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材料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材料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材料

2011-2012

第一题通过“政策与分析的研究方法”这门课的学习,你认为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请举例详细说明。(25分)初步掌握了在现代管理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学会了如何独立判别一个研究的好坏。

(1)社会研究的过程共有五个阶段,分别是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和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①选择问题阶段:选择研究问题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采取四条标准作为依据,分别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取研究主题,即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即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交点,将最初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既有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

研究报告中的文献回顾实际上是对选题阶段所做的大量查阅和分析工作所进行的总结,文献回顾的过程包含三方面任务,查找相关的文献、对文献进行选择、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文献来源包括三个部分,相关的著作、相关的论文和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

②研究设计阶段:如果说选择研究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那么研究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研究设计就是收集、测量与分析数据的总体规划,也是指研究调查的计划于结构,以构思如何解答研究的问题。

根据研究的目的,一般可归纳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探索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区别是代表性、可靠性。描述性研究要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回答“为什么”。根据研究的性质,可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根据研究的方式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

研究设计应提供以下问题的解答:用什么抽样方法,如何测量各种变量,用什么方法或技术收集资料,如何处理时间与成本的限制。

③研究的实施阶段(资料收集阶段):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研究者需要深入实地,接触呗研究者;设计出实验环境,实施实验刺激和测量;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

④资料分析阶段:对烟酒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既有对原始数据资料的清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也有对原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等的整理、分类和加工工作;既有对数据资料进行的各种定量分析,也有对定性资料进行的综合、归纳和解读分析。

⑤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2)研究是一个过程,它是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方法。

①学术论文根据研究目的可以划分为三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最主要的缺点是很少圆满回答研究问题,只是为获得答案和研究方法提供线索。原因是它的代表性。描述性研究是精确地测量并报告研究总体或现象的特征。如人口普查。解释性研究是探讨并报告研究现象各层面之间的关系。解释性研究要有检验,要有具体模型。描述性研究要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回答“为什么?”探索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的区别是代表性和可靠性。世界一流杂志发表的论文通常为解释性文章,二流杂志通常为探索性、描述性文章。

②判断一个研究质量的好坏主要是看该研究的整个过程是否精心策划严格推导以及是否能减少决策的风险。好的研究应该遵循标准的科学方法或准则。

它应该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是可以被复制的;可以被广泛推广的;应该是客观的,有局限性的,不贬低别人的;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可靠的积累;结论精确、准确、可靠;理论框架或模型越简单越好,简单适用好解释。

论文框架完整,与篇幅无关;文献回顾不能包括报纸、杂志、教科书,文献回顾要全面,前人研究有何优缺点;研究领域不存在名人说法,文章不应有形容词;杜绝剽窃、造假,一稿多投;量化研究要有统计分析,提供明确验证;好的研究范围不大,“洞”要小。

③社会研究的过程共有五个阶段,分别是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和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P17—图1-2)

选择研究问题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采取四条标准作为依据,分别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

④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出一部分元素(即抽出总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

抽样分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非限制性的简单随机抽样法是概率抽样中最简单的类型。概率抽样必须

保证每一元素都有(已知)非零的选择概率,所以简单随机抽样视总体内每一元素被抽选的机会已知且相等。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抽样好于普查,优点是“多、快、好、省”。能普查的一定能抽样,能抽样的不一定能普查。

样本,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Roscoe对样本大小的计算公式有四条原则:对绝大多数的研究项目,样本的个数通常介于30~500之间;当样本必须拆成子样本时,每个子样本至少要有30个元素;在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时,样本的数目必须是变量数的好几倍,通常得10倍或10倍以上;如果是实验研究并使用严格的控制,那么所需的样本大小介于10到20即可。

⑤测量,发现某物体或事物的长度、面积、数量、容量等,尤其是以某标准作比较。研究测量是根据某些规则分配数字到所观察的事件上。

测量分四个层次:定类测量,当变量的属性只有完备性和互斥性特征时,就是定类测量,是四种测量中能力最低的一种;定序测量,包含所有定类测量的特征外加一个次序(逻辑排列);定距测量,具有定类测量和定序测量的特征,外加一个距离相等的概念;定比测量,除具有前述三种测量的特征,外加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绝对零点或原点。

评估测量工具的准则;有效性、可靠性及实用性。

有效性即效度,分为内容效度、准则相关的效度和构造效度;可靠性即信度,信度指测量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有效性一定可靠,可靠不一定有效。

⑥资料的来源,分为两类,第一手的、原始的、直接的资料,第二手的、加工的、间接的资料。如何选取,取决于理论框架采纳的数据能否找到,否则要自己收集,理论上二手资料好,经济、快速、准确。

收集第一手资料可分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调查法分访谈和问卷调查,能做问卷调查就不做访谈。

第二题什么是研究主题?什么是研究问题?你同意“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的说法吗?请说明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20分)

(1)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显得相对宽泛,也更有一般性。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2)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社会研究的问题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

(3)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开始于对研究问题的选择。“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般”。这一说法正确地解释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很好地体现出提出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的看法虽然主要针对自然科学研究,实际上对于社会研究也同样适用。

①决定研究的方向。选择研究问题所要解决的是整个研究活动的基本方向问题。目标一旦确定,方向也就确定,整个社会研究的基本道路也就随之确定。

②体现研究的水平。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当然会有层次深浅、质量高低等差别。这些差别的行程,虽然有多方面原因,但问题选择的恰当与否,确实其最重要原因。

③制约研究的过程。选题对社会问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研究过程,具有制约作用。研究方案的设计及研究活动的一切安排都必须围绕所选问题进行。

④影响研究的质量。选题是否适当,决定着社会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效用。不合适、不可行的研究问题,从一开始就包含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内在因素,包含着研究者难以克服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第三题研究课题的独特性指的是什么意思?简要介绍与说明你正在准备中的硕士论文的独特性。(20分)研究课题的独特性也可以称作创造性或创新性,它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我们的每一项具体研究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一项问题具有创造性,更经常地是指该问题在研究的思路、研究的角度、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的、新颖的地方。选择问题时的这种与众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理论上或实践上的价值和需要,而不能单纯地为不同而不同。

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综合治理对策和模式的研究——以中国吉林西部地区为例”,该论文现已通过了“连环挑战赛”的初审。主要独特性有三方面:(1)治理盐碱地,多年来主要停留在围封补种等生态治理阶段上,生物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应用的范围很小,缺乏综合治理的集成技术。(2)生物治理盐碱草地的主要措施是种碱茅和补播羊草,投资成本高,恢复周期长,经济效益差,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需要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加以鼓励或开发更为

经济的治理模式。(3)积极研发主要是以科研事业单位为主体进行,经济效益好的成果转化往往找不到投资企业,与市场结合的机制较弱,发展活力不强,技术成果—产品—市场产业化链条脱节,如何衔接并推动成果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题简要介绍你在两次小组作业中你自己的主要贡献与体会。(15分)

根据吴老师的作业布置,我们第二小组选择了一篇题为《高校大学生满意度优先战略分析》,该文发表于2011年《经济研究参考》第65期。由于该文的缺点极为明显且具有代表性,在课堂上经常为老师所引用分析,我们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知识。

由于年龄关系,自己在团队中担任组长一职。先是安排大家分头寻找适合讨论的学术论文,经反复筛选,并放弃了特点不够鲜明的定性分析的综述性论文,选择了前面提到的文章。经实践检验,该文作为点评文章算是比较成功的。第一次,大家根据各自所理解的好文章标准对该文进行了点评,并总结了该文的五条优点与四条缺点。我同时根据该文所提到的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找到了国内关于此方法的评价论文《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价》及其他相关评述文章,提供充足资料给组员提供参考。最后有其中一名成员将评论汇总制作ppt,并代表大家上台演讲。第二次,按照吴老师的详细点评与启发,我们根据所学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二次分析,这次大家提出的观点更为准确与科学。这一次我们按照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进行重新归纳与总结,指出的问题与缺点也相对切合,因该文设计和分析存在严重缺陷,我们作出了不予接收的结论。

经过两次评点与讨论,并结合课上所学,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什么样的文章才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1)文章题目要与内容相切合,如前文用北京三所高校就涵盖了大学生的范围显得过于狭窄。(2)引言或文献回顾方面要使读者明白这份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在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文献回顾不仅要列出以往的研究,而且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说明这些研究的优缺点。(3)研究方法部分通常包括研究设计、研究背景、样本选择、工具使用、数据来源和研究步骤等,必须将自己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全面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清楚地知道研究者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数据的。(4)研究结果是论文中最大的部分,不仅要通过各种形式,比如语言描述、表格、统计图等展示自己的研究数据与数据处理的结果,而且要对数据与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要求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叙。(5)讨论与分析部分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比较难写的部分。不仅要说明本研究数据与结果所显示的问题和新的发现或变化与进展,而且要对研究问题和优缺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评价,指出研究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同时,结合以往的研究结论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价值上的判断。(6)总结或结论应说明研究结论,包括结果是什么,有什么启示和建议以及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等。要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确凿的结论。(7)参考文献要清楚列出方便读者了解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工作的准确定位。注意不能引用报纸、杂志、教科书等类似资料。第五题(1)比较概率抽样方法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特点。请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而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常用的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非概率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

概率抽样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能够很好地按总体内在结构中所蕴涵的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来构成样本,使样本成为总体的缩影。因此概率抽样在研究中经常为大家所采用。尽管概率抽样可得到代表性较高的样本,然而这可能并非研究的目标。考虑到成本与时间等因素,如探索性研究时,可选择非概率抽样。一个优秀的抽样设计应满足四条标准:目的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在更多情况下,很难达到四条标准,研究者应优先考虑目的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提高方案的可测性,同时减少方案所需的资源。

(2)结合实际说明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各有什么优缺点。(20分)

自填问卷法指的是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者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的方法。结构访问法则是指调查者依据结构式的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逐一地提出问题,并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在问卷上选择合适的答案的方法。

自填问卷法主要优点: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性;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缺点: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自填问卷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结构调查法主要优点:调查的回答率较高;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主要缺点: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当面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当面访问调查的费用高,时间长,代价大;当面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2010-2011

第一题通过“政策与分析的研究方法”这门课的学习,你认为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请详细说明。(25分)略

第二题试着以学术期刊审稿人的身份给你们小组讨论过的学术论文的作者写一个简要的评估/反馈报告。比如,你认为作者的论文中哪部分/哪几部分应该做较大的修改以便提高论文的整体质量,你对作者有何具体的建议等等。(25分)《高校大学生满意度优先战略分析》一文,尽管国内研究已经取得先期成果,但与国外研究相比仍不够成熟,作者选

取的研究题目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在研究方法上面借鉴了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内容丰富,研究者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但仍难免存在个别的“疏漏”与“硬伤”。

(1)文章题目为《高校大学生满意度优先战略分析》,但实际测量范围仅限北京三所高校,样本不具代表性与可靠性,抽样合理性存疑,内容与题目相脱节。

(2)文中未能详细说明研究方法,未提供调查问卷,有效性缺少证明。从文中所提供的分析图表来看,所有测量值均分布在右上部,问卷设计似乎存在缺陷。

(3)研究过程未详细阐述,如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资料的收集方法并不明晰。

(4)资料分析阶段仅对各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简单汇总,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没有描述。

(5)结论部分过于简单,未能提出具有研究意义的结论或指导性的建议。

(6)未能提供参考文献。

建议:

(1)改进调查方法与调查范围,根据实际研究内容重新修订论文题目。

(2)修订并提供调查问卷,使调查数据的图表分析部分呈现其合理性。

(3)详细说明具体研究过程,方便读者了解,增强论文的可靠性。

(4)加强资料分析阶段的论述,深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与检验。

(5)提高结论部分的理论高度,并结合研究的问题和优缺点进行简要分析与评价,适当提出新问题与局限性。

(6)附参考文献与调查问卷。

(7)因该文属于探索性研究,建议作者重新修改后另投其他刊物。

第三题请说明文献回顾的目的和意义。(20分)

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进行研究文献回顾的目的是要展示自己对以往研究的了解和理解,同时要给读者一个明确的交代,让读者知道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关系?

熟悉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问题的明确化密切相关,同时它也是进行一项社会研究的基本前提之一。文献回顾对于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所具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我们将会比较全面地了解本领域中的研究状况,特别是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这种了解对于帮助我们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研究者在探索该问题领域时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研究策略,以及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文献回顾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和利用现有研究中对某些关键变量的操作化方法和测量指标。

(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文献回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它在客观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与该研究领域有关的背景资料。这种背景资料既是研究者在选择研究问题时的参考框架,他同时也是研究者在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和研究发现进行解释时所依据的一种参考框架。

第四题研究课题的可行性是什么意思?这种可行性与重要性,创新性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2分)研究课题的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就是指研究者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事这项研究行不行得通。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他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也就是说它的可行性往往也越差。要进行或完成这样的研究常常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可能进行。

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它包括研究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甚至还包括研究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等纯粹生理因素方面的限制。

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如研究时间不够、研究经费不足、有关文献资料不能取得,所涉及的对象、单位和部门不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合作,研究问题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或者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者与被研究者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相违背等等,都是导致一项研究课题无法进行的客观障碍。

可行性、重要性、创新性这三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创新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研究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这三种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第五题(1)“一个有效度的测量工具一定是有信度的,但一个有信度的测量工具不一定是有效度的。”试评论之。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而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即它也许是有效度的,也许仍然是无效度的。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例如,

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2)对人们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学术水平”的测量属于哪一层次的测量?请说明。(18分)婚姻状况的测量属于定类测量。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婚姻状况就可以被划分为“未婚者、已婚者、离婚者”三类,每一个被研究者分别属于其中某一类别。

受教育年限的测量属于定距测量。定距测量也称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不仅可以说明哪一类别的等级较高,而且还能说明这一等级比那一等级高出多少单位。也就是说,定居测量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被研究者的受教育年限中,学习16年的就比13年的受教育程度高,且高出3年。

学术水平的测量属于定序测量。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如将学术水平划分为极低、较低、一般、较高、极高等,是一种由低到高的等级排列。

2009-2010

第一题通过“政策与分析的研究方法”这门课的学习,你认为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请详细说明。(25分)略

第二题试从问卷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来检验下列八个问题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有,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20分)(a)你是否认为“三讲四美”宣传很重要?(i)是(ii)否

否,名词定义不清,别人不理解

(b)你最近是否搬了家?(i)是(ii)否

“最近”一词含糊不清

(c)你是否认为公用事业局应该降低高昂的煤气收费?(i)是(ii)否

“降低高昂”带有个人观点,不中立

(d)你是否打算在明年辞职另找一份工作?(i)是(ii)否

“辞职”和“另找一份工作”是两个问题

(e)大多数医生都认为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你同意吗?(i)同意(ii)不同意

“大多数”有诱导情绪

(f)你家去年在买菜上一共花了多少钱?

“去年”时间过长,难以计算

(g)大学生在参加考试时不必有人监考,你同意吗?(i)同意(ii)不同意

“不必”和“有人监考”是否定式的否定问答,容易误导

(h)你认为我们的数学老师教课水平如何?(i)非常出色(ii)很好(iii)令我满意

答案不全面,非对称

第三题某市有300所小学,共240000名学生。这些小学分布在全市5个行政区中。其中重点小学有30所,一般小学240所,较差的小学有30所。现要从全市小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请设计一种抽样方案。(10分)

(1)调查总体:某市300所小学的240000名学生,重点:一般:较差=1:8:1。

(2)抽样方法;采取整群多段抽样法结合分层抽样。

方法一:

假定5个行政区的学校相互之间差别很大,那么就加大第一阶段抽样规模,5个区都要抽取。在第二阶段,每个区抽取60所学校,其中重点6所、一般48所、较差6所。第三阶段,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名学生,可以考虑两男两女和分布在不同年级。

方法二:

假定5个行政区的学校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在每一个区中,不同的学校相互之间却差别很大,那么就减小第一阶段的抽样规模,加大第二阶段的抽样规模。第一阶段,随机抽2个行政区。第二阶段,每个区抽取学校150所,其中重点15所、一般120所、较差15所。第三阶段,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名学生,可以考虑两男两女和分布在不同年级。

方法三:

假定区与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都不大,而是学生之间的差别很大,那么就加大第三阶段的抽样规模,相应减小第一阶段抽样规模。第一阶段,随机抽2个行政区。第二阶段,每个区抽取学校20所,其中重点2所、一般16所、较差2所。第三阶段,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可以考虑两男两女和分布在不同年级。

最后要结合研究者所拥有的人力和经费去开展研究设计。

第四题简要谈谈你在做过两次小组作业(读者/编委)后的一些想法与体会。(25分)

根据吴老师的安排布置,我们第二小组选择了一篇题为《高校大学生满意度优先战略分析》,该文发表于2011年《经济研究参考》第65期。由于该文的缺点极为明显且具有代表性,在课堂上经常为老师所引用分析,我们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知识。

经过两次评点与讨论,并结合课上所学,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什么样的文章才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1)文章题目要与内容相切合,如前文用北京三所高校就涵盖了大学生的范围显得过于狭窄。(2)引言或文献回顾方面要使读者明白这份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在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文献回顾不仅要列出以往的研究,而且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说明这些研究的优缺点。如作者在文献部分就没有对研究内容的重要性和目的性作更多的深入思考。(3)研究方法部分通常包括研究设计、研究背景、样本选择、工具使用、数据来源和研究步骤等,必须将自己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全面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清楚地知道研究者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数据的。上文作者恰恰没有提供调查问卷和设计方法,使得文章缺乏可靠性。(4)研究结果是论文中最大的部分,不仅要通过各种形式,比如语言描述、表格、统计图等展示自己的研究数据与数据处理的结果,而且要对数据与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要求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叙。从文中所体现的图表来看,均分布在右上部分,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存疑。(5)讨论与分析部分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比较难写的部分。不仅要说明本研究数据与结果所显示的问题和新的发现或变化与进展,而且要对研究问题和优缺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评价,指出研究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同时,结合以往的研究结论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价值上的判断。上文作者在此部分没有写出具有研究意义的结论,理论功底略显薄弱。(6)总结或结论应说明研究结论,包括结果是什么,有什么启示和建议以及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等。要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确凿的结论。(7)参考文献要清楚列出方便读者了解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工作的准确定位。注意不能引用报纸、杂志、教科书等类似资料。该文未能提供参考文献,略显不够专业。

第五题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10分)P14画图

(1)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而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2)从发展上来看,定量研究方法发展十分迅速,进展也很大;定性研究方式由于其来自于与定量研究方式所不同的哲学传统和所具有的不同假定,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3)从认识论角度看,定量研究来源于实证主义,更接近于科学的范式;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自然范式。(4)从研究逻辑过程看,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接近,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定性研究属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5)定量研究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定性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6)在理论与研究关系上,定量研究常用来进行理论检验;定性研究常与理论建构的目标相伴随。(7)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

总的说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如同对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评价一样,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二者之间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他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对于有些研究情景和研究问题而言,最合适的方式或许是定量研究;另一些研究情景和研究问题则只适合采用定性研究方式进行探讨。至于在实际社会研究中该运用哪种方式,这不仅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且取决于他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题所谓“文献回顾”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相关文献,通常并不包括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通俗杂志中的文章或是电视评论,哪怕这些文章也涉及同样的社会研究内容。你同意上面划线部分的说法(观点)吗?请阐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10分)

同意。因为记者的工作属于另一个不同的领域。无论是他们收集资料的方式,还是他们分析资料、表达结果的方式,都与社会研究中的方式是大不相同的。他们的工作最多只能作为启发我们思路的某种参考。

大众传媒所讲述的经常有些是未经论证的,传媒的先天性具备了想说就说的特征。另外研究领域也不存在名人说法。

社会研究最主要的文献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相关的著作;二是相关的论文;三十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杨磊 本人通过前人经验分别从每个章节进行归纳总结,把一些自认为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成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读书报告,个人能力有限,如有错漏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导论 一、科学方法 1、知识的几种来源:常识:众人经验的积累。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科学的特征: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分的。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研究的定义,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社会研究:利用经验去研究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现象的复杂性:果多因、一因多果;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 三、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研究的规则和程序体

系;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及其层次:1.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 2.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范围广泛,精确性高,结构简练。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提供观察的视角能够分类和概括构成理论的元素;3.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4.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因果关系,共变关系,时间顺序非虚假关系;5.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6.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7.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8.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问题领域2、研究问题的来源:社会现实,个人经历,相关文献。 二、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意义、价值;理论、实践; 2、创造性:知识积累、独特之处 3、可行性:主、客观限制。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渠敬东 2013-09-12 解题: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是方法论,而不是方法Method; 2、强调logos逻辑 3、Social科学几百年而已 涂尔干(法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奠定了学科的方法论。 方法论:看待世界的方式。 社会学与现代性紧紧连在一起。 Economics的对象:family Politics的对象:polity、city(两者都起源于古希腊) 社会即是一个晚近的概念,而社会学则更是近代才诞生。但,社会学不是剩余学科。 社会学关注总体性totality。例如:《资本论》可称为“人性论”,在马克思看来,人即商品;韦伯认为,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和宗教上是一致的。 学科的知识谱系:古希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 古罗马(empire治理术——法学) 基督教时代(交汇出现在皇权和民权之间,organization组织出现 了;更重要的是宗教的渗透性,冲破一切障碍。)中世纪后期(自由:航海、贸易、文明化等) “民情”是社会学最初的概念。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不是自然法、罗马法或者神圣法,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法:1、nature整体;2、principle(由内而发的品性)——sentiment(情感)。 这里,“法”即社会学中的methodology方法论。 最早有关社会科学的概念:马基雅维利:people;霍布斯:passion;笛卡尔:self(与社会并生);亚当-斯密:sympathy(是exchange交换的基础)。 Political——economics (国) ——(家),两者之间即是社会。 社会学家是要理解身在的世界。 方法论恰恰是反对纯粹的知识的,而是观察世界的艺术。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1.1 复习笔记 一、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相关概念 (1)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于理论社会学范畴。 (2)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社会问题、社会管理及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中国社会思想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源泉,是研究和正确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运行逻辑的重要基础。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进展 (1)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已从初期浮光掠影式的介绍或翻译,发展到较为系统的深入研究。 (2)在中国社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照搬西方概念或理论与中国现实社会生硬比附的现象已大为减少,社会学家大都集中精力研究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 (3)中国社会学家已有了“文化自觉”意识。

①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如不能与中国自身的实际及传统相结合,形成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则不能对中国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 ②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必须从中国社会中寻求,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国度,因此,要建设中国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就不能忽视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想之精华及其当代意义。 3.中国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努力 (1)新中国成立以前-孙本文 ①民国时期,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指出:“中国社会思想,为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必须研究之材料。” ②20世纪40年代中期,孙本文发表了一篇名为《五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学》的论文,又于1948年出版《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均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③在中国社会学发展规划中,孙本文先生把“中国社会思想史”作为“中国理论社会学的建立”中最首要的任务提出来。 (2)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 ①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社会学家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思想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②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写的一系列学术反思性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中国社会学界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的研究,真正“中国的”社会学的发展,必须要以中国丰富的社会思想为基础,才能继往而开来,自立于世界社会学之林。 4.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地位 (1)从建立新中国社会学的角度看, 我国的社会学,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为其发展目标,就需要我们在吸收借鉴西

社会学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2

社会学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9-04-16 20:27:16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 1. 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一般采取的方法不包括()。 (5分) A客观检验 B逻辑检验 C判断检验 D计算检验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2. 选择调查课题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5分) A现有文献资料 B个人经历 C想象 D现实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 3. 某厂有男工400人,女工200人,要从中抽取一个60人的样本,最好采取的抽样方法是()。 (5分) A分层抽样 B定额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4. 通过上下变化的线段来反映所研究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叫做()。 (5分) A折线图 B曲线图 C矩形图 D圆形图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5.

我们要解释“城市犯罪率为什么增高”的问题时,就应考虑以()为分析单位。 (5分) A个人 B社会人为事实 C社区 D群体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8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 进行抽样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是()。 (5分) A可测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方便性原则 E目的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E您的答案是ABCE回答正确展开 2. 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变量分为()。

(5分) A顺序变量 B中介变量 C类别变量 D自变量 E因变量 正确答案B,D,E您的答案是BDE回答正确展开 3. 调查者专门派人将问卷送给被选定的调查对象,待被调查者填完后,再派专人收回问卷是()。 (5分) A邮政问卷 B访问问卷 C报刊问卷 D送发问卷 正确答案A,B,C,D您的答案是ABCD回答正确展开 4. 李克特量表的制作程序包括()。 (5分) A确定量表的内容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风笑天+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docx

社会研究方法 (顾书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研究(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补充) 一、导论 (一)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a) 人的特殊性;b)研究的干扰性;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二)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 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 a.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 b.客观:社会环境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 a.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b.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③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阶段略。 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二、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研究 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 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效用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 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如:社会学中常见的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3.微观理论 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实际上是操作层次上的命题陈述,其特点是直接由经验材料或数据来证明或证伪。具有三个重要特征:a.由一组命题构成;b.这些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c.命题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大多数理论属于这种形式的理论。如“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等。 (二)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应。社会学研究中的概念可以是有形的社会现象或抽象事物如社会地位。概念由定义构成,只有在做出定义之后,概念才能有意义。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越明确和丰富,所表达的事物的特征就越清楚,但外延狭小即涵盖面窄。若抽象层次高,则对事物特征的表达就越含糊。 概念可以分为两类:标识某类现象,如太阳,称作常量;往往包括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亚概念,如性别、职业;称作变量。 对概念的要求: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可约化为子概念);精确、明了,不易产生歧义。 2.变量 ①变量的含义: 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也是概念的操作化。 ②变量的四种类型和测量层次: 变量有四种类型: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比率变量。 相对应的四种测量层次为: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③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 自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生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改变的变量。 当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就形成了某种因果关系,自变量是主动的变量,因变量是被动的变量。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3.命题 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关系:概念构成了命题,而理论由一组命题构成。如“工业化水平高”是关于“工业化”这一概念的陈述;“工业化使得人际关系疏远”是关于“工业化”概念与“人际关系”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 4.假设 假设是命题的常用方式,是一种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检验的,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是对命题的操作化表达。 (三)理论检验的步骤: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第四章教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教育研究方法 主讲:宋学红 第四章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概述 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调查研究法概述 一、调查研究法特点 二、调查的类型 一、调查研究法特点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1、适用性广调查研究是以间接的方式研究客观现象,而不是直接研 究对象行为本身。如父母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儿童的方法,只能通过向家长调查间接了解。 2、效率高、范围广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 限制,研究涉及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效率高。 3、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调查研究既可通过访问、座谈、问卷 等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又可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等途径来了解情况,从而掌握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4、自然真实、简便易行调查研究在自然进程中收集资料,有 利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同时它主要是通过考察现状而不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而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控制实验的对象,比较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的不足:

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常常可能出现主观偏差,而研究者往往难以控制这一点。由于调查是向别人间接了解情况,被调查者所反映的现象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出于种种原因,有时被调查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想或偏见,而调查者却难以了解这种主观加入的程度,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二、调查的类型 调查的方法 第二节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基本原则 二、抽样的基本概念 三、概率抽样的方法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基本原则 调查对象的选取应视对象总体的数量大小和课题要求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所选的调查研究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 当总体研究不能实施,或者能够用抽样研究替代总体研究时,就应运用抽样研究。 二、抽样的基本概念 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局部的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的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的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为了使统计推断正确可靠,抽取的样本对于总体来说必须具有代表性。 抽样方法基本分两大类: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遵循随机化原则的抽样称为概率抽样。不是按照随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 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特征:首先,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是一种 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调查目的或作 用——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 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抽 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 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准确性高。 传统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o(╯□╰)o 2、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 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准备阶段) c) 资料的收集(实施阶段) 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分析阶段) 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总结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 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 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17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2017秋17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正确答案: 2. ()作为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依赖于两种基本机制:一是显性控制机制二是隐性控制机制。 A. 教育 B. 文化 C. 课程 D. 认知 正确答案: 3.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正确答案: 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正确答案: 5.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正确答案: 6.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正确答案: 7.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正确答案: 8.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正确答案: 9.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正确答案: 10.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正确答案: 11.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正确答案: 12.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正确答案: 13.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使得社会学成为了能够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一、观察法 孔德指出任何一门科学都离不开观察,越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越是需要采用观察的研究方法。孔德将在实践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他认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就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孔德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对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其中,对于社会静态现象的观察必须在社会静力学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社会动态现象的观察自然离不开社会动力学理论的指导。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孔德在排除了直接实验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所谓间接实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三、比较法 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两点重要性: 1、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出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 2、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 一点不足:就其本质而言,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它不能揭示社会状态的连续性、事物发展的先后过程,而只能把他们当做同时并存的现象加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 四、历史法 历史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其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方法,只不过是他们比较的时空不同,历史的方法是相对于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的比较。 小结 接下来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孔德特别强调的是普遍的道德教育和发挥牧师的特殊作用。 第一部分,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完整版

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重 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以由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其他一些寻求有关社会世界中各种问题的答案的人们所从事的一种研究类型。社会研究定义为一种以经验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而,即是从事这种活动所用的方法。 2、测量 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是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是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3、效度 也称作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深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4、实地研究 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5、抽样 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或选择或抽出一部分元素(即抽出总个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时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式或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 6、操作化 就是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或者说,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7、二次分析

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以由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其他一些寻求有关社会世界中各种问题的答案的人们所从事的一种研究类型。社会研究定义为一种以经验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而社会研究方法,即是从事这种活动所用的方法。 2、测量 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是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是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3、效度 也称作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深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4、实地研究 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5、抽样 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或选择或抽出一部分元素(即抽出总个体的一个子集)的过程。或者说,抽样时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式或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 6、操作化 就是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或者说,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7、二次分析

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了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分为两种方式:为研究同一问题资料中,分析该问题不同的新问题;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分析别人资料,以对研究结果检验,能否得到不同结论。 8、变量 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畴、不同的属性,或是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 9、信度 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换句话就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 10、文献研究 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11、分层抽样 又称为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12、整群抽样 它是从总体(成群的个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居民家庭、班级工厂车间等),然后由所抽取出的若干个小群体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整群抽样中对小群体的抽取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的方法。 13、个案研究 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焦点集中、对对象特别深入和详细) 14、纵向研究 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社会学考研必看】_社会学研究方法多种简答题附答案

简答题: 1、对社会研究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可以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应用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即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建立假设得到理论解释——观察、概括、抽象、检验已有理论,提供新理论解释) 4、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理论性研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应该提倡理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的选题方向更多地集中在与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方式,或者通过科普读物的方式给普通读者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5、简述应用性社会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发展指标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领域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 6、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请教专家;三是查阅资料。 7、简述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比较简单,不太严格。观察法、访谈法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一些典型个安调查,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假设,而是为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初步的根据和其他相应的信息。 8、解释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需要比描述性研究的程序更复杂,方法更精致、更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9、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一,普查资料本身可准确地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保证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第三,普查所涉及的调查项目一般都较少,并且对资料的深度要求不高。 第四,普查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 10、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学的兴起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学问,是对社会危机的反应 (1)社会学概念的提出 孔德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社会学概念之际,正是旧的封建秩序被暴力革命摧毁,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尚未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不断更迭,各种经济问题频发的时期。如何摆脱秩序混乱的社会困境,取得资本主义工业和文化的胜利,是摆在思想家面前的紧迫任务。孔德把社会秩序作为其社会学核心概念之一,充分地说明社会学形成之初就是对社会危机的反应。 (2)各类社会学 实证社会学把社会现象作为客观对象,试图用物理学方法描述社会整合与进化的规律; 解释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看作人的主体活动结果,试图用人文学科的理解与评价方法阐释社会行动的根据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看作实践过程,试图用唯物的辩证思维方式,批判地揭示社会异化原因和人类自由解放道路。 不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采用何种方法,得出何种结论,社会学都是一种直面现实、参与现实、力求把现实从困境中解脱,让人类从危机中超越,寻求幸福、和平、自由的实践性学科。 2.社会学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

社会学同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同黑格尔的理性哲学,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无论是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是欧洲形而上学的传统,尤其是对黑格尔理性哲学的批判性继续。 (1)实证社会学。孔德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对理性,而是反对被包含在传统理性概念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实证社会学并未完全超越理性哲学的传统,只不过把科学理性、认知理性和客观理性,从作为总体的传统理性中提取出来并绝对化罢了。实证社会学试图以科学理性把握客体的确定规定性。 (2)解释社会学。以韦伯为代表的解释社会学,试图通过意义阐释来解释社会行动的主观根据或主观理性。如果说实证主义社会学强调科学理性、客观理性是传统理性哲学的片面性继续,那么把主体意愿和主观理性作为基本原则的解释社会学,是传统理性哲学的又一种片面性继续。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公开声明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不否认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理性原则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性是现实的、批判的、总体的活动根据,因为实践本身就是综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过程,是包含认识、评价和审美等总体意识于其中的物质活动。 总之,西方社会学的兴起既是西方社会问题的反应,又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我们应当在现实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双向统一中考察和把握西方社会学的生成。 二、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实证主义 西方学者一般把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三人的理论统称为实证社会学的古典理论。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这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社会学眼中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教育科学派:德国的克里克、罗荷纳等,反对个人本位主义教育学的思辨化、观念化、片面化;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关注,寻求建立具有实证性与科学性的教育理论; AGIL图式:帕森斯,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对外—对内及手段性—目的性,这两对功能组成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四种功能,即外部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内部整合功能及模式维持功能。地位:这一图式不仅被用来对整个教育系统,而且被用来对教育的分支系统与分支范畴进行理论分析。 社会互动:人际或群体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有合作与对抗之分。 抵制理论:即反抗理论,艾普尔,吉诺斯,威利斯。反对直接再生产理论,认为再生产是由学生的反抗和创造性的适应学校环境而间接产生的。 文化资本:个体从父母家庭那里获得的可以促进教育成就的语言文化能力。 前喻文化: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专指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前喻文化意味着前途未卜的晚辈,“未来就是现在”。美国文化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前喻文化特点。前喻文化下的教育取向:开放性的“师导生”制教育模式。 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专指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后喻文化意味着学富五车的长辈,“未来就是过去”。中国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后喻文化色彩。全部特点是对变化缺乏认识,对现有生活方式所有方面的普遍正确性予以持久的无可置疑的认同。后喻文化下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式的师授学承模式。 机会:用来测量个人接受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心理因素综合影响状况的一组变量。具体内容有:①校外物质因素②校内物质设施③家庭心理因素④学校心理因素⑤教学条件。 教育机会:①指进入各级正规学校入学的机会,现已分化;②指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如学术性与技术性教育渠道的选择;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是结果均等论的主张,也是教育机会内涵上的突破。 文化教育:以迪尔泰、诺尔为代表,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特征,决定了教育不可能有普遍性的目地,教育方法也不可能从类似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推导出来; 结构功能主义(和谐论):社会由不同部分构成稳定的结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社会因价值共识而整合;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 冲突论: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后来内部形成两个基本的分支学派,即新韦伯主义(柯林斯、金)和新马克思主义(鲍尔斯、金蒂斯); 解释论:于70年代初在英国首先掀起,认为宏观教育社会学不能解释学校教育的实际过程,从而对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与实际过程进行剖析,以图解释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包括3个分支学派,即教育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人种方法论; 符号互动论:以凯迪、沃兹为代表,运用情景、脉络。视野、文化、交涉、策略等概念,来解释学校与课堂的生活过程; 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个体为适应将要承担的教师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 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个体在承担教师角色后,为了更好地扮演教师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 二、问答 1.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规范化与验证性; 规范化: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社会学主要是作为可资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能力之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来设置的,被称为“服务于教师的社会学”;②20世纪2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以直接服务于实践为基本取向,被成为“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③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用社会学理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理论性均较欠缺,被称为“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以上其基本取向都是应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最终任务是提供并阐述可供实践适用的范式,如此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研究范式 验证性:①纯科学性质,事实分析取代价值判断;②研究目的侧重于建立社会学理论,而不是改进教育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