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合作的能力

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合作的能力
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合作的能力

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合作的能力

徐州市淮海西路中心小学姚蔓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逐步受到了重视。但是我们的教学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统一采用“生产流水线式”的课堂灌输,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多少、熟练程度作为学习优劣的惟一标准,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听讲一看演示一操作练习一考试”,以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特征基木上被忽视To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信息技术合作

一、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很多学生直接称“信息技术课”为“计算机课”,甚至在一些老师中,这种观点也普遍存在。其实信息技术的概念远远大于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只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重耍组成部分。

2、教学只重视技能掌握,忽视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只是向学生传授操作技能,忽视整个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的发展影响。信息技术虽然是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主的一门课,但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所学技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新课标也强调学生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

3、教学过程以个体为主,缺乏小组合作。只注重教学时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社会的交流。只注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对学生的

个体评价,忽视学生与他人与社会合作的能力。人类生活中社会大环境中,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无可避免的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学生缺乏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只教学生学计算机知识,而没有或者很少教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学习知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随着终身学习的提出,同时计算机也日益普及,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怎样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能有效克服这些弊端,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也将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教学方式。即某些方法为教师所偏爱,不管教学的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表现岀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个性特点,也就是教学者对于一种或若干中教于学的方式的偏爱。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反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这次新课程改革针对过去的被动学习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具有三个特点:主动、探究、合作,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合作学习。它的提出是基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的基础上的。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实现适应吋代要求和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

合作学习的内容不限于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还可以而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口然、社会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其他问题。这就需要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信息资源,要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多种渠道获得资料。活动可以在学校规定的课时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家庭、社会进行,不受吋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我们允许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并以自己熟悉的途径、方法去解决问题, 允许不同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料以各自的思维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化和标准化。从这些方面看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正符合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白主探究的学习是有机的把主动

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方式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中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

惯。

1、创设情境,把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往下学。另一方面也同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并能

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小。此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

者,他只是一个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案例1:在学习新建文件夹这一操作时,学生对冇关资源管理器中用文

件夹中套子文件夹的树形目录结构来管理资源的问题一时很难理解。我结合

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创设了这样一个到书店购《格林童话》的情境:第一步,在众多的商店中选择书店。第二步,在书店众多区域中选择“儿童文学”区。第三步,接着找到“国外儿童文学区”,并从中找到《格林童话》。从中引出书店为什么要一个区一个区把书用书架分得那么仔细的问题,从而联系到计算机中的这种树形目录结构。最后在学生谈学习体会的时候,除了学生说以后要用新建文件夹的操作好好整理自己的计算机,把学习、娱乐的文件用不同的文件夹分开存放;有学生回答:“树形目录结构让他明白了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有次序。”

这样一个书店买书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很容易理解,同

时用动画“小新买书”来展示也激起了学生学习新建文件夹的兴趣。所以也

达到了教学预期效果,而且最后学生的收获还出乎笔者的意料,从对计算机

知识的理解,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这让我明白学生的创造性,受益匪浅。

2、学会利用书本进行学习。

不知道其他信息技术老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学期没结束,有个别学生的信息技术书本就不见了,问他为什么把书丢了,他除了不好意思还会加一句“反正书也没用。”这句话让笔者反思了很久,“我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原来平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操作技能的培养, 往往只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演示操作等方式,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根本不用书本了。难道信息技术书本真的没用了吗?利用书本来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自学书本的习惯,于是学期一开始,前三周的上机课老师引导学生怎样看书,怎样对着信息技术书本、计算机学会各种操作。这期间老师教的可能会多一点,也比较费力。但是几周之后情况就有明显的改善,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能不自觉的边看书边操作了。同时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各种问题,

有些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能够解决,但有些就需要老师的指导。

当然,教学生利用书本进行自学,并不是说教师完全不用教了,完全放任学生自学。也不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书本一步一眼的进行。起初的几周可以完全按照书本内容进行,但一旦学生的自学习惯养成后,我们就可以灵活的运用了,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难度不同的任务,把很多知识点或者操作结合在一起,然后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书木去完成任务。或者干脆由学生来提出任务,教师进行整合梳理,然后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去解决。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极大的发挥,结果不一定会都完成,但是他们经历了这个过程,这种过程的经历木身就是一种收获。

四、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我试着在四个班试行,小组分好后选出组长,把电脑分派好。平时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就按照分好的小组坐,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协调好本组的学习,以及平时作业的检查、评价。其实这只是浅层次上的小组合作,深层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要开展小组合作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案例2:多媒体演示文稿主要学的就是幻灯片的制作,学完2课时的基木操作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践操作(2课时)课。其中的小组分工是这样设计的。

木着自由组合、教师合理调配的原则,全班以5人小组的形式分成10 各小组,组中四个人分别收集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的四种资料, 一个同

学写四大发明的简介语。收集完资料并进行处理,汇总到组长处,由组长把资料存放于教师指定位置。以上利用一个课时完成。第二课时,学生分工来制作演示文稿(可以一组制作一个作品,也可以鼓励学生一组以同样的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制作多个演示文稿),一位同学负责美工:插画、排版,一位同学负责制作,一位同学负责技术,一位同学负责修改加工。最后每一小组推荐作品上交,这是必不可少了一部分,给每个小组以平等展示自己的机会。先请该作品的作者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也可以请其他同学来评作品,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作品的成功之处,也应指出不足之处以便学生改进。

在两个课时的实践中,由于小组分工的明确,每个同学都动了起来,能自主的利用书木、小组成员来完成作品,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协作, 同时极个别比较能干的同学还当起了小老师,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小组活动,分工明确非常重要,否则很容易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其次组长的选择也比较关键,组长能否协调好小组活动,是否有能力组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直接影响一个小组活动的展开。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而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信息技术中的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

五、我的一点体会。

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

1、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持续发展,减少学生对书本对教师的依赖性。实践表明倘若一个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结果性知识,不能对各种知识进行主体性的意义建构和内容的整合,不能将己获的知识按经验具体应用于实践,学生自身也就难以获得主体性发展。如果信息技术课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理论知识、一些操作技能而又不懂得它的实际应用意义,不能将他们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那么这个学习对学生来讲短暂的记忆,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毫无意义。

2、合作学习的开展能有效实现各课程之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0世纪末世界科技与学术发展出现了新的综合化趋势,学科知识向综合化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课,应该在教学中渗透课程整合的理念。

3、合作学习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互动交流,师生共同构件课堂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一种平等、伙伴意识。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控制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师”和伙伴。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师生之间平等地交流思想、探讨科学知识,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对老师的关系也更为亲切,甚至有学生亲切的叫我“虾米”老师!

4、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给学生师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如调查、访问、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