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征求意见稿)

手术分级目录详解

附、临床各科室手术分类(暂行) (一)普通外科 甲类手术: 1、复杂胰腺癌根治术 2、肝脏肿瘤切除术 3、胆道癌根治术,复杂的胆道再次手术 4、胰管空肠内引流术 5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 6、高难度腹腔镜手术 7、腹主动脉瘤切除、大血管移植术 乙类手术: 1、甲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脾的各种手术 2、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 3、肝、脾损伤的处理 4、直肠切除术、回盲部肠切除术 5、结肠癌根治术 6、甲类手术以外甲状旁腺各种手术 7、改良根治性乳癌切除术 8、门静脉高压断流术 9、胸、腹联合损伤的救治手术 丙类手术: 1、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2、小肠切除术 3、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4、胃肠造瘘术、吻合术 5、胃肠穿孔修补术 6、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剔除术 7、单纯胆囊切除术 8、单纯乳房肿块切除术 9、PTC及PTCD技术 丁类手术: 1、阑尾切除术 2、疝修补术 3、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4、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5、清创缝合术 6、静脉切开术 (二)心胸外科 甲类手术: 1、心包部分切除术 2、胸腔镜辅助胸内手术 3、全肺及肺叶切除术 4、纵隔肿瘤切除术 5、支气管成形术(袖状肺切除术)

6、胸廓成形术 7、人造血管移植术 8、食管癌根治术 9、颈部血管瘤切除术 10、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 11、复杂食管癌切除术 12、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包括隆凸切除术) 13、肺减容术 14、全胸膜全肺切除术 15、新开展的其它各种手术 乙类手术: 1、胸膜切除术 2、房缺室缺修补术 3、除甲类以外胸腔探查术 4、心包开窗引流术 5、膈肌破裂修补术 6、肺破裂修补术 7、心脏破裂修补术 8、贲门、食管下段肿瘤切除术 9、食管憩室切除术 丙类手术: 1、胸壁软组织良性瘤切除术

普外科手术分级

卫生部手术分级分类目录一、普通外科 ㈠一级手术 1、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 2、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 3、表浅创伤清创缝合术 4、表浅血管瘤切除术(小) 5、表浅淋巴管瘤切除术(小) 6、乳房肿物切除术 7、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8、大隐静脉切开术 9、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10、小隐静脉结扎术 11、易复性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 12、阑尾切除术 13、内痔注射或切除术 14、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15、低位单纯肛瘘挂线术 ㈡二级手术 1、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2、甲状舌骨囊肿(瘘管)切除术 3、乳房单纯切除术 4、乳腺部分(区段)切除术 5、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6、滑动性腹股沟疝修补术 7、绞窄性腹股沟疝手术 8、股疝修补术 9、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较小的、简单的) 10、表浅状血管瘤切除术(大) 11、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 12、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 13、肢体静脉动脉化 14、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 15、颈静脉瘤切除术 16、经皮选择性动脉置管术 17、经皮动脉栓塞术 18、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 19、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 20、经皮静脉内溶栓术 21、肢体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22、自体浅静脉血管取材术 23、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 24、胃切开术 25、胃造瘘术 26、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28、胃肠外伤修补术 29、胃空肠吻合术 30、迷走神经切断术 31、小肠部分切除术 32、内痔环切术 33、低位单纯肛瘘切开或切除术 34、肛裂切除术 35、肛裂侧位内括约肌切开术 36、直肠脱垂的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 37、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38、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39、胆囊造瘘术 40、胆囊切除术(开腹和腹腔镜) ㈢三级手术 1、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良性疾病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3、颈部淋巴管瘤(囊状水瘤)切除术 4、颈部淋巴结结核切除术(包括瘘管脓肿刮除术) 5、乳癌根治术 6、乳癌改良根治术(包括保乳根治术) 7、腔镜下疝修补术 8、复发疝修补术 9、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巨大的、复杂的) 10、血管移植术 11、腋股动脉转流术 12、先天性动静脉瘘栓塞或切除术 13、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 14、股静脉戴戒术或瓣膜成形术 15、下肢深静脉带瓣修复术 16、腹股沟淋巴管-腰干淋巴管吻合术 17、大面积淋巴管瘤蔓状血管瘤切除术 18、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 19、经皮静脉内支架置入术 20、经皮静脉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21、经皮静脉内旋切术 22、经皮动脉斑块旋切+支架植入术 23、经皮动脉闭塞激光再通+支架植入术 24、经皮动脉内超声血栓消融术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试行)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附: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甲、乙、丙、丁各类手术,但应侧重甲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2.副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乙、丙、丁类手术,但应侧重乙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3.主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甲、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4.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5.助理医师(医士) 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丁类手术。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 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类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 甲类手术 神经外科i (1) 经幕上、下入路各种肿瘤切除术; (2)经幕上、下入路各类动脉瘤夹闭术; (3)经幕上、下入路畸形血管切除术; (4)自体(异体)肾上腺髓质或黑质脑内移植术; (5)新开展的各种手术。 乙类手术

2、外科手术分级目录大全

手术分级目录 一、普通外科 一级手术: 1.清创缝合术 2.浅表淋巴结切除术 3.胼胝切除术 4.腋臭切除术 5.痈切开引流术 6.游离皮片移植术 7.拔甲术 8.嵌甲切除术 9.甲沟炎切开引流术 10.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11.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12.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13.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14.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 15.副乳切除术 16.静脉切开术 17.阑尾切除术 18.腹股沟疝修补术 19.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20.胃镜、结肠镜下活检术 21.痔核切除、肛旁脓肿切开引流 22.暂时性胃造瘘术 23.单纯性肠梗阻松解减压术 24.包皮环切术 二级手术: 1.颈部脓肿引流术

2.甲状舌管囊肿,瘘管切除术 3.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4.单纯乳房切除术 5.胃肠造瘘术、吻合术 6.胃肠穿孔修补术 7.小肠、结肠外瘘闭合术 8.小肠部分切除术 9.肠扭转复位术 10.肠息肉、肠憩室切除术 11.复杂性肠粘连松解术 12.脐部畸形手术(含脐肠瘘、脐尿管瘘、脐膨出修补术) 13.大网膜肿物切除术 14.胃大部切除术(恶性肿瘤除外) 15.幽门环形肌切开术 16.肠套迭复位术 17.迷走神经切断手术 18.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19.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 20.肠梗阻剖腹探查术 21.乙状结肠造瘘术(单腔人工肛门) 22.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 23.胆囊造口术 24.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25.单纯胆囊切除术 26.胆总管囊肿手术 27.滑动疝修补术 28.股疝修补术 29.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 30.绞窄性疝手术 31.腹壁疝修补术 32.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引流术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经外科系统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1、甲级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乙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丙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丁级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职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医师: 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级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丙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机构级别和登记的诊疗科目相符的手术。 第九条三级医院可以开展各级手术,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 第十条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二级甲等医院如具备开展甲级手术的必要条件(包括场地、人员、设备等)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四级手术项目,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 第十一条一级医院(含卫生院)可以开展一级手术。具备麻醉科设置,并拥有性能良好的急诊抢救设备的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二级手术项目,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向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 第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等,除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实施的急救性外科止血或小伤口处置及其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规定的项目外,一律不得开展一级及以上级别的手术。 第十三条择期手术患者,若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需要输血的手术,其手术级别提升一级。若麻醉前评估(ASA)Ⅲ级(含Ⅲ级)以上,且需要全身麻醉支持,手术应在三级医院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开展部分四级手术项目的二级甲等医院实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准入制度和审批流程,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类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手术技能,经过专家组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后,授予医师相应的手术权

普通外科手术分级

一、普通外科 序号手术名称级别备注 1 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四级 2 腹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四级 3 甲状腺癌根治术四级 4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四级 5 胸骨下甲状腺切除术四级 6 胸骨下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四级 7 甲状旁腺全部切除术四级 8 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四级 9 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四级 10 甲状旁腺同种异体移植术四级 11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四级 血管外科、胸外 12 血管移植术四级 科 13 髂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 14 上肢血管损害切除伴血管置换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5 下肢血管损伤切除伴人造血管移植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6 髂动脉损害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7 下肢血管病损切除伴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骨科 18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移植术四级血管外科 19 锁骨下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置换术四级血管外科

20 动脉瘤切除伴有静脉移植四级 血管外科、胸外21 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移植术四级 科 22 下腔静脉曲张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3 动脉瘤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神经24 颅内畸形血管切除术四级 外科 25 颈静脉球瘤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6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7 下腔静脉病损切除术四级血管外科 28 下腔静脉隔膜切除术四级 29 腔静脉结扎术四级 30 腔静脉修补术四级 31 门静脉修补术四级 32 颈内动脉结扎术四级 33 颈总动脉结扎术四级 34 脾-肾静脉吻合术四级 35 门-腔静脉分流术四级 36 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四级 37 腹主动脉-肾动脉搭桥术四级 38 腹主动脉-髂动脉吻合,人工血管Y移植手术四级血管外科

手术分级标准汇总

妇科 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 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3.后穹窿穿刺 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 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 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 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 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 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5.简单尿瘘修补术 6.后穹隆切开术 7.附件切除术 8.异位妊娠手术 三级手术 1. 尿瘘、粪瘘修补术 2. 一般宫腔镜手术 3.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 4. 单纯外阴切除术 5.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 6. 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 7.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 8.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9. 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10.宫颈肌瘤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盆腔清扫术 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 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 5. 外阴阴道成形术 6. 外阴重建术 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产科 一级手术 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 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 3. 古典式剖宫产术 4. 引产术 5. 胎头吸引术 6. 常规助产 二级手术 1. 子宫裂伤修补术 2. 臀位牵引术 3. 人工胎盘剥离术 4. 臀位助产术 5.低颈剖宫产术 6.古典剖宫产术 三级手术 1. 腹膜外剖宫产 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 4. 毁胎术 5.产钳术 6.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术 7.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 8.附件切除术、肿瘤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重危手术 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3.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4. 子宫翻出复位术 5.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等) 6.剖宫产术 生殖医学科 一级手术 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4. 人工流产吸刮术 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 6. 羊水穿刺术 7. 绒毛采取术 二级手术 1. 输卵管吻合术 2. 输卵管造口术 3. 输卵管成形术 4. 人工授精 三级手术 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 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 3. 腹腔镜下取卵术 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四级手术 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 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 3. 卵巢移植术 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耳鼻喉科 一级手术 1 扁桃体切除、挤切 2 咽部脓肿切开术 3 鼻腔、后鼻孔填塞术 4 常规气管切开术 5 鼻甲切除术 6 声带息肉摘除术 7 鼓膜切开术 8 单纯乳突凿开术 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 上颌窦穿刺术11 耳前瘘管摘除术12 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 腺样体刮除术14 中耳置管术15 鼻骨骨折复位术 二级手术 1 乳突根治术 2 鼓室成型术(Ι型) 3 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 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 5 上颌窦根治术 6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 7 鼻侧切开术 8 副鼻窦开窗术 三级手术 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 2 外耳癌手术 3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 4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 5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 6 喉气管成形术 7 鼻成形术 8 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 9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0 气管异物取出术11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2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3 耳廓畸形矫正手术14 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科室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制定本制度。 2. 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内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级:(1)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3. 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2)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3)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 3 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 3 年以内。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 3 年以上。 (5)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4. 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级手术前,要在上级医师指导(本院或外院进修)下至少主持完成 5 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经上级医师批准,可主持三级手术。 (5)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下或根据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 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 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 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附: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甲,乙,丙,丁各类手术,但应侧 重甲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2.副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乙,丙,丁类手术,但应侧重 乙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3.主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甲,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 丙,丁类手术. 4.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 手术.

5.助理医师(医士) 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 成丁类手术.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类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 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 各专业手术分类 一,外科系统 甲类手术 1.普通外科 (1)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 (2)左右半肝切除术,肝左外侧叶切除及楔形切除; (3)胰腺癌根治术,扩大胰买十二指肠切除术; (4)胆道再次手术; (5)腹主动脉瘤切除,移植术; (6)带血管胎儿胰腺移植术; (7)经胸颈无名及锁骨下动脉瘤切除术,血管移植术; (8)扩大全胰腺切除术; (9)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切除术; (10)右心耳下腔静脉旁路移植术; (11)腹腔内肿瘤联合3种以上脏器切除;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标准

神经外科 ㈠一级手术 1、颞肌下减压术 2、颅骨肿瘤手术 3、颅骨缺损修补 4、颈部动脉结扎术㈡二级手术 1、凹陷性颅骨骨折复位术 2、颅脑外伤钻孔探查术 3、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 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5、硬脑膜下积液清除术 6、颅骨成形术(颅骨修补术) 7、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切除术 8、高血压性皮层下血肿清除术 9、颅骨骨髓炎手术 10、硬脑膜外脓肿清除术 11、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 12、脑脓肿穿刺吸引术 13、颅骨凸面纤维结构不良症手术 14、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

15、硬脊膜外肿瘤切除术 16、脊髓硬膜下髓外肿瘤切除术 17、椎板减压术(后入路) 18、硬脊膜外脓肿切开引流术 19、硬脊膜外血肿清除术 20、侧脑室—延髓池分流术 21、梗阻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22、枕骨大孔区畸形颅后窝减压术 23、脑膜膨出修补术 24、脊膜膨出修补术 25、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切除术 ㈢三级手术 1、脑内血肿清除术 2、颅后窝血肿清除术 3、脑挫伤液化组织清除术 4、脑脊液漏修补术 5、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6、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7、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

8、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9、夭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 10、嗅沟脑膜瘤切除术 11、蝶骨脊中、外 1/3 脑膜瘤切除术 12、侧脑室内肿瘤切除术 13、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 14、小脑蚓部肿瘤切除术 15、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16、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清除术 17、高血压性小脑内血肿清除术 18、大脑半球凸面 AVM 切除术 19、大网膜脑内移植术 20、脑脓肿切除术 21、颅底纤维结构不良症手术 22、头皮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23、颅骨骨膜窦切除术 24、颅骨巨骨细胞瘤切除术 25、颅骨肉瘤切除术 26、经颅视神经管狭窄减压术

肝胆外科手术分级

2级-131胆囊引流术 2级-132胆襄活检 3级-158肝脓肿引流术 3级-159肝囊肿切开引流术 3级-160肝切开术、肝脏胆石去除术 3级-161肝囊肿开窗术(去顶术) 3级-162胰腺切开引流术 3级-163肝穿刺活检,经皮 3级-164肝活检 3级-165肝部分切除术 3级-166肝契形切除术 3级-167肝囊肿切除术 3级-168肝肿瘤切除术 3级-169肝包囊虫切除术 3级-170肝病损切除术 3级-171肝射频术 3级-172肝缝合术 3级-173肝修补术 3级-174肝抽吸术,经皮 3级-175其它治疗物质注入肝脏 3级-176胆囊切开取石术 3级-177剖腹后胆道造影 3级-178胆囊部分切除术 3级-179胆囊切除术 3级-180残余胆囊切除术 3级-181胆囊管结扎 3级-182胆囊-空肠吻合术 3级-183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 3级-184胆囊-肠吻合术 3级-185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3级-186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3级-187胆管-空肠吻合术 3级-188肝管-空肠R-Y吻合术 3级-189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3级-190胆管-胃吻合术 3级-191胆囊-空肠R-X吻合术 3级-192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3级-193胆总管切开取蛔虫 3级-194胆管切开取石术 3级-195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3级-196胆肠R-Y吻合术后短臂切开取石3级-197胆总管探查术 3级-198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 3级-199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3级-200胆管引流术 3级-201肝管置管引流术 3级-202残余胆管切除术 3级-203胆管病损切除术

3级-205胆管肿瘤切除术 3级-206胆管囊肿切除术 3级-207总胆管缝合术 3级-208胆总管成形术 3级-209胆总管扩张术 3级-210肝管修补术 3级-211奥狄氏括约肌扩张术 3级-212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 3级-213奥狄氏括约肌成形术 3级-214胆囊修补术 3级-215胆囊空肠瘘切除术 3级-216胆囊胃瘘修补术 3级-217胆囊-十二指肠瘘修补术 3级-218胆瘘闭合术 3级-219胆襄胃瘘关闭术 3级-220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3级-221内窥镜下去除胆道结石 3级-222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3级-223胆道腔镜检查及取石术 3级-224经皮胆道外引流术 3级-225经腹腔镜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3级-226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 3级-227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 2级-129肝韧带切除术 2级-130胆囊造口术 2级-131胆囊引流术 2级-132胆襄活检 3级-228胰腺脓肿引流术 3级-229胰腺囊肿引流术 3级-230胰腺探查术 3级-231胰腺切开术 3级-232胰包膜切开引流术 3级-233胰腺穿刺活检术 3级-234胰腺活检 3级-235胰腺囊肿-空肠R-Y内引流术3级-236胰腺囊肿造口术 3级-237胰腺囊肿-空肠吻合术 3级-238胰腺囊肿-胃吻合术 3级-239胰尾切除术 3级-240胰腺缝合术 3级-241胰腺-胃吻合术 4级-67 肝部分切除+肝肿瘤切除 4级-68 肝血管瘤切除术 4级-69 肝癌根治术 4级-70 肝叶切除术 4级-71 半肝切除术 4级-72 肝移植术

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标准 妇科 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 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3.后穹窿穿刺、切开术 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 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附件切除术 7.异位妊娠手术 8.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一般宫腔镜手术 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 4.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6. 单纯外阴切除术 7.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 8. 简单尿瘘修补术 9. 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

10.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11.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 三级手术 1.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 2.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3. 尿瘘、粪瘘修补术 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 5. 外阴阴道成形术 6. 外阴重建术 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盆腔清扫术 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 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产科 一级手术 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 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 3. 古典式剖宫产术 4. 引产术 5. 胎头吸引术 6. 臀位助产术

7. 常规助产 二级手术 1.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2. 子宫裂伤修补术 3. 子宫翻出复位术 4. 产钳术 5. 臀位牵引术 6. 人工胎盘剥离术 三级手术 1. 腹膜外剖宫产 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 4. 毁胎术 四级手术 1. 重危手术 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计划生育门诊 一级手术 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4. 人工流产吸刮术

外科手术分级目录大全

外科手术分级目录大全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手术分级目录 一、普通外科 一级手术: 1.清创缝合术 2.浅表淋巴结切除术 3.胼胝切除术 4.腋臭切除术 5.痈切开引流术 6.游离皮片移植术 7.拔甲术 8.嵌甲切除术 9.甲沟炎切开引流术 10.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11.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12.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 13.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14.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 15.副乳切除术 16.静脉切开术 17.阑尾切除术 18.腹股沟疝修补术 19.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20.胃镜、结肠镜下活检术 21.痔核切除、肛旁脓肿切开引流 22.暂时性胃造瘘术 23.单纯性肠梗阻松解减压术 24.包皮环切术 二级手术: 1.颈部脓肿引流术 2.甲状舌管囊肿,瘘管切除术 3.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4.单纯乳房切除术 5.胃肠造瘘术、吻合术 6.胃肠穿孔修补术 7.小肠、结肠外瘘闭合术 8.小肠部分切除术 9.肠扭转复位术 10.肠息肉、肠憩室切除术 11.复杂性肠粘连松解术 12.脐部畸形手术(含脐肠瘘、脐尿管瘘、脐膨出修补术) 13.大网膜肿物切除术 14.胃大部切除术(恶性肿瘤除外) 15.幽门环形肌切开术 16.肠套迭复位术 17.迷走神经切断手术 18.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19.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 20.肠梗阻剖腹探查术 21.乙状结肠造瘘术(单腔人工肛门) 22.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 23.胆囊造口术 24.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25.单纯胆囊切除术 26.胆总管囊肿手术 27.滑动疝修补术 28.股疝修补术 29.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 30.绞窄性疝手术 31.腹壁疝修补术 32.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引流术 33.盆腔脓肿引流术 34.髂窝脓肿引流术 35.膈下脓肿引流术 36.复杂庤、肛瘘手术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胸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明确胸外科医师的手术资格和责任,规范和限定各级外科医师对本专业手术的操作范围,确保手术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我院根据相关规定,参照有关资料,在原有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本规定 第一章手术分级 1.1普通手术 (一)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较低普通手术。 (二)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 1.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⑴被手术者系外宾、侨胞、港、澳、台同胞的。 ⑵被手术者系特殊监管对象、甲、乙类传染病人和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等。 ⑶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⑷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⑸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⑹术前已知手术、麻醉风险极高、预后差的。 ⑺外院医师应邀来院参加手术的。 ⑻器官移植术。 ⑼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必要时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备案,协调组织实施。异地行医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及《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历、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获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第三章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3医师范围 3.1主任医师:担任一、二、三、四级以及特殊手术等各级手术的术者,负责本治疗组各级别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开展。 3.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一、二、三级以及特殊手术等各级手术的术者,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科担任四级手术的术者。并参与本治疗三级级三级以下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开展。 3.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一、二、三级等各等级手术的术者,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标准妇科 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 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3.后穹窿穿刺、切开术 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 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附件切除术 7.异位妊娠手术 8.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 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一般宫腔镜手术 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 4.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6. 单纯外阴切除术 7.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8. 简单尿瘘修补术 9. 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 10.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 11.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 三级手术 1.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 2.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3. 尿瘘、粪瘘修补术 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 5. 外阴阴道成形术 6. 外阴重建术 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四级手术 1. 盆腔清扫术 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 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产科 一级手术 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 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 3. 古典式剖宫产术 4. 引产术 5. 胎头吸引术 6. 臀位助产术 7. 常规助产 二级手术 1.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2. 子宫裂伤修补术 3. 子宫翻出复位术 4. 产钳术 5. 臀位牵引术 6. 人工胎盘剥离术 三级手术 1. 腹膜外剖宫产 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 4. 毁胎术 四级手术 1. 重危手术 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计划生育门诊一级手术 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 4. 人工流产吸刮术 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 6. 羊水穿刺术 7. 绒毛采取术 二级手术 1. 输卵管吻合术 2. 输卵管造口术 3. 输卵管成形术 4. 人工授精三级手术 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 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 3. 腹腔镜下取卵术 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 四级手术 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 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 3. 卵巢移植术 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神经外科量化表.

神经外科量化表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GCS 运动语言睁眼 6 按吩咐动作 5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正常交谈 4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言语错乱自发睁眼 3 异常屈曲 ( 去皮层状态 ) 只能说出 ( 不适当 ) 单词语言吩咐睁眼 2 异常伸展 ( 去脑状态 ) 只能发音疼痛刺激睁眼 1 无反应无发音无睁眼 * 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 GCS 评分。(最低 3 分,最高 15 分)。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 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 GCS 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 / 最差反应和左侧 / 右侧运动评分。 儿童 (<4 岁 )GCS 评分 : GCS 运动语言睁眼 6 按吩咐动作 5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微笑,声音定位,注视物体,互动 4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哭闹,但可以安慰;不正确的互动自发睁眼 3 异常屈曲 ( 去皮层状 态 ) 对安慰异常反应,呻吟语言吩咐睁 眼 2 异常伸展 ( 去脑状态 ) 无法安慰疼痛刺激睁 眼 1 无反应无语言反应无睁眼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评分等级描述 5 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 4 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 3 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 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 ( 如随着睡眠 / 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 ) 1 死亡死亡

肌力分级 : 评分描述 5 力量正常 4 + 在强负荷下力量轻度下降 4 能够对抗中等负荷 4 - 能够对抗轻度负荷 3 能对抗重力完成运动 2 不能对抗重力 1 仅有肌肉收缩,可能只能被触及 0 无任何运动 FRANKEL 脊髓损伤分级 : 分级描述 A 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 B 不完全 - 仅保留感觉 C 不完全 - 仅保留运动 ( 无功能 ) D 不完全 - 保留运动 ( 有功能 ) E 所有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但可能有异常反射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HUNT-HESS 分类 : 分级描述 0 动脉瘤未破裂 1 无症状,或轻度头痛,轻度颈项强直 1a 无急性脑膜 / 脑反应,但有固定的神经功能缺失 2 中等至重度头痛,颈项强直,或颅神经瘫痪 ( 如Ⅲ , Ⅳ ) 3 嗜睡或混乱,轻度定向障碍 4 昏迷,中等至重度偏瘫 5 深昏迷,去脑强直,垂死表现 * 对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 HTN ,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血管造影发现严重血管痉挛者,评分加 1 分。 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 (WFNS) 委员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 :

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

手术审批制度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规定手术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3、主治医师担任责任医师者,等同于低年资副主任医师。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熟练完成经医务部门批准的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独立完成已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 规范和执行手术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 (一)正常手术 1、甲类手术:指经医务部门批准的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由科主任(单一专业组的由责任医师)审批,报医务科备案。特殊手术,由

普外科手术分级

普外科手术分级 一级手术一类 胃: 1.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3 2.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 3. 胃肠吻合口溃疡、穿孔修补后再溃疡、残胃癌等再次胃手术 4. 腹腔镜胃手术 肠: 5. 间置空肠吻合术 6. 乙状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吻合术(Duhamel氏手术) 7. 大肠全部切除术 8. 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治疗(包括经腹腔镜手术) 9. 直肠手术治疗 a) 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氏手术) b) 拖出式直肠切除术(Bacon氏手术) c) 经腹肛门直肠切除吻合术(welch氏手术) d) 经腹直肠切除吻合术(Dixon前方手术)(包括吻合器低位切除吻合术) e) 全系膜切除直肠癌根治术 10. 腹腔镜小肠、结肠手术 11. 经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术 脾: 12. 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 脾肾;脾腔;门腔;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H”型吻合口(包括人造血管移植术) 13. 腹腔镜脾切除术 肝: 14. 肝切除术: 右前后叶、左半肝、右三叶、肝中叶切除术 15.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相应专业正高主任医师资格) 16. 腹腔镜肝切除术 胆: 17. 肝内、外胆管空肠吻合术(包括肝胆管整形空肠吻合术) 18. 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手术 19. 胆道再次手术 20.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21. 腹腔镜胆总管手术 胰: 22. 慢性胰腺炎手术 23. 胰管切开取石,胰胃、胰空肠吻合术 2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5. 胰腺移植术 26. 经内镜下胰胆管支架术 血管:

颈内动脉瘤切除,颈内、颈外动脉吻合术27. 28. 颈外动脉瘤切除术 29.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 30. 选择性腹主动脉分支造影 31. 主髂动脉旁路移植术 32. 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 其他: 33. 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 34. 巨大盆腔纤维瘤摘除术(包括巨大腹膜后肿瘤)一级手术二类 胃: 1. 倾倒综合症手术治疗 2. 选择性,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3. 上半胃切除术 4. 胃底横断吻合术 5.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 肠: 6. 一期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 7. 分期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 8. 高位阴道直肠瘘修补术 9. 经腹、肛门乙直肠一期切除术(Swenson氏手术)脾: 10. 贲门胃底周围血管断离术+脾切除 胆: 11. 胆总管空肠吻合 12.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胆管空肠吻合术 13. 胆囊癌根治术 胰 14. 胰腺瘘管内引流术 15. 胰体尾部切除术 血管: 16. 血管内膜剥除术 17. 动脉栓塞栓子摘除术 18. 主—股动脉旁路移植术 19. 股—腘动脉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 二级手术一类 胃: 1. 经腹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2. 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术 肠: 3. 吻合器痔环切术 4. 肠排列术(Noffte氏手术) 5. 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