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工的职业病预防

油漆工的职业病预防
油漆工的职业病预防

油漆工的职业病预防

从事油漆作业的除建筑行业的涂刷工外,主要有家具制造业的家具涂饰工及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修理和机械制造业及制鞋业的喷漆工等。由于油漆涂料中较多存在着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有些劣质产品中往往掺杂有一定含量的苯,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油(喷)漆工造成了一定的急慢性的损害。以苯危害为例:

急性苯中毒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起初有眼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进而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在一项隔油池施工工程中,使用“氯丁胶”作防水涂料,因原料中含有大量的苯(105.6 mg/g)而发生了中毒三人,死亡一人重大事故。

慢性苯中毒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患者常感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同时以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为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一般白细胞数低于4000个/mm3始有诊断意义,进一步可发展为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例如广东顺德某家具厂,使用苯作涂料,在仅有23人的厂里,18人诊断为苯中毒,有的成为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此,有关部门已把苯作为油(喷)漆作业中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品,但实际使用中甲苯、二甲苯中仍混杂有少量的苯,况且甲苯、二甲苯本身也有一定的急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和造成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慢性毒作用。

对于一些急慢性的含苯化合物的患者,目前的治疗手段较有限,急性中毒发生时,应迅速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的场所,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注意安静和保温。以内科急救原则对症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以增加苯的代谢产物的排出。慢性中毒,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给予一些有助于恢复造血功能的药物如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激素等。对苯致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化疗的方法。

鉴于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卫生行政部门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要求在存在上述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安装机械通风设施降低空气中含苯化合物的浓度,使之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同时工人操作时应戴防毒口罩,在特殊环境下无法采取降低空气中含苯化合物浓度的作业点,工人须使用送风式面罩。部分企业从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上进行改革,提高机械化水平,尽量使操作工人不接触和少接触含苯的有害气体,如建立独立的喷漆房,使用静电喷漆、自动化淋漆或浸漆、水性漆电泳等,大大降低了危害性。

勿容置疑,确也存在着一些厂家,如某些小家具生产厂,不顾职工的健康,置法律规定于不顾,逃避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租借及其简陋的厂房,使职工在无任何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操作,又没有执行国家关于接触有毒物质职工进行就业前及工作后的定期体检制度,致使健康受到损害的油(喷)漆工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为此,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相关企业主动、自觉地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时给职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广大从事油(喷)漆的职工,自觉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以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工程分析.

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识别及现场调查 王耀祖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基本任务之一。把建设项目或工作场所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来的过程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其目的在于辨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强度)危害程度等,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劳动者健康监护以及研究应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控制措施等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识别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灵魂”,是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前提。 下面就通过机械制造、焊接工艺、表面处理三大行业的现场调查,以提高对这三大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能力。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是各种工业的基础,机械制造水平是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机械制造工业涉及范围广泛,飞机、轮船、机车、汽车、各种类型机床、纺织机械、发动机以及五金机械等等的制造统称为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的基本生产过程概括为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生产工序,见图1: 图1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从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图可看出表面处理和焊接工艺也属于其中,由于这两个行业的特殊性,下面将另行阐述,在此不再复述。 一.铸造 (一)铸造基本工艺。见图2. 图2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用砂(型砂)品种很多,常用的是石英砂、黄砂,其次为长石以及少量的云母、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碱金属氧化物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三)几种特种铸造工艺 1.压力铸造,是将液态金属在一定压力下快速注入铸型,并在压力下冷却凝固获得铸件的方法基本工艺流程如图3 图3压力铸造工艺流程 2.离心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作用下成型,凝固的铸造方法。基本工艺流程见图4

几种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实用版

YF-ED-J646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几种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几种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职业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完善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可以有效预防职业病。 尘肺病及其预防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分为13种,即矽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石棉肺、煤工尘肺、陶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水泥尘肺、铝尘肺及其他尘肺。尘肺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

难等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尘肺病难以治愈,为慢性进行性的长期病程,将影响到病人的抵抗力,因此,尘肺病人常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这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尘肺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尘肺的主要措施:(1)做好劳动者的教育培训,使劳动者知晓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使其自觉做好防尘,加强自我保护;(2)采用有效防尘措施,比如密闭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合理组织通风、尽可能采用湿式作业、尽可能使用不含游离二氧硅或含量较低的原料等;(3)做好个人防护,配备并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4)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

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按照我国的相关法规,要求在存 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企业必须安装机械通风设施, 降低空气中含苯化合物的浓度,把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浓度 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内,同时工人操作时应戴防毒 口罩,在特殊环境下,工人须使用送风式面罩。在作业过 程中尽可能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排毒。加大企业对职业卫 生的资金投入。部分企业可从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上进行 改革,使用低毒或无毒溶剂代替有毒或高毒溶剂;提高机械 化水平,尽量使操作工人不接触和少接触含苯的有害气 体。此为,规范油漆市场,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此 外,还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人增强自我 防护意识。由于很多农民油漆工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职业病目录10类115种: 一、尘肺13种: 如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煤工尘肺等。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三、职业中毒56种: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硫化氢中毒。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苯中毒。 8、汽油中毒。 9、氨中毒。 10、磷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8种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3种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8种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5种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常见行业指机械制造业、焊接作业、电镀业、塑料业、制鞋业、印染业、造纸业、家具业、水泥业、电池业等,这些行业或多或少 都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对这些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 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包含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 金加工、装配等工艺,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 作业。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粉尘。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称为铸造。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 轮旋磨刀具等也可散逸粉尘。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 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 分主要是氧化铁,其它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 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2)高温与热辐射。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气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锻工车 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 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 大量的热辐射。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 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 化碳和二氧化硫。 (4)氧化锌和氧化铅。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5)甲醛和氨。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6)苯、甲苯、二甲苯。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喷漆是将涂料与稀释剂混合后放入喷枪罐内,以2-4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到零件表面,以防止金属表面生锈。油漆,

三种最常见的教师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教师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一同事今日头痛头晕,睡眠不好老做噩梦。我陪她到医院一检查说是颈椎肩椎不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头痛头晕,这是教师的职业病。医生给她开几天的吊瓶和名目繁多的药物,我看了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我最不喜欢吃药,看见药就头疼,“教师职业病”引起了我的重视。 上网查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结果是:咽炎、颈椎病和腰肌劳损是教师的三大职业并。慢性咽炎和颈椎病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教师慢性咽炎、腰肌劳损和颈椎病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在无疾病者或未确诊高校教师中,亚健康者占无疾病者的71.3%,完全健康者仅占28.7%。而高校教师自认为处于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的分别为50%和6.1%,表明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普遍较为淡薄,身体或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并未引起他们的关注,尤其是患病情况,自我界定结果和实际患病率相差54.7个百分点,说明高校教师对一些未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或未明显产生病痛感觉的疾病,例如:咽炎、脊椎并高血脂等,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忽视。统计数据显示,许多患有慢性咽炎的教师在总体自评中都选择了“健康”或“亚健康”,并不认为自己处于疾病状态。 看到这一调查结果,我吓了一跳。因为教师职业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身体健康备受疾病的困扰。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七成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高强度的工作给教师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

的压力,以致出现了教师职业病。 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慢性咽喉炎 粉笔烟尘这东西让老师吃够了苦头,除了咽喉,声带也是老师“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说话多、喝水少、粉笔微尘的吸入是导致教师多发咽喉炎的主要原因。教师应注意科学用嗓,修正讲话的方式,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讲课中,注意声量,切勿太大声或急切地说话;课间休息时让声带也休息一下;常用温开水、薄荷口含片润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过高的食物,多摄取一些清肺养阴、化痰散结的食物。 静脉曲张 教师需要长时间地站立授课,下肢静脉内的血柱形成静脉内的压力,使静脉血不易向心脏回流,而向足部倒流,导致下肢静脉曲张。讲课时,教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慢跑、关节屈伸活动、腿部按摩,都可以预防静脉曲张。 颈椎、腰椎疾病 教师长期伏案工作时精力高度集中,备课时间较长,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慢性损伤,严重者会演变成颈椎病。而腰椎压力是站立时腰椎所承受压力的好几倍,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在坐姿上应尽可能保持自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丰原马鞍山生化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第一部分职业病定义与范畴总论一、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职业危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 1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物理因素 1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 噪声、振动。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5电离辐射。如α、β、γ、X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总论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三、法定职业病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2、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了10大类115种法定职业病,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20页)

目录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及预防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生物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一、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有些企业在进行原料破碎、过筛、搅拌装置等过程中,常常会散发出大量微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很久而不落下来,这就是生产性粉尘。 二、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大量吸入粉尘,使肺组织发生弥漫性、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尘肺病,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而使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 有些粉尘具有致癌性,如石棉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细胞瘤,可使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被溶解吸收,引起铅、砷、锰等中毒。 另外,粉尘还会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可引起痤疮、毛囊炎、脓皮病等;粉尘对角膜的刺激及损伤可导致角膜的感觉丧失、角膜浑浊等改变;粉尘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起鼻炎、咽炎、喉炎。 三、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隐匿性比较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不能平卧等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四、尘肺病的预防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 1.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

湿式作业:如果用湿式碾磨石英或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 2.卫生保健措施 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建筑行业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根据建筑行业特点,为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从事各项工作可能会导致的常见职业病预防工作,切实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特制定如下行业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职业病种类及危害对象 (一)粉尘病 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施工现场主要是含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水泥尘(硅酸盐)、石棉屑、木屑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引起的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砼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材料试验工、石工、风钻工、炮工、出碴工、电(气)焊等工种。 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生产性毒物 可使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受到污染,被人体接触或吸收,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比如:铅、苯、二甲苯、聚氯乙烯、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油漆工、木工、防水工、电焊工等。 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加强作业区的通风

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振动 振动就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经过某一中心位置(或平衡位置)的来回重复运动。振动病是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以肢端血管痉挛、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和周围神经末稍感觉障碍的职业疾病。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振动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常与噪声相结合而作用于人体,建筑施工中主要有:砼振动棒、凿岩机、蹦车、风钻、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等。 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四)噪声 是建筑施工过程及构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多种无规则的音调及杂乱声音。建筑施工现场主要的噪声来源于搅拌机、空压机、电动机、检振动棒、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加工机械等;施工现场要求控制在85分贝以内,但实际建筑施工现场噪声均超标,达到95-100分贝。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木工,钢筋工、土建工、电焊工等。

油漆作业者不容忽视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39083 油漆作业者不容忽视的职业病危害 及防护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油漆作业者不容忽视的职业病危害 及防护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大多数都有咳嗽、容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这个群体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也相当高。油漆工人存在的职业病不容忽视。 目前来说,很大部分油漆从业人员的防护条件极差,有的也是用一些低质低价、防护性能低的保护器材。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不被动地吸入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采用喷涂方法时,整个房间弥漫着油漆颗粒,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危害极大。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职业病目录 10类115种: 一、尘肺 13种: 如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煤工尘肺等。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种: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三、职业中毒 56种: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硫化氢中毒。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苯中毒。 8、汽油中毒。 9、氨中毒。 10、磷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8种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 3种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8种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5种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职业病危害评价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病危害评价分析(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439-81 职业病危害评价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在各不同阶段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将从评价依据、评价流程、评价内容、工程分析、评价方法、对策措施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评价进行分析。 一、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 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各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虽然安全和卫生法规、标准和规范各有自己的法规体系,但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一些相同的法规、标准作为依据,例如《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l2801?9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工业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等等。

几种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职业病及其预 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几种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职业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完善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可以有效预防职业病。 尘肺病及其预防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分为13种,即矽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石棉肺、煤工尘肺、陶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水泥尘肺、铝尘肺及其他尘肺。尘肺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尘肺病难以治愈,为慢性进行性的长期病程,将影响到病人的抵抗力,因此,尘肺病人常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这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尘肺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尘肺的主要措施:(1)做好劳动者的教育培训,使劳动者知晓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使其自觉做好防尘,加强自我保护;(2)采用有效防尘措施,比如密闭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合理组织通风、尽可能采用湿式作业、尽可能使用不含游离二氧硅或含量较低的原料等;(3)做好个人防护,配备并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4)做

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 铅中毒及其预防 铅是一种重金属,铅和它的化合物在加热到400-50000C的时候,将产生铅蒸气,在空气中氧化或凝集。当人们吸入这种含有铅的烟、尘时,毒物将进入血液循环,损伤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职业性铅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预防铅中毒的主要措施:(1)采用无毒或低毒材料代替铅;(2)合理组织通风,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铅烟;(3)从事铅作业的劳动者应穿工作服、带过滤式防烟尘口罩,做好个人卫生,不在车间内进食,勤洗手、洗澡;(4)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5)患有神经系统、贫血、高血压、肝、肾疾病的人不宜从事铅作业,怀孕及哺乳期的妇女应暂时调离铅作业。 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和预防

燃气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报告完整版

燃气行业职业病危害分 析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职业危害分析报告 一、天然气危害因素 1、天燃气本身的危害因素 燃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的,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漏气,有时引起爆炸、着火和人身中毒的危险。当浓度达25~30%时,人会出现头疼、头晕、呼吸加速,心跳加快、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及肌肉协调运动失常等,当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则出现意识障碍、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电击样”死亡。 2、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由于燃气管道安装多是室外作业,夏天平均气温较高,高温首先引起血管膨胀,血液流动速度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身体能量加剧消耗。脑部供血、供养下降。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晒伤或可能导致人员中暑。 3、施工安装及运营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a、燃气管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喷砂除锈或角磨机除锈,机器使用不当或未穿戴防护工具很容易伤害到使用者; b、防腐作业时,防腐油漆中树脂成分为丙烯酸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溶剂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等,在喷涂过程中油漆及胶黏剂分别可挥发出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腈、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甲酰胺、甲醛等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c、电焊作业:电焊作业时产生的氧化锰、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等有毒物质,人体吸入后对神经系统、眼和皮肤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电焊和气焊的弧光都可产生大量紫外线而引起电光性眼炎,伤害作业人员的眼睛。 d、噪声:在运营过程中,天燃气在天燃气管道内、容器内流动产生的动力性噪声管道安装程中,发电机、角磨机、抽水水泵的机械工作噪声,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4、场站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 输气站场工人除在站场内及站场外沿部分管线进行定时巡检作业外,工作时间均在值班室进行计算机视屏或指令远程操作,加气站工人身上不允许带明火或静电进行加气作业,且在气体排污放散时,会产生少量的粉尘,天燃气短时间高压排空具有一定冲? 击力,操作不当容易引爆或伤害人员[2]。 二、天燃气行业的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1、管理上应做到 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各项制度及制约机制健全,安全管理应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改变安全管理中的事后整治为事前控制,以“预防为主”减少及杜绝事故的发生。 2、用人单位应做到 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条件;告知劳动者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对职业病患者安排诊治、康复、依法进行赔偿。 3、劳动者应做到 及时获取职业病卫生知识培训教育;健康检查、诊疗、康复等服务,并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检查;及时了解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防护条件;要求改善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复习过程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二) ------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一、有机溶剂类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有机溶剂多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同类者毒性相似,如氯代烃类多具有肝脏毒性,醛类具有刺激性等。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有笨、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正己烷等。 (一)苯 染料、合成橡胶、农药生产中,以及油漆制造、建筑喷漆、制鞋厂、家具厂、箱包加工厂,是苯中毒高发领域。 苯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患有血液系统疾患、肝肾疾病以及哮喘患者均不宜从事苯作业。 急性苯中毒症状:轻度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欢快、步态不稳,重度时烦躁不安、幻觉、震颤、抽搐、昏迷、心律不齐,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甚至死亡。 (二)甲苯、二甲苯 甲苯、二甲苯的生产多从煤焦油或石油裂解产生,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油漆、涂料、胶水的有机溶剂,也可制造糖精、染料、药物和炸药等。 生产中甲苯主要通过呼吸系统、皮肤吸入人体,对皮肤、黏膜、染料和炸药等。 甲苯、二甲苯毒性小于苯,但刺激症状比较严重,吸入后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黏膜,可引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疱疹等。重度甲苯重度后,或呈躁动不安、哭笑无常的兴奋状,或呈嗜睡、木僵等压抑状,严重的会出现虚脱、昏迷。长期

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等慢性中毒症状。 (3)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在工业上被用作化学合成、工业溶剂和黏合剂,金属件的清洗剂,纺织、石油、电子工业的脱脂剂。 二氯乙烷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接触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乏力等症状,伴有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还有步态蹒跚、嗜睡、意识模糊、朦胧或晕厥现象,恶心、呕吐等肠胃道症状或有轻度肝、肾损害。 重度中毒会出现意识模糊,如出现谵妄状态、昏迷等,可伴有肝、肾损害。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消化道症状。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 (四)正己烷 正己烷主要作为有机溶剂,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洁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的油污等。 正己烷可经呼吸道、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引起中毒,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引起短期麻醉,但无后遗症。长期接触能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从接触到发病一般是几个月到几年。 高浓度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头晕、麻醉等。 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为手足发麻、疼痛、触觉减退,进一

涂料、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及处理示范文本

涂料、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及处理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涂料、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及处理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从事油漆作业的除建筑行业的涂刷工外,主要有家具 制造业的家具涂饰工及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修理和机械 制造业及制鞋业的喷漆工等。由于油漆涂料中较多存在着 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有些劣质产品中往往掺杂有一 定含量的苯,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油(喷)漆工造成了 一定的急慢性的损害。以苯危害为例:急性苯中毒主 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 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起初有眼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 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 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进而可因呼吸和 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在一项隔油池施

工工程中,使用“氯丁胶”作防水涂料,因原料中含有大量的苯(105.6mg/g)而发生了中毒三人,死亡一人重大事故。 慢性苯中毒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患者常感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同时以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为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一般白细胞数低于4000个/mm3始有诊断意义,进一步可发展为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例如广东顺德某家具厂,使用苯作涂料,在仅有23人的厂里,18人诊断为苯中毒,有的成为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此,有关部门已把苯作为油(喷)漆作业中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品,但实际使用中甲苯、二甲苯中仍混杂有少量的苯,况且甲苯、二甲苯本身也有一定的急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和造成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慢性毒

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预防

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预 防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汽车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预防 据调查,80%以上的汽车驾驶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与他们的特殊工作性质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久坐、紧张、疲劳、睡眠不足、饮食无规律等职业因素。 1、胃病 汽车驾驶员的饮食很不规律,经常凑合一顿甚至不吃饭。长期不合理、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后果就是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为消化不良、胃部疼痛,严重者会引起胃肠大出血。 预防措施:驾驶员应做到合理安排车辆行程,做到间隔4~5小时用餐一次,定时定量,坚持“衡、软、缓、淡”的饮食习惯。长途运输时必须常备些新鲜水果、糕点和饮用水。保持稳定的情绪,减轻生理、心理负担。情绪不稳定或长期过度紧张,会导致中枢神经紊乱,并对内脏器官的功能产生消极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胃。 2、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驾驶员最常见的职业病,尤其是40岁以上的驾驶员。驾驶员患肩周炎后由于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不能灵活、准确地进行驾驶操作,容易发生不安全情况。 预防措施:做徒手体操,做肩关节3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练习;做器械体操,利用体操棒、哑铃、肩关节综合练习器等进行锻炼;做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然后做内外、前后、绕臂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直至手指出现发胀或麻木为止。 3、腰痛 长时间驾车不仅会使人疲劳,还能引起疾病,以脊柱骨骼、消化和心血管三大系统疾病多见,特别是腰痛最常见。久坐的人如果不加强运动,腰背肌力量薄弱,久之就会引起腰椎变形,常见症状有腰腿疼痛、无力、麻木。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震动,驾驶员腰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汽车产生的震动,应避免旧车“超期服役”,及时更换陈旧、磨损的零部件,对汽车定期维修保养。 保持正确的驾车姿势,确保腰椎受力适度。驾车时双眼平视,座椅的靠背向后微倾,坐垫略向前翘起。臀部置于坐垫和靠背的夹角中,以在操作时不向前移为宜。

职业病培训知识

职业病培训 培训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的培训学习,让大家对职业病、职业危害有所认识、有所了解,一边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我们自身的健康和相关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从2002年5月1日起实行。其中共包括七章,共计79条。 2、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 遇。 第七条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 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 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第八条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第九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十一条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特种作业和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

特种作业和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 1特种作业人员的规定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持证上岗作业。 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有17类:(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超重机械(含电梯)作业;(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5)登高架设作业;(6)锅炉(含水质化验)作业;(7)压力容器作业;(8)制冷作业;(9)爆破作业;(10)矿山通风作业;(11)矿山排水作业;(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13)矿山提升运输作业;(14)采掘作业;(15)矿山救护作业;(16)危险物品作业;(17)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作业。 劳动者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并通过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之后,才能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然后才能从事特种工作。 2职业病的种类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引起的疾病。引发职业病的有害因素包括: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职业病包括10大类共115种,即职业中毒(铅、汞中毒等56种;尘肺矽肺、煤尘肺等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皮肤病、肿瘤等11种);物理因素职业病(放射性疾病、高原病、航空病等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等3种);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等8种);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白内障等3种);职业性耳、鼻、喉病3种(噪声聋和铬鼻病);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5种)。 易患职业病的就业者有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炼钢工人等。矿山、纺织厂、化工厂、农药厂、制革厂等通常是很容易诱发职业病的地方。各种尘肺病则是最主要的职业病,70%以上的职业病与此有关。 3预防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预防法》中规定:容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成立的时候应当具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除此之外,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以下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护士常见职业病及预防

护士常见职业病及预防 亚健康状态普遍 护理工作中不敢出任何差错,发药不能出差错,打针不能出差错,输液要求一次搞定,出一点纰漏就会引起病人不满。尤其是儿科,婴幼儿血管细,扎针难度高,一针扎不进去,有的性急的家属就骂上了。 护士大多是些小姑娘,饱受惊吓,精神紧张导致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护士工作三班倒,生活非常不规律。由于精神紧张压力大,护士的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 常见护士职业病: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 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病。病房护士要不断巡视病房。病房的工作量非常大,像骨科,每天两遍扫床,病人全是卧床的重病号,要两个人搬动,扫一趟下来就将近两个小时,其间一直弯着腰。服务中心的导医护士,一直是站着工作,对于不能行动的就诊患者,还要用轮椅推着他们到处去检查,送各种化验、检验单。有医院做过统计,一个护士每天要跑40 多里路。 下肢静脉曲张这种职业病多发生于工龄较长的手术室护士。护士每天都要站五六个小时,因长期站立工作,双下肢负重等工作特点,护士就成了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护士们或轻或重,都有静脉曲张,医院里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做手术的护士也不少。下肢静脉曲张出现深静脉血栓,就随时有生命危险。 其余的常见职业病:受胃病、泌尿系疾病“青睐” 胃病、肾结石、泌尿系疾病比较“偏向”手术室、ICU 病房的医生、护士,在无菌操作的空间里工作,手术一做十几个小时是常事,其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在这些需要无菌操作的空间里,医护人员每去一次洗手间都意味着要脱衣、穿衣、消毒等一系列程序。 时间长了,胃病、肾结石、泌尿系统疾病就找上门来。 病房忙起来也是一样,一上午不上一次洗手间,不喝一口水,这是许多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 针对高发的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医生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平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时,记得做足背伸直屈曲动作,让小腿肌肉收 缩帮助血液回流,减少静脉血液积聚。手术室护士站立时,自我调节站立姿势, 让两条腿交替承重轮换休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