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三皇五帝指的谁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有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皇五帝指的谁中国古代史上的三皇五帝都有谁

导语:三皇五帝指的谁?中国早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和“帝”,他们在位的时间就是中国开国之初,古人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三皇”指天皇、地

三皇五帝指的谁?中国早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和“帝”,他们在位的时间就是中国开国之初,古人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后代学者习惯把个人推崇的古皇古帝人选放入以上八个“座位”中,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三皇五帝组合。而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就是三皇五帝时代。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三皇五帝是谁中国神话传说之三皇五帝

三皇:三皇是上古的伏羲燧人神农。循环轮回:太古黄古远古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朝代年历表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2-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中国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文化常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 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 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 《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 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 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以作者的堂名、室名等作集名,古代士大夫除了住室之外,还有专为进行读书、藏书 的处所,多以堂、室、斋、居、轩、亭、庵、馆为名,讲究点儿的称楼 称阁,便以此给自己的文集取名。如明代汤显祖家有玉茗堂,集名《玉茗堂全集》;清代袁枚居处筑有随园,集名《随园诗话》。 以成书年代作集名,如唐代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文集编于穆宗长庆年间,集名 《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 以上几种命名方法,有时交互使用,这就造成了同书异名的现象。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五)

三皇五帝时代年表(五) 黄河水患历代祸及共地(共工氏居地)、濮地(颛顼居地),共工氏治水很有经验,故在少昊之后颛顼仍用共工为水官(司空或工正),但有时因洪水过大,共工氏堤防被毁,大水不免冲到颛顼居地,颛顼误认为是共工以水逼他,于是便有讨伐共工之事。共工本为水官已在尽力减轻水害,而且看到“堕高堙卑”之法已不灵了,便急中生智凿山开豁,或削平山头以泄洪水,结果收到了显著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受到讨伐,自然愤怒之至,随即进行反击,双方对峙,争战多年不分胜负。史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缘于此。此时的共工氏首领帝江,称涅(涅为共工自立的天表之地名涅丘)。 大约距今五千八百年至五千五百年间(即公元前三千八百年至三千五百年),这三百年当中,海浸又一次发生,终结了颛顼与共工氏的恩怨纷争。少昊、共工等氏族纷纷乘船(芦苇舟),向山地逃亡。在华北,他们沿太行山向北进入燕山,向东北转入努鲁儿虎山,辗转又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三千列岛、阿留申群岛,最后在今美国俄亥俄州亚当斯县定居(后又转到美洲西南部),筑赫比人螭龙丘。 而留在中原境内的“涅氏”,则依“涅水”而居,其地在太行山西麓余吾、虒亭、襄垣、屯留、壶关一带。这些古老的地名现今犹存。 美国境内的那瓦霍人、赫比人世代流传至今的《四大世界递升迁徙图》,就是共工氏的族徽。那瓦霍图为圆形,赫比图为方形。中国境内发现的共工氏图徽图像很多。 伏羲女娲——炎帝系另一支,在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年间与南方北方的祝融氏会合,在洪水泛滥时期,同乘苇舟,经不同道路到达美州,这一支的后裔就是那瓦霍人,他们是从大河村、磁山出发的。 赫比人、那瓦霍人同属“帕布罗”——粘土建筑的村庄——耕田的殷地安人。其建筑形式都保持了共工——后土的“邛笼”特征。 共工之名是由于这个民族世代为木正、工正、水正。用斤伐木,筑堤、挖沟、排水、建屋、建坛台造舟车,他们用的棍叫“杠”用手持斤伐木叫“攻”,用力作工叫“功”。长沙子弹库出土战国帛书中的“共工”二字作“共攻”,可知攻、功、工可以通用。 “共”之意为筹谋、齐举齐攻、恭敬、供奉供给。 共工氏的贡献很多,担负着多种要职,造福于世世代代,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后来,共工氏分化为工方、邛方、珙方、虹方、江方、共方、土方(工方之子后土句龙氏裔又名吉方)等支族,至颛顼时改为司徒。“共工”是以德名族的一个大民族。 “帝江”、“帝鸿”是连山共工氏,在神农时进入岷山地区。在甘肃临夏、四川邛崃、茂汶、广汉、珙县、西昌、云南祥云、元江流域、麻粟坡以及广西,直至东南沿海,香港等地都留下了绵延至清代的纹字。一九八六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石璋上的连山纹,与历代铜鼓上的连山纹一脉相承。由此可以知道共工氏的这一支历代迁徙,生存的路线。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帝王(907年-960年) 五代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后梁 907年-923年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 907年-912年开平 907年-911年乾化 911年-912年末帝朱瑱 913年-923年乾化 913年-915年贞明 915年-921年龙德 921年-923年后唐 923年-936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923年-926年同光 923年-926年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 926年-933年天成 926年-930年长兴 930年-933年闵帝李从厚 933年-934年应顺 933年-934年 末帝李从珂 934年-936年清泰 934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7年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936年-942年天福 936年-942年 少帝石重贵 942年-947年天福 942年-944年开运 944年-947年后汉 947年-950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 947年-948年天福 947年乾祐 948年 隐皇帝刘承祐 948年-950年乾祐 948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951年-954年广顺 951年-954年显德 954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 954年-959年显德 954年-959年 恭皇帝柴宗训 959年-960年显德 959年-960年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武肃钱镠 904年-932年天宝 908年-923年宝大 923年-925年 宝正 925年-932年 世宗文穆钱元瓘 932年-941年无 成宗忠献钱佐 941年-947年无

三皇五帝是如何来的_三皇五帝由来传说

三皇五帝是如何来的_三皇五帝由来传说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怎么来的?下面是为你搜集三皇五帝是如何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

纪。 还有几种不同组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说法: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五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伪《尚书序》);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後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三皇 出自《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引》、 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鹖冠子·泰鸿》:“ 泰皇问泰一曰:‘天、地、人事,三者孰急?’”《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司马贞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也。”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李斯说古代有三皇,其中泰皇最贵。泰皇,较后的书称为人皇,即传说中的太昊伏羲。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问题,神农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尝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炎黄子孙,典故出自“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战争,炎帝族战败,并入黄帝族,华夏逐渐形成,后世自称“炎黄子孙”。

文化常识考前精练

文化常识考前专练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从汉武帝开始真正使用,更改年号称为“改元”。明清以后年号也常用来指称皇帝,如万历、康熙等。 B.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要登上宗庙东面的台阶(主阶在东,称阼阶)主持祭祀,喻指皇帝登基,即位。也作“践祚”,意同“登极”。 C.股肱,股本意为大腿,肱本意为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D.漕运,指古代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的运输方式。运输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民食调剂。义仓,隋朝以来封建政府为备荒而建立的粮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妹,就是堂妹。用“从”称呼,指亲属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子指的是侄子,从兄指的是堂兄。B.乡贡进士是指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考试的及第者。参加这一层次的考试需经乡试、府试两级选拔。C.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D.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成语“菽水之欢”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坟典,“三坟”“五典”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B.“擢明经第”中的“擢”是提升官职之意。明经,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推举后通过骑射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古代表升职的专有词还有:升、晋、迁、陟、加等。 C.起家,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释褐”意义接近,都可指某人首次为官。。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家庙,古时家庭祭祀场所,有官爵的家庭可建家庙,无官爵而富贵的则不能。配享,以功臣附祭于祖庙或以贤哲附祭于孔庙。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还可指年龄。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5.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定鼎:新皇朝定都建国的意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正为尚书,副为侍郎。 D.“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檄,原指较长的竹木简,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印绶,指官员的印信和系印信的绶带,以便随身携带。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世袭,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爵士”,指承袭了爵位和封地。门荫,一般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等特殊待遇的制度,又叫恩荫。 B.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幕府的僚属称幕僚。同编入正规官制的官吏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功能为咨议谋划、参与决策、掌握机要、典属文书。 C.“复国”指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回到家乡,结束流浪的生活。 D.“封禅”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封”一般指在泰山祭天,“禅”一般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官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此便可全权调度。

历史年代世系表汇总

夏(约前2070—前1600)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柕槐芒 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前期(前1600—前1300) 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商后期(前1300—前1075) 商王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盘庚(迁殷后)前1300 50 小辛 小乙前1251 武丁前1250 59 祖庚前1191 44 祖甲 廪辛 康丁前1148 武乙前1147 35 文丁前1112 11 帝乙前1101 26 帝辛(纣)前1075 30 西周(前1046—前771)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武王姬发前1046 4 成王姬诵前1042 22 康王姬钊前1020 25 昭王姬瑕前995 19 穆王姬满前976 55 共王姬繄扈前922 23 懿王姬囏前899 8 考王姬辟方前891 6 夷王姬燮前885 8 厉王姬胡前877 37 共和周定公、召穆公前841 14 宣王姬静前827 46 幽王姬宫涅前781 11 东周(前770—前256) 庙号姓名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平王姬宜臼前770 51 桓王姬林前719 23 庄王姬佗前696 15 釐王姬胡齐前681 5 惠王姬阆前676 25

襄王姬郑前651 33 顷王姬壬臣前618 6 匡王姬班前612 6 定王姬瑜前606 21 简王姬夷前585 14 灵王姬泄心前571 27 景王姬贵前544 25 悼王姬猛前520 1 敬王姬匄前519 44 元王姬仁前475 7 贞定王姬介前468 28 哀王姬去疾前441 1 思王姬叔前441 1 考王姬嵬前440 15 威烈王姬午前425 24 安王姬骄前401 26 烈王姬喜前375 7 显王姬扁前368 48 慎靓王姬定前320 6 赧王姬延前314 59 秦世系表(?—前206) 庙号纪元时间在位年数 西周秦嬴不详不详秦侯不详不详公伯不详不详秦仲前844 23 东周 (春秋时代)秦庄王前821 44 秦襄王前777 12 秦文公前765 51 秦宁公前715 13 秦出公前703 7 秦武公前697 21 秦德公前677 3 秦宣公前675 13 秦成公前663 3 秦穆公前659 40 秦康公前620 13 秦共公前608 6 秦桓公前603 27 秦景公前576 40 秦哀公前536 36 秦惠公前500 10 秦悼公前490 14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前8000年~前3000年),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盘古氏 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祝融 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可能是凤里牺)。传说中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伏羲的后代。又传说她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鳖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在中国神话中,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 除此之外,女娲还创造了瑟这样乐器。另外,女娲在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 一说女娲后来升天,由白螭和腾蛇保护着去了天宫。神话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在中国的图腾上更有女娲和伏羲交合的图像。在中国南部的苗族等民族尊其为大神,并建有庙宇供奉。 燧人氏(约前),在位110年,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之一。《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夏: (前2070—前1600),禹(姒文命)始建国,亡于商。姒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帝禹建立夏朝时所定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帝禹迁都;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帝启迁都…… 1、夏禹45年 2、帝启2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 6、少康21年 7、帝杼17年;

8、帝槐44年9、帝芒l8年lO、帝泄21年l1、不降59年; l2、帝扃2l年l3、帝廑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 皋l1年; l6、帝发l1年17、履癸52年。商: 商王朝(前1600—前1046),高祖太武王成汤(子履)灭夏建立王朝; 世祖文成王盘庚(子旬)迁殷后又称为殷朝(前1300—前1046),亡于周。 其实在之前的几百年,子契因为随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 从此商先后作为虞、夏的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成为商朝。商朝首都也特别多,这里说商王朝建立以后的三个著名都城: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高祖太武王成汤迁都; 殷(今河南安阳):世祖文成王盘庚迁都; 朝歌(沬,今河南淇县),武祖烈王武乙迁都。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 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 1.西周王朝(前1046—前771),武王(姬发)灭商建立王朝,结束于犬戎。 在此之前,后稷姬弃被虞舜封于邰,作为虞、夏、商的诸侯国。 此后,一度改国号豳(邠,今陕西郴县),至太王(文王的父亲)时期才改国号周。 周在成为王朝之前也数次迁都,灭商后以镐京(西都宗周,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为首都。 不久,成王(姬诵)又以洛邑(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陪都。 2.东周王朝(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迁国,亡于秦。 东周起先以陪都王城(洛邑/河南,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首都; 后来,又以成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为都城,实际上两座城都在今天的洛阳内。西周:

三皇五帝是如何来的_三皇五帝由来传说

三皇五帝是如何来的三皇五帝由来传说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怎么来的?下面是为你搜集三皇五帝是如何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

纪。 还有几种不同组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说法: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五帝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伪《尚书序》);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时期简介 三皇五帝(前8000年~前3000年),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 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 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盘古氏 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 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 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 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祝融 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可能是凤里牺)。传说中人类 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伏羲的后代。又传说她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鳖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在中国神话中,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 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 除此之外,女娲还创造了瑟这样乐器。另外,女娲在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 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 一说女娲后来升天,由白螭和腾蛇保护着去了天宫。神话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同 时也是夫妻。在中国的图腾上更有女娲和伏羲交合的图像。在中国南部的苗族等民族尊其 为大神,并建有庙宇供奉。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的叫法,历史上就一直争论不休。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情结在于血统和男尊女卑的思想在里面作怪。人类之初,伏羲女娲等群居共处,处于原始种群时期,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才知道取火用火保存火的方法,这个时候才有人类从动物群落中分离出来的可能。直到后来伏羲发明了结网捕鱼和狩猎驯养技术,这才使得人类进入种群文明。女娲,作为母系群体代表,伏羲也可能是父系群体代表,也可能那时根本就是乱的,是自然而然的,并无父系、母系的严格区别。人类在山林洞穴中生活亿万年之久,对于灾难的征兆,已经有了经验或感觉。直到大灾难降临之时,女娲预先派人传达了逃避灾难的命令和方法,由于那时是恐龙时期,传达方式,是借力传达,因而也是很缓慢的,得到通知的人群也是极其稀少的。女娲已经成为“娘娘”,成为人类共同的祖母。由此女娲应该排在三皇五帝之前。女娲时期是属于旧石器时期,这个时期长达2.0亿年。大劫难过后,太昊伏羲制八卦分九州,以龙记官,建立了中国远古第一个原始社会形态的国家,成为部落首领,使得人类社会进入部落文明时期。太昊的功绩在于下令儿孙们向全世界扩散,并让自己的四个儿女前往世界各地。那个时期,男女基本上是平等的,并无后来汉民族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扩撒过程中,燧人氏发明燧石取火的方法,太昊伏羲便将首领位置让给燧人氏,自己则离开昆仑到大儿子羲伯那里去了。燧人氏继承太昊伏羲在昆仑的部落体系,成为燧明国,而后则在昆仑山南北和天山南北扩散发展。这期间,玄女发明绳结文字,后来发明了天干地支和陶文。人类步入新石器时期。三皇:羲皇、燧皇、炎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源于炎帝和后来的黄帝。黄帝时期的炎帝,正是黄帝的哥哥继承神农氏首领,而黄帝为有熊氏首领。炎黄联盟与帝俊、蚩尤相继征伐后,天下大一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奇迹,因此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我们也被称为龙的传人,源于伏羲女娲时期,天地感应而生伏羲女娲,与霹雳雷神和大泽有关,雷电之状若龙,击之于木而燃烧,取木火而用,自此改变人类,使之从动物世界分化走出。故以伏羲为龙,具备木德,木为青,故为青龙。但凡神州大地之后人,均为青龙之传人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位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太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

《文化常识》考点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二)

《文化常识》考点特训题库传统说法 (1)(多选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五谷”包括()等。 A.稻 B.黍 C.稷 D.麦 【参考答案】ABC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自《论语.微子》。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泰、稷、麦、菽。故本题的答案选ABCD。 (2)(多选题)下列属于“三纲五常”中的“五常”的有()。 A.仁 B.义 C.礼 D.信 【参考答案】ABCD。“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故本题答案选ABCD。 (3)(判断题)“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和压迫妇女的精神枷锁和教条,其中,“四德”指道德、美德、品德、妇德。()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三从四德”的“四德”指的是:德、言、容、功,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是要有品德,能正身立本;第二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第三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最后是“功”,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本题说法错误。 (4)(多选题)“岁寒三友”指的是()。 A.松 B.竹

C.菊 D.梅 【参考答案】ABD。“岁寒三友”指的松、竹、梅。故本题答案选ABD。 (5)(多选题)我国古代“五行说”讲的五种物质包括()。 A.木 B.土 C.金 D.气 【参考答案】ABC。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故本题答案选ABC。 (6)(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古代六艺的是()。 A.射箭 B.书法 C.绘画 D.驾车 【参考答案】C。六艺是古代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礼指礼节,乐指音乐,射指射箭技术,御指驾驶马车的技术,书指书法,数指理数、气数,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故本题答案选C。(7)(单选题)“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 A.天、地、人 B.儒、法、墨 C.儒、释、道 D.儒、道、阴阳 【参考答案】C。“三教”原指先秦时期三大传统宗教——儒、墨、道。西汉末年,佛教传人中国,加之墨教消亡,故“三教”逐渐改称儒、释、道(释:佛教)。故本题答案选C。 (8)(单选题)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三皇五帝”,“五帝”的谱系是()。

三皇五帝伏羲是什么皇

三皇五帝伏羲是什么皇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山谷三皇五帝三皇之一,那么三皇五帝伏羲是什么皇?下面是为你搜集三皇五帝伏羲是什么皇,希望对你有帮助! 伏羲是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是古代的君主,是华夏太古三皇之天皇,与女娲一起被尊为人类的始祖,因为具有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所以又被称为龙祖。在中国的民间祭祀伏羲的活动非常多,对于伏羲诞辰的说法也存在着争议,有的说伏羲诞辰是正月十六,有的说伏羲诞辰是五月十三,也有的说伏羲诞辰是农历的三月十八。 在伏羲的诞生地甘肃的天水市民间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十六祭祀伏羲的活动,据说这一天是伏羲诞辰。至今天水的老百姓还在这一天在当地的人宗庙内朝拜伏羲,这一天天水的百姓需要供奉四个神灵:伏羲、神农、轩辕和方神,人们认为祭祀伏羲的时候只有这几个神有资格配享。正月十五日,天水城内伏羲庙举行上元庙会,附近民众扶老携幼前来朝拜伏羲庙,一直到十六日子时,传为伏羲派遣喜神莅临之时。这个时候道士会在一棵树上挂上一盏红灯笼,挂红灯笼的这棵树就是喜树,人们在这棵树上贴上小红纸人,并且用香火炙烤纸人,腿疼就炙烤腿部,腰疼就炙烤腰部,据说可以去百病。 但是也有人说伏羲诞辰是农历的五月十三,1988年是农历的龙年,这一年在伏羲的出生地的天水市,政府在农历五月十三举行了隆

重的祭祀活动,五月十三是龙的生日,而伏羲是龙的化身,所以这一天也是伏羲诞辰,于是将1988年祭祀伏羲的活动定在这一天。此后每年的这一天政府都会主持伏羲诞辰纪念。 伏羲存在吗认为历史上确有伏羲其人的观点自古即有,《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业:“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 《帝王世纪》把伏羲当作一个古帝,甚至将伏羲的出生地、所都之地、在位多少年都一一指出,谓其生于"成纪","都陈","在位一百一十年崩"。后人考证成纪在今甘肃天水,陈在今河南淮阳。今天水市还有伏羲庙等建筑群,淮阳则有伏羲陵等古迹名胜。 民族考古学家宋兆麟在综合研究了古籍记载与民俗资料后得出结论:伏羲是远古时代的杰出人物,是氏族部落首领、发明家和巫师。伏羲因生活在农业发明以前,可能对渔猎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有过重大贡献。 宋兆麟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生育信仰》提到:从汉代画像石上伏羲的形象看,伏羲呈人首蛇身,此形象说明当时已进入图腾时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在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依靠群体的力量而生存,氏族部落首领是血缘纽带和群体力量的体现者,他们死后就成为氏族部落的祖先神和神话中的人物。 伏羲的出生地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出生于成纪。北魏郦道元《水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秦——清) 一、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随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梁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历三帝,共统治15年 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公园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214年 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十二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汉高后吕雉(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八年(注:吕雉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五年 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六年 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六年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五年 年号:元始 汉孺子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三年 年号:居摄、初始 新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十四年 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在位三年 年号:更始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十三帝,共统治196年 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 年号:永平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儒风大家原创整理 2015-10-27 注:由于年代久远,表中各项资料只是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得出的大致结果,可能存在模糊及不准确处,有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概说 中国文明发祥于昆仑丘,燧人氏在昆仑山(今甘肃合黎山、 1、燧人氏时代(前 1.5 万年—前 7龙首山,《山海经》载昆仑山在此)立天表,作为天齐,确立天北极,由兹氏雷泽氏(时居龙首山、山丹河),创 724 年) 制结绳纪历的《河图》、《洛书》,为北斗九星悬朗时代, 依章动岁差计算创制于公元前 1.48 ~1.47 万年间。 据《易》帝出乎震,建寅作孟春, 28 宿始于大角、角,依 章动岁差计算公元前 7750 年~公元前 7675 年称帝,校正 为公元前 7724 年。又据苗族古歌,伏羲称帝号“罗奉”, 公元前 7724 年为罗奉元年,初都榆中,迁榜罗,再迁陈 2、伏羲氏时代(前7724 年—前 50仓、华山牛鸠原、王屋山,崩鸡公山。汉湖南长沙楚帛书 08 年)乙篇载伏羲氏族谱系。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为太昊遗址,自 公元前 7000 年~ 5800 年,共 1200 年,发现文字 25 字, 七声音阶骨笛 25 支,以及牙璋、白龟等,南传于淮河青 莲岗文化龙虬庄,发展为大汶口文化。伏羲上元太初历年 代为公元前 104+4617=4721 年,已进入神农氏时代。 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仰韶北首岭半坡文化是炎帝·神农 氏文化;磁山· 斐李岗· 龙虬庄· 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 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自六盘山南下四川—贵 3、炎帝、神农、蚩尤时代(前 500州—云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谱,《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 0 年—前 4513 年)族谱,第九世为夸父,时居潼关至灵宝三百里桃林塞夸父 八大社(营);神农氏第八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 氏县祁村湾、陈留、曲阜;蚩尤氏与共工氏据晋、冀、鲁。 蚩尤死葬濮阳西水坡M 45,时公元前 4515 年~ 4510 年。 《黄帝四经》出土,记黄帝与蚩尤征战事及颛顼与共工(时4、黄帝时代(前 4513 年—前 4050称涅)征战事。河北涿鹿有黄帝城、蚩尤城、蚩尤寨、阪年)泉之野张公泉(共工氏汉姓张)、釜山会盟石仰韶文化遗 址。红山文化是黄帝族文化。 5、少昊、颛顼时代(前 4050 年—山东大汶口文化和江苏连云港云台山将军崖岩刻文字、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