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企业盈余管理浅析

【摘要】由于债权人贷款利益、避税、筹资、政治成本等原因的推动,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控制、调整会计收益信息,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为减少盈余管理现象,需要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加强和提高审计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法,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盈余管理;会计准则;治理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盈余管理在会计学界存在着不同的定义,按照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的定义,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而另一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盈余管理有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概念,管理当局从更好地实现其经营目标出发,在会计法规和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间控制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来修正财务报告,已达到平衡收益、稳定股价、合理避税、规避风险等目的,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尽管经管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

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一)

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一) 摘要:盈余管理问题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公众关注并希望加以规范和治理的焦点问题,在分析盈余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各种手段。目的是分析这些手段之后的深层原因,为防范和控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 1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回顾 1.1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1996年Dechow引入很多变量对违规公司进行研究,认为盈余操纵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为了以低成本吸引外部融资,他们还检验了在承认盈余操纵的消息公布后股票价格的变动,发现平均下降9%。1998年J·Demski的研究表明代理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传达其拥有的高超管理技能,而实际上这些代理人可能并不具有会计报告盈利中所代表的管理技能。1998年Arya·A,Glover·J,S·Sunder等人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限制了委托人解雇代理人的倾向,还可以减少委托人对于代理人正常工作的干预。 1.2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2000年,林舒和魏明海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利管理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A股发行公司的报告收益在IPO前年和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在IPO当年显著下降。2001年,刘峰在文章《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2002年,陆宇建在《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中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ROE维持在略高于6%的区间与略高于10%的区间。2盈余管理含义及其特征 2.1盈余管理含义 戴维森(S·Division)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也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KatherineSehipper)在其发表的“CommentaryonEarnings”一文中对盈余管理做出如下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获取某些个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而对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这是一种“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的概念,认为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辅助信息的控制。 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孙铮、王跃堂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认为,盈余管理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实现的,其目的是得到一种令企业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 2.2盈余管理特征 盈余管理不同于利润操纵,后者属于欺诈行为,是贬义的概念,而前者是在会计准则或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的,是合规合法的行为,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本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开展对盈余管理的分析的。 (1)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而只会改变企业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也就是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表中披露的盈余。而不是企业实际的盈余。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盈余管理关注的方向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尽管有一些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但仅以个例作为论据,并未举出具有概括性的确切数据。本文根据盈余管理的特点及主要手段,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盈余管理的状况。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 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

有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

有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论文范文 摘要: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营运资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 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企业营运;问题 ;对策 一、企业营运资金综述 营运资金也叫做营运资本,从广义上来讲,营运资金也就是总营运资本,指的是一个 企业放置于流动资产方面的资金,主要有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从狭义方面来看,营运资金指的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余额,这一解释来自于会计的 计算方面,也就是营运资金=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企业当中的营运资金流动性很强,本 身特点是周转时间短、容易变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 有不断提升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保证营运资金的良好运行,才能有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 依据实践发展经验,企业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营运资金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讲,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融资和贷款,这种特点在中小企业尤其突出。中小企业由于本 身的特殊性,很难实现本身的融资要求,贷款难度不断增多,并且,当前的贷款利率大幅 提升,给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中小企业投资缺乏计划,资 金周转出现问题,导致资金短缺,有的企业还出现了资金链条断裂现象,使企业陷入瘫痪 状态。 2.管理模式陈旧 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依然运用传统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粗放型管 理模式也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严重脱节,假如不能及时应对当前经济的发展现状,将会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企业管理人员本身不重视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 有的没有意识到营运资金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管理意识。在实际发展中可以看到,我国 一些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不浓,特别是依然运用较为落后的管理方法,本身不重视 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日益形成了较为混乱的管理现状,由于企业营运资金设置不合理, 运行不科学,所以,导致营运资金的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 3.运营效率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2) 1.国外研究动态 (2) 2.国内研究动态 (4) (四)主要研究内容 (6)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6)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7) (二)盈余管理的特征 (7)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 (7) 2.盈余管理的客体特征 (8) 3.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 (8) 4.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 (8) 5.盈余管理对盈余的影响 (8) 6.盈余管理的合法性 (9) 7.盈余管理的其他特征 (9) (三)盈余管理的动因 (10) 1.防亏损或避免退市动机 (10) 2.商业信贷动机 (10) I

3.税收筹划动机 (10) 4.IPO、配股、增发新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 (11)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 (11) 1.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11) (l)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12) (2)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 (12) (3)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12) 2.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13) (1)商品购销 (13) (2)委托经营、受托经营或托管经营 (13) (3)转嫁费用负担 (13) (4)转让资产 (13) (5)债务重组 (14) 3.利用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14) 三、中国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分析 (14) (一)房地产行业及其特点概述 (14) 1.房地产行业概述 (15) 2.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15-17 (1)周期性 (16) (2)高投资、高风险 (16) (3)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 (16) (4)综合性和关联性强 (16) (5)政策敏感性 (17) (二)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17) 四、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 (17) (一)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18) (二)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 (18) (三)不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 (18) II

经济管理学院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毕业论文

1盈余管理概述 1.1盈余管理的内涵 1.1.1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盈余管理定义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允许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或安排交易和事项等方式来实现其期望盈余,并通过财务报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欺诈行为。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这里的所说的管理当局主要是指懂事会、经理层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因为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交易或事项的安排等的最终决定权都归属于高层管理机构或高级管理人员,因此,公司的管理当局是盈余管理的主体。当然,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也会有非管理人员参与,如一般会计人员等,但他们只是盈余管理的执行者,不属于盈余管理的主体。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披露的会计盈余。从长期(可能是几年或几个营业周期,也可能是公司的整个存续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实际盈余,但是会改变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也就是说,盈余管理只是影响披露会计盈余,而不影响公司的实际盈余。 3、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假定即人是经济人,也就是说,人是自私的,在交易过程中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在盈余管理领域,可以认为,作为经济人的公司管理层在机会主义的驱动下,总是谋求自身的利益(效用)的最大化。当然,公司管理当局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多数情况下,其动机并不直接表现为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而是表现为债务契约、股权融资、避免摘牌、避税等中间目的。而管理当局的最终目的与这些中间目的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相关关系,通过这些间接目的实现其最终目的。 4、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合规但不合理的欺诈行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盈余进行控制和调整,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方法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手段。虽然它是在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但是它是通过财务报告欺诈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所以,它具有不合理性。 1.2盈余管理的基本类型 1.2.1利润最大化 管理当局为了奖金会尽量使报告盈余达到最大,只要盈余不会超过奖金计中规定的盈余上限。当关键管理人员聘期即将到期时,他们会尽可能使报告盈余最大化,一方面为了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论文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企业常常由于现金持有量过多超出了日常经营管理的需要,带来了成本增加和 盈利减少的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要能够准确预测现金需求量,提升现金管理能力,合理配合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最 终达到同步化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策略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环,营运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 的生死存亡。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它是由美国质量管理领域的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过程模式在国内外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DCA循环 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Pplan,即策划;Ddo,即执行;Ccheck,即检查;Aaction,即行动 改进。PDCA过程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从原理上来说,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和产品的质量管理都需要遵循管理的一般科学程序,鉴于此,本文基于PDCA 过程模式对企业如何优化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营运资金管理计划优化对策PLAN 在营运资金管理的计划阶段,企业要注意完善现金预算计划。企业做好现金预算工作 的意义在于:首先现金预算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当前所处的是现金短缺时期还是现金过剩时期,使财务部门在现金短缺时期即将到来之前就做好筹资工作,同时在现金过剩时期及时 将暂时过剩的现金转入投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闲置和资金不足,实现企业利益的最 大化;其次现金预算可以帮助企业提前了解预期经营计划的财务成果;再次现金预算有助于 预测企业对到期债务的支付能力;最后做好现金预算计划也有助于制定和改进其他财务计划。企业首先应把现金预算计划的制定工作当作系统工程来抓,紧密衔接企业的经营计划 和资本计划。现金预算计划的制定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还要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的 积极性,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同时企业在制定现金预算计划之前要做好做足市场调研工作,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二、营运资金管理实施优化对策DO 一合理分配营运资金 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营运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这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差是分不开的。管理部门绝大部分的财务人员 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同时实践经验也比较匮乏。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定期组织财务人 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相互交流经验,也可以通过招收专业的管理人员来提升营运资金管 理计划的实施水平。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不定期地对管理人员的 工作成果进行检查。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2-5 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5) 2、债务契约动机 (5) 3、避税动机 (5) 4、政治动机…………………………………………………………5-6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6-8 1、收入的不当确认或虚假确认收入 (6) 2、虚假确认费用………………………………………………………6-7 3、利用关联方交易 (7) 4、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7) 5、操纵各项准备的计提………………………………………………7-8 6、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8)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8-10 1、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8-9 2、资本市场的完善 (9) 3、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9) 4、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减少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9-10 5、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识别能力 (10) 6、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设 (10)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摘要:目前,证券市场中相当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的概念、操纵手段、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市场参与

者的游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在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政策时留有余地,会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准则具有所谓的弹性,这些弹性在某些方面能够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者的需要。但当这些弹性被“过度开发”时,滥用这种弹性的盈余管理便随之出现。如何利用会计技能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个重要的会计问题。 关键词:操纵手段;控制措施;必要性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管饭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受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受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受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受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受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 一是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做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20201119081110)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内容摘要: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Earnings Manage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 Accountant Office, Lishui. Zhejiang 324OOO.China )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to control or adjus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come in the repor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 The aims are to obtain the private benefit, collect capitals, escape taxes, obtain political capitals and evade the obligations of contracts.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various type ,and it can be kept away through perfecting the accounting regulations, enhancing the auditing and control and so on.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ing Aim 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左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国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汁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搦以上两个权威性的泄义,可以看岀,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需由他们齐自作用的合力所决泄。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左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困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英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萤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髙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髙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徳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 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

摘要 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而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聚财、生财和用财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资金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经济效益 ABSTRACT In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ctivities, money is always a worthwhile high priority, highly liquid assets, financial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core content. How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improve capital efficiency is every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company. Thus enterprises to gain a firm foothold in the market economy, only to seize the capital management of the center, in-depth study enrichment, making money and the use of financial way, to tak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clear the cash flow aspect of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 Key words: management Problems Solutions Economic benefits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 . .参考资料.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前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主要容 (3) 2需求分析 (5) 2.1需求分析 (5) 2.1.1业务调查 (5) 2.1.2手工操作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用户要求 (6) 2.2系统设计目标 (8) 2.2.1系统设计的长远目标:实现ERP系统 (8) 2.2.2系统设计的近期目标 (8) 3系统分析 (11) 3.1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图 (11) 3.2部分数据字典 (12) 3.3数据库设计 (13) 3.3.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3) 3.3.2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20) 4系统总体设计 (24) 4.1总体设计 (24) 4.1.1编码设计 (24) 4.1.2输入设计 (24) 4.1.3输出设计 (25) 4.1.4系统安全和可靠性设计 (26) 4.2功能模块 (27) 4.2.1模块功能说明 (27) 4.2.2程序层次 (29) 5系统详细设计 (32) 5.1基础信息管理 (32) 5.1.1商品信息管理模块 (33) 5.1.2供应商信息管理模块 (34) 5.1.3员工信息管理模块 (36)

. .. . 5.2销售管理 (38) 5.2.1订单管理模块 (39) 5.2.2销售管理模块 (40) 5.2.3销售退货管理模块 (43) 5.3库存管理 (44) 5.3.1库存查询模块 (45) 5.3.2入库管理模块 (47) 5.3.3库存盘点模块 (49) 5.3.4商品有效期查询模块 (50) 5.3.5库存上下限管理模块 (52) 5.3.5报损报溢管理模块 (53) 6系统测试 (56) 6.1测试用例 (56) 6.1.1登录模块测试 (56) 6.1.2基础信息模块测试 (56) 6.1.3订单管理测试 (58) 6.2测试结论 (59) 7结束语 (60) 参考文献 (61) 致谢 (62) 附录 (63) A主要源程序 (63) B用户手册 (69) B.1系统功能简介 (69) B.2系统的支持平台 (70) B.3安装说明 (70) B.4使用说明 (71) B.5系统维护方法 (74) C软件光盘 (75) C.1光盘的树形目录 (75) C.2光盘文件一览表 (75) D科技译文 (76) WhatisObject-OrientedSoftware (76) 什么是面向对象软件 (85) .参考资料.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合并会计报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盈余管理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容忽视的、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为此立足我国国情,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不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

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手段向企业外部一切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非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行结果的行为。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管理层角度进行分析,即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诱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资本所有者为了消除委托代理带来的道德风险,往往会针对经营者对货币收入的追求,将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离不开利润(或减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各种财务指标。在奖金的动力和压力下,当出现实际经营业务没有完成业绩考核指标的情况时,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往往通过管理盈余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 2.债务契约动机 债务契约中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能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上市公司不敢轻易违反这些条款,因为违反这些条款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越接近于债务契约中规定的条款限定底线,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如果是长期债务合约,上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3篇

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会计手段 1.利用准备金项目实行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备有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根据自身需求高估或低估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 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 提减值准备具有主观性,会计人员能够在追溯调整的年度或者其后的 年度多计提减值准备,从而相对应减少当期利润,而在以后年度处置 该项资产时,能够冲回所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增加相对应年度利润。 2.利用营运资金项目实行盈余管理为避免摘牌停止上市,很多上市公 司通过其他应收应付款实行盈余管理。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应付 款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不过有些公司这两个科目的余额巨大,往往 和应收应付款不相上下,显然这种现象和管理者实行盈余管理密切相关。 3.利用“线下项目”实行盈余管理利润表中的“线下项目”具体指投 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及补贴收入等项目。很多上市公司管理者正是成 功地利用了涉及“线下项目”的交易以达到监管部门对指标收益的要求。为达到配股资格,处于配股边缘的上市公司会利用这些非经营性 项目增加收益。同时,前一年度发生亏损的公司往往通过涉及这些项 目的交易在当年度扭亏为盈,而当年亏损的公司则利用交易的方式进 一步降低报告期利润。 4.利用资本利息化调节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更隐蔽的做法是利用自有 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

5.利用多种形式的“利润存储器”部分企业会作出不切实际的估计, 对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实行盈余管理,在业绩良 好时多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非会计手段 1.关联交易因为关联方之间存有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交易实行盈 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有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水平和效益;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实行购销活动;以低息或高 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 费用调节利润等。 2.会计处理的时间差部分上市公司为在年度结束时能给股东丰厚的报酬,往往借助跨年度调节利润。传统做法是:在本年12月份虚开发票,次年再以不合格为由冲回;或者先与第三方签订“买断”收益权的协议,然后通过租赁方式向第三方支付定额利润。 3.利用生产经营活动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提升报告盈余,往往通 过日常经营活动实行调节,如推迟固定资产的购入时间,以减少折旧 费用;对存货水平的估计、存货发出和采购时间实行人为操作;调整 收款政策等。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对策 1.规范公司治理公司结构,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健全 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 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要健全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 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制衡作用;再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是股东目标成为管理目标,消除 管理者的利益障碍。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缩小盈余管理空间一方面,准则 制定部门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 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准则和方法,如会计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研究-资金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研究-资金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企业资金管理的概述 1.企业资金管理的定义。作为保障企业正常开展的关键因素—资金,在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企业资金的良好使用要靠企业资金管理来保障。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对资金进行重组和合理优化,使企业资金处于企业可控的范围,从而保障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行和资金链完整的过程称为企业资金管理。 2.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部分,第一,决定企业资金的运用方向。第二,管理企业资金的周转,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完整。第三,对企业资金运营情况进行监督,证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 3.企业资金的管理目标。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资金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完善、健全的企业资金管理体系,达到企业资金的合理优化和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通过各种监管手段,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完整,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企业资金管理的原则。资金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管理中有着严格的规定。企业资金管理根据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具体规定,但作为企业管理的原则基本相同。第一,建立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监督企业各部门对企业资金的利用,从而节约企业资金;第二,建立完善的企业资金预算制度。根据企业项目情况对资金应用进行提前预算,保证资金的合理调度。第三,对不同性质的资金进行分类管理,保证资金管理的精准。 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途径 1.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意识。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倒闭都是因企业资金管理意识薄弱,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所以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意识对企业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作为企业资金的管理者要对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有着充足的认识,在企业内部要充分的认识到企业资金在不同的时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价值,所以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树立资金管理的时间意识。其次,要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利用的综合意识,企业资金管理不仅要求资金管理者有良好的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同时也要求企业资金的使用者也有良好的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节约企业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应用 班级:计应0233班 姓名:周广宝 教师:于静 日期:2005年4月24 前言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分析,使我们使用易于与数据库连接的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库窗口这一功能强大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形,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每个学校教育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对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该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他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期的校园网络、如今的web宽带网都为我们共享数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由此,建立高性能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体现。因此,开发这样的软件系统是很必要的。 摘要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经过分析,我们使用 MICROSOFT公司的 VISUAL BASIC6.0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系统的后台操作,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字:控件、窗体、域。 ABSTRACT The system of managing student file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of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know as MIS),which mainly includes building up data-base of back-end and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 front-end. The former required consistency and integrality and security of data. The later should make the application powerful and easily used.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以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THEORIESANDRESEARCH 理论与研究 -50 一-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以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唐海鹏 作者简介:唐海鹏(1997.6-)?男?汉族?广东清远人?学生?大学本科?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一要:在我国?从市场经济的建立到如今不断的完善?企业盈余管理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盈余管理成为国内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新热点?另外?中小企业也因为其本身的规模二资金方面的问题?盈余管理越来越对公司产生影响?本文立足某公司?结合各大学者的研究结论?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方案?关键词:中小企业?盈余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一一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671-1602(2018)18-0050-01 一一1一绪论 1.1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地推进?我国全 面深化改革?中小形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也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做 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中小型企业是否能良好发展与国民经济会否良 好发展?经济结构会否优化直接挂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 而?中小型企业本身也因为其规模较小?资金不够充足?在市场中 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这个时候?盈余管理就能帮助企业在一 定程度上为企业谋取投资?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一某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分析 2.1一公司的背景简介?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年?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由自然人投资成 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立足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致力于商业 智能化系统?商用自助设备及开发提供大量基于云端互联网的智能 产品与服务的智能科技公司? 2.2一公司盈余管理情况的调研 2.2.1一刻意迎合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公司不惜加大科研投 入成本?致力于研究开发?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并购?加大研究开发 的费用?使自身获得了知识产权?近一年通过降低销售费用?减少 销售渠道?降低其它业务收入?并对公司附加服务也一并算入高新 技术产品类的收入?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同期总收 入的比例?一味靠着资金扶持?过度使用盈余管理? 2.2.2一通过推迟处置资产时间扭亏为盈 表1一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3-2017营业利润二营业外收入和净利润 年度20132014201520162017 营业利润-689231-3851371-27602210711573641 营业外收入360842727561572415711163550 净利润-300693-41554312314137680384433 一一通过表1可知?这个是手段具体是通过推迟了处置资产的时 间?通过翻阅年报资料?2015年的营业外收入主要来自于非流动资 产处置利得?数额为103434万元?是2011年相同项目数额的8倍?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也发现该公司2013净资产收益率为0.09%? 并不是笔者计算的-0.53%?由此可见该公司通过向后几年推移 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时间?为以后储存利润来扭亏为盈? 2.2.3一过度使用坏账准备?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收益 调节是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尽管会计准则要求把应收款项先进行分类后 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但还是有很多企业抓住了另一些漏洞? 2.3一某公司盈余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一内部监管力度缺失?该公司自身内部并没有独立审 计部门也没有监督部门?使得内部根本没有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 督?公司经营者对大小所有事务具有高度指挥权?相关的会计人员 除了能提供一些有限的专业知识建议之外?没有实权?公司经营者 的高度集权管理?所有的盈余管理行为都由其一个人决定? 2.3.2一缺乏盈余管理的专业指导和长期规划?该公司虽然 有财务部?有会计专业的人员?但人数较少?在很多资金管理问题 处理上都捉襟见肘?另外其权力较低?公司又因经营者高度集权? 财务部的所有盈余管理行为都听从经营者的指挥?所以很多盈余管 理行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和审核?也就无从谈起长期规划了? 3一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措施 3.1一改善企业管理制度?盈余管理的主体始终是中小企业其本 身?所以盈余管理问题的治理始终要企业本身注重相关制度的完善?首 先?经营管理者高度集权的模式下?经营管理者要更清楚盈余管理的合 理范围?要更清楚盈余管理问题的风险性?要更有意识去多听取专业人 员的意见?同时也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监督?防止从 业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损坏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另外?脑洞智能公司 管理层对企业整体结构也应该进行调整?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形 成权利相互制约?才能防止盈余管理不当使用问题? 3.2一提高会计人员水平?某公司应先多招聘有经验有能力的 会计人员?在整体上提高公司的会计专业水平?集思广益?其次? 某公司应该出资定期给会计人员上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使会计人员 能及时用最先进科学的知识去解决盈余管理问题?行使权力时要自 律?为了企业长久利益?坚决杜绝操纵盈余管理的行为? 4一总结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状况的分析?以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为例?通过盈余管理的相关知识?对该公司盈余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 的调查和研讨?并对公司盈余管理提出了问题?也从问题中去了解原 因?提出了对于盈余管理滥用的解决措施?有以下几个结论: 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必要性?小型企业本身也因为其规模较小?资 金不够充足?在市场中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这个时候?盈余管理 就能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谋取投资?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弊端?本文通过详细的分 析和研究?探讨了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和引起的原因?并提出 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公司降低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 由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可以看出?在企业间竞争越来 越激烈的环境下其自身的盈余管理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凸显?企业对 于盈余管理的滥用除了会影响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也会对于我国 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带来损坏?会使盈余管理变成一种数字游戏?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内部自身需要对盈余管理的实质 有清晰的认识?完善内部的体制?对于盈余管理的选择有良好的规 划?企业外部的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监督 力度?给中小企业良好发展提供一个公允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