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年级数学思维盈亏问题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思维盈亏问题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思维盈亏问题

三年级数学思维第12讲盈亏问题

姓名___

【一亏一盈】

例1.兔妈妈分胡萝卜,如果每只兔子分3个,则多出5个;如果每只兔子分5个,还少3个,猜猜共有多少只兔子?多少个胡萝卜?

分析无论怎么分,兔子和胡萝卜的总数是不变的。两种方案一多一少,相差总额5+3个。多出5个叫盈,还少3个叫亏。相差的原因在于两种分配每份相差5-3个。

【一盈一满】

例2.学校给男足球队员安排宿舍,如果5人一间,则有12人无法安排;如果6人一间,则刚好安排完,那么共有多少件宿舍?刚好安排完,就叫“满”,不亏不盈用0表示。

【两分两亏】

老师给同学们发练习本,如果每人发8本,则少了84本;如果多

少本练习本?那么共有多少名学生,本,4则少了本,6每人发.

【盈亏隐藏】

红红早上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45米,则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可以提前3分钟到校,请问红红家离学校有多远?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就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歌

(亏-亏)÷两次分配之差=份数

(盈-盈)÷两次分配之差= 份数

(盈+亏)÷两次分配之差= 份数

盈盈减,亏亏减;一盈一亏就有加;之后除以二次差;所得就是单位数。

【学生练习】

⒈绿化队植树,如果每人栽15棵,还有27棵没栽;如果每人栽

棵树苗。那么绿化队共要栽树苗多少棵?3棵,则少18.

2.舞蹈队同学排队。如果每行站8人,则多出3人;如果每行站9人,就少了1行人。那么舞蹈队共有多少人?站了几行?

3.小明计划在若干天内读完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读18页,还剩下120页;如果每天读22页,还剩下100页。那么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4.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交门票费时如果每人交7元,则少了80元;如果每人交9元,则少6元。请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5.老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位小朋友分2个,还多30个;如果其中的12人每人分3个,其他的人每人分4个,正好分完。那么,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

人15人,则有55学校组织春游,租了几辆车。如果每辆车坐6.

乘不上车;如果每辆车多做5人,恰好多出一辆车。请问,学校租了几辆车?有多少人去春游?

7.学校为新生分配宿舍,如每间房住10人,则多出14人;若每间房住12人,则会空出一间房。那么,共有多少件宿舍?

8.用一根绳子测量井深,如果把绳子对折,多出6米;如果把绳子三折,还差4米。这根绳子有多长?井有多深?

9.在桥上用绳子量桥离水面的高度。若把绳子对折垂到水面上,则余8米;若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上,则余2米。问桥离水面有多高?绳子有多长?

【小小达人秀】

大猴摘到一堆桃,分给一群小猴吃。如果其中两只小猴各分得4

个桃子,其余每只小猴各分得2个桃子,则最后剩下4个桃子;个桃子,4个桃子,其余每只小猴分得6如果其中一只小猴分得.那么还差12个。大猴共采到多少个桃子?这群小猴共有多少只?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65题)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学校:班级: 姓名: 1、有48个学生参加三项体育比赛,但参加的每项活动的人数不一样,而人数都有一个数字“6”,参加三项体育比赛的各有几人? 2、龙龙和亮亮去公园玩,想买门票,但钱都不够,龙龙缺4元8角,亮亮缺1分,两人钱加起来仍不够买一张门票,公园门票多少钱? 3、三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六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要几分钟? 4、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经过若干次翻动,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 5、小张买了24瓶汽水,每4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张共能喝到几瓶汽水? 6、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 24个2相乘,积末尾数字是几? 7、有一列数135791357913579……前48个数之和是多少? 8、2004年国庆节是星期五,问2004年12月1日星期几?

9、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10、小刚摆放围棋子,每两个黑棋子之间摆5个白棋子,共84个棋子,如果第一个摆的是黑棋子,一共摆了多少个白棋子? 11、三、四年级共植树10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2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2、丽丽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共得192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丽丽的数学、语文各得多少分? 13、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13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12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

14、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 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15、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230人。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从甲队调走30人,从乙队调走10人, 这时两个工程队剩下的人数同样多。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 16、两根铁丝共长51米。若从第一根剪去3米,从第二根剪去4米,这时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 米。原来两根铁丝各有多少米? 17、把一块长42米的木料锯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长1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6米, 求三段各长多少米? 18、甲乙丙三人共有储蓄存款2950元。其中甲比乙多150元,丙比乙多250元。甲、乙、丙三人各存款多少元? 19、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与最小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 人的年龄之和大7岁,问年龄最大的人多少岁?

小升初数学盈亏问题:盈亏问题

小升初数学盈亏问题:盈亏问题 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盈亏问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此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

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以上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盈亏问题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同时祝大家能够顺利进入理想的重点中学!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试卷 (时间4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格5分,第6题5分,第7题10分,共100分) 1.按规律接着填:8、15、10、13、12、11、()、() 2.一个五位数与9的和是最小的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3.一桶水连桶共重10千克,倒出半桶水后,连桶共重6千克,这桶水重()千克。 4.1个苹果=2个柿子, 1个柿子=8粒糖,那么 1个苹果可以换()粒糖 2个苹果可以换()粒糖 3个柿子可以换()粒糖 16粒糖可以换()个柿子 5. 如果两个数相除,商是28,余数是5,那么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6. 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竖式成立。(5分)

7. 请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再填一填。(10分) ()+()=25 差积 16 + 9 = 25 16-9= 7 16×9= 17 + 8 = 25 17-8= 17×8= 19 + 6 = 25 19-6= 19×6= …… (1)如果两个数的和相同,那么这个数的差越大,积越()。 (2)根据以上规律在里填上“﹥”或“﹤”。 28×2 22×8 31 ×9 32×4 23×19 33×9 54×67 53×68 8. 联欢会上,小明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第16个气球是()色的。 9.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10.6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 30千克,这10个同 学的平均体重是()千克。 11.王刚家里养了公鸡和母鸡,一共305只,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4倍,王刚家养的公鸡()只,母鸡有()只。 12.有一间长9米,宽6米的教室,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 要()块这样的地砖。 13.青青家住5楼,她从一楼到二楼走了19级台阶。如果每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 同,她一共要走()级台阶。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草地上;白兔和花兔共17只;白兔和黑兔共25只;黑兔和花兔共18只;三种兔子各多少只?(两种方法会其中一种即可) 白+黑+花(17+25+18)÷2=30(只) 黑:30-17=13(只) 花:30-25=5(只) 白:30-18=12(只)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65+60)×2=250(cm) 250+45×2=340(cm) 答:它的周长是340cm.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右面是()。 2、我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一棵大树高6 () 4、 2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3.13厘米 6. ▲=●+●+●;▲+●=40 则●=();▲=()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 西 ② 南 ③ 东 ④ 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 ②16 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人。 ①8 ②15 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是闰年。 ①2007年 ②2000年 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 ②14:40 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9= 900÷9= 320÷8= 40×11= 50×20=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总分100分,实得分: (7×4=28分) 1、2013×9+2013=( ) 2、1+2+3+……+27+28+29+30=( ) 3、125×111×5×8×2=( ) 4、17÷7-10÷7=( ) 6×12=72 分) 1 、 把1~7这七个数填入“人字”图的七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都等于14, 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3、 17根火柴排成6个小正方形(见右图),6根,成为3个小正方形。 4、移3个豆,使三角形方向正好相反,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 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 第4天看了( )页。 6、 如右图所示,一个大长方体的表面上都涂上红色,然后切成18个小立方体(切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这些切成的小立方体中,问: (1)1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2)2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3)3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7、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0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00个球中,红球有( )个、白球有( )个、黑球有( )个。 8、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5,这个数原来是( )。 9、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 )米。

10、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车间有()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11、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6段要()分钟。 12、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数学运算解题方法系列之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知识点主要有: 分配对象数(C)=总差额(两次分配中每次共分物品的数量差)(A)/两次分配中每个对象所分物品的数量差(B)。 把一定数量(未知)平分成一定份数(未知),根据两次试分的盈(或亏)数量与每次试分的每份数量,求总数量和份数的公式是: 份数=两次盈(或亏)的相差数量÷两次每份数量差, 总数量=每份数量×份数+盈(或-亏) 由于分配盈亏各有不同,因而求法也不同: (1)一盈一亏类:(盈数+亏数)/每个对象两次分物数量差(B)=分配对象数(C); (2)一盈一尽类:盈数/B=C; (3)一亏一尽类:亏数/B=C (4)两盈类:(大盈数-小盈数)/B=C; (5)两亏类:(大亏数-小亏数)/B=C。 下边我们来看几道例题,帮助大家熟悉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题1】某班去划船,如果每只船坐4人,就会少3只船,如果每只船坐6人,还有2人留在岸边,问有多少同学?() A.30 B.31 C.32 D.33 【网答案及解析】C。 (1)根据题意,少3只船即余12人,可用两盈类公式, 即:(12-2)÷(6-4)=5,有5只船, 所以有同学5×4+12=32人。 (2)也可以列方程:设小船有x只, 则:4x+12=6x+2 解得x=5, 所以有同学5×4+12=32人。 【例题2】某幼儿园分苹果,这些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5个还剩32个;如果其中10个小朋友分4个,其余的小朋友分8个,正好分完,问有多少个小朋友?() A.21 B.23 C.24 D.25 【网答案及解析】C。 10个小朋友分4个,其他小朋友分8个正好分完,如果小朋友均案8个分配,则少(8-4)×10=40个苹果,分配为一盈一亏类,根据盈亏公式: 分配数=(盈数+亏数)÷分配数量差=(32+40)÷(8-5)=72÷3=24个,选C。 【例题3】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井外余2米,把绳四折,还差1米不到井口,那么井深多少米?绳长多少米? 【网答案及解析】典型盈亏问题。 盈亏总数=3×2+4×1=10米。解答: 井深=(3×2+4×1)/(4-3)=10米, 绳长=(10+2)×3=36米。 【例题4】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个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网答案及解析】增加一条和减少一条,前后相差2条,也就是说,每条船坐6人正好,每条船坐9人则空出两条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习题 单元目录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第三单元年、月、日 第四单元年、月、日的应用题 第五单元平移和旋转 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应用题 第八单元认识千米 第九单元认识吨 第十单元轴对称图形 第十一单元认识分数(一) 第十二单元认识分数(二) 第十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 第十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二) 第十五单元统计与平均数 第十六单元认识小数(一) 第十七单元认识小数(二) 第十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要使□36÷4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36÷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2□8÷8的商是三十多,□里可能填()。 2、一个三位数除以7商是75,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时 被除数是()。 3、在□里填上什么数,商中间有0? 6)6□2 4、在□÷7=9……□中,被除数可能有几个?其中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5、 3 □ □)3 □□ □□ □□ □ 3 8 6、 7 □ 5)□□□ □ 5 □□ 4 5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8、养殖场有300只鸡,鸡的只数是兔的3倍,把兔放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里有多少只兔? 9、两个水桶共盛水60千克,如果第一桶水倒出4千克则两个桶中的水同样多,求第一桶里原来盛水多少千克? 10、小明与小华共有图书160本,已知小明图书的本数是小华的3倍,求小明、小华各有图书多少本? 11、王庄有小麦、水稻田共180亩,小麦的亩数是水稻的2倍。王庄有小麦、水稻各多少亩? 12、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13、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和是45岁,又知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爸爸与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第三单元年、月、日 14、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经过()。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65题)16227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学校:班级:姓名: 1、有48个学生参加三项体育比赛,但参加的每项活动的人数不一样,而人数都有一个数字“6”,参加三项体育比赛的各有几人 2、龙龙和亮亮去公园玩,想买门票,但钱都不够,龙龙缺4元8角,亮亮缺1分,两人钱加起来仍不够买一张门票,公园门票多少钱 3、三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六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要几分钟 4、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经过若干次翻动,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 5、小张买了24瓶汽水,每4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张共能喝到几瓶汽水 6、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 24个2相乘,积末尾数字是几 7、有一列数79……前48个数之和是多少 8、2004年国庆节是星期五,问2004年12月1日星期几 9、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10、小刚摆放围棋子,每两个黑棋子之间摆5个白棋子,共84个棋子,如果第一个摆的是黑棋子,一共摆了多少个白棋子 11、三、四年级共植树10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2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2、丽丽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共得192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丽丽的数学、语文各得多少分

13、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13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12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 14、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15、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230人。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从甲队调走30人,从乙队调走10人,这时两个工程队剩下的人数同样多。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 16、两根铁丝共长51米。若从第一根剪去3米,从第二根剪去4米,这时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米。原来两根铁丝各有多少米 17、把一块长42米的木料锯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长1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6米,求三段各长多少米 18、甲乙丙三人共有储蓄存款2950元。其中甲比乙多150元,丙比乙多250元。甲、乙、丙三人各存款多少元 19、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与最小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的年龄之和大7岁,问年龄最大的人多少岁 20、爸爸在过50岁生日时,弟弟说:“等我长到哥哥现在的年龄时,我和哥哥的年龄之和等于那时爸爸的年龄”,那么哥哥今年多少岁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能力训练题

1.如果△是○的24倍,下面哪个算式是对的。(1)△+24=○(2)○+24=△(3)△24=○(4)○24=△2.在每行里填上括号并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运算结果等于右边的数。(1)3()3()3()3=1(2)3()3()3()3=2(3)3()3()3()3=3(4)3()3()3()3=43.找出下面各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4,8 ,16 ,32 ,(),()(2)243, 81, 27, 9,(),()(3)2 ,5 ,11 ,23 ,47,(),()(4)8 ,24, 12, 36, 18,(),()4.不进行计算你能看出下面哪几组题的得数相等吗。(1)38+42+6()38+(42+6)(2)799+82()82+979(3)563+56()56(3+1)(4)300(23)()300235.在下面()里填上和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两边的计算结果相同。(1) 2+4+1=2()4()1(2) 12-6-2=12()6()2(3) 2+8+3=2()8()3(4) 13+24=1()3○2()46.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两边相等。(1)3()=1()(2)6()=2()7.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111名同学。一班有35人,二班和三班的人数相等。二班、三班各有多少人?8.小虎家养了18只母鸡,五月份下了450个蛋,比四月份多下了36个。这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蛋?9.用7、8、0、5四个数字,你能组成几道乘法式题?10.学校买来4个足球用去220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一个足球贵8元,买4个篮球要用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上

第一讲和倍问题 (一)知识要点 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此类题我们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答。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找倍数关系,通过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然后在图上根据题意标出俩个数的倍数与俩个数的和。于是根据图产生这样的思路:相对小的数自己是自己的一倍,而相对大的数是相对小的数的几倍,当然俩个数相等时这个几就是1),那么就有大数和小数的和就是小数的几+1倍,又因为大数和小数的和已知,于是这个题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已知一个数和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的简单除法题。从而可以求出相对较小的也就是自己是自己一倍的数,我们简称为1倍数. (二)例题选讲 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精妙解答] 160÷(3+1)=40(本)-------作为一倍数的乙班的 40×3=120(本)----------根据题意关系求的甲班的 或者:160-40=120(本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2甲、乙两辆汽车在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甲、乙两辆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精彩思路] 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所以“1倍”数是乙车的速度。现只需知道甲、乙汽车的速度和,就可用“和倍公式”了。由题意知两辆车2时共行360千米,故1时共行360÷2=180(千米),这就是两辆车的速度和。 [精妙解答] 乙车的速度为 (360÷2)÷(2+1)=60(千米/时), 甲车的速度为 60×2=20(千米/时),或180-60=120(千米/时)。 答:甲车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时行60千米。

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等级测试

数学思维能力等级测试 小学三年级试卷(A)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6'636' ?=)以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一列数:1、1、3、2、5、4、7、8、9、16、()、()、13、64,根据排列的规律,数列中两个()内的数依次是(). A.10、32 B.11、24 C.11、32 D.17、31 2.若六个连续自然数(从小到大)的第二个数与第六个数的和是40,则这六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小的数是(). A.7 B.17 C.18 D.19 3.把10枚相同的硬币分成3堆,每堆至少有1枚,不考虑堆放的位置和顺序,不同的分法有()种. A.6 B.7 C.8 D.9 4.一群猴分一堆桃,若每只大猴7个、每只小猴3个,则剩1个桃;若每只大猴、小猴均得5个,则剩11个桃,那么大猴比小猴多()只. A.3 B.4 C.5 D.6 5.如右图,三角形ABC中,E、F分别是边AC、AB上的点,BE与CF交于点O,连结AO,那么这个图中所含三角形的个数共有()个. A.6 B.8 C.10 D.12 6.如图,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EFGH是正方形(E、F在AB上,G、H在CD上),已知10 AF cm =,HC cm =,则长方形ABCD的周长是()cm. 7 A.20 B.30 C.34 D.40 二、填空题(8'648' ?=)请将答案的最终结果填在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7.计算:553547 ?+?=. 8.有4个球队进行单循环赛,每个队与其余各队都比赛1场,那么这次球赛的场次总共有场. 9.爷爷说:“我、儿子、孙子三人今年的年龄和正好100岁,我的孙子出生了多少天,我的儿子就出生了多少周;我的孙子出生多少个月,我就出生了多少年”,那么,爷爷今年是岁.

盈亏问题的理解

盈亏问题的理解 解题思路: 1、通过假设,变成可比的变量; 2、找出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导致的结果差异; 3、通过将一种情况假设成另外一种情况,发现差异的原因。 4、利用除法的原理:总差/每组的差=组数的方法求解。 两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1)盈亏问题中有两个地方需要比较,第一个:结果差异比较。两者之间一定是可比的。 2)第二个比较是分配方式的比较。不同的分配方式下,分配的东西不仅仅要有可比性,而且数量也必须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才能用除法。 例题1、学生春游,每船坐15人,有10人没船坐;每船坐20人,还可以坐30人。问多少个同学,几条船? 解:首先,这道题里,在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下,隐含的条件是:1)人数不变;2)船数不 变。(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题目中没有明说,但是隐含的条件,这往往是解题的关 键) 其次,假设第一种情况下,每条船正好坐了15人,全部坐满,人不多不少(注意:假 设的时候要不多不少正好),那么就要减少10人;假设第二种情况下,每条船正好坐了20 人,全部坐满,人不多不少,那么还需要增加30人。(解释给孩子听,为什么要假设两种情 况下都坐满呢,不多不少呢?因为只有这种,才能变成可比,才可以用除法) 第三,我们现在就要通过比较,发现两种不同情况下出现的结果差异。现在命令第二种 情况下,每船坐20个人的,每条船都下来5个人,变成每条船15人。需要下来几个人呢?30+10=40人。这个怎么理解呢?可以通过画线段的方式来理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画图的要点:线段的单位是人数呢,还是船数好呢?如果结果差异里是人数,那么线段的单位也要用人数)。 看上图,我们发现:线段AB表示的第一种情况正好全部都是每船15人,把多余的人 扔掉了。线段AD表示,每船正好都是20人,把不够的人补齐了。线段AC表示原来的人数。通过比较之后,我们发现,每船从20人变成每船15人,减少的总数人就是线段BC H B段 CD=10+30=40人。这40人是怎么来的,是所有的船,每船减少5人汇总加起来的。两种情 况下,船的数量一样,这样题目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总的差是40,每条船的差是5,那么船 的数量就可以用除法:40/5=8条船。后面算人数就很简单了。 这里是一个多了,一个少了,方向相反,结果的差异是盈+亏。如果都是人数都是多了

三年级数学下册每日思维操

每 日 思 维 操第1周

1、学校准备用菊花布置会议室,从盆景园搬走了菊花的一半多8 盆,盆景园里还剩下10 排菊花,每排12 盆。原来一共有菊花多少盆? 2、一只青蛙一小时能吃掉9只害虫,3 只青蛙一个星期(按7 天计算)共能吃多少只害虫? 3、仓库里有20 袋质量相等的大米,从每个袋子里都取出10 千克,如果这20 袋大米剩下的质量正好是原来16 袋大米的质量,原来每袋大米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某旅行团一共有37人,外出住宿

双人间78 元,三人间96 元。宾馆有足够多的双人间和三人间,这个旅行团住宿至少需要花多少钱? 5、3 头大象同15 匹马一样重,5 匹马同15头猪一样重,2 头猪同8 只羊一样重。一只羊重约30 千克,一头大象重约多少千克 第2周

1、同学们在操场上排成一个方阵做操,乐乐和彤彤都在方阵里。乐乐说: 从左往右数,我排在第四个,从右往左数,我排在第七个。彤彤说: 我前面有五人,后面有18 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2、小燕文体商店里每个篮球卖44元。在促销活动中,商店举行“买四送一”的活动,王老师想买15 个篮球,一共要付多少元?

3、新华影视城的座位号码都是由一个英文字母和一个数组成,并且都是字母在前,数在后。已知三号厅编这些号码用了26个英文字母,同时又用了1——45 这些数,你知道3 号厅最多有多少个座位吗? 4、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一

个乘数28 看成了20,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了232,这道题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数增加4,另一个乘数不变,增加60。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增加8,积增加96 。原来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 练题 2、龙龙和亮亮去公园玩,想买门票,但钱都不够,龙龙缺4元8角,亮亮缺1分,两人钱加起来仍不够买一张门票,公园门票多少钱? 3、三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六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要几分钟? 4、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经过若干次翻动,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 5、小张买了24瓶汽水,每4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张共能喝到几瓶汽水? 6、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 24个2相乘,积末尾数字是几? 7、有一列数135791357913579……前48个数之和是多少? 8、2019年国庆节是星期五,问2019年12月1日星期几? 9、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10、小刚摆放围棋子,每两个黑棋子之间摆5个白棋子,共84个棋子,如果第一个摆的是黑棋子,一共摆了多少个白棋子? 11、三、四年级共植树10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2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2、丽丽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共得192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丽丽的数学、语文各得多少分? 13、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13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12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14、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15、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230人。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从甲队调走30人,从乙队调走10人,这时两个工程队剩下的人数同样多。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 16、两根铁丝共长51米。若从第一根剪去3米,从第二根剪去4米,这时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米。原来两根铁丝各有多少米? 17、把一块长42米的木料锯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长1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6米,求三段各长多少米? 18、甲乙丙三人共有储蓄存款2950元。其中甲比乙多150元,丙比乙多250元。甲、乙、丙三人各存款多少元? 19、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与最小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的年龄之和大7岁,问年龄最大的人多少岁? 20、爸爸在过50岁生日时,弟弟说:“等我长到哥哥现在的年龄时,我和哥哥的年龄之和等于那时爸爸的年龄”,那么哥哥今年多少岁? 21、甲、乙、丙平均年龄42岁,如果甲的年龄增加7岁,乙的年龄增加一倍,丙的年龄缩小一半,则三人岁数相等,问甲多少岁? 22、在一个家庭里,现在所有成员的年龄加在一起是73岁.家庭成员中有父亲、母亲、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父亲比母亲大3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龄总和是58岁.现在家里的每个成员各是多少岁? 23、10年前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吴昊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现在父子俩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盈亏问题一共有以下六种情况知识分享

盈亏问题一共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盈+正好(或正好+盈,都一样,以下同) 1、计划做一批零件,如果每组完成4个,则超额完成8个;如果每组完成3个,则正好完成任务,求有几个组?计划做多少个零件?思路:第一次每组完成4个,超额了(8个),第二次每组完成3个(每组少做了1个),这时候正好完成任务,说明第二次比第一次总共少做了8个,这样问题就转化成:每组少做了1个,总共少做了8个,求有几个组? 很容易算出:8÷1=8个组, 注意:计划完成的零件数量=8×4-8=24个零件。为什么要减去8?要注意理解题意,想一想 验算:8×3=24个零件,正好是计划完成的数量(24个),正确。 二:大盈+小盈(或小盈+大盈) 2、计划做一批零件,如果每组完成4个,则超额完成8个;如果每组完成6个,则超额完成18个,求有几个组?计划做多少个零件?思路:第一次每组完成4个,超额了(8个),第二次每组完成6个(每组多做了2个),这时候又超额完成了,但超额完成的数量比第一次多,多了18-8=10个,说明第二次比第一次总共多做了10个,这样问题就转化成:每组多做了2个,总共多做了10个,求有几个组?

很容易算出:10÷2=5个组, 注意:计划完成的零件数量=5×4-8=12个零件。为什么要减去8?要注意理解题意 验算:5×6=30个零件,比计划的12个零件多了18个,正确。 三:盈+亏(或亏+盈) 3、计划做一批零件,如果每组完成4个,则超额完成8个;如果每组完成3个,则差5个未完成,求有几个组?计划做多少个零件? 思路:第一次每组完成4个,超额了(8个),第二次每组完成3个(每组少做了1个),这时候差5个未完成,先计算: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做了几个? “超额完成8个”的意思是:比计划任务的数量多了8个,没完成时:“还差5个未完成”的意思是:比计划任务的数量少了5个,根据题意:第一次比计划多做了8个,第二次比计划少做了5个,说明第二次比第一次总共少做了8+5=13个,(想一想,是这样吗?) 这样问题就转化成:每组少做了1个,总共少做了13个,求有几个组? 很容易算出:13÷1=13个组, 注意:计划完成的零件数量=13×4-8=44个零件。为什么要减去8?要注意理解题意 验算:13×3=39个零件,比计划的44个零件少了5个,正确。

三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应用题26道

三年级下册思维训练综合题 姓名 1、学校给三年级订了许多课外读物,平均分给三年级的6个班,最后每个班分到12本,还有5本剩余。学校给三年级一共订了多少本课外读物? 2、老师买来许多五彩缤纷的气球,去掉2个,剩下的分给26个学生,每个学生3个。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气球? 3、有一根绳子,长23米,剪下4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跳绳,可以做几根跳绳?还剩多少米? 4、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让所有学生排成一排,按1、2、3、4、5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2,问这个班级最多有多少人? 5、两个整数相除,商是23,余数是5,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6、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故事书、文艺书苦干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150本,故事书和文艺书共170本,科技书和文艺书共180本。学校图书馆里共有这三类书多少本? 7、工地用8辆同样规格的卡车运水泥,每天可运128吨,后来增加了同样规格的卡车3辆,这样每天共运水泥多少吨? 8、甲、乙两人共有图书60本,如果甲给乙5本,则两人图书相同。问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图书? 9、学校报刊阅览室在36名学生看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再来几名男生,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8人? 10、一项家具加工工程原计划20天完成,加快工作速度之后每天多做10件,只需18天完成。问原来每天做多少件? 11、小强和小玲共有30张游戏卡,小玲的卡片是小强的4倍。小玲、小强各有多少张卡片? 12、商店原有苹果重量是桔子的5倍,现在苹果卖掉40千克,桔子又买进8千克,则苹果与桔子相等。问商店原有苹果和桔子各多少千克?

13、苹果和桔子共重150千克,苹果比桔子多8千克。苹果和桔子各重多少千克? 14、学校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共180人,三年级学生是二年级人数的两倍。那么,二年级学生与三年级学生各多少人? 15、甲、乙两个建筑队修路, 10天共修1200米,甲队修的速度是乙队的5倍。甲、乙两个建筑队每天各修路多少米? 16、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800克,吃去一半油后,连瓶还重410克。瓶里原有油多少克?空瓶重多少克? 17、植树节,中心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共植树106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24棵。问:四年级、五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8、开家长会时,如果教师少去4人,则教师人数是家长人数的一半。如果家长少去2 5人,则教师人数与家长人数相同。问教师和家长各有几人?19、小明参加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7分,语文比数学少了6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20、小明沿一个正方形草坪的边跑了5圈,一共跑了600米。求这个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多少米? 21、学校买了2个篮球和2个足球,共用去1 80元,每个足球比篮球贵6元。问足球与篮球单价各是多少元? 22、甲、乙仓库共有粮食360吨,从甲仓库运40吨到乙仓库之后,两仓库的粮食两样多。问甲、乙两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 23、A、B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与一辆卡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共用了5小时。已知汽车速度是卡车的两倍。那么汽车速度与卡车速度分别是多少? 24、小张的期终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88分,英语和语文的平均成绩是86分。问:小张的语文、数学、英语各得多少分? 25、小红的期终考试成绩单不小心弄污了,已知语、数、英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草地上,白兔和花兔共17只,白兔和黑兔共25只,黑兔和花兔共18只,三种兔子各多少只?(两种方法会其中一种即可) 白+黑+花(17+25+18)÷2=30(只) 黑:30-17=13(只) 花:30-25=5(只) 白:30-18=12(只)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65+60)×2=250(cm) 250+45×2=340(cm) 答:它的周长是340cm.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右面是()。 2、我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一棵大树高6 () 4、 2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3.13厘米 6. ▲=●+●+●,▲+●=40 则●=(),▲=()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 西 ② 南 ③ 东 ④ 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 ②16 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人。 ①8 ②15 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 ()是闰年。 ①2007年 ②2000年 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 ②14:40 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9= 900÷9= 320÷8= 40×11= 50×20=

[三年级数学]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

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5份之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法:因为这艘轮船往返行驶,驶出路程等于驶回路程。若设驶出最远路程要用x小时,那么驶回时要用(6-x)小时。列方程为:30x=(30×4/5)×(6-x)解这个方程得x=8/3,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元 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2、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4、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5、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6、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3、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拓展孩子思维

第一讲:错中求解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以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呢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做2,乘得结果是550,实际应为625,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几 6、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75,正确的结果是805,

7、小林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7当作173,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4,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8、王刚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比原来少9,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9、小林和小华同时做一道被减数是四位数的减法时,小林计算时在这个四位数的左端错添了一个5,而小华在这个数的右端也错添了一个5,结果两人所得的差相差22122,求这个四位数。 10、把3写在某个三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四位数,把3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071,求这个三位数。 第二讲用对应法解题 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4、 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6、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名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