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氯及其化合物

2011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氯及其化合物
2011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氯及其化合物

2011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案氯及其化合物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认识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

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

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①2Na+Cl

2

2NaCl(产生白烟)

②Cu+Cl

2 CuCl

2

(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3Cl

22FeCl

3

(产生棕色的烟)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

2+Cl

2

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

2+Cl

2

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3Cl

22PCl

3

(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5Cl

22PCl

5

(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

2+H

2

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

2+2NaOH = NaCl+NaClO+H

2

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

2+2Ca(OH)

2

= Ca(ClO)

2

+CaCl

2

+2H

2

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

2+CO

2

+H

2

O = CaCO

3

↓+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

2+Cl

2

= 2FeCl

3

②2KI+Cl

2 = 2KCl + I

2

(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

2+Cl

2

+2H

2

O = 2HCl + H

2

SO

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如:①CH 4+Cl 2 CH 3Cl + HCl (取代反应) ②CH 2=CH 2+Cl 2 → CH 2ClCH 2Cl (加成反应) 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 2 + H 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 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 2O 、Cl 2、HClO 、H +

、Cl -、ClO -、OH -

;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

① 一元弱酸,比H

2CO 3弱

(2)HClO 的基本性质 ② 不稳定,2HClO === 2HCl + O 2↑ ③ 强氧化性;

④ 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3)几种漂白剂的比较

4.氯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药品及原理:MnO 2 + 4HCl 2 + 2H 2O + Cl 2↑

强调:MnO 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 2,稀盐酸不与MnO 2反应。 仪器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用浓硫酸干燥 尾气处理:用碱液吸收

(2(氯碱工业)

2NaCl + 2H 22↑ + Cl 2↑ 二、氯化氢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1:500)其水溶液为盐酸。 2.盐酸的化学性质:(挥发性强酸的通性) 3.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反应原理:

NaCl + H 2SO 44 + HCl ↑ (不加热或微热)

NaHSO 42SO 4 + HCl ↑ (加热到500oC —600oC)

总反应式: 2NaCl + H 2SO

2SO 4 + 2HCl ↑ (2)装置: 与制氯气的装置相似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或用玻璃棒蘸浓氨水靠近是否有白烟产生

(5)尾气处理: 用水吸收(倒扣漏斗) 三、卤族元素:

1.卤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2.卤素元素的有关特性:

(1)F 2遇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 并放出O 2。

(2)HF 是弱酸、剧毒,但能腐蚀玻璃4HF + SiO 2 == SiF 4↑ + 2H 2O ;HF 由于形成分子间氢键相互缔合,沸点反常的高。

(3)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易挥发,少量的液溴保存要用水封。

(4)碘易升华,遇淀粉显蓝色;碘的氧化性较弱,它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化合物。

(5)AgX 中只有AgF 溶于水,且不具有感光性;CaF 2中只有CaF 2难溶。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及X -

离子的检验: (1)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I - = I 2 + 2Br

-

结论:氧化性:Cl 2 > Br 2 > I 2; 还原性:I - > Br - > Cl -

(2)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所生成溶液(由稀到浓)的颜色变化

(3)X -

离子的检验

Cl - 白色沉淀

Br - + AgNO 3 + HNO 3 浅黄色沉淀 I - 黄色沉淀 【实例分析】

【例1】 (2010上海卷)向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 4后滴加氯水,CCl 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 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 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

3)把KI 换成KBr ,则CCl 4层变为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 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 2、HIO 3、HBrO 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 ~50mg /kg 。制取加碘盐(含KIO 3的食盐)1000kg ,若庄Kl 与Cl 2反应制KIO 3,至少需要消耗Cl 2 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解析】此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强弱的判断、化学计算知识。分析反应从开始滴加少许氯水时,其将KI 中的I 元素氧化成碘单质;等CCl 4层变紫色后,再滴加氯水时,其将碘单质进一步氧化成碘酸。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分析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I 元素的化合价从0→+5,升高5价,Cl 元素的化合价从0→-1,降低1价,综合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配平出:I 2+5Cl 2+6H 2O→2HIO 3+10HCl ;2)分析整个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都是I 元素,还原剂为:KI 和I 2;3)KI 换成KBr 时,得到的是溴单质,则其在CCl 4中呈红棕色;继续滴加氯水时,颜色不变,可知氯水不能将溴单质氧化成HBrO 3,故其氧化性强弱顺序为:HBrO 3>Cl 2>HIO 3;4)综合写出反应方程式:KI+3Cl 2+3H 2O=KIO 3+6HCl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按最小值计算时,1000kg 加碘食盐中含碘20g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换算成碘酸钾的质量为:33.70g ,物质的量为:0.16mol ,则需要消耗Cl 2的体积为:(20g/127g.mol -1)×3×22.4L/mol=10.58L。

解法点拨: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本定律,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在化学反应中,守恒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任何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应遵守电荷或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相等;原子守恒(或称质量守恒),也就是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数一定等于得电子数,即得失电子数目保持守恒。比如此题中我们就牢牢抓住了守恒,简化了计算过程,顺利解答。

【答案】1)I

2+5Cl

2

+6H

2

O→2HIO

3

+10HCl;2)KI、I

2

;3)红棕、HBrO

3

>Cl

2

>HIO

3

;4)10.58。

【例2】 (江苏省扬州市2010届高三四模)氯碱工业的原料饱和食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铵根离子,在电解时会生成性质极不稳定的三氯化氮,容易引起爆炸。

(1)三氯化氮易水解,其水解的最初产物除生成氨气外,另一产物为。(2)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工艺选择氯气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3)过量氯气用Na

2S

2

O

3

除去,反应中S

2

O

3

2-被氧化为SO

4

2-。若过量的氯气为10-3 mol/L,则

理论上生成的SO

4

2-为 mol/L。

(4)生产和实验中广泛采用甲醛法测定样品的含氮量。甲醛和铵根离子的反应如下:

4NH

4+ + 6HCHO =(CH

2

)

6

N

4

H+(一元酸)+ 3H+ + 6H

2

O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醛中常含有微量甲酸,应先除去。可取甲醛b mL于锥形瓶,加入1滴酚酞,用浓度为C mol/L的NaOH溶液中和,滴定管的初始读数V1mL,当溶液呈微红色时,滴定管的读数V2 mL。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试样a mL,静置1分钟。

③再加1~2滴酚酞,再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滴定管的读数V3 mL。

则饱和食盐水中的含氮量为 mg/L。

【答案】(1)HClO (2分)

(2)3Cl

2 + 2NH

4

++ 8OH- = N

2

↑ + 6Cl- + 8H

2

O。(2分)

利用氯碱工业的产品氯气为原料,就近取材;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2分)

(3)5×10-4(2分)

(4)14000C(V3—V2)/a mg/L (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0届高三联考)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B.磷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答案】A

2.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使用了含氯类消毒剂,其中的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NH 2Cl )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 .氯胺水解产物最初为NH 2OH (羟氨)和HCl

B .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C .氯胺中氯的化合价为+1

D .氯胺的电子式为

【答案】A

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 大于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也可进行环境消毒,预防H1N1流感。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A.SO 2

B.KMnO 4

C.Na 2CO 3

D.NaClO

【答案】D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碘水中加入少量裂化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C .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阴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D .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溶液振荡,静置后上

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

解析:A 项碘水与裂化汽油发生加成反应,B 项为烟而不是雾,C 项阳极产生Cl 2. 【答案】D

5.(2010·盐城模拟)下列物质的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其pH 的变化与图示相符的是( )

①Ca(ClO)

2 ②H 2SO

3 ③氯水 ④NaOH ⑤浓HCl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③

D .①④⑤ 【解析】①Ca(ClO)2水解呈碱性,②H 2SO 3被氧化为H 2SO 4,③最终变为 HCl ,④呈碱性,⑤不断挥发,pH 增大. 【答案】C

6.(2009·广州测试)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B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C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D .为证明氯水中含Cl -

,可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 3溶液

【解析】A 项,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B 项,漂白粉是利用强氧化性消毒,而明矾净水是利用Al 3+

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杂质;D 项加盐酸时引入Cl -

,干扰实验.

【答案】C

7.(2010·泰安模拟)氯化溴是由两种卤素互相结合而成的卤素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与Cl 2

相似,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能与水反应:BrCl+H

2

O===HBrO+HCl.下列有关BrCl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是较强的氧化剂

B.是一种化合物

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BrCl与水反应中,Br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BrCl的化学性质与Cl

2相似,应是较强的氧化剂,可氧化KI生成I

2

,I

2

遇淀

粉变蓝.BrCl由两种元素组成,显然属于化合物.BrCl分子中,Cl原子吸引电子的能

力强,故电子对偏向Cl,使Cl显-1价,Br显+1价,根据反应BrCl+H

2

O===HBrO+HCl,BrCl中各元素化合价未变,故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8.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

2

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图中:如果MnO

2

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C.Ⅲ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

Cl

2

生成

【解析】A项随盐酸浓度变小,不再与MnO

2

反应,B项产生棕色的烟,C项发生取代反

应,D项发生反应:Cl-+ClO-+2H+===Cl

2↑+H

2

O.

【答案】D

9.浓盐酸和Ca(ClO)

2能发生反应:Ca(ClO)

2

+4HCl(浓)===CaCl

2

+2Cl

2

↑+2H

2

O.用贮存很

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

①CO

2②HCl③H

2

O ④O

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中有CaCO

3,故制得的Cl

2

中含有CO

2

、挥发的HCl和水蒸

气.

【答案】A

10.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

3

的混合溶液,经

测定ClO -与ClO -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 2与NaOH 溶液反应时参加反应的Cl 2与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1∶5 B .11∶3 C .3∶1 D .5∶1

【解析】设ClO -和ClO -3分别为1 mol 和3 mol ,则被氧化的Cl 2为2 mol ,再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被还原生成Cl -的Cl 2共为(1+3×5)/2=8 mol ,参加反应的Cl 2共8 mol +2 mol =10 mol.所以选D. 【答案】D

11.将0.03 mol Cl 2缓缓通入含0.02 mol H 2SO 3和0.02 mol HBr 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 (H +

)与Cl 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

( )

【解析】因还原性H 2SO 3>HBr ,氯气先氧化H 2SO 3.根据Cl 2+H 2SO 3+H 2O===H 2SO 4+2HCl 知,通入0.02 mol Cl 2时,H 2SO 3全部被氧化,生成0.04 mol H +,剩余0.01 mol Cl 2,又继续氧化HBr ,Cl 2+2HBr===2HCl +Br 2直到0.01 mol Cl 2全部消耗,与HBr 反应时H +不再增多,符合此过程的图象为A. 【答案】A

12.(2010·诸城模拟)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 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 2SO 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

正确的是 ( ) A .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

+2I -

+2H +

===I 2+Cl -

+H 2O

B .淀粉KI 溶液变蓝是因为I -被氧化为I 2,I 2遇淀粉变蓝色

C .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Na 2SO 3溶液具有漂白性

D .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 ->I 2>SO 2-

4

【解析】蓝色逐渐消失,原因是I 2逐渐被反应掉,即SO 2-3被I 2氧化为SO 2-4,同时I 2被

还原为I -

,不能再使淀粉变蓝色.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0分)目前H1N1甲型流感病毒蔓延,某些疫区为防止疫情流行,需要用大量的消毒剂、漂白剂等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消毒液标签上有如下文字:①本品为无色溶液;②使用时可加水稀释;③可对铁 制餐具进行消毒.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该消毒液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 .碘酒

B .氯水

C .高锰酸钾溶液

D .次氯酸钠溶液 (2)上述消毒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 2得到一种强氧化性弱酸,该弱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O 2和Cl 2一样,在消毒时氯元素最终都变为Cl -.现对某水样进行消毒,消耗ClO 2 100 g ,若要达到相同的消毒效果,则需消耗________L(标准状况下)Cl 2. 【解析】(1)A 、B 、C 均有颜色,D 项NaClO 无色符合题意. (2)生成HClO 分解生成HCl 和O 2.

(3)100 g ClO 2转移的电子数为100 g 67.5 g/mol ×5=7.41 mol ,需要的Cl 2体积为7.41 mol

2

×22.4 L/mol=82.96 L.

【答案】(1)D (2)2HClO=====光照

2HCl +O 2↑ (3)82.96

14.(14分)根据下列反应框图填空,已知反应①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D 的反应,反应⑤是实验室鉴定化合物E 的反应.

(1)单质L 是____________. (2)化合物B 是____________.

(3)图中除反应①以外,还有两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填代号).

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中学化学常见的重要反应中,工业上按分解反应类型来生产物质的反应,很容易想到用碳酸钙分解反应制备CaO 和CO 2;经反应⑤检验E ,同时又生成CaCO 3,则E 为CO 2,G 为Ca(OH)2,B 为H 2O ;又有反应②电解A 的水溶液得到三种物质,结合电解原理知,A 和H 2O 中各有一种离子在电极上放电而得到两种单质,又由H 可与Ca(OH)2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不难联想到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原理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则H 为Cl 2,A 为NaCl ,L 为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 2O=====电解

2NaOH +H 2↑+Cl 2↑.

【答案】(1)H 2 (2)H 2O (3)② ④ 2NaCl +2H 2O=====电解

2NaOH +H 2↑+Cl 2↑ 2Ca(OH)2+2Cl 2===Ca(ClO)2+CaCl 2+2H 2O

15.(16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 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 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含有0.2 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反应制Cl 2,制得的Cl 2体积(标准状 况下)总是小于1.12 L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装置B 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 和E 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装置G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 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 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_(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解析】(1)浓盐酸被氧化生成Cl 2,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浓度变稀,就不会再被氧化.本实验要检验Cl 2中含有水蒸气和HCl 气体,要先用无水CuSO 4检验水的存在,用CCl 4除去Cl 2后,再用AgNO 3溶液验证HCl 的存在.为了验证Cl 2是否除尽,可以在F 和G 中间加一个装置,放置湿润的淀粉-KI 试纸.

【答案】(1)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变稀,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

(2)①无水硫酸铜 证明有水蒸气产生 白色变蓝色 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吸收氯气 ④Ag ++Cl -===AgCl↓

(3)F G 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16.(12分)某同学用200 mL 12 mol·L -1

浓HCl 和足量MnO 2缓缓加热来制取Cl 2,并将生

成的Cl 2通入FeBr 2溶液和FeI 2溶液中来探究Fe 2+

、Br -

和I -

的还原性强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Cl 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的Cl 2通入FeBr 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 2和FeI 2充分反应,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无红色 物质生成,则Fe 2+、Br -和I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4.48 L(标准状况下)氯气通入800 mL 碘化亚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 2+

和Fe 3+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1)略.(2)Fe 2+被Cl 2氧化为Fe 3+,说明Cl 2氧化性大于Fe 3+. (3)Cl 2氧化I -而未氧化Fe 2+,说明I -还原性大于Fe 2+.

(4)设FeI 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氧化I -需用Cl 2x mol ,氧化Fe 2+所用的Cl 2为(0.2-x )mol ,生成的Fe 3+

为2(0.2-x )mol ,则由溶液中Fe 2+

和Fe 3+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知

2(0.2-x )=x -2(0.2-x ),解得x =0.16,c =0.16 mol/0.8L =0.2 mol/L.

【答案】(1)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2)Cl 2+2Fe 2+

===2Fe 3+

+2Cl -

(3)I ->Fe 2+>Br - (4)0.2 mol/L

高一化学必修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制得Fe2O3、Al2O3和金属Cu,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G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 Fe2+、Al3+稀盐酸或稀硫酸 2Fe2+ + Cl2 = 2Fe3+ + 2Cl— 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含Fe3+、Al3+、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废铁屑,发生反应2Fe3++Fe=3Fe2+,Fe+ Cu2+= Fe2++Cu,而铁屑是过量的,因此固体A的成分是Fe和Cu;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反应产生的Fe2+和废水中原有的Al3+; (3)向Fe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试剂G能产生溶液B和固体C,则试剂G为稀盐酸或稀硫酸,而固体C为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Cu; (4)向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氯水,Fe2+被Cl2氧化成Fe3+,而Al3+不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2 = 2Fe3+ + 2Cl—; (5)溶液D的成分是Fe3+和Al3+,向其中加入过量的H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E,且沉淀F经过灼烧生成铁红,则F为Fe(OH)3;溶液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且一定条件下能得到Al2O3,说明含有铝元素,则E为Na[Al(OH)4];经过以上分析,可知H为NaOH溶液。 2.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有CuCl2和FeCl2生成.如图是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高三一轮复习《氯及化合物》教学案

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室温下干躁Cl2与Fe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2)与H2的反应 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色火焰。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化学方程式为 (3)与水的反应Cl + H2O ,离子方程式为。 【氯水】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 .., 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③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Cl2 + NaOH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 )。 Cl2 + Ca(OH)2 =(工业制漂白精) 【思考题】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NaClO和Ca(ClO)2,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为, 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 + FeCl2 = Cl2 + H2S (HBr HI) = Cl2 + Na2SO3 = Cl2 + FeBr2= (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 + CH4 → Cl2 + C2H4 → 3.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是: 【讨论】说出C、D、E、F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 二、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某溶液中含有SO42-和Cl-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三、卤族元素 (一)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包括等元素。(二)相似性 1.最外层都是个电子,常见的负化合价为价。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7价。 2. 卤素都是活泼的,具有较强的性。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卤素的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卤化氢为气体,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 4.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卤化银见光分解。 (三)特性 1.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保存液溴采用水封法。 2.I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AgI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 3.HClO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HClO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 4.F2、HF均腐蚀玻璃。AgF易溶与水。 5.F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2 + 2H2O = 4HF + O2 常见考点 考点1 物质的化学性质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 + H2C2O4 + H2SO4 = 2ClO2+ K2SO4 + 2 CO2+ 2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2是氧化产物 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3.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5 B. 11:3 C. 3:1 D. 4:1 4、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3n- + 6I-+ 6H+=R-+3I2+3H2O (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考点2 离子反应 1.(09年广东化学·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2.(09年江苏化学·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 sp比AgI的K sp大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要求】 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 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C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1、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或高温==2NO 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 3H22NH3 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 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工业固氮、闪电固氮、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 2、NO 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2。 3.NO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2NO + O2== 2NO2 与H2O的反应: 3NO2+ H2O=== 2HNO3+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实验室常用NaOH来吸收二氧化氮 用途及危害

高中化学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三章第二节第4课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随堂测试 1.下列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2.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 ①CH2===CH—CH===CH2②CH3—C≡C—CH3 ③CH2===CH—CN ④CH3—CH===CH—CN ⑤CH3—CH===CH2⑥CH3—CH===CH—CH3 A.③⑥B.②③C.①③D.④⑤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B.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C.化学纤维指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D.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4.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 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 D.天然橡胶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1.C 2.C 3.D 4.B 课后达标检测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盐类 C.有机化合物D.非金属单质 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3.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分子化合物材料一般不具有固定的熔点 B.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一般具有热塑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高分子一般具有热固性 C.高聚物的聚合度(即结构单元的数目)一般是不确定的 D.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速度一般比较缓慢 4.塑料制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量最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我国已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下列对聚乙烯塑料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属于有机高分子 B.它能产生“白色污染” C.它形成的单体是乙烯 D.对聚乙烯塑料垃圾应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 5.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的单体是() A.CH3CH===CH2和CH4 D.CH3CH===CH2和CH2===CH2 6.下列有关橡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橡胶均具有高弹性 B.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Al HCl 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 【解析】 【分析】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A为金属Na,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气体甲是H2,H2和Cl2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C反应产生F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还可以反应产生G,G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G为FeCl3,推断物质F为FeCl2;判断C为Fe,以此解答该题。【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Al,C为Fe,气体甲是H2,气体乙是Cl2,气体丙是HCl;D是NaOH,E是盐酸,F是FeCl2,G是FeCl3,H是Fe(O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是Al,丙是HCl; (2)黄绿色气体乙是Cl2,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 (3)Fe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反应③是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3H2↑。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

2014高考化学必备专题——氯气和卤族元素 【高考预测】氯为非金属的代表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不仅在选择题中对其及其化合物经常考察外,还利用元素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考察氯的结构、在周期表中位置、氯水的成分、以及氯化钠溶液的电解等相关知识和实验。 一、知识网络 1.氯及其化合物 2.卤素及其化合物 二、重点知识 (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①2Na+Cl2 2NaCl(产生白烟) 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 = 2FeCl3 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如:①CH4+Cl2CH3Cl + HCl(取代反应) ②CH2=CH2+Cl2 → CH2ClCH2Cl(加成反应) 例1:(2013·上海化学·7)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 选项X Y A SO2 H2S B Cl2 CO2 C NH3 CO2 D SO2 Cl2 【答案】B 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 - Cl、- ClO、- OH;久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第八章合成材料 第一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有大致的印象; 2.常识性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单体的判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得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2.通过学生已学过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和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引出高分子化合物的三要素:链节、聚合度、单体; 3.利用投影展示聚乙烯、聚氯乙烯和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原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4.运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演示由链到网的过程; 5.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胶片、试管(3支)、酒精灯、火柴、有机玻璃粉末(0.5 g)、三氯甲烷 (10 mL)、橡胶粉末(0.5 g)、汽油(10 mL)、聚乙烯塑料碎片(3 g)。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咱们已和材料大家族中的两家子——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见过面并有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庭——高分子材料,虽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但被了解甚少。在这一家庭中按成员的来源分,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等)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如涂料、粘合剂等)。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作用日益重要。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它们。 [板书]第八章合成材料 [引言]合成材料即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现在回忆咱们曾经学过的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 [学生回忆并积极回答]聚乙烯、聚氯乙烯、淀粉、纤维素等。 [问]它们与普通的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何不同? [生]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几万到几千万之间,而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少上千。 [讲解]由此,我们可以给高分子化合物下一个定义(和学生一起说),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更高的化合物叫高分子化合物。 [过渡]接下来,我们从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几方面来认识它们。 [板书]第一节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师]请大家写下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和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 [一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其中的颜色多种多样,试根据图中框图,按要求填写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铁;Fe (2)Fe2O3+3CO 2Fe+3CO2;Fe+Cu2+=Cu+ Fe2+;2Fe+3Cl22FeCl3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红棕色粉末A为氧化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黑色粉末B为铁,与蓝色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为铜,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为氯化亚铁。 (1)根据上述分析,A是氧化铁,B是铁,故答案为氧化铁;Fe;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 Fe2+,故答案为Fe+Cu2+=Cu+ Fe2+; 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考点:考查了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 2.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右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

纯A(单质)B溶液D固体G溶液 颜色银白色黄色红棕色浅绿色 ③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G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2OH- =Fe(OH)2↓,4Fe(OH)2+O2+2H2O=4 Fe(OH)3 2Fe+3Cl22FeCl3 2Fe3++SO2+2H2O=2Fe2++SO42-+4H+ 2Fe2++2HClO=2Fe3++Cl-+ H2O+ClO-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D固体是红棕色,则D为Fe2O3;A、B、C、D、G含有相同元素,且G溶液为浅绿色,则G中含有Fe2+;C可以生成Fe2O3,推出C为Fe(OH)3;A为单质,银白色,则A为Fe,B溶液为黄色,说明含有Fe3+;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推出B为含有Cl-,则B为FeCl3; 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为H2,F能和Fe反应生H2和Fe2+,且属于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则F为H2SO4, 【详解】 (1)D为Fe2O3; (2)G中含有Fe2+,C为Fe(OH)3,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A为Fe,B为FeCl 3,则反映式为2Fe+3Cl22FeCl3; (4)F为H2SO4,因此氧化物是SO2,2Fe3++SO2+2H2O=2Fe2++SO42-+4H+,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即2Fe2++2HClO=2Fe3++Cl-+ H2O+ClO-。 3.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4.2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氯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教学重点〗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Cl2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氯气的性质 (1)物理1、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性质 【注意】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 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e-,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跟很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如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等。 ①与金属反应 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 CuCl2 (棕黄色烟) 2Fe+3Cl2 2FeCl3(棕褐色烟) ②与非金属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l2 2HCl (苍白色火焰) 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H 2+Cl 2 2HCl ③与水反应:Cl 2+H 2O = HCl+HClO ④与碱反应 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a 、与烧碱反应:Cl 2+2NaOH = NaCl+NaClO+H 2O , b 、制取漂白粉: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 2、Ca(ClO)2 ,有效成分是 Ca(Cl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2HCl =CaCl 2+2HClO 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产生的HClO 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由于HClO 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⑤跟还原性物质反应 a 、氯气与KI 溶液: 2KI+Cl 2=2KCl+I 2。 b 、氯气与FeCl 2溶液: 2FeCl 2+Cl 2=2FeCl 3。 c 、向氯水中通入SO 2: SO 2+2H 2O+Cl 2=H 2SO 4+2HCl 。 (3)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①次氯酸(HClO) a 、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2HClO =====光(或△) 2HCl +O 2↑。 b 、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c 、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杀菌消毒。 ②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 a 、Ca(ClO)2的稳定性比HClO 强。 b 、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ClO - +H 2O HClO +OH - 。 c 、与酸反应生成HClO ,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lO)2+CO 2+H 2O===2HClO +CaCO 3↓。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性质实验为素材的实验题目在高考实验类试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复习中应高度重视。 (1)反应的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 2、KMnO 4等)和浓盐酸反应。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注意】稀盐酸与MnO 2作用不能制取Cl 2。 若没有浓盐酸时,也可用NaCl 和浓H 2SO 4与MnO 2共热制取Cl 2:

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钠铝铁铜 与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 O2+2Na Na2O2 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 Cl22Na+Cl 22NaCl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Cu+Cl2CuCl2 S2Na+S Na 2S2Al+3S Al2S3Fe+S FeS2Cu+S Cu2S H2O2Na+2H2O=2NaOH+H2↑2Al+6H 2O 2Al(OH)3+3H2↑3Fe+4H2O Fe3O4+4H2 不反应 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与水反应2Al+2NaOH+2H2O= 2NaAlO2+3H2↑ 不反应不反应 CuSO4溶液2Na+2H2O+CuSO4= Na2SO4+Cu(OH)2↓+H2↑ 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 制备 2NaCl 2Na+Cl2↑2Al2O34Al+3O2↑Fe2O3+3CO 2Fe+3CO2 CuO+CO Cu+CO2 二.钠及其化合物 1.钠 ⑴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 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 熔化)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⑵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与氧气:4Na+O2=2Na2O(变暗);O2+2Na 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B:与氯气:2Na+Cl22NaCl; C:与S:2Na+S Na2S 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 2Na+2H2O=2NaOH+H2↑ 现象概述现象描述原因浮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 游四处游动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熔融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与水反应剧烈 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 ③钠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 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 ⑤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2CH3COOH+2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C6H5OH+2Na→2C6H5ONa+H2↑; ⑶钠的保存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固体化合物A,按图所示发生系列变化,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答案】Fe(OH)3 Fe2O3+6H+=2Fe3++3H2O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A为氢氧化铁,Fe(OH)3,A加热分解生成B为Fe2O3,C为H2O,依据流程分析判断D为FeCl3,X为Fe,E为FeCl2 溶液,据此分析。 【详解】 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A为氢氧化铁,Fe(OH)3,A加热分解生成B为Fe2O3,C为H2O,依据流程分析判断D为FeCl3,X为Fe,E为FeCl2 溶液。 (1)依据推断可知A为Fe(OH)3; (2)反应②是盐酸和氧化铁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 =2Fe3++3H2O; (3)反应④是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也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2.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H为固态氧化物,F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的名称是___。

必修一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框架图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 二、富集海水中的元素-氯 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可溶于水(溶解度1:2) ①2Na+Cl22NaCl (白烟) A. 与金属反应②Cu+Cl2CuCl2 (棕黄色烟,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常温下不与干燥氯气反应) ①H2+Cl22HCl 白雾,发生爆炸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HCl工业制法) 1.氯气的 B.与非金属反应:②2P+3Cl22PCl3 (白烟) 白色烟雾 化学性质2P+5Cl22PCl5(白雾) C.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 4. 化学性质:①Cl2+2NaOH = NaCl+NaClO+H2O (制漂白液,制氯气尾气处理) D.与碱反应②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工业制漂白粉制法) ①2FeCl2+Cl2 = 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②2KI+Cl2 = 2KCl + I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用于氯气的检验 E.氧化性: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除废水中的氯) ①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 注意: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 5.氯气的 A.实验室制法:②装置组成: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制法:③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 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⑤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置于瓶瓶口观察是否变蓝。 ⑥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浓硫酸干燥 ⑦尾气处理:用碱液(NaOH)吸收 B. 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 6.用途: 1.氯水(氯气的水溶液)Cl2+H2O ====== HCl+HClO (可逆) 新制 A.分子:Cl2、H2O、HClO 2.氯水的成分: B.离子:H+、Cl-、ClO-(少量)、OH-(少量) 2HClO ======= 2HCl + O2 久置:久制的氯水主要成份为H2O、HCl。(较稀的盐酸) ①弱酸性;一元弱酸,比H2CO3弱 3.HClO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2↑ ③强氧化性;杀菌能力,故氯水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④漂白性;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题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题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Al HCl 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 【解析】 【分析】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A为金属Na,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气体甲是H2,H2和Cl2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C反应产生F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还可以反应产生G,G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G为FeCl3,推断物质F为FeCl2;判断C为Fe,以此解答该题。【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Al,C为Fe,气体甲是H2,气体乙是Cl2,气体丙是HCl;D是NaOH,E是盐酸,F是FeCl2,G是FeCl3,H是Fe(O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是Al,丙是HCl; (2)黄绿色气体乙是Cl2,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 (3)Fe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反应③是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3H2↑。

氯气教学设计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 作者钟慧萍工作 单位 增城市荔城中学任教年级及学科高三化学 课题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氯气知识体系,掌握氯气的有关性质和用途。 2、学生通过画“价—类二维图”实现物质间的转化,会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物质分类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3、学生通过素材和试题的情景提取信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属广州市第五类生源组,在高三年级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面对高考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已有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经验但遗忘程度较大,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欠缺回归教材的主动性,方程式书写、综合试题分析能力较差等,所以课堂的设计注重的是方法的引领和基础的落实,一步步给学生搭建平台,运用思维导图、“类别-价态”二维图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形成一套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解题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互帮互助增强小组之间的合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2》中的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考纲要求了解氯气的性质及应用,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解释氯气的性质;知道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Cl2、Br2、I2的物理性质特点;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Cl2、Br2、I2氧化性强弱规律。氯是典型的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所学过的无机化学知识以及体会氧化还原理论、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应用和实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为复习非金属元素性质的规律积累了感性材料,使学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高三的复习更加注重旧知识在新情景下的应用,通过“思维导图”和“类价二维图”将知识进行整合,通过情景和试题学会提取信息,构建解题思路,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通过思维导图这个方法归纳知识,构建解题思路。 【学习难点】从素材和试题的情景中提取信息,将知识应用在新的情景中。 五、教学评价课堂上采用自评、生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多向交流互动;利用课堂汇报、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学结合等形式。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两题】通过课前两题熟悉和落实高考考点,提高解题速度(13广调)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H+ + OH-=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3++3OH-=Al(OH)3↓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 (13广调)1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B.将足量盐酸加入混有少量CaCO3杂质的Na2SO4中可除去杂质 C.将混有少量HCl的Cl2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HCl D.将Fe(OH)3固体加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与自然界的存在 氯元素位于周期表__周期__族,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 二、活泼的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体,毒,溶于水。 2、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与钠反应方程式。现象是。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是。与铜反应方程式。现象是。 ②与氢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与氢气的爆炸实验。 思考:在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燃烧的?现在通过氢气与氯气的燃烧实验,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③与水的反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说明:氯气与水反应很微弱,且未可逆反应。 思考: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水的保存方法? ④次氯酸的性质: a、一元弱酸(比弱) b、强氧化性(应用:) c、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⑤与碱的反应Cl2 + _NaOH —。(常用于除去多余氯气)离子方程式:。漂白液主要成分是。漂白粉的制法:。其主要成分:,有效成分:。漂白原理:ClO-+ H+= HClO(实际漂白者),

Ca(ClO)2+_HCl(稀)= 。Ca(ClO)2+CO2+H2O = 。 思考:抗洪救灾中防疫部门,向灾民发放的漂白粉片或漂粉精用于饮用水消毒。漂粉精为何要密封保存在阴暗处? (一)卤素的原子结构 共同点:原子的最外层均为个电子,都易个电子 不同点:核电荷数逐渐;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依次,得电子能力逐渐;单质 氧化性逐渐。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其原子结构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从F →I2 2 1、颜色逐渐,状态从→→。 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右表列出Cl2、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及递变性) 由于最外层均为个电子,极易电子,因此卤素都是剂,在自然界均只以态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得电子能力渐,其氧化性逐渐,主要表 现:。 【例1】下列有关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物质B.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