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规范

避雷规范
避雷规范

避雷针及接地安装细则

一、质量标准:

(一)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

2

1

2

2 根

6 倍

3

4、所有防雷装置的各种金属件必须镀锌,镀锌层要均匀。

5、防雷接地、工作(保护)接地的镀锌扁钢塔接不得成"T"型,严禁直接对接,搭接焊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 倍(园钢为直径的6 倍)且不得少于三个棱边焊接,两个长边的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等现象,严禁用砂轮机打磨,焊渣应及时清除,并刷二度防锈漆(埋地刷二度沥青漆)。

6、防雷接地断接卡应为40×4 与25×4 镀锌扁钢搭接,搭接长度100mm,上下螺栓孔距端边为25mm(钻孔为φ11mm ,镀锌螺栓为M10×25mm),镀锌垫圈、弹簧垫圈齐全。扁钢在钢管保护口的两边应点焊,管口应密封,断接卡的标高在单位工程和住宅小区中应一致,宜为距地 1.5-1.8m 处,并加保护。

7、防雷接地利用主钢筋引出屋面应用同规格镀锌扁钢与避雷带焊接,利用

"测量

。8

9扁钢

深度不小于0.6m。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

11、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规范

12、接电气设备、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的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

(四)允许偏差:

1、扁钢搭接长度≥2 倍扁钢宽度

2、圆钢搭接长度≥6 倍圆钢直径

3、园钢和扁钢搭拉≥6 倍圆钢直径

4、扁钢搭接焊的棱边数 3 边棱边

5、钢筋点焊必须两边施焊,焊接饱满度应不低于钢筋直径的1mm

1

2

3

4

三、控制点:项目要点

1、避雷针、避雷带、接地极的材料应严格符合国标规范及设计要求;

2、避雷针及引下线的设置,应与屋面结构牢固相连,并且其连接线构件应符合>100 平方毫米截面;

3、避雷带的材料应平整、镀锌,支架间距一致,牢固,沉降缝进行技术处

理,女儿墙上避雷带应设置在墙上高度一般不超过200mm ,一般以45 度保护范围考虑设置,设置在女儿墙面层的避雷带,粉层厚度最好不大于25mm 为宜;

4、有均压环防雷要求的,对于金属栏杆及门窗需接地,应设予埋件与过梁钢筋连接,但不同金属的是否可搭接由设计确定;

5、利用柱子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应做好色标便于识别;安全牢固措施

6

7

8

9

12、按置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

13、明敷接地线支持线间距,水平直线部分为0.5-1.5m ,垂直分部宜1.5-3m, 转弯宜0.3-0.5m;转弯部分宜为0.3-0.5mm 。

14、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 宽度相等的黄、绿相间色的条纹。

四、预检项目:项目检查要点

1、施工方案应符合国家标准、施工规范、设计要求

2、原材料质量避雷针、镀锌扁钢、接地极、电焊条等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产品合格证,毛坯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作业条件

(1)明敷的防雷装置,必须待土建外墙括糙结束并将室外现场清理好, 不使受到损伤才能进行作业,引下线打孔埋设支持件

(地

2

3

(1)防雷接地,工作(保护)接地镀锌扁钢搭接不得成“T”型,严禁直接对接。搭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 倍(园钢为直径的6 倍),.. 四边施焊,两长边必焊,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等现象,焊渣应及时清除并刷二度防锈漆(埋地刷二度沥青漆);

(2)接地装置(接地体与接地线)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一般接

地作埋设顶面的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m。

六、实测抽查:序号项目检查要点 1 原材料

材料进场应抽查,三证应齐全,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2 安装质量(1)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直连,严禁串联连接 (2)避雷针及支持卡件位置正确,均匀牢靠,防腐良好

(3)接地(接零)线要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裣装

1

2

1

2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第五章弱电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细则

一、质量标准

(一)依据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器通用

技术条件》GB4717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138-85 《市内电话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技术规范》YDJ50-88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CECS81:96

1 2、

1

(4)设备和材料的型号、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5)施工现场已具备弱电各系统工程的施工条件。

2、待安装的仪器设备,应按其要求的保管条件,分类安善保管;各系统工程用的主要材料,应按其材质、型号及规格,分类保管。

3、电缆的抗干扰问题,目前已被提到足够重视的程度,尤其是对控制、保

护、测量、计算机等使用的电缆。抗干扰问题在设计时应用严格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选用屏蔽电缆、加强接地等。因此在电缆敷设过程中,有抗干扰要求时,应在电缆施工各工序中按设计要求认真地完成了这些防护措施,并保证施工质量。

4、电气防护与接地。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内部时,同时也会把雷击的可能性引入到布线系统中。另外当电源碰地、电源感应

5

6

间的配合协调工作,要昼考虑好电气线路、给排水、空调供回水管、通风管道的相互关系,不要在施工时发生位置冲突,要按有关规定距离设置。

7、各系统的调试开通,应按各自的规范、标准进行各种例行试验和典型式试验,一般应按如下程序进行:

(1)各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本系统安装施工结束后进行。

(2)各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系统图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

(3)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a、竣工图;

b、设计变更记录;

c、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d

e

预定的技术指标和质量目标。

8、各系统应由各专业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1)消防报警系统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验收;

(2)电话通信系统应经邮电通信部门审查验收;

(3)广播电视系统应经广播电视部门审查验收;

(4)安保监视系统应经安保部门审查验收。

二、风险分析: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保监视与防盗报警系统、卫星及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广播音响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车库自动管理系统、智慧卡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同声传译系统、中央管理系统等。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

的建筑物,这就是工程难点和监理重点。

三、控制点:

1、技术要求:

(1)弱电系统安装工程应力求做到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的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合理安排交叉、平行、搭接施工,认真做好各项预留预埋工作。安

装工程各专业工种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工作,要尽量考虑好电气线路、给排水、空调供回水管、通风管道的相互关系,各种管线的空间布置要合理,要按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距离设置。

(2)保护管连接应保证整个电气系统的电气连续性,要求各段保护管之间不应绝缘,应形成欧姆接触,这样接地后,会使整个系统有较好的屏蔽性能。

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焊剂。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8)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电缆芯线和新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

不易退色;

c、端正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易超过2 根;

d、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 的余量;

e、导线应绑扎成束;

f、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9)设备控制柜(盘)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正、应分开,

2

加强1

(2)用流水作业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3)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4)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5)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6)减少暂设工程和临时性设施,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节约施工用地。

2、原材料质量

材料设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口设备须经海关验证,商检局检验,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消防设备须有消防局的许可证。材料设备进入现场须经监理验收,才能入库。(1)配管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各项工作;

3

1

(5)过沿降缝要进行技术处理。

2、电器设备安装

(1)一次仪表和执行机构,应按各系统的规范、标准施工;

(2)电源线、接地线均应并联,不得串联,严格按规范施工;

(3)电器设备的接地应可靠,电气防范应安全。

3、施工要点

(1)防雷接地,工作(保护)接地镀锌扁钢搭接不得成“T”型,严禁直接对接。搭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 倍(园钢为直径的6 倍),四边施焊,两长边必焊,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焊瘤等现象,焊渣应及时清除并刷二度防锈漆(埋地刷二度沥青漆);

(2)接地装置(接地体与接地线)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一般接

2

1

2

3

装质量的度量,是各系统成败的标志。因此,调试方案、调试方法、调试程序都必须经过认真研究,制定出有效措施,使调试开通工作顺利进行。对突发事件,还应有应急处理措施。在调试过程中,应做好记录,数据真实可靠,技术资料齐全。

八、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

(1)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保证>0、5M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对地电阻不小于20MΩ。

(2)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标号,并按规定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器设备断开。

2、接地电阻:接地干支线的接地电阻<1Ω,高层建筑联合接地电阻 <1Ω。

3

a

b

c

d

e

f

g、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

(2)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及确认灯显示。

(3)试验火灾报警装置的声光显示。

(4)试验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报警功能、信号显示。

(5)对备用电源进行1-2 次充放电试验,1-3 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切

换试验

(6)用自动或手动检查下列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

a、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炎阀、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控制设备;

b、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

c、卤化烷、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

d、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

1

2

3

4

5

6

7

8、工程量变更签证

9、各系统的调试报告

10、弱电系统的竣工报告

11、各分项(分部)工程检验报告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第1.0. 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 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 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 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 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黄旭张文才徐辉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力欣王厚余丁杰方磊欧清礼尹君平 王云福关象石杨维林

(完整版)防雷施工规范(通用)

防雷工程施工规范 编制: 2014年01月

1.0 目的: 对防雷工程的施工进行指导、控制,确保防雷工程实施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实施的防雷工程中的浪涌保护器、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工程。 3.0定义: 3.1 有关质量方面的术语依据GB/T19000—2000的定义。 3.2 浪涌保护器:其目的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非线性原件。 3.3 接闪器:指用来接收雷电流的部分,其形式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等或其他金属构件。 3.4 防雷引下线:指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流导入接地装置的部分。 3.5接地装置:是指将雷电流或设备漏电电流导入大地的装置,一般由接地线和接地体组成。 4.0引用文件: GB/T19001-2000标准8.2.38.2.4。 本公司《质量手册》。 本公司《程序文件》。 防雷工程实施的电气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5.0职责: 5.1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为防雷工程实施工作负责人,应具备防雷施工资格证书,熟悉防雷规范,负责根据相关方案、图纸及规范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2项目组或安装队的质量员负责防雷工程安装质量的检查、监督和验收评定工作。 5.3安装电工和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 5.4 临时雇佣人员必须签订临时用工协议方能进行施工。 6.0施工准备:

6.1充分熟悉施工规范、相关图纸及设计方案要求。 6.2根据图纸准备相应施工图集及技术资料,编制技术交底。 6.3 浪涌保护器:根据技术方案设计的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及数量从仓库领取。 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及接地装置:根据技术方案设计的规格型号,采用热镀锌圆钢、角钢、扁钢材料,多股铜线等,并有材质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6.4施工机具:螺丝刀、扳手、钢锯、电焊机、切割机、压力台、电锤、钢卷尺、电、气焊工具等。 6.5测量工具:万用表、接地电阻测试仪。 7.0质量标准: 7.1主控项目: 所用施工设备及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浪涌保护器及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相数、通流量、残压、插入损耗等),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检查方法:查看检测报告、目测和测量接地电阻。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实测或检查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观察检查或检查安装记录。 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7.2一般项目: 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正确,连接牢固,连接浪涌保护器的相线、接地线长度不宜大于0.5m,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跟等电位排必须用铜扣压接。检查方法:目测及用卷尺测量。 接地装置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装置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m.隐蔽工程记录齐全准确.检查方法: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本标准适用于防雷装置的检测。 高压电力输配电线路、大中型高压变电所防雷装置的检测及离岸飞行器、离岸船舶的防雷装置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部分常规测量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年版)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 ——: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第分部分:指南—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第部分通则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连接至电信网络及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原则 :用户大楼内电信装置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 外部防雷装置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 内部防雷装置 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接闪器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2006年试行V3.5) 为了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建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基站内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有必要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作。一.基本原则 实施防雷工程应本着整体防雷、综合治理、系统防护的原则: 1.防止异常电流进入机房。 2.对进入机房的异常电流,应通过避雷器、合理接地系统和地网尽快泄放。 3.对通过以上原则仍未能避免的异常电流应通过等电位连接的技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二.电力引入 2.1变压器应安装高低压避雷器,其地线应与地网良好连接。 2.2基站供电应采用三相四线铠装电力电缆埋地进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15m。 2.3 2.4重点基站(如传输节点机房等)、郊区及乡镇基站必须安装压敏型电源避雷器。一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基站总交流配电箱内(或旁边)、二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开关电源AC屏内,该避雷器应在采购电源设备时一并提出要求。一级电源防雷器的安装必须在电源线的进口处,不许安装在远离电源线的地方,否则将失去作用。一、二级避雷器的接地线应尽量短直,引下线长度应不大于1.5米,截面积为35mm2,连接必须可靠,线耳压接必须牵固。安装位置如图一所示。一、二级避雷器间的交流电源线长度应不少于5m,对于距离不足5m的基站也可在一、二级避雷器间加装8.5-15μH(5m*1.7μH/m)的空心电感退耦器(必须注意电感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得等于或小于基站最大用电负荷)。

图一内置避雷器AC屏的安装位置 2.4.1电源避雷器的要求: 2.4.1.1.第一级压敏避雷器的要求: (1)对于高山和多次遭雷击的基站最大放电电流≥120-150KA/每线; 响应时间≤100ns,3+1的保护模式 (2)山区(中雷区以上有架空电源线引入的机房、丘陵、公路旁、农民房、水田中、易遭受雷击的机房,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 L-PE或 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10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 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对于郊区(城市中高层孤立建筑物的楼顶机房、城郊、居民房、水塘旁以及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基站,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L-PE或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8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城市型(闹市区、公共建筑物、专用机房、且雷暴日为中雷区的地区):电源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完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2)、、、、、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 “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 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明装避雷带(网)的安装

明装避雷带(网)的安装 在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程中,避雷带(网)及接地装置安装是重要的分项工程,而在实际施工中,此分项安装存在诸多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女儿墙上避雷带支持卡子固定不牢或支持卡子上螺丝松动;2.避雷带在屋面敷设时,转角部位为直角弯,或拐角处栽有支持卡子;3.支持卡子距离不均匀,及支持卡子距拐角中心距离不一致;4.混凝土预制块底部不平整,与屋面未粘牢; 5.避雷带(网)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避雷带不平直,超出允许偏差; 6.避雷带(网)、引下线圆钢搭接时,单面焊接; 7.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 8.变形缝处未做补偿处理。 在工程实践中,总结了以上通病的几点治理经验,具体的对策即:从支架安装及避雷带安装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一、支架安装 支架安装要根据明装避雷带(网)敷设部位的不同,支持件一般可分为女儿墙上支架安装,屋面预制混凝土制作安装及屋脊上支架安装。 (一)女儿墙上支架安装 1、避雷带沿女儿墙安装时,其支架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亦可预埋铁件,把支架直接焊到铁件上。 2、当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或为施工方便,可采用后固定法,即用手锤、錾子进行踢洞,洞的大小不小于100×100× 100mm。埋设支架前,先用清水或素水泥浆湿润,再用配合比不低于1:2水泥砂浆注到洞内,要求灰浆饱满,支持卡子横平竖直。 3、支架位置要严格控制,把握“先定两端,后定中间”的施工要点。支架固定时,首先用墨线沿女儿墙中心线弹线,其交点即为直线段端点,凡距端点300mm处为第一支架固定点,并做好标记。其次测量每一直线段第一支架固定点间的距离,并等分,其工艺标准要求间距≤1000mm,计算好等分段间距后,在墨线上做下标记。按标记先埋注第一支架,其高度要求顶端距女儿墙表面距离 100mm。第一支架间再拉直线埋设中间支架,并保证其垂直度和高度。 4、特殊情况:直线段两端点距离≤600mm时,仅在中间位置埋注1个支架;直线段第一支架间距离≤1000mm时,不设中间支架。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防雷接地电阻规定是多少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防雷接地电阻规定是多少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工频接地电阻 英文名称:power frequency earthing resistance 定义: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假定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位最大值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电流最大值的比值。 工频就是一般的市电(工业用电)频率,在我们国家是50赫兹。工频是很低的频率。我国通常叫的工频,就是指50HZ的交流电。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防雷检测报告第19条——防雷接地电阻≤10)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TN-S系统 英文名称:TN-S system 定义: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的TN系统。 字母标识: 第一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防雷接地规范方案标准

防雷接地规范

标 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防雷分类 (5) 第三章措施 (7) 第一节一般规定 (7) 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7)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3) 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0) 第五节其它防雷措施 (23) 第四章装置 (25) 第一节接闪器 (25) 第二节引下线 (27) 第三节接地装置 (28) 第五章接闪器 (30) 第一节接闪器选择 (30) 第二节接闪器布置 (30) 参考资料 (31)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防雷接地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详]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 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 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 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 过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 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第六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实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将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交付施工。工程竣工后,须经法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证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七条:

(完整版)避雷带施工安装的主要要求

消防电线电缆的选用和敷设 1)不同建筑物的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可分不同等级,其分级的标准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分级相对应。 在火灾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救火和疏散撤离用的消防设施保持开启状态。如消防水泵在整个过程应连续运行;疏散撤离照明应连续起作用,直到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区为止。而撤离一座建筑物所花的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建筑物的高度、楼层的空间大小、楼内的人员数、出口的数量和位置,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均在确定撤离时间的长短中起重要作用。可以设想,建筑物建造得越高,人员撤离疏散的时间就越长,相应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就应更可靠,工作时间要更长。此外,建筑物的功能类型及撤离人员的类型也非常重要,例如住有无能力的病人的医院同办公室相比,人员所花的撤离时间较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所以,建议在以后新修订规范时,对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规定也应同样根据上述条件进行分级,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其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对应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不属于特级、一级和二级的其它建筑物,其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划为三级。不同等级、不同设备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可从有关规范或规定的15min、30min、1h、1.5h、2h、3h、8h等标准中确定,但明确不同等级、不同设备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应借鉴国内外的有关实践经验,并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后确定。 2)对电线电缆使用场所也进行分级,对应于建筑物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的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在火灾发生情况下,消防设备供电的电线电缆必须满足各自级别内最少连续供电时间的要求。所以,为了经济合理性,建议对电线电缆使用场所进行分级,分级的标准就对应于建筑物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连续供电时间的分级,即也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最新防雷相关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604-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074-2011《石油库设计规范》(快要出新的了)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9361-201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 50222-95(2001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10-2002《建筑工程装修质量规范》 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045-95(2011板)《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4-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8-2011《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J19-87(2012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系统规范》 GB6650-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A371-2001《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 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IEC61312-1《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GBT19271.1-2003《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 GA173-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B/T 3482-200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 GB 50057-2010《建筑防雷》 ITU-T.K20(1991)《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避雷带(网)安装工艺标准

避雷带(网)安装工艺标准 工艺标准图名称: 避雷带(网)安装工艺标准 编号: JWA-DQ-002 标准参考图 标准要求 ①屋面避雷带安装时应平直, 无急弯,焊接处需做防腐且无 遗漏;支架高度100mm ,水平 直线段支架安装间距1.5米, 转弯处0.5m ;避雷带在女儿墙 上敷设位置要求:墙宽度≤ 300mm ,避雷带置于女儿墙中 间;墙宽度>300mm ,置于距 外边缘150mm 处。材质、规格 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屋面避雷网支撑应采用混 泥土支墩,要求同上。混泥土支 墩具体尺寸见左图所示。 ③引下线处刷黄绿相间色,并 贴好标示牌; ① ②

④建筑伸缩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补偿器须作上翻弯。 ⑤扁钢引下线与接闪器连接,应弯成90度弧形。 当接闪器和引下线为扁钢时,搭接长度大于扁钢宽度的2倍,并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③ ④

⑥随建筑物构造进行翻弯,两边弯曲的弧度,位置对称; ⑦接地测试点:距地面0.5米处设置,数量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少于两处)。并需加镀锌垫圈及镀锌弹簧垫圈,螺栓采用蝴蝶形螺栓,并做好“接地测试点”的明显标识。 ⑧出物面金属构配件、设备必须与屋面接闪器可靠连接;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需接地;幕墙金属构件需接地;室外灯具金属立杆接地。 特别注意:采用暗敷避雷带要谨慎(特别是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 ①<<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中5.2.2.8条的规定,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屋顶女儿墙内或防水层内、保温层内的钢筋做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 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②《广东省新建建筑物防雷设施质量管理手册》中的相关规定,即“暗敷避雷带要求表面水泥厚度不大于2cm ”)。 ⑤ ⑥ ⑦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 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 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 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 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 黄旭张文才徐辉

建筑物防雷设施验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施验收标准 避雷网安装 1保证项目:用材及网格尺寸和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网格及支持件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架空高度适宜,位置正确,网格交叉点焊接完好,支架布置均一,曲率半径正确,牢靠坚固,与保护面平行,防腐良好。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要求焊缝平整光滑,网格布置均匀平整,防腐均匀,支架有良好的导电性。 3检查数量:网格数的30%,支架全数。 4检验方法:抽样观察检查和器测或检查施工记录。 引下线安装 明装引下线安装 1保证项目:用材及引下线数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引下线及支持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安装位置正确,坚固牢靠,焊接工艺正确,支持件用材、支持件与墙面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防机械损伤部件齐全,防腐良好。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螺栓等紧固件齐全,断接卡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或镀锡完整,引下线平直,固定点间距均匀。 3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器测。 暗敷引下线安装 1保证项目:接地电阻及用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 合格:电气预留接地及引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柱内主筋位置对称,搭接处要平整,每层短路环≥1个,用作引下线的主筋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与均压 环作良好的焊接。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电气预留接地的引出长度≥0.2m,引出材料为≥φ12镀锌圆钢; 焊接处平滑无气孔;引下主筋与箍筋全部焊接。 3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4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器测和检查施工、安装记录。 接地装置安装 1保证项目:用材及埋设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要求: 合格:人工接地体长度及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体焊接无虚焊。降阻剂的用量及采取的降阻措施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利用自然基础作接地体时,要求与基础同位的周围土壤含水量≥4%。敷设于基础中作为接地装置的钢筋仅一根时,其直径D≥10mm。用基础地网作接地体,每根接地线在-50cm以下与钢筋连接的表面积s≥4.24kc m(kc是分流系数)。 优良:在合格基础上,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10Ω,自然接地体的电阻值≤4Ω,且自然接地体内的主筋与引下主筋的焊接面不少于3处,接地线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扁钢L≥2b(L为搭接长度,b为扁钢宽度),圆钢L≥6d(d为 直径)。

避雷器技术规范

避雷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技术规范 DL/T613—1997 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 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 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中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 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由于国家标准GB 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 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中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93 标准电压 GB 311.1—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2900.12—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汇总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汇总 1 2020年4月19日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4月 2 2020年4月19日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3 2020年4月19日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 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 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 4 2020年4月19日

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 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5 2020年4月19日

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汇编

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汇编 第一部分建筑物防雷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选一)(JGJ/T 16-92) 3.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选)(GBJ 39-90) 4.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选)(JGJ 57-88) 5.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选)(JGJ 58-88) 6.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选)(JGJ 66-91) 7.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选)(JGJ 67-89) 8. 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选)(JGJ 60-89) 9. 公园设计规范(选)(CJJ 48-92) 1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选)(JGJ 25-86) 11.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选)(JGJ 91-93) 12. 民用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规程(选)(CJJ/T 53-93) 13.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选)(GB 50165-92) 14.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选)(GBJ 49-83) 第二部分易燃易爆场所防雷 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选)(GB 50058-92) 2.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选)(GB50089-98) 3.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选)(GB 50154-92)

4. 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选)(GB 50161-92) 5. 氧气站设计规范(选)(GB 50030-91) 6. 氢氧站设计规范(选)(GB 50177-93) 7. 乙炔站设计规范(选)(GB 50031-91) 8.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选)(GB 50195-94) 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选)(GB 50028-93) 第三部分石油化工防雷 1.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1995) 2. 石油库设计规范(选)(GBJ 74-84) 3.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选)(GB 50156-92) 4.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选)(GB 50160-92) 5.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选)(GB 50183-93) 6.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选)(GB 50253-94) 7.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选)(SYN 5225-87)第四部分弱电设备防雷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选二)(JGJ/T 16-92) 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选)(GB 50174-93) 3.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选)(GB 9361-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