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委托单位:

检测项目: 桥梁静动载试验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年XX月·杭州

XXXXX静动载试验报告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主要检测人员:

本报告无本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复制本报告而未重新加盖本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未经允许不得复制(全部复制除外)。

检测单位: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目录

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试验目的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3试验仪器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仪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4静荷载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静载试验目的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荷载工况和荷载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静载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5动荷载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仪器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载测试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载试验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载试验加载工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载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载试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动载试验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XX桥位于XXX路,跨越XX大河。桥梁总体布置:

设计荷载:

2试验目的与依据

2.1试验目的

为保证 xxx在运营过程期间的安全可靠,检验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或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应在桥梁通车前做桥梁荷载试验,对结构承载能力和质量水平进行科学评价。荷载试验在桥面铺装全部完工后进行,其类型包括静力和动力荷载试验。在进行荷载试验前,必须对所有的加载车辆进行称重。另外,为排除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试验宜选在夜间或温差较小的阴天进行。

通过荷载试验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检验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可靠性,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2)验证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3)了解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际工作状态,判断结构安全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4)为充实和发展桥梁计算理论和施工技术积累科学技术资料;

(5)通过荷载试验建立桥梁“指纹”档案,为该桥梁养护管理和健康监测的重要依据。

2.2试验依据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 TJ21-2011);

(6)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3 试验仪器及内容

3.1 试验仪器 3.2 试验内容

(1)根据桥梁具体情况,选择试验检测方法,制定试验检测方案,进行结构分析计算;

(2)荷载试验合理选择控制点位、等效荷载和加载载位,系统进行变形、挠度、应力(应变)等项目的选择和试验检测;

(3)根据对比和分析,对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动力特性和刚度、工作性能等提出评价。结合桥梁工作条件、外部环境和测试结果,对桥梁结构构造改进、工作条件限制、继续观测内容等提出建议。

4 静荷载试验

4.1 静载试验目的与内容

4.1.1 静载试验目的

桥梁静载试验是测量桥梁结构在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变化,它是了解桥梁结构实际工作性能如结构刚度、强度等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依据本桥设计城—B 进行加载,按照控制截面内力等效的原则,布置加载车辆,即试验加载时在控制截面产生的内力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内力值相互等效原则,并按规范计入人群荷载。

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标准》的规定,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系数η取值范围宜为≤η≤。其中,

'

(1)

s

q S S ημ=

?+ 式中: s S ——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变位的最大计算效应值;

'

S——验算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变位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

μ——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值。

——静力试验荷载效率。

q

4.1.2静载试验内容

其主要测试项目如下所示:

(1)主梁挠度测试

在试验荷载下,测试主梁控制截面的竖向位移。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主梁控制截面的竖向位移。

(2)主梁应变测试

在试验荷载下,测试主梁控制截面的应变。采用应变传感器测量主梁应变。

(3)裂缝观测

在试验过程中,观测主要测试断面裂缝开展情况。

4.2测试方法

4.2.1试验前期准备

本次荷载试验于小XX年XX月XX日准备,并于XX月XX日完成试验的全部准备工作:包括应力测点处混凝土表面的打磨、混凝土表面应变计粘贴、挠度测点布置、导线的连接、测点编号以及桥面车辆荷载停放位置的放样等。

4.2.2试验具体过程

本次荷载试验在XX月XX日进行,并完成了所有的加载工况测试。详见如下:(1)静力试验荷载维持时间,每级加载均在结构变位到达相对稳定后,进入下一工况;

(2)全部测点在正式加载试验前均进行零级荷载读数,应变和挠度测试每次加载和卸载后即读数一次,以后每间隔5分钟测读一次,并在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后,进入下一级荷载之前再读数一次。然后进入下一级荷载测试;

(3)现场试验中各工况,对重要测点数据与理论值现场进行分析比较。

4.3试验荷载

试验采用三轴载重汽车X部,汽车编号、轴重、轴距见表。

表加载车辆情况表

4.4试验荷载工况和荷载分级

(1)静载荷试验先作初步计算,取得设计控制内力,利用该内力控制值,进行车载布置,使检测工况荷载控制在预期的荷载效应内,同时不会造成梁体由于过载而产生的破坏。

(2)利用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功能,仿真桥体的受力变形过程,把理论计算结果与桥梁结构在检测荷载作用下的控制断面值进行对比分析,对实际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工作状态作出评价,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判定结构的安全储备。

计算跨中最大内力,根据控制截面内力等效的原则,即试验加载时在控制截面产生的内力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内力值等效。加载工况见表。

表荷载试验工况表

图桥梁横向示意图(单位:cm)

图车辆布置示意图(单位:cm)

4.5静载测点布置

(1)挠度测点:挠度测量在跨中、L/4断面、3L/4断面及支点处布置测点,详见图;

(2)应变测点:应变测量在跨中断面位置布置测点,详见图。

图挠度测点布置图(单位:cm)

图应变测点布置图(单位:cm)

4.6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6.1结构模型

图桥梁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4.6.2挠度测试结果分析

表~表列出了各工况下挠度测点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其中位移以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图~图给出工况1~工况3的测点挠度趋势图(挠度变化沿纵、横桥向分布曲线),图~图给出工况4的测点挠度趋势图(挠度变化沿纵、横桥向分布曲线)。由挠度图表可知:

(1)主梁挠度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各工况挠度控制测点的校验系数最大值为,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规定的挠度校验系数不大于1的要求;

(2)卸载后变形基本可恢复,控制测点的最大相对残余变形为,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规定的相对残余变形不超过20%的要求。

本次挠度测试根据测点位置受加载工况的影响情况,采用位移计对关键截面挠度和桥梁挠曲线进行测试,主要控制点在各工况下实测挠度值见表。

表各工况对应测点实测挠度值

注:“-”表示挠度向下,“+”表示挠度向上。

①工况三:跨中截面最不利正弯矩,横向中载

表为各截面梁底挠度测试结果,校验系数在之间。图~图给出工况1~工况3的测点挠度趋势图(挠度变化沿纵桥向分布曲线)。

表工况三各测线挠度测试结果

注:底板挠度竖直向下为负“-”

图测点挠度沿纵桥向分布对比曲线图(正载)

表为XX桥跨中截面梁底挠度测试结果。图给出工况1~工况3的测点挠度趋

势图(挠度变化沿横桥向分布曲线)。

表 工况三 跨中各梁板挠度测试结果

注:底板挠度竖直向下为负“-”

图 跨中截面测点挠度沿横桥向分布对比曲线图(正载)

4.6.3 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表~表列出了各静载工况下各应力测点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由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可得:

(1)主梁应力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各工况应力控制测点的校验系数最大值为 ,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规定的应力校验系数不大于1的要求。

(2)卸载后变形基本可恢复,控制测点的最大相对残余应力为 ,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规定的相对残余变形不超过20%的要求。

通过在空心板底面布置应变传感计,测得结构的表面应变值。再换算成应力

值,根据设计图纸知为C50混凝土,按102

3.4510N /E m =?。各测点在各工况下

的实测应力值见表。

表 各工况对应测点实测应力值

注:“+”表示拉应力,“-”表示压应力。

①工况三:跨中截面最不利正弯矩,横向中载

表为各截面梁底应力测试结果,校验系数在之间。图给出工况1~工况3的测点应力趋势图(挠度变化沿横桥向分布曲线)。

表工况一~工况三跨中截面应力测试结果

注:“+”表示拉应力,“-”表示压应力。

图跨中截面测点应力沿横桥向分布对比曲线图(正载)

4.6.4裂缝开展结果观测

在最大试验工况荷载作用下,通过梁底裂缝观测,未发现有裂缝开展或新增现象。

4.7小结

①校验系数

校验系数η是评定结构工作状况,确定桥梁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的相关规定,一般要求校验系数不大于1。

各控制截面的挠度校验系数均分布在之间,满足规范要求,主桥刚度较好。

各工况控制截面的应力校验系数分布在之间,满足规范要求。

②残余变形

测点在控制荷载工况作用下的相对残余挠度(或应力)越小说明结构越接近弹性工作状况,《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要求相对残余不大于20%。

总体来看,主要测点的残余挠度、应力均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规定的相对残余挠度、应力不超过20%的要求,表明结构整体工作在弹性状态,变形在卸载后能较好恢复。

③实测值和理论值对比曲线

各工况“测点挠度趋势图(挠度变化沿纵、横桥向分布曲线)”直观的反映了空心板在受到荷载作用后的整体变形情况。各级荷载下挠度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在形状上有较好的相似性,实测曲线平滑无明显突变点。由此可见,理论计算模型基本能与实际桥跨的受力情况吻合。

在最大试验工况荷载作用下,通过梁底裂缝观测,未发现有裂缝开展或新增现象。

5动荷载试验

5.1测试仪器与方法

5.1.1测试仪器

整个测试系统由105型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DH-5922(07-45-13-01-08)振动测试系统组成,该系统同时具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功能,并配合相应的制表软件完成辅助分析。

5.1.2测试方法

采用振动测试技术,通过经典的振动理论和随机振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测试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揭示桥梁频率、刚度、阻尼等参数,综合评价桥梁结构的动力性能,本次测试采用跳车、刹车和行车试验,即采集在动力荷载作

用下引起的结构振动信号,利用外界各种因素所引起的结构微小而不规则的振动,揭示桥梁结构振动的内在规律,来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

5.2动载测试项目

移动车辆作用下桥梁会产生振动,此时桥梁除产生静应力和静位移外,还产生动应力和动位移。动载试验测量控制截面应力最大动态增量和加速度峰值,具体内容如下:

(1)全桥固有模态测试

采用环境脉动法测量并获得桥梁的自振频率、振型等参数,每个测试断面的上下游侧各布置一个测点。

(2)无障碍行车

采用一辆重车加载,车辆与桥轴线同向行驶,分别以10 km/h、20 km/h、30 km/h、40 km/h的车速过桥,分别测试主梁控制截面的测点动应变和加速度,评价桥梁的冲击系数和行车舒适性。

(3)有障碍行车

采用一辆重车加载,加载车分别以10km/h越过一根位于测试断面的高15cm 的障碍物,每次测试测点动应变和加速度,评价桥梁的行车舒适性。

(4)刹车试验

采用一辆重车加载,加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至测试断面时紧急刹车,每次测量测点动应变和加速度,评价桥梁的行车舒适性。

5.3动载试验荷载

取静载试验车辆中一辆(1#车辆)作为的动载试验车辆,其轴重见表。

5.4动载试验加载工况

动载测试工况及测试内容如表所示。

表动载测试工况及测试内容

5.5动载测点布置

在主跨L/4、L/2、3L/4桥面处布设竖向拾振器各一个,以测量桥梁振动前几阶频率和振型;在同样位置布置横向拾振器各一个,以测量桥梁的振动前几阶频率和振型,其示意图见图。

采用动态电阻应片测量桥梁冲击荷载。动应变测点布置在位置,其位置示意见图。

图拾振器布置图(单位:cm)

图动应变测点布置图(单位:cm)

5.6动载试验过程

5.7动载试验结果分析

5.7.1全桥固有模态

面外理论模态和试验模态列于表。

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中以实测自振频率评定桥梁结构技术状态的评判标准,如果实测频率与理论频率之比大于等于,说明该桥处于良好状态;如果实测频率与理论频率之比在~,说明该桥处于较好状态。对于,实测一阶频率与理论值一阶频率与理论值之比,说明桥梁刚度。

表理论模态和试验模态

图 主桥竖向一阶振型(f=)

图 实测频谱图

5.7.2 冲击系数

冲击系数是确定车轴荷载对桥梁动力作用的重要技术参数,冲击系数的大小综合反映了桥面平整度、运行车辆的动力性能、车速等因素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图给出了 动应变时程曲线。

实测标准荷载作用下车辆对桥梁的冲击系数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c dy n t μημ≤

式中:c μ为设计采用的冲击系数;t μ为行车试验实测的最大冲击系数,

mean

S S max

t 1=

μ+;m ax S 为动力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测点最大应变值;mean S 为相应静载作用下该测点最大应变;dy n η为动力试验荷载效率,S

S dyn =

dy n η;dyn S 为动力试验

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大内力或变位计算值;S 为标准汽车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大内力或变位计算值(不计冲击系数)。

将应变时程曲线进行时域分析后得不同车速下的实测标准荷载冲击系数

dy n t ημ,与设计采用的冲击系数c μ进行比较,见表。

通过比较实测标准荷载作用下车辆对桥梁的冲击系数与设计采用的冲击系数,可以看出:

对于 ,实测标准荷载作用下车辆对桥梁的冲击系数为 ,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中规定,设计冲击系数应取 。

因此,在正常行车时, 实测冲击系数小于设计值。

表 实测冲击系数

注:冲击系数只对正常行车而言,故表中未给出跳车时冲击系数。

图跑车试验动应变时程曲线

5.8小结

(1)实测一阶频率与理论频率比值为,说明桥梁刚度;

(2)实测活载冲击系数在,小于设计冲击系数。因此,正常行车时该桥实际冲击系数小于设计值,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通过对进行静动载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桥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6.2建议

(1)根据《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和《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桥梁的日常检查和养护工作;

(2)严格按照该桥梁设计荷载等级通行,严禁超载超限车辆通行。

检测报告模板

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LC-QP-B17-JL06 产品名称:汽车空调滤清器 样品编号:AP-1919 检验类别:型式检验 检验单位:杭州绿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 检验报告 NO:LC-QP-B17-JL06 样品名称汽车空调滤清器样品编号AP-1919 抽样地点工厂(现场)抽样日期2016-7-14 样品数量5套抽样人王玉霞 规格30*215*195 受检单位杭州绿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 抽样基数500个检验日期2016-7-14 检验依据GB/T13554-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易可滤质量检验标准》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或测试方法单位标准值实测值判定 1 外观目测- - - 合格 2 尺寸 偏差 密封棉 宽度:±1 mm 30 30 合格 厚度:±0.3 mm 6 6 合格包边框 架 宽度:±1 mm 30 30 合格 厚度:±0.2 mm 1.5 1.5 合格 产品整 体尺寸 长度:±3 mm 215 216 合格 宽度:±3 mm 195 196 合格 厚度:±1 mm 30 30 合格 对角线:≤4.5 mm 225 223 合格 垂直度:±1 °90 90 合格两端面平行度:≤1.6 mm 1 1 合格 3 滤芯密度 10cm内折数±1 空调滤清器标准卡尺 个14 14 合格 4 过滤效率高效过滤器成品检测仪 (300m3/H) % 95≤E< 99.5 97 合格

5 风速高效过滤器成品检测仪 (300m3/H) m/s 0.95≤S< 1.1 0.97 合格 检验结论经检验,所测项目均符合GB/T13554-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易可滤质量检验标准》相关标准,检验合格。 主检:审核:批准: 说明: 1、报告无检验单位“检验专用章”无效。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2、非经本公司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检验报告;经同意复制的检验报告(全文复制),应由我公司加盖“检验专用章”确认,未经我公司盖章无效。报告改动无效。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公司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化学分析中检出限 定量限 报告限及其确定方法

1.目的 规范公司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进行检测所出具报告书中的检出限、定量限、报告限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 2.范围 所有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的相关科室。 3. 内容 3.1检出限 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可分为测量方法检出限和仪器检出限。两种检出限相互关联,但不相等。 3.1.1方法检出限 方法检出限(D. L)指在通过某一完整分析方法全部测定过程后(包括样品预处理过程),待测物质产生的信号能以99%置信度区别于空白样品而被测定出来的最低浓度。方法检出限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测定20个空白样品,计算空白信号的标准偏差Sσ。 D. L = KSσ/a 式中: Sσ—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标准偏差; a—方法的灵敏度(即校准曲线的斜率) 。 取K = 3,计算检出限D. L 3.1.2仪器检出限 仪器检出限指分析仪器能够检测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浓度,这个浓度或量与 特定的仪器能够从背景噪音中辨别的最小响应信号相对应。仪器检出限与方法检出限的 区别在于仪器检出限不考虑任何样品制备步骤的影响,一般以溶剂空白测定检出限,因此,仪器检出限值总是比方法检出限低。

仪器检出限反映的是仪器本身的检出能力。其确定方法为:采用纯水,在一定时间内测定12次以上,以3倍标准偏差对应的含量或浓度表示。 3.2定量限 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是否具备灵敏的定量检测能力。定量限的两端称为定量下限和定量上限。 3.2.1 定量下限 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定量下限。 定量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在没有(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他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一般情况下以3.3倍方法检出限的浓度作为定量下限浓度,其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10%。 3.2.2定量上限 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定量上限。对没有(或消除了)系统误差的特定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不同,定量上限也将不同。一般情况下定量上限指工作曲线在高浓度开始弯曲时所对应的浓度值,即直线范围的上限值。 3.2.3最佳测定范围(也称有效测定范围)。 最佳测定范围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定量下限至定量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 3.3报告限 样品中待测物质被报告为绝对数值的最低值称为报告限。报告限可以是的定量下限,也可以为样品检出限。报告限不得低于对应的最低校准水平,即定量下限和样品检出限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日期:2008-03-05]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吉林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1.为了保证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能够真实地反映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 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检测报告的编号、格式和信息要求,检测报告的审核和批准,对报 告内容的意见和解释,报告发送和报告的修改补充。 3.职责 3.1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原始记录的如实填写,并填写检测结果汇总单。 3.2检测人员及同室人员负责审核检测原始记录及结果汇总单。中心主任负责复核 检测报告书。 3.3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签发检测报告。 3.4业务办公室负责检测报告的打印和归档。 3.5检测报告经签发后,由业务办公室负责向有关单位或客户发送。 4程序 4.1检测报告编制要求 4.1.1报告序号YY-MM-XXX(年份-月份-顺号)。 4.l.2本中心的检测报告应能够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的检测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检测报告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a)检测报告的标题; (b)实验室的名称; (c)检测报告的唯一性(编号)标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d)客户的名称; (e)所用方法的标识; (f)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 (g)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 (h)检测的结果,用国际标准测量单位(SI)表达;

(i)中心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职务、标识以及签发日期; (j)结果仅与被检物品有关的声明。 4.1.3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 (b)必要时,在检测报告上加注使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提出要求时,或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 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c)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d)特定方法、客户和客户群体的附加信息。 4.1.4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除上述要求之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抽样日期; (b)抽样地点; (c)抽样执行标准或规范。 4.1.5意见和解释。当报告包含意见解释时,则应把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订成文件,意见和解释应在报告中被清晰地标注。 4.1.6设计后的检测报告格式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批使用。 4.2检测报告编制 4.2.1各检测室应将由检测分析人员签字并由同室人员、中心主任审核无误并签字 的检测原始记录、检测结果汇总表、样品检测通知单、样品检测传递单等送至业务 办公室,业务办公室负责根据检测结果汇总表按照承检产品项目的标准格式打印检 测报告。检测报告如无特殊要求打印两份,分别交给客户和留中心存档。 4.2.2当客户有要求时,则报告格式应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4.2.3检测报告的打印存储,使用中心检测程序管理系统,以做到检测报告登记、 查询、报出微机化管理。 4.3检测报告的审核 打印出的检测报告,由所承担检测项目的中心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 4.4检测报告的签发 4.4.1审核无误的检测报告由业务办公室送交中心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发。 4.4.1.1对外咨询超标样品的检测报告,或可能对中心造成重大影响的检测报告由中

螺栓检测报告

螺栓检测报告 南京力通机械装备研究所(属河海大学)受**公司的委托对螺栓部分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为2006年3月26日至3月29日 1.检测内容及设计标准 1.1检测内容 根据**公司提出的要求,对其提供的螺栓分别进行: 1)进行螺栓抗拉强度检测 2)螺栓抗剪切强度检测。 检测螺栓为四组,四组螺栓分别标称为:A组(新螺栓)、B组(旧螺栓)、C 组(新螺栓)及D组(旧螺栓)。螺栓型号为8.8级M24双头螺栓,螺栓长度为100mm。 每组检测数量由**公司确定。 1.2设计标准 根据《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2000标准的规定8.8级M24粗牙螺纹的最小拉力荷载为293.0kN,保证荷载为212.0kN。公称抗拉强度为800N/mm2,最小抗拉强度为830 N/mm2。 在《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2000标准中没有对螺栓的剪切强度提出规定。 2.检测依据及检测方法 2.1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依据下列标准进行。 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2000 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实验方法》GB/T228-2002 2.2检测方法 1)螺栓抗拉强度检测 试验依据《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2000和《金属材料室温拉伸实验方法》GB/T228-2002标准执行。 检测设备为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的WAW-E2000万能试验机(见图1)和专用拉伸试验夹具(见图3)。 将检测试件放置在专用试验夹具中,用两个螺母将螺栓与专用夹具固定好,再将专用夹具固定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加载直至试件被拉破坏。 规范规定试验时应力速率在6~60N/mm2s-1之间。 2)螺栓抗剪切强度检测 螺栓抗剪切强度检测没有国家标准,只能依据通常采用的剪切试验方法进行螺栓抗剪切强度检测。由于没有国家标准,所以对试验检测值无法进行评判,检测值仅提供参考。 试验设备为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的WAW-E2000万能试验机和专用抗剪切强

出厂检验报告新版

**************公司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标识卡 文件编号: 产品型号: 产品编号: 检测部门: 时间:年月日

编号: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编号检验日期抽样地点抽样基数检验项数检验地点 检验依据(企标) 检验结论 依据检验所列项目要求,所检产品符企业标准要求,产品合格。 备注 审核:批准:检验员:

序号检验 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 结果 结论 备 注 1 外观标识卡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和变形,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零部件不应有腐蚀和其他机械损伤;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插接的活动部件应插接自如;说明功能的符号文字及标识卡的所有标志应清晰端正、安装牢固;紧固件应有防止自动松脱的措施;金属件应进行防锈、防蚀处理。 2主要 技术 指标 工作 稳定 性要 求 标识卡连续运行7d,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应 符合4.4的规定 锂电池工作电压(V): 3.7V DC 工作电流(mA):≤130mA 最大位移速度:5m/s 待机时间:不小于7d 无线 信号 传输 工作频率:2.405GHz-2.485GHz 传输方式:无线同频半双工 调制方式:CSS 无线通信距离(空旷地带)不小于50m 发射功率:不大于0dBm 接收灵敏度:-95 dBm 覆盖范围(m):100(开放空间) 基 本 功 能 具有配合KBA3.7W矿用本安型网络摄像仪实 时跟踪作业人员位置的功能 具有连续服务功能 具有越区切换功能

具有数据传输功能 具有备用电池过放电告警及过充过放保护功能 具有显示跟踪终端编号的功能 3 电源 波动 适应 能力 (3. 6VDC ) 无线 信号 传输 工作频率:2.405GHz-2.485GHz 传输方式:无线同频半双工 调制方式:CSS 无线通信距离(空旷地带)不小于50m 发射功率:不大于0dBm 接收灵敏度:-95dBm 基本 功能 具有配合KBA3.7W矿用本安型网络摄像仪实 时跟踪作业人员位置的功能 具有连续服务功能 具有越区切换功能 具有数据传输功能 具有备用电池过放电告警及过充过放保护功 能 具有显示跟踪终端编号的功能 电源 波动 适应 能力 (4. 2VDC 无线 信号 传输 工作频率:2.405GHz-2.485GHz 传输方式:无线同频半双工 调制方式:CSS

试验检测样品 记录 报告编号规则

****高速公路项目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等的编号规定 一、编号规则 (一)施工单位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四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二)监理办及中心试验室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所辖合同段编号—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五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说明: 1、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即样品用“YP”表示,记录用“JL”表示,报告用“BG”表示,流水号按各个标段单独进行流水号连接。施工单位无合同段编号。 2、所辖合同段编号:按下表规定选择。 单位名称所辖合同段所辖合同段编号 一监理办****A1标01 S1中心试验室 ****A2标02

****A3标03 二监理办****A4标04 ****A5标05 ****A6标06 三监理办****A7标07 ****A8标08 ****A9标09 3、日期(年月):年份采用4位数表示、月份采用2位数表示,如2017年2月份进行的试验,应写为“201702”。 4、样品标识:按身份识别编号规则,具体参照下表选择对应的样品标识。 样品(对象)标识身份识别编号规则示例 序号样品类型样品(对象) 标识 备注

1土TGJ“土工”+“检”首字母 2粗集料CJL“粗集料”首字母 3细集料XJL“细集料”首字母 4矿粉KFJ“矿粉”+“检”首字母 5岩石YSJ“岩石”+“检”首字母 6水泥SNJ“水泥”+“检”首字母 报告、记录、样品编号统一, 区别在报告日期 7钢筋原材GJJ“钢筋”+“检”首字母 8焊接钢筋GJHJ“钢筋焊接”首字母 9钢筋机械连接GJJL“钢筋机连”首字母 10水泥混凝土拌和 TBH“混凝土”+“拌和”首字母物

23检验报告的编写、审核和批准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检验报告的编写、审核和批准,确保检验结果按检验标准(规范、方法)的规定,公正、科学、准确、客观、及时地出具检验报告。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受理的与检验相关的检验报告。 2.职责 2.1检测员负责按规定的检验程序,依据相应的标准、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并提供经校核的准确可靠的检验原始记录及起草检验报告。 2.2检测室主任负责本室检验报告的审核。 2.3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批准检验报告。 2.4业务室负责检验报告的盖章、登记与发放。 3.程序 3.1检验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流程 3.1.1业务室样品管理员将样品与检验委托单交检测室,同时将委托单内容输入微机,分类编号,妥善保管。 3.1.2检测员完成检验工作后,填写检验记录。资料员将经校核的检验数据输入微机并打印检验报告。 3.1.3校核人员审核检验报告。 3.1.4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批准检验报告。 3.2检验报告的形式、内容及格式 3.2.1检验报告的形式、内容 3.2.1.1检验结果必须采用检验报告的形式提供。检验报告一般采用统一、书面的形式。 3.2.1.2检验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委托方要求的,说明检验结果必须的以及使用方法所要求的信息。每份检验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标题; b)公司名称、地址与检验地点(公司对外检验时);

c)报告编号、委托编号、委托日期、抽样日期、报告日期; d)委托单位名称和地址(如果适用); e)检验类别,例如"委托检验"、"见证检验"、"抽样检验"、"仲裁检验"等; f)检验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g)样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等级等标识及工程名称、使用部位; h)检验样品的特性和状态; i)对所采用检验方法的标识,或者对所采用的任何非标准方法的明确说明; j)涉及的抽样程序(如果适用); k)检验环境条件或者对检验方法的偏离; l)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检验结果、结论评定(如果适用); m)检验、审核、批准人的签字; n)对估算的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如果适用); o)如果适用,输出本报告仅对所检验样品负责的有效声明; p)未经公司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检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的声明 3.2.1.3检验报告编号应为分类流水号,不得漏号、重号。 3.2.1.4检验报告除基本内容外,还必须对在要求之外的检验结果作出解释。 3.2.2检验报告的格式 检验报告采用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检验/试验统一表式。 3.2.3分包的结果 检验项目中如果某项的检验工作非本公司完成,该项目称为分包检验项目。所有分包检验项目都应在报告中注明,并标明分包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等,便于委托方联系。分包检验报告正本,作原始记录留存。 3.3报告的编制 3.3.1检验报告由业务室编制。检验报告编制应根据检验委托单(抽样单)、检验原始记录以及相应的标准依据和方法编制检验报告。报告应客观、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结论严谨正确、文字清晰。 3.3.2检验报告中的检验数据,按原始记录数据准确录入,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根据技术标准规定的有效位及数字修约规则的规定进行修约。 3.3.3无信息可填的项目,不应空格,而应以"/"或"一"标记。 3.3.4凡需加盖计量认证标识的检验报告,某个别未经计量认证的项目,应在备注中注明。

检测报告的编制

环境监测/检测报告的编制 座谈会
1.如何提高监测报告质量? 王立前 2.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3.有关标准变更问题讨论。
二○一二年八月十六日
2010年管理评审后落实改进意见

一、什么是监测/检测报告?
?①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服务进 行监测而编制的报告。如:验收监 测、复核监测、监督监测、抽查监 测、应急监测、校验监测和环境管 理部门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的指令性 “委托检测”等类别; ?②检测报告——非环境管理部门指 令性要求的、由客户自主委托(或 送检)的其它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以计量为 基础,标准为依据,按客户要 求对委托项目进行严格检测, 规范编制的数据型技术文件。
?是检测数据这一特殊产品的物质 载体;作为检测机构的产品,产品 质量的好坏,事关单位形象。

二、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
?1 .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 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 及时出具检测数据和结果,并 保证检测报告中数据和结果的 准确、客观、真实。报告应使 用法定计量单位。

2.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a) 标题; ?b) 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与 实验室地址不同的检测和的地点; ?c) 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 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及报告 结束的清晰标识; ?d)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必要时);

?e) 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 ?f) 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 ?g) 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 期(必要时); ?h) 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 时,所用抽样计划的说明; ?i) 检测的结果;

化学药检验报告书写格式 (1)

化学药品检验报告书写格式 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 [性状] 应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符合规定 (为黄色结晶性粉末不符合规 定) 比旋度应为17°~21°20°( 25°不符合规定) [鉴别] (1)化学反应(颜色,火焰等) 应呈正反应呈正反应(不呈正反应不符合规 定) (2)高效液相色谱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 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 一致与对照一致(与对照不一致不符合规定) (3)紫外光谱应在29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9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 296nm的波长处无最大吸收不符合 规定) (4)红外光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与对照一致(与对照不一致不符合 规定) (5)薄层色谱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 置应与对照品相同与对照一致(与对照不一致不符合规定) [检查] 酸度pH值应为4.0~6.0 4.5(3.5 不符合规定)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 色 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有关物质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重量差异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装量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水分应为11.4%~13.4%12.0%(15.0%不符合规定) 结晶性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炽灼残渣应不得过0.2%0.1%(0.3%不符合规定) 头孢**聚合物应不得过1.0% 0.5% (1.9% 不符合规定) 重金属应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符合规定(百万分之20 不符合规 定)

(细菌数:应不得过1000 cfu/克(ml);霉菌数:应不得过100 cfu/克(ml); 酵母菌数:应不得过100 cfu/克(ml); 大肠埃希菌:应不得检出/克(ml)) (10000 cfu/克(ml) 500 cfu/克(ml) 300 cfu/克(ml) 检出/克(ml) 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异常毒性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细菌内毒素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可见异物(粉针) 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金属性异物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粒度(软膏剂) 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粒度(颗粒剂) 应不得过10.0% 5.5%(12.4%不符合规定) 氯霉素二醇物应不得过5.0% 2.0% (5.8% 不符合规定) 干燥失重应不得过4.0% 2.0% (5.0%不符合规定) 溶化性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可见异物(水针) 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崩解时限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25分钟(32分钟不符合规定)装量差异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溶出度限度应为标示量的80%符合规定(60%,67%,60%,60%, 60%,60%不符合规定) 热原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无菌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组分测定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不溶性微粒应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颜色吸光度应不得大于0.03 0.02(0.05不符合规定) 氯化物消耗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应为14.6ml~16.2ml 15.1ml(17.1ml不符合规定) 含量均匀度A+1.80S应不得过15.0 8.0(16.0不符合规定)

检测报告编制审批准则

1.目的 对检测报告质量进行控制,确定检测报告的审批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电气防火检测报告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 3.审批准则 3.1.检测报告审核内容及要求 3.1.1.检测报告封面要求 3.1.1.1.电气防火检测报告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封面上必须标识的内容 有:受检单位名称、建筑项目名称、报告日期、报告编号、本公司徽标 及公司名称。 3.1.1.2.检测报告封面内页,应注有本公司向接受报告单位说明的注意事项, 具体内容详见检测报告标准格式中所列项目,其中应注意报告总页数是 否与实际页数相符。 3.1.2.检测报告首页要求 3.1.2.1.检测报告首页内容应根据检测报告标准样式中的内容审核,具体应 包括:申检单位、项目编号、建筑层数、依据标准、建筑高度、建筑面 积、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检测项数、检测日期、建审意见、工单位资 质等级、申检单位要求甩项的区域或设施、改造工程中未予检测的 原有消防设施、申请检测单位负责人签字、参检人员签字等。 3.1.2.2.以上各项内容应与检测原始记录相符合,不应有偏差。 3.1.3.检测报告其他内容要求 3.1.3.1.检测报告中所列项目应与该项目的检测方案相一致,不应漏项。 3.1.3.2.检测报告主体内容应与检测原始记录相对照,审核时应按检测项目 的具体情况进行项目抽查,确保报告与记录相一致。 3.1.3.3.检测报告中所列项目应符合《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和《建筑消 防设施检测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不应漏项。

3.1.3. 4.检测报告中对各种项目的描述应符合地方或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用 语要求;各种填写的数据应与原始记录一致,并应符合地方或国家相关 技术规范。 3.1. 4.检测报告结论要求 3.1. 4.1.检测报告结论应全面、准确,所列项目应与原始记录相一致。 3.1. 4.2.检测报告中对不合格项的描述应准确并与原始记录一致。 3.1.5.检测报告应有封底,具体内容应与检测报告标准中所列内容一致。 3.2.检测报告装订要求 检测报告封面及封底应使用同一规格、同一颜色纸张,应装有塑料封皮,并装订整齐、牢固。 3.3.检测报告审核人在对以上内容审核合格后,在报告上签字。建筑消防设施 检测报告由报告审核工程师审核,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报告应由报告审核工程师审核。 3.4.检测报告批准人在审核人签字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报告进行再次确认,确定 报告合格时签字。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由总工程师批准;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报告由总经理批准 3.5.检测报告盖章的要求 检测报告应盖有本公司检测专用章,专用章应盖在报告格式中所标明的位置,并应盖骑缝章。业务部在核对盖章是否符合要求后,方能发放。 编制:审批: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受控状态:分发号:

膨胀螺栓检验报告模板

2019002644Z (2019)国认监认字(298)号检验报告 TEST REPORT 中心编号(No):WT2019B03C00042 受检单位:永年县垚北紧固件销售有限公司 Applicant 样品名称:膨胀螺栓 Sample Name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Test Type 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Quality Supervision Test for Building Materials

National Center of Quality Supervision Test for Building Materials 检验报告 (Test Report) 中心编号: WT2019B03C00042 第 1 页共 2 页产品名称膨胀螺栓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受检单位永年县垚北紧固件销售有限公司抽样单号0005583 生产单位永年县垚北紧固件销售有限公司样品编号—— 抽样单位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商标—— 生产日期2019年01月07日型号规格 8×80、10×100 12×110、12×120 抽样日期2019年01月12日产品批号—— 来样日期2019年01月09日抽样基数3套 抽样方式随机抽样数量—— 封样状态样品完好抽样人袁颖涛 抽样地点公司仓库封样人王雪梅 检验依据JGJ145-2013《混泥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附录B) 检验项目1、抗拉承载力 检验结论 检验结果见第2页。 (检验报告专用章) 签发日期: 2019年01月22日 附注:(此处空白)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园建材院南楼电话:65728538 邮编:100024

机组大修化学检查报告的基本内容_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机组大修化学检查报告的基本内容 报告的基本内容 机组大修化学检查报告应写明报告名称,检查起止日期、报告编写人、审阅人、批准人以及报告编写日期;检查记录表和典型照片作为检查报告的附件。 运行情况 机组运行情况见表 表机组运行情况

上次大修以来的水汽质量情况 机组上次大修以来的水汽质量情况见表 表机组上次大修以来的水汽质量统计

设备检查及验收 A.4.1简明扼要叙述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各设备的检查情况,对异常情况应详细叙述并附照片。机组大修的垢样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A.4.2 锅炉 A.4.2.1 汽包 底部:积水情况,沉积物情况,金属表面颜色。 内壁:汽侧金属表面颜色、锈蚀和盐垢。 水侧金属表面颜色、锈蚀和盐垢。 水汽分界线是否明显、平整。 汽水分离装置:旋风筒倾斜、脱落情况,百叶窗波纹板是否有脱落和积盐。 管路:加药管是否有短路现象,排污管、给水分配槽、给水洗汽等装置有无结垢、污堵等缺陷。 汽包内衬:是否有砂眼、裂纹。 腐蚀指示片:表面形态、沉积速率和腐蚀速率。 锅炉上、下联箱:沉积物和焊渣等杂物情况。 汽包和联箱验收标准:内部表面和内部装置及连接管清洁,无杂物遗留。 A.4.2.2 水冷壁 割管位置:叙述水冷壁墙名称、水平位置、标高。 表面状态:割取管样内壁颜色和腐蚀、结垢情况。 垢量:割取管样向火侧和背火侧的结垢量。

化学成分:按附录E的方法进行。 监视管:更换监视管的原始垢量和表面状态。 A.4.2.3 省煤器 割管位置:叙述管排、水平位置、标高。 表面状态:割取管样内壁颜色和腐蚀、结垢情况。 垢量:割取管样的结垢量。 化学成分:按附录E的方法进行。 监视管:更换监视管的原始垢量和表面状态。 A.4.2.4 过热器 割管位置:叙述管排、水平位置、标高。 表面状态:代表性管样内壁颜色和腐蚀、结垢情况以及氧化皮生成情况。 垢量及氧化皮量:可溶性垢量及氧化皮量。 化学成分:按附录E的方法进行。 A.4.2.5 再热器 割管位置:叙述管排、水平位置、标高。 表面状态:代表性管样内壁颜色和腐蚀、结垢情况以及氧化皮生成情况。 垢量及氧化皮量:可溶性垢量及氧化皮量。 化学成分:按附录E的方法进行。 A.4.3 汽轮机 A.4.3.1 高压缸

检验报告编制规定

检验报告编制规定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检验报告编制规定 XZTJ-ZC-A1/006B/1 1.目的: 对本所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检验检测报告(证书)的编制、审核、批准、存档、发放等作出规定,以确保本所的检验检测报告(证书)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证书)及相应的原始记录。 3.职责 3.1检验检测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编制,主检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校核及报告的一级审核。 3.2接收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接收、登记,负责报告的流转、发放。 3.3报告输录人员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输录、校对。 3.4检验责任师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二级审核。 3.5所长或授权的技术负责人负责报告的批准。 3.6资料档案管理员负责检验报告的登记、签章、存档。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4.1.1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应当由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时完成,应当及时将应察结果、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记录,不得事后追记。每张记录应能够按照特定的任务或项目分类识别。具体内容严格按照各类原始记录填写办法填写。

4.1.2原始记录应有该记录人员的签名和记录的日期,填写好的原始记录应经主检人员校核。记录的更改采用划改方式,更改处应有更改人的签名及更改日期。 4.1.3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在检验(复检)工作完成后五个工作日内交回,监督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在检验(复检)工作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交回。安全阀效验原始记录必须在效验工作完成后两个工作日内交回。 4.2原始记录的接收 缺项,符合要求后填写“原始记录接收登记表”并经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4.2.2原始记录的编号由接收人员按“编号规则”统一编写。 4.3报告的输录 4.3.1输录人员按原始记录信息输录报告,所输录的报告应由输录、接收人员校对,以确保与原始记录信息相一致。 4.4报告流转 还应付相应的收费回执,相关人员在流转卡上签字并签署实际日期。 4.4.2流转完成后,流转卡与报告、原始记录及相关技术资料一并存档。 4.5一级审核 一级审核由该项目的主检人员进行。审核时应重点核实报告与原始记录信息的符合性并做好记录,审核无误后在报告相应栏目及流转卡上签字确认。4.6二级审核 二级审核由检验责任师负责,审核时应着重核实报告与原始记录信息的符合性、符合判断的正确性,及相关人员的签字并做好记录,审核无误后在报告相应栏目及流转卡上签字确认。

检验报告编制规定

检验报告编制规定 XZTJ-ZC-A1/006 B/1 1.目的: 对本所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检验检测报告(证书)的编制、审核、批准、存档、发放等作出规定,以确保本所的检验检测报告(证书)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证书)及相应的原始记录。 3.职责 3.1 检验检测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编制,主检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校核及报告的一级审核。 3.2 接收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接收、登记,负责报告的流转、发放。 3.3 报告输录人员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输录、校对。 3.4 检验责任师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二级审核。 3.5 所长或授权的技术负责人负责报告的批准。 3.6 资料档案管理员负责检验报告的登记、签章、存档。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 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4.1.1 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应当由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时完成,应当及时将应察结果、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记录,不得事后追记。每张记录应能够按照特定的任务或项目分类识别。具体内容严格按照各类原始记录填写办法填写。

4.1.2 原始记录应有该记录人员的签名和记录的日期,填写好的原始记录应经主检人员校核。记录的更改采用划改方式,更改处应有更改人的签名及更改日期。 4.1.3 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在检验(复检)工作完成后五个工作日内交回,监督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在检验(复检)工作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交回。安全阀效验原始记录必须在效验工作完成后两个工作日内交回。 4.2 原始记录的接收 4.2.1接收人员接收原始记录时应检查记录是否有缺项,符合要求后填写“原始记录接收登记表”并经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4.2.2 原始记录的编号由接收人员按“编号规则”统一编写。 4.3报告的输录 4.3.1 输录人员按原始记录信息输录报告,所输录的报告应由输录、接收人员校对,以确保与原始记录信息相一致。 4.3.2报告输录应在原始记录接收后24小时内完成。 4.4 报告流转 4.4.1报告的流转由原始记录接收人员统一进行,原始记录、报告及流转卡同时流转,监检报告流转时还应付相应的收费回执,相关人员在流转卡上签字并签署实际日期。 4.4.2 流转完成后,流转卡与报告、原始记录及相关技术资料一并存档。 4.5一级审核 一级审核由该项目的主检人员进行。审核时应重点核实报告与原始记录信息的符合性并做好记录,审核无误后在报告相应栏目及流转卡上签字确认。 4.6 二级审核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吉林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制度 1.为了保证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能够真实地反映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检测报告的编号、格式和信息要求,检测报告的审核和批准,对报告内容的意见和解释,报告发送和报告的修改补充。 3.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原始记录的如实填写,并填写检测结果汇总单。 3.2 检测人员及同室人员负责审核检测原始记录及结果汇总单。中心主任负责复核检测报告书。 3.3 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签发检测报告。 3.4 业务办公室负责检测报告的打印和归档。 3.5 检测报告经签发后,由业务办公室负责向有关单位或客户发送。 4 程序 4.1 检测报告编制要求 4.1.1 报告序号YY-MM-XXX(年份-月份-顺号)。 4.l.2 本中心的检测报告应能够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的检测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检测报告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a) 检测报告的标题; (b) 实验室的名称; (c) 检测报告的唯一性(编号)标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d) 客户的名称; (e) 所用方法的标识; (f) 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 (g) 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 (h) 检测的结果,用国际标准测量单位(SI)表达;

(i) 中心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职务、标识以及签发日期; (j) 结果仅与被检物品有关的声明。 4.1.3 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 (b) 必要时,在检测报告上加注使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提出要求时,或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 (c) 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d) 特定方法、客户和客户群体的附加信息。 4.1.4 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除上述要求之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抽样日期; (b) 抽样地点; (c) 抽样执行标准或规范。 4.1.5 意见和解释。当报告包含意见解释时,则应把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制订成文件,意见和解释应在报告中被清晰地标注。 4.1.6 设计后的检测报告格式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批使用。 4.2 检测报告编制 4.2.1 各检测室应将由检测分析人员签字并由同室人员、中心主任审核无误并签字的检测原始记录、检测结果汇总表、样品检测通知单、样品检测传递单等送至业务办公室,业务办公室负责根据检测结果汇总表按照承检产品项目的标准格式打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如无特殊要求打印两份,分别交给客户和留中心存档。 4.2.2 当客户有要求时,则报告格式应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4.2.3 检测报告的打印存储,使用中心检测程序管理系统,以做到检测报告登记、查询、报出微机化管理。 4.3 检测报告的审核 打印出的检测报告,由所承担检测项目的中心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 4.4 检测报告的签发 4.4.1 审核无误的检测报告由业务办公室送交中心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发。 4.4.1.1 对外咨询超标样品的检测报告,或可能对中心造成重大影响的检测报告由中

样品、检测报告编号规则

Xxxxxxxx 检测样品、检测报告编号规则 1、目的 为我xxxxx的检测样品、检测记录、报告和自编技术文件,确保上述标识的唯一性和必要时的可追溯性,制订本规则。 2、职责和要求 2.1我xxxxx的每台设备仪器、每一件检测样品,检测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份记录,发出的每一份检测报告和自行编制的技术文件,都必须有唯一的编号作为其标识。 2.2样品、报告和自编技术文件的编号由接样室实施,记录的编号由检测员实施,检测样品编号和委托编号相同。 3、编号规则 我xxxxx编号,均由一组有特定含义的字母和数字组成,编号规则依据《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JGJ/T181-2009)编制,现分述如下: 委托编号(见表二)为工程材料检测代码(见表一)、年月和序号组合而成,例:Q0302-2016010101其中“Q0302”为工程材料检测代码;“Q”代表工程材料;“03”代表混凝土结构材料;“02”代表水泥;“2016”代表2016年;“01”代表1月份;“01”代表01日,“01”序号代表第一份委托。 报告编号(见表二)为单位字母简称、工程材料检测代码、年月和序号组合而成,例:XXXXX-Q0302-2016010101其中“XXXXX”代表“十四冶建材科研xxxxx”单位字母简称;“Q0302”为工程材料检测代码;“Q”代表工程材料;

“03”代表混凝土结构材料;“02”代表水泥;“2016”代表2016年;“01”代表1月份;“01”代表1日;“01”序号代表第一份报告。 检测二室和检测三室的委托编号和中心实验室一样,报告编号检测二室:XXXXX2-Q0302-2016010101;检测三室报告编号: 3-Q0302-2016010101. 表二中编号为2016年检(试)验委托编号及报告编号的起始编号,以表二中的编号作为2016年检(试)验委托及报告编号的第一个编号并依次进行累加。 表一:工程材料检测代码

(完整word版)化学分析室实习总结报告

化学分析室实习总结报告 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 (1)前言 《生产实习》的目的意义:在学习了有关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后第一次到生产现场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进行的重要一环。 本次生产实习从2013年9月3号开始,前两天先后参观xx钢钢研所,xx市中药研究院、博物馆,之后回校先后参与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锡青铜中铜、锡的测定,钢铁中锰的测定。 9月3号,我们到xx钢钢研所,赵老师和陈老师先后给我介绍了各种分析仪器和基本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仪S-444LS:利用2 ,S2 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吸收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红外线是指波长为0.78~l000 的电磁波。通过600摄氏度下催化氧化碳硫化物,从而检测2和S2的含量,再换算出试样中的碳硫含量。 氮氧分析仪T-436:分析样品在惰性气流存在下于石墨坩埚中加热熔融,其中脉冲炉温度可自由设定,并通过一个非接触式的光学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用于实现样品的完全分解,反应所生成的 H2和N2被带入到具有高稳定性和灵敏度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对于的检测采用的是非色散性

红外检测器,对于N2和H2的检测则采用热导检测器。 氢分析仪RH-402:测定金属中氢含量。 光电直读光谱仪PDA-7000:在激发光的高温作用下,分析的物质被离解为原子或离子,被激发出线状光谱。每种元素的原子被激发后,可以产生一组其特征的光谱,各类特征谱线按特定角度从相应出口狭缝出射,由光电接受装置进行光电转换,再通过AD转换变成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即成为直读光谱光谱仪。即物质->原子->光信号->电信号->数据 紫外分光光度计UV-2550: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9月4号我们到xx市中药研究院,首先听取了院长的讲座,介绍了GAP,GP,LP,GSP,P等药品标准,药品的质量与标准体系及其应用与历史。 参观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10、UV-1601,旋光仪PLAX-2L,气象色谱仪6890N,超声波细胞破碎仪y92-IID,全自动薄层色谱成像系统AD2,双波长飞点薄层扫描仪S-9301P,中低压梯度快速制备色谱仪-605等等。 后又到xx市中药博物馆,在导游的带领和介绍下,参观了解了肉苁蓉,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穿山甲、羚羊、黑熊等标本。

第五章 试验检测报告编号方法

试验检测报告编号方法 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编号原则 1、统一采用编码编号的方法,标准试验报告及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采用三位编码+流水号,工程实体检测(现场检测)试验报告编号采用四位编码+流水号。 第1位编码:合同段号; 第2位编码:检测类别分类,分标准试验、原材料(产品)、工程实体检测(现场检测)三个类别。 第3位编码:对于标准试验部分为标准试验种类;对于原材料(产品)部分为原材料(产品)品种;对于工程实体检测则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名称划分。 第4位编码:工程实体检测项目。 2、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和高监办试验室的试验报告(包括验证试验及抽样试验等)编号,在上述编号前面加“J.”。 二、标准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及示例 1、编号方法:第1位编码+第2位编码+第3位编码+流水号。流水号按试验报告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 2、下列试验报告的编号均应采用标准试验报告的编号方法: ⑴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报告 ⑵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⑷水泥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⑸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试验报告 ⑹路面结构层(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⑺路面结构层(沥青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⑻路面稀浆封层和微表处配合比试验报告 3、标准试验报告编号示例: 示例1:土建10标2008年~2009年土样击实标准试验报告共15份,其中第3份报告的形成时间为2008年3月12日,第14份报告的形成时间为2009年4月6日。则根据编号方法第3份土样击实标准试验报告编号为:TJ10-B-JS-3,第14份报告编号为:TJ10-B-JS-14。 示例2:土建3标C50砼配合比试验报告,形成时间为2008年6月12日,按时间顺序排列第6。则此试验报告编号为:TJ3-B-HNT-6。监理对该报告进行了验证试验,验证试验报告编号为J.TJ3-B-HNT-6。 示例3:路面4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有两份,形成时间分别为2009年3月12日、2009年5月12日,则根据编号方法确定配合比试验报告分别为:LM4-BJC-1,LM4-B-JC-2。 示例4:路面4标沥青中面层配合比目标配合比报告形成时间为2009年5月16日,生产配合比报告形成时间为2009年5月20日,则生产配合比试验报告编号为LM-B-ZMC-2。 三、原材料(产品)试验报告编号方法及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