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微压舱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本公司所有生产医用空气微压舱的产品型号及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规格型号金属材料制舱体压力

《0.08Mpa 非金属材料制舱体压力

《0.03Mpa

WY-01 WYM-01 WYNM-01

1.2产品型号编写规则

本公司微压舱产品的型号由3部分组成,其中;大写汉语字母“WY”表示“微压”之意,左起第一组阿拉伯数字表示保健人数,第二组阿拉伯数字表示规格系列。

2、性能指标

2.1.1 本标准规定了由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压介质为空气、最高工作压力不大于0.08MPa的微压舱。

2.1.2 本标准规定了微压舱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1.3 在个人保健方面主要为全身皮肤细胞补氧,修复受损细胞,延缓老化、对抗衰老,舒缓压力、改善亚健康状态等功能。

2.1.4 产品结构组成和分类

2.1.4.1 微压舱主要由舱体和供排气系统、供氧系统、空调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2.1.4.2 微压舱按舱体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不同分为:金属材料制和非金属材料制微压舱,规格型号见表1。

2.2 舱体

舱体主要由壳体、舱门、观察窗、安全阀等组成。

2.2.1 壳体

2.2.2 金属材料制壳体结构的设计、制造、检验应符合NB/T 47003《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的有关规定。

2.2.3 非金属材料壳体结构的设计以型式试验的结果来作为选材依据。

2.3 舱门

2.3.1矩形门的透光宽度应不小于600mm。

2.3.2 舱门配有电动或气动锁紧装置应配置手动解锁(或手动泄压阀门)机构。

2.4 观察窗

2.4.1 舱体应设置透明观察窗,数量不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满足舱外人员可

以观察到舱内人员的治疗及保健状态。

2.4.2 观察窗的透明材料应选用浇铸型有机玻璃板材,并应符合GB/T 7134中

合格品的要求。

2.5 安全阀

2.5.1 微压舱应设置至少1只弹簧式安全阀。舱室安全阀的排放能力的计算和

安装要求,应符合应符合《容规》第七章的有关规定。(钢制焊接常压容器中没

有找到关于安全阀的计算及安装要求)

2.5.2 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应符合GB/T 12243 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中第五章

的规定。

2.5.3 舱内装饰隔层、地板的构架应选用 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

防火规范》中规定的B级材料。(是否改写参考标准中红颜色的三种标准,待定)

2.5.4 微压舱舱室的气密性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试验部位试验压力/MPa 泄漏率/%/h

0.05 ≤15

舱室气密性

舱室最高工作压力≤5.0 注:外开门的舱室气密性仅做舱室最高工作压力的试验。

2.6 微压舱出入口处应在显著位置标注“严禁烟火”等的醒目标记。

2.7 供、排气系统

2.7.1 微压舱供气系统的空压机应选用无油润滑空压机。

2.7.2 空压机的进气口应避开各种污染源。供气系统应设置空气过滤器。

2.7.3 舱内外均应设置机械式快速开启的应急排气阀,并配以红色警示标记和

标示应急排气阀手柄开、关方向的标记。应急卸压时间不大于2分钟。

2.7.4 舱内进气口与排气口应有效隔离,避免气体短路;舱内进气口应设有消

音器,舱内供气时的噪声应不大于65dB(A)。

2.7.5 控制面板上应配置舱内压力数值显示,精度不低于5‰(0.4级)。

2.8 供氧系统

2.8.1 供氧系统采用微型分离式分子筛制氧系统。制氧系统输出的氧气浓度不

低于70%;流量不低于3升/分钟。

2.8.2 供氧系统的管路采用无毒抗氧化的PU软管、紫铜材质,软管材料宜选用

聚氨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橡胶。

2.8.3 舱内氧浓度值应不大于30%。

2.8.4 在控制面板上配置舱内氧气浓度检测装置,当舱内氧气浓度越限时,能

动态调节舱内氧气浓度。

2.9 空调系统

2.9.1.1 微压舱舱室应在控制台下方配置舱内温度监视仪表。

2.9.1.2 微压舱应设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部分应安装在控制台上。空调系统的电机应设置在舱外。

2.9.2.1 电气系统

2.9.2.2 微压舱照明应采用冷光源照明。

2.9.2.3 控制台与舱配置对讲通讯系统和应急呼叫装置。在控制台上应设置声光信号发生装置,在按动舱内按钮时应持续发出声报警信号,声信号应只能由操作人员在控制台上切断。

2.9.2.4 微压舱应配置带有过放电保护的应急电源装置,当正常供电网络中断时,该电源能自动投入使用,保持应急呼叫、应急照明、对讲通讯和测氧仪的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30min。

2.9.2.5 微压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在舱体和接地装置的连接处应附有接地符号标记“〨”。

2.9.2.6 微压舱的电源输入端与舱体之间应能承受50Hz、1500 V正弦波试验电压,历时1 min无闪络和击穿现象。

2.9.2.7 微压舱设备的对地漏电电流在正常状态下应不大于5 mA,在单一故障状态下应不大于10mA。

5.6.7 不用电源软电缆或软电线的微压舱,其保护接地端子和为保护目的而与该点相连接的任何其他部分之间的阻抗,应不大于0.1Ω。

使用电源软电缆或软电线的微压舱,其网电源插头的保护接地脚和为保护目的而与该点相连接的任何其他部分之间的阻抗,应不大于0.2Ω。

5.6.8 微压舱进舱电压不高于24 V。

微压舱进舱导线不得有中间接头,导线应敷于金属保护套管内,管口处设防磨塞。舱内导线与舱内电器的接点应焊接并裹以绝缘材料。

3.检验方法

3.1.1壳体

检查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的有关证明材料,其结果应符合的规定。

3.1.3 舱门尺寸

用通用量具测量舱门尺寸,其结果应符合5.2.2.1的规定。

3.1.4 手动解锁装置开门的时间

用秒表记录手动开门的时间,应符合5.2.2.2的规定。

3.1.5 观察窗的检查

3.1.6 观察窗数量

统计观察窗的数量及位置,应符合5.2.3.1的规定。

3.1.7 透光材料

检查透光材料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在自然光充足的室内,距透光材料300mm~400mm处,用目视法检验。银纹检验可借助放大倍数≥5的放大镜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2.3.2的规定。

3.1.8 安全阀检查

3.1.9 舱室安全阀的设置

检查舱室安全阀的设置和安装,应符合5.2.4.1的规定。

3.2 配套压力容器安全阀性能试验

检查厂方提供的安全阀质量证明书和校验证。应符合5.2.4.2的规定。3.2.1 微压舱舱室及管路的气密性检验

6.6.1 舱室气密性检验

关闭舱门,以0.01MPa/min 的速率向舱内输入压缩空气,使舱压升至0.05MPa 及舱室最高工作压力,分别关闭供气阀1h,其泄漏率应符合5.2.7表2的规定。6.7 醒目标记的检查

检查微压舱出入口处的安全提示标记,应符合5.2.7的规定。

6.8 空压机配置

检查供气系统空压机的配置情况,配置情况应符合5.3.1的规定。

6.9 空气净化

检查供气系统的净化措施,应符合5.3.2的要求。

6.10 急卸压时间的检验

使舱压升至最高工作压力,打开舱外应急排气阀及其他排气阀,记录舱压从最高工作压力降至0.01MPa的时间,其结果应符合5.3.3的规定。

6.11 舱内供气噪声测试

6.11.1 声级计及测试点的要求

选用精度不低于Ⅱ级的声级计。测试微压舱时,声级计放置在座椅的头部位置上。

6.11.2 测试方法

关闭舱门,调整进气阀,使舱内压力慢慢上升,当舱压由0.02MPa升至0.03MPa过程中,按6.11.1规定的噪声测试点测出噪声值应符合5.3.4的规定。

6.11 压力显示数值的检查

检验控制面板配置的压力表,其结果应符合5.3.5的规定。

6.12 制氧系统组成的检查

检查制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应符合5.4.1的规定。

6.13 供氧管路的材料检查

检查供氧管路的材质证明,应符合5.4.2的规定。

6.14 供氧系统显示数值的检查

检查供氧系统在设备箱控制面板上的氧气浓度及供氧流量数值显示,其显示位置应符合5.4.3的规定。

6.15 舱内供氧装置检查

检查舱内供氧装置的配置,应符合5.4.4的规定。

6.16 舱内氧浓度检验

在舱压为最高工作压力,供氧压力按规定设定,在治疗的全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测氧仪的读数,应符合5.4.5的规定。

6.18 空调温度显示的检查

在微压舱正常工作状态下,查看微压舱控制面板上温度数值显示,应符合

5.5.1的规定。

6.19 空调电机位置的检验

查看微压舱空调电机的安装位置,应符合5.5.2的规定。

6.20 舱内照明光源的检验

检查舱内照明光源的设置,应符合5.6.1的规定。

6.21 通讯装置的检查

检查微压舱的通讯装置,其结果应符合5.6.2的规定。

6.22 应急电源的检验

微压舱工作中,切断正常网电源供电,检查应急电源对应急呼叫、应急照明、对讲通讯、测氧仪等的工作情况,并用计时表记录上述设备持续工作时间,应符合5.6.3的规定。

6.23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测试

使用接地电阻测定仪,量程范围调整为0Ω~10Ω,两个测量用插针尽可能远离接地装置,断开接地导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点,测量接地装置对大地的电阻。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结果应符合5.6.4的规定。

6.28 进舱导线的检查

检查进舱元、器件和导线应符合5.6.9的规定。

4、术语

4.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1 微压舱 Micro-pressure compartment

在高于大气压的密封舱室内,通过吸氧装具呼吸氧气而进行保健的设备。4.1.2 舱室气密性 air tightness of compartment

微压舱总装完成后,在不同气压下,舱室的密封性能。

4.1.3 舱内氧浓度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ompartment

舱内氧气与舱内全部气体的容积百分比。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XXXXXX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型号命名 P200 设计序号 产品代号 结构组成(不同型号如有结构组成的差异,应分型号列明) XXXXXX(以下简称XX)主要有X射线管组件(组合式)、限束器、操作台、影像处理系统、C形臂及可移动机架、医用X射线影像增强器组成。 型号说明(如有多个型号此条适用,列表标明型号间差异) 表1型号说明 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10℃-40℃; b)相对湿度:30%-75%; c)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 d)电源:AC220V±22V;50Hz±1Hz e)额定输入功率:xxVA。 2性能指标 外观 ………. 安全要求 XXX安全要求应符合的要求,产品主要特征见附录C。(适用设备) XXX安全要求应符合的要求,产品主要特征见附录C。(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YY0505-2012的要求。 电磁兼容(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GB/的要求。 电磁兼容(体外诊断类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GB/及GB/的要求。 环境试验 按GB/T14710-2009中规定的气候环境Ⅱ组、机械环境Ⅱ组的要求及表X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表X试验要求及检验项目 3检验方法 外观 用正常或矫正视力观察以及用手感检查,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 安全要求 按—2007中的规定进行。(适用设备) 按中的规定进行。(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试验按YY0505-2012的要求进行。 电磁兼容(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试验按GB/的要求进行。

第一类医疗器械医用帽备案资料模板-3、产品 技术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 编号: 医用帽 2020-5-10 发布2020-5-10 实施 XXXX有限公司发布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医用帽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型号:/ 2.性能指标 2.1医用帽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医用帽)单位为厘米 帽外围直径帽口直径 尺寸30 12 偏差±2±2 2.2外观 2.2.1医用帽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2.2医用帽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cm 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 密封,无气泡。 2.3结构见结构图 1

结构图1 2.3.1医用帽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2.3.2帽子为圆形,帽口采用弹性橡筋收口,以适应多种头型。 2.4 断裂强力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注:关键部位为帽面。 2.5断裂伸长率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 2.6应无异常气味。 2.7包装密封性要好,不允许漏气。 3.检验方法 3.1型号规格 使用通用量具,对医用帽样品进行测量,测定3件,其规格均应符合 2.1的要求。 3.2外观

3.2.1目视检查,应符 2.2.1的要求。 3.2.2目视检查,针距使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应符合 2.2.2的要求。 3.3结构 目视检查,应符合 2.3的要求。 3.4断裂强力 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斜按照GB/T3923.1-1997规定的条样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 2.4的要求。 3.5断裂伸长率 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料按照GB/T3923.1-1997规定的条样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 2.5的要求。 3.6气味检验采取用鼻子闻的方法检验,符合 2.86的要求。 3.7包装密封性检验:参照GB15980标准要求,将小包装进入水中,轻轻挤压,不出气泡为合格。符合 2.7的要求。

最新医疗器械管理评审报告资料

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时间2016年月 9:00-11:00 会议地点公司会议室主持人 评审目的总经理就本公司实施现行版医疗器械专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目标进行管理评审,评价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是否满足 顾客需求及是否可接受认证机构实施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的年度复核。 参加评审 部门/人 员 管代/ 评审记录(主要内容): 1、管理评审采用会议的形式,上述人员均有参加并签到。 2、会议开始由钱总对目前公司情况作了说明,并介绍了本年度公司经历的一些大的内外审核, 包括自查、体考、内审、国抽等。 3、介绍了此次评审的目的、议程和注意事项。 4、各部门按评审计划的内容,依次宣读了部门内的工作报告,包括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 5、评审详细内容: 1)2015年11月02-03日TUV关于CE产品认证审核 根据执照上的质量管理体系(QMS)于ISO 13485:2003,EN ISO 13485:2012/AC:2012要求,TUV对我司管理体系所规定的过程及文件进行了审核,共发现了8个不符合项,具体为:人事行政部1项,设计开发部1项,采购部1项,共开具7项CAPA,并在2015年11月30日完成整改,关闭CAPA 。 2)2015年03月03-04日药监局现场审核 针对我司第三类无菌医疗器械“”开展的注册环节现场核查,于2016年03月03日展开,为期两天, 03月04日结束,本次审核共开出8个不符合项,均开具对应CAPA,其中质量部4项,生产部2项,技术开发部1项,仓库物流部1项,并在2016年03月18日前完成整改。。 3)2016年04月19-20日自查 公司内部针对尚在注册中的8产品进行现场体考。开具3个不符合项,具体为生产部1项、质量部1项、采购部1项。在2016年05月04完成整改。 4)2016年09月12-13日药监局现场审核 针对我司三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进行的首次注册环节现场审查,共开出10个不符合项,其中,生 产部7项,设计开发部1项,仓库物流部1项,销售部1项。于2016年10月10日整改完毕,并于2016年10月30日复查通过审核。 5)2016年09月28-29日内审 根据2016年度内审计划要求,对我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核。本次审核共发现 8项不符合项,其中管理层1项,人事行政部2项,质管部1项,生产部1项,营销部3项。预计2016年11月05日前完成全部整改。 此次内审,可反映出我公司所建立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清晰,符合所依据的标准要求和我 公司的实际情况,我公司的有关过程都能够有相应的文件来规范。各部门相关人员经过相关的培训后,都能 基本做到理解和掌握文件要求,并保留证据。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填写质量记录有时不能作到持之 以恒,自我约束力薄弱,监督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员工欠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工作意识。 通过此次内审,对各部门质量体系运作也是一次操练过程,起到了增强意识、规范操作的作用。同时, 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对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是一次改进的机会。在内审过程中,使我公司意识到质量管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参考)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xxxxxxx电动手术台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型号 xx-x-x 设计序号 产品分类x电动 xx汉字拼音字头 1.2 组成 手术台由多节式台面(头板、背板、臀板、腿板) 、立柱、底座、液压传动系统、控制器和配套件组成。 配套件有搁臂板、肩托板、腿托架 2.性能指标 2.1 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 -20℃~+50℃; b)相对湿度 30%~80%; c)大气压力 700 hPa~1060hPa; d)电源电压 AC220V±22V; e)频率 50Hz±1Hz。 2.2 外观 2.2.1 手术台的外观应平整光滑,表面不得有锋棱、毛刺、凹凸缺陷。无露底、起泡、裂纹、流挂、脱落等现象。 2.2.2 手术台的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应均匀,不允许擦伤、烧痕、针孔、毛刺和可见的裂纹; 2.2.3 手动机构应灵活可靠。手术台移动灵活,刹车制动可靠。

2.3 基本参数详见表1。 表1 手术台面均载135Kg.,各功能动作应平稳。 2.5. 渗漏 手术台液压系统应无渗漏现象。手术台台面按照3.2规定方法检验,液压系统历时5h(气压系统历时1h),手术台下降距离不得大于8mm。 2.6 动作平稳性 手术台各种动作变换应该平稳,不得产生抖动现象。 2.7 台面摆动量 空载下,台面呈现最高位置时,应保持水平,取下头板、搁臂板和所有配套件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摆动量应不大于15mm; 横向摆动量应不大于10mm; 水平侧向摆动量应不大于18mm。 2.8 拆装 头板、搁臂板,腿板和所有配套件装卸应方便、锁止应可靠。

2.9 材料 台面和台垫应选用能透过X射线的材料制成,便于透视摄影。 2.10 噪声 手术台在载有按全工作负荷时,其运动噪声在一米距离处,不得大于65dB(A)。 2.11 电磁兼容性 应符合YY 0505—2012的要求和0570-2005中36.101的要求. 2.12 电气安全要求 手术台电气安全应符合GB9706.1-2007的要求,产品主要特征见附录A。 2.13 环境 手术台应符合GB/T14710-2009中气候环境试验II组、机械环境II组的要求见附录B. 3.检验方法 3.1 外观 用手感目力检查,其结果应符合2.2的规定。 3.2 基本参数 用通用量具测量,其结果应符合2.3的规定。 3.3 安全工作载荷 按YY0570-2005中图102所示安全工作载荷,应符合2.4的规定。 3.4 渗漏 手术台在20℃±5℃的条件下,按照YY1106-2008中5.2的规定进行实验,其结果应符合4.3的规定。 3.5 动作平稳性 手术床在变换动作时,以手触摸台面实验,其结果应符合2.6的规定 3.6 台面摆动量 按照YY1106-2008中5.4的规定进行实验,其结果应符合2.7的规定。 3.7 拆装

医疗器械产品风险分析报告范例

无线心电和体温监测仪产品风险分析报告 中科康馨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2011 年11 月

、产品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按照《YY/T0316-2003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第4.2 条的要求及附录A 中有关医疗器械定性和定量特征的判定的提示清单,列出“无线心电和体温监测仪” 产品的所有可能影响其安全性的 定性和定量特征的问题,并判定如下: A.2.1 什么是预期用途/ 预期目的和怎样使用医疗器械?——预期用途:主要用于人体心脏和体温的监测。 ——怎样使用:由患者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在日常环境下自行使用。皮肤感觉差或行动不便的,使用时必须有医护人员或正常人员监护。 A.2.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是。监测时心电导联线和体温探头与受监护者皮肤接触,建议洗澡后 使用。 A.2.3 在医疗器械中包含有何种材料和/ 或组分或与其共同使用、或与医疗器械接触?——包含有下列材料:电子元器件、铁芯、漆包电磁线、铁氧体永磁块、带护套绝缘导线、工程塑料外壳结构件。 A.2.4 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有。由产品的应用部分即理疗带将人造恒磁场、交变磁场、热量和机械震动所产生的强度及时间可控的能量传递给予患者病患部位。 A.2.5 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提取?——无。 A.2.6 是否由医疗器械处理生物材料然后再次使用?——否。 A.2.7 医疗器械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准备由使用者灭菌,或用其他微生物控制方法灭菌?—否。A.2.8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 ——是。由用户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方法定期对产品进行清洁、清洗和消毒。 A.2.9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改善患者的环境?——否。 A.2.10 医疗器械是否进行测量?——否。 A.2.11 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理?——否。 A.2.1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医药或其它医疗技术联合使用?——否。 A.2.13 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质输出?——无。 A.2.14 医疗器械是否对环境影响敏感?——否。 A.2.15 医疗器械是否影响环境?——否。 A.2.16 医疗器械是否有基本消耗品或附件?——无。 A.2.17 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 ——需要维护。用户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电源线、理疗带电缆、插头及其他连接部分的磨损、 接触不良或其他损坏情况。如检查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与制造厂商联系维修。 A.2.18 医疗器械是否有软件?——无。

产品技术要求模板格式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编号: 医学影像处理软件 实施 1.3 版本命名规则 本公司软件产品命名规则为V X.Y.Z ?X:为发行版本,表示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1,当软件进行了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Y和Z归0。 ?Y:为子版本号,表示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Z归0。 ?Z:为修正版本号,表示纠正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纠正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

1.4 产品适用范围 产品用于人体诊查图像、数据的管理、查看、传输和贮存,不包括自动诊断部分。 2 性能指标 2.1 通用要求 2.1.1 处理对象 50。

所需硬件环境最低配置如下: 2.1.5.2 放射影像模块 主要用于传送病人图像信息,主要组成:①普通设置,设置实体名称,设置端口号;②高级设置,需要用户密码登陆。

【上一个检查】 【下一个检查】 【窗口靠左半部显 【窗口靠右半部 【窗口靠上半部显示】 【窗口靠下半部显示】

1.1.2 使用限制 本产品为独立工作的通用型软件,使用者均需通过专业售前培训且能独立熟练操作软件,要求使用者拥有相关医学影像学教育背景。 1.1.3 用户访问控制 软件具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用户账号密码,对账号授不同的权限,不同科 1.1.7 可靠性 本产品产生的数据使用本地缓存、网关缓存和数据库存储三层保护,当软件出错时,可从本地硬盘或网关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召回对应的数据,保障数据不丢失。 OR 1.1.8 维护性

由于本产品涉及DICOM影像传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应通过产品手册或相关技术支持提供系统部署和维护方法。 Or 提供记录日志功能 本系统应该能够记录系统运行时所发生的所有错误,包括本机错误和网络错误。这些错误记录便于查找错误的原因。日志同时记录用户的关键性操作信息。 1.1.9 效率 1.1.10 运行环境 客户端——影像工作站和DICOM软件运行要求如下: ▲硬件环境要求: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模板(自己整理地)

首次注册申请材料目录 1.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表 2.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 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 4.产品技术报告 5.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6.注册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7.产品性能自测报告 8.产品注册型式检测报告 9.临床试验资料 10.产品生产质量体系考核(认证)的有效证明文件 11.医疗器械说明书 12.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13.产品质量跟踪报告(限准产注册和重新注册时使用)

4.产品技术报告 一、涉及项目的提出 1、该技术的概述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2、市场情况分析及产品的预期应用和预期用途 3、涉及项目的来源 二、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方案概述 2、主要技术指标和安全要求 三、设计说明及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1、设计说明 (1)结构、技术框图及组成 (2)工作原理框图及说明 (3)软件流程图及工作原理简述 (4)有关计算方法的说明 2、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1)采用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2)达到的效果 四、有关安全风险分析的说明 对设计过程中实施安全风险分析的总结 1、依据标准及采用的风险分析方法 2、降低风险措施 3、风险分析的结果 五、设计验证情况的总结 1、在设计的各阶段实施验证的项目和采用的方法 2、验证的结果和设计改进的措施 六、注册标准制定情况的总结 1、相关标准检索的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2、对标准的验证情况及标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3、评审及复核情况 七、设计确认情况 1、产品检测结果 2、临床试验/验证情况概述 八、申请注册的资料准备情况 5.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1、产品定性和定量特征的判定: (根据产品功能,对可能影响其安全性的特征进行说 明)2、能量危害 (电能,热能,电磁场?) 3、生物学危害 (生物污染,生物不相容性?) 4、环境危害 (电磁干扰,偏离规定环境的操作?) 5、有关器械使用的危害 (不适当的标签、不适当的说明书?) 6、由功能失效、维护及老化引起的危害 (不适当的维护、不适当的包装) 6.注册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适用的产品标准及说明 申请企业提交的产品标准可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文本。 (1)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为产品标准的,应提交所采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 准的有效文本及采标说明; (2)采用注册产品标准作为产品标准的,应提交注册产品标准正式文本及其编制说明。 7.产品性能自测报告 产品性能自测报告中的自测项目为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出厂检测项目。产品性能自测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编号或批号、生产日期、样品数量、抽样基数; (2)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检测结果、结果判定、检验人员、审核人员 签字或盖章、检验日期等; (3)如属于委托检测,应提供被委托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和委托检验协议书。 9.临床试验资料 一、临床试验合同(或协议)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6864-I(检查手套) 检查用手套/指套 1.0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产品型号:检查用手套,以“非无菌形式提供”。 产品规格: 产品按使用人的手型大小分为两个规格: a)L(大码):29mm×27mm×15.5mm,适用于男性医护人员使用; b)M(中码):28mm×24mm×14.7mm,适用于女性医护人员使用; 产品标志: 产品标记分别由品牌代号(WX)、产品名称代号(ST)、规格(L、M)三部分组成。如下所示: WX—ST—□ 规格:按中字母L、M……或参数29mm×27mm×15.5mm ……标记; 产品名称代号:用“ST”表示,是检查手套简称“手套”的汉语拼音首写字母; 品牌代号:用“WX”表示,是“文兴”汉语拼音首写字母。 示例: 佛山市中德容桂文兴五金塑料厂生产的检查用手套: 检查手套 WX/粤×××—2016 WX-ST-L(29mm×27mm×15.5mm) 产品材料: 检查手所选用的原材料应符合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 2.0性能指标: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查的逐批

检查及抽样计划;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YY0466-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3.0检验方法: 要求: 3.1.1 产品外观:表面应平整、洁净、无破损,表面材料为聚乙烯环保材料、背贴纸不得有脱离现象; 3.1.2 外形尺寸:应符合的规定,正负偏差为±1.2mm; 3.1.3残留物:通检查手的背贴纸剥离后,目测背贴纸,用手触摸背贴纸黏胶面,不应有可见残余胶体; 3.1.6 生物安全性: a.致敏性试验:按GB/T 中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应无致敏反应; b.皮肤刺激性试验:按GB/T 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应不大于极 轻微刺激反应。 试验方法: a.外观:用目力检查,应符合3.1.1的规定; b.规格尺寸:用带表卡尺检测符合3.1.2的规定; c.粘着力试验: 取样品1片,将试样一端的粘贴面与不锈钢板的清洁表面接触,使试样的端部的整个宽度与距钢板端面以外,粘贴试样时要确保试样与钢板之间没有气泡,用滚子向试样粘贴部分施加压力,以约 60 cm /m in 的速度沿试样长度方向滚压四次,并使其在标准大气压下停放 10 m in ,在试样端线部做一标记线,在试样的悬挂端按每厘米宽度 N (80 g)贴一重物,施力要均匀分布与整个带宽上,将钢板悬挂于 36℃ - 38℃热空气烘箱内30 m in ,使钢板与垂直面呈 2°倾斜,以防止试样与钢板剥离,并能使重物悬挂,应符合3.1.3的规定; d.剥离强度试验:

(完整版)医疗器械产品风险分析报告范例

产品风险分析报告 广州市枫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14年6月

一、产品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按照《YY/T0316-2003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第4.2条的要求及附录A中有关医疗器械定性和定量特征的判定的提示清单,列出“一次性冲吸式无菌吸痰组合管”产品的所有可能影响其安全性的定性和定量特征的问题,并判定如下: A.2.1 什么是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怎样使用医疗器械? ——预期用途:该产品适用于医疗单位对临床病人口腔内痰液清理吸取和口腔清洁护理一次性用。 ——怎样使用:由患者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在正常室内环境下由医护人员对患者使用。口腔过敏或行动不便的,医护人员使用时应进行相关培训。 A.2.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 ——是。治疗时理疗带与患者的病患区口腔粘膜接触。 A.2.3 在医疗器械中包含有何种材料和/或组分或与其共同使用、或与医疗器械接触? ——包含有下列材料:硅橡胶和PP材料以及ABS材料 A.2.4 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 ——无。 A.2.5 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提取?——无。 A.2.6 是否由医疗器械处理生物材料然后再次使用?——否。 A.2.7 医疗器械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准备由使用者灭菌,或用其他微生物控制方法灭菌?—否。 A.2.8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 ——是。由用户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方法定期对产品进行清洁、清洗和消毒。 A.2.9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改善患者的环境?——否。 A.2.10 医疗器械是否进行测量?——否。 A.2.11 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理?——否。 A.2.1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医药或其它医疗技术联合使用?——否。 A.2.13 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质输出?——无。 A.2.14 医疗器械是否对环境影响敏感?——否。 A.2.15 医疗器械是否影响环境?——否。 A.2.16 医疗器械是否有基本消耗品或附件?——无。 A.2.17 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

河南省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格式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XXXXXX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型号命名 P 2 0 0 设计序号 产品代号 1.2 结构组成(不同型号如有结构组成的差异,应分型号列明) XXXXXX(以下简称XX)主要由X射线管组件(组合式)、限束器、操作台、影像处理系统、C形臂及可移动机架、医用X射线影像增强器组成。 1.3 型号说明(如有多个型号此条适用,列表标明型号间差异) 表1 型号说明 1.4 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10 ℃~40 ℃; b) 相对湿度:30%~75%; c) 大气压力:700 hPa~1060 hPa。 d) 电源:AC 220V±22V;50Hz±1Hz e) 额定输入功率:xx VA。 2 性能指标 2.1 外观 2.2 XXX ...... 2.X 安全要求

试验项目试验要求 检测项目 持续时间(h )恢复 时间 (h )通电 状态试验 条件初始检 测 中间 检测 最后 检测 电源电压 (V ) 额定 值-10% 额定 值 +10%额定工作 低温试验2---试验时通 电※全性能- 2.x 、2.x 、...√ --- 低温贮存试验424试验后通电※---- 2.x 、2.x 、... AC220额定工作 高温试验2---试验时通电※--- 2.x 、2.x 、... ----√运行试验4---试验时通电 ※--- 2.x 、2.x 、...---√ 高温贮存试验44试验后通 电※--- 2.x 、2.x 、...AC220额定工作 湿热试验4---试验时通电※--- 2.x 、2.x 、...AC220湿热贮存 试验48 72 试验后通电※--- 2.x 、2.x 、... AC220 振动试 试验后通 XXX安全要求应符合GB 9706.1-2007的要求,产品主要特征见附录C。(9706.1适用设备) XXX安全要求应符合GB 4793.1-2007的要求,产品主要特征见附录C。(4793.1适用设备) 2.X 电磁兼容 (9706.1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YY 0505-2012 的要求。2.X 电磁兼容 (4793.1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GB/T 18268.1-2010 的要求。2.X 电磁兼容 (体外诊断类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GB/T 18268.1-2010及 GB/T 18268.26-2010 的要求。 2.X 环境试验 按GB/T 14710-2009中规定的气候环境Ⅱ组、机械环境Ⅱ组的要求及表X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表X 试验要求及检验项目

27.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血液透析浓缩物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本品由A液、B粉两种组分构成。规格型号:LEK-TXW-1。A液装量为桶、桶、桶、桶;B粉装量为570g/袋、588g/袋、1140g/袋、1176g/袋、2850g/袋、2940g/袋、5700g/袋、5880g/袋。 LEK — TXW - 1 产品型号:根据组分区分。(产品组分见下表) 产品名称:“血液透析浓缩物”的缩写。 公司名称:“山东利尔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缩写。

注:稀释用水为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2. 结构组成 本品A液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冰醋酸等原料组成;B粉由碳酸氢钠组成。 氯化钠 别名:食盐化学式:NaCl 相对分子质量: 管制类型:不管制 CAS号:7647-14-5 EINECS号:231-598-3 本品为无色、透明的立方形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 生产血液透析浓缩物所采购的医用级氯化钠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药用辅料氯化钠项下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氯化钾 别名:- 化学式:KCl 相对分子质量: 管制类型:不管制 CAS号:7447-40-7 EINECS号:231-211-8 本品为无色长棱形、立方形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生产血液透析浓缩物所采购的医用级氯化钾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药用辅料氯化钾项下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氯化钙 别名:- 化学式:CaCl 2·2H 2 O 相对分子质量: 管制类型:不管制 CAS号:10043-52-4 EINECS号:233-140-8本品为白色、坚硬的碎块或颗粒;无臭;极易潮解。

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第一章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品分类 一、医疗器械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妊娠控制。 二、医疗器械分类 本文采用《国家级医疗器械新产品开发指南(第四辑)》的分类方法将医疗器械分为以下十四类。 一、生理信号检测及医用传感器 对各种生理信号包括各种电生理信号和非电的生理信号进行检测的设备。这类仪器主要包括电生理信号检测设备,心率、脉搏、学氧、呼吸、体温等生命特征检测设备,心电监护设备等;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为有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是各种检测设备的主要元器件,如:光电传感器、超声换能器、基因芯片等。 二、医用X射线影像设备 此类设备是利用特定能量的X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的吸收特性,对人体内在的结构及组织学、生物学特征进行透射影像,并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或治疗的各类医疗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专用摄影装置、通用X射线透视与摄影装置、胃肠造影X射线机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等。 三、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 利用人体质子群在交变磁场中释放能量产生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观察人体生理、生化及新陈代谢的动态信息。包括MRI等。 四、医用放射治疗设备 利用放射线治疗各种肿瘤的放射治疗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治疗机、钴60治疗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以及?刀等。 五、核医学设备及监测防护设备

三类医疗器械技术要求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类医疗器械技术要求模板 篇一: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模板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产品名称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宋体小四号) 1.1.1…… …… 2.性能指标 2.1…… 2.1.1…… …… 3.检验方法 3.1……(宋体小四号) 3.1.1…… …… 4.术语 4.1……(宋体小四号)

4.2…… …… (分页) 附录a 1.……(宋体小四号) 1.1…… —1— 篇二: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格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通告 20xx年第9号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现予发布。特此通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xx年5月30日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

律法规。 —5— (二)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应采用规范、通用的术语。如涉及特殊的术语,需提供明确定义,并写到“4.术语”部分。 (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检验方法各项内容的编号原则上应和性能指标各项内容的编号相对应。 (四)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文字、数字、公式、单位、符号、图表等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五)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内容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国药典,应保证其有效性,并注明相应标准的编号和年号以及中国药典的版本号。 二、内容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产品名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产品名称应使用中文,并与申请注册(备案)的中文产品名称相一致。 (二)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产品技术要求中应明确产品型号和/或规格,以及其划分的说明。 对同一注册单元中存在多种型号和/或规格的产品,应明确各型号及各规格之间的所有区别(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 对于型号/规格的表述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医疗器械行业报告页

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第一章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品分类 (2) 第二章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状况 (4) 第三章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状况 (11) 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历程 (11) 二、产业概述 (12) 三、产业特点 (21) 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3)

第一章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品分类 一、医疗器械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妊娠控制。 二、医疗器械分类 本文采用《国家级医疗器械新产品开发指南(第四辑)》的分类方法将医疗器械分为以下十四类。 一、生理信号检测及医用传感器 对各种生理信号包括各种电生理信号和非电的生理信号进行检测的设备。这类仪器主要包括电生理信号检测设备,心率、脉搏、学氧、呼吸、体温等生命特征检测设备,心电监护设备等;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为有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是各种检测设备的主要元器件,如:光电传感器、超声换能器、基因芯片等。 二、医用X射线影像设备 此类设备是利用特定能量的X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的吸收特性,对人体内在的结构及组织学、生物学特征进行透射影像,并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或治疗的各类医疗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专用摄影装置、通用X射线透视与摄影装置、胃肠造影X射线机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等。 三、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 利用人体质子群在交变磁场中释放能量产生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观察人体生理、生化及新陈代谢的动态信息。包括MRI等。 四、医用放射治疗设备

医疗器械产品(口罩)产品技术报告-(模板).doc

一次性使用************** 产品技术报告(供参考) ****************有限公司 20**年**月**日

一次性使用************ 产品技术报告 一、产品基本概况 一次性使用***********(以下简称*****)主要用于临床机构手术、高粉尘、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区人员等有害物质传播的医疗防护作用 ,产品采用符合FZ/T64005-1996《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的无纺布制造 ,******柔软、透气 ,能有效防止有害气体等侵入人体 ,同时可防止唾沫中有害气体、液体的传播。 产品主要技术条款参考了FZ/T64005-1996《卫生用薄型非织造布》、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YY0469-2004《医用外科**技术要求》、GB/T 14233.1-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 14233.2-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和GB/T 7573-2002《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等相关标准 ,以及国内同行业产品技术要求。****主要用于医疗防护或公共卫生防护 ,为非侵入人体 ,非检查及非治疗性的医疗器械 ,产品主要接触人体外表皮肤、口腔 ,不给予使用者提取任何如电能、热能、辐射、电磁场、机械力等能量。根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规定 ,其管理类别属于二类: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防护产品类医疗器械。 二、产品作用原理及作用方式 1、作用原理 ******工作原理是通过无纺布及缝制于二层无纺布中间的过滤膜阻隔空气中的尘埃和有毒有害气体、液体 ,防止有害气体、液体等侵入人体 ,并可防止唾沫中有害气体、液体的传播。本产品属一次性使用**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用后即销毁 ,较之多次使用的纱布** ,能防止因错用、误用未经处理的**引起的医护人员或使用者交叉感染 ,具有隔离性能好灭菌有效期长、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 2、作用方式 本品是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有毒有害气体、液体传播区域或防止传播区域 ,通过使用本产品覆盖住人体口腔和鼻腔 ,防止人体口腔或鼻腔中细菌向外界传播,或防止外界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通气鼻贴)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通气鼻贴 1.0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产品型号: 肤色型、透明型 1.2产品规格: 产品按人的体型大小分为五个规格: a)XXL:66mm×18mm,适用于大鼻型; b)XL:60mm×17mm,适用于较大鼻型; c)L:56mm×16mm,适用于普通男士鼻型; d)M:55mm×16mm,适用于普通女士鼻型; e)S:42mm×13.5mm,适用于儿童。 1.3产品标志: 产品标记分别由品牌代号(YC)、产品名称代号(BT)、结构代号(F或M)和规格(XXL、XL、L、M、S)四部分组成。如下所示: YC—BT—□—□ 规格:按3.2中字母XXL、XL……或参数66mm×18mm、42mm×13.5mm……标记; 结构代号:肤色型结构用“F”标记,透明型结构用“M”标记; 产品名称代号:用“BT”表示,是通气鼻贴简称“鼻通”的汉语拼音首写字母; 品牌代号:用“YC”表示,是“XX”汉语拼音首写字母。 示例: XXXX有限公司生产的肤色型普通男士用通气鼻贴标记为: 通气鼻贴 YZB/赣×××—2014 YC-BT-F-L(56mm×16mm) 1.4产品材料:

通气鼻贴所选用的原材料应符合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 2.0性能指标: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查的逐批检查及抽样计划;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YYT 0148-2006医用胶带通用要求; GB/T 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YY0466-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3.0检验方法: 3.1 要求: 3.1.1 产品外观:表面应平整、洁净、无破损,表面材料(无纺人造纤维组织)、压力敏感胶粘剂、弹性物(聚酯)、基本材料(多孔的无纺聚酯)、背贴纸不得有脱离现象; 3.1.2 外形尺寸:应符合1.2的规定,正负偏差为±0.2mm; 3.1.3 粘着力:按YY/T 0148-2006中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3.1.4残留物:通气鼻贴的背贴纸剥离后,目测背贴纸,用手触摸背贴纸黏胶面,不应有可见残余胶体; 3.1.5剥离强度:按YY/T 0148-2006中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3.1.6 生物安全性: a.致敏性试验:按GB/T 16886.10-2005中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应无致敏反应; b.皮肤刺激性试验:按GB/T 16886.10-2005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应不大于极轻微刺激反应。 3.2 试验方法: a.外观:用目力检查,应符合3.1.1的规定; b.规格尺寸:用带表卡尺检测符合3.1.2的规定; c.粘着力试验:

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模板

附件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国家标准:XXXXXXXXX/GB 19082-2009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组成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下简称医用防护服) 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袖口、脚踝口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采用拉绳收口。 1.2 产品型号/规格 医用防护服按型式分为连身式和分身式两种,分别见图1和图2。 —1 —

注:医用防护服的关键部位是防护服的左右前襟,左右臂及背部位置。 2 性能指标 2.1 外观 2.1.1 医用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1.2 医用防护服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2 —

方式。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cm应为8-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粘合或热合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密封,无气泡。 2.1.3 装有拉链的防护服拉链不能外露,拉头应能自锁。 2.2 结构 2.2.1 医用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连身式和分身式结构分别见图1、图2 。 2.2.2 医用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2.2.3 袖口、脚踝口采用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 2.3 尺寸 医用防护服号型分为160、165、170、180、185,号型规格见表1和表2。 表1:连身式号型规格单位:cm —3 —

备注:尺寸可由企业根据实际自行设计。 表2:分身式号型规格单位:cm 备注:尺寸可由企业根据实际自行设计。 2.4 液体阻隔功能 2.4.1 抗渗水性 医用防护服关键部位静水压应不低于 1.67 kPa (17cm H20)。 2.4.2 透湿量 医用防护服材料透湿量应不小于2500g/(m2?d) 2.4.3 抗合成血液穿透性 企业应明确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的级别。 医用防护服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应不低于表3中2级的要求。 表3: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分级 —4 —

04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及预评价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及预评价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指导原则制定依据 “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可能涉及的法规和文件 可能涉及的法规和文件
“产品技术要求” VS?“注册产品标准” 产品技术要求——基本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内容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格式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制定依据
为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根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50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 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 制定了《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 则 则》

“产品技术要求”可能涉及的法规和文件 产品技术要求 可能涉及的法规和文件
z z z z z z z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 号)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号)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2014年 第9号)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
(2014年43号公告)
《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 工作规定》 (食药监械管〔2014〕192号) 各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指导原则(拟制订)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650 号)
z
第九条 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 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 )产品风险分析资料 (一)产品风险分析资料; (二)产品技术要求; (三)产品检验报告; (三)产品检验报告 (四)临床评价资料; (五)产品说明书及标签样稿; (六)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七)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所需的其他资料。 ……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报告

医疗产品技术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报告审批流程,如图所示: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报告的要求 产品技术报告应能支持产品标准、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临床试验资料、医疗器械说明书 的相关内容,与其他相关文件具有一致性。申请注册产品的设计开发、研制过程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1.产品特点、工作原理、结构组成、预期用途; (1)产品特点:包括项目来源、产品作用机理和原理、产品技术特点、性能特点、使用特点; (2)工作原理:应包括产品整体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附原理图)及说明(包括电气、机械、软件等); (3)结构组成:应能反映产品整体及部分的结构组成及外形图样; (4)预期用途:包括预期的适用范围、预期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5)同一注册单元内包含几个规格或型号,应在上述四项内容中加以详细说明。2.产品技术指标或主要性能要求确定的依据; (1)产品技术指标或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产品使用性能、安全性能有关的主要技术指标或性能指标; (2)确定的依据:产品使用性能有关的主要技术指标或性能指标; 3.产品设计控制、开发、研制过程; (1)产品设计方案 (2)产品设计说明、计算公式及有关计算方法的说明 (3)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过程; ——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解决的过程及结果 (4)产品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产品的预期使用目的和使用错误可以预见的风险;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中采取的防范措施; ——保护操作者、使用者和产品的安全措施; ——风险控制的结果。 (5)产品设计验证情况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实施的验证和采用的方法; ——产品验证的结果和设计改进措施; (6)注册产品标准制订的的情况 ——相关技术标准检索及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对注册产品标准的验证情况及标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情况; ——注册产品评审及复核情况; 4.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及说明 (1)企业产品生产现有资源条件及质量管理能力情况综述(包括生产场地、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员情况等); (2)产品的工艺流程或流程图(注明委外加工工序); (3)工艺流程中重要工序的说明。 (4)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供应情况。 5.检测及临床试验情况 (1)产品检测情况; (2)产品临床试验或验证情况 6.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对比分析 1、该项技术的概述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2、市场情况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