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对口升学复习语文基础知识-7-修辞
中专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中专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一、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把一种事物或概念与另一种不同的事物或概念相比较,来达到表达意义的目的。
比喻往往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 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了生动的形象和感情。
通过拟人,作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对偶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对称的排列和对比来表达思想,增加了文章的韵律感和美感,使文章更加流畅和优美。
4. 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夸大事物或情感的程度来加强说服力和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鲜明和有趣。
5.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相似的结构和语法,使文章更加雄浑有力,增加了文章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6. 倒装倒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改变了语序,使谓语动词在主语之前出现,增加了句子的多样性和表达的新意。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语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写作中,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和情境,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文言文阅读1. 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婉约、清丽、豪放、含蓄”著称。
宋词具有形式简约、内容丰富、意境深远的特点,常常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情感、自然的独特感悟。
2.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是中国古代先哲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3.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中国文言文的经典读物,收录了各种类型的古文篇目,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1. 《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19世纪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艳丽与腐朽,以及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
2024届湖北省中职语文文化普测考试复习 常见的修辞手法 教学PPT模板

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18.下列各句中,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 一项是 ( ) A.科学怎么不是美丽的呢? B.那么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 学家。 C.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 D.一字不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
B(设问,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
20.“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B(不是比喻句。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的技巧:“像”
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且这两个事物之间要有相似点)
12.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 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拟人 C.比喻 D.排比
C(比喻词,“如”)
13.“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2)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 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用原话的大意。 【例】平日里,我们要实行空盘行动,珍惜每一粒粮食。 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通感
是指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 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连接起来,以一种感觉来描述另 一种感觉的修辞方法。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
比拟
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例】①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 一道凝碧的波痕。 ②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例】①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②她终于闭上眼,在病床上枯萎了。
【提示】比拟句中,必须要有相应动作、行为状态的 词语。
中专技校职高单招对口升学语文总复习第一章语文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3.辨析用法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即使词性相同的近义词,它们的搭配对象也有所不同。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配合。再如“交换”和“交流”,前者可与“资料”“意见”“位置”等具体事物搭配,后者可与“文化”“思想”“人才”“物资”等抽象事物或比较概括的事物相搭配。又如“发扬”一般与“作风”“传统”等搭配,而“发挥”一般与“作用”“功能”等搭配;“改进”一般与“工作”“方法”“技术”等搭配,而“改善”一般与“关系”“条件”“生活”等搭配。例如“发扬”多与“传统”“精神”“风格”“作风”等词语搭配,“发挥”多与“作用”“特长”“优势”等词语搭配。
1.常见考点
①多义多音字
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例如,“与会”的“与”,指参加、加入,读作yù;“赠与”的“与”,指给,读作yǔ。对于这类字,应当多推敲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相”做名词时读作xiànɡ,如“相貌”;做动词时一般读作xiānɡ,如“相亲”;做副词时也读作xiānɡ,如“互相”。要掌握好这类字的读音,须具备一定的词性知识,并且注意推敲该词的词性,结合词义记忆。
(3)从词义范围的大小辨析。
2.辨析色彩
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例如“爱护—保护—庇护”(褒—中—贬),“团结—结合—勾结”(褒—中—贬),“沟通—勾通”(褒—贬)。例如“爱护”是褒义词,要用在肯定赞扬的方面;“庇护”是贬义词,要用在否定批判的方面;“保护”是中性词,在不需要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时可以使用。
(4)同音字
一般地说,同音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音同形异字,汉字属表意文字,其中的形声字也不同于纯表音文字。同一个字可能有几个读音,同一个读音也可以写出很多字形不同的字。如,同是“shì”音,却有“事”“是”“市”“式”“视”“室”“试”“世“势”“饰”“释”“仕”“士”“誓”“嗜”“噬” “谥”“拭”“匙”等几十个不同的汉字。音同形异汉字成为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另一类是音同形近字,即读音相同字形也相近的汉字,与上文形近字中声符相同读音也相同的情况交叉,兹不举例。
中职语文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八种)

•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 )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 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 慢地向外走。( )
例: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 的脚步近了。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分类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周总理,你在哪 里?你在哪里?
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 有哭;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 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 有哭;敌人把你绑在树上, 烧你,烤 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 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
11、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 ( ) 12、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 ) 13、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 ) 14、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 ( ) 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 ( ) 16、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 ) 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 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一片金光。 ( ) 18、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 子不住地往下落。( ) 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20、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 )
1.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 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 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 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2023届中职语文专题复习:修辞模块+课件

2.设问和反问
(1)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2)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3)设问句有答语,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醒读者注意,且必须用问号;反问句不必作答,问 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
(3)连续问答式: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 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
(4)只问不答式 例:日本日立公司电机厂,五千五百人,年产一千二百万千瓦;咱们厂,八千九百人,年产一百二 十万千瓦。这说明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
反问
概念: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叫激问、反诘、 诘问。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副青山绿水画。
(3)借喻 只出现喻体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一问一答式:提出一个问句,紧跟着写一个答句。 例: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几问一答式:先集中提出一连串问句,然后集中加以回答。 例: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 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
(1)扩大夸张: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缩小夸张:把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 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用放在心上
对口升学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专题复习: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01

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徜徉在诗歌长廊中,品味风骚韵味,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句中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内容,考生在选用其他诗人的时候,一定要就该诗人的某首著名作品进行解读,再按照例句句式特点仿写即可。
【答案】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2.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年轻是什么?年轻是春日的竹笋、________、出水的芙蓉:年轻是________、远征的船帆、离弦的利箭:年轻是轰然出山的瀑布、________、大漠风沙中的战旗;年轻是金,________,年轻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答案】示例:草原的新绿/初升的太阳/暴风雨中的闪电/年轻是银3.仿照下面的示例,仍以“生命”和“时间”为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块方糖,调味着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题干中例句“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块方糖,调味着人生”使用了假设关系句式和比喻修辞,并且语意上也要注意切合。
中职常见修辞手法专题复习

h
30
此外,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 成的。例如:
(3)老虎拉车——谁赶(敢)?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h
31
2、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参考答案:伴着山间的小溪流,把婉转的歌儿献给青 山,唱给牧童;带着归来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乡 村,传遍农家。
h
40
感谢下 载
h
41
转危为安 出口成章 评头品足 缘木求鱼 马到成功 万水千山
精雕细刻
柳暗花明
h
18
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
春山一路鸟空啼
日暖神州万木荣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晖又红万朵花 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回大地千峰秀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冬雪欲白千里草
h
19
2、改写式。
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 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h
35
句子仿写的常见题型:
一、续写式:
示例:
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
,
为战胜暴力而处处制怒的人,他们都是了不 起的
人。
参考答案:1、为战胜怯懦而处处自勉的人
2、为战胜武断而事事谨慎的人
说明:1、注意文意:要战胜的是人自身的弱点。
2、要牢记仿句的几个基本原则。
h
36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______,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___________,
2025届中职学考一轮复习专题:修辞手法

2025届中职学考一轮复习专题:修辞手法【考情分析】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中,修辞手法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分值为三分。
常考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这9种。
对比、衬托、借代、顶针、双关、用典这6种修辞手法了解,能做基本的判断即可。
(一)比喻定义:是用本质不同却有相似点的甲事物描绘乙事物或用甲道理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比喻四要素:本体、喻体、喻词、喻解。
比喻的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例句:(1)他的自尊心像弹簧一样,谁碰一下,就蹦得很高。
(明喻)(2)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暗喻)(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借喻,把“巨浪”比作“翡翠”)(二)比拟定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基本类型:拟人、拟物要素:本体、拟体、拟语例句:(1)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拟物,把“敌人”当作有尾巴的动物)(2)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人)(三)夸张定义: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基本类型: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例句:(1)他们肚皮都笑破了。
(扩大夸张)(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缩小夸张)(3)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馒头的香味来了。
(超前夸张)(四)排比定义:把三个及三个以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接连说写出来。
例句: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五)对偶定义: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上紧密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基本类型:正对、反对、串对例句:(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正对)(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反对)(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5届中职语文专题复习:辨析并运用常见修辞手法之+比喻、拟人、借代、夸张+

【解析】A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把老屋比作孤寡老人。
C 3.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 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 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相似点不是完全相同,完全相同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了。
(三)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 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二)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四、夸张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 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一)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例如: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 淹死在泪水里了。
2.缩小夸张。例如: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 3.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 面包的香味来了。
常见修辞手法
考点分析
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考点与题型
分值
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选择,语句形式 (借代、比喻、夸张)
3分
考查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选择,语句形式 (反复、排比、反问、比喻、拟人)
3分
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选择,语句形式 (对偶、反复、夸张)
3分
【解析】D项,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先提 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索,这是设 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这种辞格就是 设问句。
职高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职高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以便使人容易理解,增强语言表现力。
比喻可以分为直接比喻和隐喻,应用广泛,能够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拟人拟人是用人的行为、感情或个性来形容非生物物体或抽象事物的修辞手法。
拟人使写出的文字更加具体生动,更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3. 夸张夸张是指对所要表达的事物进行放大处理,通过夸张手法,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加强文章的表现力,增加趣味性。
4. 对比对比是指将事物相对照,将具有相似性或对立性的事物进行比较,对比可以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作品更具有对比效果,更生动形象。
5. 排比排比是指通过选择相似的词或句结构,使句中成分递进而不断加强文辞气势。
排比手法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够加强表达的力度。
6. 比拟比拟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将自己所写的对象与某个既有对象或形象相比,以体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或对立关系,从而加深读者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7. 借代借代是借用其他的名词或者词组来指代和替代原词,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表现力。
二、标点符号的运用1. 逗号逗号在句子中多用于将分句连接起来,用来分隔句子成分。
2. 句号句号是句子的结束标志,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3. 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4.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结尾,表示惊讶、感叹或强调的语气。
5. 冒号冒号用于引言、列举、解释和说明,或者表示时间的分隔。
6.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分句,起到连接和衔接的作用。
7.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语或者段落,表示其为他人的原话,也可以用于表示取用的词语是引用的意思。
8. 括号括号是用来承接和联系起不同句子的同一个内容的,也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的心理感受。
9. 破折号破折号一般用来表示顿挫、停顿或者衔接句子的作用。
三、句式和修辞1. 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作品中常用的结构形式,通过相似或对称的结构,让句子的意义更加准确明了,也使语言表达更加优美。
对口职高语文知识点总结

对口职高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1)笔画、结构、造字法(2)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及用法(3)汉字的演变和发展2. 词语(1)词语的构词法(2)同义、异义、近义、反义词的辨析(3)惯用语、俗语和谚语的运用3. 语法(1)句子成分(2)词类变化(3)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4. 修辞(1)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2)修辞句型(3)修辞方法及效果5. 修辞手法(1)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等(2)象征、拟人、比喻等(3)感叹、叹问、反复等6. 字音(1)音、声、调、韵的发音(2)音变和音韵学规律二、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基本概念(2)古代文学艺术特点(3)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2. 现代文学(1)现代文学基本概念(2)现代文学发展特点(3)现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3. 文学常识(1)文学名著(2)文学史和文学名人(3)文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三、阅读鉴赏1. 文学作品鉴赏(1)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2)文学作品在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的意义2. 文学作品评价(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评价标准(2)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功能3. 文学作品欣赏(1)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2)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手法4. 阅读方法(1)快速阅读、精读、综合阅读、深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2)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修养(3)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特殊方法和手段四、写作技能1. 手抄报的制作(1)手抄报的材料搜集和编辑(2)手抄报的格式和排版(3)手抄报的装订和装饰2. 作文写作(1)写作方法和技巧(2)写作题材和表达方式(3)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3. 表达技巧(1)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2)写作思维和写作情感(3)表达方式和表达艺术4. 写作规范(1)写作格式和写作规范(2)写作内容和写作网站(3)写作风格和写作品味五、修辞表达1. 修辞手法(1)修辞的基本概念和修辞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修辞的分类和修辞的功能(3)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效果2. 修辞语言(1)修辞的语言特点和修辞的语言形式(2)修辞的语体特点和修辞的语体形式(3)修辞的语言风格和修辞的语言品质六、文学鉴赏1. 文学作品的鉴赏(1)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2)文学作品的鉴赏视角和鉴赏观点(3)文学作品的鉴赏态度和鉴赏情感2. 文学作品的解读(1)文学作品的解读思路和解读逻辑(2)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和解读技巧(3)文学作品的解读态度和解读情感3. 文学作品的评价(1)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文学作品的评价角度和评价观点(3)文学作品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情感4. 文学作品的欣赏(1)文学作品的欣赏视野和欣赏情趣(2)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欣赏技巧(3)文学作品的欣赏态度和欣赏情感七、修辞比喻1. 比喻的含义和作用2. 比喻的种类和形式3. 比喻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区别和联系八、写作规范1. 写作的准备工作2. 写作的步骤和方法3. 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九、作文写作1. 作文题目的选择和构思2. 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3. 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十、表达技巧1. 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运用2. 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技巧3. 表达艺术和表达品味十一、修辞表达1. 修辞手法的种类和作用2. 修辞语言和修辞语体表达3. 修辞语言风格和修辞语言品质以上是我对口职高语文知识点的总结,有文学常识、阅读鉴赏、写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职高语文期末考点总结

职高语文期末考点总结一、知识点总结1. 文学常识(1)文学基本概念:文学的定义、特点、形式等。
(2)文学流派: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3)文学作品:古代经典作品、现代文学名著等。
(4)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2. 修辞手法(1)比喻:直喻、借喻、转喻等。
(2)夸张:夸大事物形象,增强效果。
(3)排比:列举相同的句式结构,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4)反问:表达一种语气强烈的疑问或反问,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5)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行为、活动、心理等。
(6)对比:通过比较来突出事物的差异。
(7)讽刺:通过夸张、批评、讽刺等手法来达到讽刺的目的。
(8)设问:通过设问来引出主题或思考。
3. 诗歌鉴赏(1)诗歌的类型:古体诗、近体诗等。
(2)诗歌的格律:诗的韵律、音律等。
(3)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修辞等。
(4)诗歌的主题与思想: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4. 小说阅读与鉴赏(1)小说的定义与特点。
(2)小说的类型:传统小说、现代小说、外国小说等。
(3)小说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4)小说的主题与思想。
5. 散文鉴赏(1)散文的定义、特点与分类。
(2)散文的表达手法与风格。
(3)散文的主题与思想。
6. 阅读理解(1)短文阅读与分析。
(2)古文阅读与分析。
(3)现代文阅读与分析。
7. 写作技巧(1)组织构思与写作方法。
(2)修辞与表达技巧。
(3)语法与标点符号的运用。
(4)写作常见问题与改进方法。
二、重点知识点详解1. 文学常识(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营造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
文学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社会风貌、人生哲理等。
(2)文学的特点: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言说性、综合性等特点。
艺术性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审美的价值和艺术的表现形式;言说性是指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综合性是指文学作品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的。
中职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职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语文课程是中职高二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语文期末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本文将对中职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们能够系统地进行复习。
一、修辞手法在语文考试中,修辞手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生们需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加深对某个事物的理解;2.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3.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个特点,以达到一种修辞效果;4. 对仗: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在音、义、调等方面相对应;5. 排比:将若干并列成分置于句子中同样的位置,形成明显的平行结构。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中职高二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们需要能够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并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此外,学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词语的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们需要通过积累和理解来解读这些词语的含义;2. 注意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学生们需要仔细分析句子成分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3. 理解上下文: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在于上下文,学生们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中职高二语文考试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文的阅读需要学生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下是一些阅读的技巧:1. 关注主题与观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抓住文章的主旨;2. 注意行文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3. 推理和解读:通过推理和解读,理解隐含在文章中的信息;4. 举例和论证:分析作者采用的举例和论证方法,判断其论述的逻辑性。
四、写作技巧语文考试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学生们需要对写作技巧有所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1. 提纲式写作:在写作前先列出提纲,明确段落和论点;2.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中式英语和语法错误,增加句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3. 运用修辞手法: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表现力;4. 增加细节和例证:通过具体的细节和例证来支撑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比喻的作用
⑴化平淡为生动 ⑶化抽象为具体
⑵化深奥为浅显 ⑷化冗长为简洁
运用比喻应注意的几点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 2做比喻的事物要常见、易懂 3比喻要力求做到新鲜、生动
修辞训练——比喻
以“春风”、“小路”、“愉快”为核心, 设定情境,扩展为一段话,要求运用博喻的手 法。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 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 上似的。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的分类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形式。
明喻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 远处绵延的燕山褶皱带作了首都的 苍翠的屏障。
借喻 夕阳把胭脂抹了一河,便匆匆地落 了山。(胭脂借喻阳光)
参考答案
天空是宇宙的花园,云朵是花,雨水 是草,星星、月亮是天空的明灯。
森林是大自然的一首甜美的歌,风声 是歌词,鸟语是曲调,小花、小草是森林 的小音符。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 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 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构成条件
这比里喻所教用育的方几法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育对象成才
修辞格介绍
2. 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比拟的种类: 1. 拟人: 把物当做人来写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 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 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2. 拟物: 把人拟作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大家好
1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向 反问
高考试题举例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辞手法的表达运用——考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 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 字数相同)(6分)
大海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要求: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四个 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四个比喻合理贴切。
我愉快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春风像个 文静的小牧童,在山岗上、小溪边吹着清 脆的笛音;像个活泼的小姑娘,在草地里、 柳稍边欢乐地舞蹈;又像是一个顽皮的小 精灵,倏地钻入我的五脏六腑,给了我一 种心痒难耐的感觉。
修辞训练——比喻
依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在后面加一 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构成条件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 不能构成比喻。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 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小路上向 前走作,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 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博喻 比起北国的秋来,(南国的秋)正像 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 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比喻几种特殊形式。
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
来的都是血。
本体同喻体并列
这里是花的海洋。
本体修饰喻体
书籍——人类的朋友。 喻体注释本体
修辞格介绍
1. 比喻
比喻几种特殊形式。
1、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
得夹着尾巴跑。
2、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 晃就消失了。
修辞格介绍
2. 比拟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 重在“喻” 喻体一定出现
比拟 重在“拟” 本体一定出现
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比喻
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比拟
湖汹涌水的愈海发水温响柔雷,般愈的发咆安哮详着了、—怒—吼它着静,静扑地
它是一组综合性较强的比喻句。它既不同 于一般的孤立的比喻句,是由一个内容上带有总 括性的比喻领属三个意义上与第一句有从属关系 的比喻句,而三个小比喻句之间又构成并列关系 的排比句,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三个小比 喻的本体与喻体必须分别以前面的大比喻的本体 和喻体为前提;也不同于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 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的博 喻,它有一个总本体、一个总喻体,有三个小本 体和三个小喻体,三个小本体从属于总本体,三 个小喻体也从属于总喻体,我们把这种比喻形式 称作总分喻(也有人将其叫做母子喻,也许更形 象)。
1、比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 单看有没有喻词,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是不是比 喻:
同类相比。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 表示举例。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 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 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通感(移觉):一种特殊的比喻——感 觉间的互相沟通。
处香高气微楼你似风笑上乎的过渺是很处茫浅甜,紫的送色歌的来声缕似缕的清。香,仿佛远
作者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嗅觉 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荷香 似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
修辞训练——比喻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我常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青年,还像那时 一样戴着墨色眼镜观察世界。 B. 各种想法在脑子里像火花似地一个个爆发, 然后又熄灭了。 C. 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 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D.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像小时候那样,一味 贪玩,好动。
修辞训练——比喻
创造宣言
陶行知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 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 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 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文中说“刀比法喻如众果多用教得育不对好象,可能万像同毁; 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比睛喻”使。众多教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如如果果你你是是一一棵朵小花草苞,,就点就缀吐春出天芬;芳如;果如你 是果一你支是蜡一烛枝,蜡就烛放,出就所照有亮的光别明人;;如如果果你你是是一 只一春条蚕溪,流就,吐就出灌最溉后一一方根土蚕丝地::人有人了都奉应献当,这 样才奉有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