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化学键》练习
最新-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移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练习1.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2)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3)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4)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5)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6)加入催化剂可以达到以上目的A.(1)(2)B.(2)(5)C.(3)(5)D.(4)(6)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D.②④⑥3.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时存在着平衡:2NO2 N2O4+Q。
把烧瓶置于100℃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①颜色②平均分子量③质量④压强⑤密度A、①和③B、②和④C、④和⑤D、③和⑤4.对于反应:2X+Y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则能使( ) A.反应速率不变,Z的产量减少 B.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量增大C.反应速率增大,Y的转化率降低 D.反应速率减小,Z的产量增大5、在碳酸钙悬浊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aCO3(固) Ca2++CO32-。
欲使悬浊液中固体的量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是(BD )。
(A)加碳酸钠溶液(B)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加碳酸氢钙溶液(D)加氯水6、某温度下,N 2O4(气) 2 NO2(气);△H>0。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⑴平衡不发生移动⑵平衡沿着正反应方向移动⑶平衡沿着逆反应方向移动⑷ NH3的质量分数增加⑸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1)(5)B.(1)(2)(5)C.(3)(5)D.(2)(4)(5)7. 可逆反应:2HI(g)H2(g) + I2(g);△H>0。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化学 专题一练习2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化学 专题一练习2 苏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3C 和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1H 和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 .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2.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 A .NaOH B .SiO 2 C .FeD .C 3H 83.(2010年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4.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①NaCl 的电子式:Na ··Cl···· ·· ②CrO 5的结构式为:,该氧化物中的氧元素都是-2价 ③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④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⑤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H·+·Cl···· ··―→⑥过氧化氢的电子式:A .①③⑤B .③⑥C .②③⑥D .都不对5.如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变为: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5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0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5个,而各电子层上电子的最大容量仍为2n 2个。
那么,该元素周期表中第3、4、5周期含有的元素分别为( ) A .5种、10种、15种 B .8种、18种、18种 C .8种、10种、15种 D .9种、12种、15种6.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A .3和17 B .1和8 C .1和6D .7和127.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8.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第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9.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的化学键的是( )A.Na2O2B.Ca(OH)2C.HClO D.Ne10.冰的晶体中存在的最强作用力是( )A.离子键B.共价键C.氢键D.分子间作用力11.(2009年四川卷)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高中化学 1.21 离子键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高中化学 1.21 离子键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想一想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几种?试分别举例说明。
2.原子离子,两种种微粒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原子在形成离子过程中,一般都形成稳定结构,则原子可通过哪些途径成为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3.通过预习了解什么叫化学键?化学键分为几种?4.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能否从微观上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如何形成氯化钠的?5.什么叫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是不是非金属之间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6.离子化合物与离子键是什么关系?7.电子式: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_______________的式子,叫电子式。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3、3共价键 原子晶体》(1)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通过对H2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2.通过分析N、O、F原子的电子排布和轨道表示式,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3.通过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4.通过NH3与H+形成NH4+的过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配位键的成键特点。
例题:下列物质中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氯化钠B、氮气C、氯化氢D、氯化铵问题:1、判断共价化合物的依据是什么?2、什么叫共价键?3、共价化合物的成键元素有哪些?4、其成键本质是什么?5、其成建原因是什么?6、共价化合物的成建条件有哪些?7、如何表示共价键的形成?a、电子式,如H2 HCl H2O NH3 CH4b、结构式,如H2 N2 CO2共价键的形成:【问题探究1】两个成键原子为什么能通过共用电子对相结合呢?【思考与交流1】是否所有的非金属单质中都存在共价键?【思考与交流2】2个氢原子一定能形成氢分子吗?【观察与思考】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和相同的氢原子靠近时的能量变化。
【思考与交流3】未成对电子是怎样形成共用电子对的?形成时有何要求?【归纳整理一】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A、两原子电负性或。
B 、一般成键原子有 电子。
C 、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要实现 的重叠。
2、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 ,自旋方向 的 电子形成 ,两原子核间的电子密度 ,体系的能量 。
【问题探究2】金属键、离子键不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是否也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阅读教材P 44,解释为什么N 、O 、F 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分别为NH 3、H 2O 和HF 。
【问题探究3】根据H 2分子的形成过程,讨论F 2分子和HF 分子是怎么形成的?【归纳整理二】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具有 和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选择题》练习(1)

-单项选择题: 1.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我国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防止白色污染B .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C .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 和CO 转化为无害气体D .常在包装袋内放入生石灰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 .比例模型表示甲烷分子或四氯化碳分子B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C .Cl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HClO 的电子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C .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B .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常用作淀粉水解的催化剂二氧化硅还原为硅D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更好4.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5.6 g 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 N AB .1 mol Cl 2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0.1 mol/L Na 2CO 3溶液中CO 32-、HCO 3-和H 2CO 3总数为0.1 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三氯甲烷中含有C- Cl 数目为0.3 N A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I -、AlO 2-、SCN -、Mg 2+C .含较多Al 3+离子的溶液:Na +、NO 3-、S 2-、AlO 2-B .pH=12的溶液:AlO2- 、ClO - 、SO 32-、Na +D .pH=2的HNO 3溶液:Na +、Ag +、NO 3-、NH 4+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O Cl7.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 .取少量溶液X ,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B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KI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白色沉淀可能为CuIC .向1 mL 1%的NaOH 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 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 有机物X ,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 中不含有醛基D .向浓度均为0.1 mol /L 的MgCl 2、Cu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Cu(OH)2沉淀,说明K sp [Cu(OH)2] >K sp [Mg(OH)2]8.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A .①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④9.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Z 、M 同主族;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 2-离子半径大于W -离子半径; Y 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化学1.22共价键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理解共价键的概念,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的成键特点;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对分子晶体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问题导学】1、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2、请从微观上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如何形成氯化氢的?3、什么叫共价键?哪些元素之间能形成共价键?什么叫共价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4、请用电子式表示Cl2,H2O,NH3, CO2的形成过程。
5、试从成键的微粒、成键的条件、键的本质等方面比较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6、氯化钠在融化状态或水溶液中具有导电性,而液态氯化氢却不具有导电性,为什么?7、干冰受热升华成CO2 气体,而CO2气体在加热条件下不易分解,为什么?8、什么叫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可影响物质的那些性质?【问题解决】将H2S、HCl、CH4、Ar、N H3、H2O、MgO、SiO2、CO2、NaCl、NaOH、NaHCO3等物质按以(1)微粒间只存在共价键的是,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其中只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含共价键的分子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价键2、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比较【练习巩固】 1.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丢失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B .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C . 共价键也存在电子得失;D . 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碘化氢B.烧碱C.液溴D.食盐3..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Ca(OH)2B .H 2O 2C .Na 2O D.MgCl 2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键化合物的是 ( ) A .氧化钙 B .氮气 C .硫化钠 D .硫化氢5.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NaCl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B.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D.单质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7.下列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食盐溶解B.干冰升华C.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D.石墨熔化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9.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分子间作用力。
最新-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移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练习1、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HI (g )H 2(g)+I 2(g )已达平衡,若将体积缩小,在缩小的过程中:(1)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 (2)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3)平衡______________; (4)容器内颜色______________;(5)H 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7)H 2的浓度______________; (8)HI 的分解率______________;(9)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10)混合气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
(用“变大”“变小”“不变”“加深”“变浅”填写)2、(16分)将一定量的SO 2和含0.7mol 氧气的空气(忽略CO 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 2+O23(正反应放热)。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 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 ;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 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 (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填字母)a .SO 2和SO 3浓度相等b .SO 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 .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2的消耗速率相等e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SO 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填字母) a .向装置中再充入N 2 ; b .向装置中再充入O 2 ; c .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 .升高温度(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 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 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Ba :137;S :32;O :16)2、(15分)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 的浓度(mol·L -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1中,反应在10 min ~20 min 时间内A 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mol·L -1·min -1。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化学 专题1 第2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2检测题 苏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固体NaOHB.生石灰C.无水乙醇D.固体NH 4NO 3解析:初中阶段已知NaOH 固体、浓H 2SO 4溶于水会放热,生石灰加入水中发生反应CaO+H 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NH 4NO 3固体溶于水会吸热,乙醇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显著的变化。
答案:AB2.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一定是正值B.吸热反应的热效应一定是负值C.凡需加热方能反应的一定是吸热反应D.吸热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解析: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一定是正值;加热只是条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如CaCO 3高温CaO+CO 2↑,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2Na+Cl 2点燃2NaCl 。
答案:A3.燃烧a g 乙醇(液态)生成CO 2气体和液态H 2O 放出热量为Q kJ ,经测定a g 乙醇与足量Na 反应能生成H 25.6 L (标准状况),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 ΔH=-Q kJ·mol -1B.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 ΔH=-21Q kJ·mol -1C.21C 2H 5OH(l)+23O 2(g) CO 2(g)+23H 2O(l) ΔH=-Q kJ·mol -1D.C 2H 5OH(l)+3O 2(g) 2CO 2(g)+3H 2O(l) ΔH=-2Q kJ·mol -1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前的数字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应首先计算1 mol 乙醇燃烧的反应热。
2C 2H 5OH+2Na2C 2H 5ONa+H 2↑2 mol 22.4 L14.226.52-∙⨯molL L=0.5 mol 5.6 L 即a g 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练习
[典型例题]
1.根据2Cl(g)=Cl 2(g)+247kJ,可以判断 ( )
A. Cl 2比Cl 稳定
B. Cl 比Cl 2稳定
C. Cl 2比Cl 能量高
D. Cl 2变成Cl 要吸热
2
)
A. Cl 2
B. Br 2 C HCl. D.H 2
3.将1g 氢气和4g 氧气混合点燃,放出71.45kJ 热量,同样条件下1mol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的热量是 ( )
A.71.45 kJ
B.142.9 kJ
C.571.6 kJ
D.285.8Kj
4.下表所列是不同物质中氧氧键的键长和键能数据,其中ab 未测出。
根据规律可估计键能
大小的顺序是d >c >b >a ,该规律是( ) A.成键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B. 成键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C. 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D.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
6.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
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 (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
SiC______Si ; SiCl 4_________SiO 2
(2)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立方体的
顶点
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3)工业上用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 4(g)+2H 2(g)Si(s)+4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___kJ/mol
[课后练习]
1.下列叙述中的距离属于键长的是()
A.氨分子中两个氢原子间的距离
B.氯分子中两个氯原子间的距离
C.金刚石晶体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碳原子核间的距离
D.氯化钠晶体中相邻的氯离子和钠离子核间的距离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结构中的碳碳键长,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3.比较乙烷(CH3—CH3)、乙烯(CH2=CH2)、乙炔(CH≡CH)分子中的碳碳键键长大小顺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愈小,表示化学键愈牢固,愈难以断裂
B.成键的两原子核越近,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
C.破坏化学键时,消耗能量,而形成化学键时,则释放能量
D.键能、键长只能定性地分析化学键的强弱
5.NH3分子的空间够性是三角锥形而不是片面三角形结构,最充分的理由是()
A. NH3分子是极性分子
B. NH3分子内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均相等
C.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都等于107°18′
D.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都等于120°
6.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
A.N2的化学性质不O2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C.惰性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而磷酸难挥发
7.已知白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
制造火柴中主要原料之有的三硫化四磷,它的分子里的硫显二价,磷显三价。
又知分子里有一个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正三角形和由三个由共价键形成的五原子环。
则三硫化四磷的结构式是
8.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个大气压),但它在180℃即升华。
(1)氯化铝是(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2)在500K和1.01×105Pa时,它的蒸气密度(换算为标准状况时)为11.92g/L,且已知它的结构中还含有配位键,氯化铝的化学式为
结构式为
(3)如何通过实验来判定氯化铝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