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误分析考试复习资料
语法错误常见类型知识点总结

语法错误常见类型知识点总结语法是一门语言的基础,它规定了词汇和句法的正确用法,为表达清晰、准确和一致的意思提供了框架。
然而,即使是母语人士也难免会在语法上犯错。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类型,并提供相应的知识点作为参考。
1. 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和时态上的一致。
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1) 主语与谓语在数方面不一致。
例如:The books is on the table. 正确应为:The books are on the table.(2) 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方面不一致。
例如:He need help. 正确应为:He needs help.(3) 主语与谓语在时态方面不一致。
例如:She go to school yesterday. 正确应为:She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2. 冠词错误冠词用于限定名词的范围,错误使用冠词会导致句子含义混淆。
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1) 不使用冠词。
例如:I want apple. 正确应为:I want an apple.(2) 错误使用冠词。
例如:I have a book and pen. 正确应为:I have a book and a pen.(3) 使用错误的冠词。
例如:Can you give me a advice? 正确应为: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3. 时态错误时态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错误的时态使用可能导致句子含义的混淆。
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1) 过去时态与现在完成时态混淆。
例如:I have been to Paris last year. 正确应为:I went to Paris last year.(2) 现在进行时与一般现在时混淆。
例如:I am playing soccer every Sunday. 正确应为:I play soccer every Sunday.(3) 时态不一致。
《外国人学汉语偏误分析》讲义(留学生)

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常见偏误分析一、什么是偏误外国人学习汉语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可以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类型。
失误(mistake)是指学习者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如他本来想这样说,实际说出的却不是这样。
这种错误没有什么规律,即使是使用本族语的人也会发生。
说话人一旦意识到自己错了,马上可以纠正,而且同样的错误一般不会再次出现。
例如:1.某老师下课前问学生:“今天的课讲完了,大家还有明白的吗?”学生齐声回答:“没有了!”2.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福剑:“感谢阎惠演奏的独子笛奏!”——2011年7月20日《星光大道》产生失误的原因有临时改变主意、身体疲劳、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
偏误(error)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没有完全掌握好目的语而出现的一种带规律性的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真实的语言能力和水平。
这种错误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也很难纠正,而且同样的错误往往会重复出现。
例如:1.他觉得一点儿累。
2.他打完篮球,一点儿累。
3.我的头一点儿疼。
二、偏误的分类根据偏误的语言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语音偏误2.词汇偏误3.语法偏误4.语篇偏误5.语用偏误6.文字偏误例如:1.我今天没有穿眼镜。
2.明天下午,我要见面他。
3.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但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4.你爸爸几岁了?三、造成偏误的原因(偏误的来源)(一)外因: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偏误1.母语负迁移大多出现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在尚不熟悉第二语言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母语的知识来表达,因此同一母语背景下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同一类型的偏误。
例如:(1)明天下午,我要见面他。
(明天下午,我要和他见面。
)(英语:I’ll meet him in my office.)“见面”在汉语中为不及物动词,但在英语中可以是及物动词。
(2)不要生气我。
(不要生我的气。
)(越南语:??ng tuc t?i .别生气我)越南语的“生气”可以带宾语。
高考语法改错知识点

高考语法改错知识点高考语法改错是高考英语考试中的一项重要题型,考察学生对语法错误的辨析和改正能力。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相应的改正方法,对于提高高考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考语法改错题的常见知识点,帮助考生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一、主谓一致错误1. 单数主语与复数谓语不一致:例句:The group of students were studying together.(were改为was)改正:The group of students was studying together.2. 具有连接词and或连词neither...nor...连接的主语,在谓语动词时应与后面最近的主语保持一致:例句:My brother and I is going to the party.(is改为are)改正:My brother and I are going to the party.二、时态错误1. 过去时态与现在时态混淆:例句:She said that she will come tomorrow.(will改为would)改正:She said that she would come tomorrow.2. 现在进行时态与一般现在时态混淆:例句:He always wear glasses.(wear改为wears)改正:He always wears glasses.三、冠词错误1. 不可数名词前不加冠词:例句:I want an information about the job.(an改为some)改正:I wan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job.2. 可数名词单数形式前加不必要的冠词:例句:I have a pen to give you.(a改为no)改正:I have no pen to give you.四、介词错误1. 错误使用介词:例句:She is very good in English.(in改为at)改正:She is very good at English.2. 错误省略介词:例句:He arrived the airport at 9 o'clock.(arrived后添加at)改正:He arrived at the airport at 9 o'clock.五、代词错误1. 主谓不一致:例句:Everyone must do their best.(their改为his or her)改正:Everyone must do his or her best.2. 指代错误:例句:My brother is a teacher. I am very proud of him.(him改为her 或them,根据上下文确定)改正:My brother is a teacher. I am very proud of him or her.六、词形错误1. 形容词和副词的混淆:例句:She sings good.(good改为well)改正:She sings well.2. 正确使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例句:He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tallest改为taller)改正:He is the taller boy in our class.综上所述,高考语法改错题的知识点包括主谓一致、时态、冠词、介词、代词和词形等方面。
考研英语语法形式错误及纠错分析

考研英语语法形式错误及纠错分析考研英语语法形式错误及纠错分析1.破句破句又称为“片语”,也是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之一。
简单地说,破句就是断句,它在语义上是不完整的、在语法上是不正确的。
如:【例1】误:I spent almost three hours on the phone yesterday.Trying to find a garage to repair my car.正:I spent almost three hours on the phone yesterday,trying to find a garage to repair my car.【例2】误:Talking with an old friend usually reviving old memories.Such as college pranks,football games,and wartime experience.正:Talking with an old friend,one can usually revive old memories,such as college pranks,football games,and wartime experience.【例3】误:The class often starts late.For example,yesterday at a quarter past nine instead of at nine sharp.正:The class of ten starts late,for example,yesterday at a quarter past nine instead of at nine sharp.【例4】误:The whole area is honey combed by caves.Many of which are still unexplored.正:The whole area is honey combed by caves,many of which are still unexplored.【例5】误:Parts of numbers smaller than 1 are sometimes expressed in terms of fraction,but in scientific usage are given as decimal.正:Parts of numbers smaller than 1 are sometimes expressed in terms of fraction,but in scientific usage they are given as decimal.2.融合句所谓融合句,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没有适当的'标点符号或连词而融合在一起。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汉语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语言,语法结构独特,对外国人学习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见的语法偏误。
一、汉语句子结构的错误汉语句子的结构与英语等西方语言存在较大差别,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出现句子结构错误的情况。
例如,他们经常将状语放在主语后面,导致句意不清。
正确的句子结构应该是“主语+谓语+状语”。
二、动词时态的误用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动词时态错误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动词的时态用法与汉语不同,需要适应汉语中表达时间的方式。
例如,他们经常使用“了”表示过去事件,而不是使用正确的过去时态。
需要注意的是,“了”只是表示动作的完成,而不一定表示过去。
三、量词的误用汉语中存在很多量词,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往往容易出错。
他们经常使用错误的量词或者不使用量词。
例如,他们会说“我有两个猫”而不是“我有两只猫”,或者说“我买了苹果”而不是“我买了几个苹果”。
正确使用量词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和地道。
四、语序的错误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常出现语序错误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母语语序与汉语不同,需要适应汉语的语序特点。
例如,他们经常将疑问词放在句子的末尾,而不是放在句子的前面。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疑问词+主语+谓语+其他成分”。
结论: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会出现语法偏误,主要是因为母语与汉语的差异导致的。
要克服这些偏误,外国人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并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不断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在教授汉语时应注重帮助外国人解决语法问题,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
总结: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出现语法偏误,主要包括句子结构的错误、动词时态的误用、量词的误用和语序的错误。
要克服这些偏误,外国人需要深入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并通过语言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来纠正错误。
高考改错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考改错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词义辨析和拼写错误在高考改错题中,词义辨析和拼写错误是相对常见的考点。
为了能在这类题目上取得高分,考生们需要对一些常见易混淆的词汇进行归纳总结。
1.易混淆的近义词其中一个常见的考点是对于近义词的辨析。
例如,“empire”和“kingdom”都有“帝国”的意思,但“empire”更倾向于指一个多民族国家,而“kingdom”则更多指统一的王国。
另一个例子是“envy”和“jealousy”,这两个词都有“嫉妒”的意思,但“envy”更偏向于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特质的渴望,而“jealousy”则更多指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妒忌。
2.容易出错的词汇拼写考生们在写作文时,也会经常遇到一些容易拼写错误的词汇。
例如,“restaurant”这个词在拼写时容易将中间的“a”写成“au”。
还有一些类似的例子,如“occurrence”(容易写成“occurance”)和“separate”(容易写成“seperate”)。
为了避免这类错误,我们应该提前留意这些常见错误,并注意纠正。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也是高考改错题中的常见考点。
它涵盖了词性、词序、时态、语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类型。
1.词性错误在英语中,词性的问题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
例如,“economy”是一个名词,而“economic”是一个形容词。
所以如果说某件事物对经济有利,就应该使用“economic”这个形容词,而不是“economy”。
2.词序错误在英语句子中,词序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I to want eat”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词序错误。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I want to eat”。
3.时态错误时态错误也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学生们往往在使用过去时态时容易犯错。
例如,“I went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 and I find a book”是一个存在时态错误的例子。
语法 (偏误分析)

4.5 意义冗余 It is blue in color and round in shape. () In my opinion, I think…
5. Passive Voice VS Active Voice 如:interesting和interested; speaking和 spoken 等
Our English class often told stories. ---- We often told stories in our English class.
3) 大红 great red 4)药店 medicine store
bright red
drugstore
Error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basic types: ---omission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underuse) I go shopping tomorrow.
---addition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overuse) He doesn’t knows me. ---substitution or related to word order. I everyday by bike bus come here.
*To avoid making the same errors. * To prevent errors from happening in our futur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o avoid handing down these errors onto our students or children, and to put tragedy a stop.
小学六年重要知识点语法错误辨析与纠正

小学六年重要知识点语法错误辨析与纠正在小学六年级,语法的掌握对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孩子们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
本文将就小学六年重要的语法知识点,对一些常见的错误进行辨析与纠正。
一、主谓一致主谓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单复数上保持一致。
常见的错误之一是主语与谓语在人称上不一致。
例如,“She like apples.”这里应该是“She likes apples.”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主谓一致在单复数上不一致。
例如,“The dog barks loud.”这里应该是“The dog barks loudly.”二、时态正确的时态使用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准确、连贯。
在小学六年级,时态的正确使用尤为重要。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混淆了过去时和现在时。
例如,“Yesterday, I goes to the park.” 这里应该是“Yesterday, I went tothe park.” 另一个错误是混淆了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例如,“I am eating dinner now.” 这里应该是“I eat dinner now.”三、代词的使用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
然而,在使用代词时,容易发生一些错误。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错误的主格和宾格使用。
例如,“He gave the flower to she.” 这里应该是“He gave the flower to her.”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错误的人称使用。
例如,“You is my best friend.” 这里应该是“You are my best friend.”四、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而副词则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在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经常会犯一些常见错误。
一个错误是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正确使用。
例如,“She is more taller than me.” 这里应该是“She is taller than me.” 另一个错误是形容词和副词的拼写错误。
语法偏误分析考试复习资料

在中介语理论产生以前,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的关系:偏误分析离不开对比分析。
在中介语理论产生以前,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
传统的偏误分析是跟对比分析一起的服务于教学。
随着中介语理论的传入,偏误分析才逐步形成体系,总结出除沐浴干扰以外的其他偏误形成的原因,如语内迁移、教学诱发、交际策略的影响、文化因素的干扰等等。
偏误研究与中介语理论的关系:偏误研究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界的开拓,与中介语的引进密不可分。
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成果得益于中介语理论,反过来推动了后者的发展。
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20年代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经历了以从中介语的引进到初步利用它进行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的过程,第二阶段从90年代至今,是研究的发展期。
两个阶段,以鲁健骥的《介语研究十年》(1996)的发表为分水岭。
偏误的类别:一.真偏误和假偏误。
二.偏误和失误。
三.显性偏误和隐形偏误。
科德还提出过三个概念:系统前偏误,系统偏误,系统后偏误。
四:语义偏误:没有准确表达说话者意图的偏误。
语篇偏误:违背语篇衔接原则的偏误。
语用偏误:跟听话人、说话人(或句中所指人物)身份、地位、关系不相符合,或者跟交际场合的话题不相符合的偏误。
五.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
偏误产生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教学误导、交际策略的运用、语言普遍性因素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就出现有益的转移,称之为正迁移。
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异时,就会出现有害的转移,称之为负迁移。
经典性的对比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描写,根据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精确清晰地描写。
这种描写以一定的语法体系为依据。
2.选择,选择一定的语言项目、规则或结构进行对比。
3.对比,早出两种语言关系中的特殊点。
这要依靠参照点的有效性—即具有可比性。
4.预测:对学习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难点形成预测。
高考病句知识点梳理

高考病句知识点梳理高考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重要考试,而病句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错误形式之一。
掌握病句的知识点对于高考语文的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病句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广大考生加深理解,提高语文考试的应试水平。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指的是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破坏了句子的语法结构。
主谓不一致的错误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单数主语与复数谓语不一致:例如:我的朋友们都喜欢看电影。
(正确)我的朋友们都喜欢看电影。
(错误)2. 复数主语与单数谓语不一致:例如:他的行为表明他十分了解这个问题。
(正确)他的行为表明他十分了解这个问题。
(错误)3. 时态不一致:例如:昨天我去了图书馆,看到很多人在看书。
(正确)昨天我去了图书馆,看到很多人在看书。
(错误)二、主谓宾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是指主语、谓语和宾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造成句子的不连贯和语法错误。
高考中常见的主谓宾不一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宾语与谓语动词不一致:例如:她们都喜欢吃苹果。
(正确)她们都喜欢吃苹果。
(错误)2. 主语与宾语不一致:例如:他听见鸟儿在歌唱。
(正确)他听见鸟儿在歌唱。
(错误)3. 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人称不一致:例如:我给他们买了礼物。
(正确)我们给他们买了礼物。
(错误)三、修饰语不一致修饰语不一致指的是在形容词、副词或其他修饰词的使用上出现错误。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修饰语不一致常常会导致表达不准确的情况出现,需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下面是几个常见情况:1. 形容词与名词不一致:例如:这个苹果是红的。
(正确)这个苹果是红的。
(错误)2. 副词与形容词或动词不一致:例如:他非常努力地学习。
(正确)他非常努力地学习。
(错误)3. 修饰词与被修饰的词语不一致:例如:他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正确)他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错误)四、句子结构不一致句子结构不一致指的是在主从句结构的使用上出现错误,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或紊乱的情况。
对外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根据偏误的来源分类
• 规则偏误:学习者对汉语语法规则掌握不牢
• 词汇偏误:学习者对汉语词汇掌握不牢
• 语境偏误:学习者没有充分理解语境
对外汉语语法偏误产生的原因
学习者的母语影响
• 母语与汉语语法规则的差异
• 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的认知因素
• 学习者的年龄、智力、学习动机等
• 学习者的认知方式
⌛️
教学因素
可编辑 DOCS SMART CREATE
对外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CREATE TOGETHER
可编辑 DOCS
01
对外汉语语法偏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什么是对外汉语语法偏误
语法偏误是指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时,出现的语法错误
• 句子结构错误
• 词序错误
• 词语搭配错误
语法偏误反映了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 初级学习者:常见的语法错误
提高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效果的建议
改进教学方法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优化教材编写
• 教材内容要系统全面
• 教材要贴近学习者的需求
⌛️
提高教师素质
•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语法知识
• 教师要关注学习者的需求
•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那个女孩漂亮”→“那个女孩很漂亮”
• “这杯水热”→“这杯水很热”
03
形容词误代案例分析
• “这个苹果大红色”→“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 “那个女孩高漂亮”→“那个女孩很漂亮”
• “这杯水烫热”→“这杯水很热”
04
对外汉语语法偏误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完整版)偏误分析试题

★外国学生常说“我明天见面他。
”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答:(1)正确表达:我明天跟他见面。
(1分)(2)偏误原因: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之后不能加宾语。
所以采用介词“跟+名词”的结构将其作为状语。
主要受到母语负迁移。
“见面”对应的英语翻译为“meet”,而“meet”是一个及物动词,所以容易让学生产生偏误。
(2分)(4)教学策略:说明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的同时,增加“跟/与……见面”的结构,并通过大量例句进行操练。
(2分)★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答:(1)正确表达: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b.他回学校来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1分)(2)偏误原因:“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2分)(3)教学对策:教师在说明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
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
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
(2分)★外国学生常说“请等等我一下”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
(5分)答:(1)正确表达:a.“请等我一下” b.“请等等我”(1分)(2)偏误原因:“等等”是动词重叠形式,动词重叠以后已经能够表示“时间短或次数少”,因此不能再和动量词“一下”以及时量词如“一会儿”等组合。
这种偏误主要来源于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者将动词后面可以跟动量或时量补语的规则不恰当地泛化了。
(2分)(3)教学对策:教师在讲授动词重叠形式时可采用对比法,将动词非重叠形式后面加动量或时量补语的情况与重叠形式对应起来,进行一下对比。
大学语法错题分析参考

大学语法错题分析参考一、句子结构错误句子结构错误是指句子中存在语法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缺失或多余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错误及其分析:1. 主谓不一致正确的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方面应保持一致。
例如:- 错误:My friend is very kind. He always help me.- 正确:My friend is very kind. He always helps me.分析:主语“he”应与谓语动词“helps”保持一致,都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2. 动词时态错误正确使用动词的时态能够清楚地表达动作的发生时间。
例如:- 错误:I go to the movies yesterday.- 正确:I went to the movies yesterday.分析:因为“yesterday”表示过去的时间,所以需要使用过去时态的动词形式“went”。
3. 并列句连词错误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句子组成的复合句。
在这些句子中,连词的使用必须准确,以确保句子的逻辑连贯。
例如:- 错误:I like swimming but he like reading.- 正确:I like swimming but he likes reading.分析:在表示喜好的句子中,“like”后面需要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动词。
二、词性搭配错误词性搭配错误是指不同词性之间的误用,如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混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性搭配错误及其分析:1. 动词与名词混淆动词和名词在词义上有一定的差别,因此需要正确使用。
例如:- 错误:I will make a cook for dinner.- 正确:I will cook dinner.分析:动词“cook”表示烹饪,而名词“cook”表示厨师。
在此句中只需要使用动词形式即可。
2. 形容词与副词混淆形容词和副词都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动词,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词性的不同。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总结语法错误知识点清单与总结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总结语法错误知识点清单与总结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型的总结与语法错误知识点清单在高考英语中,短文改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题型。
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短文,对其中的错误进行修改。
正确地改正错误是考察学生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运用能力。
以下是对短文改错题型的总结,并附上常见的语法错误知识点清单。
一、总结短文改错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 通读全文理解:在开始修改短文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上下文。
这有助于找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减少因单纯修改个别句子而导致的错误。
2. 查找明显错误:仔细阅读每个句子,找出语法、拼写和标点等方面的错误。
特别要注意名词、动词和代词的单复数和时态的错误。
3. 判断连贯性:对于一些连接词、代词和介词的使用,需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确保修正后的句子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是正确的。
4. 注意语态和时态:短文改错题常考察学生对语态和时态的掌握。
要特别留意动词的时态使用是否正确,以及动词的主动或被动形式是否恰当。
5. 善于利用语境线索:上下文的语境往往为修改错误提供了线索。
善于利用上下文中的其他词汇和句子,可以更准确地找出和修正错误。
6. 注意文章的逻辑连贯性:修正错误时,不仅要纠正句子中的语法错误,还要维持全文的逻辑连贯性。
即修正错误后,整篇文章在语义和段落结构上应该是自然而流畅的。
二、语法错误知识点清单1. 名词的单复数错误:单数名词缺少冠词、名词的复数形式错误等。
2. 惯用表达错误:固定搭配的短语或词组使用错误。
3. 代词的误用:代词的主、宾格使用错误、代词的单复数形式错误等。
4. 动词时态和语态错误:动词时态使用错误、主谓一致错误、被动语态的错误使用等。
5.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使用错误:介词搭配错误,介词短语的位置错误等。
6. 形容词和副词的误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错误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位置错误等。
7. 冠词的使用错误:冠词缺失或多余、冠词的使用错误等。
偏误分析3

3.他感冒了,今天下午不( )来。
4.我很( )学唱京剧。 5.我现在还不( )看中文报。 6.老师,我妈妈今天来中国,我( )请假去接她。 7.我( )用用你的车吗?
会
能
要
想
)来吗?
1.今天下午你(
2.老师,李红今天不舒服,她不( )来上课。
5.2 表示“有可能” 相同: A.疑问句 明天会/能下雨吗? 这事换了你,你会/能答应吗? B.条件句或因果句 只有看到孩子平安回来了,家长才能/会放心。 下这么大雨,明天的运动会大概不会/能开了。 不同: (1)在结构和词语完全相同的句中,语义和语气有略微不同。 这一回甲队会赢。你的病会好的。 这一回甲队能赢。你的病能好。 (2)“会”在表示可能时,既可以表示积极的,也可以表示 消极的。“能”只能表示积极的可能。 没想到他也会生病。不注意安全生产,会出事故的。 没想到他也/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相信你会/能改正错误。
D.动作允许有几种选择的可能性,这类情况也只用“可以”。 我去学校,可以坐公交车,也可以骑车。 明天聚会,可以来我家,也可以去你那儿。 (3)“能”常用于反问句,有时表示许可,有时表示可能。 你怎么能把护照丢了? 这事她能不知道吗? “可以”很少用于反问句,只表示许可。 你是父亲,就可以这样做吗? (4)“可以、能”表示许可时,常以疑问句的形式征求对方的 意见或向对方提出某种要求,语气比较客气。 老师,我现在可以回家吗?可以 考试可以用铅笔吗?不行。
B. “能”长受“只、刚、才、总”等副词的修饰,“可以”一 般不行。 没有公交车了,我只能走回家了。这个小孩刚能走路。 他一分钟才能打6个汉字。 每天早晨总能看到他在跑步。 (2)如所表示的可能性必须有主观情理、意志参与,即根据客 观事实对可能性作出判断、推理或对动作进行主观选择等,肯 定句一般用“可以”,否定句一般用“不能”。 A.根据客观事实作出比较有把握的推测或判断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可以断定,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好像不太愿意。 光看这场比赛还不能肯定谁最后能得到冠军。 B.有条件允许避免做某一动作 明天正好有课,这样就可以不去开会了。 C.动作者具有选择退一步动作的可能性。 他不在不要紧,我可以等他。 你可以原谅我,但我却不能原谅自己。
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二)不熟悉汉语某些特殊的句法规则
汉语中有补语,韩语中没有;汉语中有比较特殊的“把”字句、特殊 的“是„„的”句和“被”字句,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句式。所以,就是以 韩语为母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也容易在这些方面出现偏误。
(三)教师讲解时的误导或疏于解释
有的学生的偏误是由于教师讲授时误导造成的。如有的学生常常用 错“了”,除了由于语言的类型差异的原因造成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 于老师在教授“了”时,只是泛泛地讲“了”是用于表示过去完成的动作 或状态,没有说明其实在有些情况下不能用,特别是在语篇中不能每个句 子都用“了”。 另外有的情况下,“了”还可以用来表示还未发生的动作行为之后。 又如,有的老师讲“辞职”这词只介绍意义,没有强调它是一个不及物动 词,没有介绍它的用法,所以学生会说出“我辞职公司已经过了一年了。” 这样错误的句子。
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四组 506宿舍
一、韩国中高级汉语水平学生语法偏误
(一)“了”的使用偏误 (二)补语的偏误 (三)副词、助动词、介词的偏误 (四)某些汉语中特殊的句式的偏误 (五)语序偏误
二、韩国学生语法偏误形成的原因
(一)语言类型差异和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二)不熟悉汉语某些特殊的句法规则 (三)教师讲解时的误导或疏于解释
3·“被”字句误用
(五)语序偏误
1· 副词语序偏误
a.我也以前在你们公司学了很丰富的经验。 b.我在成均馆大学中国大学院学了已经三个月。
2· 宾语语序偏误
您能不能这几个方面的知识教我呢?
3· 状语后置的偏误
还有我有一些不满对你们公司的服务。
4· 否定副词的位置
有些传统文化给人们没有大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介语理论产生以前,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的关系:偏误分析离不开对比分析。
在中介语理论产生以前,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
传统的偏误分析是跟对比分析一起的服务于教学。
随着中介语理论的传入,偏误分析才逐步形成体系,总结出除沐浴干扰以外的其他偏误形成的原因,如语内迁移、教学诱发、交际策略的影响、文化因素的干扰等等。
偏误研究与中介语理论的关系:偏误研究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界的开拓,与中介语的引进密不可分。
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成果得益于中介语理论,反过来推动了后者的发展。
汉语语法偏误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20年代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经历了以从中介语的引进到初步利用它进行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的过程,第二阶段从90年代至今,是研究的发展期。
两个阶段,以鲁健骥的《介语研究十年》(1996)的发表为分水岭。
偏误的类别:
一.真偏误和假偏误。
二.偏误和失误。
三.显性偏误和隐形偏误。
科德还提出过三个概念:系统前偏误,系统偏误,系统后偏误。
四:语义偏误:没有准确表达说话者意图的偏误。
语篇偏误:违背语篇衔接原则的偏误。
语用偏误:跟听话人、说话人(或句中所指人物)身份、地位、关系不相符合,或者跟交际场合的话题不相符合的偏误。
五.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
偏误产生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教学误导、交际策略的运用、语言普遍性因素
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就出现有益的转移,称之为正迁移。
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异时,就会出现有害的转移,称之为负迁移。
经典性的对比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描写,根据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精确清晰地描写。
这种描写以一定的语
法体系为依据。
2.选择,选择一定的语言项目、规则或结构进行对比。
3.对比,早出两种语言关系中的特殊点。
这要依靠参照点的有效性—即具有可
比性。
4.预测:对学习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难点形成预测。
现在常介绍的是布拉图提出的较为简明的困难层次模式,他将困难分成六个等级,零至五级难度由低到高。
零级:正迁移。
一级:合并。
二级:差异不足。
三级:再解释。
四级:超差异。
五级:分化。
语际偏误: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具体而言是学习者在学习某种语言时按照母语的思维定势将其表达习惯套入目的语而造成的偏误。
语篇偏误四种类型:
一、错误推理:是学习者错误地认为新的语言项目B和语言项目A用法一样,
即学习B时套用A的规则。
二、规则应用不完全:只运用了应该运用的规则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另一部
分。
三、系统规则简化:一种语义系统中有可供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项
目,而第二语言学习者偏向于用其中的一个,不用或者很少用其他的语言项目。
四、错误分析: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某种语言项目进行了错误地分
析,从而得出了一种错误的结论。
相关策略,教材在注释生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译语的词性应该与被译词的词性基本对应。
其次,应该准确地注释生词的词意。
再次,在注释时应对生词的用法进行一些说明。
最后,生词注释还要对生词的感情色彩、语用方面的限制进行说明。
偏误现象分为:转述、有意识的迁移、回避、检索中的重复等几种形式进行分析。
转述:包括综合策略和分析策略。
具体可分为近似、生造、迂回三种情况。
近似包括:1.同义词或近义词今天我化的妆很重重和浓 2.上下位词语车很多但是燃料站很少燃料站和加油站。
3.否定词和反义词连用。
我觉得汉城的比广州不好。
生造:指的是用第二语言形式自造词汇形式来替换第二语言项目。
但这是为了他的看众看众和观众。
迂回:间接地表达观点,多以暗示取代直接指称。
黑人的集团和黑社会。
有意识的迁移:指叫记者采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而不是交谈时所用的第二语言来表达。
常用的是语码转换和母语直译。
语码转换:就是在用目的语交际时插入母语或第一外语的某些词语。
美国电影里有action。
动作片。
母语直译:有时候,汉语和韩语中形式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意义上却完全不同,有时候,相同的意思,在汉语和韩语中采用不同的形式。
韩国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些,有时会在交际用采用母语直译的方法。
我每天都会去买新闻。
新闻和报纸。
回避:一形式回避包括1.对句子成分的回避:你们谁跑得快?我跑,快。
2.对关联词的回避:住在学校里的别人。
别人代替除了。
还有。
二,功能回避:表现为交际者常降低或回避原来的交际目标。
利用通用、模糊的词语对交际目标进行替换的情况。
我觉得中国很美,什么什么,但还有店古老的感觉。
检索中的重复交际者在会话中遇到困难时,常通过说日常会话中常用的词语或套语、重复、填补空白的词语或踌躇等手段赢得思考时间,从而避免谈话中止,但这些词语的过度使用就会造成赘余的偏误。
中国比较大,所以,土地比较大,所以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一样。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在经历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之后,又出现了语言普遍性理论,这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普遍语法是“由人类所有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
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包括原则和参数。
原则反映人类语言的普遍性,是人脑先天固有的,不必通过学习而存在于大脑中。
参数反映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不同语言体现不同的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