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完整)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完整)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2. 竖直面圆周运动临界条件:

绳子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条件:(或球在竖直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 绳约束:达到最高点:v ≥gR ,当T 拉=0时,v =gR mg =F 向,

杆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球在双轨道之间做圆周运动)

杆约束:达到最高点:v ≥0 T 为支持力 0< v

T 为拉力 v>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 ω=C ω,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3.1km/s 。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 =G 2

2

1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

+2

2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r GM 、r mv r GMm 2

2=、v =r GM 、

r mv r GMm 22==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T v S

T

v x v t v v y gt v g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

=

=20002

02

224

02

220

12

1421

2αθα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⑦v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

x

2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10. 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A点以速度v0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B点,求:S AB

在图上标出从A到B小球落下的高度h=

2

2

1

gt

和水平射程s=

t

v

0,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

11. 从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的小球,落到倾角为α的斜面上的B点,此时速度与斜面成90°角,求:S AB

在图上把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v分解为水平分速度v0和竖直分速度v y=gt,可得到几何关系:

=

v

gt

tgα,求出时间t,即可得到解。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s v t at v v

s

t

v v

as v v v

v v

a

v v

t

s s m n aT

s

v v

t

t

t

s

t

t

m n

t

=+===

+

=-=

+

=

-

-=-

=

+

2

2

2

2

2

2

20

22

02

1

22

2

2

2

()·

·

13. 匀速圆周周期公式:T=ω

π

π2

2

=

v

R

频率公式:f

T

n

v

R

====

1

22

ω

ππ

速度公式:v

s

t

r

t T

=

?

===

ωω

φπ2

向心力:

F

mv

R

m R m

T

R

===

?

?

?

?

?

2

2

2

2

ω

π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转速(n:r/s)

14水平弹簧振子为模型:对称性——在空间上以平衡位置为中心。掌握回复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的随时间位置的变化关系。

单摆周期公式:T =

g l π

2

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 =f 驱动力

发生共振条件:f 驱动力=f 固 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波速公式=S/t =λf =λ/T :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 20℃:340m/s 声波是纵波

磁波是横波

传播依赖于介质:v 固> v 液>v 气

磁波传播不依赖于介质,真空中速度最快 磁波速度v =c/n (n 为折射率)

波发生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注: (1)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2)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 (4)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要求重点掌握

15. 实用机械(发动机)在输出功率恒定起动时各物理量变化过程:

?-↓=↓?=

↑?m f F a v P F v

当F =f 时,a =0,v 达最大值v m →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变化

F 不变,

m f

F a -=

不变↑?↑=↑??Fv P v

当,恒定P P a v P v

a F f

m m m =≠?↑?

↓?↓=

-?0

当F =f ,a =0,v m →匀速直线运动。

16.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P=mv: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冲量I=Ft:方向由F决定

动量定理:合力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

I合=△P,Ft=mv t-mv0

动量定理注意:

①是矢量式;

②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

③求合力、动量的变化量时一定要按统一的正方向来分析。考纲要求加强了,要会理解、并计算。动量守恒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为零;

②F内>F外;

③在某一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动量守恒的应用:核反应过程,反冲、碰撞

应用公式注意:

①设定正方向;

②速度要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都是对地的速度

③列方程:

'

2

2

'

1

1

2

2

1

1

v

m

v

m

v

m

v

m+

=

+或△P

1

=-△P2

17. 碰撞:碰撞过程能否发生依据(遵循动量守恒及能量关系E前≥E后)完全弹性碰撞:钢球m1以速度v与静止的钢球m2发生弹性正碰,

碰后速度:

1

2

1

2

1

1

'v

m

m

m

m

v

+

-

=

1

2

1

1

2

2

'v

m

m

m

v

+

=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零

完全非弹性碰撞:

质量为m的弹丸以初速度v射入质量为M的冲击摆内穿击过程能量损失:E损=mv2/2-(M+m)v22/2,mv =(m +M)v2,(M+m)v22/2=(M+m)gh

gh m m

M v 2?+=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m M M

mv +?

22

1 非完全弹性碰撞:质量为m 的弹丸射穿质量为M 的冲击摆,子弹射穿前后的速度分别为0v 和1v 。

mv mv Mv

v m v v M 0101=+=

-()

??E mv mv E Mv =-=1212120212

2

μ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Q mv mv Mv =--1212120212

2

18.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

功W =FScos α ,F:恒力(N ) S:位移(m ) α:F 、S 间的夹角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受其它力但不做功

应用公式注意: ①选取零参考平面;

②多个物体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③列方程:22

21212121mgh mv mgh mv +=+或

p k E

E ?-=?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摩擦力对某一物体来说,可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②f 静做功?机械能转移,没有内能产生; ③Q =f 滑 ·Δs (Δs 为物体间相对距离) 动能定理:合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 mv mv W E t K

总总=-

=20

2

22

?

方法:抓过程(分析做功情况),抓状态(分析动能改变量) 注意:在复合场中或求变力做功时用得较多 能量守恒:△E

=△E

(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内能、弹性势能)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分析电热时,通常

可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的方法。

19. 牛顿运动定律:运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问题是一个基本方法。 (1)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a. 绳杆轨(管)管,竖直面上最“高、低”点,F 向(临界条件)

b. 人造卫星、天体运动,F 引=F 向(同步卫星)

c.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f 洛=F 向 (2)处理连接体问题——隔离法、整体法

(3)超、失重,a ↓失,a ↑超 (只看加速度方向)

20. 库仑定律:公式:

221r q kq F =

条件: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 21. 电场的描述:

电场强度公式及适用条件:

q F

E =

(普适式)

2r kQ

E =

(点电荷),r ——点电荷Q 到该点的距离

d U

E =

(匀强电场),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距离

电场线的特点与场强的关系与电势的关系:

①电场线的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大; ③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可能相交。 ④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必然降低 等势面特点: 22. 电容:

平行板电容决定式:

kd s

C πε4=

(不要求定量计算)

定义式:C Q U =

单位:(法拉),,F F F pF F 110110612μ==--

注意:当电容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张角的大小表示电容两板间电势差U 。 考纲新加知识点: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 或: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 当电容在直流电路中时,特点: ①相当于断路

②电容与谁并联,它的电压就是谁两端的电压

③当电容器两端电压发生变化,电容器会出现充放电现象,要求会判断充、放电的电流的方向,充、放电的电量多少。

23. 电场力做功特点:

①电场力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②AB qU W =

③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正功,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负功 ④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24. 电场力公式:

qE F =,正电荷受力方向沿电场线方向,负电荷受力方向逆电场线方向。

25. 元电荷电量:1.6×10

-19

C

26. 带电粒子(重力不计):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除特殊说明外不考虑重力,但质量考虑。

带电颗粒:液滴、尘埃、小球、油滴等一般不能忽略重力。 27.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

电场中

加速——匀变速直线 偏转——类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磁场中 匀速直线运动

匀圆——qB mv R =

,qB m T π2=,T

t ?=πθ2

28. 磁感应强度

公式:

IL F B =

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的力与电流和导线长度乘积之比。 方向:小磁针N 极指向为B 方向

29. 磁通量(?):公式:α?cos BS BS ==⊥ α为B 与S 夹角

公式意义:磁感应强度B 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 的乘积为磁通量大小。 定义:单位面积磁感强度为1T 的磁感线条数为1Wb 。 单位:韦伯Wb

30. 直流电流周围磁场特点:非匀强磁场,离通电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

31. 安培力:定义:θsin BIL F =,θ——B 与I 夹角

方向:左手定则: ①当?=90θ时,F =BIL ②当?=0θ时,F =0 公式中L 可以表示:有效长度

求闭合回路在匀强磁场所受合力:闭合回路各边所受合外力为零。

32. 洛仑兹力:定义:f 洛=qBv (三垂直)

方向:如何求形成环形电流的大小(I =q/T ,T 为周期)

如何定圆心?如何画轨迹?如何求粒子运动时间?(利用f 洛与v 方向垂直的特点,做速度垂线或轨迹弦的垂线,交点为圆心;通过圆心角求运动时间或通过运动的弧长与速度求时间)

即:·或t T t s v =

=θπ2

左手定则,四指方向→正电荷运动方向。 f ⊥v ,f ⊥B ,B f ⊥,负电荷运动反方向 当?=0θ时,v ∥B ,f 洛=0 当?=90θ时, B v ⊥,f 洛=qvB

Bq m v r T Bq

mv r r v m

Bqv ππ222

=

==

=

特点:f 洛与v 方向垂直, f 只改变v 的方向,不改变v 大小,f 洛永远不做功。 3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公式:感应电动势平均值:,·ε?==n

t E B

t S ????

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

注意:

(1)若面积不变,磁场变化且在B—t图中均匀变化,感应电动势平均值与瞬时值相等,电动势恒定(2)若面积不变,磁场变化且在B—t图中非均匀变化,斜率越大,电动势越大

感应电动势瞬时值:ε=BLv,L⊥v,α为B与v夹角,L⊥B

方向可由右手定则判断

34. 自感现象

L单位H,1μH=10-6H

自感现象产生感生电流方向总是阻碍原线圈中电流变化

自感线圈电阻很小从时间上看滞后

K闭合现象(见上图)灯先亮,逐渐变暗一些

K断开现象(见上图)

灯比原来亮一下,逐渐熄灭(此种现象要求灯的电阻小于线圈电阻,为什么?)

考纲新增:会解释日光灯的启动发光问题及电感线圈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点。

35. 楞次定律:

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

理解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阻碍)产生感应电流原因

①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相对运动

②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磁通量变化

③用行动阻碍磁通量变化

④a、b、c、d顺时针转动,a’、b’、c’、d’如何运动?

随之转动

电流方向:a’ b’ c’ d’ a’

36. 交流电:从中性面起始:ε=nBsωsinωt

从平行于磁方向:ε=nBs ωcos ωt

对图中Bs =?,ε=0

对图中0=?,ε=nBs ω

线圈每转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37. 交流电ε是由nBs ω四个量决定,与线圈的形状无关 38.交流电压:最大值,或εωφωm m nBs n

有效值,

有εω2

2nBs

注意: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ε有要按发热等效的特点具体分析并计算

平均值ε,t n

???

39. 交流电有效值应用:

①交流电设备所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 ②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测量数值U 、I

③对于交变电流中,求发热、电流做功、U 、I 均要用有效值 40. 感应电量(q )求法:

R t tR It q ?

??=????=

=

仅由回路中磁通量变化决定,与时间无关

41. 交流电的转数是指:1秒钟内交流发电机中线圈转动圈数n

n f ==

ωπ2

42. 电磁波波速特点:s m C /1038

?=,f C λ=,是横波,传播不依赖介质。

考纲新增: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注意: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产生恒定磁(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电)场,并交替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

43. 电磁振荡周期:*Lc T π2=,

Lc f π21=

考纲新加: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发射过程:要调制 接收过程要:调谐、检波

44.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

①21P P =;②

21

2

1

n n U U =;③

12

2

1

n n I I =

U 1端接入直流电源,U 2端有无电压:无 输入功率随着什么增加而增加:输出功率 45. 受迫振动的频率:f =f 策

共振的条件:f 策=f 固,A 最大 46. 油膜法:

s V

d =

47. 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什么的运动? 颗粒的运动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什么?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明显与什么有关?

①温度越高越明显;②微粒越小越明显

48. 分子力特点:下图F 为正代表斥力,F 为负代表引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斥力 ②当r =r 0,F 引=F 斥

③当rF 引表现为斥力 ④当r>r 0,引力、斥力均减小,F 斥

49. 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E +=?(不要求计算,但要求理解)

W<0表示:外界对气体做功,体积减小 Q>0表示:吸热

△E>0表示:温度升高,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考纲新增: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或: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够完全变为机械能,具有方向性。或:说明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实现

考纲新加:绝对零度不能达到(0K 即-273℃) 50. 分子动理论:

温度: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T 、v 物质质量有关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T )

51. 计算分子质量:

A mol

A mol N V N M m ρ==

分子的体积:

A mol A mol N M N V V ρ==

(适合固体、液体分子,气体分子则理解为一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

分子的直径:

3

6πV

d =(球体)、3V d =(正方体)

单位体积的分子数:

V N

n =

,总分子数除以总体积。 单个分子的体积:V V N mol A 0=

52. n 折射率:,,,真介n i r n c

v n n ==>=

sin sin 1λλ

比较大小:

折射率:n 红_______n 紫 大于 频率:ν红_______ν紫

小于 波长:λ红_______λ紫 大于 传播速度:v 介红_______v 介紫

大于

临界角正弦值:sin c 红_______sin c 紫 大于

光子能量:E 红________E 紫 提示:E =h ν ν——光子频率

53. 临界角的公式:

n c 1sin = (介真

λλ==v c n ) 考纲新增:临界角的计算要求 发生全反射条件、现象: ①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③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蜃景—空气中的全反射现象 54. 光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波叠加

单色光干涉:中央亮,明暗相间,等距条纹 如:红光或紫光(红光条纹宽度大于紫光) 条纹中心间距

考纲新增实验:通过条纹中心间距测光波波长λ?=

?d L x

亮条纹光程差:λk s =?,k =0,1,2……

暗条纹光程差:

()

122

-=

?k s λ

,k =1,2……

应用:薄膜干涉、干涉法检查平面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 =λ/4 光的衍射涉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或缝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相差不多 白光衍射的现象:中央亮条纹,两侧彩色条纹

单色光衍射 区别于干涉的现象:中央亮条纹,往两端亮条纹逐渐变窄、变暗 衍射现象:泊松亮斑、单缝、单孔衍射 55. 光子的能量:E =h ν ν——光子频率 56. 光电效应:

①光电效应瞬时性

②饱和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 ④对于一种金属,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发生光电效应 考纲新增:h ν=W 逸+E km 57. 电磁波谱:

说明:①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c =3.00×108m/s ②进入介质后,各种电磁波频率不变,其波速、波长均减小 ③真空中c =λf ,,媒质中v =λ’f

无线电波: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波动性强,用于通讯、广播、雷达等。

红外线: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热效应现象显著,衍射现象显著,用于加热、红外遥感和摄影。 可见光: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 能引起视觉,用于摄影、照明。

紫外线: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化学作用显著,用来消毒、杀菌、激发荧光。

伦琴射线: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具有荧光效应和较大穿透能力,用于透视人体、金属探伤。 λ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穿透本领最强,用于探测治疗。 考纲新增:物质波 任何物质都有波动性

考纲新增:多普勒效应、示波器及其使用、半导体的应用

知道其内容:当观察者离波源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接收的频率会变化,近高远低。 58. 光谱及光谱分析:

定义:由色散形成的色光,按频率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光带。 连续光谱:产生炽热的固体、液体、高压气体发光(钢水、白炽灯) 谱线形状:连续分布的含有从红到紫各种色光的光带

明线光谱:产生炽热的稀薄气体发光或金属蒸气发光,如:光谱管中稀薄氢气的发光。 谱线形状:在黑暗的背影上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

吸收光谱:产生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气体后,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后产生的 谱线形状: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有不连续的暗线,太阳光谱 联系:光谱分析——利用明线光谱中的明线或吸收光谱中的暗线

①每一种原子都有其特定的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各种原子所能发射光的频率与它所能吸收的光的频率相同 ②各种原子吸收光谱中每一条暗线都与该原子明线光谱中的明线相对应 ③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都叫原子光谱,也称原子特征谱线 59. 光子辐射和吸收:

①光子的能量值刚好等于两个能级之差,被原子吸收发生跃迁,否则不吸收。 ②光子能量只需大于或等于13.6eV ,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

③原子处于激发态不稳定,会自发地向基态跃迁,大量受激发态原子所发射出来的光是它的全部谱线。

例如:当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动能、势能、总能量如何变化,吸收还是放出光子,电子动能E k 减小、势能E p 增加、原子总能量E n 增加、吸收光子。

60. 氢原子能级公式:

21

n E E n =

,eV E 6.131-=

轨道公式:12r n r n =,

m r 10

11053.0-?= 能级图: n =4 -0.83eV

n =3 -1.51eV h ν=∣E 初-E 末∣ n =2 -3.4eV n =1 -13.6eV

61. 半衰期:公式(不要求计算)

T

t

N N ?

?

?

??=210,T ——半衰期,N ——剩余量(了解)

特点: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如温度、压强)和化学状态无关

实例:铋210半衰期是5天,10g 铋15天后衰变了多少克?剩多少克?(了解)

剩余:

25.12110213

5

15

0=???

???=?

??

??=N N

衰变:

克75.825.110'0=-=-=N N N

62. 爱因斯坦光子说公式:E =h ν S J h ??=-34

1063.6 63.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 2

mc E ?=?

kg u 2710660566.11-?= J e 19106.11-?=

释放核能E ?过程中,伴随着质量亏损u 1相当于释放931.5 MeV 的能量。

物理史实: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原子核很小、带全部正电荷,集中了几乎全部原子的质量。 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按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有的甚至被弹回。 64. 原子核的衰变保持哪两个守恒: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 (存在质量亏损)

解决这类型题应用哪两个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 65. 衰变发出α、β、γ三种物质分别是什么?

He 42→α、e 0

1-→β、光子→γ

怎样形成的:即衰变本质

66. 质子的发现者是谁:卢瑟福

核反应方程:H C He N 1

112642147

+→+

中子的发现者是谁:查德威克

核反应方程:n C He Be 1

0126429

4

+→+

正电子的发现者是谁:约里奥居里夫妇

反应方程:

e

Si P n P He A 01301430151

03015422713

1+→+→+

67. 重核裂变反应方程:92235

01

56141

3892

01

3200u n Ba Kr n MeV +→+++

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体积不得小于临界体积 应用:核反应堆、原子核、核电站

68.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12

13

24

01

176H H He n MeV +→++.

热核反应,不便于控制 69. 放射性同位素:

①利用它的射线,可以探伤、测厚、除尘 ②作为示踪电子,可以探查情况、制药 70. 电流定义式:

t q

I =

微观表达式:nevs I =

电阻定义式:

I U

R =

决定式:

s l

R ρ= ↑

↑↑R T ..ρ

特殊材料:超导、热敏电阻 71. 纯电阻电路

电功、电功率:t R U Rt I UIt W ?===22

R U R I UI P 22

=

== 非纯电阻电路:UIt W = 电热

Rt I Q 2= 能量关系:

机或化

W Q W +=、

机或化

热P P P +=

72. 全电路欧姆定律:

r R E

I +=

(纯电阻电路适用);Ir E U -=端

断路:∞→R 0=I ε=外U

短路:0=R

r E

I = E Ir U ==内 0=外U 对tg α=r ,tgβ=R ,A 点表示外电阻为R 时,路端电压为U ,干路电流为I 。

73. 平行玻璃砖: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但要发生侧移。侧移d 的大小取决于平行板的厚度h ,平行板介质的折射率n 和光线的入射角。

74. 三棱镜:通过玻璃镜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向棱镜底面偏折。偏折角δ跟棱镜的材料有关,折射率越大,偏折角越大。因同一介质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各种色光的偏折角也不同,形成色散现象。 75. 分子大小计算:例题分析:

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①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②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④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分析:①每个气体分子所占平均体积:

V N N A A 01=

=

摩尔气体的体积摩尔质量

密度·

②气体分子平均间距:

3

1

3

?

??? ???==A N V d 密度摩尔质量 选②项

估算气体分子平均间距时,需要算出1mol 气体的体积。

A. 在①项中,用摩尔质量和质量不能求出1mol 气体的体积,不选①项。

B. 在③项中,用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也不能求出1mol 气体的体积,不选③项。

C. 从④项中的已知量可以求出1mol 气体的体积,但没有阿伏伽德常数A N ,不能进一步求出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

以及分子间的距离,不选④项。

76. 闭合电路的输出功率:表达式(、r ε一定,出P 随R 外的函数) 电源向外电路所提供的电功率出P :

r R r R R r R R I

P 4)(22

2

2

+-=

??

?

??+==外外外出εε

结论:、r ε一定,R 外=r 时,出P 最大 实例:、r ε一定,

①当?2=R 时,2R P

最大;

②当?2=R 时,1R P

最大;

分析与解:①可把1R 视为内阻,等效内阻

r

R R x +=1,当r R R +=12时,

2

R P 最大,值为:

)(412

2r R P R +=

ε

②1R 为定值电阻,其电流(电压)越大,功率越大,故当02=R 时,

1

R P 最大,值为:

R

r R P R 2

12

)

(2+=

ε

说明:解第②时,不能套用结论,把)(2r R +视为等效内阻,因为)(2r R +是变量。 77. 洛仑兹力应用(一):

例题:在正方形abdc (边长L )范围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电子从a 沿平行ab 方向射入磁场,其中速度为1v 的电子从bd 边中点M 射出,速度为2v 的电子从d 沿bd 方向射出,求:21v v

解析:由

r v m evB 2=得m eBr

v =

,知v r ∝,求21v v 转化为求21r r ,需1r 、2r ,都用L 表示。 由洛仑兹力指向圆心,弦的中垂线过圆心,电子1的圆轨迹圆心为O 1(见图);电子2的圆心r 2=L ,O 2即c 点。

由△MNO 1得:

2

1221)2(L r L r -+= 得:

L r 45

1=

则4

545212

1===L L

r r v v 78. 洛仑兹力应用(二)

速度选择器:两板间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带电粒子(q 、m )垂直电场,磁场方向射入,同时受到电场力qE 和洛仑兹力f =qvB

①若qE B qv =0,

B E

v =

0粒子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v >0v ,带正(负)电粒子偏向正(负)极板穿出,电场力做负功,设射出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得(d 为沿电场线方向偏移的距离)

2221'21mv mv qEd -=

-

③若v <0v ,与②相反,有

2221'21mv mv qEd -=

磁流体发电:两金属板间有匀强磁场,等离子体(含相等数量正、负离子)射入,受洛仑兹力(及附加电场力)偏转,使两极板分别带正、负电。直到两极电压U (应为电动势)为

qvB d U

q

= vBd U =,磁流体发电

质谱仪:电子(或正、负粒子)经电压U 加速后,从A 孔进入匀强磁场,打在P 点,直径d AP =

2

21mv

eU =

m eU

v 2=

m eU

eB m eB mv r d 2222==

=

得粒子的荷质比2

28d B U

m e =

79.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不计粒子重力)

(1)静电场加速

)0(0=v

由动能定理:

0212

-=

mv qU (匀强电场、非匀强电场均适用)

0212

-=

mv qEd (适用于匀强电场)

(2)静电场偏转:

带电粒子: 电量q 质量m ;速度0v 偏转电场由真空两充电的平行金属板构成

板长L 板间距离d 板间电压U

板间场强:

d U

E =

带电粒子垂直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受电场力,作类平抛运动。 垂直电场线方向,粒子作匀速运动。

t v L 0=

0v L t =

沿电场线方向,粒子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

md qU

m qE a =

=

从射入到射出,沿电场线方向偏移:

2

220222221mdv qUL mv qEL at y ===

偏向角φ:tg

20

200mdv qUL mv qEL v at ===

φ

(3)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转的讨论: 决定)(φy 大小的因素: ①粒子的电量q ,质量m ; ②粒子射入时的初速度0v ;

③偏转电场:

)()(d U E d L U E =

、、

2

02

2mv qEL y = tg 20mv qEL =φ

80.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基本思路:解决电源计算,找等效电路,处理研究对象力与运动的关系,功能及能转化与守恒关系。

题1: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n 的线圈,电阻为r ,面积为s ,将一额定电压为U 、额定功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ω=Cω,轮上边缘各点v相同,v A=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处,运行速度3.1km/s。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22 1 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2 2——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r GM 、r m v r GMm 22=、v =r GM 、r m v r GMm 22==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 T v S T v x v t v v y g t v g 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 = =20002 02 224 02 220 12 1421 2αθα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初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方案)

初三物理复习备考计划(方案) 系统而全面的复课工作是中考取胜的法宝。物理复课工作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更是需要周密详实的计划打前阵。本学期系统复习内容包括: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机械运动、质量与密度、运动和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和功、机械能和内能、电学、电与磁、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内容多,时间紧,并且各章节联系不大,学生在复课过程中容易前学后忘,给复课工作造成反复性难度。针对以上特点制定初步计划如下: 一、复课阶段划分 1、单元过关复习阶段(3月7日到4月20日) 目标: (1)注重基础,理清各章、各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弄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以笔记的形式对初中阶段所学 知识分类梳理,排查归纳,编织严密的知识网络,初步形成比 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情景渗透使学生感到新 鲜,易懂易记。 (2)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把握的精确程度有所提高。依纲扣本,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紧 紧围绕物理《中考说明》将教材每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 易错点,让学生在重温教材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3)对易错易混的概念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重点,

深刻领会。 具体措施: (1)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单元章节过关,不吃“夹生饭”,不遗漏。 (2)起点应放低,以中等学生为基准,做到弄懂会做。 (3)重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的复习,加强记忆,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总结。 (4)在选编习题时,要以重点,难点,易错点为序,按阶段形式,考点分项检测原则,对每个考生涉及的解题、思维、考试方法,进行全面归纳,针对重难点内容认真剖析,精选的例题以例见 类,通过引导、剖析,点拨解题思路,从而达到夯实基础的目 的。 (5)单项训练与阶段检测相结合,进行阶段性检测。要认真批改作业或练习题,找出问题之症结,有针对性的讲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反复进行。 (6)加强培优辅导;确定扶优对象,定期辅导拔高。 二、第二阶段(4月20日到5月20日)分类复习阶段目标 (1)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重新组合,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2)重视归类,提高学生的辨析和表达能力。 (3)加强思维方法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具体措施:

2018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2018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学霸整理复习资料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学霸整理复习资料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显微镜的使用:先低后高,不动粗焦(调到高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源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5.大量元素:C、H、O、N、P、S、Ka、Ca、Mg等。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C 6.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有:解放水(约95.5%)和结合水(约4.5%),二者能够相互转化。 水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7.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8.糖类由C、H、O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9.酶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10.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淀粉:碘液——变蓝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11.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元素组成:C、H、O、N,绝大部分蛋白质还含有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C上 形成:氨基酸分子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而成。 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 多肽:n≥3 公式: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例外 12.核酸:由C、H、O、N、P组成,包括DNA和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碱基类型:A-T,C-G,DNA 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碱基类型:A-U,C-G,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1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多糖,其中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15.原生质层的组成: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质壁分离与复原(详见课本) 1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

(完整)高三物理复习计划.doc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2018-08-25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实际问题。 二、复习计划: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时间上约从八月份到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即2018 年9月到2018年3月,约6个多月的时间,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 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 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学生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 ( 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等 ) 进行小综合复习,时间为 2018年三月到四月底,大约需要二个多月时间,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板块 ( 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 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 是在本知识块及其关联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的小 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 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时间为 2018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综合复习练 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 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 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

九年级物理中考备考方案

九年级物理中考备考方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考备考方案2017九年级物理岳丽涛陈村乡中一、指导思想年中考,让全体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使物2017为迎接理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圆满完成县教体局教研室下达的奋斗目标,使我校中考成绩继续攀升,特制定本计划。二、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物理教学将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一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冲刺状态,有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需要重新树立信心,有些学生当时掌握的不好,需要重新学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纯粹不学,在课堂上睡觉,捣乱。目前,我校物理成绩两级分化现象严重。这学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在管好课堂纪律的同时更需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复习的意识。 三、备考目的和重点、难点、备考目的: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提高知识)1(的综合运用能力;下等学生的成绩;提高中、抓住基本知识与技

能,、)2(、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迎接)3( 年中考做准备。2017、备考重点:2)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1()重点实验、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2()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3()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3、备考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四、具体安排复习过程中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八年级上、下册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些内容学生学习的时间较长,大部分已经遗忘,通过复习,让学生对遗忘的知识引起回忆,并能运用;并在复习期间穿插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对九年级知识的记忆和提高,时《面对面》和课本。间安排在三、四月一模前。复习资料:力、(第二阶段:分块复习与综合复习并举,分块复习,以力学和电学为主,综合复习,练习几)热、声、光、电,以迎

高考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

高考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 高考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 高考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 2012-07-01 生物论文 高考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 高考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全局把关,智取生物高分-2012年生物备考提升复习建议成都七中文宗作者简介:文宗,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成都七中生物教研组组长。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直达彼岸的捷径,也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但高考复习有章可循,选择合适的复习程序和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任教经验,对如何做好2012年高考生物复习特提出如下建议。一、从2011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分析说起试题命制立足于教材,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高中教材中生物学科的专业名词、专有术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更注重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没有出现难、深、偏、怪的现象。应该说考生入手容易,但想要获得高分则有一定的难度。(一)紧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突出核心知识试题重点考查了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学科主干知识,在命题素材的取舍上,有意识选取了近几年四川卷涉及较少的内容,如神经传导和传递机制、染色体结构变异等,通过这种方式扩大知识覆盖面,实现主干知识的全面覆盖。(二)重视能力——实验能力考查,拓展命题类型选择题部分难度梯度非常明显,前3题注重对知识记忆的考查,4、5两个试题则要求学生在知识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较好的体现了选拔功能。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

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实验题的考查与实际生活贴近,同时又很好地和高中生物知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实验思维。有关动物生理(30题Ⅱ)、遗传试题(31题Ⅱ)往往是考生较为“恐惧”的,但考生只要冷静思考,还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此类题具有很强的选拔性。一、高2011级理科考生应考薄弱环节探究[广大考生常见的失分情况]审题不清,信息获取能力欠缺混淆概念,二次整合能力欠缺规范意识差,书写随意思维定势,应变能力或创新思维欠缺[阅卷场上什么样的答卷容易得高分]简明扼要,紧扣要点,是多得分的关键答出技巧,让人满意,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重在理解,勇于作答,是多得分的可靠保证答题条理化、尊重考卷、用词规范、解答清晰同学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态度、总体成绩参差不齐,差异很大;课后的复习消化不及时,时间分配利用不尽合理。考试时挑题(挑物理)、选题做(选物理),因做题速度和效率方面的不理想,对做生物部分的试题仍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生物学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网络不完整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致常见的生物学专有名词写错。(二)能力缺陷 1理解能力不强。有些考生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生物学概念的内涵理解有偏差。 2.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较差。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是科学素养最根本的核心要素,(教学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4e5438827.html,)是生物科高考大纲里的最高能力要求。 4.书面表达能力低下,思维的严谨度不强,不能准确表达意思。 5.实验与探究能力较薄弱。(三)应试能力不高考试心理对考生的临场表现具有潜在的影响。考生常见的应试问题有: 1.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经常无谓失分。 2.审题不细,大意失分。审题时把关健词遗漏掉,或者是看不清题干的主要目的。三、2012年高考生物复习建议(一)依据教材,学习考纲,指导复习广大教师和同学要根据2012年教育部制订的《考试大纲》以及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说明》明确和确定考试复习范围。高度重视教材,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材是考纲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命题的题目来源。生物学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应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搞清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挖掘基本知识的内涵,做

高三物理复习经验交流

高三物理复习经验交流 游树华 一、安排好复习进度,掌握准复习节奏 1、按章节,扎实做好第一轮复习,全面梳理,积累实力 第一轮:20XX年7月初——20XX年1月底 目的:基础能力过关 做法:回归课本,考点精析,例题点拨,反馈练习,点拨讲评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遵循“必修全面铺开,选修重点突出”的原则,我们基本上按照教科书的章节将高中物理课本全面、系统、认真地复习一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回归课本,考点精析,例题点拨,反馈练习,点拨讲评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做法,让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自己的实力,脚踏实地地将知识根基打牢,系统的掌握物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当然,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的贯通与整合,不要简单地回到对课本的重复。 例如:[见附件一] 总之,通过这个时间相当长、进程相当精细的一轮复习,让学生先完成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以便在以后的各种大小考试中能够“厚积薄发”。 2、分专题,系统搞好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20XX年2月底——20XX年4月底 目的:综合能力突破 做法:确定专题,重组知识,查缺补漏,完善体系 专题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主干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专题复习重在复习的思路和方法,而非专题本身的素材内容。复习时要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延伸。 例如:[见附件二] 3、抓牢重点难点、查补漏点疑点、关注热点焦点,抓好最后复习 第三轮:20XX年5月初——20XX年5月下旬 目的:提高应试能力 做法:练、考、评、悟 例如:选择题专题练习、实验题专题练习、计算题专题练习等 二、复习过程不断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大纲、近五年的高考试题 在复习初,我们利用时间重点研究了20XX年教育部编写的考试大纲以及近五年的全国II卷(或全国I卷)高考试题;而到了20XX年4月份后,20XX年的考试大纲出来,我们重点2年的考试大纲有无区别,若有区别,区别点在何处,并进行重点评析。在这样不断研究过程中为我们明确了备考方向,真正体会到高考如何考,怎么考。从而体会考试说明的作用,为不断完善复习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遵循新教材的教育规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1、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经过优生学习经验介绍会,进步大的学生谈体会,物理特长生谈学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物

初三物理中考备考策略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物理备课组 1、2015年的的命题趋势分析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会盲目拔高试题的难度。 (2)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训练。 (3)进一步加大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 2、中考物理复习对策 (1)研究《课程标准》、《中考说明》,紧扣考点、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重视物理实验探究的复习。 (3)重视一些考试常识,规范答卷,减少失分 (4)研究近几年赤峰中考及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把握出题规律 近六年中考试题分析 1、突出基础性 中考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近几年中考题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而且往往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试题不仅取材于教材正文,也取材与教材图片、想想做做、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还取材于教材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STS”等。 2、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甚至可以在中考考场上就地取材,实验分析。 例如:(2014年第2题),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正确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B、人的正常体温约39℃ C、课桌的高度约80cm D、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 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 近几年中考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培养和发展。关于科学质疑提问、科

学猜想、科学实验设计与验证、科学分析、交流与评估等科学探究题在各中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极重。这些试题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 (1)以课本中的基本物理规律为素材的探究题,此类题的实验方案大多与课本不同(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要求学生根据题给的信息,通过分析、推理、探究出相关的物理规律,这些规律大多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主要规律。由于此类题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是今后中考的热点。 例如:(2014年第6题):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2)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素材的探究题:此类题大多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提出研究问题,科学猜想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有时还要求总结出科学合理的规律。此类题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2013年14题):2012年冬季,赤峰地区下了多场大雪,小明同学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雪的形成是__________现象;雪花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雪看起来非常耀眼是________(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大雪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消失是________现象。 (3)关于科学方法的探究题。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很多,其中“控制变量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实际应用来考察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9)电压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4)注重考察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中考题更加通过各种形式考察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在中考题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像、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此类题突出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例如(2013年第10题)、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 B.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 C.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 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近几年中考命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2018高考物理备考:五经验助你物理考高分

2018高考物理备考:五经验助你物理考高分 查字典物理网整理“2018高考物理备考:五经验助你物理考高分”,更多2018年高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 ? ? 1.观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逐渐积累起来,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现象会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你不经意间发挥作用。比如,你仔细体会过坐电梯在加速减速时的压力变化吗?这对你理解视重、超重、失重这些概念很有帮助。你考虑过自行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区别吗?你观察过发廊门口的旋转灯柱吗?你尝试过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观察杯内外水面的变化吗?我觉得物理学习也需要一种感觉,这就是凭经验积累起的直觉。 2.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

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 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3.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4.知识分层 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不单纯是按板块分的,更重要是按层次分的。比如,力学知识从基础到最高级可以这样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

物理备课组中考备考方案

2017营防中学物理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区、校中考备考计划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本学期是学生人生中转折性的关键学期,在学校领导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定信心。 1.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拼搏进取精神,争创中考理想成绩。 2.明确工作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进行全面复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复习工作,从巩固基础,提高能力,抓两头带中间,力争在中考中出好成绩,并有所突破。 3.要有信心、恒心,团结拼搏,全力投入到备考工作。 4、全级科任教师要提高认识,齐抓共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思想,尽力做好中考复习工作。 二、本届学情分析 通过近期的考试来看,我校的成绩与上届同时期差不多。同等级学校均分差距不大,名次差距大,从现状来看压力比较的大。本届的理科差生率较高,如何降低差分率是后期教学和复习的重点。我校的三个普通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较差,没有较高的学习目标和积极性,普通班学生人数占全校初三学生人数近四分之三,可以说普通班的成绩好坏将对我校的均分产生较大的影响。实验班的学生较平均,但高分不太多。部分学习要求比较高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的高,但同时也存在着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波动较大,在实验班教学中这部分学生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把握好优分的同时减少分化是需要教师重点解决的。上中均分62.9,与区相差6分;优分42人,差分21人。上末总人数148,均分66.7与区相差6.6分,优分55人,及格89人,差分18人。 三:奋斗目标 本届中考全年级物理,不落后同等级学校,均分与区均差距在6分之内,优分40人,差分20人以下,各班努力做到物理均分不拖班级均分地名次,争做贡献。 四、主要问题和做法 (一)主要问题与困惑 1.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 特别是对教学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各层次要求不清,对实验班、平行班教学标高不清晰。期末考试我校物理前面学校差距较大。主要是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差分率太高,这也是我们需要大力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2.课堂教学达标训练行为的跟进。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 一、古代经济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工具、推广先进技术 4、国内各民族、地区以及中外的交流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6、前朝的经济基础 1、古代社会农业发展: 新石器时代:栽培谷物,农业的起源。 西周:后世的农作物大部分都有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犁耕技术;耕地买卖;奖励农耕军功,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出现;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西汉: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农为本,减租薄赋 东汉:光武帝下九道释放部分奴隶的命令,三十税一,减轻农民的负担(略) 北宋:王安石变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清前期:鼓励垦荒,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明朝引入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广泛种植 2、古代商业和商品经济 (1)概念: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闭塞特征。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封建经济中从属、补充作用。开放特征。 (2)发展阶段: 秦汉: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商业贸易逐步繁荣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汉: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隋唐: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唐:城市繁荣:长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东市西市商业区(打破空间限制);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擅长经商的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宋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北宋:城市繁荣(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略); 南宋: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明州三大港口设市舶司及市舶司所在港口设“番坊”与“番市” 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海外贸易大发展,泉州是世界大港口 明清: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明:商品活跃、一批专业城市、白银普遍流通 前期:改变了宋元以来活跃的欧亚间的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为朝贡贸易; 后期: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清:A、商业日臻繁荣,城市繁盛,南京、广州、佛山、厦门更有新发展; B、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 C、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清初:海禁政策; 康熙中期:重开海上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立海关,四口通商 康熙晚期:对外贸易线路收缩; 乾隆:实行闭关政策,广州一地通商且有种种限制,使商品经济失去有限的海外市场 (3)对商品经济的评价: 封建社会初期: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封建社会中期: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封建社会后期: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A、前期陆路为主,后期海路为主 原因:西夏政权的阻隔;陆路的缺点;外贸商品的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业(指南针)与造船业的发展 B、官方贸易不已盈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C、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D、外贸促进民族融合(回族) 3.手工业: 唐朝:丝绸、纸张、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南宋: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古代政治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两个内容: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⑵发展历程:萌芽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2019“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复习笔记,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方法一:及时归纳法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归纳法。每学完一节或一章之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记下自己平时忽略了的知识点和遗忘了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发现规律,去找出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每一节内部具体的知识点的联系, 这其实也是定期总结。 好处在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全局,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复习时便于查找重点与难点。 (二)方法二:经验公式法 第二种方法是经验公式法。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我曾经就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 每一种类型的题专门用一页纸记录。做完这类题时,我就把思路记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一整页纸记满时,回头看看,以这么多种方法对付,这一类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思路一道题就再也没有问题了。尤其是一道很典型的题,让你叫绝的题,能够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做题,我们遇到的奇特的方法也肯定很多。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方法再进行整理,该合并的就可以归为一类。 我还记得物理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物理就几种固定的方法,如物理归纳法、分类讨论的思想、归一思想、反正法等。后来学完以后,自己思考了一下,果然,所有做过的题都可以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原型。 对理科综合来说也一样,每一科中你都可以找到通用的方法,物理的条理性强些,与物理的关系较紧密,化学与生物的联 系较紧密,当做的题多了以后,你自然就可以区别出一道综 合题中哪些部分是物理、哪些是化学、哪些是生物,而不会觉得没有思路,因为综合题并不是拼凑题,它有一定的层次 和组织结构。 例如,分析受力和物体的运动问题,基础就是牛顿三定律。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过程,选取实用的物理公式,解答完以后可以从量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用极限法分析结果,主要是想特例。 我们,首先?我们如何分析呢,做完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的题后考虑参数角无限小,趋近于零,就是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情形;再考虑参数角增大到直角时,没有斜面支持物体,物体受到 的力就是重力。 尤其是做完有关两个叠加物体的摩擦力的题时,我们一定要

中考物理复习计划.pdf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本学期新课3月2日结束。中考复习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 (3月2日~4月30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 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对物理 学史的重大发现的了解,这类试题绝大多数是源于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学生练习以能力自测为主中考复习 第二轮复习:(5月1日~5月30日)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 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 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轮复习:(6月份)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 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 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 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 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 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通史模式)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史 (通史模式) 一、原始社会 二、先秦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方面: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

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经济方面: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占统治地位,集体耕作,工商食 官。 3.文化方面:商代,我国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形成,贵族垄断了文化领域。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方面: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通过变法 运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2.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重 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 3.文化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科技繁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诗 经和楚辞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早期成就。 【三维坐标·时空清】 【知识体系】

政治史 【研究纲领】 1.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商周的政治制度 考纲解读: (1)殷商的政治 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政治 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的继承: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的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3)春秋战国的政治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各国竞相变法,开始兼并 战争。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 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 1/ 8

(超强) 2020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专题一细胞结构与功能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 或 RNA)构成(2)病毒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现象,因此只能有活细胞(噬菌体—用大肠杆菌培养;制取抗体用到活的鸡胚培养病毒)培养病毒。 (3)病毒分类:1.寄主不同: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核酸不同:DNA 病毒(全部噬菌体),RNA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HIV,SARS 病毒) (4)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故每种病毒的核苷酸只有 4 种,病毒的繁衍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 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体,酶,tRNA(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都由寄主提供。 (5)核酸与遗传物质的区别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核酸 DNA 和 RNA DNA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DNA 或 RNA DNA

或 RNA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细菌,蓝藻,衣藻,酵母菌,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此层次)→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 {病毒是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一个分子或原子不是生命系统;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动物八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区别:有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真核生物植物:小球藻,伞藻,硅藻动物大型真菌:蘑菇,草菇,木耳真菌:霉菌:青霉菌,毛菌(有“霉”都是霉菌酵母菌(有液泡) 3/ 8

高考物理备考攻略及复习方法

高考物理备考攻略及复习方法 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备考攻略及复习方法,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物理备考攻略 命题题型变化和趋势 1.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 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必然成为高考考查的一大趋势。 2.主干部分的基本知识的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力学、电学的主干知识依然是新课 改后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由于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是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内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仍应是今年考查的重中之重。 3.运用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物理试 题中考查学生的物理能力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考生应在今后的复习中更加重视各部分 知识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轮备考策略 1.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在后期的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 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 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 复习,做到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边缘知识,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做 到心中有数。 2.利用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突破重点知识,清除知识死角。 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普遍的重点知识,例如必考部分功能关系、电学实验中仪器的 选择、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选考部分的碰撞问题、理想气体状态的变化等。同时也有一些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模拟考试 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对这些重点知识,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觉得哪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