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广为普及的一个画种,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发展是在英国,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水彩画同其他画种一样,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有其特长,也有其局限,从而形成了能

独立存在的艺术特点。

(一)工具性能

学习水彩画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水彩的工具性能,然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它。

1、水彩颜料

水彩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水彩颜料的群青、赭石、土红等色属矿物性颜料,单独使用或与别的色相混都易出现沉淀现象,巧妙运用可产生新颖的效果。

2、画纸

水彩画用纸比较讲究,它对一幅画的效果影响很大,同样的技巧在不

同的画纸上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公后纸面比较来整,纸纹的粗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不要以为初学不管什么纸都可以作水彩练习,太薄的纸着色后高低不平,水色淤积,影响运笔;吸水太快的纸(如过滤纸),水色不易渗化,难以达到表现意图;太光滑的纸水色不易附着纸面,都不适合画水彩之用。应熟悉自己使用的画纸性能物点,善于巧妙地掌握它。

3、画笔

水彩画笔需有一定弹性和含水能力,油画笔太硬且含不住水分,不宜用来画水彩(但有时可以用来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狼毫水彩笔、扁头水粉笔、国画白云笔、山水笔等都可用来画水彩。准备一支大号的涂大色块用,具体塑造与细节描绘有两三支中、小画笔即可。

(二)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把水彩画比如轻音乐或抒情诗般的轻柔,是比较确切的。

一幅好的水彩画除去内容与感受情的表达深刻之外,给人的感觉是湿润流畅、晶莹透明、轻松活泼,此种感觉就是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之特点是与其他画种相比而言,油画的覆盖、厚涂形成厚重的

特点,水彩颜料透明,又以薄涂保持其透明性,画面则有清沏透明之感受。用水调色,发挥水分的作用,灵活自然、滋润流畅、淋漓痛快、韵味无尽。

(完整版)水彩画发展简史

水彩画发展简史 第一节水彩画的特点及表现语言 一、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使它独立于其他画种,并在艺术领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水彩颜料来进行色彩表现的画种。水彩画因其工具材料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而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常常被誉为绘画中的“抒情诗”和“轻音乐”。透明清新、滋润空灵成为水彩画艺术语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一)、水色韵昧 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没有水,就没有水彩画。水彩画因其对水的性能的充分运用和尽情发挥,形成了其他画种所不易做到的水色韵味。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工具材料,按照画家的创作意图,利用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段,通过形体、色彩、光影等进行形象的描绘。水彩画颜料直接用水稀释,颜料中加入的水越多,颜色就会越浅,其透明性也就越高。用水调和颜料,可浓、可淡、可干、可湿。通过水与色的巧妙配合,或泼洒、或点染、或浸润,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创造出千姿百态、韵味无穷的画面。 水彩画的“韵”,既指水色交融的“节奏韵律”,也指因画面形神妙达所产生的“气韵”、“神韵”及带给欣赏者的无穷“韵味”。“韵”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代表着一种超逸洒脱的精神境界和回味无穷的审美情趣,是一种理想美。范温《潜溪诗眼》曰:“韵者,美之极。”六朝时期,“韵”指的是人物的风度气韵,又可解释为音乐的节奏韵律。后来,韵的使用范围扩大到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领域,通常指一种以抒写作者主观审美体验为主导、生动自然、委婉含蓄、趣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之有神韵者:如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列在“六法”之首。韵之极,更体现。”韵“才可称作”有深远无穷之昧“在审美欣赏时能引发欣赏者无尽的遐思与想象,即所谓. 水彩画的“韵”,离不开水彩画的重要媒介——水。水的轻盈、透明和流动性,色彩的透明感,使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章法体势更容易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韵律美,故水彩画又有“小夜曲”之称。这种韵律美,或通过线条的粗细、构图的疏密来表现,或通过干湿交融、色彩浓淡来达到。同时,水彩画所产生的“韵”,不仅仅包含节奏之韵,更为重要的是水的不确定性及水色交融后在画纸上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多样性,让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水彩画的欣赏与实践》

《水彩画的欣赏与实践》 课程学习指导 石增琇 1、课程背景介绍 水彩画,源自西方,成熟于英国,传播在欧洲。十六世纪以来,一些描绘优美动人的风景画,在英国广为流传。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出于对喧嚣的城市文明的反感,歌颂大自然、赞美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水彩画受到人们的欢迎。许多画家也都在创作草图和绘画中广泛地使用水彩。十九世纪末,水彩画对印象派产生很大的影响。自印象派和印象派之后直至二十世纪的许多绘画流派的大师们,也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的水彩画作品。二十世纪以来,欧洲、美洲、亚洲举办的水彩画大型展览层出不穷。 水彩在中国一经传入便很快的被国人所接受和欢迎。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无论是少儿习画,还是专业培训;无论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美术院校,水彩画教育蔚然成风。经历了几代画家们的努力、探索,创造出绚丽的中国水彩画艺术,贯通古今,融会西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水彩艺术家们始终用手中的画笔在歌颂着祖国的伟大,山川的秀丽;歌颂着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光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水彩画重新崛起。特别是最近十年,随着全国美展和全国性水彩画的大型展览的举办,水彩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提高与繁荣,同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并驾齐驱。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以广东美院等十五个艺术院校合编的《水彩》为基础,结合我自己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进行了编撰。今后还要根据大家的实际需要不断的改进、充实、提高教材的质量,使教材更加完善。 2、课程内容介绍 本课程主要从六个章节,详细地介绍水彩艺术的发展历史、主要技法、训练方法及要点和国内外水彩画家的作品赏析,从宏观到具体技巧;从欣赏到亲自动手,为学习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知识和指导。基本内容包括:概论部分介绍了水彩画的特点及表现语言、水彩画发展简史及水彩画在绘画训练中的作用与地位。色彩基础知识部分讲解了色彩学原理和在绘画中的应用。水彩画的材料与技法部分介绍了水彩画的工具与材料、水彩画的技法在水彩画中的基本应用知识。水彩画写生的方法与步骤部分较为详细的讲授了水彩静物、风景、人物、半身、全身像以及人体的写生方法与步骤。水彩画创作部分讨论了有关水彩画创作的相关问题。在水彩画欣赏的章节中,对国内外及天津的水彩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做了简介。

中西方水彩画的发展脉络

中西方水彩画的发展脉络 (一)西方水彩画的发展 从以水为媒介来调和颜色所作的绘画这一概念来说,水彩应该是世界最古老的画法,最早进入文明的古国如中国、印度、埃及、希腊都有用水调和颜料作画的绘画形式,只是作画的方法和形式不同,但是用水调和颜料作画的方法是相通的。 在欧洲,最早用水彩独立作画的是德国的绘画巨匠丢勒,他从 学画开始就用水彩作风景、动物、植物写生作画。他用写实的方法 真实的表现大自然中的景物。他的水彩作品《小野兔》、《大草坪》 都是经典的水彩作品。十八世纪以前的水彩画,多数是在碳笔或钢 笔的素描稿上用淡彩渲染而成,很多作品能透过色彩清晰地看见颜 色底层的底稿,后来才逐渐过度到用色彩直接作画的方式。 真正使水彩画发展成独立的画种是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中期通过英国水彩画家的努力才实现的。可英国并非是最先发展水彩画的国家,但真正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却是通过英国水彩画家的努力来完成的。1水彩画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种传统,英国水彩画有着它自己的发展轨迹,这条轨迹的主线是风景画。16与17世纪早期英国水彩画是一种以线为主,加上淡彩的纪录性“风景地形画”。2 英国水彩画有着它自己的传统,所以这时水彩画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是在“风景地形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发展而成的。“风景地形画”是在英国对外扩张中产生和发展的,内容基本上是记录当地的地溶地貌,技法上是以素描为主再施以淡彩,是水彩风景画的原始形态。十八世纪风景地形画进一步发展成水彩风景画,淡彩也进一步发展成今天的水彩画。在照相机发明之前,用水彩作画时间短而且工具简便,因此水彩画成为当时记录地域风光和各地建筑的最好方法。大部分出身于地形画的风景画家继承了传统绘画的优点,把水彩画推到了较高的水平。被称为“英国水彩画之父”的保罗·桑德比是十八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中最有威望的画家。保罗·桑德比运用各种水彩色进行尝试研究,并用色彩直接描绘景物,取得了突出性的发展, 1龙虎.新思维水彩画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龙虎.新思维水彩画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图表 1 丢勒《小野兔》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透明灵秀的艺术形式【摘要】本文通过水彩画与其它画种的比较,得出水彩画之所以能够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就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关键词】表现力艺术形式艺术风格 (一)水彩画的形成与发展 运用水彩做画,在绘画技法中是最古老的一种方法。古埃及时代就有人以水为媒剂调和颜料在草纸上作画。中世纪的欧洲人使用类似的方法,绘制祭祀用的手抄经本里的插图,这就是水彩画的雏形。 根据推断,中国水彩画的出现当在纸和毛笔发明之后,蔡伦造纸,蒙恬制笔,远比西欧早。水墨技巧到宋代已相当成熟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实质上就是水彩画,但在表现技法上与西欧的水彩画不同,现在我们所称的水彩画是从西欧传到中国来的,已有百余年历史了。 水彩艺术在欧洲各有不同的独立开端。欧洲的水墨画始于14世纪,佛罗伦萨教堂里的壁画就有以水墨单彩来起稿的。 可见,远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把水彩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运用到了绘画当中。德国巨匠丢勒(1471—1582)利用水墨技巧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水彩画(WATER COLOUR)。一般公认为他是第一个作水彩画的。他的水彩画精细,工整,并略施以粉质。作品有《大草坪》,《一簇樱草》等。德国的霍尔拜因和克拉那赫,意大利的彼罗西奥都曾作过水彩肖像和其他题材的水彩画。17世纪佛兰德斯的鲁本斯及其弟子安东·凡·戴克,都曾作过一些水彩速写。荷兰画家阿德里昂·凡奥斯·塔德兄弟则全部用透明色制作水彩画,为现在欧洲大陆的水彩画奠定了基础。 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应归功于18至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的努力。英国水彩画有自己的传统,从16—17世纪以来风行一种记录性的地形风土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随着海外的扩张,旅游的

精选赏析 ---那些经典的水彩画

精选赏析---那些经典的水彩画 本文对具体的每一幅画做了些讲评。准确地说,是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不妥处望批评指正。我的信条是:讲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往外讲。而更可怕的是讲不出“自己的话”,因为平日里不注意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总喜欢人云亦云。画画的人只会翻书本,抄别人的结论,那你自己的眼睛和脑子干什么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有自己的观点,并敢亮自己观点的人都是英雄。学习绘画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它和搞科学有很大差别,这里面有许多不确定点,不大容易说清楚。特别当我们脱离开具体的绘画,而去空对空地谈一些“美术理论”时,总是白白浪费时间而毫无收获。因此我主张:把我们的眼、脑集中在一张张优秀的绘画上,即对具体的绘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交流各种不同看法和认识,其结果,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温斯洛·厚莫(1836-1910)(美国) 每一幅好的作品都有一个合适的色调,但有时画家会特别强调色调。该画就是以色调取胜——浅紫灰偏黄色调。首先,画面层次分明:远山、天空及它们的倒影为浅色调;中间的山丘及倒影为灰色调;前面小船为黑色调。而水中两条纯白的波浪顿使灰色调明快起来。在色彩的处理上,灰色调中的

变化肯定是微妙的:与远山、天空对应的倒影绝非仅是深浅虚实的变化,更加重要的是色彩冷暖的变化:倒影略暖。 温斯洛·厚莫(1836-1910)(美国) 这一幅,画家同样特别强调色调。但这幅深紫灰色调传达出了一种紧迫感——山雨欲来,清风乍起,我们的心为之一颤! 看哪!天空中乌云翻滚——纷乱的笔触起了作用。水中亮部的波纹告诉我们,风已经吹过来了。隐约有雷声。远山从右至左渐变为群青色,很真实。近处树林及其倒影不是一块死黑,有微妙的冷暖变化,整个倒影略浅些。向左疾驶的小船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再过十分钟,雨丝将从天而降。 带水纹的水面画得成功,是因为有:水中亮部的波纹、向左疾驶的小船及其带起的一条亮的波纹、左侧山与水相接处的几点代表水纹的亮点,及右侧岸边的那条水纹——这几处画家是很“经心”的。乌云翻滚的天空,我个人认为,笔触如果再细腻些,乌云的层次再多些,整幅画的效果会更好。必竟乌云要比水“软”些。我还是很喜欢这幅画的! 感谢美国人民,为我们孕育了伟大的画家温斯洛·厚莫。久居干旱的北京,我喜欢阴雨天气,更喜欢暴风雨前的氛围。

水彩的主要分类、艺术特征及基本画法

水彩的主要分类、艺术特征及基本画法 水彩就是水与色彩的融合,泛指用水进行调和的颜料。顾名思义:水彩它给人的感觉有2种,一种是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另一种是给人“色彩”的感觉,各种不同的色彩,刺激我们的大脑,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就像世界是多姿多彩一样。 主要分类 按特性一般分为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两种。分别为: 水彩【watercolour】一般称做水彩颜料。透明度高,色彩重叠时,下面的颜色会透过来。色彩鲜艳度不如彩色墨水,但着色较深,适合喜欢古雅色调的人。即使长期保存也不易变色。 水粉【Gouache】又称广告色,是不透明水彩颜料。可用于较厚的着色,大面积上色时也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虽然同属于不透明水彩颜料,但水粉一般要比丙烯便宜;但在着色、颜色的数量以及保存等方面比丙烯稍逊一筹。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性的使用。 按制作工艺水彩颜料一般有四种:

干水彩颜料片 湿水彩颜料片 管装膏状水彩颜料 瓶装液体水彩颜料 艺术特征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 二、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色的结合、透明性质、随机性及肌理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并形成奇妙的变奏关系,产生了透明酣畅、淋漓清新、幻想与造化的视觉效果,与自然把

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基本画法 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水彩画教案

水彩画教案 一、课题:水彩画 二、适用学段:高中美术《绘画》第二单元 三、课的类型:欣赏·评述 四、课时:2课时 五、设计思路:用水彩画图片欣赏切入,让学生从认识水彩画到了解水彩画然后自己动手画水彩画来学习水彩画。 六、教学资源: 1、教具准备:课本、相关图片和资料的ppt、自己画的水彩画。 2、学具准备:课本。 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史,水彩画的演变以及代表画家。 2、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特点; 3、通过对比能发现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水彩画分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讨论的过程,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2、对水彩画中静物写生和风景写生的程序分步学习和对风景画过程的视频观看实现学生对水彩画一般技法的接受和理解; 3、结合关于水彩画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练习,主动获得和水彩画有关的知识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审美能力。 1、通过对西方水彩画系的学习,在个人情感上同步获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融合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艺术观念; 2、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和时代性的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萌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盈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多元状态,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八、核心目标: 通过水彩画是一种轻便、使用广泛,艺术性很强的画种,同时又是研究色彩较为理想的画种之一。因此,常被列为美术专业的色彩基础课。通过色彩景物和色彩风景等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水彩画的基础技法,而且训练学生以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九、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史,水彩画的演变以及代表画家,水彩画的特点。(2)、在水彩画的教学中,应看重使学生尽快掌握水彩画的特性和基本技法,充分了解水彩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3)、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欣赏水平。 2、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使学生清楚的认识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史,水彩画的演变以及代表画家,水彩画的特点。 十、教学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作品欣赏法、讲授法、视频示范法、

探析水彩画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方法

探析水彩画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方法 发表时间:2012-06-19T12:23:54.87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官振彬 [导读] 前面已经谈到水彩画的基本特点,水作为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定界线,其地位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官振彬深圳宝安画院 518000 摘要水彩画艺术表现的核心在于水与色彩的协调与配合,文章对水彩画的艺术 特征及表现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水彩画艺术特点表现方法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 一、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水彩画的起源 水彩画的早期阶段,其表现手法非常简单,它只需用水调配可溶性颜料就可作画。古早在 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人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故此水彩画也称之为“绅士的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水彩画,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 (二)水彩画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许多杰出的画家,都对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 -1944)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水彩画后,完成了一种比较稀疏的构图,由感性发挥走向严格的自律,创作出一种理性的抽象构成绘画。德国画家保罗?克利 (Paulklee,1879-1940)运用对比技法融合于色彩的层次变化之中,并使色彩的分配、创作出很多优秀水彩画作品。同期或稍后,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 二、水彩画的基本特点及其艺术特征 1、水彩画的特点 水和彩构成了水彩画语言的基础,借助“水”和“色”的相互作用,使画面具有透明、轻快、滋润、流畅等特点,能获得特殊韵味的效果。19世纪英国著名水彩画家和理论家拉斯金曾作过如下描述:“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这正好阐明了水彩画的特点。 2、水彩画的艺术性表现 水彩画的历史上,有许多大师运用水彩画艺术语言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充分展示了水彩画艺术的魅力。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伟大的油画家、版画家丢勒,同时也是水彩画的先驱。他认为水彩画最能表现色彩和气氛,既可以淡彩薄涂,又可以用不透明水彩刻画入微,充分表现抽象与质感。传世的《幼兔》和《草地》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技法特点。十九世纪前期,英国的透纳和康斯坦布尔的水彩画表现了强盛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雄心勃勃的生命力及对生活的强烈感受。康斯坦布尔在表现乡间景色的作品中,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精致细腻层次、丰富的色彩结构,以其质朴、真实的艺术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透纳则以更加犀利的目光、更富于幻想的头脑来进行创作,他的作品不仅着力于对大自然外表的描绘,而且深入自然深处,以写意的手法捕捉大自然的光和色的变化。法国印象主义就是从康斯坦布尔和透纳那里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启示。透纳创造的水彩画壮丽炫目。在《威尼斯从捷迪卡向东看日出》和《从内塔河对岸上看海的宝》中,我们根本无法寻求细节,无法知道当时的场景是否和他所绘的一样,但是它表现了我们对于自然景象的真实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我们在读浪漫主义诗篇和听浪漫主义音乐时所感到的东西。强调气氛与光的再现,对迷人色彩的运用,变幻莫测,活跃而流利,纤细而肯定的重复皴、擦、点、染是透纳技法的最大特点。他还把透明色的技巧从水彩画转移到油画中,使两者交融、各取所长、同步发展,使之得到了最完善的表现,以致水彩担负着十九世纪英国画坛的主角。 三、水彩画的材料、表现方法及韵味 1、画纸和画笔 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存在于艺术领域当中,其载体是有着自身特点的,水彩画纸是水彩画制作的首要载体,画纸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绘画效果。因而,对于水彩画纸的选择是极其讲究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色后纸面比较完整,纸纹的精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水彩画笔一般是由貂毛、牛毛、羊毫及猪鬃或尼龙等制成的。在形状上有扁形笔、圆形笔及线笔之分。在作画过程中,各种形状的画笔会画出不同的效果与情趣。 2、颜料及辅助媒介 水彩色从原料上说是从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物质中提取制成的,也有化学合成的。颜料中含有胶质和甘油,使其能附着画面。水彩颜料最大的特点是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 3、水与彩的特点及韵味 前面已经谈到水彩画的基本特点,水作为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定界线,其地位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辅助材料工具,按照画家作画意图,利用媒介物相互渗溶造成的独特艺术效果,水和彩恰到好处的运用形成了水彩画独特的水韵和色彩韵味。水彩画中,水的韵味有种种不同和差异,水的流动韵味、水的沉渍韵味、水的渗化韵味、水的冲洗韵味等都是水彩画的

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广为普及的一个画种,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发展是在英国,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水彩画同其他画种一样,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有其特长,也有其局限,从而形成了能 独立存在的艺术特点。 (一)工具性能 学习水彩画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水彩的工具性能,然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它。 1、水彩颜料 水彩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水彩颜料的群青、赭石、土红等色属矿物性颜料,单独使用或与别的色相混都易出现沉淀现象,巧妙运用可产生新颖的效果。 2、画纸 水彩画用纸比较讲究,它对一幅画的效果影响很大,同样的技巧在不

同的画纸上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公后纸面比较来整,纸纹的粗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不要以为初学不管什么纸都可以作水彩练习,太薄的纸着色后高低不平,水色淤积,影响运笔;吸水太快的纸(如过滤纸),水色不易渗化,难以达到表现意图;太光滑的纸水色不易附着纸面,都不适合画水彩之用。应熟悉自己使用的画纸性能物点,善于巧妙地掌握它。 3、画笔 水彩画笔需有一定弹性和含水能力,油画笔太硬且含不住水分,不宜用来画水彩(但有时可以用来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狼毫水彩笔、扁头水粉笔、国画白云笔、山水笔等都可用来画水彩。准备一支大号的涂大色块用,具体塑造与细节描绘有两三支中、小画笔即可。 (二)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把水彩画比如轻音乐或抒情诗般的轻柔,是比较确切的。 一幅好的水彩画除去内容与感受情的表达深刻之外,给人的感觉是湿润流畅、晶莹透明、轻松活泼,此种感觉就是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之特点是与其他画种相比而言,油画的覆盖、厚涂形成厚重的

儿童绘画:水彩画的发展史

儿童绘画:水彩画的发展史 了解水彩画的发展史,能协助我们理解怎样发展水彩艺术,对自 己水彩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开拓青少年的眼界,提升 青少年水彩艺术爱好者的理论修养,是青少年水彩艺术爱好者的必修课。 从水彩画概念——“水彩画是用水调合颜色绘制的图画”这样的 理解出发,我们能够说水彩画是人类绘画最古老的画法。古代埃及人 在他们绘制冥途指南(名称叫《死者之书》或《死书》)时使用了熟 练的水彩画方法。 又如在古代印度和希腊等民族中,水彩画法也早被应用。“水彩画”也早有出现。 中国的国画与水彩画也有类似之处,用水调和墨彩作画,是中国 古老的传统,中国画的山水、风景画到了明末清初,与国外当时的水 彩风景画差别已不大了。 拜占庭的画家早就开始了制作树胶质“水彩画”。另外欧洲中世 纪手抄本里的装饰画,大多是用水彩画成,这种“水彩插图”是水彩 画在另一个领域的新成就。 虽然,用水调和颜色的画种,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但是,古代用 水调色的画和现代水彩画却不是一回事,很难肯定的说现代的水彩画 就是由古代水调颜色的画发展而来的。因为现代水彩画的工具以及技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很多复杂的变化。而且,现代水彩画 的特点,在古代水调色的绘画中很难找到一点痕迹了。现代水彩画的 特点,很难使人们相信它是从古代水调颜色的绘画中发展过来的结果。但是,如果把古代水调颜色的绘画,同当代水彩画截然一刀两断,认 为两者之间毫不联系,毫不相通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只怕也是很不全 面的。因为任何绘画形式都是相关连的,任何绘画形式的发展都是呈

穿插式交流发展的,与其他艺术形式毫无关连,独自发展的封闭式艺术形式是不存有、也是不可能的。

水彩画意境之美论文

浅谈水彩画的意境之美 摘要:关于水彩画的意境美,更多地由画种本身的特点来产生。本文浅谈水彩画的意境之美,主要从水彩画与意境美的定义着手,通过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的题材等几方面来阐述笔者的观点。现代人提高审美性,学会欣赏水彩画的意境美对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彩画、意境美、水色交融 abstract: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bout water colors, more by ty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elf to produce. this paper discus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atercolor, mainly from water color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n the defini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watercolor theme several aspects elaborated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modern to increase the aesthetic,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o meet watercolor modern aesthetic deman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watercolor painting,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water color blends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浅谈我对水彩画的认识

浅谈我对水彩画的认识 摘要:几个世纪来,水彩画作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以其画面独特的材质魅力深深吸引了人们,兴盛不衰。如今,水彩艺术在世界各国也和其他艺术门类同步呈现出现代艺术的特征风貌,风格多元,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使它独立于其他画种。 关键词:水彩画;水媒介 一、引言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水彩画因其对水的性能的充分运用和尽情发挥,形成了其他画种所不易做到的水色韵味。 二、水彩画的起源于发展 (一)水彩画的起源 水彩画的早期阶段,其表现手法非常简单,它只需用水调配可溶性颜料就可作画。古早在 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人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故此水彩画也称之为“绅士的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水彩画,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

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 (二)水彩画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许多杰出的画家,都对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 -1944)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水彩画后,完成了一种比较稀疏的构图,由感性发挥走向严格的自律,创作出一种理性的抽象构成绘画。德国画家保罗·克利 (Paulklee,1879-1940)运用对比技法融合于色彩的层次变化之中,并使色彩的分配、创作出很多优秀水彩画作品。同期或稍后,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三、水彩画的特点 (一)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以水与色的交融而形成的画种。它主要借助于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来进行物体的塑造,是真实客观地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工具材料,按照画家的创作意图,利用水彩画的技法和

水彩画发展简史

水彩画发展简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水彩画发展简史 第一节水彩画的特点及表现语言 一、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使它独立于其他画种,并在艺术领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水彩颜料来进行色彩表现的画种。水彩画因其工具材料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而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常常被誉为绘画中的“抒情诗”和“轻音乐”。透明清新、滋润空灵成为水彩画艺术语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一)、水色韵昧 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没有水,就没有水彩画。水彩画因其对水的性能的充分运用和尽情发挥,形成了其他画种所不易做到的水色韵味。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工具材料,按照画家的创作意图,利用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段,通过形体、色彩、光影等进行形象的描绘。水彩画颜料直接用水稀释,颜料中加入的水越多,颜色就会越浅,其透明性也就越高。用水调和颜料,可浓、可淡、可干、可湿。通过水与色的巧妙配合,或泼洒、或点染、或浸润,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创造出千姿百态、韵味无穷的画面。 水彩画的“韵”,既指水色交融的“节奏韵律”,也指因画面形神妙达所产生的“气韵”、“神韵”及带给欣赏者的无穷“韵味”。“韵”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代表着一种超逸洒脱的精神境界和回味无穷的审美情趣,是一种理想美。范温《潜溪诗眼》曰:“韵者,美之极。”六朝时期,“韵”指的是人物的风度气韵,又可解释为音乐的节奏韵律。后来,韵的使用范围扩大到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领域,通常指一种以抒写作者主观审美体验为主导、生动自然、委婉含蓄、趣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之有神韵者:如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列在“六法”之首。韵之极,更体现在审美欣赏时能引发欣赏者无尽的遐思与想象,即所谓“有深远无穷之昧”才可称作“韵”。 水彩画的“韵”,离不开水彩画的重要媒介——水。水的轻盈、透明和流动性,色彩的透明感,使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章法体势更容易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韵律美,故水彩画又有“小夜曲”之称。这种韵律美,或通过线条的粗细、构图的疏密来表现,或通过干湿交融、色彩浓淡来达到。同时,水彩画所产生的“韵”,不仅仅包含节奏之韵,更为重要的是水的不确定性及水色交融后在画纸上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多样性,让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审美趣味。 这种审美趣味徘徊在有形、无形、有势、无势、似与不似、生与灭、轻与重、隐与露的状态之中,使画面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方面取得某种联系,从而进入一种“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审美境界。自有水彩画以来,特别是自英国水彩画问世之后,水

浅谈水彩画风景的表现要素

浅谈水彩画风景的表现要素 发表时间:2018-11-06T18:18:50.9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张旭灿刘妍[导读] 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以色彩的辅助作用 沈阳城市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以色彩的辅助作用,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在画面中,给观者带来美妙的视觉感受。本文简述创作水彩风景画的要素,对水彩画表现要素进行了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绘画,水彩画,表现要素随着绘画形式、语言的不断拓展,水彩风景画在继承和兼容中开拓新的绘画理念,不仅在意境表达的内涵上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扩充,在外在的表现形态上也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其在意境的营造上也更具独特性和时代特色。 1创作水彩风景画的要素水彩画的主观意象得出审美标准。水彩画的材质特征直接决定了这一画种特殊的视觉审美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水彩风景画的要素。 1.1如何构图和选景 一副画表现手段除了表现最基本的工笔意外(绘画功底要惟妙惟肖)就是要靠色彩的搭配,来表达画的真正内涵,色彩是绘画表现的重要手段,能直接使对象内心发生视觉传媒。要想做好一幅画最好选择层次比较鲜明的并且有远、中、近三个大物象比较好,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创作者更容易掌握空间距离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规律。这样构图的时候也会把美的要素融入到画中,也更容易创作一些。 1.2如何掌握视平线和透视效果 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历史,心理,它们会仍然藏在里面因为画家不是没头没脑的蠢汉,里面存在一些色彩逻辑,如果把他自己陷落在后者里面,那他就完了的确,色彩是绘画无穷尽的源泉,讲究色彩构成,应从色彩产生的本源上去观察、分析、找到其变化的根据和规律性,克服对色彩的盲目感和神秘性,养成用色彩理性的去观察对象的习惯,让瞬息万变的色彩关系相对稳定和明晰。一种手段被广泛使用在风景画中,那就是透视效果,因为透视效果可以增强主题、烘托空间、使构图更有表现力。风景画的视平线选取的高低取决于选景远处消失点的位置变化,不同的视平线选择给欣赏者带来一种不同的视觉变化,创作者要善于抓住这种创作灵感。例如,当选取高地平线时,地面占据的画布更多,天空占据的画布更少,可以产生一览众山小的鸟瞰效果;当选取低地平线时,地面占据的画布更少、天空占据的画布更多,景物能产生深远、昂扬向上、气势非凡的场面效果。充分的掌握和处理好视平线和透视效果,才能产生更好的画面感,才能创作出真正水彩风景画。 2水彩画表现要素的相关分析在艺术领域,水彩画常常以清雅脱俗、明丽畅快的风格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艺术遐想,优秀的水彩风景画极具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写生实践表明,在水彩风景画的创作过程中,水韵、气韵、色彩感、透明感是四种极为重要的表现要素。绘画者只有将水彩风景画的表现要素与创作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水彩风景画作品。 2.1水韵 在水彩风景写生中,“水”是其本质体现。水元素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彩画的成败。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水的韵味多种多样,对于水元素的合理拿捏和适当运用,是创作者技能的体现。 水的韵味主要体现在流动、沉渍、渗化、冲洗。水的流动韵味可以营造出画面的动感,运用水的流向,使人感觉到活灵活现的艺术气息。根据需要,将画面倾泻,使水色可以自然流淌,如果拿捏得当,可以营造出非凡的艺术效果,令人感到灵气十足,生动逼真,浑然天成。水的流动韵味是创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创造,展现出创作者非凡的技艺,这样的作品集自然的景致和独特的设计于一体,可以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水的沉渍韵味是水印的痕迹,这些痕迹为水彩画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如果把握得当,会有极佳的艺术效果,一般可以用于表现雨天的泥泞和颓废衰败的场景。水的渗化韵味是水色相互渗化产生的极其生动的效果,这种效果是一种非常柔美的艺术表达。通过水色渗透使作品更加和谐流畅,韵味十足。水的冲洗韵味就是用水冲洗画面,使画面产生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还可以使画面具备很强烈的层次感,从而增强作品的特色。 2.2气韵 水彩作品讲究气韵,从而丰富画的意境和内涵。创作者要将看到的风景与自身情感充分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创作。如果将观察到的景致画出来,那就不再是创作,只有虚实结合,在客观中融入主管感受,才能够使意境更为深远,使画面更加富有节奏,使元素更加均衡。以现实为基础,升华主题,超越现实却尊从于现实,这是水彩作品气韵的真谛。一幅优秀的作品,融入了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是自然的馈赠和智慧的杰作。 水彩画的艺术格调反映出创作者的构思,也能印证一幅画是否具备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创作者需要从形式、结构等方面去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将平常的事物变得更为神奇,独具匠心,更加注重艺术品位。 2.3色彩感 色彩是绘画重要的艺术语言,是与人类情感联系非常紧密的。作为西画的一个标志,依然具有重要位置。水彩风景画正是利用色彩的奇妙变幻,表现以有情、有韵、飘飘洒洒的艺术情感。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使艺术作品给人的印象更加强烈、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真实、准确;情感抒发更加饱满真挚,从而更加鲜明生动的表现意境。水彩风景画中的色彩写意,决不是自然色彩的还原堆砌,它贵在传情达意,以色彩来传神抒情。明快、强烈、轻柔、含蓄、表现力强是水彩画的色彩特点。尤其在风景画创作中简约、空灵、透明的画面表现方面与写意、抒情的意境营造方面具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强调主客观的统一,追求用色彩抒情达意。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而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追求色与物、线、墨的调和,以求情感的表达。在风景画的创作中,甚至大胆的融合了中国山水画的墨色观念。在意境表现上,兼容水墨情趣,含纳黑白、虚实,表现出很强的色彩包容度。 2.4透明感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 篇一:水彩画清新明丽的教案(1) 水彩画教案 一、课题:水彩画 五、设计思路:用水彩画图片欣赏切入,让学生从认识水彩画到了解水彩画然后自己动手画水彩画来学习水彩画。 六、教学资源: 1、教具准备:课本、相关图片和资料的ppt、自己画的水彩画。 2、学具准备:课本。 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史,水彩画的演变以及代表画家。 2、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特点; 3、通过对比能发现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和区别;(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水彩画分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讨论的过程,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2、对水彩画中静物写生和风景写生的程序分步学习和对风景画过程的视频观看实现学生对水彩画一般技法的接受和理解;

3、结合关于水彩画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练习,主动获得和水彩画有关的知识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审美能力。 1、通过对西方水彩画系的学习,在个人情感上同步获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融合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艺术观念; 2、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和时代性的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萌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盈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多元状态,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八、核心目标: 通过水彩画是一种轻便、使用广泛,艺术性很强的画种,同时又是研究色彩较为理想的画种之一。因此,常被列为美术专业的色彩基础课。通过色彩景物和色彩风景等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水彩画的基础技法,而且训练学生以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九、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史,水彩画的演变以及代表画家,水彩画的特点。(2)、在水彩画的教学中,应看重使学生尽快掌握水彩画的特性和基本技法,充分了解水彩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3)、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欣赏水平。 2、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使学生清楚的认识水彩画的

水彩画的发展历史

水彩画的发展历史 3000年前,埃及Memphis时代的蛋彩画是水彩画的前身。它是一种以红、黄、绿、紫四色混四合蛋黄或蛋白等媒剂,在墙上渲染成交织图案。经过罗马时代沿袭而传于欧洲,蕴育了后来的水彩画。 14~15世纪,欧洲的画家发展了一种以线为骨干,以极少的色彩为烘托或只以单色渲染的单色水彩画,它是作为油画创作的草稿和练习的。 直到近三四百年,水彩才被编成较有秩序的历史。16~17世纪的欧洲,柏拉图式的理想美使画家开始重视自然的写实精神,而常以风景写生的方式来捕捉经由大自然所赋予的美感。水彩正是记录变化快速的灵感与捉摸流动气氛的材料,所以水彩经由德国画家丢勒等人的影响,逐渐被较多的人所使用。特别是17世纪中的一些荷兰画家,更致力于把水彩视作与油画同等看待的艺术,并全力研究其特殊技法,慢慢的传播到英国,导致了18世纪英国水彩画的崛起。被称作英国水彩之父的保罗·桑德比以勤奋不懈的劳动和出众的才能,在社会上赢得了荣誉和地位,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皇家艺术学院,推动水彩的发展并开始挣脱荷兰的影响,寻求独立的风格。这个时期法国的水彩则是由他们的油彩宗教肖像画的画法而延伸过来的,不像英国直接受荷兰的影响。18世纪的法国水彩画是透明与不透明相结合的,是发扬淡彩插图及吸收英国风格特点而形成的。他们注重树胶水彩一类不透明的画法,英国则普遍地应用所谓纯粹的透明水彩。 另外,在德国、瑞士等欧洲其他国家,因为人文主义所带来对自然奥妙的探索与写实的精神,水彩画因其本身轻便和多样性的优点,逐步受到欢迎并表现出轻快而独立的价值和魅力。 从18世纪转入19世纪的这段时间,水彩画家们经过几世纪的努力,水彩画已奠定了独立的基础,水彩画能有今日,应归功于这个时期的经营。尤其是英国的几位天才画家——特纳、格丁、博宁顿等人苦心研究,推动和发展了纯粹水彩画的特性,遗弃了取悦性较浓的荷

水彩画赏析教案

水彩画赏析教案 一、课题:水彩画的赏析 二、适用学段:初中美术《绘画》 三、课的类型:欣赏〃评述 四、课时: 2课时 五、设计思路:用水彩画图片欣赏切入,让学生从认识水彩画到了解水彩然而来学习水彩画。 六、教学资源: 1、教具准备:相关资料、相关图片和资料的ppt 2、学具准备:课程资料 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水彩画与水彩画的起源 2、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特点 3、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画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水彩画分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讨论的过程,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2、结合关于水彩画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练习,主动获得和水彩画有关的知识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审美能力。

1、通过对水彩画的学习,在个人情感上同步获得绘画艺术对比融合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观念。 2、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和时代性的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萌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盈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多元状态,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八、核心目标: 通过水彩画是一种轻便、使用广泛,艺术性很强的画种,同时又是研究色彩较为理想的画种之一。因此,常被列为美术专业的色彩基础课。通过色彩景物和色彩风景等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水彩画的基础技法,而且训练学生以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九、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水彩画的起源、水彩画的特点及水彩画的画法。 (2)在水彩画赏析的教学中,应看重使学生尽快掌握水彩画的特性和基本技法,充分了解水彩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 (3)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欣赏水平。 2、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使学生清楚的认识水彩画的起源与特点、画法及其怎么去赏析一幅水彩画。 十、教学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