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乡愁

诗歌乡愁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现代诗二首——《乡愁》

现代诗二首——《乡愁》 以下是关于现代诗二首——《乡愁》,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理解、欣赏两首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同学们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乡之情。 齐读《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诗人身在羁旅中,夜不成寐,看见床前明月光辉,疑是地上的秋霜,于是抬头看月,由此想到“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就思念起故乡来。月色引发了人们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成为后世诗歌表现思乡的主要意象。 总结:《静夜思》唐代格律诗(近体诗)五绝(形式)思乡(内容) 《乡愁》现代自由诗(形式) 乡愁(内容) 2、文学常识: 1)现代诗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要有真诚、挚烈的感情,才能发挥想象力,只有当诗人的胸襟情怀确实能与时代潮流以及广大人民的喜怒哀乐息息相通时,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 诗歌的形象刻画需要高度的凝练和集中,现代诗尤其重视这一点。(舒婷《致橡树》:橡树、木棉、凌霄花等意象象征具有不同爱情观的人,表达新时代的爱情观。) 诗歌还讲究语言的音乐性,现代诗虽没有严格的格律规范,但也要求既有自由变化,又有内在的和谐。 2)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文学运动为轴心的扛鼎诗人”。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 ·

超过他。并且,他还是台湾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 他是50年代台湾掀起的现代诗运动中“蓝星”社团的发起者,他不仅以丰富的作品,还以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推动了台湾现代诗最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分化。他的现代诗影响很大,风格变化多样,著有《莲的形象》、《敲打乐》、《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十几部诗集。 余光中是一位锐进的诗人,他从传统诗的格律束缚中挣扎出来,又回到传统的继承之中,他掀起反叛五四新诗的旗帜,又从自由诗中吸取营养。他的不少诗作,有着深沉的怀念祖国的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乡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教学设想:导入过程以介绍现代诗与古体诗区别为重点,目的是:一,学生通过回忆古人思乡佳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二,借助对《静夜思》的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把握有初步的认识;三、明确现代诗的一些概念,为后面的教学过程作准备。) 二、朗读全诗: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我们要通过朗读体会它的节奏美感。 (先请同学领读,再全班朗读) 1、读准节奏 ·

乡愁诗词集锦

乡愁诗词集锦 静夜思xx 床前xx,疑是地上霜。 举头xx,低头思故乡。 泊船xxxx xxxx一水间,xx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xx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xxxx xx里见xx,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回乡偶书xx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xxxx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上受降城闻笛xx 回乐峰前xx,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xx。 xx早行xx 晨起动征xx,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xx,xxxx。 阴雨xx xx雾今朝重,xx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xx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渡xxxx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xx至除夜思家xx xx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xx兄弟xx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逢xx使xx 故园xx漫漫,双袖xx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杂诗xx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xx著花未?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xx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xx浪迹一xx。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xx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xx百尺楼。 客中寒食xx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xx。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xx,多少踏青人。 江岸xxxx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xx约xx。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江上送友人南游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表达乡愁的现代诗歌

表达乡愁的现代诗歌 从古到今的人文情感受中,乡愁,乡情,也许是华夏子孙最具人文魅力、最有人情味的感情了,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乡愁的现代诗歌,欢迎借鉴! ⑴《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 无人清扫、《游子的思念》 思念故土的山 故土的山的是那样的青 思念故土的水 故土的水的是那样的绿 思念故土的云 故土的云的是那样的淡 思念故土的人 故土的人的是那样的亲 游子的思念 一天一天又一天 但愿人与青山绿水云长久 有朝一日共团圆 ⑵《思乡》

当拂晓的钟声敲响时惊醒了沉睡的梦 梦?也许是思乡之梦 春风秋拂 送走的是昨日的离别旋律的韵美 心般割舍不了的是故土风雨化作渺小的滴水追随风的足迹 扎根于情缠绵之中 拂着杨柳枝叶孔叫 ⑶《思乡情》 晚霞的朝霞 撒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进乡村 白色的炊烟 我心中的河流永远流淌唱着歌谣 踏上有梦的长途 这条小路我熟悉 就像自己的眼睛 路两旁

树影婆娑 野花清香 听小桥流水 看群鸭离河 绿柳成行 花儿绽放 流水倒映着远去的梦想归来的我 手握着盛满思念的瓶子生怕破碎 家乡的路上 仍然有我的影子 越拉越长 ⑷《思乡》 是你儿时的梦想 如今 你住进有暖气的房 早把幼年的伙伴遗忘喧嚣的城市 拥挤的楼房 叫您开始对故土 留恋回想

真叫回到故土 面朝黄土背朝阳 您绝对不想 让我们停止诗的欣赏 真的做一点事给故 ⑸《思乡了》 布谷鸟的叫声 时远时近 从梦的深处而来 还带着故土泥土的香气 一颗思乡的种子 总是 猝不及防 破土而出 在荒凉的内心 滋生一片盈盈的绿意 记忆 在无数个鲜艳欲滴的花瓣上流动 袅袅的炊烟 是乡下孩子回家的风标 是母亲深切的呼唤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朗诵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朗诵 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你的乡愁是怎样的呢?朗诵一首诗歌表达出来吧。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描写乡愁的现代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篇一乡愁四韵 1 细雨贵如油粉的黄的红的蓝的紫色的 素洁的花娘子一片挨着一片 一片比一片热烈一片比一片开得努力 在异乡的春色已泛滥成灾带着某种记忆的芳香 我却不愿意再哼上几句小谣曲 2 收割机终于安静下来了太阳 圈起滚烫的爪子躲进一条峡谷 小男孩依旧坐在胡同口大石碑座上 流着鼻涕玩着鸟弹弓 口袋里藏着一册青蛙王子与公主的小人书 有一个窗户里飘出了葱花炝锅的香气 把他领回了家 想你的时候一根芦杆从水之湄

飘起雪花味道的离歌阵阵风 秋波之上写下苍茫和孤单 人群里有人颤抖了一下 风吹得更狂了这个匆匆赶路人把秋天送到了哪里眨眼间却吹老了我 4 静静地享受在梅花和白雪的世界 请一炷香氤氲缭绕着一颗素心 采集一滴落红飘下据说是云流下的眼泪 沏一壶令醉客心动的香茗 无需追问岁月是否多情 我浓淡如茶的生命里注定会 在你清雅的秀阁里小憩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篇二黎明光的祥和 透过纯朴 照明了家乡的温馨 温馨是我渴望停泊的角落 早晨光的温存 透过微笑 穿越了家乡的浅滩

浅滩是我学会走路的地方 中午光的炽热 透过血汗 不满于家乡的小河 成熟是我挣扎的波浪 黄昏光的妩媚 透过晚霞 依偎了家乡的金黄 金黄是丰收的光芒 残阳落去 透过长夜 落叶回到了休息的枕床 把情怀给了归根 不再迷恋温馨 走出浅滩 驶出小河 最终还是梦到了乡愁的港湾 描写乡愁的现代诗篇三下过雪的夜,有些清冷站在城市的边角,仰望天空 深沉的夜色中挂着一抹黯淡 顺着那抹黯淡

《乡愁诗两首》

《乡愁诗两首》 一、导入课文: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两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祖籍都在大陆,他们也都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于台湾。余光中更是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余年。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更是他的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而席慕容,她的故乡,在她的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长大。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同样是她的灵魂的归依。因而,在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中,都弥漫着无限的乡愁。

三、朗诵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再点名朗诵 四、分析《乡愁》(余光中) 1、随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堂上也弥漫了浓浓的乡愁。通过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明确:少年时——邮票——母子分离 成年后——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余光中经典诗歌《乡愁》赏析

余光中经典诗歌《乡愁》赏析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 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离死别(悲痛) 海峡——思乡念国(深沉)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2讲 诗歌欣赏——《乡愁》-教案

第2 讲
概述

诗歌欣赏——《乡愁》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三
适用区域
部编版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乡愁》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便激发学生 “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位旅居外地的年轻人,来到一位智者的面前请教:“我突然患了一种怪病:脑海里总会无缘无故地 闪现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我到底是怎么了?”智者微笑地看着年轻人说:“你没有什么毛病,你只是在心 中萌发了乡愁而已。”
是啊,乡愁就是人从一生下来就具有的那种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思念和眷恋之情,一个平凡的年 轻人尚且如此,那么远离大陆的台湾同胞,他们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知识讲解
1.作者介绍: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 年 10 月 21 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 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 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8 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 年毕业。1953 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 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 学文学院院长。2012 年 4 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手 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2.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 年,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 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席慕容诗歌《乡愁》赏析

席慕容诗歌《乡愁》赏析 席慕蓉 的作品用语浅白, 但写情深细浓郁。 刻划精美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 型, 让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 接下来小编为 你带来席慕容《乡愁 》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歌 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 流浪汉,即让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 美。 《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 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 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 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 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 这就 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 对故乡的怀念渐渐 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
1/5

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 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 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 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让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席慕蓉用没有车轮的 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 怅惘的 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让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 语言的朴素优美更让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2/5

初语文《现代诗首》《乡愁诗两首》教案

初二语文《现代诗三首》《乡愁诗两首》教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第14 课《现代诗三首》 2. 第16课《乡愁诗两首》 二. 学习过程: 《现代诗三首》 (一)重点、难点: 1. 熟读背诵课文,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理解诗中哲理。 2. 抓住联想和想象,把握意象,品味优美的意境。 3. 了解象征的艺术手法。 4. 品味诗的语言美。 (二)知识点拨: 纸船 ——寄母亲 1. 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福建长乐人,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她的许多作品抒写和歌颂了母爱,童心,友谊和自然,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2. 背景:《纸船》是作者1923年初夏,燕京大学毕业后乘船途经日本赴美留学时创作的一首诗,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继《惆怅》之后又叠船赋诗,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3. 结构分析: 第一节,写我叠纸船,抛纸船。 作者并非第一次出远门才有如此举动,叠纸船数量之多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 第二节,写所抛纸船的不同情况。 这些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的不可能,给人以悲观绝望的情绪,而这正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达刻骨铭心的思念情怀。 第三节,展开想象,点明题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4. 主题: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它象征着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首深情的颂歌。 5. 写作特点: (1)这首诗构思新颖,采用托物言情的方法,感情抒发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以洁白轻盈的纸船为所托之物,有利于想象的展开。 (2)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表现手法,凭借具体的场景来表达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感情。象征体和被象征的本体两者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我是一条小河 1. 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河北涿县人。他的作品多为抒情诗,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语言自然,感情细腻,旋律舒缓,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称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出版诗

乡愁诗教学设计方案

乡愁诗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 1、比较、理解两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理解余光中 《乡愁 》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3、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育重点难点与关键: 1、比较、理解两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创造性教学的设计: 1、比较阅读 2、能力迁移 四、布置作业: A、背诵两首《乡愁》。 B、阅读李广田的《乡愁》,思考— 1、这首诗中,作者是因为什么而触动了思乡的情思? 2.作者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 3.这首诗与两位台湾诗人的《乡愁》在表达情感及构思上有何不同? 4.你认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C、寻找几个形象分别表现以下情感(也可写成诗句 ): 欣喜苦闷激动 五、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A、乡愁课题(配罗大佑《乡愁四韵》) B、导入新课:
1/8

乡愁是文学 作品 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伟大诗人李白 的名作《静夜思》就是书写这一主题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还能想起其他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其实,现代诗歌 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将学习其中的两首。 一、 C、 (幻灯片 2)首先,让我们听听余光中先生心中的乡愁: (幻灯片 3、4、 5、6) D、(幻灯片 7)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 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0 年去台湾。由 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 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 《灵河》、 《石 室之死》等。 E、(转幻灯片 2)请同学们轻声试读,划分诗句的节奏,体会诗作意境和 情感。 F、同学们品味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的?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深沉的,因此,朗读时,速度要相对缓慢些。 G、下面,请一位同学试着读一读,要注意语速和停顿。 (转幻灯片 8)教师范读 H、接下来,请全班同学齐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幻灯 片 9): 1、这四节诗是以怎样的顺序变化的? 2、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这种欲说 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用了什么修辞?分别体现了什么愁思?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共同特点?在诗中
2/8

现代诗二首《乡愁》

现代诗二首——《乡愁》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理解、欣赏两首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同学们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乡之情。 齐读《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人身在羁旅中,夜不成寐,看见床前明月光辉,疑是地上的秋霜,于是抬头看月,由此想到“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就思念起故乡来。月色引发了人们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成为后世诗歌表现思乡的主要意象。 总结:《静夜思》唐代格律诗(近体诗)五绝(形式) 思乡(内容)

《乡愁》现代自由诗(形式) 乡愁(内容) 2、文学常识: 1)现代诗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要有真诚、挚烈的感情,才能发挥想象力,只有当诗人的胸襟情怀确实能与时代潮流以及广大人民的喜怒哀乐息息相通时,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 诗歌的形象刻画需要高度的凝练和集中,现代诗尤其重视这一点。(舒婷《致橡树》:橡树、木棉、凌霄花等意象象征具有不同爱情观的人,表达新时代的爱情观。) 诗歌还讲究语言的音乐性,现代诗虽没有严格的格律规范,但也要求既有自由变化,又有内在的和谐。 2)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文学运动为轴心的扛鼎诗人”。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并且,他还是台湾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 他是50年代台湾掀起的现代诗运动中“蓝星”社团的发起者,他不仅以丰富的作品,还以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推动了台湾现代诗最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分化。他的现代诗影响很大,风格变化多样,著有《莲的形象》、《敲打乐》、《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十几部诗集。

现代诗欣赏乡愁

《乡愁》赏析 《乡愁》是游子深情的顾盼,是一曲清婉而柔美的回忆。自古游子远游,都会情不自禁 的触景生情,吟上那么一首乡愁之诗。乡愁是人患上的一种毒药。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著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乡愁》一诗的广为流传;大众对于《乡愁》相当熟悉,它之所以得以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简单,且对诗人不同时期的、内涵不同的乡愁通过四个不同的意象做了高度的概括;而“大陆在那头”一句煞尾,更使这首诗顿上一个境界。 ? 小时侯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 ?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读《乡愁》这首诗,从而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诗人心中那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盼望民族统一的思想感情。对于我们常人而言乡愁就是对故乡的思念,家人的想念,不会有那么高的高度去思考。 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那一方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的思念,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或许我们都太年轻,没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不能真正的体会其中的痛。但我们一样能体会到思乡思家的苦。 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从两首《乡愁》看诗歌中的典型感情

从两首《乡愁》看诗歌中的典型感情 诗是感情之花,是抒情的艺术;和其他的文学样式相比,诗更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从本质上讲,诗完全是感情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诗是抒情的这一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感情在诗中的重要作用。而读者应当明了的是: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感情,或者换句话说,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必须是一段典型感情,才能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和相应的美学价值。 一段典型感情首先必须是一段真实的感情,是诗人确实体验过并为之激动过的感情。庄子有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真实,是典型感情的基础,一切虚伪矫饰的感情,都将从根本上破坏诗的美,更谈不上有什么典型性。我们可以从半个世纪以来台湾诗人所创作的大量的乡愁诗里感受到真实的巨大力量。为什么就整体而言,台湾诗人以乡愁为主题的创作,要比大陆诗人此一方面的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要好得多,表现出了更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呢?这其中的道理,就在于远离了故国,才能有故国之思;远离了故乡,才能有故乡之思;远离了故人,才能有故人之思。台湾诗人孤悬海外,他们对离散之苦,有着最为痛切的感受,因而,这种强烈的故国故乡故人之思,一旦发而为诗,就以无可比拟的情感真实,深深感染了读者。 一段典型感情还应该是一段具有鲜明个性的感情,从抒情气质到抒情方式,都应是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迥异于那段感情,才能以它独特的美学意味产生独具的艺术魅力。 一段典型感情又必须是一段具有普遍概括意义的感情。只有这样,这段感情才不是难以理解的,才能以它蕴含的共性,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共鸣,从而由“自我”出发,进人大众的心灵。下面引用两首台湾诗人脍炙人口的同题诗作,请读者仔细揣摩一下其中所传达出的典型感情的上述三要素。 乡愁 杨唤 在从前,我是王,是快乐而富有的, 邻家的公主是我美丽的妻。 我们收获高梁的珍珠、玉蜀黍的宝石, 还有那挂满在老榆树上的金币。 如今呢?如今我一贫如洗,

古诗中的乡愁

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

乡愁诗词集锦

乡愁诗词集锦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阴雨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杂诗王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秋思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客中寒食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关于乡愁的诗歌

关于乡愁的诗歌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乡愁是一种情结,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无法割舍的,请赏析阅读下面几首诗歌。 <> 小时候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是一张窄窄的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故乡的歌是一枝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是一棵没有的树永不老去 【的《》】 思念家乡的泪珠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饭里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醉在梦里梦在乡里 是一只笛鸣在者的心窝里 乡愁北石 我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夜深人静时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是一列一列的; 我的乡愁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故乡是 我的乡愁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的街道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的马蹄是 我不是归人,是个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主题在古诗词中的表现

乡愁主题在古诗词中的表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心校闫卫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一首《黄鹤楼》道出了多少背井离乡的游子们思念家乡的黯然神伤的心情啊!也道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息的主题--乡愁。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隐埋在思想深处的痛,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就欣赏到了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到了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一乡愁的民族情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多么琅琅上口的诗句啊!李白静夜里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多少人的同感啊! 想起了先江湖诗人后门客生活的姜夔:“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想起了身为贵公子的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音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想起了被称为“马神仙”的隐逸文人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三个人,三个朝代,三种身世,却用诗词曲抒发着共同的情感--乡愁。乡愁也在不同朝代、不同阶级、不同经历的文人身上有着相同的表达。 自“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十六字开启中国人,中国文人乡愁的闸门,就不曾再闭拢过。如同诗歌的形式由四言、五言而至七言不断发展丰富一样,诗歌的内容尽管不外言志抒情,但题材却日渐广阔,万事万物,无不入诗,一感一叹,尽以诗发。诗歌的内容、形式、数量用庞杂来说绝不为过。尽管王朝长短不一,人情冷暖不同,社会有安泰和动乱之异,文化有衰微与发达之别,但作为瑰奇的东方文化的一部分,乡愁之作历代不绝。诗歌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历时最为久远也最为繁荣的分支,乡愁在其中的体现也更为明显些。 从《采薇》发轫,《悲歌》继起,《黄鹤一别远》再续,《古诗十九首》想随而生……至建安正始时代后,诗歌益发昌盛,而乡愁,也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方面,沉淀着,积累着,成为我们的文化基质,流传下来,渗透下来。无论文士武将,村老雅客,都有了一种浓的化不开的感觉:对亲人,对家园的无限情思,不吐不快,诉诸诗歌,愈诉愈思,虽累不疲。乡愁纵为山,漾为水,生为草,化为絮,高悬如月,弥漫似雨。身在异乡的人们,触目思乡,入耳感怀,把亲朋之恋,故园之情,演绎的哀婉动人,任谁读了,也不由不投出一缕悠远的目光,去遥望天涯,看那辗转的灵魂,是否还在向家乡伫立无言。 二乡愁的主题表现 同为乡愁,因个人的身世经历不同,又有其不同的表现。都是对故国的思念,庾信,李煜、李清照互相有别;都是对家园的回望,何逊,李白、王维又各自成调。总括起来,乡愁大致有四类表现,即戍边的乡愁,游历的乡愁,谪贬的乡愁和离乱的乡愁。 一、戍边的乡愁 或为了开疆扩土,或为了保家为国,壮丽的戎马生涯使得无数战将功成名就,随军出征的文人们也以自己的所长,记下艰苦卓绝也充满奇情豪气的军旅岁月,但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在风寒霜重的边疆,面对滚滚风尘,漫漫黄沙,怎能不思念亲人,思念故乡。 里程碑式的《采薇》,是对征夫戍守生活和心情的最早披露。他们无怨无悔的踏上沙场,谁知杨柳依依,牵动了多少乡情,雨雪霏霏,阻隔了多少归梦。走过高山长水,穿过狂风暴雨,似箭的归心始终想着家乡。诗人笔墨全不着乡愁,我们却知道此中茂盛的乡愁同依依惜别的杨柳一起千年常青。 再转眼到国势强盛,傲视四海的唐朝。恢宏的气势,开阔的胸襟,非凡的朝代造就了非凡的文学,诗歌在此时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极顶。边塞诗到了唐朝,才蔚为大观,其斐然的文采和昂扬的精神面貌都是空前绝后的。思乡恋亲,孤独寂寞等感情更是人人皆有的,于是“万里奉王事,一

余光中《乡愁》诗歌赏析

余光中《乡愁》诗歌赏析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为最后一个小节做铺垫。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

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

乡愁是什么仿写诗句

乡愁是什么仿写诗句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下面是关于乡愁是什么仿写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乡愁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温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这头 织的人在那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小溪 我站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 成长中 乡愁是一首悠远的笛乐 他在那头吹 我在这头听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看的人在这头

望的人在那头 思念 小时候 思念是一件暖暖的毛衣 穿在外头喜在心头 长大后 思念是一次短短的通话 听进耳里甜在心里 后来啊 思念是一顿可口的晚餐 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而现在 思念是一段长长的距离 看在眼里伤在心里 愿望 小时候 愿望是一根甜甜的棒棒糖含在嘴里美在心里 长大后 愿望是一张优秀的成绩单付出在过去收获于现在后来啊

愿望是一所理想的大学 苦在现在甜在未来 而现在 愿望是一顿团圆饭 想象在脑海幸福在心里笑容 幼儿时 笑容是一颗甜甜的糖果 含在嘴里甜在心里 小学时 笑容是一个美丽的贝壳 拿在手里喜在心里 中学时 笑容是一张小小的名片 笑的多了朋友就多了 毕业后 笑容是一张虚伪的面具 笑在脸上却痛在心里 快乐 小时候 快乐是一个甜甜的糖果 含在嘴里甜在心里

长大后 快乐是一把小小的雨伞 我在左边朋友在右边 后来啊 快乐是一首悦耳的歌曲 唱在嘴边乐在心里 现在 快乐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回忆在心里微笑在嘴边 幸福 小时候 幸福是一个关切的眼神 看在眼里面热到心里头 长大后 幸福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听进耳朵里更美到心里面 后来啊 幸福是一个温暖的拥抱 触到了身上融入了血液里 而现在 幸福就是我看见了你 就算摸不到也形成了默契的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