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中学)课件模块四 文化素养

合集下载

中小学幼儿园通用综合素质 第四模块 文化素养 70分过关冲刺 讲义

中小学幼儿园通用综合素质 第四模块 文化素养 70分过关冲刺 讲义
5.戊戌变法
(四)重要思想解放潮流(3)
1.新文化运动
2.文艺复兴
3.法国启蒙运动
【实战演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A)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百日维新
【实战演练】
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B)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实战演练】
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这位皇帝是(A)
(1)明代四大奇书
(2)清代的红楼梦
(3)清代蒲松林、吴敬梓
4.戏曲
元曲四大家
作者
代表作
关汉卿
《窦娥冤》《拜月亭》《救风尘》
《单刀会》《望江亭》
王实甫
《西厢记》
白朴
《墙头马上》
马致远
《汉宫秋》《天净沙秋思》
《倩女离魂》--郑光祖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
鲁迅
作品
内容
小说集
《呐喊》
《狂人日记》《阿Q正传》
《彷徨》
《名优之死》
《关汉卿》
《义勇军进行曲》
“五四”以后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
张天翼
《华威先生》《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
其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张恨水
《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柳青
《创业史》
《铜墙铁壁》
其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
路遥
《平凡的世界》
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88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A.屈原B.李白C.王维D.陶渊明
莫言
《红高粱》《蛙》

综合素质--课件第四章 文化素养之科技素养

综合素质--课件第四章 文化素养之科技素养
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 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侵蚀,避磁 性等特点。
【2016下中学】 不锈钢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锈钢的 主要组成元素是( D) A.铜、锌 B.铜、铁、铬 C.铁、碳 D.铁、铬、镍
二 单质(金属)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少数金属例如 金、铂、银、铋以游离态存在。金属矿物多数是氧化物及硫 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 在一大气压及25摄氏度的常温下,除汞(液态)外,其他金 属都是固体。
司南:(战国时期)
【14下中】 图中仪器为中国古代的司南,下列对其发明时代判断正确的 是B A 商朝 B 战国 C 宋朝 D 清朝
造纸术:
西汉初期 东汉 唐朝 清朝
树皮,破布 蔡伦改进 竹子制纸 纸的类型增加
质地粗糙,只适用于包装(植物纤维纸) 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火药
1.源于“炼丹术”,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 明的 2.基本用于军事,后期广泛应用 3.由印度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
单位
公式
kw.h(度或 千瓦时)
W(瓦特) P=W/ T
真题(2016上小学) “度”是用电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下列选项中,一度电 可供一只100瓦灯泡照明的时间,正确的是( B)。 A.5小时 B.10小时 C.20小时 D.36小时
u电学 u力学 u原子物理学 u其他
基础知识 力
牛顿三定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
解析几何之父 创造了“坐标系”
牛顿
创造了微积分
莱布尼茨
发表了现在世界上认为是最早的微积分文献
柯西
常微分方程

综合素质评价PPT课件

综合素质评价PPT课件
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 素质评价的意见》文件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 学实践的功能。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 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 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什么是发展性评价?
问题之一:对学生成长特点的思考
1.内隐性 2.整体性
1.内隐性
所谓内隐性,是指学生成长主要表现为身心结 构和机能的内在提升,不易察觉和直接测定。
如何通过外在行为的抽样来推断学生内在的心 理结构和机能,这是教育考核评价的核心问题。
在当前,人们往往习惯于通过一次考试来对学 生的学业进步做出综合判断,这有一定合理性,也 有不少局限性。应该说,科学合理的考试一定程度 上可以在反映学生长期稳定的学业水平,但考试难 免具有偶然性和误差,一次考试定终身总有风险。 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自然和 全面,为判断学生学业水平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 因而,在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时,除了要看考试 成绩外,还要注意考察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把学 生长期以来的学习表现,作为评定其学业水平的重 要依据。
本知识。 神等纳入评价内容。
根据评价人物和目的选择灵活多样
方法
过多倚重纸 笔考试。
的、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方法, 除纸笔测试外,还有访谈评价、问 卷评价、运用核查表进行观察、小
论文、成长记录袋和表现性评价等。
过多倚重教 评价主体多元化,除教师外,还有 主体 师单一评判 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家长、社会
福建省
? (一)道德品质 ? 1、是非观 ? 2、亲社会 ? 3、诚实守信 ? (二)公民素养 ? 1、热爱祖国 ? 2、社会责任 ? 3、遵纪守法 ? 4、文明习惯 ? (三)学习能力 ? 1、学习态度 ? 2、学习兴趣 ? 3、学习习惯 ? 4、创新意识

模块四文化素养重点

模块四文化素养重点

模块四:文化素养一、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一、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时期二、农业社会1、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西周)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商朝:甲骨文出现、武王伐纣2、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东周—秦)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秦:秦统一六国、焚书坑儒、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重要事件3、封建制度的巩固到灭亡时期(汉—清)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董仲舒)张骞通西域(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隋:科举制(隋文帝、隋炀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创立科举制)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唐: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我国第一位女皇帝)清: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的农民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三、工业文明红军长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长征结束四、现代文明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年—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共十四大: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世界历史重要事件一、人类起源二、古代史埃及: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三、近现代史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一、天文历法1、四象: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2、五更3、二十四节气二、传统思想文化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三、物质文化遗产西安:十三朝古都洛阳:九朝古都南京:三朝古都科学素养一、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张恒:东汉,地动仪祖冲之:南北朝,圆周率秦九韶:南宋,《数学九章》李时珍:明代,《本草纲目》,药圣沈括:北宋,《梦溪笔谈》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论著”,中医方书鼻祖,医圣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农学著作梁思成:建筑学家钱学森:航天科技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华罗庚:数学家袁隆平:杂家水稻之父二、西方科学家杰出代表泰勒斯:古希腊,“科学之祖”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定理,黄金分割线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欧几里得:古希腊数学家,《几何原本》,“几何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生,“体液学说”(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在肝中产生的各种液体总称为体液,分为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和黑胆质四种。

《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 第四章 文化修养

《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 第四章   文化修养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文化修养第一节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略(二)外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约公元前至18世纪略◇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9月,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号召北美人民联合起来,抵抗英军镇压;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改编大陆军,推选华盛顿为总司令,大陆会议成为北美人民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投降,北美独立战争基本结束。

◇1782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步伐,开辟“蒸汽时代”。

◇1783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5--9月,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君主立宪派掌握国家政权,颁布了《人权宣言》和之后的1791年宪法,开始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1792年,吉伦特派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1793年,雅各宾派上台;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颁布《民法典》;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历时26年的法国大革命结束。

◇19世纪早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创立空想社会主义。

◇1814年,史蒂芬孙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工厂”。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美、德等欧洲国家也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综合素质 第四章 文化素养1(文化素养)分解

综合素质 第四章 文化素养1(文化素养)分解

(5)解放战争: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与 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进行了人民解放战争。辽 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共同纲 领》:1949年9月,人民政协一届全会在北京召开,一 致 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 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 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 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 命爆发 6、工业革命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7、日本明治维新 8、巴黎公社 1871年春,法国工人阶级推翻梯也尔反动政府,成立 了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9、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 拉热窝被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国的投降而告终。 10、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 维克党领导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俄 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 埃政府。 11、罗斯福新政:1933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 复兴,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法,史称“罗斯 福 新政”。
古代教育
古代的学校有校、庠、 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 高学府为国子监。 四大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 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 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 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 清): 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 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 :也叫“童试” ,每年 考一次,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 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 (秀才、相公)资格,才能参 加科举考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 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 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 又称秋闱。考取的叫举人,第 一名叫解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 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 行,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四章文化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四章文化素养

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四章文化素养(常考题型:选择题)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考过8次)1.秦统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中原。

建立起中国再與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政治上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军事方面统一车轨、驰道;思想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2.科举制:隋炀帝时加了进士科。

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

3.历史典故【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喜谈兵法,后来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作战,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鞠躬尽瘁】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草木皆兵】典出《晋书•苻坚载记》所记测水之战,前秦国主苻坚亲自率军攻打东晋,双方在八公山对峙,苻坚看晋军军容严整,误以为八公山上的草木皆是晋军。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其主战场在欧洲战场和西线战场,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5.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改变了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大战形势转折,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5年5月和8月,德国、日本相继投降,二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考过2次,积累作文素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以“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第四章 文化素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第四章 文化素养

第四章文化素养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要求考生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有艺术鉴赏的能力,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

第一节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高频考点提要1.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2.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思想文化以及民俗节日。

高频考点速记一、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一)原始社会1.原始人群①元谋人②北京人2.氏族公社时期①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②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二)农业社会1.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一西周)(1)夏朝夏朝的建立(2)商朝①盘庚迁都②甲骨文的出现③武王伐纣(3)西周封邦建国西周分封始于周武王,为了巩固统治,成王时大规模分封诸侯。

2.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东周一秦)(1)春秋战国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②商鞅变法③“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秦①秦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陈胜、吴广起义3.封建制度的巩固到灭亡时期《汉一清》(1)汉①楚汉之争②文景之治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张骞通西域⑤汉匈和亲⑥王莽改制⑦官渡之战⑨赤壁之战(2)三国(3)西晋(4)东晋(5)南北朝(6)隋①科举制②开凿大运河(7)唐①贞观之治从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代。

②玄奘西行③武则天改唐为周④文成公主人藏⑤鉴真东渡⑥开元盛世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

⑦安史之乱⑧黄巢起义(8)五代十国陈桥兵变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9)宋①杯酒释兵权②澶渊之盟③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即位后,锐意改革,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④靖康之变(10)元①元统一中国②马可•波罗游历中国③红巾军起义(11)明①明成祖迁都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正式迁至北京,改北京为京师,改应天府为南京,成为留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世界古典文学
(一)世界文学的源头
亚洲、非洲历史悠久,是古代世界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学的最早 源头。
一、世界古典文学
(二)古希腊罗马文学 1.概述 2.希腊喜剧
一、世界古典文学
(三)早期基督教文学 (四)中世纪文学 (五)古典主义文学
一、世界古典文学
(六) 文艺复兴 时期的文学
1.意大利文学 2.英国文学 3.法国文学 4.西班牙文学
1.概述; 2.《史记与汉书》; 3.诗歌;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1.概述 2.建安诗歌 3.陶渊明与田园诗 4.南北朝民歌 5.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6.唐诗 7.古文运动 8.唐传奇
一、中国古代文学
(四)宋元明清文学
宋代文学
元代文学
明清文学
返回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现代文学
一、艺术鉴赏的意义
意义
(1)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 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 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一、儿童文学概述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一、儿童文学概述
(三)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
一、儿童文学概述
(四)儿童的年龄特征
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参考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一般把整 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 )和少年期(12~15岁)。
一、儿童文学概述
(五)
一、中国科技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 四大发明及Biblioteka 其西转中国古代的 天文
历法成就
中国古代的 数学成就
一、中国科技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 医药成就
中国古代的 地理成就
农业、手工业 论著
(二)新中国科技成就
返回
二、外国科技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人物、成就
返回
返回
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鉴赏大量优秀作品 的实践。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 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 识。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 生活阅历。
返回
三、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三、世界现代文学
苏联文学
英法文学
德语国家 文学
美国文学
三、世界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 文学
存在主义 “黑色幽默”
文学
文学
魔幻现实 主义文学
返回
第七章 儿童文学常识
一、 儿童文学概述 二、 中外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一、儿童文学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范围及体裁
1.儿童文学的概念 2.儿童文学的范围 3.儿童文学的体裁
模块四 文化素养
第一章 中外历史常识 第二章 中外科技史
第三章 科学常识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第五章 中国文学常识 第六章 世界文学常识 第七章 儿童文学常识 第八章 艺术鉴赏知识
一、中国古代史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统一 六国
焚书坑儒
楚汉战争
西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东汉
两汉对外 交往
三国两晋 南北朝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文学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 文学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三)新时期文学
1.伤痕小说 2.反思文学 3.改革小说 4.“茅盾文学奖”及其获奖作品与作家 5.朦胧诗派
6.散文 7.报告文学
返回
第六章 世界文学常识
一、 世界古典文学 二、 世界近代文学 三、 世界现代文学
第三章 科学常识
一、 天文常识 二、 自然地理常识 三、 理化生常识 四、 当代高新科学技术 五、 生命科学技术
一、天文常识
宇宙的 起源
恒星
恒星日
太阳系
太阳
一、天文常识
行星
小行星
地球的 形状和
大小
纬线与 纬度
赤道
一、天文常识
经线和 经度
本初子 午线
地球的 公转
地球的 自转
日食
一、天文常识
月食
多样性
一致性
保守性
变异性
返回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注意 想象
感知 情感
联想 理解
返回
五、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
审美升华
返回
六、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一)艺术鉴赏的作用 (二)艺术鉴赏的特征
一、中国古代史
(三)隋唐、两宋
一、中国古代史
(四)元、明、清
返回
二、中国近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返回
三、中国现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返回
四、世界历史
四、世界历史
返回
第二章 中外科技史
一、 中国科技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二、 外国科技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一、世界古典文学
(七)启蒙文学
法国启蒙 文学
德国文学 文学
返回
二、世界近代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有拜伦、雪莱、雨果、缪塞、
二、世界近代文学
批判现实
法国
英国
俄国
美国
主义文学
返回
三、世界现代文学
(一)无产阶级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是19世纪后半期文学史上具有深刻影响和 重大意义的文学现象。欧仁·鲍狄埃和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这一时期的杰
极昼和 极夜
极光
区时
日界线
返回
二、自然地理常识
自然地理 常识
●名字 ●特点
返回
三、理化生常识
物理
化学
生物
返回
四、当代高新科学技术
返回
五、生命科学技术
返回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一、 天文历法 二、 山水地理 三、 风俗礼仪
一、天文历法
二十八宿 参商 流火 北斗
月亮的别称 银河 农历 二十四节气
返回
二、中外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一)中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作者名字
作品
二、中外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二)外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作者名字
作品
返回
第八章 艺术鉴赏知识
一、 艺术鉴赏的意义 二、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四、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五、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六、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一、天文历法
四时 社日 干支 纪年法
返回
二、山水地理
二、山水地理
二、山水地理
返回
三、风俗礼仪
风俗礼仪
名字+特点
返回
第五章 中国文学常识
一、 中国古代文学 二、 中国现代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 文学
1.概述; 2.《诗经》; 3.先秦散文; 4.屈原和楚辞;
一、中国古代文学
(二)秦汉 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