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学导读

第七单元教学导读
第七单元教学导读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导读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伯牙鼓琴》。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艺术相关。《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

(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

21.文言文二则两则文言文分别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牧童指出名画错误的故事。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心情,想象故事中描述的美好景象,体会艺术之美,背诵《伯牙鼓琴》。

22.月光曲课文为我们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重点是学习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背诵着一段。

23*.京剧趣谈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口语交际同学之间通过口语交际了解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学习欣赏名家作品,谈一谈学习书法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书法的好处。

习作写出作文《我的拿手好戏》,要求句子通顺,重点突出。

语文园地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学习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说出意思;学习运用合适的说明语言说明事物;理解积累一些与艺术有关的词语。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1、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2、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3、选择拼图法使周长最短。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掌握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学会选择拼图法,使得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6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四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79 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四边形。 2、通过找、涂、分、围的活动,建立四边形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过四边形的抽象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内在美,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区分辨认四边形,理解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并比较认识四边形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第二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观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能从图形中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 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观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概念的认识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发现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 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五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掌握“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基本事实,会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了解平行公理及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初步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理解本章学过的关于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会用这些语句画出图形;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5.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会识别邻补角和对顶角。 2.掌握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3.会运用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计算。 重点: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性质。 难点:对顶角、邻补角性质的运用及推理过程表述。 5.1.2垂线 学习目标: 1.掌握垂线的定义,并会画垂线。 2.掌握垂线的两个性质。 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重点:垂线的定义、性质。 难点:垂线的性质。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目标: 1.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知道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得到的。 重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难点:复杂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5.2.1 平行线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含答案

第七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主题百花园(40分) 一、主题达标。(18分) 1.美妙的乐曲,读拼音写词语。(3分) (1)贝多芬按起了qín jiàn(),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这就是 著名的《月光曲》。听着这首曲子,mánɡ ɡū niɑnɡ()仿佛也看到了月光zhào yào()下的bō tāo xiōng yǒng()的大海。 (2)《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令人táo zuì(),听着这曲子,我的 眼前仿佛出现了wēi é()的泰山、奔流不息的江河。2.乐曲的故事,填空。(3分) (1)伯牙和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古书 有所记载,后来,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知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2)__________国音乐家贝多芬有一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在__________河 边散步,听见兄妹俩的对话,被盲姑娘对__________的热爱所感动。 于是为兄妹俩弹奏了两曲,其中有一首就是《月光曲》,弹完这首曲子,他飞奔回客店,把它__________了下来。 3.音乐中的画面,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 (1)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①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 )的海面( )似的微云 ( )的大海( )的月光 ( )的烛光( )的琴声 4.绘画艺术,翻译下面句子并理解填空。(2分)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牧童之所以能看出戴嵩《斗牛图》的错误,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京剧艺术,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 (2)京剧中的亮相只有静态的亮相,因为“一动不如一静”。( ) (3)京剧中既有实在的道具,也有虚拟的道具。( ) (4)京剧中杂技成分的存在,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 (5)“亮相”“行当”“压轴”这三个词都与京剧无关。( )

第七单元整体导读

第七单元整体导读 本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则通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这四篇文章都是来源于生活,均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传递,内容生动,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学习本组课文,相信你通过潜心研读文章,一定能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学会作者的许多表达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23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并且力争能够理解写得正确、规范、美观;根据课文能理解本单元生词的意思,并能应用。 2、通过潜心阅读这些感人的故事,使思想受到感染和熏陶,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3、通过学习,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本组课文篇幅较长,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练习提高速读的能力。 单元学习重点: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并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学法提示: 1、在学习课文之前,按学案的要求,认真搜集、查阅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资料,锻炼自己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在学习课文时,要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边读边理解,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课本上;抓住课文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练习使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表达更生动、更感人。 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可用5—6课时,两篇阅读课文可用4课时,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可用3课时,共需要12—13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四上)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又如著名的邮递员送信最短路线问题。在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国防等各行各业都会面临优化的问题,比如企业要考虑怎样安排生产能使利润最大,农民会考虑怎样安排播种能使年产量最多等等。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例如,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例2分析家里来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在“做一做”中安排了餐厅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能让客人都尽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在码头卸货时,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让三艘船总的等候时间最少,接下来的“做一做”是医务室的就诊顺序问题。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单元课时:4课时 第1课时:数学广角 教材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卡纸、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与学.使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教材 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 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的出现.本单元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2难点:探究并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分配:5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88---P89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

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学过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一、复习铺垫: 第二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 第三步: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略) 第四步:教师精讲点播 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动手填一填(P88中间表格) 2、探究小数的读法 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教师加以引导小数的正确读法.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探究小数的写法(教学P89例一) 第五步:课堂巩固训练 三、巩固 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

最新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概述及章节目标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习的是区域地理知识。在学生了世界地形、气候、居民等地理知识之后,重在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理解。介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前面的章节当中都有介绍学习的方法。 教材从“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三个层面来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如: 1、学习大洲时主要侧重于: (1)阅读地图——掌握各大洲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2)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归纳出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3)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居民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讲述亚洲),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再由学生根据方法去了解某个区域的地理知识(了解欧洲)。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区域的突出特点。如亚洲的面积、人口居世界第一、亚洲的季风性气候;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发达经济;非洲的热带高原,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美洲的移民居民、混血种人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学习地区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读图——掌握该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通过阅读地形或地形剖面图——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 (3)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其紧密联系的农业发展) (4)通过举例——了解本地区风土人情 (5)知道本地区著名的国际性组织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但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在学习方法上除了彼此的共性之外,还要重点突出其个性。如东南亚的热

(名师原创连载)部编版五语上第七单元课内阅读名师拔尖(有答案)

新部编版五语上第七单元课内阅读(附答案) 21.古诗词三首 (一)《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时期 (填人名),题目的意思是。 : 。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中的静态描写是“”,动态描写是“”。先后 (视觉听觉感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的句序是倒置的,请你试着写出正常的句序。 . , . 6.写出下面的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二)《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用横线画出第一句诗中动态描写的诗句,波浪线画出动态描写的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全诗主要描写了季 (时间)的景色。 3.诗中的“姑苏”指的是( ) A.杭州 B.苏州 C.扬州 4.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物有、、和。 5.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作者qq718429036 . . 出来。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词牌名是 .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我能用成语来形容这样的行军生活之艰难: . . 5.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夜深了,诗人站在军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 . . 22.《四季之美》 (一)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dǔ dù)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yūn yùn) ,(漂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既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zháo zhuó)实迷人。 1.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读画“”的句子,填空。 (1)句中“固然”可以用代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 (2)“暗夜”的美主要是因为。 3.第2自然段加点的短语让我们体会到了景物的。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 。 (二) ①秋天最美是黄昏。②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③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④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用横线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描写。 A动态B静态C心理 3.“点点归鸦”中的“点点”表示细小而多,这样的词还有: 。 4.本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从“、”等句可以看出。 5.照样子,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③句的主要意思。 第②句概括: 。第③句概括: 。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第五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掌握“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基本事实,会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了解平行公理及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初步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理解本章学过的关于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会用这些语句画出图形;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5.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会识别邻补角和对顶角。 2.掌握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3.会运用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计算。 重点: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性质。 难点:对顶角、邻补角性质的运用及推理过程表述。 5.1.2垂线 学习目标: 1.掌握垂线的定义,并会画垂线。 2.掌握垂线的两个性质。 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重点:垂线的定义、性质。 难点:垂线的性质。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目标: 1.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知道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得到的。 重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难点:复杂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5.2.1 平行线 学习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掌握平行公理和推论。

部编一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明理”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等。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内容简说: 《文具的家》《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文字活泼,富有童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课文主要写主人公贝贝由于年纪小而经常丢文具,在妈妈“让文具回家”的教育下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一分钟》《一分钟》讲的是主人公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的故事非常有趣,写的是动物王国要开大会,狗熊一连通知了四次,每次都要用大喇叭喊十遍,动物们才听明白。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在先搞清楚弄明白的基础上再去做,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四幅插图五段文字,通过小猴子喜新厌旧,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懂得知足,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贪得无厌,三心二意,否则最终将一无所获。 教学目标: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教学重难点: 1.会认59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明理做人。 课时安排: 15.《文具的家》…………………………………………………………2课时 16.《一分钟》…………………………………………………………………2课时 17.《动物王国开大会》……………………………………………………2课时 18.《小猴子下山》……………………………………………………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15. 文具的家 设计说明: 我们都有一个家,而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护文具,

2015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2015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目标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页 1.人类起源于哪类动物?答: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判断:人类是由猴子(或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答: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火的使用→大脑发达→生产劳动→产生语言。 3. 人猿区别的标志是什么?答:直立行走。 4.人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能否制造工具和使用语言。 第二节人的生殖 8页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各有哪些主要结构?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答: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是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

3

明女性具备怀孕能力。青春期发育一般女孩早于男孩。 心理上的变化是:①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②内心世界逐渐复杂。③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2.怎样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答:①注意青春期的生理卫生②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③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8页 1.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答:人体需要6大类营养物质,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可直接吸收。 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4

A、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食物来源:食糖、谷类、豆类、根茎类 B、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脂肪食物来源:动植物油类、肥肉、花生 C、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修复更新。 蛋白质食物来源:瘦肉、蛋、豆类、奶制品 D、维生素:不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人体对它的需要量也很少,但是不可缺乏。 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七下24页)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等。多吃点动物肝脏、胡萝卜 :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 1 缺乏症)等。多吃点动 B 1 物肾脏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等。多吃点蔬菜和水果 5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案说课讲解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共有4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文具的家》、《一分钟》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学生要养成学会收拾自己的文具盒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引导学生学会把话说清楚,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口语交际”引导学生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一边说,一边做动作,使别人更明白自己说的话。“语文园地七”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个板块。意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写本组的27个生字,会认5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4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养成会合理收拾文具、早起早睡的好习惯;运动灵活多样的形式读文,采用独立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习惯以及把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良好愿望,提高识字兴趣,激发对我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写本组的27个生字,会认5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4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会合理收拾文具、早起早睡的好习惯;运动灵活多样的形式读文,采用独立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学。 四、单元课时安排: 15. 文具的家……………………………………………………………2课时 16. 一分钟………………………………………………………………2课时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2课时 18. 小猴子下山…………………………………………………………2课时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1课时语文园地七………………………………………………………………2课时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目标(标准版)

编号:YB-JH-0682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目标(标 准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目标(标准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 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 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主题阅读备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整合备课 单元概述 本组教材以“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两首古诗词:《牧童》《舟过安仁》向我们描写了古代儿童的生活画面,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写了骆驼队给童年带来的快乐。《童年的发现》写的是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在同步阅读中安排了以下课文:《难忘的体罚》《我的童年》《拾荒梦》《虚荣心》……每一篇课文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纯真的美丽的故事,这些都是令人留恋和难忘的。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这组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永远的童年”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外的融合,努力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 设计理念 主题: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索,分享交流阅读成果,努力实现学生在阅读中主动体验,感悟,达到教学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的全面开放。 教学容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 补充教材: 《难忘的体罚》《我的童年》《拾荒梦》《虚荣心》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了解本组教材容,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教学重点: 是学生了解本单元学习容,明确学习要求,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主题 1.激情导入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通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为精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略读课文。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 近几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已忧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主题,所谓“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希望通过教育的作用,增进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交往、理解、宽容与尊重,实现全人类的相互交流、合作,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帮助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有意识的团结互助”。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它要求我们改变思维方式,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人类创造的多样化的文明,寻求相互理解和尊重,在人们心灵深处形成扞卫和平的理念,共建友爱的美好家园。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以后,将更快地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世界性的眼光,有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要克服文化偏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给予充分的理解。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多参考一些关于“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想想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专题思想。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本组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 本组的导语、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等各个部分都与“友谊和理解”的主题思想相关,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在导语中,教材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的要求,这是为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做准备,老师要做相应的布置。同时,教师不宜将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漆黑、无影无踪、荒无人烟、犹豫、摔倒、名不虚传、一模一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4、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6、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7、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8、培养默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 2、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学习用外在动作表现内心情感的写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2020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作者:米兰花香

第七单元 18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4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3.找出文中对威尼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插播背景音乐,边看边介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标志。法国有埃菲尔铁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威尼斯则有其独特的小艇。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车,如此神奇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好奇。 2.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3.导入新课: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识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纵(zòng)横、船艄(shāo)、窗帘(lián)、祷(dǎo)告、哗(huá)笑、码(mǎ)头。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艇、艄、翘、祷、雇、簇”,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1自然段) (2)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第2~3自然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中心,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入贯彻语文新课标,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新教材的培训、研究,寻求实施新课程的策略;深入课堂,适时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期任教七年级174班语文,这个班共有学生66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写作水平低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3、语文学习惯不是很好,如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能搞好课外摘抄的同学不是很多。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一定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三、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

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十三岁的际遇》为我们描绘了田晓菲用自己灿烂的青春岁月追寻的一个美丽而迷人的梦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新疆,新疆》引我们展望我国西北那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引我们认识那位宽容的“大母亲”;《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第四单元中的文章尽可能广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社戏》(鲁迅)以看戏串起一连串的人和事,像一幅民俗风情画;《安塞腰鼓》(刘成章)的节奏像铿锵激越的安塞腰鼓的鼓点;《竹影》(丰子恺)以儿童游戏为契机,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讲得深入浅出;《观舞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学情分析: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学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数据描述方法---折线统计图,结合具体实例,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了探索和尝试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体会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要点与程序。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所反映数据的本质及规律。 单元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重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知识结构: 单式折线统计图例1 拆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例2 课时安排: 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法和演示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二、教材分析 《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Where /what /How/Why/Who questions. 2.Affirmative statements; prepositions of place. 3.Modal verb can ; Adjectives of quality; Would like ...? 4.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5.Present tense to wear; adjectives of general description. 6.Simple past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7.Past tense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 was/were;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