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

——名词解释总结

1.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2.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3.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

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增加。

4.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

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的供给也减少。

5.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和需求

达到平衡。

6.均衡:市场价格达到是供给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7.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8.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9.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时需求量如何变动。

10.需求交叉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外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

11.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12.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13.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14.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如何在组成市场的不同人之间分配。

15.消费者剩余:买着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

的量。

16.生产者剩余:卖着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7.无谓损失:当税收(或某种其他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引起的

总剩余减少被称为无谓损失。

18.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德物品。

1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20.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21.公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这个社会角度看,为什么公有资源

的使用大于合意水平。

22.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23.显性成本:由于这些机会成本要求企业付出一些货币,它们被称

为显性成本。

24.隐性成本:企业的一些机会成本不需要有现金支付,这种成本被

称为隐性成本。

25.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总机会成

本(现行的与隐性的)。

26.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仅仅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

27.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的

特征。

28.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29.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30.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31.规模报酬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3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都微乎其微。

33.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34.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

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35.价格歧视: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36.自然失业率:指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量。

37.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38.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

间而引起的失业。

39.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力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

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40.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而支付的高于平均工资

的工资。

41.货币: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

42.通货:公众手中持有纸币钞票和铸币。

43.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44.流动性:一种资产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45.货币乘数:银行体系中一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46.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买卖美国的债券。

47.货币数量论: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

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的理论。

48.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49.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50.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是变量的理论区分。

51.通货膨胀税: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的收入。

52.自然产量率: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处于其正常率时达到的物

品与劳务的生产。

53.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

货币需求平衡。

54.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

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

55.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

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56.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益的行

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