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B卷)

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B卷)
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B卷)

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B卷)一、单选题

查干湖是霍林河末端的一个咸水堰塞湖。受霍林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并于1974年干涸。1984年引松(花江)入湖工程建成后,人工引水与农田退水(农田排出的径流)成为该湖的重要补给来源。湖泊西侧尚有大片未开发土地,国家计划将其建成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松入湖工程建成前,影响查干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湖区降水量②人湖径流量③湖水外泄量④湖面蒸发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引松入湖工程建成后,查干湖获得农田退水补给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查干湖西侧的商品粮基地建成后,该湖最需加强观测的指标是()

A.水质B.含沙量C.面积D.水深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

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

6.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9.几内亚暖流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如下图),夏季时是赤道逆流的组成部分。其位置、方向和强度随季节而有变化,几内亚暖流对甲地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B.降温减湿C.增温减湿D.降温增湿

濒危物种红腹滨鹬繁殖于环北极地区,属长距离迁徙鸟类。每年4~6月,黄海、渤海地区是其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图2为红腹滨鹬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完成一次图示迁徙往返,红腹滨鹬约飞行

A.1万km B.2万km C.3万km D.4万km

11.红腹滨鹬繁殖期间,洋流①

A.自东向西流、寒流B.自东向西流、暖流

C.自西向东流、寒流D.自西向东流、暖流

12.红腹滨鹬多生活于

A.高山灌丛B.沿海滩涂C.温带丛林D.内陆湖泊

东海北部海域汇聚了多种水流,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中国沿岸流以及日本暖流分支,这些水流相互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该海域具有频繁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锋面涡。读6月份中国部分海域的主要水流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水流对应正确的是()

A.Ⅰ—中国沿岸流B.Ⅱ—台湾暖流

C.Ⅲ—长江冲淡水D.Ⅳ—日本暖流分支

14.甲、乙、丙、丁四海域,最容易出现锋面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读世界局部洋流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M、N两只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对两海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B.与南下的冷海水相遇形成渔场C.都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D.N沿岸国家的农民正在收割水稻16.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常年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B.A地降水多于B地

C.B地气温日较差小于A地D.夏秋季节多台风雨

台湾是我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迅速。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7.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

A.大陆架B.大陆坡C.海峡D.洋盆

18.钓鱼岛位于上图中的()

A.a处B.b处C.c处D.d处

19.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对此岛提出领土要求的原因是()

A.钓鱼岛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较大

B.钓鱼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太平洋交通要道

C.钓鱼岛关系着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钓鱼岛对日本而言,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

A.25m B.45m C.65m D.85m

21.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A.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B.夏季伏旱时间长,降水日数较少

C.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D.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

22.与乙地相比,丙地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地附近海冰

A.资源更丰富B.开采更方便C.运输更便捷D.需求量更大

下图为30°S纬线圈,其中PQ之间、MN之间、ST之间为陆地,其他均为海洋。据此回答各题。

23.下列各点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的是

A.P B.M C.S D.T

24.N所在国家和T所在国家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都是著名的农矿产品出口国B.人口都超过1亿

C.两国首都都位于沿海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

海雾有多种,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平流雾,它包括两种:平流冷却雾,是指水汽充足的暖气流受海面冷却,其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雾;平流蒸发雾,是指冷空气流到暖海面上,使海水蒸发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雾。下图为索马里洋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索马里半岛周边经常发生大雾,这些大雾属于( )

A.平流冷却雾,多发于夏季B.平流冷却雾,多发于冬季

C.平流蒸发雾,多发于冬季D.平流蒸发雾,多发于夏季

26.海雾( )

A.多发的早晨,空气清新,湿度大,有利于晨练

B.和雾霾一样,是一种大气污染,不利于身体健康

C.对航海的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消失

D.影响索马里半岛东部沿海渔场的捕捞作业

二、综合题

27.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⑧处为________渔场,成因是________。

(2)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⑧是________流、⑧是________流。

(3)若图中⑧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不利的影响是________。

(4)图中⑧⑧⑧⑧洋流主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是________,洋流⑧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28.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图示区域若要修建东西方向的隧道,甲乙丙丁四地宜选址于________.

(2)丁处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________,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四地________处可能找到石油,理由是________。

(3)丙处地貌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该地貌形成于________位置,该地貌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为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变________。

(4)图中⑧⑧⑧⑧构成的水循环属于三大类水循环中的________循环,该循环对人类意义重大,通过该循环,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________;在该循环中,人类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________(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

29.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⑧加剧城市涝灾⑧缓解城市缺水⑧有利于雨污分流⑧有利于地下水回灌

A.⑧⑧

B.⑧⑧

C.⑧⑧

D.⑧⑧

(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

C.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增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30.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两短线添画箭头,完成水循环示意图。

(2)图中所示水循环中属________(类型),这种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________得以再生。

(3)在水循环中,森林的覆盖率越高,下渗作用越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越丰富。

(4)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可通过我国夏季风完成的是________,目前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最主要是________,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

1.C2.B3.A4.A5.D6.B7.B8.D9.B10.C11.D12.B13.D14.D15.D16.B17.A18.C19.D20.C21.D22.A23.C24.A25.A26.D

27.【答案】(1)北海道;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2)寒;暖

(3)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⑧;降温减湿

【解析】(1)⑧处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北海道渔场。(2)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图中⑧为千岛寒流,属于寒流,⑧为北赤道暖流,为暖流性质。(3)洋流可以加速污染物净化,洋流对其不利的影响是扩大了污染的范围。(4)读图可知,⑧为西风漂流,是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⑧为日本暖流,⑧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受信风作用影响形成。而⑧为秘鲁寒流,是在离岸风的影响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为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28.【答案】(1)向斜;断层;丁

(2)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丁;背斜是较好的储油构造

(3)洪(冲)积扇;流水堆(沉)积;山麓地带(或河流出山口);小

(4)海陆间(或大);补充(或更新);地表径流

【解析】解:(1)甲地下方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乙处岩层断裂且左右两侧岩层发生位移,是断层;背斜是天然的拱形结构,适合修建隧道,故答案为:丁地。(2)丁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由于受张力的作用,岩石易破碎,容易遭受外力的侵蚀作用,进而易被侵蚀成谷地;石油一般储存在背斜中,图中丁处背斜,属于良好的储油。(3)根据丙的地貌景观及位于出山口,可以判断丙为冲积扇地貌,冲积扇是河水搬运碎屑物质的结果,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出山谷后地形变得平缓,水流速减慢,水流携带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长期沉积,便形成了山前冲积扇。粗质颗粒物更易沉积,而细质的则容易随水流冲到水流更小的地方才沉积下来,故从冲积扇中心至边缘沉积物颗粒从大逐渐变小,由粗变细。(4)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包括⑧海洋蒸发、⑧水汽输送、⑧降雨、⑧地表径流,海洋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最后通过地表径流回到海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通过海陆间循环,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人类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造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9.【答案】(1)B (2)B

【解析】(1)左图中把雨水收集起来,可以减少城市涝灾;收集的雨水充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雨

水收集,使其流入下水道,能够使雨污分流;雨水被利用,不是回灌地下水。故选B。(2)右图中通过管道把雨水直接导入地下,直接转变为地下水,是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而下渗环节是地表水转变为地下水的过程,所以不会增加下渗的水量;雨水导入地下,会减少水循环中的蒸发。故选B。

30.【答案】(1)

(2)海陆间;水资源

(3)强(或大);地下

(4)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解析】(1)考查水循环主要的类型及其环节。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

径流和下渗。如图所示,

(2)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地理意义。图中所示水循环中属海陆间循环,这种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考查水循环主要的类型及其环节。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所以在水循环中,森林的覆盖率越高,下渗作用越大,地下水资源越丰富。

(4)考查水循环主要环节及人类生产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可通过我国夏季风完成的是水汽输送,目前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最主要是地表径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故答案为:(1)

(2)海陆间水资源

(3)强(或大)地下

(4)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