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

11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
11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

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案例

案例1

原告:王某

被告:x x市x 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

被告:xx市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

一、基本案情

1992 年11月,王某与拆迁人投资公司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约定安置其到xx区10号院7

号楼居住。1994年5月,王某入住后发现该楼邻近x x高速公路,噪声污染十分严重,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王某多次要求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均没有结果。为此,王某于2000 年8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投资公司、公路局、发展公司限期采取减轻噪声污染的措施,将住房内噪声值降低到标准值以下,赔偿从入住以来的噪声扰民补偿费每月60元,总计4500 元。

1997 年11月3日晚22时,x x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10号院7号楼进行噪声监测,噪声值分别为78.4dB、77.3dB、69.2dB。该区域适用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4类标准,环境噪声最高限值昼间为70dB夜间为55dB

被告投资公司辩称,10号院的规划、设计、施工均履行了法定手续。房屋竣工后,经过了x x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验收,符合交付使用条件。建设期间(1992、1993年)XX 高

速公路已通车,当时的设计已考虑了高速公路的影响。但随着发展,XX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增加了很多,而且XX市实行的交通管制又使大型载重汽车只能在夜间进城,这是规划设计时无法预见的。

被告发展公司辩称,原告住房的噪声污染问题完全是由于投资公司的过错造成的。理由是:一、根据收费站的统计,X x高速公路的现流量还远未达到设计流量,并且公路局和我公司管理xx高速公路时也没有由于未尽管理义务而导致交通噪声加大的情形,对噪声污染的损害结果没有任何过错。二、投资公司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一侧过近的地方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可能给居民带来的噪声污染,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应当承担本案的全部责任。

二、案件审理

法院审理后认为,投资公司在开发建设7号楼时,x X高速公路已通车数年,该公司有关建楼规划手续虽符合当时规定,但并不能免除该公司对噪声污染进行治理的责任,故投资公司在治理和改善住户居住条件的问题上应承担主要责任。发展公司是目前京石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人和受益人,且此次纠纷所争议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于xx高速公路,故发展公司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义务承担起治理和改善环境的责任。判决如下:

1 ?投资公司在2个月内为原告居住的住房南侧大间、门厅及阳台安装隔声窗(双层),将

住房的室内噪声降到昼问60dB以下,夜间45dB以下;

2 .投资公司、发展公司赔偿王某所受噪声污染损每月60元,其中,投资公司负担50元,发展公司负担10元,自1994年5月起到住房安装隔声窗之月止。

三、案例评析

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民事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行为人有没有过错,只要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即应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尽管无过错责任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般原则,但对于错综复杂的环境污染案件来说,单一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是远远不足的,因为加害主体和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使每一对法律关系各具其特殊性,这就有必要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第一被告投资公司。投资公司作为拆迁人,其与原告有基于拆迁安置合同为原告安排好适合居住的合格房屋义务,所以,原告可追究投资公司的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尽管合同条款一般不会涉及噪声指标,可基于投资公司在投资开发建设该楼房时没有做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充分考虑该楼因距离高速公路过近给住户带来的噪声污染危害、没有采取减轻和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等事实,认定投资公司应为某些法律义务而不为,其主观过错是明显的。况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还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加大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二被告发展公司。发展公司是xx高速公路的经营单位。作为噪声的制造者,其应按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侵权责任,并不能以主观上无过错为由进行抗辩。

案例2 原告:庞某被告:xx露天煤矿建设国道指挥部。

一、基本案情

1983年,xx露天煤矿的建设确定为“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1985年6月,xx

煤矿设计院编制出《xx露天矿可行性研究报告》,肯定该露天煤矿爆破引起的噪声和震动会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但对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末加论述。1988年,x x矿务局成立露天

建设管理委员会,1990年更名为x x露天煤矿建设国道指挥部(下称国道指挥部),1991年该

矿开始建设。在国道指挥部计划建设露天煤矿期间,xx煤矿劳动服务公司在该露天煤矿东南

界线的边缘建立养鸡场。1991年4月,劳动服务公司将该养鸡场发包给本案原告庞某,承包期为4年。1992年2至6月,庞某分4次购进雏鸡6970只,饲养在鸡场。同年8至10月,这些鸡先后进入产蛋期。与此同期,国道指挥部在露天煤矿进行土层剥离爆破施工,其震动

和噪音惊扰养鸡场的鸡群,鸡的产蛋率突然大幅度下降,并有部分鸡死亡。同年12月底和1993年初,庞某将成鸡全部淘汰。经计算,庞某因蛋鸡产蛋率下降而提前淘汰减少利润收益120 411 . 78 元。

x x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对庞某承包的养鸡场的活、死鸡进行抽样诊断、检验,结论为:因长期放炮施工的震动和噪音造成鸡群“应激产蛋下降综合症”。

另外,国道指挥部在露天煤矿爆破施工的震动、噪音,致使附近居民的房屋墙壁出现裂损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引起一些居民不满,政府有关部门曾拨专款给予补偿。

1993 年2月,国道指挥部委托地震局、环保局,对露天煤矿爆破施工的震动和噪音进行监测,结论是震动速度和噪音均没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

原告庞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称:国道指挥部开矿爆破造成蛋鸡产蛋率由原来的90%以上下

降到10%左右,并出现部分鸡死亡的现象,要求被告赔偿损失402418. 427元。

被告国道指挥部辩称:我部开矿爆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没有违法,不构成侵权,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案件审理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露天煤矿开始施工建设时,养鸡场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养鸡场的建立没有违反有关规定。国道指挥部长期开矿爆破施工,其震动和噪音惊扰庞某养鸡场的鸡群,造成该鸡群“应激产蛋下降综合症”,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该院根据《民法通则》第124条之规定,于1993年4月28日判决如下:

国道指挥部赔偿庞某的经济损失120411. 78元。国道指挥部对判决不服,以原诉答辩理由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在审理中,对地震、环保部门的监测结论进行了核实,认为:这种事后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监测结论,因用作监测的对象与当时的客观情况不相一致,放炮点也发生了变化,加之养鸡场的鸡不复存在,故该监测结论不能作为推翻兽医研究所诊断结论的证据。

二审法院还就鸡群“应激产蛋下降综合症”的问题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咨询意见。专家认为:根据兽医学的理论研究,包括鸡在内的各种动物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一定本能的反应,当这种反应超过其本身的适应能力时,就会给其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反应” 就是“应激”。庞某养鸡场的鸡群,属于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适应环境能力较低的鸡种,这种鸡好静,

长期爆破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完全改变了它生长的环境,给鸡群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以致产蛋率下降。据此,排除了庞某养鸡场的鸡群产蛋率下降是由于患病所致的因素。

二审法院经重新核算,庞某所受到的经济损失为131000元。

二审法院在进一步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于1994年2月2日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 ?国道指挥部赔偿庞某的经济损失131000元;

2 ?国道指挥部于1994年2月20日付给庞某65500元,剩余部分于2月底全部付清,否则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三、案例评析

本案被告国道指挥部在其露天煤矿爆破施工,造成原告养鸡场鸡群的产蛋率大幅度下降,属于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法院适用《民法通则》第124条的规定处理本案的实体问题,是正确的。

环境污染一般是指由于生产、科研、生活及其他活动而向人类生存环境排放废水、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等有害物及产生噪音、震动、恶臭等有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行为。这些污染源进入人类环境,使人的生命、健康、财产遭受损害及正常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妨害,即为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属于一种特殊侵权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本案被告在其露天煤矿爆破施工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使原告养鸡场的鸡群的安静生活环境受到破坏,引起该鸡场鸡群的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这显然属于环境污染致人损害。

案例3

一、基本案情

2001年1月2日江西省环保局收到举报信,反映奉新县某水泥有限公司违法生产,污染严重,对周围居民造成极大影响。1月2日省环境监理总队接到省环保局转来的举报信后,1月3日派人和奉新县环保局共赴现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约见了某水泥公司的总经理许某和投诉人,查明:某水泥有限公司是当地招商企业,由许某等人投资200余万元兴建,2000年

5月3日动工,2000年10月23日投产,截止到2001年1月3日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也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奉新县环保局曾于2000年5月18日对该公司下达了停止建设通知书。该公司从事水泥半成品加工,从其他厂家购买水泥熟料进行加工,生产425号硅酸盐水泥。该公司的主要生

产设备是一台直径2. 2m的球磨,污染防治措施只有一套简易的布袋除尘装置。省环境监理总队建议责令江西瑞达水泥有限公司停止生产,按规定限期补办环保手续。

二、案件处理

江西省环保局认为江西某水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7条的规定,对某水泥厂作出

如下行政处罚:

1 .责令江西某水泥厂立即停止生产;

2 .处2万元罚款。

三、案例分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确立了“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一带,环境保护,制度]浅析“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构建

浅析“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构建 一、一带一路环境风险的国内法规制 对海外投资环境保护行为的规制,应采取以国内法规制为主,国际法规制补充的方式。首先,从法制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条约规范投资行为符合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方向。但从现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情况来看,许多国家政局不稳,国内动荡,双边投资条约将对中资公司的规制从道义责任演变成法律责任,如果企业受政局影响没有很好地履行条约义务而要承担各种不利后果,则明显违反了国际投资法中的公平公正原则。其次,为履行条约义务,东道国要对本国的国内法进行修订,增加了东道国招商引资的成本。再次,国内法规制更灵活,也更能体现中国的国家意志。 (一)中国保护海外投资地环境的立法规制 目前我国规制海外投资行为还是以政策指导为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2013 年商务部和环境部联合印发《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中国首个对走出去的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的指导性意见,虽然其不具有强制约束性,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投资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指南》对中国走出去的企业的环境责任规制分成几个层次:首先,企业要主动遵守东道国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其次,要求企业履行国际上通行的环保法律义务,如环境影响评价、达标排放、应急管理等;再次,倡导企业主动加强与当地民众的沟通机制,遵守社会、文化、民族风俗,促进就业。这些方面,虽然东道国法律没有规定,但却是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的因素;最后,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积极实施先进的环保理念和做法,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采购等。对海外投资行为的规范采取立法的方式更为理想。从法理角度来讲,中国作为投资母国,由投资母国对海外投资进行规制的法律依据是,属人管辖。虽然在国际法上的管辖权以属地管辖权优先,但不妨碍投资母国根据国籍对本国公司行使管辖权。另外,对投资地环境进行保护,有助于减少投资摩擦,维护中国的形象,维护中资的海外经济利益。 中国入世以来,大规模修改了国内法,《对外贸易法》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知识产权等法律都作了修改,但我国一直没有制定《对外投资法》。虽然一带一路战略中贸易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对外投资同样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专门的立法来约束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行为,颁布专门的对外投资法很有必要。在《对外投资法》中应该专门就环境保护作出规定。《对外投资法》应该是和《对外贸贸易法》一样的投资母法,其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同样也是概括性的规定。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行业,还应当将《指南》由指导性文件上升为《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法》,且要修改《指南》中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在《指南》当中没有规定走出去的企业要遵守较高的环境标准,只要求企业遵守东道国的环境法律,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环保标准低或者根本没有环保方面的要求,这是导致中国企业污染当地环境的主要原因。《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法》当中应该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适用投资母国环境标准的规定,还要增加对违规企业的惩罚措施,要求企业应承担污染东道国环境的法律责任,在海外投资活动中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尽量避免或减少破坏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除加强对海外投资行为的规范外,还要对国内的诉讼制度进行调整。虽然《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不方便法院原则为由拒绝案件的受理,但在实践中法院确有适用不方便原则不受理案件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 年公布的涉外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对地光谱探测重点实验室 施 工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方 案 江苏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七日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一、施工现场总体规划 1、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必须满足施工生产和环保需求,考虑对周围相关方的影响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并满足南京市的规定,以及考虑成本方面的要求。 2、项目部按施工、办公等功能将施工现场划分为施工区、办公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以保证交通畅通现场文明卫生。 二、土方作业环保措施 (一)施工机械使用时的环保措施 使用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打夯机等施工机械时,应注意其粉尘、尾气的排放,以免污染大气。 应注意机械油箱是否是否有跑、冒、滴、漏油现象,以免流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3. 机械噪音量应控制在范围之内,以免对社区造成噪音污染。 4. 机械用油应节约使用,节约能源。 5. 机械冲洗时应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 6. 带油机械冲洗水应合理排放,以免污染市政管道。 7. 带油棉纱、手套应做处理后弃置垃圾堆,以免污染土壤

(二)土方运输、渣土堆放、消纳时的环保措施 1. 渣土应分类,有利于垃圾处置,渣土沉坑深层填埋,以节约土地资源。 2. 渣土中有用固体废弃物应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3. 有害渣土应处理排放,以免污染土壤及社区。 4. 清运渣土应注意粉尘排放问题,以免污染大气。 5. 土方运输车在从土源出场时将松土拍实、整形,并加以覆盖;现场存土点用绿色密目网覆盖。 土方外运时应注意避免遗撒及粉尘污染路面及大气。施工道路每天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注意运输土料、渣土过程中的遗撒问题,避免影响污染市容。 (三)施工机械作业时的环保措施 1.为避免重型机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防止周边建筑物被震裂,在采用较大几吨位压实机械静压的同时,在路基与居民区及建筑物间挖防震沟。 2.依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作人员应轮流操作筑路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对距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防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十六)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十六)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十六) 为避免影响厂区正常工作和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特制定以下保护措施。 (一)场区内环境保护措施 1.开工前与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做好职工与周围居民的思想工作,取得谅解与支持,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2.场区内厕所设化粪池。食堂污水设隔油池,并定期清运。好的作业环境,同时也避免了环境污染。 (二)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1.现场临时搅拌机棚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内外抹灰,前后门均吊挂门帘,进行封闭式作业,将施工噪间降低到最低限度。搅拌机设置喷淋水降尘除尘装置,尽量减少扬尘。搅拌机出料口旁设置冲罐水临时存放桶,并控制其流向,以免流出施工区域而污染环境(包括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刷车水)。与机工签订环保协议,负责搅拌机棚周围卫生并经常打扫清理。 2.外运的垃圾经喷淋水处理后,用苫布遮盖严密后方准出场。进场的砂石等散料也要用苫布遮盖,避免行运途中遗撒和尘土飞扬而影响市容环境。 3.作业面内施工垃圾每天都由专人负责清理、打扫,集中后由塔吊运至地面,并及时安排车辆运至场外指定地点,严禁由楼上或窗口直接向下抛洒。 4.该工程结构和装修施工期间,外围架子全部使用密眼安全网进行立面的封挡,工作面内进行全封闭式施工。一方面保证场外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保证场外人员不受施工的干扰。 5.在结构施工期间,为了达到不扰民的要求,应合理安排好每天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工序。将混凝土浇筑等产生较高噪音的施工工序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夜晚不施工或进行钢筋绑扎等产生较小噪音的工序,每天的施工时间尽量不超过建设部规定的早6点至晚22居委会等单位取得联系,征得同意且几方办理好书面协议,在做好周围居民工作且得到谅解后,方可进行昼夜连续施工。施工噪音白天不超过70dB,夜不超过55dB。在中考、高考期间,严格遵守有关部门的规定,合理安排作业,使考生在此期间不受到施工噪声干扰。 6.现场生活饮用水采用电热器,冬期施工加热及热水使用茶炉,均采用清洁燃料。 7.木工加工棚吊挂门窗,做全封闭隔声处理,防止噪音污染。 8.加强职工的环保、卫生教育,对职工宿舍、工人服装、个人卫生及食堂、卫生间进行严格管理。爱护建设单位环境、设施,保证树木、花草完好无损,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感谢您的阅读!

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环境保护验收学习资料

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环境保护验收 11.1复习要点 11.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范围包括: (1)检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各项环保设施或工程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以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2)监测分析评价治理设施、处理设施、处理效果或治理工程的环境效益。 (3)监测分析建设项目外排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排放达标情况。 (4)监测必要的环境保护敏感点的环境质量。 (5)监测统计国家规定的八项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达标情况。 (6)调查分析评价生态保护情况。 11.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 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选用的原则: (1)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如环评未作具体要求,应核实污染物排放受纳区域的环境区域类别、环境保护敏感点所处地区的环境功能区划情况,套用相应的标准。 (2)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以及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3)建设项目环保初步设计中确定的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处理效率,处理能力,环保设施进、出口污染物浓度,废气排气筒高度。对既是环保设施又是生产环节的装置,工程设计指标可作为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 (4)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应选择与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方法标准。 (5)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如国家已经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11.1.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1)废气监测 1)有组织排放 监测断面布设于废气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监测点位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要求布设。 2)无组织排放 监测点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2~50m 范同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其余污染物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等特殊行业的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执行相应排放标准中的要求。 (2)废水监测 监测点位设在污水处理设施备单元的进、出口,第一类污染物的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监测 1)厂界噪声 监测点位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 12349)确定。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工业企业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以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测点一般设在工业企业单位法定厂界外1m,高度1.2m 以上对应被测声源,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lm的位置,厂界如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同时设点测背

(完整版)建筑工程施工环保措施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 由于本项目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这些地区群众的生活、工作、交通造成暂时不便,同时施工产生的噪声、振动、扬尘等污染也会影响当地的环境问题。本着“保护环境,营造绿色建筑;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健康;追求社区、人居和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实现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环境理念,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更有序,有效进行,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把“预防、控制、监督和监测”这一环境管理基本思想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针对工程施工期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生产的主要环境影响,依照国家及地方环境相关法规的要求确定出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具体安排。将环保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期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和环评报告的要求。 二、施工现场存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振动、大气及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措施。 1.环境、文明施工目标 (1)施工现场场界噪声: 昼间<65dB,夜间<55dB; (2)扬尘控制: 现场目视无扬尘; (3)废弃物管理: 分类管理,合理处置各类废弃物,有毒有害物回收率100%; (4)室内环境控制 严格控制各项原材料中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5)其他 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环境,不产生光污染;采取措施节约水电能源,节约纸张等资源。 (6)确保本工程获得“厦门市文明安全工地”。

2.防止施工噪声污染措施 ⑴严格控制施工噪音。 ⑵作业时尽量控制噪音影响,对噪声过大的设备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合理选 用低噪音的先进机械设备, ⑶对产生噪音的重点设施、设备采取加强润滑和维护保养等有效措施,以减 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⑷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避免人为产生噪音, 做到施工不扰民 ⑸在振捣混凝土时,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严禁振捣棒直接振捣钢筋及 模板。 ⑹对噪声过大造成环境污染的机械施工,采取有效降噪声处理措施,其作业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3.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⑴扬尘管理 ①加强对可能产生扬尘的物资管理,袋装水泥、粉煤灰、石灰等在装卸及使 用过程中,应避免从高处摔落,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摔打。 ②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 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③在切割瓷砖、砼等块体材料时采用湿作法。 ④对施工现场的道路、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场及其他作业区,在连续高湿地 干燥时,要经常洒水湿润,保持尘土不上扬。 ⑤散体物料、建筑垃圾必须按照规定实行车辆密闭化运输,装卸时严禁凌空 抛散。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 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⑵烟尘管理 ①生活区食堂炉灶尽量采用液化气、煤气和电,不得使用木料和竹片等, 减少烟尘污染。 ②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 体排放起标的机械。 ③工地严禁焚烧垃圾和废物料及油毡、塑料等,更不得焚烧有毒、有恶臭 物体。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说明

延安新区北区上林华府住宅小区一 期一标段工程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上林华府一期一标段项目部 2017年 4月 20日

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第二节环境管理目标 第三节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第四节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五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六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第七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第八节油料、化学品的控制 第九节环境监测和测量 第十节环境保护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延安市有关法规及强制性标准 4、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环境管理目标 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市政设施和院内绿化。 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减少公众对施工活动的投诉。 第三节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 1、环境管理因素分析 本工程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污水排放、粉尘、噪音、运输遗洒、光污染等,环境因素清单为:

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在充分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绿色生产”。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第四节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雨水、生活废水、搅拌及各种车辆清洗废水等。 1、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2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雨季施工时制定有效的排水措施,钻(冲)孔桩的施工现场有有效的废浆处理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03-02 13:29:00 ] 作者:王琳维编辑:studa090420 【摘要】《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形式的讨论和研究持续不断,本文从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角度浅谈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见解。对环境保护法律基本制度包括哪几项,并无定论。本文立足《环境保护法》既有的明确规定,先分析其存在的缺陷,然后选取已作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对其的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再对需要增加的许可证制度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作了阐述,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也是《环境保护法》修改之本意。 【英文摘要】Amend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aw” has drawn intent attention of various fields.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es are under way in kinds of forms . The paper points to the basic legal system and gives some advice on the amendment. There is not a consensus opinion on the content of basic legal system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vision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aw”。 First, the paper states the shortages of basic legal systems. Then,illustrates how to amend some of them, such as Environment

工程项目施工环保措施(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程项目施工环保措施(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工程项目施工环保措施(通用版) 根据ISO14002—(2000)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保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达到环境管理标准的要求。 一、主要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每星期召开一次“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2、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每星期组织一次由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施工班组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

定措施予以解决,我公司项目部有关部门将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二、具体措施 1、防止大气污染 (1)建筑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3)现场临时道路面层采用混凝土硬化或铺设水泥六棱块,防道路扬尘。 (4)施工现场,设专人及设备,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5)施工现场使用的炉灶采用燃气灶,符合环保要求。 2、防止水污染 (1)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郴州北湖碧桂园.南平府项目 施 工 现 场 环 境 保 护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8年3月12日

目录 一、粉尘控制措施 (3) 二、废水处理措施 (4) 三、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5) 四、施工现场卫生管理 (6) 五、环境保护措施 (7) 1、防止对大气污染 (7) 2、防止对水污染 (8) 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8) 4、限制光污染措施 (9) 5、材料设备的管理 (10) 6、环保节能型材料设备的选择 (10) 7、环境保证措施 (1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一、粉尘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2.4米以上,同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2)、建(构)筑物应采取封闭或隔离施工,其封闭高度应高于建筑物1.2米,封闭材料必须选用防尘密目网,并湿法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3)、严禁高空抛撒建筑垃圾,防止尘土飞扬,清扫场地必须采用湿法作业。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适当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建设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本次工程在施工道路入口处办公区、砂浆搅拌站右侧、木工房和钢筋加工房处各设垃圾堆放场的一处,并将垃圾袋装,以备外运。 (4)、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车辆冲洗场地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除对车辆冲洗外,对场地应进行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设专人负责。 (6)、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砌墙围挡,其上表面用竹席覆盖,防止刮风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无锡生态文明助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年8月10日) 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另有5个省正在启动。 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 为鼓励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本版特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刊发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无锡市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本期刊发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随着近日金城湾公园的正式开放,太湖内湖——蠡湖长达10年的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画上了圆满句号。夏日的清晨,站在渔父岛西堤拱桥之上,桥下湖水清澈,湖水之下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微齿莲子菜、鱼腥藻等,正是因为这些沉水植物牢牢固定住了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度显著提高。目前,蠡湖的水质已由10年前的劣Ⅴ类上升至Ⅲ类。 蠡湖水质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怎样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在水上吃过亏的城市,利用10年时间治理好一个湖泊?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它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一语中的:“蠡湖治理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无锡要走一条发展之路,就是要探索生态文明。” 正是有了像蠡湖成功治理这样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个闪光点,才使无锡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加速冲刺。 发展理念与具体行动同步 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专业资料 表B.0.1 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龙安小区8#楼地下车库及人防工程编号:

环 境 保 护 方 案 编制人:职务(职称): 审批人:职务(职称): 施工单位:承德成城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浙江温州市CBD商务区01、02、05、06、07地块及道路工程项目,计划工期2017 年月日至 2019 年月日竣工。 项目环境保护小组: 组长:戴礼华 副组长:胡建涛、杨伟、茅建辉、张沈 成员:许拥军、胡建辉、朱建新、李胜忠、苗志宽、吴帅帅、殷龙飞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各类疾病的发生,施工现场应该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场布置整齐有序,根据华润置地房集团环境保护管理要求,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一、施工营地暂设: 本工程的施工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施工为住宅楼及道路工程。 二、施工现场环保管理: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占地面积较大,施工区域采用钢彩板进行隔离,施工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以确保安全;污水处理装置就地挖取,工程施工现场材料摆放整齐,每日完工后做到施工场地清理;节约利用水资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水集中排放到现场的污水管网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根据每日产生量及时清理到甲方指定的待扩建场地的低洼待回填地带做深埋处理,不能利用的清运到统一垃圾场,运输过程中采用苫布覆盖,避免扬尘;由于施工现场在分布在居民生活区院内,项目部必须坚持每日下午20时前进行现场清扫。 三、施工结束后的现场的恢复平整工作: 施工结束后,项目部对剩余物料进行回收入库保管,对现场遗留的废弃物及时清理外运到统一垃圾场;部分建筑垃圾做深埋处理;拆除的建筑垃圾及时运到指定垃圾场或做深埋处理。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扬尘污染控制 1.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混凝土硬化20cm 厚。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礁渣、铺碎石等)。裸露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 1.2.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1.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1.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1.6.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 1.7.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1.8.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对工程剩余的预拌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1.9.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无齿锯砂轮切割时前方放置挡尘板聚集粉尘,防止扩散。 1.10.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1.10.1垃圾站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大型或群体工程可视现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分别存放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若因场地狭小无法搭设封闭垃圾分拣站时,现场可设施工垃圾临时存放处,但垃圾必须袋装且苫盖并及时清运。 1.11. 办公区、生活区垃圾箱 1.11.1要求:施工现场可统一购买垃圾桶,也可自制垃圾箱。施工现场办公区设置一组,生活区200人以下设置一组,200人至500人设置二组,500人以上设置三组。在食堂、饮水区、洗碗处放置塑料桶存剩饭菜及液体垃圾。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清运。

高速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案例

这是50案例书上的一个题,噪声标准选择是否合理? 高速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南方某高速公路,路线长度49.78 K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按双向六车道进行建设。规划路基全宽42m, 全线线路推荐方案共有特大桥6座(6550m),大桥7座(1936m),中桥5座(314m),高架桥3座(7558m),涵洞26道,互通式立交8处,分离式立交7座(6770m),通道及天桥24座。收费站7处、服务区1处、养管工区1处,另有道路排水、道路照明、道路绿化、交通管理、运营管理等设施。永久占地6709亩,临时征地320亩。计价土石方537.844万m3,排水及防护工程16.716万m3,特殊路基处理12.112 Km。 项目所在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13.3℃,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28.4℃。全年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94.1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2516.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1158.5毫米。降雨集中在4~9月份,以5、6月份降雨量最多。历年4~6月份为梅雨季节,7~9月份为台风季节。 所经区域的地貌类型大体可分为丘陵、中山、台地、三角洲平原、海涂。 沿线地区属南亚热带,多数亚热带常绿树种、经济林木和作物在这一地区均能生长。本项目由北向南,跨越了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农村林地带,所经地区植被种类丰富且多样,经初步调查,有樟科、山茶科、野牡丹科、茜草科、桑科等。 本建设项目将经过由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两处森林公园,面积分别为6.4平方公里和3.6平方公里,森林公园内有两处疗养区。 所经水域处于珠江入海口河网地区,项目从北往南先后跨越的水体有:A水道、B水道、C水道,D水道。评价范围内的A水道和B水道属农业用水区,评价范围内的C水道属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评价范围内的D水道属工业用水区。 在该高速公路的AK7+000的西向80米处有一中学,在AK12+150的南向60米处有一住宅小区,在AK37+400~AK37+700的北向30-200米处有两处居民区。在AK37+900处穿过一高档住宅区。 该高速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技术人员在对噪声敏感点监测时,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200m范围内选取了7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进行设点监测;在进行噪声衰减测量时,选择在公路垂直方向距公路中心线10m、20m、40m、80m、160m处设点监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监测在声屏障保护的敏感建筑物户内靠公路处布设观测点位。选择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监测时,在距公路路肩80m、高度1.5 m范围内布设12h连续测量点位。 问题 1、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调查的范围主要有哪些? 2、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水、声环境采用的验收标准如何? 3、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调查的重点及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4、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该技术人员对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是否正确?请更正。 参考答案 1、主要调查范围 (1)生态环境调查范围:以公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为主要调查范围(因经两处森林公园,面积较大,范围要500m)。包括公路主要的取弃土(渣)场、监时占地、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绿化工程及公路排水工程等。 (2)声环境调查范围: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主要声环境敏感点,重点调查100m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进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与环境息息相关。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才能实现社会繁荣。 标签:建筑工程施工与环保环保措施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环保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 1 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1 平面管理 总平面管理是针对整个施工现场监理的管理,其最终要求是:严格按照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划和管理,具体表现在: ①施工平面图规划具有科学性、方便性、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管理。 ②在明显的地方设置工程概况、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制度、防火安全保卫制度等标牌。 ③供电、给水、排水等系统的设置严格遵循平面图的布置。 ④所有的材料堆场、小型机构的布设均按平面图要求布置,如有调整将征得现场监理或业主的同意。 ⑤在做好总平面管理工作的同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不打乱仗,力求均衡生产。 1.2 文明施工管理 1.2.1 在过往行人和车辆密集的路口施工时,与当地交警部门协商制定交通示意图,并做好公示与交通疏导,交通疏导距离一般不少于50m。封闭交通施工

建筑施工现场环保措施61297

八、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一)施工环境管理计划编制说明 1、“做行业的环保先锋”是我公司的努力目标;向社会各界宣传市内环境保护,是我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到目前为止,许多甲方对室内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污染问题,在装修前认识不够、重视不足,等到事后发现问题在想亡羊补牢,却往往已经于事无补。因为有害物质在室内环境中所散发的气体的周期可达3~15年,绝不是一、两次或短时间能够有效治理的;目前尚未发现快速有效的治理方法。然而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在装修前提出室内环境控制指标,并在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真正、合理、有效的保证装修后的室内环境。 2、我公司环境方针—“法纪法规是准绳,健康人生是基础,加强环保创绿色,持续改进创新高”。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项目部的管理水平而编制工程本环境计划。 (二)引用标准 国家行业有关建筑施工的规范、法规和标准。 (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有关国家技术规范和规定,保证装饰装修及土建等分项工程的环境指标符合国家及行业要求,满足顾客的绿色环保要求。 (四)环境管理计划内容 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贯彻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收文及项目部向下发文,按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分配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2】环境资料应作为施工技术资料的一部分由项目部技术部门按要求负责收集与管理。 【3】项目部质检员负责环境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4】采购文件由项目部材料组负责管理。 【5】上级部门下达的文件由档案部门收发管理。 2、物资采购控制 【1】项目部生产技术、材料负责人,根据设计和顾客要求,编制采购、加工订货计划中的材料环保性能的要求,并将采购订货计划送交公司预审部审批,通过批准后正式签订合同。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共有六项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三同时”制度 三、排污收费制度 四、许可证制度 五、限期治理制度 六、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 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法律手段。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调查清楚周围环境的现状,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应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一般是限于对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计划、建设工程等。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人类环境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每一项建议或立法建议或联邦的重大行动,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法国,除城市规划必须作环境影响评价外,其他项目根据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必须作正式影响评价的大型项目,如以建设城市、工业、开发资源为目的的造地项目,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或投资超过600万法郎的有关项目等;须作简单影响说明的中型项目,如已批准的矿山调查项目,500千瓦以下的水利发电设备等;可以免除影响评价的项目,即对环境无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法国政府在1977年公布的1141号政令附则中,详细列举了三类不同项目的名单。在立法上这比使用“对环境有重大影响”这样笼统的概念明确得多。 有些国家或地方政府对适用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规定得较为广泛。瑞典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凡是产生污染的任何项目都须事先得到批准,对其中使用较大不动产(土地、建筑物和设备)的项目,则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70年《环境质量法》规定,对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作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应该进行影响评价的项目,在两种特殊情况下可不进行,一种是法律另有专门规定的;另一种是为处理某种紧急事态而采取的措施或依法进行的特殊行为,如环境保护局为保护环境采取的行动,国防和外交方面某些秘密事项等。 3. 评价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各国规定虽不一致,但一般都包括下述基本内容:①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②建设地点的环境本底状况;③方案实施后对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将产生哪些不可避免的影响;④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措施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意见。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对评价内容还规定了各种选择方案,以便进行比较和筛选。在实行计划管理的国家,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要求环境影响评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 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工程名称:东光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施工单位:大庆万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0年 5 月 1 日

. 本工程为东光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本次改造工程分为道路、铺装、散水、台阶、给水、排水、住宅楼维修、公建维修等,计划工期2010 年5 月 5 日至 2010年 9 月 10 日,预计投资 6200 万元。 项目环境保护小组: 组长:吴铁峰 副组长:周洪军 成员:潘文和、李凤东、韩永志、马廷勇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各类疾病的发生,施工现场应该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场布置整齐有序,根据油田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 管理要求,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一、施工营地暂设: 本工程的施工位于原小区内,施工为临时建筑及原有房屋。 二、施工现场环保管理: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占地面积较大,施工区域采用钢彩板进行隔 离,施工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以确保安全;污水处理装置就地挖取, 单套污水处理装置土方量约为150立方米;工程施工现场材料摆放整齐,每日完工后做到施工场地清理;现场设置废水收集沉淀池,节约利用水资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土方开挖过程中降水产生的废水,废水集中排放到现场的污水管网内,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预计总计8吨,根据每日产生量及时清理到甲方指定的待扩建场地的低洼待回填地带 做深埋处理,不能利用的清运到统一垃圾场,运输过程中采用苫布覆盖, 避免扬尘;由于施工现场在分布在居民生活区院内,项目部必须坚持每日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一)、粉尘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同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2)、建(构)筑物应采取封闭或隔离施工,其封闭高度应高于建筑物1.2米,封闭材料必须选用防尘密目网,并湿法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3)、严禁高空抛撒建筑垃圾,防止尘土飞扬,清扫场地必须采用湿法作业。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适当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建设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本次投标工程在施工道路入口处办公区、砂浆搅拌站右侧、木工房和钢筋加工房处各设垃圾堆放场的一处,并将垃圾袋装,以备外运。 (4)、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车辆冲洗场地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除对车辆冲洗外,对场地应进行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设专人负责。 (6)、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

放,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砌墙围挡,其上表面用竹席覆盖,防止刮风时粉尘弥漫,影响环境卫生。 (7)、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 (8)、设置专人清运道路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将垃圾袋装后及时处理清运,防止粉尘飞扬。 (9)、认真做好施工总平面管理。对施工场地周边采取专人管理,为了保持场地洁净,每天进行2-3次洒水清扫,对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尘土。 (10)、施工现场搅拌机械四周应设置防尘棚,并在搅拌机上安设喷淋设备,以防止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废水处理措施 一、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凡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作 业的,在搅拌机前台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排入 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排出或回收用于洒水降 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不直接排入下水道。 二、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 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经过 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我见

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之我见 近年来,以雾霾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议题,PM2.5也从一个生僻的专业名词一跃成为“路人皆知”的名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全国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前提下,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空前。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断恶化的环境状况与公民不断提高的环境质量要求,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经济和环境能否协调有序,是否我国的发展道路要走欧美国家的老路,要发展比污染?为什么我国已有完备的法律制度,政府也在加大投入与治理力度,环境问题还是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不禁引起我们对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思考。 1.起源与发展.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殷商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最早出现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国家.早在公元前3世纪,杰出的先秦思想家荀况就在《王制》中指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就可以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殷商时期有禁止在街道上倾倒生活垃圾的规定,而且视其为犯罪.西周时期颁布了《伐崇令》要求人们“毋填井,毋乱伐树木,无滥杀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中国比较完备的封建法典《唐律》中设有“杂律”一章,更具体、更详细地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作了规定.《明律》、《清律》,多沿唐律,也有类似保护环境的规定.1989年以来,我国共颁布了七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新法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 2.现行环境法体系.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按其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