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

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
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

最新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鲁教版

————————————————————————————————作者:————————————————————————————————日期:

单元检测(一) 从宇宙看地球

一、选择题

(2017·上海闵行一模)2014年11月13日,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飞行后,“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着陆器成功登陆“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是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彗星。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宇宙中高真空、超高温、强辐射等环境

B.探测器在飞行中可借助太阳系天体引力加速和变轨

C.彗星质量较小,一般围绕行星运转

D.着陆器是降落在彗星长长的彗尾上的

2.经历10年的飞行,“罗塞塔号”探测器目前到达的宇宙空间位置位于( )

A.河外星系B.太阳系以外的银河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解析:第1题,宇宙环境一般具有高真空、强辐射、高温的特点,故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此环境。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长长的彗尾为气态,探测器难以着陆。第2题,由于彗星绕太阳运行,则目前探测器位于太阳系。

答案:1.A 2.C

(2017·合肥高三质检)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

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

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下列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海口B.拉萨

C.合肥D.北京

4.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3时20分B.15时20分

C.2时D.14时

解析:第3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第4题,由MO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

答案:3.D 4.A

(2017·南京模拟)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图甲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图乙是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甲中,当地球公转位置( )

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由④到③时南京昼长夜短

C.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由②到①时西风带总体南移

6.图乙中B点的区时是( )

A.11月1日0时

B.10月31日23时40分

C.11月1日12时

D.10月31日12时40分

解析:第5题,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结合材料中提示时间为11月、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可判断出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秋分、夏至、春分、冬至。则②到①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故气压带、风带也向南移动,故D项正确。地球公转速度最慢为远日点位置,时间上为7月初;最快为近日点位置,时间上为1月初,故A项错误。海口位于20°N,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故C项错误。由④到③,即冬至到春分,南京昼短夜长,故B项错误。第6题,由该日为11月可知,图乙中北极出现极夜,则A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为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日6:40,则A点经度为160°W;A、B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则B点经度为20°E,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相差7小时,则区时为10月31日23时40分。

答案:5.D 6.B

(2017·长春模拟)太阳能路灯既环保又节能,近年来发

展迅速。新疆和硕县几乎村村都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但有时受

自然条件影响,能量不足,影响了太阳能路灯的推广使用。若能

智能调节太阳能电池板角度,使之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能,可以

大大解决能量不足问题。右上图为太阳能路灯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题。

7.长春(44°N附近)若安装太阳能路灯,在一天中为最大限度获得太阳能,则智能调节太阳能电池板水平方向上角度变化幅度应最大设置约为( )

A.46°B.52°

C.90°D.185°

解析:太阳能电池板一日内水平方向上角度的变化考虑日出、日落的方位,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水平方向上变化的角度大于180°。故选D项。

答案:D

(2017·福建龙岩模拟)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读图,完成8~9题。

8.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0点B.6点

C.12点D.18点

9.据图分析判断( )

A.该日为北半球夏至

B.两纬线的纬度差为c-a

C.两纬线此日昼长差6小时

D.b、c对应的两地太阳方位不同

解析:第8题,图中显示N纬线太阳高度都大于0,表明出现了极昼现象,同时90°W 太阳高度最小,说明地方时为0时,则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为6点。第9题,M纬线上太阳高度大于0的经度跨度等于此纬线上小于0的经度跨度,则该纬线昼夜平分;而该日N 纬线为极昼,则M纬线为赤道。图中显示b、c均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则此时为正午;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b时刻对应的太阳方位为正南、c为正北;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b时刻对应的太阳方位为正北、c为正南,故D项正确。注意北半球极昼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南半球极昼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答案:8.B 9.D

(2015·高考福建卷)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0~11题。

10.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东南7月1日06时

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

D.东南1月1日12时

11.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第10题,从该地经度位置判断,其主要位于东二区,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时,北京时间应为12时,排除A、B选项;1月份日出东南,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第11题,从景观图分析,向东视野开阔,应是平坦地形,只有丙地符合。甲地东面为河谷;乙地东面为湖泊;丁地东面为山地,故C项正确。

答案:10.D 11.C

二、非选择题

12.(2017·湖北黄冈模拟)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____米。

(2)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3)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____,为________走向。

(4)若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a处地形为________;若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第(1)题,P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0米,根据陡崖高度计算公式,陡崖相对高度为200~400米,最大攀爬高度不超过400米。由标注的600米等高线,判断陡崖最高处等高线为1000米,陡崖顶部高度为1 000~1 100米。第(2)题,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组合及地势特征等方面来阐述。第(3)题,a处附近等高线凸向数值较低处,根据等高线的高低规律判断,其地形为山脊,其走向依据经纬网来判断。第(4)题,地形依据其与周边等高线的关系来判断,如果a处等高线数值为500,则地势较高,为小丘;如果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比周围地势低,为洼地。

答案:(1)400 1 000~1 100

(2)图示区域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从南部和西部向东北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3)山脊东西

(4)小丘洼地

13.(2017·上海市浦东新区模拟)下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说明图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速度的大小。

(4)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解析:第(1)题,图示晨昏线和经线重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地球逆时针自转,昼半球中央经线120°经线处于顺自转方向度数增加的东经度范围,即太阳直射120°E。第(2)题,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第(3)题,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第(4)题,0时和180°经

线为日期分界线。从图中可知,60°W为0时。

答案:(1)(0°,120°E)

(2)全球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丁、乙、甲、丙;角速度四地相等。

(4)60°W~0°~18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