提升。这些非量化信息通常有助于解释所列示的财务数据。正因为如此,包括财务报表在内的财务信息往往带有很多附注及其他解释,用来帮助说明和解释数字信息。

管理会计信息

企业雇用的内部决策制定者通常被称为管理层。管理层提供的内部会计信息既包括内部专用的信息,也可以提供给外部的决策者共享。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发布者都是内部决策者,但信息的接收方是外部决策者。

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使用者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副总裁,业务部门经理,分厂经理,商店经理和生产线主管。

图典型组织结构见图

该图是典型的简明组织图。在图中可以发现不同员工所形成和使用的信息差异很大。所有企业都遵循与其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有关的规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并保护企业的资产。不过对于内部报告的类型以及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并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员工决策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会计信息呈现多样化特征。

例题:企业员工为会计信息:

A.外部使用者 B.内部使用者 C.外部或内部使用者 D.制定使用者

答案:C

管理会计信息的目标

简单来说,管理会计的目标包括帮助实现既定目标和使命以及评价和奖励决策业绩。对于前者来说,公司常常利用内部会计信息系统定期编制并发布各种报告,一些属于常规报告,另一些则属于专门性的报告,使其能够提供实现目标和使命的有效信息。对于后者来说,公司为了激励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会利用会计系统将一个期间的计划或预算与实际结果比较从而揭示该部分预算的员工的业绩,并且设置相应的奖励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的特征

1. 及时的重要性

为了对当前经营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及时性。许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要求及时获取信息。针对这一需求,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计算机数据库从而与行业协会的外部预测,供应商,购买者及委托人相联系以快速获取信息。

另外,公司还可以利用及时信息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避免在某个过程或作业中因为失控而遭受巨大的损失。

2. 决策者的身份

用于监控和控制过程的信息必须提供给有权力纠正问题的决策者。对于残次品的问题和返工信息,向拥有设备及工作相关活动决策权的团队成员报告显然比向一线工人报告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团队成员能够控制引起问题的过程并且向一级工人制定相应的修正工序,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3. 面向未来

尽管与财务会计信息一样,有些管理会计信息本质上是具有历史性,但创造和形成这些信息的目的是影响未来。其目标是促使管理人员制定对企业最有利,与企业目的,目标和使命相一致的未来决策。

4. 效率与效度衡量指标

通过比较企业与竞争者的资源投入与产出效度和效率的衡量指标,就可以评价管理人员完成组织使命的效果。管理会计系统以货币作为通用单位来进行此类比较。

5. 管理会计信息:一种手段

与财务会计信息一样,管理会计信息也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但其本身不是目的。其最终目标是设计并运用可帮助管理人员实现企业目的和目标的会计系统。

【例】内部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以下各项,除了:

A.及时的重要性

B.决策者的身份

C.面向未来

D.一种准则

答案:D

会计信息的公允性

公允性一次包含以下含义:全面,完整,无损,健全,诚实和可靠。会计信息必须具备这些特征,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依赖它进行重要财务决策的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的公允性通过三种主要途径得到强化。1. 某些制度特征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公允性。这些特征包括编制会计信息的标准,内部控制结构以及财务报表审计。2. 一些职业会计组织对增加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具有独特作用。3. 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专业会计人员的个人胜任能力,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会计职业的这三个要素合力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相信这些信息公正地表示了它要表示的内容。

制度特征

1. 编制会计信息的标准

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传递的会计信息必须遵循某种信息编制

者和使用者都能理解的标准。这些标准被称为公认会计准则。这些原则为确定财务报表中应包括哪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编制和列示提供了通用的框架。公认会计原则包括众多计量和列示原则,也包括职业会计师编制会计信息和报告时所使用的具体规则。

会计原则在不同国会有所不同。“公认会计准则”指的是美国使用的会计概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目前正试图建立可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更广泛统一的会计准则,从而便于跨国商业活动。

2. 证券交易委员会

证券交易委员会是一个政府机构,拥有为公众持股公司制定会计原则和财务报告要求的法定权力。会计原则由民间制定,一经证券交易委员会采用就被赋予了法律权力。

为了确保新会计准则被广泛接受,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需要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支持。因此,这两个组织紧密合作开发新的会计准则。证券交易委员会还对公众持股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确保这些报表符合报告要求。另外,证券交易委员会强制各公司遵循主要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公认会计准则。

3.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公认会计准则最权威的来源就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规则制定团体,由来自会计职业界,工商业,财务报告使用者和会计教育界的七位成员组成。有一个顾问委员会和众多研究人员为这些成员提供支持。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了会计准则汇编中现在和以前所有的准则,并且定期发布抠脚准则汇编更新,汇编代表了公认会计准则的官方解释。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完成了描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项目。这一概念框架阐明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以下几方面的观点:财务报告的目的;会计信息应具备的特征;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确定财务报表应包括哪些信息的标准;与财务报表金额相关的计价概念。概念框架的主要目的是向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供制定新会计准则的指南,它已作为会计准则汇编的更新而发行。

4.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协调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都在要求使用或计划在未来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准则。最重要的是,对于在美国证券市场跨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认可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准则来编制财务报表,同时还允许美国公司使用公认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之一来编制财务报表。

5. 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是准政府机构,负责监督公众会计职业。

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在监督会计职业方面权力广泛。任何会计师事务所希望设计哪些在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等级的公众公司。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制定有关上市公司审计的审计准则,而之前该准则由会计职业界制定。委员会也会检查公正会计师事务所设计的质量。

6. 财务报表的审计

外部人员靠什么确保管理层所发布的财务报表全面而可靠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在多数情况下,这种保证是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来保证的。审计师事财务报告方面的专家,并且独立于发布财务报表的公司。

审计是通过调查公司财务报表来确定这些报表的公允性。会计师和审计师用“公允”一词描述报表是否可靠和完整,是否遵循公认会计准则而没有误导。

在审计财务报表时,公认会计准则是判断财务报表的标准。为了使审计师得出财务报表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论,该报表必须在所有重要方面遵循公认会计准则。

7. 立法

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利斯法案》。该法案的重要条款

之一就是建立公认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另一重要条款是禁止审计师给审计客户提供许多非审计服务,其理由在于担心审计师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依赖的财务报表出具意见时,非审计服务会干扰审计师的客观性。《萨班斯—奥克利斯法案》也加强了公司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监管外部审计师的责任,要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负责保证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例】会计信息的公允性的制度特征包括以下各项,除了:

A.证券交易委员会

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C.立法

D.美国会计学会

答案:D

职业组织

1.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团体。它的使命是向成员提供资源,信息和领导,以使他们能以最专业的方式提供有利于公众,雇主和客户的价值服务。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会计研究,并在制定和解释公认会计准则和过程中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密切合作。事实上,在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准则前,会计原则的制定主要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私营公司的审计准则,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接受其中大部分准则作为公众公司的审计准则。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发布了其他职业服务的执行标准。

2. 管理会计师协会

管理会计师协会的使命是通过教育,与企业界合作及认证,向成员提供个人和职业发展机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被财务界公认为是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概念和道德行为颇有影响的一个值得尊重的尊重。管理会计师协会资助成员参加大量教育活动,还开展了管理会计师的认证项目。

3. 内部审计师协会

内部审计师协会是致力于推动和发展内部审计实务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性职

业协会。该协会通过注册内部审计师项目以及举办前沿性的会计和研讨会来提供职业发展;通过内部审计师协会研究基金会对趋势,最佳实务和其他内部审计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提供指导;还提供该领域几乎所有专业方面的教育产品。内部审计师协会还提供审计专业性服务,特定行业的审计项目及质量保证审核和基准测试服务。

4. 美国会计学会

美国会计学学会的成员主要由会计教育者组成。美国会计学会的使命包括推进会计教育和研究并对会计实务产生影响。美国会计学会很多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提高会计教授的素质以改善会计教育,以及通过研究和出版推进会计界知识的发展。美国会计学会对会计信息公允性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它通过会计教师影响了很多在大学学习会计之后成为职业会计师的学生。

5. 反虚假财务报告赞助组织委员会

反虚假财务报告赞助组织委员会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旨在通过商业道德,有效的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来改善财务报告质量。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赞助组织委员会研究了造成虚假财务报告的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财务报告,审计和会计教育的建议。

反虚假财务报告赞助组织委员会以开放评价内部控制的标准而著称。《萨班斯—奥克利斯法案》实施后,公众公司现在需要每年评估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由审计师分开报告关于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

【例】会计信息的公允性的职业组织包括以下各项,除了:

A.证券交易委员会

B.内部审计师协会

C.管理会计师协会

D.美国会计学

答案:A

胜任能力,判断和道德行为

对所有公众职业而言,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要求能胜任的实务人员运用职业判

断并遵循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解决问题。判断总存在出差错的风险。判断中德有些失误是由财务信息编制者或使用该信息的决策者的粗心和经验不足导致的;有些错误的发生时由于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最终结果与编制信息时的预期不同而导致的。

如果要公众信任职业会计师的判断,这些会计师首先必须表明他们具有的胜任能力。会计职业界和各州政府都采取了措施向公众确保注册会计师(CPA)具有技术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由各州颁发执照,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行,完成150个课时的大学会计专业教育并通过严格的考试,而且具有会计经验。

管理会计师并不要求像注册会计师那样取得执照,但可自愿获得管理会计证书(CMA)和内部审计证书(CIA)以证明其专业胜任能力。

对道德行为的预期对其他会计师也很重要。正如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师有一套规范,管理会计师协会也有指导管理会计师的一套规范。

会计师的内部和外部使用者都承认信息的可靠性受会计人员胜任能力,职业判断和道德标准的影响。

会计职业

会计师预其他职业的成员一样倾向于在特定领域提供服务。会计职业机会主要存在于四个领域:公共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会计,会计教育。

公共会计

公共会计师的工作主要包括审计财务报表,所得税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领域已大大超出了税务筹划和会计事务;注册会计师就各类问题向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如国际兼并,生产过程以及新产品引进。因为几乎每项企业决策都需要财务方面的考虑,所以注册会计师常常为管理层提供帮助。

管理会计

不同于为许多客户服务的公共会计师,管理会计师为企业工作。管理会计师开发和解释专门用于满足各种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

组织的主要会计负责人通常被称为总会计师或主计长。总会计师或主计长属

于负责企业运营,设定企业目标并且监督目标完成的高级管理层团队成员。

管理会计师还负责公司会计系统的运行,包括记录业务,编制财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表及其他会计报告。管理会计师责任广泛,产生了很多专业领域,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财务预测,成本会计和内部审计。

政府会计

1. 审计总署:负责审计政府

审计总署对许多联邦政府机构以及一些与政府有业务往来的私营组织进行

审计。审计总署直接向国会报告审计结果,通常再由国会向公众披露这些结果。

审计总署的调查目的可能是评价某一主体的运行效率或确定向政府报告的

会计信息的公允性。

2. 美国国税局:负责审计所得税申报表

另一个进行大量审计工作的政府机构是美国国税局。负责处理每年由个人和企业组织报送的千百万份所得税申报表,并经常进行审计工作以核实这些申报表中的数据。

3.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监察财务报告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公认会计准则。每年大量的公众持股必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保送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公司的财务报表在任何方面有缺陷,它就会进行调查。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该公司违反了联邦证券法,就会对该报告主体和负责人提起法律诉讼。

会计教育

会计教育工作提供的机会有:教学,研究,咨询以及有极大的个人技能发展自由。会计教育者在很多方面对会计职业做出了贡献。首先当然是有效的教学;其次是发表重要的研究成果;再次是带动优秀的学生从事会计工作。

簿记

簿记是指会计的文书工作—记录常规交易并逐日记账。如今这些工作主要由计算机和熟练的文书人员完成。

职业会计师更多的工作时进行会计信息的解释和使用,而不是实际生成。他们的工作包括评价运行效率解决复杂的财务报告问题,预测未来经营成果,审计,税务筹划及设计有效率的会计系统。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会计是商业语言,不懂会计信息去运作企业好比不懂规则去参加体育比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通常从事销售,所以理解收入确认原则和美国证券法下公众公司的义务必不可少。缺乏这方面知识使得许多营销,销售主管牵扯进错误确认收入的案件。

伦理,欺诈与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包括公司结构和监督公司事务的程序,其中包括董事会监督高层管理人员的行动,以确保公司的经营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例】会计职业机会主要存在于四个领域,除了:

A.公共会计

B.管理会计

C.政府会计

D.财务会计

答案:D

课后习题

选择题

1.对会计的理解,正确的事

A.一种标准 B. 面向未来 C.一种目的 D.达到目的的手段

答案:D

2.会计系统的目标是下列哪个选项

A.解释和记录经济业务的影响 B.用于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的信息

C.以未来为导向 D. 以上全部

答案:A

3.下面哪项是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A.投资者 B.工会 C.公众 D.首席执行官

答案:D

4.下面哪项是外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A.首席执行官 B.首席财务官 C.分店经理 D.工会

答案:D

5.下面哪项是确保会计信息公允性的重要因素

A.制度因素,如编制信息的标准

B. 职业组织,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C. 会计师个人的胜任能力,判断和道德行为

D. 以上全部

答案:D

简答题

1.简述会计系统的基本职能

2.简述财务报告的目标

3.简述对外报告信息的特征

4.简述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5.简述内部会计信息的特征

6.审计的定义是什么,它对会计信息公允性的作用

7.简述会计职业机会存在的四个领域

4.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使用者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

副总裁(分别负责信息服务,人力资源,伦理等),业务部门经理,分厂经理,商店经理和生产线主管。

5. 内部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及时的重要性;决策者的身份;面向未来;

效率与效度衡量指标;管理会计信息:一种手段。

6. 审计是通过调查公司财务报表来确定这些报表的公允性。会计师和审计

师用“公允”一次来描述报表是否可靠和完整,是否遵循公认会计准则且没有误导。

7. 会计职业机会主要存在于四个领域:公共会计,管理会计,政府会计和会计教育。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 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1.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 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 (1)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 (2)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 (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4)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2.现代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 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 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发展 1.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 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会计的只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1.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 1.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 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重点) 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页) 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 2)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点

1 运用弹性理论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2 (1) 等产量线的含义,[没有] 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2 ) 等产量线的特征 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3.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 第一,因为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有利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市场上的产品是无差异的,所以厂商无需做广告,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得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第二,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能根据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生产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4.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5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 知识——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 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 物品。特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 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 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 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 产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 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 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 资源也是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 产量(产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 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详细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 、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

2016北师行管考研唐任伍《经济学原理》核心讲义,

第1章导论 本章节包括4个大知识点,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其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而后分析教材的例题知道怎么去掌握重要知识点,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1.1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1】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 科学。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组织的这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 【知识点2】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名师注:相当重要) 市场机制的运行基础: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得同样简单明了,他把价格在经济的作用简要归 纳为: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作者观点: 1.市场价格能传递信息。从消费的角度而言,市场价格提供了重要信息从生产的角度说,市场价格提供了消费者对每种商品评价的最新信息。市场价格也为生产过程中豺资源 或要素的使用提供重要信息。 2.市场价格能协调人们的行为。 3.市场价格能提供有效激励。 4.市场价格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总之,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通过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调节,最终会使需求与供给相等。当需求等于供给时,消费者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生产者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价格机制分配于各种用途,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 化得以实现,这种配置就是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又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意大利经济学维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提出来的,用来评价资源使用和配置是否有效率,是资源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得典籍就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得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就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与各单位活动得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得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得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得核算与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得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得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得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就是会计得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得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就是价值增值运动,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与控制得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已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与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第一讲导论 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 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练习题 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 A )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 A.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保护产权 B.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 C.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 D.以上全对 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 (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 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 需求定理 ②收入(income) -- 正常物品(normal good) --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 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 complements ) PA↑→ QA↓→ QB↓ -替代品( substitutes ) PA↓→ QA↑→ QB↓ ④爱好(偏好)( preference )。⑤预 期(预测)( expectation )。

基础会计学重点

1.会计的两大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 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13、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帐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原始凭证分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经济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归类和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登记帐簿的直接依据。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

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4)经济业务所涉及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5)经济业务的金额;(6)凭证的类别和编号;(7)过账的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或其他资料的张数;(9)凭证应具备的签字与盖章。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是:依据正确;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填制及时。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活动或宏观经济现象为考察对象。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差异和联系。 答:差异: ①表现在研究对象上不同;②表现在研究的变量不同;③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 联系: ①首先,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离开了微观分析这一基础,宏观分析 将成为空中阁楼;; ②其次,从根本目标上看,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也是一致的; ③再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虽然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④最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基本分析方法上也存在一致性。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与方法 3、在宏观经济学中,考察经济总量的各种指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 4、GDP核算的方法。 答:对于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的核算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得到:①产品法,即计算已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②支出法,即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者的总支出额;③收入法,即计算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所有收入。 5、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划分问题。 答:最终产品和劳务是指作为整个生产过程的最终结果而进入人们的消费或使用领域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与劳务则是指已经生产出来,但在同期中就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中被用掉的产品和劳务。(注意:在GDP的核算中,资本品和存货投资都视为最终产品) 6、净利息是指个人从商业和国外渠道得到的利息收入减去为借款所支付的利息。 7、名义GDP与实际GDP。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以现期市场价格计量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称为名义GDP;以在一个特定的基年或基期盛行的市场价格计量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称为实际GDP。名义GDP=实际GDP×物价指数;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 8、价格指数。 答:对于一个特定的商品和劳务组合,相对于一个特定的基期,计算其报告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即为价格指数。现期价格指数是现期某些物品的价值与基期同样物品的价值的比率,并乘以100%。价格指数主要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注意: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100%)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均衡 9、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答:两部门经济是指只有厂商和居民的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为:AD=AS或者C+I=C+S(AD代表总需求,AS代表总供给,C代表消费,S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

会计学基础知识

会计学基础知识 一、总论 (一)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一系列专门的方法,连续、系统、完整、综合地对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从会计的对象、职能和特点入手,可以更清晰理解会计的涵义: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的主体是企业、事业、行政等单位,该主体决定了会计工作仅在该单位范围之内而不是之外。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的记帐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身。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并且该活动能够用货币表现出来。 5、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 6、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微观上,是某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上,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 (二)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1、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只有核算反映的真实情况,监督才有可靠的资料;监督是核算的继续,只有做到严格的监督,才能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 料。 核算:各种经济活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监督: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2、会计的特点 (1)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也是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2)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 (三)会计的对象 1、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宏观上: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微观 上:会计对象是一个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2、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按经济特征划分的基本项目。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要素可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整理

23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 〃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 〃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 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 GNP –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 〃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NNP –间接的企业税+ 企业补贴 〃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国民收入–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 公司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的支付+ 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 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 三、GDP组成部分 〃GDP =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净出口= C + I + G + NX = Y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四、真实GDP与名义GDP

期末会计学基础重点

期末会计学基础重点

————————————————————————————————作者: ————————————————————————————————日期:

会计学基础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含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本质属性: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基本目标:为国家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其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必需的信息。 一些小知识:会计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700年的西周; 唐宋时期产生并完善了十分科学的结算方法。 月计岁会:零星算之危计,总合算之为会;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是世界上第一部介绍论述会计复式记账法的著作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 会计监督: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的基本目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方式向有关各方面提供有益的会计信息,以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目标:1.向财务报告是由者提供会计信息2.反映企业管理层收托责任履行情况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基本形式(计量处度有三类:书屋亮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 2.连续、系统和完整地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反馈,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提供反映未来经济活动的数据与资料,也是现代会计的另一特征。) 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是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可被概括地表述为价值运动; 会计要素: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经济业务所形成的、现在拥有的或能加以控制的、并可 期望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资源(加粗的即为资产的特征) 资产分类:1)流动资产: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便现货耗用的资产。 如:库存现金,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 2)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资产的确认:1.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过去的经纪业务所引起;是一种承诺的义务;代表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负债的分类:1)流动负债:指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应偿还的债务。 例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 2)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例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负债的确认: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05-13 10:32:59 10570 仁和会计小编整理了最新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