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精品文档]

2012年安徽大学生村官面试真题

1、你为别人点燃火把,同时照亮自己,你对此怎么看?

【题型分析】近年来,结构化面试的考题呈现出交叉化的趋势,而此题就是交叉型的考题,既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是否与职位相匹配,考生需先对题目中这句话表明自己的看法,即考生的观点,其次对该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把握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后结合自身谈谈启示。

【答题要点】

1、表明自己的观点:此句话是说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益,也就是“助人者也是自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很可能会受到社会关注,将助人的精神扩大,在社会上形成积极助人的氛围。如社会上的很多“最美”,以及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等等。

3、联系自身谈启示: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的修养,加强传统美德的传承,助人于危难之中,自己也会得到心灵的满足,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困难时得到帮助,也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参考答案】

你为别人点燃火把,同时也是照亮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让大家明白了付出了给予了,自己也会有快乐。只懂得收获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成就别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漆黑如墨的夜里,一个盲人手执一盏亮晃晃的灯笼踽踽独行,被一路人撞见。路人奇怪地问:“你横竖都是看不见,打灯笼干什么?”盲人答曰:“不是为我自己,是为了让别人能看见我,以免撞到我身上。”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盲人。他为别人点灯,给别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让别人看见自己,不至于在黑暗中撞到自己,也是给自己带来了便利。

近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优良的社会风气也在慢慢形成,社会大众以及媒体对于社会上好人好事的宣传和报到也有助于助人为乐社会风气的形成。比如最美人物: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警卫战士高(中公教育)铁成等等;再如感动中国人物的奉献事迹:用爱坚守的“盲人”班主任胡中祥;倒在岗位上的缉毒警察蒋卫红;坚守山区教学22年的“最美”教师谢萍等。

一曲道德礼赞,一篇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心灵收成”。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去奉献自己的力量,传递心灵美的芬芳,做出自己的一些努力,相信这种力量会聚少成多,形成蔚然之风,打造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

2、你所在的村民俗文化资源很丰富,你怎么组织宣传?特别提醒:如何利用网络宣传。

【题型分析】此题是考察考生的计划组织能力,即具体组织一个活动,如何来操作;这里的活动是一个宣传,且题干提示利用网络进行宣传,考生首先要明确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的内容和方式、宣传效果的评估;其次是将网络宣传的手段融入到此题的宣传方式中。

【答题要点】

1、点题,表明目的和意义:讲述宣传弘扬农村民俗文化的意义,此次宣传活动的目的。

2、宣传的前期准备工作。

3、活动的具体开展:网络宣传如何操作的,具体做法。

4、宣传效果的评估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

弘扬农村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此次对农村的名俗文化进行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首先,成立民俗文化宣传小组,分工合作。调研所在村民俗的类别,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完备的宣传推广计划,包括村民俗的现状、推广后的效果,以及宣传推广经费、人员、以及步骤,同时建立应急预案,报镇领导审批,审批通过,进行准备。建立网络宣传组、争取项目组、民俗展示组、对外联络组,应急预案组,意见反馈收集组。

其次,网络宣传组负责建立网站,依托当地(中公教育)政府网站推广,建立微博、博客,不断更新,和百度合作,提高知名度;争取项目组负责向上级政府争取项目,获得资金、政策支持;民俗展示组负责组织开展民俗文化评选以及民间绝活展示,提高吸引力;对外联络组负责和旅行社、开发公司联系,吸引游客,发展“三产”。组织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开展,使之进(中公教育)展有序,按计划进行。在宣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问卷和邮箱收集反馈信息;活动开展中多向领导进行汇报,让领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

最后,我们会将宣传过程中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召开活动总结会议,对活动开展的效果进行评估,整理反馈意见,汇报领导;宣传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会向领导建议定期举行此类宣传活动,在此期间要尽职尽责,真正把“服务新农村”和宣传民俗结合起来,做到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请用“临近朴实田园诗闭塞”说一段话.

【题型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此题灵活性很大,考生的发挥空间亦很大,但是考生需把握自己准公务员的身份,进而确定此段话的主题和内容。

【答题要点】

1、要有鲜明的主题,且积极健康向上;

2、用词恰当,到位 ;

3、表达流畅,语言简洁。

【参考答案】我的家乡临近大别山区,是一个不大的村子,站在山坡上能够一览朴实的山间风光,能够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田园诗篇--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此种山间意境堪堪是一种享受,但是道路的闭塞也使得我们欣赏的脚步不那么明快。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于山区公路的建设,也给山里的农民带了谋生的出路。

位于大别山北麓的安徽省六安市近年来因茶而富,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这里不通路,想卖茶叶就要用自行车驮或者用担子挑到市里去,一趟至少要四(中公教育)五个小时,一年也就能卖两千斤。据了解,2003年交通部提出“修好通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柏油路和水泥路”的号召,安徽省也加大了“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2006年开工建设了“村村通”工程项目695个,总投资4.75亿元,至年底已建成1671公里,解决了近200个村的通路问题。

农村公路修通之后,茶农们把茶市直接开到了村子里,短短几年已经发展成皖西第一大茶叶市场,市场年交易量达4000万公斤以上,交易额创下1.2亿元。

可以说是道路的畅通带来了发展了,也给山里的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2013安徽大学生村官择优选聘面试真题

1、习总书记说:青年人选择吃苦就是选择进步,选择奉献就是选择高尚,请你结合自身报考职位谈谈认识?

【题型分析】此题是典型的考察求职动机与拟任岗位匹配性这一测评要素。以名人名言为出题形式,因此也有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成分,是交叉型的考题。注意答题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

【答题要点】

1、理解习总书记这两句话的含义,旨在强调:青年人要意识到吃苦、奉献的重要性。

2、为什么习近平这么说的原因,一是因为奉献是我国核心价值观之一,更是公务员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二是当前青年人大部分怕吃苦,不愿吃苦,自我为中心甚至自私,不愿意奉献,因此习近平特意强调要吃苦和奉献。

3、题目明确要求结合岗位谈认识,因此必须联系村官的岗位特性,它是基层岗位,相对来说工资不高、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常常需要与文化不高的乡村(中公教育)农民打交道,因此不可避免要吃苦、要奉献。所以,最后要结合村官岗位谈谈以后工作如何面对苦难、如何具体去奉献。

【参考答案】

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年轻人要懂得吃苦的重要性,懂得奉献的意义,这对我以后的村官工作甚至是整个人生都有教导意义。

选择吃苦就是选择进步。因为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人只有在苦难中,才能磨练心智、品格、能力,最后才能取得进步。从秦皇汉武到孙中山毛泽东,无不是在苦难中摸爬滚打最

后取得个人进步乃至整个国家进步的。然而当前,有一部分青年在家庭的宠爱中长大,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不敢经历风雨,也经不起风雨,最后变得庸庸碌碌。

选择奉献就是选择高尚。因为奉献就是把别人放在首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把自己放在末位,甚至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这显然是非常高尚也是非常难得的,需要大勇气、大智慧。青年教师张丽莉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是“天边最美的一道风景”、安徽小岗村书记沈浩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高尚事迹永留人心。然而当前,也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价值(中公教育)观扭曲,只顾及自己感受、自身利益,不顾别人的甚至是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来。

我们作为一名青年,要选择吃苦,做一个追求进步的人;要选择奉献,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作为一名村官,更要做到这两点。因为村官是一个扎根基层的岗位,必然会面临一些困境,比如工资不高、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常常需要与文化不高的乡村农民打交道,因此必然要选择吃苦;同样的,村官与公务员岗位一样,归根到底服务民众的岗位,因此要有奉献精神,把基层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奉献点滴。在选择村官这份工作之前,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我愿意在这份岗位上吃苦、奉献。

2、在工作中如果被冤枉受委屈,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应对方式?

【题型分析】这是考察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这一测评要素的行为性问题。与常规的人际关系的题目不同,这道题情境感不强,只是给个笼统的事情谈应对方式。因此需要考生高度结合自身过往被冤枉的经历来谈。

【答题要点】

1、对于工作中被冤枉,受委屈,考生的看法和态度。

2、对待被冤枉时的具体做法。

3、举具体的事例说说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参考答案】

任何人都不想被冤枉,我也不例外,遇到被冤枉的事情也会感到委屈、难过甚至是愤怒。但是在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能任性、消极的对待,要本着理性、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具体来说,我一般会这么做:

第一步,调整心情。迅速调整难过甚至是愤怒(中公教育)的情绪,让自己先冷静下来,避免误会升级。当然了,除了自我调整以外,我也会适当找自己的家人或者亲密的朋友诉说,将自己消极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同时,我不会将消极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仍然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第二步,理性分析。认真分析事件每一个细节,看是不是自己当时处理得方式不够合适,是不是自己当时没有说清楚导致别人误会。如果是我自身的原因,那我会引以为戒,如有需要会找同事或领导沟通。如果不是我自身的原因,我也不会过多计较,毕竟工作中有些误会也很正常,只要不影响工作就行,我相信,日久见人心,误会不会持续太久的。

我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一同(中公教育)事跟我私下关系较好,常常跟我说一些她的秘密,可是不知为何,同事们知道了她的秘密并议论纷纷。她知道后以为是我泄露的并质问我。我当时的确很难过,也想辩解。但我没有那么做,因为我知道她秘密被泄露,她心情更难过,所以我迅速调整了心情,在之后与她相处中,我也没有针对她,经过大概一个月时间,她最后知道不是我泄密的,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总之,我觉得,在工作中,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事情,偶尔被冤枉或受点委屈,不是什么大事,无需计较。

3 、你是村官,村民乱倒垃圾,你如何处理?

【题型分析】考察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对于村民乱倒垃圾,处理的前提是分析村民为什么乱倒垃圾,可以从村民自身及客观条件两方面分析,处理时要(中公教育)注意自己的身份是村官,不具有决策的权利。

【答题要点】

1、乱倒垃圾会影响到村容村貌,对于这种行为,我们要认识到积极解决的重要性。

2、把握村官身份,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3、形成监督和长效机制。

【参考答案】

整洁的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村官,我应该发挥作用,帮助村民树立环保意识。村民乱倒垃圾,一般而言,可能是部分村民嫌麻烦,不愿倒在指定地点,也可能是村民环保意识依然薄弱,没有积极性,另外,也可能是村里的固定垃圾点建得太偏,垃圾箱不够靠近村民房屋。因此,我打算这么处理:第一步,实地查看。我会走到村里实地看一看村民乱倒垃圾的情况,比如乱倒垃圾的村民数量多少、集中区域在哪里、乱倒垃圾的类型等等,并拍下(中公教育)相应的照片;

第二步,加大宣传。通过制作标语、广播、上门谈心等方式增强对村民环保及卫生意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垃圾乱倒对生活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第三步,发挥垃圾回收点的作用。在居民区相应的垃圾回收点,安排工作人员指挥农村居民将垃圾堆放在指定区域,同时安排垃圾车每天将垃圾运到附近的垃圾处理厂。

第四步,我会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不乱扔垃圾,做到表率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作用。

最后是形成一定的监督处罚机制,对屡教不改的村民应该处以一定的处罚。

2013年安徽大学生村官公开选聘面试真题

1、有人说,梦很美,路很长,做梦很容易,走路很难,你怎么办?

【题型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一测评要素,考生需重点把握路很长且难走的原因,进而提出如何来走这条路,及具体的该怎么做。

【答题要点】

1、表明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看法,及自己的观点。

2、分析论证单路难走的原因。

3、追梦的艰难道路怎么走,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梦想是追求,是目标。是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然而实现梦想和目标的道路却是艰难且漫长的,这就需要我们付诸努力方可达成。

追梦的道路漫长,那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尤显重要,而之所以艰难,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是漂越苦海的舟楫,是理想的春雨催出的鲜花,不能持之以恒就是去了追梦的动力;

第二,受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失去了追梦的航标;

第三,缺乏科学的方法,致使理论与实际脱轨,现实与理想渐行渐远。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不管是个人的梦想,还是企业的做大做强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需要做到志存高远,坚定信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脚踏实地”当行动果断。追梦,当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信条,也应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动,如此,才能真正让梦想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升华。追梦,当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当懂得“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但在其实(中公教育)现的道路,殊不知也是需一代代不断努力奋斗,也需我们不断克服的困难,既有“十面‘霾’伏”的尴尬,也有“房叔”“房妹”的不公,正因为还有种种不如意,所以才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而这些需要我们有积极向上的开朗心态,需要我们运用并不断探索科学的方法用于指导实践,同样也需要我们的政府能够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你所在的村民今年采用了新品种瓜果,品质很好,瓜果大丰收,上市时间集中,现在瓜农担心瓜卖不出去,前来找你,你怎么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题型分析】此题考查的测评要素是考生的应变能力,在题目设定的的情境下,发生了突发的矛盾,考查考生能否把握住自身定位并妥善合理的解决掉矛盾。

【答题要点】

1、认识到解决瓜农卖瓜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解决瓜卖不出去的具体做法。

3、总结此次解决瓜农问题的经验。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