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科院物理化学考研试题B答案

2010中科院物理化学考研试题B答案
2010中科院物理化学考研试题B答案

特别说明

此资料来自豆丁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511464.html,/)

您现在所看到的文档是使用下载器所生成的文档

此文档的原件位于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511464.html,/p-88392429.html

感谢您的支持

抱米花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511464.html,/lotusbaob

2010—2011学年度 第一期 物理化学 试题(A)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期物理化学试题(A)答案 1.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2345678910 A A A A A A B B C B 111213141516 A A B D A C 2.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正确的 用“T”表示,错误的用“F” 表示。) 12345678910 T F T T F T T F T F 3.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5:3 。 2. 2Q/T。 3. -1702J 。 4. 0.7 。 5. 4mol 。 4. 解答题(每1小题5分,共10分) 1. 证明: (5分) 2. 在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相图绘制实验中,由于阿贝折射仪温度 低于混合物沸点温度,如果折光率测试过程不够迅速,将导致 测试结果与真实组成存在偏差,结合相图分析测试结果中哪种 组分在什么条件下含量会偏高?

答:(1)绘制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相图示意图。(3分) (2)根据相图分物系点在最低共沸点左右进行讨论。(2分) 5. 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6分,共22分) 1. 将温度为25℃,压力为101.325kPa,体积为1dm3的理想气体在 等温情况下膨胀到10 dm3,求此过程中的ΔH、ΔS、ΔA和ΔG。解:等温过程ΔH=0 J (2分) 设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ΔS =Q/T=-W/T=233.3/298.15=0.782 J/K (2分) ΔA=W=-233.3 J (2分) ΔG=ΔA +Δ(pV)=-233.3 J (2分) 2. 25℃标准压力下,将1 mol CaO和1 mol CaCO3分别溶于1 mol·L-1 的HCl中,放热为193.3 kJ和15.02kJ,请计算25℃时1kg的CaCO3 变为885℃的CaO和CO2需要多少热量?已知CaO和CO2的平均比 热容分别为0.895 J·g-1·K-1和1.013 J·g-1·K-1。 解:25℃时 写出反应方程式 (2分) △r H m?=–15.02+193.3=178.3 kJ/mol (4分) Q=n(△r H m?+Q1)=(1/0.1)×(178.3+81.435)kJ=2597.4 kJ (2分) 3. 反应 2NaHCO3(s) = NaCO3(s) +H2O(g) +CO2(g)在温度为30 ℃和 100 ℃时的平衡总压分别为0.827kPa和97.47kPa。设反应焓 Δr H m?与温度无关,试求NaHCO3(s)在平衡总压等于外压 101.325kPa时的分解温度。(p?=100kPa) 解:平衡时H2O和CO2的分压p=p总/2,(1分) K?= p(H2O) p(CO2)/p?2=( p总/2 p?)2 所以T1=303.15K时,K1?= [0.827kPa/(2×100kPa)]2 =1.71×10-5(1分)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1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6题30分) 1. 2 分(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B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2. 2 分(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5. 2 分(4910)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 ) (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V,(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4857) 298 K、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V,电解此溶液 为:(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V (B) 等于V (C) 小于V

中科院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甲)》大纲 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气体 1、气体分子动理论 2、摩尔气体常数 3、理想气体状态图 4、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 5、分子平动能的分布 6、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7、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8、实际气体 9、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 10、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 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 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4、热力学第一定律 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6、焓 7、热容 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9、Carnot循环 10、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

H和U、热化学11 、赫斯定律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几种热效应 14、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 Kirchhoff定律 15、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Carnot定理 4、熵的概念 5、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6、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 7、熵变的计算 8、熵和能量退降 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 10、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 11、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G的计算示例12 13、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四)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1、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2、偏摩尔量 3、化学势 4、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5、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6、理想液态混合物 7、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8、稀溶液的依数性 9、活度与活度因子 10、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 (五)相平衡 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010物化A卷试题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9—2010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本科班08级及专接本班09级化学专业 《物理化学》课程 A 卷 学生姓名: 班级: 考试120分钟、考试课闭卷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设其能完全电离),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FeCl 3的活度a 为( ) A.4±??? ??γ θm m B.444±??? ??γ θm m C.±??? ??γθm m 4 D.4427±??? ??γθm m 2、在298K 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Al 3+ B. Mg 2+ C. H + D. K + 3、下列两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分别为θ1E 和θ2 E :① 1/2H 2(θp ) + 1/2Cl 2(θp ) = HCl(a =1) ② 2HCl(a =1)= H 2 (θp ) +Cl 2(θp ) 则两个θE 的关系为( ) A.θ2E =2θ1E B.θ2E = -θ1E C.θ2E = - 2θ1E D.θ2E =θ1 E 4、已知Tl 3+,Tl +丨Pt 的电极电势θ?1=1.250V ,Tl +丨Tl 的θ?2=-0.336V ,则电 极Tl 3+丨Tl 的电极电势θ?3 为( ) A.0.305V B.0.721V C.0.914V D.1.586V 5、下列电池中,电动势与Cl -的活度无关的是 ( )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完整word版)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4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高等物理化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7分) 1、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0(填 >、<、=、≠)。 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体积基本无关。与毛细管半径、接触角、两相密度差有关。 3、三组分体系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5。,最大自由度为4 f=C+2-Q,三组分,所以C=3,Q为相数,f为自由度 4、范德华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将下降。 5、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一定≠ 0(填 >、<、=、≠)。 6、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 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2种固相同时析出。 7、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C= 2 ,相数P=2,自由度F=2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7分, 对的“√”,错的“×”)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2、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3、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4、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5、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6、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7、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 2、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D

全国研究所代码 (标准)

研究所代码 代码研究所 8000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0009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001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80012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80014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80017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8001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8001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80020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80021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80023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80024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02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80027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80028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800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80033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8003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80036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8003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800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003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8004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8004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8004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004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80045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80046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80053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8005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8005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80057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006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006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中科院物理化学甲真题07物化答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物理化学(甲) 一、是非题 1 对的教科书上有因为压力的单位:动量/面积*时间 2 对的 3 错的 4 对的 5 错的 6 对的 7 错的f=2 8 对的9 对的10 对的11错的原因:不一定要具体分析12 对的13 错的14 错的原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而只有憎液胶体才全面的表现出胶体的特征15 错的 二、选择题 1 D 2 C 3 D 4 C 5 B 6 B 7 A 8 C 9 B 10 C 11 A 12 B 13 B 14 D 15 B 16 C 17 C 18 A 19 C 20 A 21 B 22 B 23 D 24 B 25 BD 26 CD 27 AE 28 BE 三、计算和简答题 1.在溶液中,每个离子都被电荷相反的离子所包围,由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离子分布不均匀,从而形成离子氛。 离子氛对中心离子的影响主要是弛豫效应和电泳效应,由于这两种效应的存在使得离子的运动速率降低,使得离子摩尔电导率降低,进而影响离子的活度。 2.K(CaF2)=38.6×10(-4)-1.5×10(-4)=37.1×10(-4)S/m Λm∞(CaF2)=2Λm∞(CaCl2)- Λm∞(NaCl)+ Λm∞(NaF) = 0.0196 S.m2/mol C(CaF2)= K(CaF2)/Λm∞(CaF2)=0.1893mol/m3 Ksp=a+.(a-)2=(r+.c+/cθ).( r-.c-/cθ)2=4×(r±)3×(c/ cθ)3

= 0.0068 3. 解:PV=Nrt n(总)=PV/RT=0.00725mol n(H2S始)= n(总) ×0.513=0.0372mol n(CO2始)= n(总) ×(1-0.513)=0.0353mol 管子增加的量为H2O增加的量n(H2O)=0.0019mol H2S(g) + CO2(g) = COS(g) + H2O(g) 开始 0.0372 0.0352 0 0 平衡 (始-0.0019) (始-0.0019) 0.0019 0.0019 K=0.0019×0.0019/(0.0372-0.0019) ×(0.0352-0.009)=0.0031 4.两种解法 (一)COSθ= {-r(s-l)+r(s-g)}/r(l-g)=-1.77+1/0.88=-0.875 θ=151℃>90℃不能润湿 (二)S= r(s-g)- r(s-l)- r(l-g)=1-1.77-0.88<0 不能润湿 5. ρgh= 2r/R r=ρghR/2=2.33×10(-6) N2/m 6. (1)负极氧化 H2(Pθ)+2OH-(a0H-)→2H2O(l)+ 2e- 正极还原H2O(l) + 2e- + HgO(s) →Hg(l) +2OH-(a0H-) 净反应: H2(Pθ) + HgO(s)= Hg(l)+ H2O(l) (1) (2) H2O(l) →H2O(g) (2) (1)+(2)式得H2(Pθ) + HgO(s)= Hg(l)+ H2O(g) (3) △rGmθ(1)=-ZEF=-178.718kJ △rGmθ(3)= △rGmθ(1)+ △rGmθ(2) =-178.718kJ+8.598 kJ=-170.12 kJ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化学试题A卷

南京工业大学 物 理 化 学(B ) 试题(A )卷(闭)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使用班级 浦高材0706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选择题:(20分) 1、一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为101.325kPa 下,从10L 膨胀到16L ,同时吸热125.6J 、则此过程的△U 为 焦 耳? ( ) A 、-248 B 、+842 C 、-482 D 、+482 2、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绝热可逆膨胀,(2)多次恒外压膨胀,达到同一压力值p 2,则焓变()1S ?和()2S ?之间有何关系? ( ) A 、()1S ?>()2S ? B 、()1S ?<()2S ? C 、()1S ? =()2S ? D 、()1S ?和()2S ?无法确定 3、A 和B 形成理想溶液,已知373 K 时纯A 的蒸气压为133.32kPa, 纯B 的蒸气压为66.66kPa,与此二元溶液成平衡的气相中的A 摩尔分数为3 2时,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 ) A 、 1 B 、 3 2 C 、 21 D 、41 4、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下列因素当中的哪一个而改变( ) A 、系统组成 B 、标准态 C 、浓度标度 D 、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γB 5、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1)A+B=2C, ()1Θ ?m r G , Θ1K ,(2)1/2 A+1/2B=C, ()2Θ ?m r G , Θ2K ,则对应于(1) 和(2)式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变以及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 ) A 、()1Θ ?m r G =2()2Θ ?m r G ,Θ1K =Θ2K B 、()1Θ ?m r G =2()2Θ?m r G ,Θ1K = 2 2)(ΘK C 、()1Θ ?m r G =()2Θ?m r G , Θ1K = 22)(ΘK D 、()1Θ ?m r G =()2Θ?m r G , Θ1K = Θ 2K 6、物质A 与B 的系统在蒸馏时可按一定比例构成低共沸混合物K 。已知纯物质时,A 与B 的沸点之间的关系为T b (B)>T b (A)。若将任意比例的A +B 系统在一个精馏塔中精馏,则塔顶馏出物应是( ) A 、纯 B B 、纯A C 、低共沸混合物K D 、不一定 7、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Λm 分别为149.9×10-4S ·m 2·mol -1、248.7×10-4S ·m 2·mol -1,

中科院2009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中科院2009年物理化学试题 注:本资料,由小蚂蚁化学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511464.html,)制作,仅供社区会员内部交流。由图片版逐一录入,原图清晰度较差,难以辨认,本文档出错在所难免,极少部分与原文表达方式略不同,忘谅解。 2009年7月13日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f(V)T,f(V)只是体积的函数,恒温下该气 体的熵随体积V的增加而增加。 2. 在恒温恒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ΔH>0, Δ>0的过程不 一定能自发进行。 3. 已知X 和Y可构成固溶体。在X中,若加入Y则系统熔点升 高,则Y在固溶体中的含量比液相中的含量低 4.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在指定溶液的种类和数量后,其性质仅决 定与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 在非理想液态混合物中,正规混合物的非理想性是完全由混合 热效应引起的。 6. 多孔硅胶据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能,这表明自由水分子的化学势 比干硅胶表面水分子的化学势低。 7. 在一定温度下,分子的平动,振动,转动的能级间隔顺序为,

振动>转动>平动。 8. 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组成电池的个相同的各个界面上所产生 的电势能的代数和。 9. 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制造NaOH的反应为:2NaCl+2H2O→ 2NaOH+H2(g)+Cl(g),阴极反应为:2NaCl-2e→2Na+ +Cl2 (g) 10. 碰撞理论中的Ec与阿伦活化能Ea在数值上必须相等,碰撞 才是有效的。 11. 假设晶体上的被吸附的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则可把该气 体系统视为定域的独立子体系。 12. 在统热中,零点能(基态分子的能量)的选择可影响吉布斯 函数G的值 13. 绝大多数的液态物质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趋于最大值 14. 反应级数只能是0或正整数 15. 正常人体中,血液的糖分远高于尿中的糖分,是由于肾的渗 透功能阻止血液中的糖分进入尿液。 二.选择题(1-24 单选,每个2分,25-28多选,每个3分) 1. 在同一温度下,某气体无知的Cpm与Cvm的关系为 A CpmCvm C Cpm=Cvm D 无法比较 2. 基尔霍夫定律,T1下的ΔH1,计算T2下的ΔH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科研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理化所科研物资采购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以及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所实际情况特制订《理化所科研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一、科研物资采购范围 科研物资采购范围包括科研材料与科研设备等。 科研材料主要指用于科研活动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的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类物资; 科研设备包括整机设备、自行研制设备、委托加工设备等。 二、科研物资采购经费 科研物资采购经费包括课题项目经费、所公用经费以及研究所其它经费等。 三、科研物资采购流程 科研物资采购流程包括采购计划报批、确定采购方案、实施采购、验收入库等环节。 1.采购计划报批:

凡属政府采购范围内的科研物资,采购部门须在采购计划报批之前,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提前跨年度申报预算(具体申报时间以所资产办下发通知为准)。 采购3万元(含)以上科研物资,采购部门须填报《理化所科研物资采购审批表》(附件1)。其中主管业务部门须依据项目任务书或科研活动的需要对物资采购申请进行严格把关。 其中对于采购金额在50万元(含)以上的进口设备,采购部门实施采购前,还需通过资产办组织所外专家进行评审,并上报财政部审批。 2.确定采购方案: 采购部门在完成《理化所科研物资采购审批表》逐级审批后,即可进入采购方案的论证阶段。须组建采购小组,由采购小组组织并通过调研和论证等方式确定采购方案,填报《理化所科研物资采购方案论证报告》(附件2)。 对于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一次性在50万元(含)以上的科研物资,须执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 对于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一次性在120万元(含)以上的科研物资,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由资产办组织实施),附招投标过程相关文件与材料。 对于委托加工与研制的科研物资,附选定供货商的资质证明等(有效期限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

具体复习内容以老师上课内容为准!!不要背题!! 第一部分:题型 一、填空题2×10 复习方法:考察单个知识点为主,以笔记为主 二、选择题2×10 复习方法:考察单个知识点为主,以笔记为主 三、简答题4×5 复习方法:课后思考题 四、计算题10×4 1.会计算包含两步简单过程的复杂单原子理气pvt 过程的Q 、W 、△U 、△H 、△S 简单过程:恒压、恒容、恒外压、恒温可逆 复习方法:第二、三章课后相关的计算题 2.会计算化学反应过程的Θ?m r H 、Θ?m r S 、Θ?m r G 和Θ K 复习方法:第二、三章课后相关的计算题结合第六章第二节 3.会判断基元反应反应级数,会利用简单级数反应的积分式计算反应时间和转化率,会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定积分形式计算任意温度下的速率常数。 复习方法:第八章课后计算题 4、能已知电池反应设计出原电池,会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池电动势,会计算1-1型电解质活度,可进行可逆电池热力学计算。熟练掌握第一第二第三类电极反应通式、电极表达式通式写法。 复习方法:第七章例题、课后习题。 第二部分:物理化学主要知识点(不全面) 第一章:压缩因子、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二章第三章 热力学状态函数Q 、W 、U 、H 、S 、G 、A 定义式,单原子理想气体热容数值 第四章 组成表示方法 拉乌尔定律 亨利定律 理想液体混合物混合性质。 第五章 相律、精馏 第六章 等温方程式、等压方程式、标准平衡常数、压力商判据 第七章 电导及应用 原电池设计 第八章 基元反应 简单级数反应动力学方程及动力学特征、典型复合反应 第九章 润湿、表面活性剂、吉布斯吸附等温式、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第十章 溶胶净化、溶胶电化学性质 第三部分:上学期考试试卷。今年简答题多1道。主要是熟悉题量、题的类型及评分标准。完全无原题。 一、填空题(20分) 1.在300K 、400kPa 下,摩尔分数B y =0.40的5molA 、B 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A 气体的分压力 A p = kPa 。 2. 在一定温度下,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θ θm f m c H C H ?=?)}({石墨( )。 3.在封闭系统内任一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S ? 0 4.在一个真空容器中放有过量的)(3s B ,在900K 时发生下列反应)(3)(3g B s B = 达到平衡时系统的总压p=900kPa, 此反应的ΘK = 。 5.0.5mol 硫酸铜溶于1kg 水中形成溶液,用质量摩尔浓度表示该溶液组成为: 。 6. 在25℃时,A ,B ,C 三种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溶液、固相A 以及B 、C 组成的气相呈平衡,则体系的自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4、如图,将CuSO4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可带计算器)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得分 D. CuSO水溶液 4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A. G=H,TS B. G=A,PV C. A=U,TS C. H=U—PV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

A. Q > 0,W > 0,ΔU > 0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B. ΔQ = 0,W = 0,ΔU < 0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C. Q = 0,W = 0,ΔU = 0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D. Q < 0,W > 0,ΔU < 0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8、ΔH =Q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p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655A. 理想气体从10 Pa反抗恒外压10 Pa膨胀到10 Pa 5B. 0? , 10 Pa 下冰融化成水得分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 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C. 电解 CuSO水溶液 4 54D. 气体从 (298 K, 10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 Pa) 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的分压为( )。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1

2017年中科院物理化学(乙)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气体的PVT关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理想气体混合物 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恒容热、恒压热、焓 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 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 7、相变化过程 8、溶解焓及混合焓 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熵、熵增原理 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8、热力学基本方程 9、克拉佩龙方程 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 2、化学势 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5、理想液态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数性 8、逸度与逸度因子 9、活度及活度因子 (五)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18.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28.对于同一始态出发的理想气体的绝热变化过程,W R= ΔU= n C V,mΔT,W Ir= ΔU= n C V,mΔT,所以W R= W Ir。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0。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18.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 (B) m,V m,C p,?V;(C) T,p,V,n; (D) T,p,U,W。 8.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2.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 (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 18.1 mol H2(为理气)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5dm3,那么终态温度T2 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 kJ ; (B)275K,-5.49 kJ ;(C)275K,5.49kJ ;(D) 562K,5.49 kJ 。 2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A) W T > W i;(B)W T < W i;(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5.为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⑶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⑷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1.对。 4 正确。5.错,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6 错,环境的熵变应加在一起考虑。 8.错。14.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15.错,条件 16.错,必须在等温等压,W’= 0的条件下才有此结论。24.(1) ΔU = ΔH = 0;(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5) ΔG = 0;6) ΔU、ΔH、ΔS、ΔA、ΔG都为 0。 二、单选题: 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2.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 (B) 331 ; (C) 5.76 ; (D) 11.52 。 13.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 图⑴; (B) 图⑵;(C)图⑶; (D) 图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