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6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00152组织行为学10月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卷(课程代码0015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更真题资料请咨询Q或微信。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其作者是A.麦克雷戈B.梅奥C.马斯洛D.麦克利兰2.“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A.重视入的因素B.重视工作内容C.重视工作环境D.重视金钱的因素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情感和A.意志B.能力C.行为意向D.行为4.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A.系统性B.社会性C.认知性D.一贯性5.在组织中,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的是A.职权结构B.角色结构C.群体规模D.奖惩体系6.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往往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一是任务角色,二是维护角色,三是A.文化角色B.关系角色C.沟通角色D.自我中心角色7.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A.经济合同B.心理契约C.群体规范D.群体凝聚力8.绩效反馈是一种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水平沟通D.斜向沟通9.当组织规模很大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有效的沟通网络是A.链式B.轮式C.环式D.全通道式10.一个群体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A.充分的委托与授权B.成员之间的平等与互倍C.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D.高素质的成员11.把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称为A.情绪认同B.心理相容C.共生效应D.价值认同12.对冲突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人际荧系观念和A.管理观念B.历史观念C.权变观念D.相互作用观念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D.程序冲突14.组织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帮政治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A.按社会功能分类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D.按组织规模分类15.组织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持有这种观点的是A.古典组织理论B.近代组织理论C.社会系统学派D.权变系统理论16.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产生一种定势,这种定势会自然而然地把员工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这就是组织文化的A.导向功能B.凝聚功能C.约束功能D.激励功能17.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由四个层级结构构成,即:物质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为习俗文化和A.环境文化B.网络文化C.技术水平文化D.精神意识文化18.振兴组织的关键在于A.组织变革B.组织学习C.共同愿景D.系统思考19.领导作为动态的过程,由三个因素所决定,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和A.职位B.职权C.环境D.关系20.构成个人影响力的要素有四种,即品格、才能、知识和A.职权B.指挥C.感情D.制度21.激励的三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A.激励目标B.激励水平C.激励过程D.激励效应22.在双因素理论中,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A.工作环境B.工作内容C.成长感D.责任感2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和A.管理行为B.领导行为C.组织变革D.组织学习24.用来表明测验有效性的指标是A.效度B.信度C.效价D.回归系数25.认为员工是消极、被动的,只有通过严格监管、严格控制才能提高效率,这是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组织行为学--课程代码:00152-2016新版--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重点考点)课程代码:00152 版本:2016年新版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一、人性假设。
识记:(1)人性假设的4种基本观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2)X理论;X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第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第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第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
(3)Y理论。
麦格雷戈在总结并归纳马斯洛、阿吉里斯及其他人类似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的管理,提出了著名的Y理论,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第二,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第三,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第四,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
第五,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
第六,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领会:人性假设的发展脉络。
“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1“经济人”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
这种假设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2“社会人’’假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的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00152组织行为学——自考网络学习习题汇总

1 [单选题]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心理的规律性B.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C.组织心理的规律性D.一切人行为的规律性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 [单选题]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必须以其邻近学科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体现了组织行为学的()A.科学性B.实用性C.系统性D.跨学科性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3 [单选题] 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目的不包括()A.正确处理人际关系B.提高人际管理和沟通水平C.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D.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4 [单选题] 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心理学家是()A.梅奥B.荣格C.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5 [单选题] 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科学的著作是()A.《心理学年鉴》B.《科学管理原理》C.《管理心理学》D.《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6 [单选题] 现代的管理是以()为中心的管理,一切有关人的管理原则和方法,都必须以对人的基本看法作为出发点。
A.人B.物C.劳动D.经济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7 [单选题] “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A.X理论B.Y理论C.马斯洛人性假设理论D.泰勒制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8 [单选题]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是()A.“社会人”假设B.“复杂人”假设C.X理论和Y理论D.“自我实现人”假设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9 [单选题] 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A.群体行为B.群体心理C.个体心理D.个体行为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0 [单选题]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C.满足员工各种需要D.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1 [单选题] 代表人们最基本的信念的是()A.价值观B.态度C.个性D.动机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2 [单选题] 个体根据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进行组织、加工、整合的特性称为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3 [单选题]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并作出最合理的说明,使其有一定的意义,这样的特性就是知觉的()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D.理解性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4 [单选题] 摄影小组、书画协会属于()A.命令型群体B.友谊型群体C.任务型群体D.利益型群体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5 [单选题] 处于最低层次的群体是()A.利益型群体B.集体C.联何群体D.松散群体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6 [单选题] 筹备大型会议而成立的一个会务组,下议文秘处、接待处、宣传处、医疗处、保安处等,该会务组吸收了办公室、公关部、保安部等部门的人员参加,这一群体属于()A.任务型群体 B.命令型群体 C.开放型群体 D.封闭型群体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7 [单选题] 当组织接受的是紧急任务并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时,首先的沟通网络是()A.链式沟通网络B.Y式沟通网络C.全通道式沟通网络D.轮式沟通网络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8 [单选题] 在有效授权的沟通技能中,需要明确授权的()A.对象和内容B.对象和范围C.内容和范围D.范围和完整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9 [单选题] 在组织中,团队有时又被称为()A.团体B.群体C.集体D.整体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0 [单选题] 一个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A.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B.共同的理想与信念C.共同的兴趣和爱好D.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21 [单选题] 团队的核心资源是()A.科学技术B.财力C.物力D.人力资源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2 [单选题] 团队的终极目标是()A.对事不对人,促成合作B.促成合作,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C.相互协作,共为一体D.尽心尽力,全方位投入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3 [单选题] 如果团队成员在新环境中对团队采用的信息系统不熟悉,经常出差错,这时最紧迫的任务是()A.建立考评制度B.实行奖惩制度C.调整该员工工作内容D.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4 [单选题] 当前冲突理论的主流学派是()A.传统观念B.人际关系观念C.新式观念D.相互作用观念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5 [单选题] 冲突的人际关系观念盛行于()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叶D.20世纪80年代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26 [单选题] 认为组织的管理者应把防止和消除冲突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的是()A.传统观念B.人际关系观念C.相互作用观念D.新式观念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27 [单选题] 当客观存在的分歧、争论、竞争、抵抗等成为人大脑或心理中的内在矛盾斗争,导致人进入紧张状态时,冲突才会被人意识和感觉到,这就是冲突的()A.客观性B.主观直觉性C.破坏性D.建设性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8 [单选题] 一个化工企业的员工是环保主义者,而经理却授意他在上夜班时超标排放污水,这就与该员工的价值观相违背,该员工将会出现()A.角色间冲突B.角色内冲突C.情感冲突D.个人角色冲突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9 [单选题] 对组织有积极影响的冲突是()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建设性冲突D.程序冲突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0 [单选题] 个际冲突是()A.组织间冲突B.群体间冲突C.个体与个体间冲突D.个体内部冲突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1 [单选题] 组织的产生源于人类的()A.生产活动和组织活动B.管理活动和集体活动C.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D.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2 [单选题] 文化性组织属于()A.营利性组织B.非营利性组织C.混合型组织D.规范性组织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33 [单选题] 近代组织理论的基础是()A.组织结构B.心理学C.科层结构D.社会学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4 [单选题] 近几年,管理人员在进行兼并或收购决策时,所考虑的关键因素是()A.融资优势B.产品协同性C.文化方面的兼容性D.企业实力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35 [单选题] 组织文化的研究中心是()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36 [单选题] 迪尔和肯尼迪认为,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是()A.价值观B.文化网络C.习俗仪式D.企业环境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37 [单选题] 组织文化的源头是组织的()A.价值观B.创始人C.经营理念D.领导作风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38 [单选题] 最初的组织文化源于组织创建者的()A.创造力B.决策能力C.人生观D.价值观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39 [单选题]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于实现()A.组织评价B.组织认可C.组织交流D.组织学习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40 [单选题] 学习型的组织结构是()A.金字塔式B.倒金字塔式C.扁平式D.矩阵式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41 [单选题] 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A.善于持续性学习B.善于终身学习C.善于全员学习D.善于全过程学习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42 [单选题] 组织成员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是()A.内在的学习动机B.外在的学习动机C.内在的学习动机和与之关联的促进因素D.自我激发的学习动机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43 [单选题] 在个体层面上,影响组织成员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是()A.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方式B.组织的学习氛围C.成员自身的工作特征D.进行有意识的学习策略训练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44 [单选题] 领导效率的高低和领导工作的成功与否,主要从领导者的()来评定。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00152(2016年版)教材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00125组织行为学(2016年版)复习资料绪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①跨学科性②系统性③权变性④实用性⑤科学性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按不同的层面分为: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领导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工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社会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管理心理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心理学年鉴》组织行为学产生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科学管理之父)、韦伯(组织管理父)和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古典科学管理理论(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三)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把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权变理论:费德勒、路径-目标理论:豪斯(四)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第2章附历年真题练习

D.态度
真题练习
• 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B )
A.需要
B.动机
C.情绪
D.态度
真题对比
• 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动机 C.情绪 D.态度--2019.10
• 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
A.动机 B.需要 C.目标 D.情感--2017.04
• 行为的直接动因是( )
B.整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特殊性
真题练习
• 知觉的特征(ABCD)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特殊性
×
--2019.04月27
真题练习
• 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 准备状态称为(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心理定势 D.刻板效应
真题练习
• 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 准备状态称为(C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心理定势 D.刻板效应 --2016.10月
1.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 2.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 3.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行为进行 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 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4.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真题练习
• 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有( ABDE) A.调整功能 B.自我保护功能 C.定向功能 D.价值表现功能 E.知识功能 --2018.10月
真题练习
• 工作满意度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
)
A.动机水平
B.情绪状态
最新10月组织行为学自考真题与答案资料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401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將所有试鼬的答秦澡、写存菩踮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密越前.崙尖需必将H 口的考试谀程彰称、姓桝蓉证号用鳳色字迹的签字笔戍拥遇填写在雅爛紙舰型的也靴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址上对应题U的答秦标号涂黑.如需取动■用橡皮攥卡净鞋.幷选涂苴他答案标号a不能移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笳分)衽毎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申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答麺紙”的相应代码漁黑。
错滁、多澈或未涂均无分nL体现个林心理活动动力骑征的是A.倚值观B.能力C.代质D.性裕2. 对员2E咚來取"朗如卜加大杯”兀的政讀,瓦琢论菇础她A. "经济人"覘设B. 41社会人"假设C. “复杂人"假设D.心自我实现人"假设3. 行为的亶接动固塑A.动机B.需耍C.目林D.态度4. 扎们心认识特定对象时所AWffjO理上的准备状卷称为A.酋因效应B.晕轮效应C.心理定势D.劇板效应5. 在实际工作中,能嬪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怀的态度和行均,使群体成员明白该做什么、精品文档"*7.B.D.Y式环式D.通道9.栩互激励的社勺心理现彖是日・心理相容掘化鳞系6. 一牛人在群体屮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养时努力,这称为2社会促进效应B,杜会惰比C协同效应D,从众效应在提髙群邨成员士气方面比软有效的沟通网培蜡 2漣式G轮式信息険出者有意標纵信息的行为称为A.mC.译码令体吗个也或个体与棘体间郴互战存.A.惜绪认同C.共生败应团關成员之间和互交往的机越恳乩以关采为导向U以利益为导向D.M任务为导向劭信仰为学向H.15.毎牛团阻都会以不同的建立方法经历三个笈摆阶段.即组建期、激髓期和A.规范期B.成熟期U稳固期D,衰還期由于冲凳主体内邮或主体之闻存在不一致或半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夬称为A.强睜冲寰乩认知冲究G情膚冲突 D.目标冲究托马斯提出了种突骨理二维模式・即坚持己见性和A.竞争性日.回蹬性C,翌协性 D.合作性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瓦有按产話划分的槻向辆导关系的组织结梅垦A.职能制氐事业部制G模拟分权制 D.矩阵制他特认再・组倾-个宜变的玉统*包會着四个范要的变量.即站构、技术、人步A.过程U 环境组织文比最亟耍的特征恳A.独特性C间斯性D.D,任务愿据个体性拧制性2角色认阖乩猶色朋特C.角隹直觉D.群休规范在组纵文化的维累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因蠶是甄选过程、社会化和A.市坊化氐高凰管理人员G绪构化D*人际关系18刊用站构性蜒习戏用学X茗的经验来进抒学則雄2自主率学习C”适區塑学习I艮学习型缰脱的关犍特征崔A.共同愿最C-系统思考20.下列黄于俶力的说法.正确的址A.权力咼由职务濂生出来的C.权力是由职权派生出来的2L领导行为理论从领导的苟效性出发.A. T性U行再22. 在取因蠡理论中+与激加因索有-关的囲邀屉A.工作环境氐工作内零U工作制度0.企业直髓23. 期望理论属于巴斜向沟通:S.堆拉团臥的特征有A. 用臥威员右典冏的口标B. 团陽咸员的堆理位・具育羸中性C. 团认集用电子沟通方£D. 团牍从冉宦泛察的殂瞅边界E. 团臥成处心理搐养29*雄枳文化的特证冇A.堰承性c. if续性E.科学性30.激谢的世响说韋有A,激励时机C滋励理度E.激励卑境三、名调解和1ft (卓大師共5小暮.每小BH分’共出分)31. 个性心理32. 非正式沟通3J.建设件冲喪34. 组担文代35. 攪祝£9. ffl¥M【卓大題共5小题.轉小題&分,我站分)J6.禰遼"社会人*假粒的慕本舎义.37+简述群怵燃范的惟用.S8.斷谨冲5!的相互柞川观念猗主翌内容*艸一简建维积恪梅段计的用代鴉财*40.简堆领甘艺术的待征*B.经验飆学习D.行动型学习氐团駅学习IX自我超越B.权力是由职贵派生川来的D.权力是由职位漩生出来的秦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珂和B.能力D歳喷A.内容型澈励理论H混合型滋幅理论C行为改造型瀟励球论 D.过程型激励理论24.梅宾发现了工作群怵的繭要性T提出了A.人际关累学说B.科学營理理论C.社含系境理论D.权变嘉统理论25・花心理测验中.用来蔻明测骑结果可旅性的指标屣A.信度B.嫂度G相关系數 D.对比度二、多琐邃择题(本大题共§小翹.每小麵2井,共10 J?)在每小題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舍题目蠹求的,谐耕其送出井特“袴题纸村的相竝代码涂罂。
2016年10月 组织行为学(00152)自考 真题及答案

(3)制约性原则。组织要通过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的调节获得自我完善。 40.简述领导艺术的特征。 P224 答案:(1)经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4)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5)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1.联系实际谈谈管理者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P79 答案:(1)组织承诺也称为组织认同感或组织归属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 与程度。它主要包括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
(2)群体规范能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 (3)群体规范能起到群体动力的作用。 (4)群体规范具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 38.简述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的主要内容。 P141 答案:(1)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盛行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是当前冲突理论的主流学派。 (2)冲突对于组织既有建设性的一方面,又有破坏性的一方面。没有冲突,组织过于融洽、安宁,会失去 生机与活力;相反,组织过于分裂与对抗,则会造成人心涣散,势必会对组织的整体效益产生破坏性和阻滞 性。 (3)管理者应当使组织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限制破坏性冲突,促进建设性冲突,充分利用冲突的积极影 响,限制冲突的消极影响。 39.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现代原则。 P165 答案:(1)开放性原则。现代组织系统开放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管理效能的大小。 (2)动态性原则。动态的平衡是现代组织系统机制完善的根本标志,是现代管理者力求达到的目标。
1
C.轮式 D. 环式 答案:D P117 8.信息发出者有意操纵信息的行为称为 A.编码 B.过滤 C.译码 D.通道 答案:B P121 9.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情绪认同 B.心理相容 C.共生效应 D.文化维系 答案:C P137 10.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根基是 A.以关系为导向 B.以任务为导向 C.以利益为导向 D.以信仰为导向 答案:C P205 11.每个团队都会以不同的建立方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激荡期和 A.规范期 B.成熟期 C.稳固期 D.衰退期 答案:A P135 12.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 A.程序冲突 B.认知冲突 C.情感冲突 D.目标冲突 答案:D P143 13.托马斯提出了冲突管理二维模式,即坚持己见性和 A.竞争性 B.回避性 C.妥协性 D.合作性 答案:D P150 14.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组织结构是 A.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模拟分权制 D.矩阵制 答案:D P170 15.李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的系统,包含着四个重要的变量,即结构、技术、人员和
(完整版)最新00152组织行为学自考本科重点126道简答题(2)

绪论(7)1、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以下5点: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全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2、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3、简述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2018.04)答: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其目的在于揭示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与行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认识和掌握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对员工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能力,掌握个体动机激发与行为选择、强化的规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合理用人提供理论依据。
4、简述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2018.10)答: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沟通、团队建设、群体冲突及管理等。
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管理和沟通水平,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5、简述组织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答:组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等问题。
其目的在于分析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以及组织效率的影响,以期待形成良好的组织气氛,促进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
探索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促进组织不断完善和发展。
6、简述领导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答:领导行为研究主要研究领导者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解释领导活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以发挥领导者带领组织成员高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
领导行为研究包括领导理论、激励理论与实务两大部分。
其目的在于掌握领导活动过程的一般规律,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高效实现组织目标。
7、简述常用的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15)1、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以及管理措施答: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即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每一个人的所有活动都会受到利己心的支配,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就称为经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体现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P1-59() A.价值观B.能力C.气质D.性格2.对员工要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P1-45()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3.行为的直接动因是P1-54() A.动机B.需要C.目标D.态度4.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称为P2-70()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心理定势D.刻板效应5.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使群体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是P3-93() A.角色认同B.角色期待C.角色直觉D.群体规范6.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P3-97() A.社会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C.协同效应D.从众效应7.在提高群体成员士气方面比较有效的沟通网络是P4-117() A.链式B.Y式C.轮式D.环式8.信息发出者有意操纵信息的行为称为P4-114() A.编码B.过滤C.译码D.通道9.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现象是P5-137() A.情绪认同B.心理相容C.共生效应D.文化维系10.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根基是() A.以关系为导向B.以任务为导向C.以利益为导向D.以信仰为导向11.每个团队都会以不同的建立方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激荡期和P5-135() A.规范期B.成熟期C.稳固期D.衰退期12.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 A.程序冲突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D.目标冲突P6-14313.托马斯提出了冲突管理二维模式,即坚持己见性和P6-150() A.竞争性B.回避性C.妥协性D.合作性14.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组织结构是() A.职能制B.事业部制C.模拟分权制D.矩阵制P7-17015.李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的系统,包含着四个重要的变量,即结构、技术、人员和() A.过程B.任务P7-176C.环境D.愿景16.组织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P8-185() A.独特性B.个体性C.间断性D.控制性17.在组织文化的维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因素是甄选过程、社会化和() A.市场化B.高层管理人员P8-193C.结构化D.人际关系18.利用结构性练习或用学习者的经验来进行学习是P9-200() A.自主型学习B.经验型学习C.适应型学习D.行动型学习19.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P9-202() A.共同愿景B.团队学习C.系统思考D.自我超越20.下列关于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P10-212() A.权力是由职务派生出来的B.权力是由职责派生出来的C.权力是由职权派生出来的D.权力是由职位派生出来的21.领导行为理论从领导的有效性出发,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和P10-218() A.个性B.能力C.行为D.素质22.在双因素理论中,与激励因素有关的因素是P11-238() A.工作环境B.工作内容C.工作制度D.企业政策23.期望理论属于P11-239() A.内容型激励理论B.混合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过程型激励理论24.梅奥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提出了P0-34() A.人际关系学说B.科学管理理论C.社会系统理论D.权变系统理论25.在心理测验中,用来表明测验结果可靠性的指标是P0-39() A.信度B.效度C.相关系数D.对比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P0-29() A.跨学科性B.科学性C.系统性D.实用性E.权变性27.按照信息流向分类,正式沟通有P4-115() 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水平沟通D.前向沟通E.斜向沟通28.虚拟团队的特征有P5-138() A.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B.团队成员的地理位置具有集中性C.团队采用电子沟通方式D.团队具有宽泛型的组织边界E.团队成员心理相容29.组织文化的特征有P8-185() A.继承性B.整体性C.连续性D.创新性E.科学性30.激励的影响因素有P11-234() A.激励时机B.激励频率C.激励程度D.激励方向E.激励环境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个性心理P1-5932.非正式沟通P4-11733.建设性冲突P6-14334.组织文化P8-18435.授权P10-227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37.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
38.简述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的主要内容。
39.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现代原则。
40.简述领导艺术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管理者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42.论述激励的作用。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C2.A3.A4.C5.D6.B7.D8.B9.C10.B11.A12.D13.D14.D15.B16.A17.B18.B19.C20.D21.C22.B23.D24.A25.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虾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ABCDE27.ABCE28.ACD29.ABCD30.ABCD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2.非正式沟通:是指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相关的沟通。
33.建设性冲突:也称为正常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积极影响的冲突。
34.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持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享的最高目标、价值准则、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35.授权:是指领导者根据工作的需要,在职权范围内授予下属处理特定事务的权力,使下属在领导者的指导和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能够有效完成任务的一种领导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P1-45“社会人”假设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这一假设建立的基础。
(2分)(1)人是“社会人”。
(1分)(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
(1分)(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1分)(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1分)37.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
P3-95(1)群体规范能起到群体的支柱作用。
(2分)(2)群体规范能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
(1分)(3)群体规范能起到群体动力的作用。
(1分)(4)群体规范具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
(2分)38.简述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的主要内容。
P6-141(1)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当前冲突理论的主流学派。
(1分)(2)冲突对于组织既有建设性的一方面,又有破坏性的一方面,没有冲突,组织过于融洽、安宁,会失去生机与活力;相反,组织过于分裂与对抗,则会造成人心涣散,势必会对组织的整体效益产生破坏性和阻滞性。
(3分)(3)管理者应当使组织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限制破坏性冲突,促进建设性冲突,充分利用冲突的积极影响,限制冲突的消极影响。
(2分)39.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现代原则。
P7-165(1)开放性原则。
现代组织系统开放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管理效能的大小。
(2分)(2)动态性原则。
动态的平衡是现代组织系统机制完善的根本标志,是现代管理者力求达到的目标。
(2分)(3)制约性原则。
组织要通过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的调节获得自我完善。
(2分)40.简述领导艺术的特征。
P10-224(1)经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2分)(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1分)(3)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1分)(4)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1分)(5)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管理者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P2-79(1)组织承诺也称为组织认同感或组织归属感。
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它主要包括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
(1分)(2)高组织承诺的员工对组织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员工认可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极力维持其在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愿意为之付出高水平的工作努力,对管理者而言,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对组织的发展意义重大。
(1分)(3)研究发现,组织承诺能够预测离职现象,甚至能够预测离职意向。
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绩效和晋升机会的评价与他自身的情感承诺水平正相关,然而挂级承诺与工作绩效负相关。
对管理者而言,需要加强员工组织承诺管理。
(1分)(4)管理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从下述角度入手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一方面,建立高情感承诺。
情感承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个体感到组织满足其期望的程度,而工作的挑战性、组织的可靠性及工作角色的明确性等,也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管理者要关注员工刚开始工作的几个月的经验,通过关注其期望并尽量满足其期望,提高工作的挑战性与组织的可靠性,以及明确工作角色,提升员工的感情承诺水平。
(3分)另一方面,建立财务类持续承诺,组织通过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员工能高度投入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创造条件,对员工的付出,适时给予肯定,并通过公平的报酬系统和晋升系统给予回报。
(3分)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让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工作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1分)42.论述激励的作用。
P11-232在管理中,激励对于发现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管理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激励为行为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